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空氣
」 冷氣 中央氣象局 天氣 台電 吳德榮用冷氣轉暖氣頻繁自動停機 內行人建議搭配1物
近期台灣各地明顯感到氣溫驟降,外頭冷颼颼,不少家中裝設冷暖空調的民眾,就會想開暖氣讓室內溫度提升。有民眾上網求助,家中空調轉成暖氣總是頻繁自動關機,且屋內還是冷冰冰,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一些內行人說明熱空氣會蓄積在上方,建議他搭配循環扇,家裡就可以很溫暖。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批踢踢實業坊(PTT)以「變頻冷暖停止運轉」為題發文求助,稱自家裝設知名品牌的變頻冷暖空調,最近天冷打開空調轉暖氣25度,運轉半個小時就自動停機,詢問原廠得到的回應是「室內溫度到了」所以機器停止運轉。原PO很無奈說,「問題(室內)還是冷冰冰啊」,不確定是否因為是吊隱式裁出風無力,他更氣的是,「停止的期間根本是涼風吹出,什麼跟什麼啊?」不禁好奇其他家中有使用冷暖空調的網友使用情形如何,不然他到了冬天需要暖氣時,冷暖空調就使不上力。貼文一出吸引許多網友留言回應,有的開玩笑叫他換新的一台,或是請他找原廠工作人員到府檢修。不少內行人推測,原PO應該是沒有搭配循環扇,紛紛指出,「熱空氣會蓄積在上方,上方冷氣機溫度到了設定溫度就停止加熱,下方空間還是很冷」、「用循環扇往天花板吹,把凝聚在上方的熱空氣跟下方冷空氣循環」、「請搭配循環扇平衡室溫」。台電過去有宣導開暖氣的注意事項,包括出風口要設定向下。(圖/翻攝自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其實每年冬天不少民眾家中都會遇到類似問題,台電過去宣導開暖氣的注意事項中,有提到開暖氣要讓出風口朝下,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出風口朝上會使熱空氣積在天花板下不去,或是空調把熱風吸回誤判室內已達指定溫度,停止送熱風,無法達到暖房效果。
兒子房間冷氣「1個月沒關」媽嚇爛 內行揭不耗電撇步:沒想像恐怖
夏天一到,許多人都會擔憂電費爆掉,近日有位媽媽分享,兒子房間的冷氣已經整整1個月都沒有關,且預計還要再吹1個月,她一想到加總起來的電費就直呼可怕。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有網友則說家中的變頻空調從來沒有關過,但近一期的電費帳單才1千出頭,「讓室內維持恆溫才是不耗電的方式。」原PO日前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指出,兒子房間的冷氣已經整整1個月都沒有關了,且預計最少還要再吹1個月,讓她相當苦惱,「不曉得2個月下來會多少電費,我好害怕」。對此,網友則紛紛分享自身經歷,「試過整整開1個多月,出門也沒關,2個月電費才2000多,我嚇爛」,還有人說,家中客廳的變頻空調已連續開了好多年,從2021年三級警戒長期在家就一直開到現在,冬天的時候則會調到暖氣,「我最近這一期的電費帳單才1000出頭,其實變頻真的很省電,而且讓室內維持恆溫才是不耗電的方式」。也有人表示,「放心,如果是省電型冷氣一個月就算不關。電費也不多,因為溫度只要到了。壓縮機就會停止運轉,運轉的只有鼓風機=電風扇,只要熱空氣不會從房間的窗戶進去,兩個月的電費真的沒你想像的恐怖,我家四台冷氣兩個月也才兩千多電費。」事實上,《台電電力粉絲團》近日也在臉書提醒民眾,如果覺得裝了變頻冷氣,電費好像還是差不多,可以先確認檢查3件事,「冷氣噸數是否適宜」、「有無定期清潔保養」、「冷氣使用時間長短」,也別忘了「定期清潔」、「長時間不在家時還是要關冷氣」。
吹冷氣循環扇放哪裡?台電揭正確「守財位」 快速冷房更省電
