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處副總
」 威合威務 口罩台灣首輛氫能電巴原型車12日亮相 研華技術助攻十年12,170輛客運汰換需求
工業物聯網廠研華(2395)今(12日)與彩碤新能源共同完成台灣首輛氫能原型車賦能儀式,研華台灣營運處副總林其鋒表示,彩碤為全台第一家氫能巴士製造商,透過公司車聯網技術協助其收集里程、車況、氫燃料電池資訊等,從能耗數據中找出營運最佳解,期望藉此提升氫能電巴行車安全與效率,助力氫巴智慧化。據了解,首台氫能電巴預計於明(2024)年下半年正式上路。根據Markets&Markets研究指出,全球電巴市場規模從2022年的11.2萬多輛,成長到2027年的67.1萬多輛,年均複合成長率近43.1%。台灣亦積極佈局智慧新能源巴士,根據預估,2024年至2030年市區公車加上部分一般公路客運及國道客運的汰換需求約12,170輛;此外,國發會也於今年四月審議通過「2030 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草案」,將補助國內客運業者汰換柴油大客車為電動大客車,除提高業者汰換誘因,同時也將貫徹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目標,引領未來公共運具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前進。研華也深耕全球智能巴士市場多年,全球皆有導入實績,除了可靠的TREK車載運算平台外,從2018年起即積極與全球新能源電動巴士夥伴合作,提供智慧巴士完整解決方案,包含巴士管理雲平台、TREK車載電腦方案、AI行車安全解決方案、車輛診斷與車上互動多媒體等軟硬整合方案,以實現低碳綠能運輸願景。
【全台清潔龍頭2】抗新冠肺炎走過SARS 出門前與家人訣別
在新冠肺炎爆發後,躍上火線的威合威務公司,有三分之一員工走過SARS。「SARS時期非常動盪,很多員工上班前,會面色沉重地和家人交代『很可能我今天出門就回不來了,到時如果被隔離,家裡的事就拜託你們了!』也有一批員工提離職,倒不是害怕疫情,而是因為家人強力反對來醫院上班,被逼離職的員工們捨不得但萬般無奈,講到後來都哭了。我們那時服務的客戶中也有收治SARS病患的醫院,現場主管、員工們為了抗煞,直接住醫院一個月,那種犧牲及奮不顧身的精神讓我們很感動。」威合威務營運處副總經理陳嬿宇說。新冠肺炎爆發後,威合威務員工堅守崗位,但在口罩徵調命令之下,到處都買不到口罩,為了填補口罩缺口,大年初七陳嬿宇致電許多醫院求助代購口罩,得到的回答以「考慮中」及「拒絕」占多數。陳嬿宇感到大事不妙,又打電話向經濟部、疾管署等單位求救,打了數十通電話卻一再被踢皮球。眼見口罩就要見底,威合威務火速拍板,請員工自行購買口罩,再向公司請款。隔天,臉書社團「爆料公社」出現一則匿名貼文,「同事繞遍台北市天母、石牌,都買不到一個口罩。雖然我們傳送人員不是醫生、護理師,是外包合作商,但與病患接觸非常頻繁,政府卻完全棄我們於不顧,覺得悲哀。」威合威務營運副總經理陳嬿宇向本刊投訴後,許多醫院答應幫忙代購口罩,連同醫院的保全、洗衣工都受惠。(圖/威合威務提供)儘管貼文未點名威合威務,陳嬿宇心知員工亂了手腳,隨即鐵了心,大膽向總部建議「訴諸媒體自救」,但這樣大張旗鼓的動作,若不是被逼到絕路,總部根本不會答應。2月3日,陳嬿宇親上火線向本刊記者說明,「我們成了人球。當年和平醫院因SARS封院,感染源就是一名趴趴走的外包洗衣工,我們很不樂見這次防疫出現缺口。」威合威務營運副總經理陳嬿宇向本刊投訴後,許多醫院答應幫忙代購口罩,連同醫院的保全、洗衣工都受惠。(圖/翻攝自CTWANT)威合威務的新聞獨家在本刊官網「CTWANT」曝光後,2天內傳來好消息。「高達七成的醫院答應幫忙,不只清潔及傳送人員可以領到口罩,連外包的保全、被服清洗工也得救,真的是要有人開第一槍!」陳嬿宇興奮地向記者回報,此事振奮全公司。威合威務營運副總經理陳嬿宇向本刊投訴後,許多醫院答應幫忙代購口罩,連同醫院的保全、洗衣工都受惠。(圖/威合威務提供)陳嬿宇說,新冠肺炎疫情至今,沒有員工因為害怕染病離職,唯一一個離職員工,是因為小朋友延後開學沒辦法來上班,「台灣是最棒的國家,我們對台灣醫療品質有信心,相信大家同心,一定能夠平安度過這次疫情!」(待續)威合威務營運副總經理陳嬿宇向本刊投訴後,許多醫院答應幫忙代購口罩,連同醫院的保全、洗衣工都受惠。(圖/王永泰攝)
