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成長率
」 股價 微軟貨櫃三雄財報表現亮眼!多重因素影響 全球航運利多
有別於單一國家航運,放眼全球機會更佳、波動更低。台灣貨櫃三雄財報陸續開出好成績,陽明與萬海8月12日公布半年報,陽明第二季單季每股純益(EPS)3.98元,上半年累計6.66元;萬海第二季EPS為4.12元,上半年累計5.77元。緊接著,長榮8月13日公布半年報,第二季EPS為13.7元,大賺超過一個股本。2024上半年,航運股表現出色主因在於貨量、運價齊揚,航運市場暢旺,致使上半年整體獲利表現優於去年同期水準,近期航運股成為台股最強族群。回顧2021年度台股,航運三雄強勢空降榜單,「長榮」、「陽明」聯手擠下台積電,疫情見證航海王盛世,航運股成交量曾佔台股高達40%,在AI當紅的當前,航運股悄悄重回市場的關注焦點。海上航運蓬勃發展起源1956年,從一艘改裝過的油輪載運58個貨櫃從紐華克開往休斯頓,隨時代變遷,發展出三大航業型態,包含貨櫃、能源、散裝,造就今日的全球貿易,也凸顯貨櫃對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加上AI橫空出世,訂單湧現海運掀漲價潮,可謂「得船得貨櫃者,得天下」。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經理人張怡琳表示,根據調查,若比較全球航運與AI科技大廠的企業營運表現,分別採NYSE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前10大持股與美股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兩者2024全年營收成長率預估均可達到20%以上的亮眼表現,分別為21.67%及29.50%。進一步觀察2024全年每股盈餘(EPS)成長率,美股科技七巨頭平均可達71.06%、表現已十分亮眼,然而全球航運龍頭指數前十大個股平均高達145.59%,獲利爆發力顯然更勝一籌。根據WTO預估,全球商品貿易量在疫後穩健成長,除了疫情,貿易戰、甚至最近美國大選重啟的貿易戰2.0將再添需求,更多貨物商品必須迂迴運送、避開產地問題,加上以巴衝突之後的紅海危機等地緣政治緊張,運價回升只是剛開始。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表示,若想參與全球航運大行情、但又擔心單押個股風險,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投資全球航運ETF,即將於8月30日募集的全台首檔航運ETF「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其追蹤指數「NYSE FactSet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不但囊括全球前三大航運、整體指數更是包含了40家龍頭企業,若以近五年的表現來看,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其總報酬達356.59%,勝過台灣加權指數航運類股指數的333.95%;若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期間年化波動度為25.05%,相較台灣加權航運類股指數的35.50%,低了約3成之多。也就是說,分散布局全球航運龍頭不但不減航運股爆發力,從總報酬機會來看更為提升多元,且有助於大幅降低波動風險、避免單押個股像玩海盜船,是參與航運投資機會的較佳方式。黃宏治進一步指出,全球貿易需求的外溢效應爆開,航運猶如供應鏈的血脈,確保其運轉順暢,讓貨櫃、散裝、能源及其他相關航運業者都有機會得利。航運改變世界,沒有它,就沒有Walmart(沃爾瑪)全球化,甚至沒有盛世AI,貨櫃航運對人類的生活影響之巨大,直逼AI科技,透過航運化繁為簡把任何地方的貨物運送到世界每個角落可通達的地方。全球商品貿易面臨疫情後首波衝擊,若巴拿馬運河乾旱再現,以及德國、美東及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罷工,恐再次導致航運危機,歐洲因紅海地緣政治首當其衝,導致運輸成本上升及交貨延遲,英國電子產品零售商因供應鏈及營運成本因素影響利潤,被迫採取成本控制措施,另歐美批發零售商為因應開學季及聖誕節慶提前準備,加上下半年通常為航運公司營運旺季,在紅海危機短時間內無解、塞港、馬士基取消航班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高運價的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支撐全球航運利多。張怡琳進一步表示,航運賺的是全球貿易財,投資人若想參與全球航運大行情、與其單押單一國家,甚至單押個股,可考慮投資全球航運ETF,成分股涵蓋貨櫃、能源(油輪)及散裝等三大類型航運彼此之間的營運互補性,投資全球航運股有望降低投資波動性。若從航運代表性的指標來看「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運價又再度來到疫情高峰時約7成水準,對於航運公司營收與獲利料將帶來大幅的挹注,有助航運股未來表現空間。預計在8月30日募集的全台首檔航運ETF「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息收ETF」,其追蹤指數「NYSE FactSet全球航運龍頭息收指數」即是放眼全球三大航運的龍頭企業,在近期震盪盤勢表現抗跌領漲的情況下,提供ETF更多元的選擇,協助投資人順風掌握全球航運投資契機,為投資組合增添助力。
