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症
」 無精症 懷孕「AI辨識精子」比人工快1000倍! 有效輔助治療男性不孕症
不孕症影響了7%男性,讓許多夫妻備孕過程中備感煎熬。現今有AI人工智慧軟體可以識別嚴重不孕男性的精子,比訓練有素的胚胎學家眼睛快1000倍。史蒂文瓦西萊斯庫(Steven Vasilescu)博士表示:「AI可以在人類看到之前,凸顯出潛在的可用精子」。團隊現在準備將此技術投入臨床試驗,「下一目標是真正的人體受孕」。據《CNN 》報導,瓦西萊斯庫是澳洲雪梨科技大學(UTS)生物醫學工程師暨醫療公司NeoGenix Biosciences創辦人,他率領團隊開發軟體,命名為「搜尋精子」(SpermSearch),旨在幫助射精中沒有精子的男性,即10%的不孕症男性,這種情況稱為非阻塞性無精症 (NOA)。不孕症日益嚴重 人工辨識精子如大海撈針精子數量在過去40年中減少了一半,導致不孕症的問題日益嚴重。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因素包括下列多種因素:污染吸煙不良飲食缺乏運動壓力過大無精症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阻塞性無精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與「非阻塞性無精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NOA)。患有非阻塞性無精症的男性患者,通常會進行手術切除一小部分睪丸,送到實驗室,由胚胎學家拆解睪丸組織並放在顯微鏡下檢查,以人工方式搜尋健康精子,若發現任何有活力的精子,就可以將其提取並注射到卵子中瓦西萊斯庫表示,此過程需要多名人力、耗費6-7小時,而且有人力疲勞和不準確的風險,當人力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看到的只是一團糟的細胞狀況,「裡面有血液和組織,總共有數百萬個細胞,但其中可能只有10個精子,宛如大海撈針」Vasilescu 博士說。相較之下,當精子樣本照片上傳到電腦時,SpermSearch可以在幾秒鐘內找到任何健康的精子。為了達到這個速度,瓦西萊斯庫和他的同事藉由向人工智慧展示數千張此類圖像,來訓練人工智慧識別這些複雜組織樣本中的精子。UTS生物醫學工程團隊發表研究論文表示,SpermSearch的速度比經驗豐富的胚胎學家快1000倍。不過,SpermSearch並非要取代胚胎學家,而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提升受孕機率 時間就是關鍵 英國鄧迪大學生殖醫學臨床領導者、莎拉馬丁斯達席爾瓦(Sarah Martins da Silva)博士表示,要快速找到精子,時間至關重要,「若有人收集了卵子,而且需要受精,我們只有很短的時間可行,加快此過程是非常有利的」英國伯明罕大學系統建模和定量生物醫學中心的助理教授莫里格加拉格爾(Meurig Gallagher),同樣致力於幫助不孕症男性患者,他的新技術使用成像軟體來追蹤精子尾部的速度和活動,可以洞察樣本的健康狀況,「微小的變化可以顯示精子是否處於環境壓力、快要死亡,或者正在對生物信號做出反應。」英國生育公司Examen則使用一種稱為「單細胞凝膠電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的技術來識別單一精子中的DNA損傷。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生殖醫學榮譽教授、Examen執行長希娜路易絲(Sheena Lewis)和她的團隊已經開發這項技術20多年。對於SpermSearch的發展,路易絲則表示,雖然AI人工智慧應用的發展令人興奮,但醫學發展卻非常緩慢。