全台最近高溫炎熱,許多人都躲在室內吹冷氣,同時又擔心電費爆表,因此不少民眾會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使用,希望能省下荷包。台電透露,循環扇的扇葉及設計可以吹出螺旋柱狀的強力風,很適合用來帶動室內空氣流通、增加空氣循環,建議擺放在冷氣出風口下方,也就是跟冷氣同側,並呈約45度仰角。台電在臉書粉專「台電電力粉絲團」分享,冷氣和循環扇一起使用,可以幫助室內空氣對流、提高冷房效果,可以消暑又守財,由於循環扇的扇葉及設計可以吹出螺旋柱狀的強力風,很適合用來帶動室內空氣流通、增加空氣循環,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循環扇的擺放位置也有學問,放對了才能幫忙守財。台電表示,循環扇的守財位就是冷氣出風口下方,也就是跟冷氣同側,房內最長對角處朝室內中央吹,並呈約45度仰角擺放,讓後方扇葉能捲入冷空氣,並將熱空氣吹散及反射,將風帶到室內更深的角落,如此反覆循環促進對流,就能快速調節室溫不均的情況。台電提醒,讓循環扇站對守財位,吹冷氣時才能省電更到位,建議民眾可以幫家中的循環扇喬一個好位子。另外,台電提到,冷氣溫度設定在26至28度剛剛好,每調高1度就能省電百分之6,節能是最有效率的能源。(圖/翻攝自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
深度節能!郭智輝稱「不必每房裝冷氣」 經部:強調電價應考量節能誘因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受訪針對電價提出家戶無需太多冷氣的看法,經濟部能源署16日表示,永續、穩定、具競爭力的電價是經濟部的政策方向,針對電價看法主要是強調電價的設計應該考量節能誘因。經濟部強調,目前的電價機制已考量不同用電客戶的節能誘因,這也是前幾次電價調整時的主要面向,同時,經濟部將要大力推動「深度節能」。未來會加大力道支持節能產業,讓節能成為新的產業投資,讓「國人省電費、國家可節能」。經濟部說明,日前外媒CNBC報導台灣能源議題,事實上就是關注如果電價過低,可能對於用電需求管理造成影響。而過去台灣幾次的電價調整,已經考量到這個面向,讓工業用電與民生用電的價格更加平衡。經濟部也澄清,部長郭智輝對於安裝冷氣的看法,正是來自其經營經驗,認為應注意無人處不需冷氣空轉,而是可以透過隔絕冷熱空氣,維持舒適跟節電,同時在服務業的經營中,若能考量節能功效,也可有效節省成本。
機艙內居然下起雨居然是「通風口噴水霧」 女乘客被淋4小時:濕身了
美國有女乘客搭乘一架飛往紐約的捷藍航空(JetBlue)時,未料機艙內的通風口竟不斷噴出水霧,導致機上乘客幾乎全身溼透,而乘客就忍受這樣的狀況長達4小時,機艙內宛如下雨的畫面在網路曝光後,吸引超過360多萬點閱率。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名女乘客薩凡娜(Savannah Gowarty)日前在TikTok分享「機艙下雨片」的影片,頭髮和衣服都被噴濕的薩凡娜對著鏡頭表示,「4個小時的飛行,快冷死」畫面中可看到機艙內通風口不斷噴出水霧,宛如下雨一樣,所有乘客都被噴濕,由於身上實在太濕,薩凡娜後來只好把襯衫晾在靠窗戶的扶手上,希望能夠幫助衣服風乾。薩凡娜的影片曝光後,立刻有360多萬點閱率,這起事件也讓許多網友直喊,「天啊,好像在雨林」、「飛機上又濕又冷,如果是我碰到一定會崩潰」,還有許多網友呼籲薩凡娜一定要和航空公司投訴。根據報導,其實類似狀況,今年1月份,有乘客搭乘澳洲捷星航空(Jet Star)航班時也經歷類似狀況現象,包括去年夏天,易捷航空(Easy Jet)也曾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時航空公司發言人回應,由於機上的空調系統會冷卻凝結住來自飛機外的熱空氣,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但不會對乘客安全造成影響,對於這起事件,捷藍航空則是未做出回應。機艙內離奇下雨,女乘客濕身4小時。(圖/翻攝自X)
暖氣壞掉了 還是風向吹錯了? 台電揭3個小撇步迅速暖房
近日氣溫不斷下探10度以下,讓許多民眾在家中紛紛用起變頻暖氣,然而卻有不少民眾反映即使吹著暖風,仍感到一陣陣寒意,不管怎麼吹就是不暖。但這並不一定代表家中的暖氣壞掉,或許只是「風向吹錯方向了」而已,別再錯怪暖氣不給你溫暖。 根據臉書台電電力紛絲團分享,「3個小撇步」迅速提升暖房效果,這個冬天就不再瑟瑟發抖。 1.出風口「朝下」,暖氣效果倍增 在切換空調為暖氣模式時,別忘了調整出風口的方向,讓暖風「朝下吹」。這是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若出風口朝上,熱空氣可能停留在室內上方,或被空調吸回,空調有機會誤判室內溫度已上升,影響暖房效果。請務必記得「將出風口調整為朝下吹」,提升暖氣效果。 2.拉上材質厚的窗簾,防冷氣入侵 建議在窗戶上裝上材質厚實的窗簾,長度及地的窗簾效果更佳。這不僅能夠隔絕室外冷空氣,避免其流入室內,同時在開啟暖氣時減少熱能散失,讓暖房效果更為明顯。 3.搭配吊扇/循環扇,室內空氣循環提升 在使用變頻暖氣的同時,搭配安裝在天花板上的吊扇或循環扇,可加速上方的熱空氣下沉,提升室內空氣循環效率,進一步提高暖房效果。 台電電力紛絲團呼籲民眾,不吹暖氣時或要外出前,切記一定要關閉暖氣,也可以多利用定時功能,才能確保不會忘記關閉空調,不僅節約能源,更能確保使用安全性。
