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水準
」 景氣 國發會 央行 消費者信心指數 中央大學央行打炒房+川普2.0 11月房地產+股票買氣虛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公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75.49點,較上月下降1.57點,連續2個月下滑,其中,與房地產相關指標都顯著下跌。學者認為,中央銀行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及銀行緊縮融資,衝擊民眾對房市的信心。而川普上任將加重關稅課徵,台灣出口將面對較高度的不確定性,會是台灣明年經濟發展上主要的風險。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在訪問3062位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後,發現6項分項指標中,投資股票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貨這5項都呈下降,只有物價水準指標上升。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指標,「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為103.1點,月降4.59點,新增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00.39點,也大幅下降4.28點,儘管都還在100點之上,代表偏向樂觀,但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說,「指數已經非常接近100分的轉折點,再多一點點就會陷入悲觀狀態」,且指數也分別創2020年9月以來,及2023年2月以來,約4年3個月及1年9個月來的低點。吳大任分析,央行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及銀行緊縮融資,衝擊民眾對房市的信心。他說,「目前的政策打炒房,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銀行融資水位已經快到上限,都造成了房地產在信心面上面有顯著的下跌。」此外,「投資股票時機」指數為55.88點,較上個月調查結果也大幅下降4.41點。吳大任認為,美國總統川普還未上任,股市就已不斷震盪,川普更說他上任第一天,就要對他的鄰居加拿大跟墨西哥課徵25%的關稅,中國的部分還要再加徵10%,而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在疫情之前大概維持在10%上下,但今年已經突破20%,最高甚至超過28%,順差也是大幅的成長,所以川普若對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進行比較嚴格的貿易抵制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到出口;明年川普上任後,台灣出口將面對較高度的不確定性,會是台灣明年經濟發展上主要的風險。
曇花一現?景氣燈號僅1個月就變燈 7月轉黃紅燈
今年各月景氣燈號表現國內景氣熱絡難道是曇花一現?國發會27日公布7月景氣燈號,由於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下跌3分、為35分,景氣燈號轉亮「黃紅燈」,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僅維持短短1個月就變燈。專家示警,接下來恐面對美國經濟衰退與AI泡沫化兩大風險。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邱秋瑩分析,雖然資通訊產品需求強,但傳產復甦尚緩,加上凱米颱風影響部分生產及出貨遲緩,使得出口轉呈綠燈,且工業生產指數轉為黃紅燈;不過,領先、同時指標仍持續上升,顯示景氣維持在成長軌道,近來國際科技大廠對下半年營收、展望都呈樂觀,加上傳產業來到傳統出口旺季,景氣燈號是否會再亮出熱絡的紅燈,邱秋瑩回應「可以期待」。邱秋瑩進一步表示,市場日前對美國經濟衰退有隱憂,引發金融市場較大幅震盪,但股市很快持穩,經濟衰退的擔憂獲得緩解,美國經濟回穩、歐盟緩步復甦,這對景氣會有較正面的挹注。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7日也發布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77.75點,創近4年半來新高,6項調查指標中有5項上升,其中,以「未來半年物價水準」增最多,月升4.47點,創3年又5個月來新高。