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張宜婷
」 營養師中秋烤肉「熱量大魔王」來襲 營養師教你5招健康補救法
中秋佳節時烤肉聚餐早已成為近年來大家共同的記憶,然而在歡樂氣氛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熱量炸彈」!特別是油香四溢的五花肉和琳瑯滿目的各式月餅,多吃幾口可能就超過一天的熱量需求。「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營養師張宜婷提醒,適量享用美食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並分享5個補救方式,讓你在享受大餐的同時,也能避免造成身體負擔。張宜婷指出,烤肉是中秋節的傳統節慶,但烤肉桌上常見的牛五花肉、豬五花肉和培根,堪稱是肉類的三大熱量「大魔王」。張宜婷說明每100克(約一手掌大小)牛五花肉含有430大卡,豬五花肉則有368大卡,而培根也有372大卡。這些油脂含量高的肉品,不僅會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熱量,經過高溫燒烤還會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過量食用可能導致身體發炎,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如果原本就執行減脂計畫的民眾,如何不在中秋聚餐體重狂飆?張宜婷建議,可以選擇低脂肉類,像是蝦子、蛤蠣、干貝、魚肉、雞肉等低脂高蛋白的海鮮,牛與豬可以挑選牛後腿肉(每100克122大卡)、板腱牛排(166大卡)或豬肩肉(200大卡,低脂、低熱量的蛋白質不僅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的油脂,還能增加飽足感。不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等,需特別留意醬料、整體澱粉類的攝取,而像是痛風患者則應避免攝取過多海鮮。除了烤肉外,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另一大熱量陷阱。例如一顆「廣式伍仁蛋黃月餅」的熱量高達930大卡,相當於一頓正餐的熱量!其他如雙黃蓮蓉月餅(880大卡/200g)和台式棗泥鹹蛋黃月餅(288大卡/288g),熱量也不容小覷。中秋節狂吃美食熱量爆表,營養師提出5招補救。(圖/初日醫學提供)張宜婷建議,享用月餅時,可以嘗試分食,讓每個人都能嘗到不同的口味,而不會攝取過多。同時,最適合吃月餅的時間點是「白天餐後」,因距離睡覺時間長,可以增加活動量來幫助消耗熱量、減少負擔。若已知當天會吃月餅,則可以在該餐不吃澱粉、減少油脂以平衡整體飲食與減少熱量攝取。如果不小心在中秋期間吃得太多,張宜婷也提供5招補救方式。1、隔天進行輕食調整:如水煮蔬菜、清炒雞肉或氣炸魚等。尤其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發炎。2、增加高纖維蔬菜攝取:如綠花椰菜、菠菜等,能減緩糖分吸收速度,穩定血糖,促進脂肪代謝。3、足夠的飲水量:每日至少飲用2000毫升的水或無糖茶,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脂肪分解。4、間歇性斷食:可實施168斷食法,確保足夠空腹時間,讓身體代謝狀況更理想。5、增加活動量:進行瑜伽、快走,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促進脂肪燃燒並提升新陳代代謝率。
營養師公開「6種燃脂食物」:越吃越瘦 可促進代謝、吸油脂
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為了有更好的體態,都會開始實施減重,而減重其中相當重要的因素就是飲食,吃對東西才能夠成功減重。營養師張宜婷就在粉絲專頁分享了6種食物,可以幫助燃脂、促進代謝,讓人越吃越輕鬆遠離脂肪。營養師張宜婷在臉書粉專發文,能吃東西就燃脂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效果,她也分享了6種可以幫助改善體質,甚至幫助能量代謝的食物:1. 黑咖啡咖啡因已被研究證實可促進新陳代謝,運動鍛鍊前30-60分鐘喝杯咖啡,能幫助燃脂,並含抗氧化劑能促進健康,但一天的咖啡因攝取量上限為300毫克,也要注意不要加糖和奶精,否則功效就全抵銷。2. 藻類海洋中的藻類部份都會黏黏滑滑的,是因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纖維,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除了可以幫助血糖、血脂調節以外,也能吸附飲食內的油脂,減少吸收,協助腸道蠕動,讓廢物排除順利不囤積,腸道健康也能有好的菌叢生態,也是不囤積脂肪體質的關鍵。3. 鮭魚鮭魚油脂雖多,但都是可幫助燃脂的好油,魚油中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抗氧化、減少身體發炎、促進代謝之效用,也可幫助體內脂肪代謝。4. 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可燃燒腹部脂肪,並提高新陳代謝與體溫,幫助代謝能量、排除多餘脂肪;不過若腸胃道較敏感者,注意別過量食用,避免燃脂不成反造成負擔。5. 優格發酵乳製品有助益菌在腸道內生長,改善腸道菌叢,不僅能培養出不易胖的體質,還可以促進身體代謝。6. 水果醋無糖、無添加的醋酸可以促進身體代謝,還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不僅能穩定血糖,身體也會自然轉變成容易燃脂的狀態;不過醋屬於刺激性食物,食用時要注意量與時機點。
吃鴨肉會中毒? 營養師破迷思揭這種蔬菜才要小心