寒流來襲全台冷颼颼 家電達人曝開暖氣「出風口」是關鍵
寒流來襲,全台冷颼颼!許多人因此都會在家開暖氣,對此,家電達人486先生也提醒,若是採用冷暖空調,開啟暖氣模式時要「將出風口朝下」,因為熱空氣會上升,若朝上,暖風都會積在天花板,影響暖房效果。台電也指出,電器的使用時間長短也是省電的關鍵,外出或長時間無吹暖氣需求時,記得要關閉暖氣的電源唷!寒流報到冷風刺骨,不少民眾會打開電暖器取暖,但不管怎麼吹,房間還是冷颼颼。家電達人486先生也提醒,若是希望整個大範圍空間室溫提高,建議使用「冷暖氣機」,效率較高又省電;若是只有近身範圍或部分區域,則可選擇使用「電暖器」。另外,若是採用冷暖空調,開啟暖氣模式時「將出風口朝下」是關鍵動作。《台電電力粉絲團》也曾發文提醒,將空調切換為暖氣模式時,會反轉冷媒循環方向吹出熱風,讓室內變暖和,因此要記得讓出風口「朝下」,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若將出風口朝上,熱空氣反而會積在天花板下不去,或是空調將上方熱風吸回,誤判室內已升溫,停止送熱風,並影響暖房效果。486先生進一步建議,若感覺冷風從窗邊滲入,可以將電暖器「放在窗邊讓空氣變暖」,提升室內舒適度。此外,若洗完澡走出浴室怕溫差太大著涼,可以放一台電暖器在浴室,不過可要挑選標示「防潑水」的款式才行,並建議「掛著放」。若是一般常見電暖器若沒有特別標示防潑水,則不宜放置於浴廁或廚房等容易潮濕或濺水的地方,不僅容易損壞還有觸電危險。
越穿越冷! 挑錯禦寒衣物恐失溫 醫曝:「這樣穿最保暖」
天氣冷颼颼,許多人把保暖衣物穿上就出門,醫學博士黃軒提醒,挑選合適的材質與合身衣物非常重要,如果穿錯甚至可能導致失溫,優先保護容易散失體溫的部位,例如頭部、手部和腳部,戴上帽子、手套和厚襪子,並穿著合適的鞋子,避免腳部潮濕。禦寒穿搭也是一門大學問,醫生發文提醒如何穿搭、挑選材質,才不會越穿越冷,穿對衣物才能暖暖呼呼的過冷冬。(圖/擷取自黃軒醫師Dr.Ooi Hean)黃軒在個人臉書粉專「黃軒醫師Dr.Ooi Hean」發文提到,正確保暖穿搭可以從挑選適合的內衣開始,適合的內衣材質對於保持體溫和舒適度非常重要,根據不同環境選擇也不同,寒冷的戶外可以許選擇像是羊毛、羊絨,長時間在室內環境的話就可以選擇棉質、合成材料。黃軒接著表示,寒冷天氣穿著涉及到多層保暖,穿搭外套可以劃分為基底層、中間層、外層三部分,基底層選擇羊毛、絲綢或聚丙烯等材料,對於保持體溫、濕氣排出有很好效果,中間層挑選羊毛、化纖或合成保溫等可以捕捉體熱的材質,最後外層可以再套一件防風防水的夾克,保持內層溫暖。許多人也會圍上圍巾保護頸部,黃軒提到,雖然圍巾有許多不同的圍法,但根據實驗結果發現,最保暖的方法是環扣式圍法,透過將圍巾對折再對折的方式,圍出四層防護,脖子周圍有更多布料重疊,自然不容易讓熱空氣逃跑,也能防止冷空氣鑽漏洞黃軒提到,選擇適合的手套對於保暖很重要,尺寸測量可以根據掌圍、手套全長和中指長來測量,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留有一些空隙讓空氣流通,材質方面更推薦皮質,相較於棉絨、尼龍來說更加防風防水。黃軒說明,其實除了穿搭,也可以適量食用辛辣的食物,如薑、蒜、辣椒等,透過刺激血液循環,使身體產生暖和的感覺,但要注意不可過量,以免傷害胃部,黃軒提到,適當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體溫,如散步、跳繩、做瑜伽等,而且不只增加體溫,還可以改善心情,減壓放鬆,不過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出汗,以免失去體溫。
鋒面過境現奇景!日月潭驚見水龍捲 氣象專家解答了