打敗微軟!蘋果股價創新高 成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盛大發表全新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後,分析師一片看好AI功能帶動蘋果硬體升級,激勵蘋果股價一路飆高,繼11日收盤創新高後,12日早盤續漲3.8%至215.18美元,市值衝上3.3兆美元,打敗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10日WWDC登場前蘋果股價一度走跌,但Apple Intelligence亮相後扭轉局勢。蘋果股價在11日收盤大漲7%至207.15美元,創下2022年11月以來新高,12日早盤續漲3.8%至215.18美元,市值超越微軟的3.2兆美元。投資機構D.A. Davidson管理董事盧瑞亞(Gil Luria)稍早將蘋果股票評等從「中性」調升至「買進」,目標價從200美元調升至230美元。盧瑞亞表示:「先前蘋果股價持平是因為蘋果營收不見成長,但現在我們認為AI功能將使蘋果整體營收成長率在未來1、2年提高至5%左右,甚至可能達到5%以上,這將推動股價續漲。」
聯發科Q1毛利率攻上52.4% 每股EPS達19.85元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昨(26日)召開法說會公布首季財報。首季表現優於財測,每股EPS達19.85元,毛利率一舉衝上52.4%。展望第二季,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因第二季手機出貨回到正常節奏,營收比上季約持平至下降9%;下半年旗艦級手機晶片將以更強之AI功能、大啖邊緣AI商機,天璣9400將大放異彩。聯發科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334.58億元,季增3%、年增39.5%,優於先前預期。毛利率為 52.4%,較2023年同期增加4.4個百分點;受惠客戶庫存回補需求及手機晶片延續,淨利達316.55億元,季增23.1%、年增87.4%,每股EPS來到 19.85元。至於營業費用,較2023年第四季略減,主要因銷售費用減少,但因研發投入費用增加,本季營業費用則是較 2023 年同期增加。聯發科表示,2024年第一季營收呈現季增、年增,主要來自優於預期的手機、寬頻和電視客戶庫存回補需求。今年營收目標為成長14至16%(mid-teens%),旗艦手機晶片成長年增逾50%。此外,多項AI相關重要的設計導入(design-wins)和新項目進展順利,有望自明年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聯發科還指出,2024年第一季存貨淨額為492.12億元,存貨周轉天數為66日,與2023年第四季相同,低於2023年同期的128日,顯示庫存水位已經全面回到健康水準。基於第一季的成果及第二季的展望,有信心達成全年美元營收成長率及毛利率目標,對中長期成長前景的看法維持不變。蔡力行補充稱,目前全球排名前三的智慧型手機皆採用天璣9300晶片,本季將有更多搭載天璣9300及8300系列的智慧型手機上市,他更透露下半年推出之旗艦級晶片天璣9400,獲得客戶正面的反饋。展望第二季,聯發科預估第二季手機出貨回到正常節奏,整體營收將較去年同期強勁成長,不過適逢季節性因素及手機出貨恢復正常節奏,較2024年第一季則是持平至下降9%。而第二季的電視和運算裝置營收預期將持續較前季成長,整體營收規模將落於1214億元至1335億元之間,毛利率預估將達47%正負1.5%。
多因素加持DUV現拉貨潮 ASML上季毛利率51.3%優預期
電動車、潔淨能源、半導體在地化等趨勢令半導體製程需求孔急,加上美國對中國深紫外光機(DUV)限制令將在9月生效,拉貨潮湧現,推升半導體設備商荷蘭艾司摩爾(ASML)第二季營收來到69億歐元,落在財測上緣,毛利率51.3%則優於財測。ASML總裁暨執行長 Peter Wennink 表示,因當季浸潤式DUV營收增加。對於未來,他認為總體經濟不確定性依舊持續,不同終端市場的客戶目前更加謹慎,也預期其市場將較晚開始復甦,復甦的速度也尚未明朗。然而,在手訂單金額約380億歐元,需求基礎堅實,可應對這些短期的不確定性。半導體設備廠財務狀況為產業景氣指標,ASML今(19)日發佈2023年第二季財報,銷售淨額(net sales)69億歐元,淨收入(net income)19 億歐元,毛利率(gross margin)51.3%,第二季訂單金額為 45 億歐元,其中16億歐元為極紫外光機(EUV)。ASML預估第三季銷售淨額約65億到70億歐元,毛利率約 50%。預估研發成本約為10億歐元,銷售與管理費用(SG&A)約為 2.85 億歐元。儘管不確定性增加,但DUV營收強勁,因此ASML預估2023年全年成長強勁,相較於2022年,營收成長率預估逼近30%,毛利率亦可望小幅提升。
年初才裁員!微軟宣布員工暫停加薪 高層績效獎金大減
大環境挑戰迫使企業勒緊褲帶,微軟繼年初宣布裁員1萬人後,10日再宣布今年暫緩替全職員工加薪,高階主管的績效獎金將較去年大幅縮水。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透過電子郵件向員工表示,公司將暫停為全職員工調薪,但會繼續給予員工晉升、獎金和股票獎勵。去年美國通膨迭創新高,微軟將獎金預算提高近乎一倍,並調升部分員工的股票獎勵。今年員工的薪酬將回歸正常。納德拉在信中寫道,「公司將維持獎金和股票獎勵預算,但不會超越去年規模,會更趨近於歷史平均水準。」納德拉亦指出,高階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會大幅低於去年。微軟發言人10日表示,身處在經濟環境與平台重大變化之際,微軟有必要在投資員工、事業和未來做出重大決定。微軟4月公布業績時表示,第一季成長減弱,潛在經濟衰退澆息消費者需求,並打擊企業客戶的軟體和雲端服務訂單。此外,多年來展現強勁成長力的Azure雲端事業也出現放緩跡象。微軟財務長胡德(Amy Hood)表示,第二季營收成長率將由第一季的7.1%放緩至6.7%。該公司打算將營業費用增幅壓低至2%之下,相較於第一季的增加7.4%。除了談到員工薪資,納德拉亦強調微軟致力從持續成長的人工智慧(AI)市場獲利。微軟1月宣布對新創公司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胡德4月表示,因為投資Azure AI基建,微軟的資本支出將逐季增加。鑑於成長減速和客戶縮減支出,薪資凍漲是微軟降低支出的最新動作。微軟1月宣布將削減1萬份職務,裁員規模創下8年多來最大。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和臉書母公司Meta等科技巨頭,近幾個月相繼宣布精簡人力。