例如SpermSearch目前正處於概念驗證階段,先前進行的小型試驗僅對7名患者進行測試,這還沒有任何意義,從概念驗證階段到上市可能需要2到5年,因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技術適合少數患有NOA的男性,這很棒,但不會成為主流。瓦西萊斯庫表示,他們研發的AI技術識別精子是不孕症治療的「最後一站」,有望成為讓卵子受精或停止不孕症治療的分水嶺,「如果我們能輔助胚胎學家更有效率、更準確的作業,他們有可能會發現原本找不到的精子。這讓男人有機會成為自己親生孩子的父親」。UTS團隊現在準備將此AI技術投入臨床試驗,「下一目標是真正的人體受孕」。 原文出處:How AI may be a powerful tool in treating male infertility
兒科醫「無精症」忍痛提分手⋯她怒嗆:別決定我的幸福 靠公公生下2兒子
日本一名兒科醫師被診斷出無精症,因此向女友提出分手。不過女友並沒有放棄,堅持就是要結婚。最終2人透過親戚捐精的方式,擁有2個寶貝兒子,至於捐精者是兒科醫師的父親。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41歲的兒科醫師盛田大介患有白血病,疑似因為治療的副作用,被診斷出是無精症。由於他深知另一半妙子非常想要有小孩,因此哭著向對方提出分手,「對不起,我不能讓妳幸福,我被診斷出無精症,不能讓喜歡孩子的妳有孩子,我們分手吧。」時隔一個月,妙子主動打電話給盛田大介。電話中她明確表明,「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和你一起生活,不要自己決定我的幸福。」她也認為,組織一個家庭的方法不只一種,可以透過收養或精子捐贈來擁有孩子,「我會一直陪著你,我的愛人。」後來,他們在生育診所的建議下,得知可以透過親戚捐精的方式。而盛田大介73歲的父親得知此事,也非常願意提供協助,「我會配合任何事情,當我的兒子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並哭喊著全身痛時,身為父親的我卻無能為力,所幸兒子最後活下來,還成為一名醫師,我非常感謝妙子願意跟兒子結婚,只要他們2人幸福就好。」如今盛田大介與妙子擁有2個兒子,分別為9歲、6歲,一家4口非常幸福。
39歲女拚「做人」卻先迎來乳癌 不必二選一!治療後生下健康女娃
乳癌長年佔據女性好發癌症之首,而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44歲以下確診乳癌的年輕癌友約17.23%,佔比不低。而乳癌的治癒率高,因此對於年輕乳癌病友最困擾的,多為面臨正值有生育規劃安排時罹癌,往往要面對癌症治療與生育計畫的兩難。39歲許小姐在結婚前就跟職場女性一樣以工作為重,32歲結婚,婚後並沒有特別避孕,原本希望能透過自然受孕方式來擁有「愛的結晶」,努力了三、四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為了一圓當媽媽的夢想,跟先生討論也開始做不孕症治療。沒想到在36歲時,愛的結晶還沒來,卻先迎來了乳癌。當確定是乳癌那一刻,她哭著問醫生:「我很想要生小孩,怎麼辦?接受治療後,我是不是再也無法懷孕生小孩了?」她回憶著醫生當時告知,化療可能影響卵子品質、讓卵巢受損,想生小孩要趕快預作準備: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做生育保存計劃,夫妻倆抓緊時間在治療前冷凍了10個胚胎。考量自己年近40歲受孕不易,許小姐想盡快準備懷孕,因此趕在做完12次化療及標靶治療後,跟醫師商量是否有機會可以暫時停藥去準備懷孕。原本要吃5年的抗荷爾蒙藥,與醫師討論後先吃1年後先暫停去準備懷孕。而當醫生宣布「中獎」受孕成功的那天,在診間興奮歡呼,回家把囤貨很久的驗孕棒拿出來「狂驗好幾次,看到兩條線,真的會莫名感動!」