首波大陸冷氣團襲台,南投縣日月潭水社碼頭不少人16日傍晚直擊潭面出現「水龍捲」,引起一陣騷動,遊艇業者也覺得傻眼;飯店旅客Bob S. Kuo從潭邊高樓俯拍水龍捲,分享在臉書《無所不在之天象-知識的美麗》並發文「驚見水龍捲,持續約2分鐘」。目擊水龍捲遊艇業者說,16日傍晚5時許陰天、快下雨了,當時他在水社碼頭,突然聽到一陣驚呼,往伊達邵方向望去,發現天空出現水龍捲,當下一度以為自己眼花,立即拿手機錄影,真的是水龍捲,前後大概約1分鐘。日月潭遊艇業者16日傍晚也拍攝到水龍捲,他一度以為自己眼花,立即拿手機拍照、錄影。(民眾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另外日月潭邊的飯店住宿旅客Bob S. Kuo也從高樓俯拍到水龍捲的照片、影片,他分享在臉書《無所不在之天象-知識的美麗》,並發文「在日月潭水社碼頭驚見水龍捲,持續約2分鐘」。立刻有網友回文「剛好經過,很壯觀」。日月潭氣象站研判,當時鋒面尾端通過中台灣,冷空氣碰上潭區熱空氣,兩者產生旺盛對流產生水龍捲。建議民眾若發現類似情況,應盡快遠離避免危險。
氣炸鍋方便卻藏陷阱! 營養師曝1食材千萬別放入
氣炸鍋因為擁有便利性及無油煙的優點,近年來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廚具。不過近日卻有營養師指出,氣炸鍋並非適用於所有食材,更點出「培根」就是非常不適合使用氣炸鍋烹飪的食材。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氣炸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廚具之一,尤其是它利用熱空氣而非熱油來烹調的特點,深受家庭主婦喜愛。不過一名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的營養師布琳達(Brenda Peralta)近日卻建議,不要使用氣炸鍋烹飪「培根」。布琳達指出,培根是一種高脂肪食物,當在氣炸鍋中烹飪時,脂肪會滴落並導致冒煙或飛濺,氣炸鍋就會因此產生帶有且強烈氣味的煙霧,家中就會瀰漫難聞的氣味。另外,因為培根外型大小不一,在烹煮過程中會出現受熱不均勻的問題,從而出現食物中毒的風險,因此呼籲大眾不要使用氣炸鍋烹煮培根。事實上,根據美國零售商「Lakeland」的年度銷售數據指出,氣炸鍋的銷量比去年增長了1175%。對此Lakeland的相關人員也表示,「前幾年,氣炸鍋受歡迎可能歸因於消費者尋求更健康的烹飪選擇和快速的烹飪時間,但隨著生活成本提高,氣炸鍋轉變成烤箱的有效替代品,再次展現驚人的吸引力。」
夏天炎熱 專家教你12種不冷氣就會涼的方法
暑假進入下半場,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簡稱NIH)指出,雖然炎熱天氣可以促進有趣的夏季活動,但人體不可過熱太久,否則會損害大腦和身體器官。人體可以透過排汗自然冷卻,但若流汗仍無法讓人體降到適度溫度時,就會增加熱痙攣、熱水腫和中暑等風險。無論是停電、忍受酷熱還是想省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推薦12種方法,讓人不吹冷氣也能舒適生活。NG降溫法:冷藏或冷凍棉被或衣服有的人可能會將棉被或衣物拿去冷藏或冷凍。佛羅里達大學農業和生物工程名譽高級講師溫德爾波特(Wendell Porter)表示,這並非好主意,由於低溫的織品會從人體吸收大量熱量,因此會在短短幾分鐘內變熱,織物甚至可能因為潮濕而發霉,「你絕對不會想要這麼做的。」1攝取足夠的水分當感到炎熱和臉潮紅時,給自己補水是降溫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水溫並不是重點,因為喝進人體就會加熱。如果身體感到炎熱,需要涼一下,沒有足夠的水分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身體是通過排汗來冷卻體溫。2沖冷水澡+薄荷肥皂洗冷水澡或泡澡有助於降低核心溫度,幫助身體降溫。如果想要增加清涼感,可以嘗試使用薄荷肥皂,薄荷油中的薄荷醇會刺激大腦受體,讓身體感到涼感。3在脖子或手腕上使用冷感毛巾將冷毛巾或冰袋放在手腕上或掛在脖子上,能夠冷卻身體。這些脈搏點是血管靠近皮膚的區域,因此可讓人體更快速降溫。4使用箱型風扇將箱型風扇朝向房間的窗外,將熱空氣吹出去,以冷空氣取代室內空氣。清晨與夜晚時打開房子兩側的窗戶,有助於促進通風,再加上開電風扇,可以讓降溫速度更快。不過,記得在日出時關閉窗戶,且在日落後再打開窗戶。只要待在電風扇附近,就能夠降低體溫。5關上窗簾或百葉窗若窗戶面朝太陽的方向(東邊與西邊),建議拉上窗簾或百葉窗,以防止陽光直接進入房屋,並使內部升溫。另外還可以安裝遮光窗簾來隔離房間並減少白天升溫。6睡在透氣的床單上棉花是最透氣的織品之一,因此睡在純棉床單上可以幫助人在夜間保持涼爽。