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利潤
」 股價民宿上半年每房收入年減17% 業者看壞明年「部分打算歇業或頂讓」
近年民眾抱怨國旅住宿相當貴,不如出國玩,讓民宿業者是相當無奈。面對上漲的工資、電費成本,和下降的住房率,業者們坦言,「已經在維持營運和符合市場期待中做最大努力。」然而對還需承擔租金成本的民宿業者來說,2025年依舊相對悲觀,「部分業者已經在評估歇業或頂讓方案。」台灣區塊鏈企業代表之一奧丁丁集團,透過旗下全球首創區塊鏈旅宿系統OwlNest觀察逾2,000家業者統計數據,發現民宿業營運績效的重要指標「平均每房收入」正大幅衰退,2024年上半年為747元,較去年同期的900元慘摔17%,回落到逼近2020年疫情前的水準702元,顯見現在的民宿業經營壓力更大。平均每房收入(RevPAR)可用「平均房價」乘以「平均住房率」計算,指的是无论房间是否售出,每間可供出租客房產生的平均營業收入(未扣除成本),為評估旅宿業營業運績效的重要指標。奧丁丁團隊實際訪談了解,部分業者認為飯店和民宿業的房價差距大、成本結構也不同,並非全台國旅房價都很貴,民宿仍有許多親民且具質感的選項。不過,面對無法降低的固定成本,以及即將上漲的基本工資和電費,業者們坦言,「已經在維持營運和符合市場期待中做最大努力。」一位符合觀光署優宿專區的南部民宿業者就透露,以一間售價1,000元的房型為例,房價占比大致可分為固定成本,像是租金或置產攤提350元、房務服務或人力費用200元,以及變動成本像是線上旅遊業(Online Travel Agency, OTA)傭金或行銷費用150元、備品與水電或其他150元,剩下的淨利150元。業者會透過鼓勵民眾從官網訂購來省下OTA傭金,以部分回饋給旅客較優惠的房價,以及部分爭取更有利的營運利潤。根據最新OwlNest《台灣旅宿市場關鍵趨勢報告》,在奧丁丁平台上超過7成的旅宿業者需要同時管理3家以上的OTA,業者除了可能面臨最頭痛的重複訂房、金流管理問題,還需要付出可觀的訂房傭金。截至2023年,奧丁丁旅宿系統OwlNest已經替全台逾2,000家業者每年省下高達新台幣1.57億元的OTA傭金。根據統計,旅宿業者只要提升5%官網訂房使用率,每年就能省下近萬元台幣,不失為業者抗通膨或充實營運資金的節流手段。另一方面,旅宿業人力短缺情形持續加劇,奧丁丁團隊也發現,今年以來持續有業者諮詢或評估旅宿系統新推出的自助入住櫃檯解決方案,以提高旅宿自動化、現場分流效率,以及節省夜班人力的成本。展望2025年國旅市況,旅宿業者看法兩極,且部分業者已經在評估歇業或頂讓方案。其中,高昂的租金是決定業者的抗壓能力。土地自有的業者表示,期盼撐過國旅逆風,樂觀看待2025上半年逐漸回溫的國旅市場;對於需承擔租金成本的業者則相對悲觀,目標努力提升住宿品質並持續開拓咖啡廳、酒吧、餐食等複合式經營收入,力拼在即將洗牌的國旅市場找到一線生機。
亞馬遜明年1月2日起「取消遠端上班」! CEO曝原因
科技巨頭亞馬遜(Amazon.com, Inc.)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賈西(Andy Jassy)於美東時間16日宣布,自明年1月2日起,員工將被要求從「1周3天」到公司上班,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1周5天」。同時,亞馬遜也提倡組織扁平化,致力於在2025年第1季末將個人貢獻者與經理的比例提高至少15%,這可能導致部分中階經理失去職位。賈西16日在1份備忘錄中表示,從長遠來看,他對公司共同取得的成就感到滿意,「商店、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WS)和廣告業務繼續在巨大的基礎上成長;Prime Video持續壯大;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低軌道衛星古柏計劃(Project Kuiper)、醫療保健等新的投資領域正在蓬勃發展。在我們不斷成長和推動創新的同時,我們也在成本結構和營運利潤方面取得進展,這並不容易做到。總的來說,我喜歡我們前進的方向,並欣賞我們全球團隊的辛勤工作和聰明才智。」不過賈西也坦承,過去幾個月他和團隊不斷在思考2個問題,他認為公司可以在這2方面做得更好:「首先,我們是否擁有合適的組織架構來推動我們期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第二個則是,為了盡我們所能為客戶和業務提供最佳的服務,我們是否已準備好提供創新、協作,並為彼此及公司的文化建立足夠的連結?」為了解決第1個問題,賈西認為他們將致力於在2025年第1季末將個人貢獻者與經理的比例提高至少15%,「如果完成這項改善,它將提高團隊成員的行動效率,激發他們將自己視為公司所有者,並推動決策更接近客戶和業務的第一線,減少官僚作風,並增強我們組織的能力。」與此同時,他們還創立「官僚信箱」,讓員工可以投訴任何官僚主義或不必要的流程,而賈西本人也將親自閱讀這些電子郵件,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至於第2個問題,賈西表示他們決定,將要求員工自明年1月2日起,恢復新冠疫情爆發前的工作模式,那就是「1周5天」都要到辦公室上班,「回顧過去5年,我們仍然相信在辦公室一起工作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我過去已在2023年2月解釋過這些好處,但總而言之,我們發現公司團隊在辦公室,更容易發揮、實踐並強化企業文化;協作、集思廣益和創新變得更加簡單及有效率;團隊之間也會有更好的向心力。」