即使CCI總指數轉強,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仍警示,接下來可能面臨兩大經濟風險,第一,美國經濟有陷入衰退循環的可能,這將是最主要經濟風險,尤其失業率快速攀升,恐怕出現薩姆法則,即失業率上升後,企業裁員聲浪四起、導致消費力下滑,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吳大任表示,其實今年聯準會3月或6月就應該採預防性降息,拖到9月才啟動,推估恐怕要一次降息2碼,才有可能發揮政策效果。第二伴隨的風險則是AI有泡沫化的疑慮,吳大任認為,AI是未來發展趨勢,企業花大錢投資卻無法轉換成同等值的商品售價,若投資短期無法在終端售價上獲得回報,恐怕會進一步反映在財報以及股價上。邱秋瑩則指出,展望未來不確定風險,包括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主要經濟體的貿易保護措施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後續發展;美國聯準會將於9月啟動降息,邱秋瑩認為,降息幅度多寡以及全球主要央行的應對措施等,國際財經的走勢仍有待密切觀察。國發會的景氣燈號由9項構成項目中,7月海關出口值由紅燈轉呈綠燈,分數減少2分;工業生產指數由紅燈轉呈黃紅燈,分數減少1分;其餘7項燈號維持不變。
睽違2年半!6月景氣燈號亮「紅燈」 國發會:下半年可樂觀看待
暌違兩年半,國發會29日公布最新6月景氣燈號,亮出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國發會表示,6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8分,較上月增加2分,剛好突破分數下緣轉為紅燈,距離上次亮紅燈的時間落在2021年12月。國發會官員解讀,景氣燈號轉為紅燈,顯示製造業不均衡復甦情況改善、加上AI年底絡繹不絕的訂單,下半年景氣可樂觀看待。國發會進一步解釋,AI人工智慧消費端應用普及,半導體供應鏈、伺服器需求熱絡,加上傳產外銷回穩,出口轉呈紅燈,帶動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恢復綠燈,另外,領先及同時指標續呈上升,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增溫。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同天公布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75.36點,與上月比較上升了2.67點,創近3年新高,影響總指數的6個分項指標中,包括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4項指標皆上升,唯一下降的指標是未來投資股票時機,購買耐久性財貨則呈持平。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由於CCI指數調查時間沒有遇上凱米颱風,後續須留意颱風災損衝擊物價,而國內股市修正幅度過大,可能損及消費信心,以及下半年出口動能是否能延續等,是當前隱藏的3大風險。展望下半年,國發會表示,國際終端需求逐步復甦,供應鏈回補庫存意願增加,加上新興科技應用商機強勁,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出口成長動能可望延續;投資方面,半導體供應鏈為維持技術領先優勢,持續擴充高階產能,加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落實、國際指標來台投資、綠能裝置推進等,均增添投資動能。消費方面,國內景氣回溫將有助帶動企業調薪意願,今年前5月實質薪資轉呈正成長,加以股市活絡推升財富效果,以及政府推動減輕民眾負擔措施,消費動能可望維繫。
日圓將貶破170?日央行何時出手干預 外媒:美國28日公布PCE成關鍵
日圓兌美元匯率26日來到159.94兌1美元,幾近已臨日本政府匯率防線160日圓兌1美元,由於美元續強,市場持續拋售日圓,根據外媒報導預估可能會貶破170關卡,並關注本周五28日美國將公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該指數為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作為日本政府干預匯率的時間點參考依據。日本財務省副大臣神田真人在前兩天24日曾表示,日本政府已做好了在必要時24小時整天干預外匯市場的準備。由於一旦貨幣波動劇烈,恐將對國民經濟帶來不良影響,神田就指出,全球政府每天皆就貨幣波動在內等做相當多的聯繫。根據臺灣銀行的日圓台幣的現金匯率賣出價格,26日一早開盤為0.2069,午盤後來到0.2071,而今年1月相對高點為「0.2217」,顯示日圓貶不停;也就是說,從1台幣兌4.51來到4.83。萬事達卡2024旅遊趨勢報告指出,外匯匯率和當地消費水準正是現今旅客在規劃旅行時的重要考量。在日圓匯率貶值的推動下,日本在旅遊旺季高峰期開始前就創下旅客量歷史新高,數據顯示,2024年3月創下單月吸引三百萬旅客的紀錄,在低物價水準、溫暖氣候和有利匯率的推動下,讓旅人們願意多加停留。
