中山大學發現新物種「無眼魚」 研究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刊登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發現,生活在澳洲聖誕島與菲律賓邦勞島海下水蝕洞(anchialine caves)中,有一種咖啡色小型鯙科魚類,為了適應無光的洞穴,具有極小的眼睛、甚至無眼。團隊今年3月正式發表為新物種並命名為「豆眼鰭尾鯙」,研究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刊登於網站。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及「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發現,洞穴魚類在適應少光或無光環境的同時,身體也產生了相對應的改變,其中一項便是眼睛退化或完全消失。團隊指出,豆眼鰭尾鯙是第1種已知在海下水蝕洞棲息的鯙科魚類。一般裸胸鯙多被認為是海洋性魚類,只有極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或汽水域,豆眼鰭尾鯙則罕見地在洞穴中的淡水層被陷阱捕獲,但暫時無法確定其是否真的棲息於純淡水,亦或從洞穴下層海水尋餌料味道游至淡水中。廖德裕表示,豆眼鰭尾鯙最大體長約40公分,主要鑑別特徵是比例極小的眼睛,在海水魚類極為少見。這次發現的9尾魚類樣本中,有2尾的左側眼睛已經完全消失,暗示著豆眼鰭尾鯙可能正處在適應無光環境的演化過程中。為了解洞穴魚類的組成、適應與演化,中山大學團隊今年5月前往菲律賓巴拉望著名的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調查,團隊深入完全黑暗的地下河中,意外調查到其他種類的裸胸鯙與魚類棲息於洞穴,目前團隊正分析此次採樣結果,並規畫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