棉紗的紗支數越低,透氣性就越好。這是因為每平方英寸的紗支數越高,編織的數量就越多。7在地下室就寢如果溫度太熱而無法入睡,可嘗試睡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睡眠。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因此可睡在家中較低的樓層較低或地下室,即可在夜間體驗涼爽的溫度。8關上沒人使用房間的門如果家中房間沒有通風口或沒人使用,可關上該區域的門,以將冷空氣控制在房屋內人會活動的區域。9在廚房和浴室使用排氣扇打開廚房排氣扇的開關,可抽出烹飪後上升的熱空氣,或洗澡時打開浴室排氣扇,也可排出淋浴後的溫熱蒸汽。10安裝節能燈泡白熾燈泡產生的溫度高於LED燈泡。專家推薦關注何時有促銷活動,以便逐漸更換家裡的燈泡。11早上做飯或在室外烹調烤箱的熱量會蔓延到整個房子。專家建議將熱量集中在一個區域,例如使用慢燉鍋,或者在戶外的烤架上烹飪,以將熱量保持在室外。12享受冰涼美食炎炎夏日大啖冰棒或冰淇淋,沁涼心脾。但專家表示,如果身體已經過熱或有過熱的危險,此時就不要攝取太多糖,「糖會加速新陳代謝,你會感覺體內很熱。涼爽降溫可能很好,但額外的糖就不好了。」適量攝取即可。 原文出處:In extreme heat, here are 14 ways to keep your body and home cool without AC
冷氣風量調「弱」更耗電! 達人曝7錯誤觀念:28度最省
天氣熱得受不了想開冷氣,卻又怕電費太高讓人心涼,而根據日本女性周刊《女性自身》報導,省錢達人丸山晴美透露,夏季電費中就有34.2%為冷氣費,而許多人誤會了省電觀念,造成不少不必要的浪費。對此,她提出了7項冷氣省電錯誤觀念,希望讀者也能一同正確節約。錯誤1:風量調「弱」冷氣的室內外機都含有「全熱交換器」,能把室外空氣引入、室內空氣抽出,來維持室內的溫度,若把風量調「弱」,轉換熱量的時間變長,電費也會跟著上升,因此建議將風量改成「自動」,才得以更有效地冷卻室溫。錯誤2:把室外機蓋住雖然將冷氣外機蓋住是為了避免太陽直射,但若是室外機周遭有雜物,進出風口將會被堵塞,反而增加冷氣的負荷,浪費電力。錯誤3:頻繁關機冷氣壓縮機又被稱為「冷氣的心臟」,約消耗冷氣80%的電量,只要一打開,壓縮機就會開始強力運轉,等達到合適的溫度,才會減低轉速運行。因此,反覆開關冷氣,反而會增加壓縮機的負荷,消耗更多電能。若只需要出門30分鐘,建議將冷氣保持開啟的狀態。錯誤4:風向朝下冷氣風向往下反而會導致只有地板涼快,暖空氣仍滯留上部的情形,造成溫度不均衡,因此應該讓出風口保持水平狀態。錯誤5:回家立刻關窗開冷氣回到家應該先打開窗戶,讓室內的熱空氣排出後再打開冷氣,也建議把溫度設置提高1度,並將風量設為自動,得以更有效地省電。另外,冷氣每調高1度,就能節省約10%的電力。錯誤6:每季只清洗1次濾網如果冷氣濾網被灰塵阻塞,它就無法吸入更多空氣,反而需要更多電力來將溫度冷卻,因此建議每兩周就要清潔1次,有養寵物的家庭更需每周清洗1次。根據日本大金估算,若1年不清潔濾網,將可能多消耗36%的電費。錯誤7:開「除濕」功能而非「冷氣」冷氣最省電的模式依序為冷氣除濕(弱冷房除濕)、冷氣、除濕,若家裡的冷氣機並沒有「冷氣除濕」這項功能,則可以將冷氣設置28度,能比除濕模式更加省電。
冷氣室內機這樣裝「耗電又不涼」?釣出苦主哀號 台電認證:會後悔
台灣邁入夏季氣候,高溫天氣讓民眾紛紛躲在冷氣房裡消暑,然而冷氣室內機的裝法也大有學問,若安裝時沒有留意細節,恐怕會導致效率下降。一名網友近日發現超商把室內機安裝在天花板的凹槽,讓他看了直搖頭。事實上,台電曾提醒,若室內機和天花板距離不足,很容易造成短循環,影響冷房效果。原PO日前在臉書社團「裝潢DIY研究室」上傳一張照片,只見超商疑似為了美觀,特地在天花板設計長方形凹槽,用來安裝冷氣室內機,讓他傻眼直呼,「這裝法,無言了」。貼文曝光後,不少苦主留言「有很多設計師都喜歡設計這樣的,只考慮美觀完全不考慮性能」、「迴風空間不足,耗電還是會冷,反正是花業主的錢」。超商疑似為了美觀,特地在天花板設計長方形凹槽,用來安裝冷氣室內機。(圖/翻攝自裝潢DIY研究室臉書)事實上,台電過去曾在臉書粉絲團表示,「因為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所以壁掛式冷氣下方有出風口;在上方有一個吸風口,室內的空氣由此吸入,讓冷氣判斷是否需繼續送出冷氣。若空間不足很容易造成短循環,或將出風口的冷空氣往上吸,溫度還沒有降到設定值,卻讓冷氣誤判室內已降溫,而停止再送冷空氣,讓冷房效果不佳。」「冷氣這樣安裝會後悔!」台電建議,不要把壁掛式室內機局部埋入天花板內或用木作包覆起來,同時與天花板、牆面間要保留一些空間,且冷氣出風口的地方不要被擋住,出風口下方也不要再擺放高櫃,也可以選用能源效率一級的產品,並將溫度宜設定在26~28度,搭配電風扇使用,兼顧省電及冷房效果。(圖/翻攝自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