現在,生下可愛的女兒,實現了當媽媽的願望,每週至少兩天,她會揹著寶寶一起爬山,「我要把自己鍛鍊得更強壯,好好陪寶寶一起長大。」年輕乳癌病友持續攀升,加上現代女性晚婚晚生比例高,高齡婦女求子不易,好不容易懷孕了,卻發現罹患乳癌,該怎麼辦?「為了治療,我是不是要把小孩拿掉?我可以先選擇把孩子生下來之後再接受治療嗎?延緩治療是否也會讓病情急速惡化呢?」馬偕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張源清醫師表示:在醫學科技的進展下,懷孕期間的乳癌治療與生育不需要二選一,早期病友原則上建議先手術處理腫瘤,不需要考慮終止懷孕。國際間具影響力的文獻報告顯示,一旦進入第二孕期,也就是滿 12 週之後,乳癌目前標準的化療方式對胎兒其實是安全的,不需要特別終止懷孕。若能積極接受並配合應有的手術與化學治療,病患存活率和相同臨床病理特徵的乳癌患者相當;研究也指出,在第二孕期後有接受乳癌化療產下的孩子,除了出生時體重稍輕,但整體健康、生長範圍、心血管功能、認知功能等都沒有差異。在懷孕時罹癌的病友可以在生產後再進行抗荷爾蒙藥物治療、標靶、放射線、免疫療法等。懷孕中罹患乳癌的照護需要多專科共同參與,治療計畫需更細心周全的考量,腫瘤科醫師必須與婦產科醫師密切溝通,觀察癌症治療過程中孕婦的生理變化。每個病友與家屬的人生規劃,都有賴良好的醫病溝通,共同討論以做出最佳治療方案。在現代醫療的協助下癌症已經不再是絕症,隨著癌症治療及生殖醫學技術進步,利用進步的生殖細胞冷凍保存科技,可以幫助癌症患者達到生兒育女的需求。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表示,生育保存已是現今癌症治療的一環,當醫師面對年輕癌症病患,尤其是介於15-49歲的育齡患者,需先了解患者生育經驗及未來生育規劃,若有計畫懷孕,擬定治療計畫就會考慮生育時程,同時轉介癌友接受生殖醫學團隊評估。癌症治療需要與癌細胞搶時間,為了不耽誤治療,台灣生殖醫學會建議在癌症治療開始之前,評估以下生育保存方案的可行性:男性癌友1.精子冷凍保存:過程約需2小時,包含抽血檢測、留存精液、冷凍等。2. 顯微睪丸取精手術:約需10-20分鐘,利用睪丸組織切片取得精子,並冷凍保存。適用於無法射精、無精症、無精液症等年輕男性癌症病人。女性癌友 3.卵子冷凍保存:只要確認未懷孕的狀態即可進行,透過「隨時啟動」(Random start)的取卵技術,可不須配合受限於月經週期快速取卵,快速爭取時間。過程約需2週,包含:抽血檢測(傳染性疾病、荷爾蒙相關)、 藥物誘導排卵、追蹤濾泡成熟度(透過陰道超音波)、取卵手術、冷凍等保存。 已婚癌友4.胚胎冷凍保存:因台灣人工生殖法,僅限適用於已婚患者,過程約需2周,精卵在體外受精成為胚胎,再冷凍儲存。癌症療程完成後,什麼時候可以準備懷孕呢?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胡玉銘院長表示,在癌症治療結束的五年後,必須先經由原癌症主治醫師同意,確認安全無虞後,即可轉介至不孕症生殖專科與醫師討論並評估生育計畫。若先前已有品質完好的冷凍生殖細胞,可在解凍後開始接續的試管嬰兒療程。若當初沒有進行生育保存,也不用灰心,我們依舊能從頭開始嘗試,一切都是有機會的。當醫療不斷進步,癌症治療存活率愈來愈高,生育保存成癌症治療新課題,治療不只是消滅癌細胞,治療目標也不只停留在『活下去』而已。當走過癌症這個人生逗點,也要能滿足癌友們回歸社會的各項需求,即使罹癌也能勇敢面對、積極治療、甚至規劃安排自己未來的人生,擁有自主選擇與自我賦能的機會。
男友稱患「無精症」辦事不戴套 月經沒來她看驗孕棒崩潰