中國解封紅利2/海底撈青島餐飲啤酒股上揚 台股22檔中概股內需股備受關注
大陸防疫政策鬆綁之際,同步端上擴大內需政策,帶動民生消費餐飲股,振興房市間接受惠的有水泥、鋼鐵、造紙與輪胎等,台新投顧整理出一份「22檔中概內需股」,國泰證期則建議投資人聚焦原物料及觀光餐飲這兩類股。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告訴CTWANT記者,由於市場高度關注中國鬆綁防疫封控後市,追捧中概股力道漸強,中國人行4日釋出「加大融資,刺激內地消費,支持房地產市場,力拚人民幣匯價穩定」等利多政策消息後,確實拉升中國相關餐飲、啤酒個股股價上揚。人行政策公布後,5日大陸內需餐飲股全面上升,海底撈升4.4%,九毛九漲5.2%,呷哺呷哺升1.9%,啤酒股青島也漲3.1%,百威升3.5%,華潤升5.3%;9日海底撈升5.6%,呷哺呷哺升6.5%。台股中有受惠個股嗎?「如果從中國內需消費的挹注來觀察,可帶動的台股個股,除了相關電子產品供應鏈,還有與振興房市有關的題材,以及有在大陸投資布局的企業,像是寶成(9904)就舖設有鞋店通路,王品(2727)也有餐飲設點,雲品(2748)有旅館等,可多加了解接下來挹注營收成長率。」黃文清分析。海底撈餐館就餐人潮湧入,股價也應聲漲起。(圖/中新社)台新投顧從台股企業有在大陸投資設點等,為CTWANT讀者整理出22檔中概內需股,包括台泥、亞泥、大成、統一、桂格、鮮活果汁-KY、台塑、遠東新、亞德克-KY、南僑、葡萄王、永豐餘、榮成、中鋼、正新、建大、美食-KY、王品、雲品、百和、宏全、寶成。國泰證期投資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分析師提到,中國市場的復甦與歐美的連動性較強,相形之下,台股企業受惠幅度比較弱些,但台股投資人仍可觀察兩大族群,「一為原物料族群,可能會出現之前消費力落後在農曆年前補漲、補庫存,一為觀光餐飲股,但要注意較偏向題材議題。」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則認為,在中國解封下,原物料行情也可期待,預估台灣整體GDP維持成長趨勢。在產業佈局方面,建議可關注成長性佳之產業,包括晶圓代工、電動車、生技;內需消費、原物料與高股息亦可多留意。
科技4龍頭市值蒸發3500億美元 Meta周線崩跌24%
美國科技股財報兩樣情,科技巨擘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原臉書)和微軟,因業績低迷和財測疲弱引發股價重挫,上周市值合計蒸發3,500億美元,僅蘋果股價一枝獨秀。蘋果上季業績亮眼帶動28日股價強彈7.56%,報155.74美元,創下2020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蘋果全周大漲5.7%,相較之下,標普500指數周線上升3.9%。上述四家科技巨頭上季營收成長緩慢,或甚至萎縮,與過去十年來的高速成長不可同日而語。在美國經濟面臨高通膨、聯準會(Fed)激進升息和潛在衰退風險下,Meta與亞馬遜的業績和財測格外低迷。Meta上季業績遜於市場預期,平均每位用戶創造營收創下兩年最低紀錄,並預測第四季營收可能寫下連續三季萎縮紀錄,引發股價狂瀉。Meta股價經歷2012年上市以來最慘烈的一周,周線崩跌24%。亞馬遜第四季財測低迷,且上季雲端業務成長大幅萎縮,拖累股價全周重挫13%。亞馬遜雲端事業AWS第三季營收成長由第二季的33%下滑至27.5%。相較之下,規模較小的谷歌雲端業務成長率由36%攀升至近38%。谷歌雖計劃在未來幾季控制人力招募速度,不過仍打算維持雲端業務開支。不過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其他業務表現相形黯淡,核心廣告業務僅小幅成長,YouTube的線上廣告收入下滑,拖累周線下跌5.4%。在廣告業務追趕谷歌和臉書的亞馬遜,上季廣告收入表現相對亮眼,廣告營收成長率由21%加速至30%,超越分析師預期。微軟上季雲端部門營收不如市場預期,加上本季財測疲弱,引發當日股價暴跌7.7%,周線收黑2.6%。 Raymond James分析師凱斯勒(Aaron Kessler)在亞馬遜財報出爐後,將目標價由164美元大砍至130美元,不過仍維持買進評等,並表示強勁的廣告成長有助提升利潤。
30檔新納入「公司治理100指數」名單揭曉 華新、中鋼、萬海、航空雙雄皆入榜
臺灣指數公司今天(18日)公布新納入「公司治理100指數」的30檔成分股,包括台聚、華新、中鋼、萬海、華航、長榮航等皆入榜,將於19日生效。新納入的成分股計有台聚(1304)、華夏(1305)、亞聚(1308)、台達化(1309)、中石化(1314)、華新(1605)、東聯(1710)、中碳(1723)、永豐餘(1907)、中鋼(2002)、中鴻(2014)、豐興(2015)、台橡(2103)、藍天(2362)、義隆(2458)、華新科(2492)、裕民(2606)、華航(2610)、萬海(2615)、長榮航(2618)、晶豪科(3006)、智原(3035)、群創(3481)、敦泰(3545)、大聯大(3702)、台塑化(6505)、南茂(8150)、統一實(9907)、中鼎(9933)、信義(9940)等30檔股票。臺灣指數公司表示,「公司治理100指數」於每年7月辦理定審,須經流動性檢驗、公司治理評鑑篩選、三項財務指標(每股淨值不低於面額、稅後淨利排名及營收成長率排名)等過程,係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含國內上市公司及外國企業第一上市公司,不含TDR),先刪除最近1年期間,日平均交易金額最小20%的股票。再將採樣母體內符合流動性檢驗標準的股票,選取符合「最近1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及「最近1年底的每股淨值不得低於面額」的股票,之後分別以「最近一年稅後淨利」及「最近一年營收成長率」進行排名,並將兩項排名加總後由小至大排序,選取排名前100檔股票作為成分股,故並非「公司治理評鑑」為單一因素之排行榜。