台北恐「飆破37度」這兩天熱到爆!專家曝:短時間內無颱風生成
受到偏乾的西南風影響,未來一周全台天氣晴朗穩定,且會越來越熱,大台北有機會飆出37度以上高溫。對此,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也透露,接下來午後雷雨將越來越少,短時間內無法生成颱風。吳聖宇今(3日)在「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粉專表示,本周迎來盛夏天氣,午後雷雨越來越少,加上大陸上乾熱空氣移出影響,北部會是最熱的地方,最熱時間落在周五至周六(7月7日至8日),且「短時間內生不出颱風來」。對此,氣象局預報員趙竑說明,由於太平洋高壓增強不利颱風發展,因此未來2周不會有颱風生成。至於未來天氣如何?趙竑表示,接下來一周全台都將籠罩在太平洋高壓環境下,除了明天(4日)各地山區、東北部有短暫雷陣雨外,各地均呈現多雲到晴的好天氣,未來幾天氣溫將逐步升高,尤其大台北地區可能會有37度以上的高溫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明起至周四(6日)東半部地區有焚風發生的機率。
愛車防中暑1/白車、黑車溫差可達25℃ 小心「4大危險物品」把車燒毀
夏天到來,氣溫持續飆高,將車輛停在室內停車場、陰影處,都是避免上車就感受「烤箱」般高溫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其實「車色」也是降溫的關鍵原因,汽車達人蔡文馨告訴CTWANT記者,「不同顏色的鈑金溫度差距可以達到20℃以上。」根據外國媒體《MikesCarInfo》日前使用4輛不同顏色的ToyotaHighlander SUV新車,並測試車輛熄火狀態經烈日曝曬四小時後的鈑金溫度,發現白色最高溫度45℃、銀色53.8℃、鐵灰色63.3℃,而黑色高達70.5℃。日本自動車聯盟JAF也做過相關實驗,選擇ToyotaVoxy新車黑白各1輛,測試時間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發現白車車室溫度達50.5℃,而黑車為56℃。蔡文馨也說,「在相同條件下,白車的溫度均比黑車低,因此白車在降低溫度方面有絕對優勢。」從上述實驗也可以發現,開車出門停在室外經過曝曬後,車內溫度可能飆至50℃,長時間曝曬更有可能超過70℃的高溫,通常上車後車主會把冷氣開到最強,但這個方式不僅降溫效果不佳,還有可能傷到愛車的引擎。如何快速又正確地降低車內高溫?和泰汽車日前也因應炎熱氣候,分享快速降溫「涼爽3開口訣」:開車窗、開送風、開冷氣。也就是先「打開」全部車窗,讓車內熱氣散出去;「開啟」送風、外循環,藉此加入空氣對流以利散熱,同時也將異味排出去;最後「開啟」冷氣、內循環,當熱氣散得差不多後,就可以關上窗戶,並將冷氣風口朝上吹,加速降低溫度。如果車內有天窗,打開也有助於排出熱空氣。(圖/黃耀徵攝)此外,謝姓車主和CTWANT記者分享,「之前去高雄玩,把沒喝完的葡萄汁用玻璃瓶裝著放在車內,並且把車停在室外停車場,結果隔天在車上爆開。」他回憶道,「一開始我先開後車廂放行李,朋友突然說『怎麼有葡萄汁味?』我往前一看,車內都是碎玻璃,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有人敲破車窗偷東西。」「後來才發現是昨天那瓶葡萄汁爆開,不僅前座、後座都是碎玻璃,就連前擋風玻璃也被炸出裂痕。」他心有餘悸地說,「以後在車內真的不敢亂放東西。」台灣中油也提醒下列不適合放置車內的物品:一、 打火機:內部填充的液態瓦斯,受熱後會壓力升高、引發火災。二、 手機、行動電源等電子產品:設備內部的電池在高溫下可能過熱。三、 寶特瓶、眼鏡:可能因為陽光照射角度而聚光導致起火。四、 香水、芳香劑:揮發性液體在高溫下容易引發火災。同時,定型液、髮膠或降溫噴霧等瓶瓶罐罐也盡量避免放置車內,一旦遇到炎熱天氣,加上瓶身耐熱效果不佳時,也容易讓愛車陷入危險之中。美國一名女子艾瑞斯(Karmen Ayres)從華盛頓開車到加拿大溫哥華,將髮膠任意丟在後座,車停妥後鎖車就離開,沒想到居然在車內爆開。(翻攝自Karmen Ayres臉書)