這行為太渣了!近日一名網友表示,男友在剛交往時說自己是無精症患者,性行為都不戴套,他還直接內射,事後網友因為月經都沒來,買驗孕棒一驗竟然2條線。原PO近日在論壇《Dcard》發文說,「男友一開始交往的時候跟我說,他是無精症患者,所以可以不用戴套,我跟他說我希望他戴套一方面是衛生,一方面是預防,結果好幾次都不戴套做。」她本來沒有很在意,沒想到男友直接內射,她趕快去浴室清洗。男友表示,他就有無精症她在緊張什麼。原PO表示,「結果這幾天我月經遲到了4天,我開始很緊張,直到今天遲到了共8天,我就去買了驗孕棒,沒想到一測出來不得了,2條線了。」她查了很多資料,驗孕棒因為作息不正常,也有可能失誤,但這結果還是讓她很害怕,她不知道能不能提告,她去婦產科看診照了超音波確認是懷孕,「我很不知所措,情緒很崩潰,有無數不知道要怎麼表達的情緒湧上來,我該怎麼辦。」原PO補充說,「我們只發生關係不到5次,有2次是趁我睡覺無意識的時候做的,因為我被痛醒所以才看到的,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對方都已經爽完了。」目前她已經跟男友分手。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應該可以告吧」、「那個不是男友,無意識做的話叫強姦犯OK」、「睡覺那2次如果有留對話,加上其他證據也許可以提刑事告訴,因為不是經過你同意性交的,建議詢問法扶」、「告不告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身體要顧好一定要坐小月子」、「看了好怒超噁,卑鄙無恥下流」。
首例圓精寶寶!北榮試管嬰兒技術大突破 無尾巴精蟲成功生子
生殖醫學技術重大突破!臺北榮總生殖醫學團隊經過4年努力,以豐富的經驗及獨家技術,從發育不全無尾巴精蟲(圓精細胞)中,成功培育8顆優質肧胎,協助一對不孕夫妻喜獲雙胞胎千金,繼創下國內第一例試管嬰兒記錄後,再率先誕下圓精寶寶,引領臺灣生殖醫學邁向嶄新里程碑!A先生(化名)結婚兩年,一直沒有孩子,經外院檢查為無精症,即使在泌尿科睪丸顯微手術,只能找到不成熟的「圓精細胞」。A先生甚至被告知,唯有透過捐贈精子,才有辦法懷孕。不死心A先生夫妻輾轉至臺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求助。在婦女醫學部何積泓醫師與泌尿部黃志賢主任通力合作之下,A先生歷經手術取精3次、A太太取卵2次,終於成功懷孕。期間A先生不忍太太辛苦取卵本想放棄,在醫療團隊鼓勵下,鼓起勇氣,願意再次嘗試,最終成功求子,獲得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千金。婦女醫學部何積泓醫師表示,臺北榮總在過去4年間共累積治療21對僅能找到圓精細胞的不孕夫妻。生殖醫學中心的胚胎師們,以豐富的經驗及獨家技術,竭盡全力幫助A先生夫妻成功生子。以圓精細胞進行顯微注射,最終成功培育出8顆優質胚胎,109年10月植入4個胚胎,二個胚胎順利著床,110年5月底順利生產,成功誕生一對圓精寶寶,目前還有4個胚胎冷凍保存,還可以再繼續生下一胎。爲什麼圓精細胞(round spermatid)在試管嬰兒治療中如此困難呢?泌尿部黃志賢主任表示,正常的精子,有負責接近卵子的「頂體」、攜帶半套染色體的「頭部」、以及提供動力的「尾部」。而圓精細胞其實是精子製造過程中的「半成品」,雖然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已經完成減數分裂,但是還沒有長出「尾巴」。儘管這些圓精細胞有機會能讓卵子受精,但受精後胚胎的懷孕成功率也是極低。圓精細胞其實是精子製造過程中的「半成品」,雖然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已經完成減數分裂,但是還沒有長出「尾巴」。(圖/北榮提供)根據2020年的一篇研究,整理過去25年全世界發表的文獻,發現圓精細胞的胚胎植入活產率僅有2.4% (105/4,426)。臺灣目前生殖醫療技術水準已經位於國際前段,臺北榮總使用睪丸顯微取精手術後的臨床懷孕率也高達35%,成功誕下第一對圓精寶寶,讓醫療團隊十分振奮。「精圓細胞」生子不是夢,何積泓醫師、黃志賢主任鼓勵不孕症夫妻不要放棄,與婦產科醫師、泌尿科醫師、胚胎實驗室組成的優質生殖團隊共同合作,終能達成生兒育女人生目標。