電商生態圈戰1/兩大龍頭董總大風吹 「一位御駕親征,一位被迫重披戰袍」
台灣電商龍頭大戰,2022年中竟演成「董總大風吹」。繼6月21日富邦媒(8454)董事長林啟峰換上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7月4日盤後一則重大訊息,網家(8044)執行長及總經理蔡凱文辭任,遺缺由董事長詹宏志暫代,再度震撼電商界,「網家到底怎麼了?」面對富邦媒在母集團撐腰下來勢洶洶,網家如何對抗?短短半個月內,國內兩大電商龍頭富邦媒跟網家雙雙出現經營高層異動。「看似兩家公司老闆都站上第一線,但背後原因大相逕庭,一家是老闆御駕親征、蓄勢待發,一家卻是大戰前夕主帥臨陣走人,重點事是還找無新主帥,老闆只好被迫重披戰袍。」一位電商產業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對於蔡凱文辭任,市場普遍認為跟砍薪有關。有小股東發現,網家去年稅後純益僅1.47億元,經營層薪酬占比竟達91.9%,其中蔡凱文的薪酬級距落在3000-5000萬元,比詹宏志的1500-3000萬元還高,質疑是肥貓。雪上加霜的是,今年第1季網家表現直接陷入谷底,雖然營收117.09億元看似創新高,年增僅1.9%,但獲利只有120萬元,較去年第1季的1.42億元暴減99%,每天開門等於只賺1.33萬元。因此詹宏志在6月22日的股東會上強調,若今年獲利再不改善,將「自砍薪資為0、執行長薪資降為二分之一」的發言。12天後,這位詹宏志欽點接班人蔡凱文,上位5年後閃辭,兩人20多年師徒情誼也受到挑戰。為穩定軍心,詹宏志立馬發一封內部信給員工,肯定蔡凱文對供應鏈與業務體系的建構,「即日起將先由我暫時接任,我會儘速安排合適的人選接替工作」,「你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通信型式給我或秘書Cindy一個消息,我會隨時回覆。」據了解,業界多認為,成績就是不如對手,換人做也是理所當然,問題是誰能接手。另一位企業高層則說,「砍薪資的言論對於下屬來說,基本上已經代表老闆對你不滿了,創業者跟打工仔本來就不同,尤其是你的老闆有過輝煌戰績,這會讓老闆深信,自己的作法才是對的。」這也就是管理學理論所說的「創業者的詛咒」。從雜誌起家的網家,成立電商網站後也成立自有物流系統,一度穩居網購界霸主。(圖/張文玠攝、翻攝自T客邦網站)回顧網家的發展過程,一路走來都引領潮流。PCHOME集團從詹宏志1996年創辦的一本雜誌「PChome」開始,這本刊物引領電腦組裝DIY風潮;1998年切入入口網站,2000年更率先跨足電子商務領域成立網路商城「PChome線上購物」, 2006年再與eBay合作成立露天拍賣,吸納不少YAHOO拍賣用戶,還為微型創業小店家成立「PChome商店街」;2007年大手筆自建物流倉庫打敗雅虎奇摩,全球首推24小購物到貨,屢戰屢勝,堪稱是網家最輝煌的時刻。直到2017年SEA新加坡冬海集團(Sea Limited)旗下蝦皮進軍台灣,大打補貼戰,網家受傷慘重,燒了30億元,接著又遇到後起之秀富邦媒,在母集團電信二哥台灣大為後盾下,急起直追,2018年網家營收被超車,此後雙方差距還逐年拉大。2021年,富邦媒營收達884億元,網家485億元幾乎是對手的一半。而網家近年也積極轉型,詹宏志也曾點出未來集團3大方向:電商服務、金融科技、賦能服務,要以從電子商務為核心,擴展到行動支付、線上保險、BNPL(Buy Now Pay Later,先享後付)與第三方金流等FinTech產品。以今年第一季的財報來看,金融科技營運表現大好,營收年增率達350%,首度交出獲利轉正的成績單。「金融科技事業群營業利益1000萬元,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因為網家Q1營收118億元,99%來自電子商務,較去年同期下滑0.3%,營業利益只有3200萬元,年減率高達87%,顯然這一塊營運未能回穩。」產業人士直言。「網家確實是在台灣電商界寫下一頁光輝的歷史,詹宏志的戰績也相當彪炳,但整體資源不如對手有電信及金融兩大母集團支持,加上團隊應變狀況趕不上市場變化,想要重新奪回台灣電商龍頭地位的機會,越來越渺茫。」產業人士觀察。對於詹宏志重掌帥印,外界多保持觀望。電商產業人士直言,「搞好使用者體驗才是根本,原本網家是以Pi幣為發展生態圈的中心,但電商營運不佳,生態圈自然也無法有效擴大,從營收成長率不如對手就可知道,要先縮小跟對手之間的差距,回歸服務消費者的初心,才是根本。」蝦皮進軍台灣市場,網家被迫迎戰,結果受傷慘重。(圖/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失守500元大關 創一年半以來新低
台股昨日在台積電、貨櫃三雄下殺下,重挫273.68點,收在15367.58點,跌幅1.75%,創2021年5月18日以來,約13個月以來新低。其中,最為外界關注的晶圓代工龍頭股台積電失守500元大關,股價一度跌至495元,創一年半以來的新低。台積電近日股價表現不佳,17日盤中股價一度跌破500元,最後守在500元以上,收在501元;但是昨日收盤,跌破5字頭,下跌3元收在498元,相較於今年股價最高時的688元,市值從17.8兆元下滑到12.8兆元,蒸發5兆元。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由於投資人信心不足,台股短期內要回到16000點並不容易,不過目前這個階段,壞消息都已逐漸反映,下行壓力已不大,台股逐漸築底,指數區間整理,投資人等待7月若有好消息傳出,指數將有機會反彈。何時會出現「止跌」訊號?有分析師認為,融資餘額應縮減到200億元,成交量放大到3000億元以上,才算止跌訊號出現。由於美元匯率仍維持在高檔,不利資金進入台股,證交所統計,外資今年來累計賣超8900億元,持有股票市值跌破20兆元,僅剩下19.6兆元,占全體上市公司市值40.34%。台積電已經見到4字頭,分析師如何看待後續表現?黃文清認為,台積電前景仍佳,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表示今年營收成長率可達30%,且公司還處於高成長期,會擴大資本投資,亦即就基本面分析,屬於優質公司,股價不用過於擔憂。不過,台積電易受國際變動造成短期股價波動,黃文清表示,台積電的股價要看「大部隊」的走向,如果美元轉弱、外資轉買都是台積電股價可望轉強的訊號。所以相反地,若美元持續強勢、台幣走貶都可能會拖累股價,目前分析師認為,台積電支撐點在460元到480元之間。
