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地區
」 海蟾蜍 氣象 天氣 登革熱 南投廚師腹脹燒到38度!送急診竟「快洗腎」 醫示警「這疾病」易被輕忽:今年7例
57歲林姓男子是一名廚師,有高血壓並接受藥物控制,不過從今年1月中旬起發燒到38.1℃、有畏寒現象、輕微腹脹,除此外並無其他症狀,也沒出去旅遊、或接觸動物、家人同事也沒群聚現象,因症狀愈來愈嚴重,於是前往北市聯醫急診就醫。經檢查,醫師表示,是鉤端螺旋體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指出,林男當時血氧飽和度97%、體溫35.4℃、脈博9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93/50 mmHg,急診發現其腎功能很嚴重,肌酸酐8.1 mg/dl,已到了要洗腎的程度,同時有泌尿道感染、低血壓、肝功能異常、肺水腫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現象,因病情病危,於是安排住院至加護病房。經過檢查,林男被診斷出是鉤端螺旋體感染。王登鶴說明,鉤端螺旋體為細桿狀螺旋型,主要宿主包括鼠、犬、豬、牛、羊、馬等動物,為人畜共通病,感染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好發於熱帶地區,發生國家遍及全世界,以中國大陸、韓國及東南亞病例較多,感染的病人其臨床症狀為高燒、全身酸痛、乏力、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重者可併發肺出血、黃膽、胸膜炎和腎衰竭。王登鶴表示,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病原會存在於動物的腎臟或生殖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續感染,進一步污染水源、土壤等周圍環境,再伺機經由動物皮膚傷口、結膜與被污染尿液或食物接觸而感染宿主,皮膚有傷口、戲水、接觸囓齒動物的人較易被感染,農夫、漁民、廚師、食品加工工人、污水或垃圾處理廠的工人都是易被感染的族群,嚴重時將有致命的可能性,死亡率高達5-10%。王登鶴示警,因鉤端螺旋體感染在台灣不常見,今年到5月中旬全台總共7例,容易被醫師輕忽,沒想到這個病而診斷延遲,導致病人死亡,因此提醒大家,在台灣對於發燒、肢體疼痛、或合併黃膽或急性腎衰竭的病人,鉤端螺旋體感染應該列入鑑別診斷,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導致病人死亡。
怪象爆不完!Tiktok再掀「吃土保健康」風潮 電商平台都有賣
近期,網路影音平台上興起一股「吃土」風潮,有不少人在社群媒體大肆宣傳吃土對身體和美容的益處,就連電商平台都能買到各種號稱「食用級」卻不知有任何可靠機構背書的泥土食品。據《每日郵報》報導,最近TikTok上興起一股「吃土」潮,不少網友在鏡頭前分享自己對著黏土、白堊乃至於粉筆嚼得津津有味的畫面。這些人宣稱「這麼做能改善腸道健康」或是「改善膚質」。同時有許多來路不明的零售商在電商平台上掛售各種宣稱「食用級」的土壤碎屑供人選購,價格從台幣數百元到近千元都有。 在這些網路電商頁面中,賣家用各種好處來吸引人們下單,包含「治療消化問題」、「吸收體內毒素」、「緩解過敏症狀」,更跨張的還有「抗發炎」、「抗衰老」等。報導指出,這種吃黏土、碳酸土的行為在世界某些地區確實存在了數百年之久,被視為攝取飲食中可能缺乏的微量礦物質的手段。根據《BBC》過去的報導,阿根廷、伊朗、納米比亞等國家都有這種風俗,尤其熱帶地區出現的機率更高。如今電商平台上都可買到號稱「食用級」的泥土,卻不知有沒有經過任何機構檢驗。(圖/翻攝Amazon)如今電商平台上都可買到號稱「食用級」的泥土,卻不知有沒有經過任何機構檢驗。(圖/翻攝Amazon)據稱,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過去也曾開出一種稱為高嶺土(俗稱觀音土)的白色黏土,表示有助於吸收毒素並幫助它們排出體外。不過與其他非處方藥物相比,它一點也不受歡迎。 英國雷丁大學營養和食品科學專家岡特‧奎勒( Gunter Kuhnle)教授表示,人們在決定食用黏土時可能會傾向於歷史上的假設,即黏土有助於清除體內的毒素。不過他表示,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反而會增加接觸泥土中重金屬毒素的機會。 奎勒教授表示,因為沒有任何安全監管機構會把泥巴跟黏土視為食品,因此這些販售的產品也不會接受任何安全的檢查。如果任何人因為想改善自己的健康問題而想要買泥土來吃,不如乖乖向專業的醫療人員尋求幫助。奎勒教授指出,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比起吃土有更多更好更安全的選擇,也是因為消化問題常常是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徵兆,早期發現才能盡早進行治療。