國人10月消費信心飆升創16月新高 「這指標」增幅最大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下稱台經中心)周五(27日)發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指數為69.06點,創16個月新高以來新高,且6項分項指標全部上升。上揚主因要為受到內需消費熱絡帶動,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升幅最多。CCI以100做為榮枯線,低於代表偏悲觀,反之則偏樂觀。本次調查中,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票時機、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共6項分項指標全部上升。但從絕對水準來看,六項中有五項偏向悲觀,僅有購買耐久性財貨呈現樂觀。其中上升幅度最多的是投資股票時機,顯著上升4.6點達49.56點,其次是物價水準月增3.16點至28.06點。然而本周台股大跌,調查結果和股市表現不同;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解釋,問卷調查時點落在10月18到21日間,剛好重疊台積電法說會正向消息,帶給民眾繼續投資股票的信心;而本周股市下跌的情況,可能會反映到下個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整體來說,吳大任表示,10月CCI上升主因是疫後內需消費強勁,民眾對景氣的看法較為正面,再加上百貨週年慶,最新零售數據都有所成長,暑假期間出門旅遊甚至出國旅行,都讓民眾感受景氣不錯,因此看法比較正面。此外,國人買房信心如常維持在樂觀態度,帶動房市剛性需求熱絡,也是民眾對台灣經濟前景有信心的展現,「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分項指標本月調查結果為81.61點,月升1.61點,和外人看台灣經濟疲弱、衰退,有極大的不同。不過,吳大任提醒,在全球升息循環下,實際上台灣整體經濟情況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9月出口雖然由負轉正,但能否持續還是有很大變數,目前美國實際家庭債務數據快速攀高,利率也將高高掛在5%以上更久,終端需求仍有持續下降的可能。
軍公教年改5年「未達目標」 民眾黨:應檢討改革方向
軍公教年金改革屆滿5年,行政院會同考試院依法進行首次檢討,然而銓敘部早就坦言「未達預估目標」。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邱臣遠今(2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新調整年金制度,並參照相關經濟數據調整待遇,讓公務員重拾士氣以及榮譽感。立委張其祿直言,蔡政府年改大幅削減公務員福利,銓敘部官員也坦言成果未盡理想;5年節省了約1600億元,但另一端蔡政府卻又透過各種特別預算增加了更鉅額的2.5兆公帑支出。這種狀況下,已導致公務員士氣下降、大量流失、國考報考人數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公務人員人才培養。此外,自從今年7月「公務人員退撫新制」實施後,已不再有公教人員新人提撥退休金注入舊制退撫基金,但支領退撫給與的退休人員將已逐年增加,再加上基金自營績效持續低落,若政府不儘早撥補或另行規劃可持續性財源,基金恐提前面臨破產危機。張其祿表示,公共年金制度是國家對公民的重要承諾,建議政府應該依據整體經濟、薪資、物價水準及國際範例(如新加坡),檢討和調整公教務人員待遇及退撫制度,民眾黨也有提出務實的公務人員俸給修正法案草案,以求真正改善公教人員待遇。邱臣遠指出,國人平均壽命不斷上升,然而活得越久,花費也會變得越多,讓許多民眾對退休產生焦慮,這一點也可從公務人員的年齡結構窺見端倪。根據銓敘部年報統計,60歲以上的公務人員占比2016年約5.51%,2021年已經提升到6.5%,這些「高齡公務員」延後退休增加的情形,體現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種「退休恐慌」連適用退撫新制的公務員也深有同感,考量現在不婚、不生、高房價等社會現況,年輕公務員退休後,可能還要負擔高額房租與生活費,多數人都質疑公保能否維持生計。邱臣遠直言,要解決公職人員的「退休焦慮」,最直接的緩解方式,就是針對軍公教薪資進行適度調升。軍公教調薪是許多民間企業的參照指標,若能調薪,真實受惠人數遠遠不止帳面上70餘萬軍公教人員,中央應該拿出具體辦法終結「企業低薪文化」。不過他特別強調,調整薪資必須有所依據,呼籲可仿效美國聯邦政府,設立「年度自動調薪」制度,排除獨斷與政治影響。邱臣遠指出,民眾黨團於2021年提出「公務人員俸給法第十八條條文」修正草案,要求「軍公教員工待遇審議委員會」應被納入全國性公務人員協會代表,以符民主之原則,也能讓第一線公務人員確實了解政府在薪資調整的考量,同時傳達基層聲音。