全台首例「圓精寶寶」誕生 他3度取精喜獲雙胞胎千金
40多歲鐘先生結婚多年但膝下無子,檢查為無精症,顯微取精找不到成熟精子,只有尚未長出尾巴的「圓精細胞」。歷經4年努力,台北榮民總醫院成功將圓精細胞植入卵子並成功活化,培育8顆優質胚胎,終於在去年5月誕生一對雙胞胎千金,也是全台首例「圓精寶寶」。圓精細胞和成熟精子比較圖(圖/北榮提供)北榮泌尿部主任黃志賢表示,圓精細胞是精子製造過程中的半成品,雖然已完成減數分裂,但沒有長出尾巴,因此沒有活動力進入精液,即便進入精液也無法和卵子結合,且缺乏活化卵子的能力。鐘先生檢查為無精症,歷經3次顯微取精,成功以圓精細胞誕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圖/北榮提供)北榮婦女醫學部醫師何積泓表示,正常精子的人工受精率約8成、懷孕率約4成,而圓精細胞受精率38.7%,懷孕率更只有3.7%、相當於10分之1,困難度極高。台北榮總自2019年開始執行圓精細胞注射療程,目前已執行36次,33對夫妻中共有3對懷孕,包括已經生產的鐘先生夫妻,以及另外2對懷孕中的夫妻,受精率51.7%,累計懷孕率9.1%,皆高於國際平均。家住澎湖的鐘先生2018年首度到北榮求診,第一次顯微取精雖有找到2顆成熟精子,鐘太太亦取出15顆卵子,但沒有受精成功,其餘13顆卵子冷凍保存;2020年4月,鐘先生第二次顯微取精,僅取得圓精細胞,注射到10顆解凍卵子並活化,並未成功懷孕;同年8月再度嘗試顯微取精,共注射到34顆卵子並活化,其中15顆成功受精,培養後冷凍保存8顆胚胎,並在10月植入4顆解凍胚胎,終於成功懷孕。鐘先生夫妻今天帶一對雙胞胎女兒從澎湖遠道而來,向北榮生殖醫學團隊表示感謝之意。鐘先生表示,這幾年來跑過北部各大醫院,永遠都是被「打槍」,後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北榮求診,終於獲得想要的結果,心裡是感謝再感謝,「我本來認為沒有希望有小孩,活到40幾歲,應該是人生中最難忘的一件事」。
少婦扭傷腳踝揭發真相!結婚1年「生不出來」 竟是患沒子宮、卵巢遺傳病
過去曾有新聞報導說一對夫妻因不孕8年求診,經過一系列不孕檢查,發現老公不僅無精症,陰莖短的像腳小姆趾,僅約1公分,睪丸也小的像花生米,但胸部卻有D罩杯,連陰毛都呈現女人的倒三角形狀,最後確診老公是「貨真價實」的女兒身。近日在大陸浙江,有一名25歲已婚少婦,因為腳踝扭傷到醫院照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她的骨齡仍處於青春發育期,加上她從沒有過月經,經進一步檢查,發現她患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實際上是一名男性!據《彭湃新聞》的報導,這位少婦個子高挑,成長過程與大部分同年齡女性無差異,她大學畢業後在老家找到一份工作,24歲與相親對象結婚。據這名少婦表示,她與丈夫為「孕事」做了一年準備,卻都無法懷孕。骨科醫生事後發現,少婦的腳踝並無大礙,但骨骺沒有閉合,意味著她還處在青春發育期。(圖/Pixabay)這次她就診的原因是上樓梯時不小心扭傷腳踝,未料在醫院照X光,骨科醫生竟發現,雖然少婦的腳踝並無大礙,但骨骺沒有閉合,意味著她還處在青春發育期,一般來說,女性會在14歲至16周歲時骨骺就閉合。這位少婦也透露,她從沒有來過月經,在醫生的轉介下赴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醫師發現,她的腎上腺激素檢查顯示皮質醇下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升高,並且腎上腺電腦掃瞄檢查結果為腎上腺皮質增生。另外,包括她的性激素,像是睪酮及雌激素都檢測不出,透過超音波檢查更發現,少婦盆腔內沒有子宮及卵巢,不過,這名患者的身體檢查是顯示她擁有女性的外陰,並且無陰毛、腋毛。