年底恐現反聖嬰現象 全球氣象將再受衝擊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11日發布的最新通報,2024年年底前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高達60%。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域的大規模降溫,伴隨著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對全球氣候產生廣泛影響。反聖嬰現象與聖嬰現象相對應。當聖嬰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赤道東部和中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打破正常的氣候模式,進而影響全球天氣。例如,聖嬰現象會導致東南亞和澳洲出現乾旱,而南美洲西岸和美國西部則可能面臨暴雨和洪水,對農業、漁業和經濟活動帶來巨大衝擊。反之,反聖嬰現象則會帶來與聖嬰現象相反的影響,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2024年9月至11月間,全球有55%的可能性從目前的中性條件(非聖嬰也非反聖嬰期間)轉變為反聖嬰現象。而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機率將進一步提升至60%。同一期間,聖嬰現象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則非常低。儘管聖嬰現象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降溫效果,但氣象專家指出,這並不能扭轉全球溫度長期上升的趨勢。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2023年6月以來,全球的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均持續處於異常高水準。即便未來發生反聖嬰現象,也無法改變因大氣中溫室氣體積累而導致的長期升溫趨勢。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儘管2020年至2023年間曾發生多次反聖嬰現象事件,對全球氣候產生一定的降溫作用,但過去9年仍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溫的九年。2023至2024年的聖嬰現象自2023年6月開始發展,並於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達到峰值,被列為有記錄以來最強的5次聖嬰現象之一,且部分影響仍在持續。
愛車平安符2/廣大車主一上車就關「這功能」 自動停車系統想用不敢用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車輛輔助系統為車輛帶來許多創新發展,也為車主帶來更便利的行車日常。目前多數車輛配有輔助系統,除了有試過成主顧、再也離不開的好用功能以外,當然也存在幾種不符合日常情境,成為車內佔據功能鍵位的雞肋。自動停車系統(Automated Parking Systems)自動停車系統聽起來相當厲害,駕駛不用自己抓距離跟角度,只要按下按鈕,然後操作油門煞車就好,甚至車主可以設定好路徑,車輛也能自動停車。照理說對不少停車苦手應該是很有幫助的,不過受限於自動停車系統限制多,加上台灣停車格尺寸偏小,因此雖然在滿足使用條件的情況下,自動停車系統基本上都能將車輛正確停放到停車格內,但多數駕駛還是會選擇自行停車。有網友表示,「停車是考駕照的時候就會,搭配倒車顯影或環景顯影系統,降低停車難度,與其讓電腦慢慢來,不如自己動手快一點。」也有不少網友提到,「還是會怕出差錯,萬一撞到旁邊的車怎麼辦。」車輛中心研發的全自動停車系統,可以在車上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將車停至指定停車格中。(圖/報系資料照)交通標誌識別(Traffic Sign Recognition)交通標誌識別系統能夠自動識別並顯示道路上的交通標誌信息,若能與ACC聯動,還可以自動調整車速避免違規。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數駕駛平常開車已經習慣自行辨識交通標誌,沒有重新適應輔助功能的必要,除此之外,對辨識速度和正確度也有疑慮,因為比起攝影鏡頭,人們還是更相信自己的雙眼。交通標誌識別系統能夠自動識別並顯示道路上的交通標誌信息,但是駕駛還是習慣自己看。(圖/翻攝自fnsautoglass官網)怠速熄火系統(Start-stop System)這項功能會在車輛短暫停滯等時將引擎熄火,等到駕駛放開煞車準備踩油門前進時再重新發動,可以減少車輛引擎怠速時浪費燃油,進而降低空氣污染與二氧化碳排放。不過台灣氣候環境潮濕高溫,引擎熄火時空調也會暫停,車內會在短時間內升溫,因此許多車主會關閉這項功能,不過因為每次用車都要關閉,所以並不方便。有許多網友表示,「怠速是法規要求,自動停車才難用」、「怠速熄火最雞肋沒有之一」、「怠速熄火有夠煩一上車就會按掉」。以上是綜合國內網友討論、汽車達人分享,以及國外知名調查機構J.D. Power、AutoPacific與汽車媒體Autoblog的調查報告,不過對於常用功能與不常用功能的看法,每個車主都不盡相同,主要受到下列幾項因素影響:駕駛者個人習慣不同駕駛對輔助功能的偏好有明顯差異,舉例來說,老司機更傾向依賴自己多年養成的技術,不過新手駕駛則對自身技術信心不足,所以容易依賴車上的輔助,提升行車安全、減少用車時遇到的困難。行車環境在都會區,盲點偵測系統和倒車顯影系統使用率很高,而開到高速公路上的話,則是ACC和車道置中輔助的主場。像歐洲這樣的溫帶地區,怠速熄火不會造成太多困擾,還可以節能減碳,可是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怠速熄火反而不實用。技術進步雖說部分輔助功能目前多數駕駛覺得不實用,不過隨著技術提昇,這些輔助功能與技術熟練的駕駛之間差異也會愈來愈小,進而使得這些功能從人人嫌,搖身一變成為人人愛。高公局則呼籲,「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僅為輔助功能,儀器判斷仍有盲點,應注意路況專注駕駛。」同時也強調,即使開啟安全駕駛輔助系統,行駛中雙手仍須緊握方向盤、專注駕駛,以在緊急狀況時,採取適當反應,確保他人與自己用路安全。即便車輛中斾有許多智能輔助系統,駕駛仍須緊握方向盤,才是最重要的安全守則。(圖/趙世勳攝)