冷氣搭配「1法寶」涼感加倍又省電 台電:放對位置才有用
夏天一年比一年熱,不少民眾熱到怒開冷氣卻又擔心電費報表。對此,台電也發文指出,冷氣搭配循環扇,不僅幫助室內空氣對流,又可以提高冷房效果來省電,但務必要放在2種位置才會有用。台電24日在臉書粉專《台電電力粉絲團》發文指出,循環扇雖然跟電風扇很相似,但扇葉及設計不同,循環扇可以集中風力,吹出螺旋柱狀的強力風,因此「適合用來帶動室內空氣流通,增加空氣循環,是冷氣的最佳神隊友。」至於循環扇要擺放在哪裡比較好呢?台電則解釋,由於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建議可以將循環扇擺在冷氣出風口下方,也就是跟冷氣同側。第2種則是放在房間內最長的對角處,讓循環扇的風朝室內中央吹,並呈仰角擺放,讓後方扇葉能捲入冷空氣,並將熱空氣吹散及反射,將風帶到室內更深的角落,「如此反覆循環促進對流,就能快速調節室溫不均的情況。」因此台電也提醒,在吹冷氣時使用循環扇,不僅可以加速室內降溫,也能減少冷氣耗能,「循環扇擺對位置,讓涼感更加倍。」
首波梅雨鋒面將報到 北中部防間歇大雨
各地氣溫炎熱,7日將迎首波梅雨季鋒面,大家都希望南部能解渴。對此,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氣候上梅雨季的大環境特徵仍未出現」;氣象粉專也說,「北、中部有間歇大雨的訊號,南部在邊緣」;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也有話要說。賈新興在臉書發文說,7日的天氣系統是鋒面系統,而1日到下月30日是梅雨季,7日可以說是梅雨季的首波鋒面,「氣候上梅雨季的大環境特徵仍未出現。」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說,7日的鋒面可能會有激烈的南北風對峙。續航力看起來還行,「至少走到台灣的時候不至於半殘,北、中部有間歇大雨的訊號,南部在邊緣,碰碰運氣或許有機會」,而因為後頭的強勢北風,會讓暖熱空氣龜縮,「讓鋒面走得很快,較容易下雨的時間大約1天而已。」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指出,7日鋒面加上東北季風,全台都會降雨,北、中部雨勢較大,而9日水氣減少,剩下山區有局部陣雨。6日以前,各地高溫上看30度,而內陸、花東縱谷等,可能飆到36度以上,7日起溫度下降,北部白天剩20度,10日起又變熱。
下班快回家!「造成日本暴雪」冷氣團將抵台 入夜氣溫驟降又轉雨
今(13日)全台白天豔陽高照,但這宛如夏天的好天氣,不僅會在傍晚戞然而止,且隨著鋒面降臨,全台將瞬間變成「冰番薯」,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更提醒,這波「在日本製造暴雪」的氣團,將會對氣溫造成極大變動。臉書粉專「天氣風險WeatherRisk」指出,今天很多地區都破了2月最高溫,但「鋒面前緣的升溫,是為了製造鋒面通過後急遽的降溫」,待鋒面於今天傍晚通過,「氣溫會降非、非常快」,提醒民眾除了下班後早點回家,也要注意家中長輩、孩童的保暖,且預估北部明後天低溫僅剩12度左右。天氣風險提醒民眾今天「下班後快回家」。(圖/翻攝自臉書粉專 天氣風險WeatherRisk)氣象專家鄭明典也在臉書直呼,「冷空氣前緣很接近台灣了」,表示早上在台灣東方增強的雲線,僅是氣壓波增強的「一點點份量和東南方的輻合,還不是冷空氣到達的反應」,且隨著冷氣前緣越來越近,「天氣即將有所反應」。紅箭頭的冷空氣前緣已逼近台灣。(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前氣象主播李富城則在YouTube頻道「李富城談天說地」直言,今天是春季典型的「時時發癲」特性,白天被南風帶上來的熱空氣結束後,先報到的鋒面會在晚間帶來降雨,而「在日本製造大雪」的冷氣團也將隨北風在明天早上正式抵達,屆時會變得又濕又冷,直到北風的乾冷空氣抵達才會緩解,預估北部明天(14日)白天低溫僅11至14度,南部則約17至19度,並較北部有陽光和少降雨。李富城提醒在中國大陸和日本形成大雪的冷空氣即將抵達台灣。(圖/翻攝自李富城談天說地YouTube)中央氣象局則指出,明後天清晨將是這周溫度最低時間,中部以北降至12度、南部約12至14度;北部、東半部、中南部山區及恆春半島則有局部短暫雨,其餘地區多為晴到多雲天氣型態。