不少食物都有相生相剋的性質,有些若吃太多還會累積毒性,營養師張宜婷就指出坊間謠傳的食物毒性,分析其毒性與化解方法,並透露颱風天過後常見冒出土的「出青」竹筍,含有高毒性的氰化氫,會抑制呼吸嚴重會讓人呼吸困難而死亡。營養師透露出青的竹筍反而恐讓你中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營養師張宜婷透露,最常被提出可能導致過敏,或是長輩告誡有毒不能吃太多的芒果。肉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可能因果皮沾到樹的汁液導致,芒果樹屬於漆樹科類植物,芒果外皮若沾染到果樹汁液裡漆酚致敏成分,皮膚敏感碰到易感染接觸性皮膚炎,尤其直接剝皮啃土芒果時更容易發生。需特別注意,芒果因糖分較高,需要控制體重或血糖狀況時,請控制一天食用份量,不然雖不中毒,但會血糖、體重飆高。常被傳有毒的鴨肉,蛋白質含量豐富,且含鐵質高,其實適合闔家食用。但以中醫角度來說,鴨肉味甘、性涼;除非平時容易拉肚子要注意食用狀況外,一般民眾可以不用太緊張。至於鴨肉會讓皮膚不容易癒合的說法,這也並非事實喔。出青的竹筍容易發苦,若真的要料理記得多換幾次水來煮。(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她指出,竹筍是真的有可能會有毒,已經冒出土表、開始行光合作用的「出青」竹筍,會產生含氰配醣體成分,這除了是造成竹筍苦苦的來源,遇到破壞(外力或消化過程時)容易產生具有高毒性的氰酸(HCN),氫酸可能導致呼吸作用抑制、細胞缺氧的情形,真的中毒時會出現呼吸短促、頭痛、噁心、嘔吐、痙攣等,最後甚至可能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挑選竹筍要選筍尖未出青並且烹調到熟透就不用太擔心這個狀況。另外,樹薯也有類似的化學物質,一樣記得要完全煮熟再吃。不新鮮的海鮮會導致身體產生過敏反應,若是處理不恰當,也可能出現腸炎弧菌的污染導致食物中毒。甚至部分熱帶魚種本身也有毒性,所以一樣是「真的有毒」,食用時要特別注意。若是對魚蝦類、海鮮容易過敏族群,請記得選擇品質新鮮、較有保障的食材喔!香蕉有黑斑是自然現象,並非發霉。(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網路瘋傳香蕉有黑斑就是有黴菌或是有亞硝酸鹽,基本上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黑斑是香蕉熟成自然現象,但黑斑過多、過度成熟也有可能導致香蕉容易發霉影響後續食用安全,但這只要避免食用腐壞、有傷口水果就可不受影響。她也提醒,某些食物確實對於敏感族群來說要特別注意,多多留心,避開真正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情境才是最重要的喔。
4成民眾有胃食道逆流 營養師給緩解秘方「飲食菜單曝光」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和作息不正常,很常發生心灼熱、喉嚨異物感,這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4成國人有這樣的症狀。營養師便提醒,在飲食上如何避免或幫助緩解的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營養師張宜婷在臉書專頁《營養小桃氣-宜婷營養師》透露,胃食道逆流是由於胃酸或食物逆行而上至食道、咽喉、口腔或是呼吸道等位置,造成不適感受,據統計有25%國人有這類狀況,屬於很常見的胃腸疾病。胃酸溢出造成咳嗽、胸悶、心灼熱等,雖然是胃食道逆流不舒服症狀的原因,但會逆流不是因為胃酸過多,反而是和賁門鬆弛、腹壓過高、食道敏感有關。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腸胃疾病。(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張宜婷指出,賁門是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也是避免食物逆行至食道的開關,胃食道逆流患者可能因為括約肌衰弱無法正常關閉,造成還沒消化的食物與胃液可以向上逆流。腹壓過高則是指真正壓迫到胃腸的力量,例如肥胖、腹部脂肪過多壓迫胃部、懷孕後期胎兒擠壓胃部、重訓或健身時針對腹部與核心訓練施壓、衣物過於緊繃等。另外,心理壓力太大、過於緊張,也可能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張宜婷提到,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症狀,包括火燒心、心灼熱,就是在胃部位置有稍熱的感覺,甚至感受到酸逆流,也就是沒有反胃或嘔吐,但是卻有食物、胃液逆流到口腔。非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因胃酸刺激到氣管造成的反射性咳嗽,也有可能喉嚨一直有異物感的喉球症,吞嚥正常但是聲音沙啞、需要清痰等,以及口臭、胸痛、打嗝等,都有可能是出現胃食道逆流。可透過飲食控制以及相關方式減緩不適。(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想緩解症狀,建議穿著較寬鬆衣物,不要吃太飽、太多,減少外在的腹部壓力。如果不舒服可以透過喝溫水稀釋胃酸、站直等方式來緩解,平時也要避免吃飽後馬上睡覺,睡覺亦可將枕頭墊高、往左側睡,減少胃食道逆流發生的機會。飲食方面,減少咖啡因、甜食、與辛辣等刺激食物,選擇纖維含量較低的蔬果類,避免消化不良、過慢而造成胃食道逆流,像是瓜果類、蔬菜嫩葉、去皮去籽水果等,蛋白質則選擇好消化的瘦肉、豆製品、雞蛋等,同時盡量減少精緻澱粉,點心亦可選擇蘇打餅乾,利用成分中的鹼性來幫助中和胃酸,減少不適狀況。張宜婷表示,若有胃食道逆流困擾,記得多觀察自己吃了什麼食物更容易發生不適,盡量多避免並找出適合自身紓壓的方式,排遣心理壓力對於胃食道逆流緩解也很有幫助,而尋找營養師進行飲食調理或體重改變,更是長久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