少婦是患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在染色體生物學上是一名男性。(圖/Pixabay)醫生認為,這名少婦是患上「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這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是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過程中所需 21-羥化酶的基因先天缺陷所致,因基因缺陷引起,「有1萬分之一到2萬分之一的發病率,大約每60個人就有攜帶這個致病基因」。果然,她的染色體檢查結果為「46XY」,一般人的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這樣的患者通常會是因月經從來沒有來過的臨床表現,而被診斷為原發性無月經症。所以這名少婦在染色體生物學上是一名男性,可能原因是父母的家族中有近親結婚導致。目前,這位女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後,症狀已完全改善,但是在性別認知上,將交由精神科專家諮詢,以選擇接下來的人生方向。
研究指染新冠後20%男性成無精症 指揮中心出面解釋了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分析43名30到60歲罹患過新冠肺炎男性精液樣本,研究顯示康復後有25%男性的精子數量較低,20%是「空包彈」的無精症,高於全球男子無精症的比例,對此指揮中心表示,染疫後身心壓力的確會影響生理功能,但該研究樣本數少,也沒有染疫前的精子數量做對照,待後續更多資料再來分析才能證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去年5月大陸研究就有指出男性精液中可以驗得到新冠病毒,但目前還沒有報告證實會透過性行為傳染,因此在精液中驗到新冠病毒就像在尿液、糞便中會驗到病毒一樣,會在部分體液中出現。對男性生殖系統的影響部分,羅一鈞表示,這篇報告提供些新線索,有可能會影響到男性的精子數目,不過感染到新冠病毒這樣嚴重的流行性傳染疾病會帶給染疫者很大的生理壓力,尤其像呼吸系統,身體會自動移轉其他如生殖系統等能量來維繫,因為生命延續功能在當下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因此身心壓力的確可能影響生理功能,但該研究樣本數少、沒有對照組,也沒有43名男子染疫前的精子數量資訊,還需要更多資料分析才能證實。
基隆女懷孕大鬧前男友住處嗆「就是你的種」 男提證明秒GG
基隆市一名女子小樺(化名),意外懷孕後卻慘遭潘姓前男友拋棄,小樺一怒之下帶人到潘男住處鬧事,指控對方不負責任。不料,潘男卻拿出證明,表示自己患有「無精症」,女友腹中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是自己的,並反將小樺一狀告上法庭。根據《ETtoday》報導,小樺懷孕後卻遭潘男提分手,認為對方害自己懷孕卻不願負責,遂於2019年7月和6名友人到前男友住處滋事,控訴對方「射後不理」,使得潘男不堪其擾,怒對小樺提告。檢警偵訊時,小樺篤定自己在與潘男交往期間有孕。豈料,潘男隨後提出診斷證明,表示自己罹患「柯林菲特氏症」,也就是俗稱的「無精症」。罹患此症的患者,DNA裡會多一條X性染色體,精液中也沒有精蟲,無法讓人懷孕。檢警偵辦後認定,小樺損害潘男名聲,將她依毀謗罪起訴。
性高潮卻射不出「子彈」 原來精液竟逆流到膀胱