寒流索命2/房間過冷「會慢慢致人於死地」 太暖也不行!醫揭「最完美室溫」
天氣冷颼颼,就連待在房間都依舊危機四伏!醫師透露,若是室溫過低,人體長時間處於耗氧量過多的狀態下,恐怕會緩慢、無意識的猝死,但房間溫度太高也不行,室內外溫度相差5℃以上時,由於血管容易劇烈收縮,急性腦中風機率會增加4倍,建議室溫最好維持在18~20℃左右。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與陽明大學的共同研究,10名健康年輕男性在16℃較冷環境下,血壓升高到約130mmHg,相比23℃環境的120mmHg,兩種環境血壓相差約10單位。睡覺時差別更大,若在23℃環境下睡著,只有醒來當下血壓上升;但若在較冷的16℃環境入睡,最後一次做夢加上醒來時,血壓共上升2次。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研究發現,氣溫低會增加血壓、血液黏稠度和心臟的負荷,使血液中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原數值上升,也會造成血液濃縮、發炎反應而容易引起血栓。當氣溫介於攝氏11~15℃時,發生心肌梗塞死亡的相對危險性是攝氏22~23℃時的1.31倍,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則表示,氣溫驟降時要記得替「房間保暖」,他認為房間內太冷,猝死風險就會一直存在,一直待在過冷的房間內,很可能會緩慢的一步步接近猝死,因為室溫過低時,身體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黃軒說,日本研究顯示,如果房間一直很冷,每下降10°C,血壓就會上升高8.2 mmHg,而當人正處於睡眠中時,心臟若一時負荷不來,就可能引發猝死。另一研究也指出,每當房間溫度每下降1°C,猝死的機會就會增加5.6%。但室內溫度並非愈高愈好,黃軒建議,室溫應保持在18~20℃左右,因為根據美國研究發現,室內外溫差若超過5℃,就算是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病史、60歲以下族群,急性腦中風風險也會增加4倍,主要是血管會過於劇烈收縮。歲末年終有許多戶外活動,醫師提醒要做好保暖工作,就連臉部最好也戴上口罩遮擋冷風,才不會刺激全身交感神經,導致血壓瞬間上升。(示意圖/劉耿豪攝)所以當室溫低於20℃時才需要使用電暖器,黃軒說,建議把電暖器放置在窗戶旁邊,這樣冷空氣吹進來時就會變暖,比較能維持長時間的保暖,另外,也可以搭配風扇,因為暖爐的熱空氣會上升,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勻。蘇彥伯則提醒,進出溫差較大的環境時都要注意保暖,除了外套、圍巾、帽子之外,其實也要小心臉部保暖,「國外有許多類似案例,只因為臉部吹到冷風,就刺激全身交感神經,進而導致血壓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當氣溫非常低時,盡量別出門,如果真要外出,全身包緊緊之餘,也記得戴上口罩,防疫又能保暖!
天冷在家開暖氣 台電曝注意出風口「這關鍵」
這幾天外頭氣溫溜滑梯,在家民眾有些會拿開暖氣取暖。台灣電力公司表示,開暖氣要記得讓出風口「朝下」,因為如果朝上,可能為上空調誤判室內已升溫。台電表示,出風口要設定向下。(圖/翻攝台電電力粉絲團臉書)台灣電力公司在官網的「電力生活館」發文說,「將空調切換為暖氣模式時,會反轉冷媒循環方向,吹出熱風讓室內變暖和,要記得讓出風口『朝下』!因為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若將出風口朝上,熱空氣反而會積在天花板下不去,或是空調將上方熱風吸回,誤判室內已升溫,停止送熱風,影響暖房效果。」台電強調,電器使用時間的長短,也是省電關鍵,如果外出或在家沒開暖氣的需求,要記得關電源。此外,台電也在臉書社群《台電電力粉絲團》發文說,電暖器在開以前,別忘了清潔灰塵、洗濾網等,還要檢查電暖器外觀和電源線是否完整,「開機確認運轉時有無異狀、異音等情形,使用電暖器前先清潔讓暖房效果更好,也能更安全更省電,由於每種電暖器注意事項不同,大家應特別留意使用說明書中的『警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