雲端王者3/伺服器需求強、晶圓產能續增 外資法人按讚
台股股王輪替反映市場局勢變化,而疫情爆發觸發遠端生活需求下,整個科技業連同股王都陷入嚴酷大考驗,兩年內就出現三代股王,先是2021年5月,電源管理IC廠矽力-KY(6145)擠下蟬聯8年的股王光學鏡頭廠大立光(3008),今年4月矽力-KY有了新勁敵,信驊(5274)一度奪冠。2022年開年第一個交易日,信驊股價飆出3675元新高後,隨即遭大盤拉回拖累,一路回檔到1965元,跌幅達47%,但在美系及日系等多家外資眼中,信驊仍是小而美的科技成長股,不但看好信驊營收、獲利成長,還喊出目標價最低2100元,最高到3300元。「信驊最大的優勢,就是只做利基型產品,不像其他廠商,是看到別人成功了之後,再衝進去做,因此就算其他廠商加入,信驊因為持續走在前端,競爭對手也無法超越。」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目前,外資持有信驊股票約19456張,持股比重約56.6%,投信近期則是連續8個交易日買超信驊,累積持股約7.2%。「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操作高價股的成本較高,如果真想持股信驊,可透過購買基金,像是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瀚亞菁華基金、華南永昌永昌基金等,都是持有信驊較多的基金標的。」陳唯泰說。信驊日前公告5月營收,衝高到4.65億元,月增率2.52%,年增率更達52.71%,也是連續3個月營收創新高;累計前5月營收20.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1%。信驊表示,主要是受惠主力產品BMC業績成長,目前整體伺服器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加上晶圓代工產能有望提升,下半年營運表現將較上半年佳,全年營收成長率也從原先預估的30%,上修到成長逾45%。不自滿於伺服器晶片的霸主地位,信驊也切入全景影像專用處理晶片,打造營運第二隻腳。(圖/信驊提供)野村證券在報告中指出,信驊近期股價急速修正,但信驊已從伺服器遠端管理晶片(BMC)領域,拓展到新伺服器上的CPU附加卡的微型BMC主板設計(BIC)、RoT安全晶片市場,將有利於整體市場規模在未來二、三年加速擴張,因此調高投資評等到「買進」,目標價則給予3300元。一家美系外資則表示,信驊股價修正幅度高於大盤,主因是市場擔憂伺服器需求有疑慮,但信驊5月營收略高於市場預期,而4、5月營收也已達到市場預期第二季營收的72%,且公司更將上修年度成長預估,換言之,市場雜音並未出現,也呼應信驊公司上修營運目標的預期。另一家美系外資表示,信驊上修全年營收成長目標,由原先的30%調升到45%,主要還是因為伺服器市場仍然強勁,且信驊下半年可望拿到更多的晶圓產能,因此繼續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2100元。還有一家美系外資表示,信驊5月營收數字相當強勁,預料6月營收仍有機會持續成長,推估信驊第二季單季營收有機會較第一季成長5-10%,因此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2400元。
揪感心變真切心1/全國電子工會要求全面加薪 喊問「董仔知影嘸?」
3C連鎖通路全國電子(6218)工會上周四(10日)上午赴新北市政府陳情,提出「全面調薪本薪3萬」、「停止追殺工會幹部」兩大訴求。現場還有中華電信工會、神腦工會、南山人壽工會等十多個工會成員也一同到場聲援。全國電子工會理事長高維龍說:「我在這裡向我們的大家長、林琦敏董事長說…當年你說過要照顧員工的,可是今天呢,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公司利用公司的資源去打壓、去控告一個在全國電子工作32年的員工。請問,這是你認同的嗎?」「也想詢問一下,我們現在的總經理,林政勳總經理,你是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其實講難聽一點的,是全國電子把你養大的,既然當了總經理,竟然對一個32年的員工祭出民事訴訟,請問你知道這事嗎?知影嘸?」高維龍大聲問道,「別讓員工切(ㄔㄟˋ,台語)心。」據CTwant記者調查,全國電子自2003年起,年年配發現金股利均達2~5元,而近5年每股盈餘(EPS)達4.09~5.87元。全國電子員工Ken直說:「領不到獎金與『少年總仔』近年新開的二代店DC店有關。」「DC館吃自己附近門市的業績,造成內部薪獎重大差異。」全國電子員工表示,當年全國電董事長林琦敏(右)曾承諾會好好照顧員工,不料現任總經理林政勳(左)上任後卻變了樣。(圖/報系資料庫)Ken透露:「因為DC店裝潢新、門面好看,當然客人多、獎金也高,但開在旁邊的傳統店或一代店就倒楣了。在業績未達標下,員工當然也就只能領底薪。希望公司能正視這個問題。」還有全國電子員工私下跟記者爆料,指出:「公司不光是減少台獎獎金,近年還陸續取消員工福利,像是拿掉急難救助金、拿掉員工體檢等,而這些都是『少年總仔』上任後才取消的。」並問說:「誰能進DC館?是部長親信、副總親信。」質疑DC館的人事任命不公。高維龍表示,工會一直以來要求公司要全面調薪,在2021年12月的勞資會議中,也請公司說明2022年度調薪計畫具體執行方式,但公司當日仍表示,2022年度公司仍將會進行「績效調薪」,依據同仁績效考核表現及職務薪資水準,作為調薪與晉升的考量依據,也就是並非全面調薪。