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 專家分析「景氣仍有隱憂」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67點,較上月上升0.49點,調查的6項分項指標中,僅「國內物價水準」下降;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5月適逢母親節,民眾外出聚餐、消費,加上出國人數增加,CCI回升恐怕是短期現象,當前出口表現不佳,聯準會又有升息壓力,景氣前景仍有隱憂。吳大任進一步指出,口罩禁令解除,5月母親節民眾外出聚餐,不少人都感受到餐廳一位難求,又看到旅遊景點人潮絡繹不絕,服務業也有缺工現象,CCI調查是民眾主觀感受,5月CCI反彈,很可能是短期現象。我國景氣呈現外冷內溫,主計總處上周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04%;吳大任表示,美國4月核心個人消費(PCE)物價指數不降反增、年增率4.7%,6月聯準會升息的機率大增,當美國升息壓力不減,我國出口衰退的影響持續發酵,當廠商接單不順,製造業無薪假將愈來愈頻繁,家庭所得就會受到衝擊,對經濟前景抱持保守態度。6月CCI各項分項指標中,以「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升幅最多,調查結果為110點,增加1.65點,其他如「投資股市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也都上升;唯一下降的指標是「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為24.4點,月減2.45點。吳大任表示,4月才調漲電價,廠商轉嫁給消費者的售價,才要開始浮現,加上房價上漲、租屋者的租約陸續到期,房租調漲也會慢慢顯現,下半年通膨壓力不容小覷,不過,受全球景氣低迷影響,吳大任推估下半年進口物價跌,將略為抵銷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5月消費信心指數回升「物價指標」連2跌 學者:下半年景氣保守看待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台經中心)今(29日)公布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回升至63.67點,月增0.49點。6項調查指標中,投資股市時機、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財等5項上升,僅物價下滑。其中,物價指標不僅連2跌,更創2008年11月以來新低,超過99%民眾認為未來半年物價將小幅或大幅上漲,反映民眾對通膨預期仍不輕。台經中心指出,本月各項分項指標中,上升幅度最多的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調查結果月增1.65點至110點,而上升幅度最少的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調查為26.8點,僅上升0.1點;唯一下降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月減2.45點至24.4點。另外,「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月升2.05點至105.35點,創去年7月以來高點。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從平均地權條例到央行接連升息,都對房市有抑制效果,民眾期待房市修正之下、未來半年價格可望鬆動,適合進場,指標因而走揚。不過,主計總處才剛下修今年全年GDP預測值至2.04%,勉強保2;國發會公布的4月景氣燈號也連續第6個月亮藍燈,反映消費信心的CCI卻逆勢走揚。對此,吳大任指出,CCI看似與當前經濟情勢相反,其實只是反映疫情解封、消費升溫的短期效應。吳大任接著說明,疫情解封加上口罩禁令解除,國人聚餐、出遊、出國等活動增加,催生消費熱度,服務業甚至有缺工現象,使得民眾主觀感受認為景氣不錯,因而帶動5月CCI各項分項指標如國內經濟景氣、就業市場等表現。不過吳大任對於台灣經濟前景仍持保守態度。他解釋,景氣外冷內溫,出口持續衰退的影響還在發酵,且短期不會好轉;廠商接單不順利的情況下,製造業接下來可能凍結人事、甚至放無薪假,下個月又是畢業季,預估後續就業指標不太樂觀,家庭所得也會受影響。「到了下個月、下半年,會慢慢反映台灣經濟衰退的影響」。