反聖嬰年「颱風生成會靠近台灣」 鄭明典親揭原因
台灣進入颱風季,中颱凱米持續進逼台灣,氣象專家也指出,今年是反聖嬰年,因此受到反聖嬰現象發展的影響,今年的颱風生成位置會比較靠近台灣。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的現象,氣象署表示,聖嬰與反聖嬰現象主要是對颱風生成位置造成影響,在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東南,即距離台灣與東亞陸地較遠,所以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長,颱風強度亦略為偏強。氣象署說明,在反聖嬰發展年的夏季及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比正常年較偏向西北,颱風在洋面上的時間較短,颱風強度略為偏弱,不過聖嬰及反聖嬰現象並非影響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位置的唯一因素,在個案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根據《TVBS》的報導,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也指出,颱風通常在低壓區發展,但高壓強時會抑制對流,颱風就不易發展,今年的高壓受到反聖嬰現象影響,整個熱帶區域偏東風,因此西風不易進入太平洋,但颱風需要「季風潮」來幫助生成,東風和西風的交界處稱為季風潮,今年季風潮相對偏弱,所以颱風發展需等待高壓北移,騰出空間讓低壓發展。而今年熱帶地區對流偏弱,鄭明典說明,「西南季風如果能夠進到太平洋去,那西風跟高壓南側的東風交替就會形成一個逆時針的環流區,這就是季風潮,因為是逆時針,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個低壓,那這個低壓區就有利颱風發展」。事實上,先前氣象專家林得恩也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今年是反聖嬰年,根據過去氣候統計,颱風生成的位置以及行進路線接近台灣的機會都會比較高,而生成總數則會較正常年來得少,每年6月至11月鄰近台灣的颱風氣候平均值是3至5個(距台灣300公里內);中央氣象署針對今年的颱風展望,今年預測值將會是2至4個,屬於正常偏少,但位置會比較接近台灣,提醒民眾可以注意。
深圳男子隨手打死蛾蚋!致綠膿桿菌感染「眼球被迫摘除」
大陸深圳有1名吳姓男子隨手拍死了左眼下停留的小飛蟲,沒想到過不久左眼就開始紅腫疼痛。就醫後,他被診斷為季節性結膜炎,然而治療後病情又加重,視力由正常下降到了0.02,且出現了綠膿桿菌感染的症狀,眼部及周圍出現感染潰爛,最終不得不摘除整個左眼眼球。據悉,這種小飛蟲就是蛾蚋,又稱蛾蠓科、毛蠓科,俗稱蛾蠅,往往生活在潮濕的熱帶地區。因為它的幼蟲多生活在水生生物的棲息地,含氧低,因此,包括浴缸、洗手間、洗手台等陰暗潮濕的地方,便成了蛾蚋滋生的區域。而對細菌來說,眼睛是良好的天然「培養基」。而且許多蟲子本身又攜帶大量病菌,雙手在與其「親密」接觸後就會沾染很多細菌,當眼睛感到不舒服,很多人會不經意用手揉眼睛,這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帶入眼睛,從而引發感染。不僅是眼睛,鼻子、皮膚等與蛾蚋接觸的部位也會引發感染。曾經還有報導稱,1位老人得了蠅蛆病,臉上突然出現一道疤,幾天後變得奇癢無比,還伴隨著劇痛,檢查後才發現結痂裡有許多蛆蟲。原來,老人家的浴室裡有很多蛾蚋,導致蛆寄生在了人體。儘管蛾蚋成蟲不會透過血液傳播致命病菌,但牠們身上沾滿各種污穢環境中的病菌,如果停留在餐具、食物等上面,從它們身上掉落下來的毛髮顆粒甚至可能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蛾蚋幼蟲也可能寄生在人體,雖然牠們不需要寄生宿主就能長大,但偶然進入人體的幼蟲或蟲卵,能夠寄生在口、鼻、淚管等部位,並引發感染。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蛾蚋並不愛動,發生病菌傳播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當小飛蟲飛入眼睛,切忌用手去揉搓,因為可能會傷害到眼球表面,並在眼裡留下「殘屍」,正確方法是,當小飛蟲飛到眼睛,應當立刻保持鎮靜,用眼淚或自然風將蟲子用出來,接著再立即用生理食鹽水或純水進行沖洗,並使用抗感染眼藥水等,如眼睛還有不適感,建議應立刻就醫。
兒童吃太多恐造成「荔枝中毒」 中醫提醒「這類人」務必忌口