高維龍說:「公司近3年來營收成長率,最低是6.75%,2021年成長到207億元,將近208億,這是所有基層勞工一起拚出來的。」「但目前的調整薪資案,顯然並未顧及工會所提的長期低薪問題。」他並出示一位工作逾22年的員工薪資單,其上顯示,每月本薪加伙食津貼只有近2.7萬元,與現行基本工資相差不大,而參考公司在徵才網站的資料,新招募員工起薪就達26000~35000元,但是工作22年的本薪加伙食津貼也才26270元,顯見全國電子公司並無合理調薪機制。全國電子新招募員工的起薪,居然跟工作20多年的老員工相去不遠。(圖/張文玠攝、全國電子工會提供)另一位工會理事也表示,全國電子屬於零售通路業,以前是低薪高獎金制度,但是近幾年,工會發現「公司變成低薪低獎金」,所以才會導致現在做越久的人、他的薪水越低。因為其他獎金領不到,才會有這樣(全面加薪)的訴求。」高維龍強調,「工會在5年前就曾經提過調薪機制,但是到現在都沒有制定機制,可見公司非常忽略員工福利與未來。」呼籲應該要制定全面調薪機制的時間表,讓基層勞工有所依循,用誠信來照顧勞工生計,才是真正的揪甘心。關於工會訴求的全面調薪議題,全國電子也發出一份聲明稿,表示「過去幾年已經多次調薪,今年也有調薪計畫,並預計於今年3~4月間完成。公司也會定期檢視員工整體薪酬條件,確保提供的薪酬具有市場競爭力。」並強調,全國電子近年來平均薪資都持續增長,2020年平均薪資達75.1萬元,年成長幅度10.32%;2019年為68.1萬元,年成長幅度5.21%;2018年為64.7萬元。對於工會訴求的全面調薪議題,全國電子強調:「應同時考量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薪酬政策是企業留才的關鍵,規劃調薪方案需同時兼顧讓薪資條件具備市場競爭力,同時又達到獎勵優秀表現員工的目的。」
台股午盤站回萬八 海運航空股成交量續噴 聯電華邦智原上漲
台股虎年開紅盤大漲加權指數收在17900.3點,今天(8日)則是站回萬八,目前約為18024.39點,成交逾2411億元,其中華航、長榮、長榮航、陽明、聯電、開發金、萬海、華邦、中信金、智原股價上漲且為成交量前十。根據中華徵信所最新研究指出,過去五年來28大類股合併營收成長率,除了觀光類股先後受到陸客禁來台以及連續兩年的Covid-19疫情影響營收總額呈現是41.05%的衰退外,其他27大類股營收總額均為正成長。其中五年(2017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前到2021年後疫情經濟反彈)國內上市公司(不含KY股)營收成長率類股,又以半導體類股營收成長率達103.24%表現最為強勁。航運類股靠著2021年全球貿易復甦以及塞港的特殊情況,以81.74%居次。資訊服務、電子通路業及建材營造類股則各54%、53.38%及42.06%分局第三到第五名。永豐投信指出,升息壓力下,市場偏好業績題材與美財報正向的科技股供應鏈表現,此外,科技股跌深權值標的,股價下跌後殖利率上升,基本面穩健等利多因素護體下,也帶動紅包資金回流挹注。若再度出現行情大幅回弱,將提供投資人市場短期修正後的較佳進場點,其中,ESG權值型ETF與偏重科技股配置的ETF為近期回檔後反彈潛力較大標的。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則表示,在基金投資策略中,以風險承受度的差異分成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的資產配置。積極型配置以追求更多報酬為目標,可承擔較大波動的投資人,建議可選擇收益多重資產基金。以中長期財務規劃為目標的投資人,可選擇穩健型配置,以兼顧資本利得及收益的海外平衡組合基金;保守型配置是想建立穩定現金流來源,如退休族、或找尋資金停泊的投資人,則可選擇以穩定債券收息的債券組合基金做為母基金,搭配較活潑的基金達到穩中求勝的成效。比較活潑的股票型基金像是台股、亞股中的印度、中國、東協,或是美股生技基金都是不錯的標的,如此可將原先穩定的投資組合,加入較活潑的獲利因子,優化長期投資報酬。富邦ETF 基金經理人楊貽甯則表示,鑒於越南今年升息機率極低,加上近350兆越盾振興經濟方案加持,研判越股可望整理後打底反彈。楊貽甯分析,展望2022年,基於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調查結果,越南工人的工資比中國低3分之2,但勞動力品質卻與中國相當,廉價勞動力成本將成為越南最大的競爭優勢。其次,越南近亞洲供應鏈,尤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將為吸引外資就近設廠最大關鍵,加上日韓兩國正面臨結構性問題,使其被迫必須加強對外投資,預估FDI將延續去年淨流入越南的趨勢,越南將被視為日韓兩國企業對外投資首選。
漲聲響起2/漲幅大小不一 台積電漲價最終轉嫁消費者
台積電確定調漲晶圓代工價格後,漲價幅度眾說紛紜,不少業界人士透露,「最高漲幅上看20%!」本刊掌握台積電內部消息指出,「這波漲幅比較會依照製程下單量評估漲幅,不會是齊頭式的10%或20%。」「台積電手上2間國際大型客戶,量大、製程先進,漲幅較小;台系中小型IC設計公司則量少、成熟製程,漲幅較大。」據此,半導體業者私下評估,「(報價調漲後)能接受漲價、規模大的廠商,可望將對手擠出市場,這將影響到為數較多的中小型IC設計公司。」「表面上,直接受害是IC設計股,但根據台積電策略,台積電大客戶調漲幅度不大,小廠小量的客戶影響會多一點。」全球半導體需求大爆發,但是產能沒增加,形同僧多粥少,半導體代工訂單接不完。(圖/台積電提供)姑且不論實際的調價,投資人更關心台積電調漲晶圓代工價格對自家毛利率貢獻有多少?美國投資銀行Needham分析師Charles Shi計算指出,「如果調漲價格10%,台積電的營收成長率可能會提高5%,還會使2022年的毛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上一次台積電全面漲價約是2014~2016年晶圓代工市況大好之際,當時調漲幅度約30%,奠定毛利率從40%多進階到50%以上的基礎,股價連帶受到激勵,從2014年初的每股104元一路翻倍漲到2017年底的每股227元。