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止連3升 學者:這2因素抵銷普發6000效益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公布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3.18點,月減1.29點,終止連3升;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普發現金6000元會刺激消費,不過,升息以及4月電價上漲等兩大負向因素,讓消費信心受到打擊,抵銷了普發現金6000元效益。吳大任分析,景氣下行風險之際,政府應該要刺激消費、提升經濟,來抵銷出口衰退衝擊,普發現金6000元的政策,也正朝這個目標而來,不過,央行才宣布升息,4月電價又平均上漲11%,升息、漲電價都會增加家庭經濟支出,當預算減少,就會排擠消費支出。普發6000元現金的刺激消費目的,吳大任坦言,成效沒有出來。影響CCI的六項分項指標,僅投資股市時機指標上升,五項指標包括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等全數下降;其中,降幅度最多的指標是對「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調查結果為26.85點,較上個月調查結果下降3.7點。吳大任表示,雞蛋、雞肉與豬肉等重要民生物價,居高不下,通膨議題短期難解決,當家庭經濟負擔壓力增加,對消費者信心來說,就會處於比較不利的狀態。
放寬老農津貼排富標準 立委修正過時條款
立法委員郭國文、王美惠、鍾佳濱、何欣純與黃世杰指出,《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所規範的「排富條款」為民國100年立法之門檻,在物價、房價不斷上漲的狀況下,應與時俱進,讓排富門檻反應目前社會經濟狀況,因此於今(20)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修法草案。郭國文指出,過去10年以來,物價指數已從93.58漲至104.7,成長11%;房價指數則飆升58%,從79.75漲至126.33,因此提出修法,來確保排富條款不會排除通膨下的經濟弱勢。若依照目前的房、物價水準,排富條款應該提升至農業外個人所得55萬,或不動產所得800萬才應該為符合現狀的排富條款。王美惠表示,現行的暫行條例中,除了排富條款需要被修正外,「農民退休儲金」檢討周期為每3年一次,「老年農民福利津貼」作為儲金輔助卻要4年才能檢討,已無法即時因應通膨及國內外經濟形勢,對農民老年生活扶助顯有不足,後續王美惠將針對年限規定提出修正草案,加強保障老年農民。鍾佳濱指出,現行《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排富條款,若追溯源頭,其原始依據是《敬老福利生活津貼暫行條例》於2002年制定時的標準,若回追2002年的物價水準,物價指數從81.8漲至104.07,漲幅高達27.2%;房價根據信義房屋調查,從35.6成長到144.6,成長約4倍。鍾佳濱強調,近年來「排富條款」多以所得稅率20%為門檻標準,藉以讓國家資源有效利用、公平分配。因此,他也呼籲農委會於提出對案時,應充分分析其他部會排富條款設算條件,藉以達到國家政策一致化的目的。何欣純說,雖然相關扶助弱勢的門檻標準雖不宜過度放寬,但常侷限於過於僵化的法規限制,讓實際需要幫助的民眾反而得不到政府的即刻救援,呼籲其他有關中央租屋補貼、社會住宅出租、學生就學貸款的適用門檻也應該滾動調整,多幫社會弱勢拉一把。張宏陸表示,老農津貼於民國84年發布實施,以照顧不辭辛勞、努力耕耘的台灣農民,其中排富條款的設置也確保國家資源妥善分配。然而,現今物價、房價指數逐年飆升下,老農津貼的排富條款仍困在民國100年,與現實脫節。黃世杰指出,近年來房價不斷上漲,以及公告土地現值或房屋評定標準價格調升,致部分已領取老年農民福利津貼者縱土地及房屋未增加,仍遭排富標準排除。目前老農福利津貼的排富條款還是依10年前的物價指數來計算,顯然需要加以修正以反映目前的社會經濟狀況。
1月景氣燈號連3藍!創近14年來新低 6、7月有望反彈
國發會景氣燈號走勢圖。國發會昨公布1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3顆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綜合判斷分數又較上月再掉1分,來到11分,創近14年來新低;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儘管領先指標轉為上揚,悲觀情緒淡化,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仍高,外需疲弱狀況依然存在,景氣是否觸底反彈,國發會抱持保留態度。對於台灣景氣前景,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赴立法院經委會接受質詢時,立委也相當關心;龔明鑫指出,去年製造業就有去化庫存的壓力,預估這波的景氣谷底會落在今年5月,6、7月就有反彈的機會。我國1月出口總額降至315億美元;儘管出口下滑、製造業景氣低迷,龔明鑫指出,現在國內經濟需仰賴內需消費來支撐,從相關統計數據看來,餐飲、零售數據已撐起我國的內需消費。1月景氣燈號續亮藍燈,龔明鑫認為,景氣不會一直處於低檔,預計谷底落在5月,待庫存消化後,景氣將於6、7月谷底反彈,不過,反彈力道不至「一飛衝天」。吳明蕙表示,領先指標轉為上升,只能解讀「景氣落底訊號隱約浮現」。吳明蕙認為,外在經濟情勢仍充滿諸多不確定性,包括,俄烏戰爭持續帶來的通膨壓力、美國升息腳步未歇等,加上全球供應鏈調整等,都將牽動我國的經濟前景。