美光獲利強勁營運展望無驚喜股價重挫9% 引記憶體族群下跌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26日公布上季財報,受惠於AI需求快速增長,獲利表現亮眼,但因為外界期望太高,反而導致盤後股價一度重挫9%,連帶也讓27日的南亞科 (2408) 、華邦電 (2344) 走跌。美光是重要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作為電子產品的必備零組件,美光的預測也等於提早顯示其他半導體市場的需求信號,是公認的產業風向球。美光今年股價已漲近67%,市值大增636.26億美元,原本週三股價上漲0.88%、收在142.36美元,但在財測宣布後,盤後股價一度重挫9%,最後下跌7.98%,股價來到131美元,這也讓股民大呼詫異,明明表現很好怎麼還會下跌。美光公布截至5月30日為止的第三季財報,由於人工智慧AI領域持續高速發展、記憶體解決方案需求攀升,第三財季總營收達68.1億美元、年增81.6%,優於分析師預期的66.7億美元。上季淨利為3.32億美元,也大幅優於去年同期的淨虧損19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62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0.51美元;另外,季度營運利潤報9.41億美元,高於預期的8.691億美元,調整後營運利潤率為28.1%,亦超出預期的27.2%。展望截止8月底的第四財季,美光預估營收區間為74億至78億美元,符合分析師預期的75.8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預估為1.08美元,正負0.08美元,調整後營運利潤率預估為33.5%至35.5%,符合市場預期的34.5%。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美光表示,其用於AI晶片的高頻寬記憶體HBM晶片訂單在2025年之前已經售罄,2024年供不應求,不過產業和零售需求仍存在不確定性。摩根大通先前表示,美光的HBM強勢進軍輝達GPU市場,未來將從輝達的AI收益中分一杯羹。而輝達也在美國時間26日舉行股東會大會,但因先前講得差不多了,股東會快速在半小時左右開完,股價也沒有太大起伏。不過這次輝達股東會通過高階主管薪酬計畫,創辦人黃仁勳獲得價值約3400萬美元的薪酬方案,比2023財年高出60%。
Arm股價年內已漲45% 外媒:將開發AI晶片估2025年秋季量產
據媒體報導,軟銀集團旗下的矽智財(IP)大廠Arm(安謀)計劃開發人工智慧(AI)晶片,將成立一個AI晶片部門,目標是在2025年春季之前製造出原型產品,大規模生產將由合約製造商負責,預計將於2025年秋季開始量產。報導指出,Arm將承擔初期的開發成本,預計將達到數千億日元,軟銀也將出資。一旦大規模生產系統建立起來,Arm的AI晶片業務可能會被剝離出來,並歸入軟銀旗下。軟銀持有Arm公司90%的股份。據悉,軟銀已經在與台積電等公司就製造問題進行談判,希望確保產能。Arm公司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所設計的Arm架構以節能而著稱,在智慧型手機晶片領域佔據了超過90%的全球市場份額。軟銀於2016年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去年9月,Arm登陸美股上市,當年股價上漲了逾47%。今年迄今為止,在AI浪潮的帶動下,Arm股價上漲了近45%,市值達到了1132億美元。Arm上週三(8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24財年第四季財報,總營收9.28億美元,年增47%,第四財季調整後營運利潤3.91億美元,每股盈餘為0.36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Arm預計,2025財年第一財季營收8.75億至9.25億美元,區間中點小幅高於市場預期之8.68億美元,全年營收38億至41億美元。根據加拿大Precedence Research公司估計,AI晶片目前的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到2032年將超過2000億美元。輝達目前在AI晶片領域佔據絕對領先地位,但也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軟銀從中看到了機會。