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這時候如果能來個冰涼多汁的荔枝,相信是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但中醫師林敬哲表示,如果兒童吃太多荔枝的話,恐會造成「荔枝中毒」。而且由於荔枝含糖量偏高的關係,高血糖的患者務必要忌口。中醫師林敬哲日前在FB發文表示,荔枝是生長於亞熱帶地區的水果,台灣從五月開始,南部就有「玉荷包」荔枝,六、七月則是中部的「黑葉」荔枝盛產,到了八月,北部的「糯米荔枝」進入市場。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荔枝多汁且具有特殊香氣,是甜度極高的水果。平均每5-6顆荔枝中,含糖量就能達到15克,因此有高血糖問題的患者需要避免食用。除此之外,林敬哲醫師也表示,荔枝中含有兩種特殊成分:「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這些成分會影響兒童的肝醣代謝,可能導致所謂的「荔枝中毒」。所以,家中有小朋友的,千萬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荔枝,尤其是在空腹的時候。林敬哲醫師也解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荔枝果肉性味甘酸而溫,入脾、肝經,有益氣補血的效果。然而,《本草綱目》中記載,荔枝「氣味純陽,其性微熱。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也」,意思是說荔枝性質偏熱,吃多了容易上火,導致嘴巴破、口臭、牙齦腫痛,甚至牙齦出血、心煩失眠等症狀。但荔枝除了果肉可以食用外,荔枝的種子(荔枝核)也是常見的中藥,古時候常被用來治療疝氣和睪丸痛。但林敬哲醫師也提醒,如果有疝氣的症狀,請務必到醫院檢查,不要自行判斷和用藥。
歐洲旅遊要小心!除登革熱、茲卡病毒爆發 病媒蚊再攜致命「西尼羅病毒」出現
今年上半年登革熱、茲卡病毒在歐洲爆發,導致觀光客處在紅色警戒狀態,而另一種可能致命、經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可能再度出現了。西班牙和義大利各有1人檢測出「西尼羅病毒」(WNV),而這種病毒有20%機率發展為「西尼羅熱」症狀,使人出現高燒、頭痛,甚至癲癇、肌肉無力和癱瘓等症狀。根據外媒《歐洲新聞台》(Euro News)的報導,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表示,西班牙塞維亞(Seville)於今年3月通報了1例「西尼羅病毒」個案,義大利北部城市摩德納(Modena)也出現1例,這2例均是在當地被感染,而非前往熱帶地區旅行時才受到影響。「西尼羅病毒」以鳥類為天然宿主,但通常透過蚊子傳播,少數情況下會經由輸血、器官捐贈或懷孕途徑感染。其中,80%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有20%患者將發展為「西尼羅熱」,症狀包括高燒、頭痛、頸部僵硬、皮疹等,更嚴重者會造成癲癇、肌肉無力和癱瘓。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警告,50歲以上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者為高危險族群,不到1%會在後續罹患腦炎、腦膜炎等神經系統感染,並有10%機率致命;症狀通常在感染後2至6天出現,也可能需要14天或更長時間,一旦開始發病,通常會在3到6天之內痊癒。報導指出,「西尼羅病毒」於1937年在非洲烏干達西尼羅地區被首次發現,後來影響到非洲其他地區、中東、西亞、中亞、北美、南歐、東歐等地帶,由於目前還沒有相關疫苗出現,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便是防止蚊蟲叮咬。另外,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主任安德里亞(Andrea Ammon)提到,2022年至2023年間,歐洲本土感染的登革熱病例幾乎翻倍成長,氣候變遷使得病媒蚊入侵到過去從未被影響過的地區,而今年3月西班牙病例出現得太早,可能就是異常溫暖天氣所造成。
張學友染RSV停開唱!歌神曾因暈眩、染疫臨陣喊卡 醫曝:要唱歌恐再等1個月
「歌神」張學友攻蛋演唱會7日晚驚傳停辦,經主辦方證實「因為歌手身體不舒服」,隨後張學友透過環球音樂臉書,證實感染了RSV(呼吸道融合病毒),自上星期從台灣回香港後就感到不適,專家就提醒,60歲以上為高危險族群,且因疾病會導致氣管收縮,影響肺活量,加上張學友在個人演唱會上需要唱多首歌,要可以上台演出,恐怕至少要等一個月的時間。張學友今日演唱會4小時前喊卡。(圖/焦正德攝)62歲的「歌神」張學友睽違6年在台灣開唱,今晚是小巨蛋的第4場演出,但他在開演前臨時宣布停辦,據了解是罹患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先前張學友上海演唱會是前一天因他確診宣布取消,張學友今年3月8日起連3天在上海舉行3場「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因確診感染COVID-19 而取消3月8、9及10日的場次,他在演出前一天,透過主辦單位發出聲明,由於身體不適,就診後醫生表示需要靜養,所以取消上海3場演唱會。歌神去年8月在馬來西亞開唱時,也因耳水不平衡眩暈,加上在斜坡舞台走動,於是他一個不穩跌在舞台上,全場驚呼,幸好並無大礙,他很快就起身,仍敬業完成演出。