【全台清潔龍頭4】忍痛轉型年收25億 從高鐵到公家醫院通吃
「我們過去只服務金字塔頂端客戶,但隨著人力成本提高、獲利下降,總部下令爭取公家醫院的後勤服務標案,當時員工相當抗拒,甚至有主管離職,因為真的不知道中低價市場要怎麼經營。」陳嬿宇回憶2013年公司面臨轉型動盪,總經理林華成轉達總部指令:「若不改變,公司就收掉。」林華成說,「我永遠記得拿到第一間公家醫院標單,要交給陳嬿宇執行時,因為擔心她和基層員工反彈,手還會抖。」(左)營運處副總陳嬿宇、(中)市場開發處副總經理劉曉凡、(右)總經理林華成。(圖/黃威彬攝)「當時真的是人人抗議,尤其是基層反彈。」經過不斷溝通,陳嬿宇終究找出了方法,「我們嘗試和客戶討論,用同樣預算,除了做清潔,若還要加上園藝、洗外牆等大包套,有的項目打掃頻率得調降,像高處除塵從每周一次變成每月一次。」在彈性調整下,員工做得來,客戶也滿意,就算最低標合約也能有獲利。爭取公家醫院的後勤服務標案曾引起基層反彈,後來靠彈性調整勞務及工作內容克服難關。(圖/黃威彬攝)2013年,威合威務搶進公家醫院後大有嶄獲,年營收從當年的8億元,到2019年已達25億元,成長大躍進,客戶從醫院、科技廠到高鐵通吃,成了全台最大後勤龍頭。(待續)
【防疫漏洞2】政府棄我們於不顧! 醫療後勤人員口罩缺8千盒
威合威務公司是全台最大的醫療後勤管理外包商,逾4千人在80家醫療院所服務,因為口罩荒內部亂成一團。「口罩徵調立意良善,卻沒有考慮在大眾心理學上,一聽到限量,會激發人性搶購欲望,形成口罩之亂;政策上說要保障醫療人員的優先用量,卻始終未將我們列入名單,讓我們成了人球。」威合威務營運處副總陳嬿宇苦笑的說。據了解,威合威務旗下服務的單位不只醫療院所,還有科技廠、高鐵運輸單位、一般企業等單位,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因為不需要人人戴口罩之下,一個月用量約5、600盒(一盒50片),疫情爆發後,以每人每天1片計算,缺口爆增到8千盒,但目前存貨只剩十幾箱,恐怕撐不到7天。有基層護送員工因為擔心無口罩可用,上網爆料。(圖/翻自臉書)因為未被明確納入醫療人員的口罩優先配給名單中,威合威務請基層向所屬醫院提出代訂需求,但醫院本身也不夠用之下,有些答應有些考慮,少部分拒絕。「在政府主管機關無法給我們正面答案下,害怕存貨用完,我們要員工先在外面代買口罩。」陳嬿宇說。但基層員工隔天馬上到爆料公社貼文:「政府說要優先提供的口罩給醫療人員,但我們台北榮總的護送人員卻沒有口罩可以使用,我們護送人員每天要護送十幾位住院病人去做各種檢查,但公司因為買不到口罩沒有辦法提供,要求我們自己去買,公司會提供等價金錢補償,但要我們去哪裡買口罩呢?同事們今天繞遍天母石牌都買不到一個口罩……雖然我們護送人員不是醫生、護理師,也不是榮總編制內人員,是榮總的外包合作商,但跟病患的接觸是非常頻繁的,政府卻完全棄我們於不顧,覺得哀悲,也完全無可奈何。」有基層護送員工因為擔心無口罩可用,上網爆料。(圖/翻自臉書)貼文一出經媒體報導,台北榮總院方回應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都必須戴口罩,沒戴口罩的護送人員絕對不會放行到第一線;會進一步跟外包商求證事實為何。在爆料貼文中,並未提到外包商是威合威務公司,本刊記者透過管道追查到是威合威務公司,主動確認此事時,營運處副總陳嬿宇態度很驚訝,但對實情並未遮掩,甚至很開心終於有記者關注到他們,「前線員工壓力真的很大,那則爆料不是有說『平常護送隊使用口罩量是很大的,公司的存貨沒有辦法持久,不想公司太為難。』真的很感謝員工的體諒。」她強調,問題不是出在醫療院所能不能幫他們代購口罩,而是出在政府將同樣在第一線打仗的醫療外包員工排除在名單外!「假設我們的聲音能被聽見,主管機構願意發一紙公文,讓醫療外包員工同樣納入優先配額內,問題就解決了。」威合威務公司在台灣後勤管理中屬於有規模、常得獎的積優廠商。