松下Q3電池產量縮減引市場憂慮 特斯拉31日重挫5%股價跌穿200美元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於台北時間31日股價大跌約5%,主因為電池 供應商松下(Panasonic)表示,第三季電池產量縮減、北美電動車市場趨緩,連帶引發市場對特斯拉的憂慮,使Tesla股價跌破200美元大關,收197.36美元,為5個月來新低。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即將量產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恐怕要花費1年以上,才能透過皮卡獲利。自10月18日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累跌超過18%,馬斯克淨資產也少了約410億美元。同時,資產管理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表示,分析師認為2024年特斯拉利潤下滑、銷售目標過高,因此將預期股價設定在150美元(約新台幣4862元),比目前價格更低。市場普遍預測特斯拉2024年產量達230萬輛,比前一年增加50萬輛。然而,為了在2023年實現目標,汽車製造商必須將價格壓低約16%,對整體營運利潤造成巨大壓力。Bernstein則認為2024年交車量為 215 萬輛,每股收益為 2.59 美元。此外,Panasonic財務長梅田博和30日指出,美國人為取得7,500美元扣抵稅額資格,轉向購買特斯拉售價8萬美元以下車款,因此特斯拉高階車款「Model S」、「Model X」用電池需求急速下滑,梅田博和表示,日本國內工廠藉由部分產線停產等措施因應,現在庫存來到適當水準。只是今後恐無法期待全產線生產。
公司化搶祖產1/要馬不吃草還要自租馬槽 工會怒吼:台鐵怎麼會好
交通部昨(1)日已經將「台鐵公司化條例」提報政院討論,台鐵企業工會質疑,交通部對台鐵龐大歷史債務究竟該如何解決支吾其詞,僅推說「先通過母法後再談」,但公司化草案卻要求台鐵先交出名下資產,成立償債基金「承接」短期債務,意味著未來跑火車的鐵軌、車站土地等台鐵祖產,都將抵押還債,台鐵新公司還得掏腰包租用。台鐵東部頻頻發生重大公安意外,組織績效備受質疑,但「公司化」是否就是解決沈屙萬靈丹?引發正反激辯。工會因此怒吼,值錢資產轉手他人,生財工具還要租用,公司化後的新台鐵只會更窮、更無力維修,痛批該草案無異是又要馬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連給飼料的馬槽都要馬自己租,如此規劃,台鐵會好嗎?道安真可確保嗎?乘客會放心嗎?」台鐵宣布,原開往東部的普悠瑪號,今年6月起增停鶯歌站,交通部長王國材與綠委蘇巧慧日前也視察鶯歌鳳鳴臨時站工地,但網友卻質疑,此舉形同台鐵又被政治人物「綁架」,要用增停爭取選票,並悲觀認為,就算台鐵公司化後也無法解決此難題(圖/報系資料庫)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書指出,台鐵去年度負債總額近新台幣4500億元,近年雖推動多項財務改善措施,但整體績效不顯著,去年台鐵資產開發也僅40億餘元進帳,未來虧損恐持續擴大。台鐵企業工會則回應,台鐵累積的龐大債務,是源自台鐵長期背負政府交辦的各式交通運輸政策任務,現在不能全部推給台鐵員工善後。台鐵企業工會研究組組長林哲佑舉例,同樣從板橋到南港,台鐵票價比捷運少一半,只為讓全民都坐得起,不得不犧牲營運利潤。此外,工會去年建議,將部分普悠瑪、太魯閣號列車移撥至西部幹線,啟動「台北-高雄」直達列車班次,與高鐵競爭旅客,台鐵有信心也有能力將北高直達車行車時間縮短至三小時內抵達,票價比高鐵便宜,再加上高雄火車站在市中心不需轉乘,相信會獲得旅客青睞,但交通部憂心不利高鐵營運,斷然拒絕。林哲佑還說,面對東部鐵路幹線重大意外,台鐵曾建議採購同樣也多山區鐵道的瑞士製火車頭、車廂,但最後配合外交考量,仍選購日製日立EMU3000,讓台鐵資深技工私下無奈抱怨,不論是路線、班次、票價、甚至車廂硬體,維修零件等,都不能只從鐵路專業下決定。「這就是台鐵配合政策的宿命」,林哲佑感嘆地說。工會指出,就算台鐵將手中值錢土地、廠房等資產交還國庫做價,台鐵1371億的短期負債中,交通部目前也僅同意吸收367億,剩下的1004億,仍要由台鐵買單。至於高達3000多億的長期負債,究竟該怎麼辦?工會質疑交通部迄今說不清楚,只訴求員工「先過母法、未來再慢慢談」,但百年老店要精簡瘦身成新公司前,值錢資產就先被搬空,前債未完、後債卻持續衍生,新公司如何經營下去?也讓台鐵人想到就不寒而慄。按照交通部提出的台鐵公司化草案,類似北市「台北機廠」等歷史建物,未來產權將轉交「台鐵償債基金」,而非由台鐵公司化後的新公司所能掌控。(圖/報系資料照)
營業額高達350億美元 抖音母公司將分拆部分業務至香港上市
2020年,經營視頻App的「TikTok(抖音)」的字節跳動公司,雖然面對許多公司投入競爭、被美國前總統川普禁止的局面,但它的營業額仍創下新高,來到350億美元。根據知情人士表示,字節跳動公司的營運利潤在2020年為70億美元,比2019年的40億美元提升不少,字節跳動公司未來考慮將部分社交媒體的業務分拆出來,並在香港上市,不過發言人就此言論不予置評。隨著拜登政府的上任,目前政府的重點放在控制疫情、恢復經濟上,暫未透露任何與TikTok相關的消息,而先前川普認為TikTok威脅國家安全,簽署行政命令禁止TikTok在美國營運,並同意將TikTok與甲骨文、沃爾瑪的交易,由兩間公司購入TikTok美國業務2成股權,但交易審批至今仍未完成,讓字節跳動有機會與拜登政府重新談判。不過知情人士表示,TikTok事件後,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已經將焦點放在遊戲、線上教育及電商等中國市場的新興業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