32歲的小琪(化名)二年前遠嫁德國後,婚姻幸福卻始終無法懷孕,就醫檢查發現丈夫是「無精症」患者,因此無法順利受孕。今年年初夫妻回台灣過年,不巧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短期無法出國,於是在親人建議下,前往生殖醫學中心檢查及治療。透過精密儀器檢查,及醫師多年的不孕症臨床經驗,發現丈夫除了「無精症」造成不孕外,研判還可能是「精液逆流」所導致。原本想篩選患者性高潮逆流到尿液中的精子,可惜精蟲品質不佳失敗,最後經醫病討論後,決定從副睪丸取精,透過精蟲顯微注射技術,並結合新一代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挑選出八顆優質胚胎,再植入其中二顆,最後小琪成功懷了雙胞胎,讓夫妻倆開心不已。收治個案的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小琪夫妻剛來求診時,主訴丈夫在性高潮時有射精動作,但卻射不出精液,在外國就醫時,醫師診斷丈夫為「無精症」患者。原本已打算放棄懷孕計劃,沒想到碰上疫情無法出國,剛好多出不少空閒時間,加上對台灣的不孕症技術很有信心,因此決定到醫院求診,拼拼看有沒有懷孕的機會。李世明醫師說,在協助小琪的丈夫安排DNA分析、泌尿科檢查、超音波檢查、血液荷爾蒙及染色體基因等多項檢查後,報告及數據結果都顯示為正常。一般來說,正常無精症患者在性高潮後會射出精液,只是分泌物當中沒有精蟲造成不孕,但小琪的丈夫卻是乾射精,也就是完全射不出精液,因此懷疑可能是精液逆流所造成。原本計畫從患者性高潮後解出的小便中取精進行人工生殖,後來雖然在尿液中有發現精蟲,但因偏酸性的尿液造成精子品質不佳,無法進行人工受孕而作罷。李世明醫師說明,精液逆流患者在性高潮時,因膀胱肌肉無法閉鎖,導致精液往後逆流到膀胱裡。臨床上常見精液逆流的患者,大多是因爲接受過泌尿道或神經系統相關手術所導致的後遺症;另外長期服用高血壓、攝護腺肥大或憂鬱症的藥物的男性患者,也都有可能會造成精液逆流。由於精液逆流患者很難讓另一半自然懷孕,目前只能靠試管嬰兒療程來協助完成,會先在患者副睪丸進行取精,找出成熟的精子,在與卵子進行結合,同時透過新一代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挑選出優質胚胎後再植入子宮,讓女方順利懷孕。李世明醫師提醒,男性在性高潮時,若長期發現射出的精液過少,甚至射不出精液時,就應及早就醫檢查。另外,有計劃懷孕夫妻,若經過一年以上正常性生活,仍然無法順利懷孕時,也應及早接受治療。現今的生殖醫學技術突飛猛進,不孕夫妻千萬別放棄生育的機會,可多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儘早實現求子心願。
【試管嬰兒不是夢1】技術大躍進 成功率直衝6成
台灣的第一個試管嬰兒是在1985年4月誕生,那時候亞洲第1例是在新加坡,而台灣則是全亞洲的第2例。試管嬰兒對現代人來說可能不是甚麼新鮮事,但在當時卻引起不小的波瀾,但生殖科技在近20年進展特別快速,讓成功率從2成提升到6成之多。參與這段歷史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陳樹基回想起這段經過。「當時我還在榮總,整個團隊有四個人一起努力;我們花了3年的時間出國受訓,才奠定了首例成功的基礎!那時候常常覺得時間都不是自己的,只要接到團隊的電話,就必須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回到醫院整軍備戰!」陳樹基說,當時因為生殖技術還在萌芽,很多事都必須根據臨床狀況隨時應變。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張小弟」,1985年在陳樹基等4位醫師的合作下順利誕生。(圖/報系資料照)「舉例來說,排卵來說時間點非常重要,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有的本來排定明天取卵,結果過程超過預期,必須緊急在傍晚進行手術,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工作,像是後續的處理、追蹤等等,可能都要到在半夜才能完成」當年1歲的「張小弟」,在母親餵飯時露出可愛的笑容,如今35歲的他也已為人父了。