國發會報告指出,1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11分,構成9個項目中,海關出口值由藍燈轉黃藍燈,分數增加1分,貨幣總計數M1B、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都由黃藍燈轉藍燈,分數各減少1分;其餘6項燈號不變。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昨也公布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2.47點,這次不僅連續2個月回升,6項分項指標也全數上揚,不過,近來雞蛋、雞肉接連上漲,民眾對未來國內物價水準指標仍僅27.15分,顯示民眾仍憂心未來物價上漲壓力。即使2月CCI調查結果回溫,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這不意味CCI觸底反彈,因為台灣出口占GDP比重超過7成,若歐美繼續升息、終端消費需求不改善,這次CCI回升恐怕是曇花一現。
9成新鮮人考慮海外求職 創10年新高
國境解封,海外工作機會也跟著變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指出,今年高達9成應屆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考慮赴海外求職,比例創10年新高;人資專家楊宗斌分析,新鮮人尋職會考慮海外工作,除了疫情趨緩以外,還有高薪與發展舞台的「磁性效應」。調查同時發現,求職的新鮮人最偏好的工作地點的前五名,排序分別為日本、東協、美國、紐澳與南韓。楊宗斌從求職者偏好工作地點分析,意味大都市對年輕人來說,具「職場磁吸效應」,不論薪資、發展舞台等,都能提高「外漂」離鄉的意願:不過,當求職者自認工作機會較多、起薪較高同時,也要考量當地物價水準也較高,倘若當地物價、房租等讓開銷變大,加上往返台灣的機票費用,想要靠自己存人生第一桶金,恐沒想像中容易。主計總處去年底公布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受COVID-19疫情衝擊,110年赴海外工作者僅31.9萬人,較109年大減18.2萬人,是調查以來最低水準;若以赴海外工作地區觀察,赴中國大陸者減少7.9萬人較多,東南亞、美國也分別減少4.6萬人及2.3萬人。楊宗斌解讀,社會新鮮人想赴海外工作,是邊境解封後的反彈,讓工作多了一份選擇;104人力銀行觀察,近1年來,企業徵才職務需要的前五大外語依序為英文、日文、越文、韓文、泰文,其中,越文年增幅9.1%,泰文年增幅21.2%,顯示企業受南向政策持續發展,對越文、泰文的需求轉強。楊宗斌認為,目前海外上工的變數仍多,需要考量該國疫情變化、防疫狀況與醫療水準;求職者赴海外工作,通常都要求比較高的薪水,楊宗斌認為,旅外職場經歷,未來返國後對履歷表有加分作用,仍有機會獲得「雙贏」的結局。
升息何時才停手? 央行列2條件
全球央行齊力升息對抗通膨,央行今年來亦連續三季、三度升息,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9日質詢央行「因應升息影響之對策」,詢問「何時會停止升息?」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表示,「美國什麼時候會停止升息,很重要」,這將是金融市場翻轉的時候。至於台灣停止升息的考量,則需符合兩項條件,一是近期物價水準雖然居高、但仍要可控。二是假設2023年台灣CPI年增率很確定可降至2%,央行目前預測值為1.88%,若能比該值更低,央行就會考慮調整貨幣政策。楊金龍表示,央行9月22日才剛舉行完第三季理監事會,除了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並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95%,「現在通膨率2.95%還是高的」。他補充,各國升息政策目標都是讓通膨率降至2%以下,美國、歐盟都是如此。在提報給立院財委會的報告中,央行指出,今年以來高通膨已成為全球現象,且通膨壓力較高的經濟體升息幅度較高,如3月以來,美國聯準會體系五度升息共3個百分點,歐洲央行兩度升息共1.25個百分點,英國、瑞 士、澳洲、南韓、紐西蘭、加拿大及東協等國央行亦升息。國際商品價格攀高,帶動國內物價漲幅持續居高,今年前八月CPI年增率為3.1%,央行表示,國內面臨輸入性通膨的極大壓力,近月來隨國際原油價及及穀物等原物料價格回軟,加以國內天候良好,食物類價格漲幅減緩,CPI年增率8月回降至2.66%,不含蔬果及能源的核心CPI年增率則略降為2.73%。央行貨幣政策考量於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情況,台灣經濟成長動能,還有其他國家利率調整情況,楊金龍指出,全球市場變動很大,現在和年初時的環境已經不一樣,雖然三項考量仍在,但考量的「程度上」不同。基於CPI今年下半年已呈現緩步回降,央行預測明年CPI漲幅可望回落至1.88%,楊金龍直言,CPI預測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經濟展望也還有變數;央行下一次理監事會於12月舉行,這三個月內,央行將密切關注物價與經濟成長的走勢。