事後表示耳水不平衡是他老毛病,從小每年就發病一次,40歲後隔幾年才發作,自己都沒想到會在舞台上發作,而這回則是當天開唱4小時前,讓外界也對歌神的健康和體力狀況捏把冷汗。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法,小小孩和高齡者可說是RSV高風險族群。由於張學友已經62歲,一般60歲以上就是高危險群,RSV會導致氣管收縮,肺活量受到影響,而個人演唱會需要唱很多歌、需要較大肺活量,「目前是不適合的」。黃高彬認為,張學友若要能辦演唱會「至少應該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以60歲以上來看,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共病,感染到RSV時要特別注意,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就往生,在台灣長者盛行率目前尚未有確切數據,但跟國外相比較低,外國可到20%,他也提到,RSV其實有明顯季節性,大部分是秋冬較多一些,每年12月、1月是最嚴重的,而台灣屬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同樣以秋冬佔大多數。
太濕太乾都不好!醫揭除濕機最佳4用法 「最棒濕度」範圍曝光
台灣近期迎來今年首個梅雨,部分雨勢較明顯地區的民眾更是除濕機狂開,「傑登醫師」就分享除濕機的最佳使用方式,避免空氣過於潮濕或乾燥,進而造成身體不適或疾病找上身。傑登醫師在臉書粉專「傑登先登傑登醫師」發文表示,最近常下雨又遇到梅雨季,導致許多人衣服不好曬乾而晾在房內,這時除濕機就能派上用場。他表示,台灣位於濕度隨便都是70到80%的亞熱帶地區,如果在梅雨季於房內曬衣服,濕度更是容易破表,形成黴菌、塵螨的溫床,且「濕度超過60%時就會大量增生」。傑登醫師指出,這情況輕則導致鼻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各種過敏,嚴重可能造成肺部黴菌感染,千萬不能輕忽濕度對健康的影響,而50到60%以下或更低的濕度,則可以有效降低塵螨及黴菌的生存機會。他進一步表示,除濕機最佳使用方式有4點:1.將除濕機放在房間正中央,打開衣櫥、鞋櫃一起除濕2.將戶外門窗關閉,避免外界水氣進入3.不可將衣物蓋在出風口或太靠近家具擋住出風口,以免過熱發生危險4.搭配電扇使用,增加空氣流動效果更佳傑登醫師也提醒,濕度不是越低越好,若除濕過度導致濕度低於50%,其乾燥的空氣會造成過敏刺激或鼻黏膜的乾燥出血,建議將濕度設定在55%左右,避免空氣過於潮濕或乾燥。
「長尾小靈貓」路邊發抖…專家揭驚人身分:二級保育 疑誤食毒藥亡
大陸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海南省三亞市區街邊疑似出現了1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引發外界關注。對此,三亞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透露,視頻內的動物不是小靈貓,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椰子貍」,當天下午已經死亡,初步懷疑是誤食了毒藥。《封面新聞》報導,網友發布視頻顯示,三亞市街道邊近日出現了1隻尾巴很長、背部有黑色條紋的「貓」,疑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也就是俗稱的「麝香貓」。視頻發布者透露,該隻「貓」被發現時全身都在發抖,不久後便被相關部門帶走安置。對此,三亞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1名王姓工作人員回應,視頻內的動物不是小靈貓,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椰子貍」,當天下午已經死亡,初步懷疑是誤食了毒藥。該工作人員表示,5月8日上午10點多,他們接到相關通知趕往水晶宮大酒樓附近,對這隻動物進行救助,抵達後發現牠是1隻野生的椰子貍。「到了現場時,牠還比較溫順,沒有看到人就躲開。」動保人員提到,當時椰子貍不斷抽搐,初步檢查發現其沒有明顯外傷,而後工作人員將其帶回救助,當天就出現了撞籠子的行為,並在下午3時許死亡。開展救助時,據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觀察,牠的嘴唇緊閉,疑似誤食了毒藥。公開資料顯示,椰子貍別名椰子貓、花果貍等,大小似小靈貓,但較細長,為熱帶地區較典型的林棲動物之一,主要棲於中國海南、雲南、廣西和中南半島,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椰子貍被列入大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店家遮雨棚種滿「這植物」 內行網友傻眼:幾百到幾十萬都有可能