(圖/報系資料照)在當時取卵手術可沒像現在這麼方便,陳樹基說,當時取卵是靠腹腔鏡手術,但不像現在有直接的影像可以觀看,必須直接從腹腔鏡鏡頭直接觀察,如果遇到有沾黏狀況的話,必須當機立斷進行剖腹取卵。「現在則只要用陰道超音波,從陰道壁旁邊穿過去就可以取到卵子,以前1個小時只能做1台,現在則是1個小時可以做3台取卵手術。」35年前完成台灣首例試管嬰兒的醫療團隊成員陳樹基醫師,今年已71歲,依然在醫療崗位上為生殖醫學奉獻。(圖/黃耀徵攝)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必須靠腹腔鏡手術才能進行取卵。(圖/報系資料照)另一個最大的技術突破,陳樹基認為是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CSI)。陳樹基碰過一個體格健壯的軍校男生,結果竟然是無精症;「以前這樣的狀況是舉雙手投降,但自從這個技術問世之後,即使只有稀少的精蟲數目,也可以讓成功懷孕的機率跟一般人一樣。」
猛男每天重訓+桑拿3小時 一年半後…精蟲數慘「歸零」
澳洲有一對夫妻結婚多年都無法懷有孩子,進而跨國求醫治療,來台就診檢查後,竟發現老公的「精蟲數量是0」,經醫師問診後才知道,他在這一年半間,每天都會重訓2小時,接著再進烤箱桑拿1小時,才會導致不孕。所幸經4個月的調理治療後,終於順利讓太太受孕,喜獲一對雙胞胎。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於1990年將男性精蟲數標準值,從每c.c.精液須含6000萬隻精蟲,下修至2000萬隻;直到2010年,WHO又將標準值再下修為1500萬隻,僅為當時的四分之一而已,顯示出現今社會中,男性不孕的問題不容小覷。桑拿的高溫容易造成精蟲數量大減。(示意圖/取自Pixabay)運動過量對身體也是一種耗損,此外,當環境溫度越高,就越容易造成精蟲數量大減,所以會使睪丸溫度升高的因素都應該要避免。艾微芙國際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楊文瑞指出,男性不孕的高危險群包括工程師、司機、廚師、電腦族、自行車熱愛者、運動過度者,以及愛穿牛仔褲、溫泉、桑拿重度使用者等。楊文瑞醫師建議,男性可採取地中海型的健康飲食,多補充維他命 C、E、鋅;而女性因卵子數量是固定的,可藉由調整生活作息、補充維生素D、C、B群、葉酸、E、Q10的方式,來改變卵子的品質。楊文瑞醫師也呼籲,35歲以上的夫妻若嘗試了半年都無法自然受孕,最好盡早尋求醫療的幫助。
下體花生米粒大 離婚男「被當爸」真相超殘忍
泌尿科醫師張美玉近日在《新聞挖挖哇》分享看診經歷,一名40歲男子10年前就被診斷出染色體異常,「無精症」無法自然受孕,最後病患與妻子離婚,又交了新的女朋友,然而某一天女友卻興奮地宣布自己懷孕了,讓男病患相當錯愕,立刻買機票回台檢查身體,才發現案情不單純。該名患者結婚多年始終求子未果,張美玉醫師透過內診發現他的睪丸約莫花生米粒大,加上對方體態高瘦、看起來文質彬彬,和「47XXY」的病狀條件相當符合,張醫師便建議患者進行染色體分析,果不其然測出「無精症」,睪丸切片裡面或許能獲得少許的精子原蟲,「但射精一定是無精」,最後這對夫妻也以離婚收場。無精症患者女友宣布有孕。離婚後該名患者到大陸發展,在當地交了新的女友,他並未跟對方透露身體疾病,沒想到某天女友竟開心地宣布懷孕喜訊,男患者第一時間相當錯愕,接著二話不說立刻訂機票回台灣檢查,好在當年的病例還沒銷毀,張美玉醫師也要求他重作精液分析,發現「精蟲又是0」,除非奇蹟發生,否則在自然狀態下是無法受孕,男子才發現自己「綠光罩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