(圖/王永泰)「公司有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走過SARS,到目前為止,大家對疫情和台灣醫療有信心,並未恐慌,卻很恐懼沒口罩可用。因為SARS當年和平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風暴,就是和一名外包的劉姓洗衣工有關!她被感染後造成疫情破口,如果未來員工再拿不到口罩,我們真的很擔心!」她說。據了解,在這一波口罩控管中,醫療院所中不只清潔、護送等後勤外包人員被遺忘,連洗衣外包人員、美食街員工、看護、洗頭阿姨也不在優先配給名單內,他們得要自備口罩。記者致電疾管局公關,詢問醫療前線的周邊人員口罩提供問題,所得到的答案是像美食街員工屬於民生口罩用量,不在醫療人員優先保障範圍內,但外包清潔、護送人員能否納入優先名單內,還要進一步確認才能未回覆。記者到截稿前仍未接到回應。明明只要一紙命令就能解決的事,卻讓醫療基層員工成了人球,甚至恐釀防疫破口,這樣的政府效率令人搖頭。(待續)
【防疫漏洞1】逾4千清潔護送員遭踢皮球 醫療後勤憂:恐重演SARS封院
武漢肺炎爆發後,全台「一罩難求」,政府口口聲聲保證口罩優先提供第一線醫療人員使用,卻有一群同樣在第一線服務的無名英雄被遺忘了!存貨只剩十幾箱,撐不了一周,威合威務營運處副總陳嬿宇十分擔心。(圖/王永泰攝)全台最大的醫療後勤管理外包商威合威務公司,服務範圍從北到南包括確診病例在內的醫療院所近80家,旗下4千多名員工在醫院提供清潔、護送服務,每天與病人近距接觸,卻因為身分是外包,未被列入優先提供的醫療人員口罩名單中,威合威務營運處副總陳嬿宇焦急又無奈地向本刊獨家表示,「這幾天我們一直向疾管署等相關主管機構求助卻被踢皮球,我們非常擔心,再買不到口罩給前線員工,會不會發生像17年前SARS,因為一個外包洗衣工被感染出現防疫破口,造成整個和平醫院被封院的可怕狀況重演,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的。」成立於1989年的威合威務公司,是國內環境後勤管理公司中數一數二的領導品牌,「對我們來說,口罩、消毒水都是常備藥品,因為疫情關係,公司過年前向口罩廠商訂的貨沒有到貨之外,1月31日政府口罩徵調命令一出,我們中槍倒地,從此買不到口罩。」去年年底,中國爆出武漢肺炎,不同於SARS病患要發燒後才有傳染力,感染武漢肺炎的人在未有症狀前即有傳染力,導致民眾恐慌搶買口罩。台灣在1月21日傳出第一起確診案例,政府在1月31日下令徵調口罩,但仍止不住民眾恐慌,瘋搶、囤積口罩,民怨四起。口罩徵調令中,政府宣稱每日400萬片口罩中,260萬片供應民生用,140萬片留給醫療人員使用,但有些同在前線的工作人員卻未在名單內,像是病床清潔的環管人員、護送病人的護送隊,一時之間被遺忘、甚至可說是排除在外。「我們員工有4千多人,要去哪裡買這麼大量的口罩?」陳嬿宇與同仁每天瘋狂打電話向經濟部工業局、疾管署、食藥署、商業司、縣市單位申請口罩,但互踢皮球,有正面回應的不多,隨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口罩愈來愈少,存貨恐在7天內用完。原本該滿滿的口罩儲存室,如今存貨只剩這些。(圖/王永泰攝)陳嬿宇帶本刊記者參觀口罩儲存室,要進去前還得拿鑰匙開門,「口罩很珍貴要鎖好,現在優先提供給前線人員,我們內勤自己都不戴。你看,原本應該整間滿滿口罩,只剩幾十箱的存貨。」據了解,醫院的清潔人員要收垃圾、清床,8小時離不開病房;傳送人員也一樣,一天要推1、20個病床,一不小心會碰觸病人,即使不碰觸病人也會碰到床單、床緣,在推送確診病例、疑似患者時,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及時更換口罩,這些人雖然不是醫師護士,但同樣在第一線,每天處於高風險。「我們是每人每天提供一個口罩,但有些護送人員一天要用好幾個口罩,實際算下來,口罩存貨可能撐不到一周。為此,上周五我們未雨綢繆,發信給基層員工,提前告知他們可以先去外面買再向公司請款。」據了解,這個決策一出,隔天有基層員工上街買不到口罩後,內心慌得受不了,直接上爆料公社投訴……(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