台積電加速建廠計畫,正在南科Fab 18進行中,包括擴建5奈米晶圓廠及興建3奈米晶圓廠。(圖/宋岱融攝)至於台積電這一波漲價誰受惠?誰受害?分析師陳昆仁則點出,「受惠的包括原物料、設備、晶圓及代工廠本身,特別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漲價,更是給了其他產業『漲價有理』的信心;至於受害的,則以小型無力轉嫁的IC設計業者為主。」另有業者直言,「從供應鏈來看,成本價格是會轉嫁的,最終落在終端消費者身上,也就是說未來消費者得掏出更多錢來買東西。」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暨產業顧問劉佩真分析,台積電漲價只是反應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圖/報系資料庫)
赴美掀狂潮 訂票量暴衝2.5倍
赴美浪潮再現,雄獅旅遊統計,美國線機票訂單自5月中旬開始陸續增加,雄獅旅遊官網美加機票搜尋量本周對比上月同期更增加1.6倍,旅客預訂人數較4月份成長2.5倍。6月起飛美國洛杉磯的經濟艙機票約6萬8千元起、商務艙機票最高約23萬元,若是轉機行程甚至一張商務艙機票可達50萬元,仍有消費者願意買單。雄獅集團品牌策略總經理游國珍分析,美國線機票訂單自5月中旬開始陸續增加,5月份相較於疫情嚴峻前的4月份美國線機票營收成長率達73%,6月份開始整體訂單量較4月份成長2.5倍,目前預訂赴美機票大致有5類族群,包括:持有美國護照、有綠卡、赴美留學者(9月開學返校)、財務自由者以及在台灣的外國人。除了機票及處理ESTA簽證外,也會委託旅行社代訂美國當地飯店、當地交通接送、專人翻譯等不乏高端市場客製化需求。游國珍坦言,赴美市場增溫,尤其美西洛杉磯、舊金山最熱門,包括:加州6/15起解封、求學、商務、疫苗都是原因,目前也的確有接到高端客戶預定30至45天的來回機票和住宿,表明要赴美去打疫苗,若以一般的美國經濟型酒店來說,往返機票和一個月的住宿費用合計約20萬元,若以商務艙加上四星級以上的酒店預估50萬元。由於美國疫苗較為充足,藥局、Costco、醫院等都可施打,因此位於疫苗施打點附近的長租型公寓式酒店,或是較無語言溝通問題的華人地區酒店,都是客人詢問評估的條件之一。但雄獅也會特別提醒消費者,赴美打疫苗也有風險,不僅機場及搭機有很高的染疫風險,更要考慮疫苗施打後的副作用、當地排華問題等,建議謹慎評估而後行。此外,雄獅旅遊位於加州的美國分公司的當地觀察,由於美國施打疫苗較為普及,美國境內旅遊已開始復甦,目前加州疫苗施打率已近六成,預計6/15解封,部分場所甚至取消配戴口罩,並取消餐廳用餐人數限制,解除社交距離。雄獅也已調派人力回到美國洛杉磯來當地進駐支援,期以投入當地境內旅遊,為未來的復甦做準備。
全球前250大零售商 Walmart位居寶位! 全聯首入榜「排名247名」
勤業眾信今日發布《2021年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是2019年6月到2020年5月公開財報評選出全球前250大零售商,根據調查,零售業龍頭統一超商總營收75.5億美元,與前一次排名147名持平;全聯福利中心以總營收達40.7億美元首次進榜,排名247名。根據這份報告顯示,全球前250大(Top 250)的零售總營收為4.85兆美元,平均營收達194億美元,較前年度增加4億美元。前10大(Top 10)的零售企業總營收為1.58兆美元,占整體32.7%比重。沃爾瑪(Walmart)依舊位居全球最大零售業者的寶座;亞馬遜(Amazon)擠下好市多(Costco)成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並以年增13%的零售營收成長率,在2020年度再度奪下前10大企業成長率之冠。穩坐台灣零售業龍頭的「統一超商」以總營收75.5億美元,與前一次排名持平142名,已連續7年進榜;值得關注的是,全聯福利中心以總營收達40.7億美元首次進榜,排名247名。
信義房屋成逆境贏家 入選天下雜誌V型反轉TOP100企業
2021《天下》兩千大調查公布結果,信義房屋連續27年房仲業第一,今年天下雜誌更新增「韌性企業200強-V型反轉TOP100」排行,當中有十四家服務業入榜,信義房屋名列服務業第一,被天下雜誌列為2020年逆境贏家之一,顯見信義房屋不畏疫情,堅持企業社會責任、持續不斷創新,獲得認可。天下雜誌「韌性企業200強-V型反轉TOP100」以2020年全年稅後純益為正、上半年(1~6月)營收成長率為負的企業為母體,依2020年下半年7~12月營收成長率篩選出最高的前100大企業,當中有十四家服務業入榜,信義房屋名列服務業第一。韌性企業200強當中有六成三都是半導體和資通訊公司,在製造、服務業慘澹的局面下,信義房屋仍表現優異,顯示組織不但能預測、應對並適應環境變化活下去,還能在逆境中成長。 這也證明長久以來信義房屋堅持企業社會責任是一條正確的道路,40年來落實「以人為本」、「先義後利」積極照顧六大關係人,除了過去透過多項服務保障提供消費者優質服務、長達十七年推動「社區一家」計畫、年度稅後純益的三分之一發給同仁,近年來同仁也積極成為社區裡暖心的夥伴,舉凡紗窗修繕、環境清潔,疫情期間亦主動協助社區防疫措施,甚至主動提供椅子給排隊領口罩而久候的長輩…等。雖房仲業一直被認為是傳統產業,但信義房屋打破框架,進行數位轉型,從2017年啟動O2O專案,推動線上線下數據串接,2018年先後改版客戶App及官網、優化仲介服務人員App外,2020年推出「DiNDON智能賞屋」服務,不用出門就能在網上快速篩選合適物件、縮短來回確認流程,還能透過3D變裝設計房屋,具體建構對家的想像。另外,信義房屋掌握全台近500家通路整合優勢,信義代銷推動全房產,觸角亦伸至開發、海外房產、海外觀光..等,成立40年的信義房屋致力串連企業聯盟以及供應鏈,集眾力合眾智,帶動產業正面影響力,將CSR擴散至全台每一個企業,並以好服務、好工作、好生活為基礎,在全球疫情逆境中創造信義永續好生活。
餐飲4雄暢旺!平價連鎖咖碼咖啡拔頭籌 亞洲藏壽司緊跟在後