近日有網友行經台中一家肉粥店門口時,注意到該店的遮雨棚、陽台全數種滿了相同的植物,而網友一眼就看出,這種名為「鹿角蕨」的植物要價不菲,直呼店家「有錢人」,也有專業的網友在留言區表示,鹿角蕨的價差非常的大,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都有可能。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上傳照片,內容中可以看到,照片中一戶民宅的遮雨棚與二樓陽台,全數種滿了鹿角蕨,數量多到讓人咋舌,就連上傳照片的網友也直呼這家販售肉粥的店家,根本就是「有錢人」。據了解,鹿角蕨為水龍骨科中的一屬,目前共有三大類群、十八個已經發表的原生種,主要是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而鹿角蕨由於型態優雅,人工栽培方面十分興盛,是近年來新興的觀葉植物。面對到如此大量的鹿角蕨,就有專業的網友解釋「鹿角蕨好多品種耶,從平價的百元到幾十萬這樣,然後長很慢,巴掌大到亞成株至少3年」。不少網友在看到這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要有養的人才知道啦」、「昨天也跑去朝聖」、「蕨得酷」、「好野人」、「這蕨世肉粥一定很好吃」、「被鹹粥耽誤的鹿角蕨專賣店」,甚至有網友笑稱「原來賣肉粥這麼賺」。
密集恐懼慎入!海蟾蜍大軍入侵南投「鳥嘴潭人工湖」 1夜捕捉上萬隻
預計今年底完工的南投草屯「鳥嘴潭人工湖」,多年來遭外來種「海蟾蜍」入侵,因適逢春夏交替繁殖期,中水分署結合廠商成立「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近來就捕獲超過3萬隻,甚至1夜就捕捉超過萬隻,嚴重破壞湖區生態,將加強巡視捕捉,防堵海蟾蜍往外擴散。鳥嘴潭人工湖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烏溪旁,緊鄰國道六號,由經濟部水利署斥資202億元興建的人工湖泊,目標是完成6座可蓄水的湖泊,預計在2024年底完工,完工後每日供水量可達25萬噸,提供100萬人用水,堪稱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儲水建造工程。2021年11月,鳥嘴潭人工湖附近首次發現具毒性入侵物種海蟾蜍,中水分署與鳥嘴潭施工廠商成立「移除海蟾蜍邊境防守隊」,利用下班時間加強巡視移除,在2022年及2023年,分別捕捉移除超過1500隻,不料今年海蟾蜍卻大爆發,近期就捕捉超過3萬隻,破壞當地生態。 鳥嘴潭湖區工務所在每年3到8月海蟾蜍繁殖期,都會加強巡捕,最近甚至一夜就捕獲上萬隻幼蟾蜍,全數集中擠在一起,令人頭皮發麻。(圖/中水分署鳥嘴潭湖區工務所提供)海蟾蜍(學名:Bufo marinus),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種熱帶地區,雌蟾蜍一次可產下8000到25000顆卵,由於海蟾蜍有毒腺,被引入到多個國家控制害蟲,由於沒有天敵反而成為害物,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鳥嘴潭湖區工務所指出,鳥嘴潭地區是防海蟾蜍擴散到鄰近埔里、國姓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在每年3到8月海蟾蜍繁殖期,都會加強巡捕,最近甚至一夜就捕獲上萬隻幼蟾蜍,全數集中擠在一起,令人頭皮發麻。工務所表示,目前海蟾蜍防阻得宜,僅出現在御史、北勢一帶,尚未往外擴散,邊境防守隊除了加強巡邏捕捉活體,另針對可能繁殖的水域也會執行填平作業,全力進行防堵,民眾有發現亦可聯繫相關單位或撥打縣府1999專線通報。
巴西建「蚊子工廠」對抗登革熱 每年生5億隻
今年巴西登革隔熱病例已破390萬,死亡人數破1800人,創下歷史新高,為了防堵疫情,巴西衛生部3月在里約熱內盧建了一座蚊子工廠,培育帶特殊細菌的蚊子,每年約可生5億隻。據《極目新聞》報導,這些蚊子身上的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在自然界6成的昆蟲體內都有,而研究發現,沃爾巴克氏菌可以阻止登革熱等病毒。巴西建蚊子工廠,培養有特殊細菌的蚊子。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被生產出來後,每年可以生約5億隻,被放到自然環境中,跟其他蚊子交配後,能產出無傳播能力的蚊子。「蚊子工廠」計畫負責人稱,沃爾巴克氏菌不會讓人類和哺乳動物受感染,成本低又能短時間取代原有的蚊子群。不過,負責人強調,沃爾巴克氏菌蚊子並不是理想的防登革熱方式,只是一種預防措施,不能解決正在爆發的疫情,效果要2年後才能看到。據了解,目前巴西計畫擴大沃爾巴克氏菌蚊子的投放範圍,盼10年內能覆蓋1/3的全國人口,除了這計畫,熱內盧的城市水域也放了孔雀魚,讓牠們吞水域中的蚊子幼蟲。據悉,登革熱透過蚊媒傳播,多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症狀有發燒、頭痛、肌肉痛等。此外,報導也提及,即將舉行的巴黎奧運可能也有登革受困擾,因為全球暖化,蚊子開始出現歐洲大部分地區,可能會傳播登革病毒、茲卡病毒等,讓運動員無法上場比賽。
2024過半機率打破最高溫紀錄!這3地區居民「皮繃緊」
