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輔佐人員
」40醫院試辦 住院看護納健保
住院整合照顧計畫開跑,住院看護納入健保開始試辦!健保署10月27日公告核定40家醫院試辦「住院整合照顧計畫」,民眾在家屬住院期間不用費心全時段照顧病人或自費聘請看護,病人也可享連續性照護,包含台大醫院、北市聯醫、高雄長庚醫院等超過2,800床啟動試辦,全年可提供40萬人日照護,可望減輕家屬經濟壓力。衛長薛瑞元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曾表示,過去「看護」不被認為是醫療費用、健保不給付;民眾住院找看護費用由家庭負擔,大都一對一照顧,倘若看護由醫院管理,可一對多降低成本,減輕民眾負擔,但得由健保編列預算補貼。我國每年住院人口接近400萬人,醫院看護的需求非常高,若每位病人都聘看護,人力未被有效運用。2022健保署試辦首年編列預算3億元,2023年總額尚未確認,健保與醫界代表建議維持3億元,但付費者代表建議增至6億元,目前2案併陳報衛福部核定。健保署指出,由於高齡化、少子化、上班族請假難等因素,衛福部針對入住急性一般病床病人提供住院整合照護服務,並未限制適用對象;由醫院自行提出因院制宜的試辦管理機制、安排適當照護輔佐人力,規劃住院整合照護人力最適組合(Skill-Mixed Model),以病房團隊人員照護工作分級分工提供住院照護。健保署表示,照護輔佐人員應至少具備照顧服務員資格,由醫院視需求自訂適當工作內容,並視需要提供補強/進階訓練;照顧比例及薪資並無特別規定。2022年為首度以健保資源推動住院整合照護,2023年至2024年為擴大試辦階段。照護司在7月公告健保住院整合照顧試辦計畫,參與計畫民眾由健保每人每日給付750點來補貼照護輔佐人力費用,剩下由民眾負擔,全年可提供40萬人日照護。健保署補充,實際有多少民眾可使用,仍得視核定醫院的床數,及民眾住院日數而有所不同。健保署已在10月27日通知醫院審查結果,核定40家醫院辦理,包含醫學中心6家、區域醫院16家、地區醫院18家,如台大、萬芳、彰基、花蓮慈濟等醫院。
每班8小時薪水5000元 指揮中心推專責病房照護輔佐員制度
本土醫療量能持續緊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即日起推動照護輔佐人員可進入專責病房給予協助,院方要先進行感染控制相關訓練,護佐津貼為每班8小時5000元,採3班制。陳時中表示「專責病房與負壓隔離病房的空床率,全國仍維持有5909床,空床率42.5%,基本上變化不大」,陳時中指出,專責病房壓力較大,要照顧病人還要穿脫防護衣,所以開放在專責病房提供Skill-mixed照護。
每班8小時薪水5000元 指揮中心推專責病房照護輔佐員制度
本土醫療量能持續緊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即日起推動照護輔佐人員可進入專責病房給予協助,院方要先進行感染控制相關訓練,護佐津貼為每班8小時5000元,採3班制。陳時中說「專責病房與負壓隔離病房的空床率,全國仍維持有5909床,空床率42.5%,基本上變化不大」,陳時中說指出,專責病方壓力較大,要照顧病人還要穿脫防護衣,所以開放在專責病房提供Skill-mixed照護。陳時中說「因為病人要陪病比較不方便,都是要由護理人員來執行相關照護的工作,但是在護理照顧已經非常辛苦、非常花時間,還要做生活相關的照顧。」因此照護輔佐人員能在專責病房,給予病患生活上的協助,「提供餵食、翻身更衣跟身體清潔的工作」,減輕醫護的負擔。在護佐薪資方面,陳時中說「每人每班上班是8小時,津貼是5000元,採3班制,每人平均照顧6床位」,照顧對象為長輩病患或是罹患較嚴重疾病為主,即日起實施,新北市在昨日(31)已開始招募,希望各大醫院能多利用。
本土疫情升高累垮醫護 陳時中:護病上限不得超過1:7
近期由於本土疫情持續升高,先前傳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發函給衛生局,要求將專責病房的「護理師人數與照護病患人數的比例(簡稱護病比)」從原本的1比5上提到1比9至15。消息曝光後引起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抗議。而目前指揮官陳時中則與護理師代表開會,表示責病房護病比不得超過1比7,同時會發給照護輔佐人員每人每班5000元的補助。衛福部於25日在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指出指揮官陳時中邀請防疫應變醫院及社區照護相關護理代表座談。根據護理師代表提出的訴求,因應先前起爭議的護病比,陳時中裁示,因應非常時期,專責病房原則上護病比維持1:5,不得超過1:7。除此之外,貼文中也表示,為因應照護負荷,使專責病房照護確診人員津貼更合理,津貼將依照顧人數等比例相對增加。同時為了分流專責病房護理人員工作負荷,我們即將啟動專責病房 Skill-Mixed 照護模式,由醫院安排完成訓練的照護輔佐人員納入病房團隊,以照護工作分級,提供協助餵食、翻身、更衣等照顧工作,並發給每人每班 5 千元津貼,將於近日函文予設有專責病房醫院辦理。文中也提到,將會持續落實急重症分流,與地方政府協力,將醫院執行輕症居家照護業務之比例降低,轉由基層院所分擔。而之後也會計劃修正護理人員法,以法律支持護理專業及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