中華徵信所統計與分析,以今年1月份來比較, 59家觀光業公司營收總額為136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82.46億元仍衰退25.46%,表現仍弱勢。不過其中有17家公司營收成長。今年1月營收成長前10大公司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咖碼咖啡(營收成長51.44%)、亞洲藏壽司(營收31.43%)、揚秦(營收成長17.03%)、八方雲集營收(成長121.57%),因為這4家連鎖餐飲公司也名列2020年觀光業公發公司營收成長前10大公司,顯示餐飲4雄營運仍然暢旺,即將公布的二月業績仍值得期待。其中的海灣、六角、大略-KY、長榮國際、豆府、雅茗-KY營收成長也都在9%以上,二月營收也不看淡。王品、柏文、路易莎啡、聯發國際二月份也都有機會繼續走強。由於農曆年天氣不錯,又逢花季,國內旅遊再度爆發,二月公發公司觀光業的業績可望進一步回升,但是想要擺脫衰退的機率仍然不高,連鎖餐飲的成長機會較大,尤其是平價連鎖咖啡的咖碼和路易莎業績最值得期待。目前在路易莎門市賣的蛋糕及鹹派等點心,均由創辦人暨董事長黃銘賢自己的蛋糕廠及餐食廠生產製作。(攝影/趙世勳)中華徵信所統計59家公發以上公司,2020年合併營收總額僅1,440.20億元,較2019年的1,982.81億元衰退27.37%,59家公司中有7成8的公司營收衰退,其中衰退幅度超過3成以上的多達19家公司,且有14家公司營收衰退幅度達50%以上,僅有13家公司維持成長。上市公司表現尤其差,17家上市公司中僅有遠雄悅來和柏文營收成長,15家公司為衰退。其中營運重創的公司以旅館業及旅行業為主,表現比較好的則為連鎖餐飲業。在2020年公發觀光業營收成長前10大公司中,亞果遊艇以成長78.26%排名第1名,咖碼咖啡以營收成長46.81%排名第2名,遠雄悅來營收成長34.77%排名第3名,路易莎咖啡以營收成長率30.75%緊在後排名第4名,豆府營收成長率29.36%也逼近30%。第6名至第10名依次為亞洲藏壽司(25.35%)、老爺知本(21.99%)、揚秦(14.2%)、八方雲集(7.27%)、柏文(4.33%)。至於營收衰退前10大公司衰退幅度都超過60%,2月想要脫離營收衰退看來也機會渺茫。
航線運價還好漲到頂! 外資高喊長榮36元
上海航交所資料顯示,遠東到歐洲、美西、地中海航線運價再攀升,寫下新三高紀錄;匯豐證券指出,港口壅塞、貨櫃短缺推升運價直直飆,航運業者本波強勁動能將連貫到農曆年,2021年全年又有合約價上升助威,將長榮(2603)推測合理股價升至35元。匯豐賦予長榮新推測合理股價,超車摩根大通的31元,成外資圈最高;本土大型研究機構則有富邦投顧作為多頭代表,給出36元高檔預期。遠東到歐洲航線11日運價再創新高,每TEU(20呎櫃)上漲574美元,達2,948美元,周漲幅24.17%,第四季以來運價漲得又急又猛,兩個半月上漲152.39%,對照今年4月下旬低點725美元,高低點就差了三倍。宏遠投顧指出,因歐洲線長約比重低,幾乎都以現貨為主,漲價效益反應較美國線直接,歐洲線占長榮、陽明營運比重各為三成。短期而言,匯豐證券指出,美國零售聯盟(NRF)預期,美國12月貨櫃進口量將年增11%,2021年第一季也將年增7%;世界第三大貨櫃航運公司CMA CGM集團更因訂單積壓、貨櫃嚴重短缺,決議暫停接受亞洲至北歐航線的貨櫃航運新訂單至12月底,顯然接下來供應面臨更大壓力。富邦投顧觀察全球貨櫃產業結構,前十大航商合計市占率已大於80%,產業集中度提高,運價第三季起大幅揚升後,各大型航商季獲利在2~5億美元之間,全球最大航商馬士基(Maersk)更達10億美元。在大型聯盟運作平穩下,預估未來殺價競爭機率將大幅降低,有助於貨櫃產業獲利穩定度。以長榮第四季迄今營收來看,相對去年同期大增25%,大幅超越第三季年增一成表現,由於去年12月基期低,加以需求旺盛,匯豐看好長榮12月營收成長率亮眼,且能見度已延伸至2021年初。彙整內外資研究機構觀點,長榮受惠運價連續飆高,自今年起,每股純益連年站穩4元以上只是基本款,樂觀派法人甚至估計2021、2022年每股純益達5.35與5.91元。
Netflix公布第三季營收 會員數淨成長220萬
全球影音巨擘Netflix於10月21日早上公布2020年第三季財報,第三季會員數足足成長了220萬,全球付費會員總數達1.95億。其中,亞太區是本季付費會員數淨增長最大來源,占全球46%;營收成長率亦達66%。而有330萬付費會員來自韓國。Netflix表示,在節目製作方面,將逐漸脫離疫情影響,目前部分大型節目已恢復製作,如《怪奇物語》第四季、動作片《紅色通緝令》、《獵魔士》第二季等。自三月中以來,有超過50部作品均已完成主要拍攝工作,該公司預估年底前可以再完成超過150部作品的拍攝工作。Netflix並統計第三季的熱門英語影集,包括新一季《雨傘學院》有4,300萬會員觀賞;《魔鬼神探》的觀賞數也超過3,800萬;還有《拉契特:黯衣天使》也有4,800萬的觀賞量。此外,Netflix持續投資不同語言內容,墨西哥影集《暗慾》是本季最熱門的非英語原創影集;另一部《印度媒婆》在推出後四個星期內,已有四分之一的Netflix印度會員收看,同時吸引數百萬印度以外的會員觀賞。另有原創電影如《不死軍團》、《親親小站2》、《超能計畫》、《天才少女福爾摩斯》均為會員點播大熱門,觀看數分別已達7,800萬、6,600萬、7,500萬、7,600萬等。Netflix近期推出的節目包含《鬼莊園》、《艾蜜莉在巴黎》第一季,及《萬聖節救星修比》(亞當山德勒作品)第四季還有更多電影佳作,如《飛奔去月球》(本週末首播)、《王冠》第四季、《莎麗娜:我的音樂我的夢》、《永夜漂流》(喬治克隆尼自導自演)、《絕望者之歌》(朗霍華執導)、《藍調天后》(薇拉戴維絲、查德維克博斯曼主演)、《聖誕急救隊2》、《聖誕鈴鈴鈴:奇蹟旅程》、《曼克》(大衛芬奇導演的首部 Netflix 劇情片),以及由萊恩墨菲執導的 《畢業舞會》等。該公司表示,在傳統電視、遊戲和使用者自製內容等主要娛樂類型仍占據大量觀看時間之下,Netflix在其中的比例仍屬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