美國一項新研究預測,全球氣溫上升和聖嬰現象的交互影響可能導致熱帶地區在今年夏天出現極端濕熱天氣。研究團隊指出,2023年底的「超強聖嬰現象」表明,2024年熱帶地區全年平均最高濕球溫度(加濕空氣塊使其飽和時達到的溫度)將達到攝氏26.2度,並且有68%機率打破現有的最高溫紀錄。研究團隊向生活在熱帶地區(太平洋、亞洲和澳洲)的居民發出「事先警告」。研究共同作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球與行星科學教授布斯(William Boos)表示:「我們試圖量化聖嬰現象和全球暖化對濕熱壓力指標的綜合影響,也在量化空前高溫高濕天氣發生的可能性。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研究」。高溫和高濕度兩者結合,將為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居民帶來致命後果。空氣越潮濕,汗水蒸發量就越少,從而降低出汗對身體的降溫效果,讓身體更難以將核心溫度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高溫天氣時,出汗是人體主要的降溫方式,若無法透過出汗維持正常體溫,人體可能有生命危險。研究中收集過去45年來熱帶地區極端高溫和濕度數據,並釐清兩者與太平洋聖嬰現象的相關性,然後再將數據與因為全球暖化而提高的溫溼度結合。研究主要作者章儀(音譯,Yi Zhang)稱,因為聖嬰現象的高峰比海溫高峰更早出現,而海溫會影響陸地濕球溫度,如此便可以提前5個月預知陸地上極端潮濕和炎熱天氣。布斯補充,長期看來,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會導致溫度升高和濕度增加,也就是空氣中水氣含量增加。進行這樣的長期預測可以幫助特定地區為極端高溫事件做好準備,並保護人類、牲畜和農作物。以上研究發布於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出國滑雪韌帶斷裂、骨折樣樣來!醫:疫情後滑雪受傷率增三倍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雖然在高山有機率欣賞到雪,不過想要「滑雪」,國人依然還是得出國。疫情解除後,日本成為眾多國人滑雪的首選目的地,不過根據專業醫師的觀察,近兩年來因滑雪受傷求診的比率比疫情前大增了3倍。「滑雪」這項運動,雖然可以讓人體驗到在雪上盡情遨遊的興奮及速度感,不過卻也伴隨著一定的危險,專長運動醫學的聯新國際診所醫療主任吳易澄表示,大多數人會在冬天時飛往日本等地享受滑雪樂趣,但因為台灣氣候不適合滑雪,所以許多國人由於缺乏對雪地特性的了解,以及對滑雪技巧的不熟悉,導致一踏上雪板後就容易發生意外。不論是單板還是雙板滑雪,都很容易造成嚴重的膝蓋受傷,十字韌帶完全斷裂的重傷案例也不占少數,除了膝蓋的運動傷害外,吳易澄醫師也指出,滑雪時摔倒也有可能造成手腕或身體各處扭傷、擦挫傷,更嚴重的還有人摔斷骨頭等等。吳易澄醫師提醒,滑雪是冬季運動中受傷機率最高的項目之一,單板滑雪更是雙板滑雪風險的3倍。他強調,出國體驗滑雪時,一定要慎選合格的場地、使用適當的護具,並尋求專業教練的指導,以免發生意外,嚴重影響後續行程的品質。物理治療師兼OPTiMAX訓練場館創辦人李思翰也表示,滑雪造成的傷害種類多樣,例如跌坐容易導致腰椎、薦骶關節或髖關節錯位扭傷;前摔常常導致手腕疼痛扭傷、膝蓋受撞擊而腫脹;側摔時則容易造成單側臀部、肩膀、手腕或手肘挫傷。李思翰強調,一旦受傷後切勿勉強繼續運動,應該立即包紮、固定關節,減少使用和提行李的動作。如果一周後沒有改善或改善緩慢,應該儘快找醫師或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和治療。
寄居蟹不住貝殼了! 專家示警:全球超過6成使用「人造垃圾」當家
寄居蟹通常以其他動物的殼來當作「盔甲」,例如蠑螺殼、鳳螺殼等等,但有專家指出,已經有大量寄居蟹被拍到生活在「人造殼」中,也就是人類丟棄的廢品,包括塑膠瓶蓋、金屬、玻璃等製品,根據估計,世界上16種陸生寄居蟹中,就有10種被迫使用「垃圾屋」。根據《BBC》的報導,波蘭華沙大學與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合作,即將於下個月發表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這群專家分析了野生動物愛好者發布於網路媒體上的照片,發現有許多寄居蟹住在垃圾裡,華沙大學城市生態學家瑪爾塔(Marta Szulkin)更心碎地表示,「牠們不像我們以前看到的那樣,身上戴著美麗的螺殼,而是在背著紅色的塑膠瓶蓋或燈泡」。她與同事祖扎娜(Zuzanna Jagiello)、武卡斯(Łukasz Dylewski)表示,共有386隻寄居蟹使用了「人造殼」,結合過去的科學文獻來看,經過統計,世界上16種陸生寄居蟹中,有10種使用該類型的庇護所,而且在地球上所有的熱帶地區都能觀察到這種情況。瑪爾塔推測,寄居蟹之所以選擇塑膠垃圾當殼,可能因為它的材質更輕、更小,也或許是由於海岸上垃圾太多,塑膠製品反而能讓牠們在受到污染的環境中偽裝得更好。此外,寄居蟹也可能是想透過更獨特的外殼來吸引配偶,而在2021年一項研究發現,寄居蟹疑似會被塑膠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吸引。專家們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對這些塑膠材料,究竟對脆弱的小甲殼類動物來說是否有害,但除了動物的健康問題,他們也想進一步研究,塑膠究竟會不會影響到寄居蟹的進化。不過在2019年,就有一項研究發現,澳洲「科克斯(基靈)群島」就有超過50萬隻寄居蟹爬進人造垃圾中,最終被卡住身亡。在最近一項試圖量化塑膠汙染規模的研究中顯示,目前至少有171兆個塑膠碎片漂浮在海洋中,若不採取行動,這個數字可能會在2040年翻倍。而倫敦大學學院材料與社會學教授馬克(Mark Miodownik)就呼籲,「就像寄居蟹一樣,我們應該循環使用塑膠,而不是選擇丟棄」。
戴立忍新片辦移民落魄棄屍 親曝私下父子關係:同樣壓抑
戴立忍在電影《明天比昨天長久》飾演除蟲噴霧消毒工人,一場意外導致同事中毒,他們為避責決定棄屍。戴立忍跟另位演員要在擁擠小巷搬運屍體,沒想到最艱辛並非體力活,而是保持屍體「乾爽」,他直呼:「我們兩人大汗淋漓把第三位演員抬放到預定位置,而且不能讓他出汗,謝天謝地終於辦到了。」《明天比昨天長久》是新加坡新銳導演姚志衞首部劇情長片,找來戴立忍詮釋一位移民到新加坡的藍領階級單親父親,他為養家日夜顛倒扛機具前往工廠進行除蟲工作,某夜卻發生意外,同為移民的黑工同事吸入過多化學消毒藥劑命危,他們見死不救決定棄屍。戴立忍回想當時在新加坡拍攝,熱帶地區即使到午夜依然很濕熱,要讓演屍體的演員不流汗,是整場戲最難的部分。戴立忍(左)在《明天比昨天長久》與飾演兒子的陳嘉良是感情相當疏離的父子。(圖/飛望影像提供)要演出除蟲工人,戴立忍事前特別學習操作噴灑藥劑的機器,他坦言這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封閉空間中噴灑,即使劇組己用無毒煙霧代替除蟲藥,被濃煙包圍當下,似乎也沒什麼差別了」,處在氤氳霧氣中,一下子就能體會角色處於何種困境,對演員很有幫助。《明天比昨天長久》也探討疏離的父子關係,戴立忍片中遠從台灣到新加坡謀生,背負獨自撫養兒子的責任,處於社會底層,落魄仍要捍衛身為父親的尊嚴。戴立忍形容這個角色,離開故鄉去到陌生國度的第一代移民可想而知會格外刻苦,且壓抑,直到倒下前一刻才能對自己多年前的決定作出總結。他詮釋這樣一個父親時,常聯想到自己與爸爸的關係,真誠地說:「我從我父親身上看到同樣的辛苦、同樣的壓抑,雖然我很幸運能在他倒下時能陪伺在側,但我想我永遠無法得知他為自己作出的總結。」並表示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讓他獲得無比的滿足。《明天比昨天長久》將於1月19日上映。
流感竟1年4季都在高原期!醫坦言「不太尋常」 疫情大爆發需觀察「3指標」
面對口罩解禁,以及開學和換季,呼吸道傳染病近期逐漸升溫。對此,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也指出,過去這一年的流感疫情真的不太尋常,熱帶地區竟變成一年四季都有,從1月到現在一直都處在高原期,不過他認為今年並不會有大規模爆發。隨著國內防疫措施鬆綁,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腸病毒等感染案例漸增,尤其根據疾管署統計,流感併發重症病例近1年來更累計741例。對此,李秉穎醫師也指出,流感疫情在熱帶地區變得好像一年四季都有,從1月一直到現在都處於高原期,他坦言「過去這一年不太尋常,解封這一年流感疫情有增加。」有民眾也因此擔心流感今年可能會大爆發,李秉穎解釋,流感會不會大流行主要是看「病毒有沒有大突變」、「疫苗有沒有辦法有效預防」,以及「氣候因素」,這一年雖然從1月到現在都處在高原期,不過整體病例數跟往年沒有差別,未來會怎樣還不是很確定。李秉穎補充,按照慣例,流感疫情的個案數都是在12月至3月最高,之後會趨緩,最近也沒有觀察到病毒有大突變或大流行現象,因此今年應該不會有大規模爆發。
出國旅遊當心病媒蚊叮咬! 專家授「3大招」防範蟲媒威脅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20多歲男性,因為雙腳腳踝及腳掌疼痛且覺得雙下肢無力三周就診,經醫師問診得知,個案在緬甸工作,前一日剛返臺,於三周前有發燒、全身痠痛且出疹,檢查後雙下肢骨頭並無異常,皮疹已消退,同事也有跟他一樣類似症狀,因此幫他通報及採檢登革熱及屈公病,最終確診屈公病。屈公病為蚊子叮咬而感染 不會人傳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黃馨慧指出,屈公病在台灣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當人被帶有屈公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疫情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但由於交通發達等因素,流行區已逐漸擴大。發病初期常見症狀一次看 與登革熱、茲卡病毒相似屈公病發病初期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很相似。症狀主要包含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屈公病較少見致死案例,大部分患者可自行康復。不過,部分感染者倦怠感和關節痛會持續數週至數月,此與登革熱表現不同。此外,屈公病較少出現死亡,但新生兒於出生時感染、65歲以上年長者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當罹患屈公病有可能會病況嚴重。日常3招防媒蚊 避免急性傳染病上身黃馨慧說,屈公病為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因此,平時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不但能預防登革熱,同時能防止屈公病。預防方法包括:一、做好防蚊措施,包含:選擇裝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二、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如有防曬需求,建議先塗抹防曬乳,間隔15分鐘後再使用防蚊液。三、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讓病媒蚊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