中經院最新預測:2022年台灣通膨率3.11%
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估測,202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即一般所稱的通膨率預估值約為3.11%,較2021年的1.97%差距1.14個百分點,主因輸入物價高漲,推升國內物價水準。另外,近來美元匯價走強,加上新台幣相對走貶,也推升國內物價水準。CPI達3.11%雖然為中經院的預估值,卻是該院鮮少作出的高預估,對照主計總處公布的實際值,前次破3%是2008年,當時為3.52%。除此之外,2000年至2021年,長期維持在1%上下,僅有2005年在2.31%。中華經濟研究院19日舉辦「2022年第3季台灣經濟預測記者會暨座談會」,發表2022年第3季的台灣經濟預測數據,並探討今年經濟展望及其影響因素,由中經院長張傳章主持,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報告。張傳章指出,由於全球及主要國家經濟因通膨走高、下行風險增加,中經院此次修正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3.56%,較上次(4月)預測值下修0.4個百分點,「從國際經濟機構近期來一致的下修經濟成長率、上調通膨率,台灣也是一樣的方向。」張傳章指出,雖然經濟成長率下修,但我國成長表現已連續4年(2019年~2022年)經濟成長率達3.0%以上,預估各季成長率分別為3.14%、2.85%、4.28%、3.91%,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情形。彭素玲亦指出,世界各國為了對抗通膨,都採取貨幣緊縮的政策,升息動作明確,對經濟活動會有所影響。對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價位,彭素玲指出,因通膨、升息,及相對經濟情勢考量下,預估短期內美元走勢將持續強勢。預估2022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全年平均匯價約為29.23元,較去(2021)年之平均匯價28.02元貶值約1.21元(4.32%)。
各國央行全面啟動 通膨升息跟你、我有什麼關係
美國與台灣都走上升息的道路,為什麼要升息,到底對民眾會帶來哪些影響?甚至是手中的錢又意味著什麼改變?根據《CNBC》報導,升息是緊縮貨幣的一種政策手段,通常是因為貨幣供給大於需求,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的錢太多了,導致通貨膨脹嚴重,央行就會透過升息,讓市場熱錢回歸金融體系,藉以抑制通膨,達到穩定市場的功能。為什麼要升息,到底對民眾會帶來哪些影響?(圖/翻攝自CNBC)所謂的通膨(inflation),就是物價水準在某一期間內持續上漲,或是等值貨幣購買力持續性下滑,因此,若物價有「顯著上漲」等特點,就可稱為有通膨的現象。當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率上升時,若利率不升,通貨膨脹率就會高過銀行存款率,央行為了避免這種情形就會升息。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圖/達志/美聯社)回到這次的升息主因,由於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美國聯準會(FED)自2020年3月2次緊急降息,使利率趨近於零,並且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簡稱無限QE),使市場流通的貨幣增加,刺激企業借貸、投資,再間接帶動就業與消費提升,由於市場熱錢太多,導致資產價格如股價、房價上升,連帶物價也上漲,反而造成通貨膨脹。聯準會於2021年底決議縮減購債,同時準備結束 QE,並啟動升息。來到2022年,全球央行幾乎走在升息道路上,3月中旬FED升息1碼後,英國、台灣央行也宣佈調升利率。不到一週,聯準會主席鮑爾強烈暗示5月很可能升息2碼,傳達出對抗通膨的最強烈訊息。為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FED在16日更拍板升息3碼,為28年來力道最猛烈的升息動作。當央行升息時,最明顯的就是存在銀行的錢利息會增加,增加民眾存款的意願。(圖/達志/美聯社)至於升息對普羅大眾有何影響,當央行升息時,銀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會上升,銀行也會同步提高存放款利率,以保持獲利空間。對民眾來說,最明顯的就是存在銀行的錢利息會增加,增加民眾存款的意願,反之若是跟銀行借錢,貸款利息也會提高。除此之外,升息還會影響到房貸、車貸和信用卡利率上揚,若貸款金額高、升息幅度就大,支出也會更沉重,對企業來說,意味著資金成本提高,由於許多企業的營運都是向銀行借錢投資,當借款成本上升,企業可能就會減少借款,降低投資比重,連帶影響企業成長。升息還會影響到房貸、車貸和信用卡利率上揚,若貸款金額高、升息幅度就大,支出也會更沉重。(圖/達志/美聯社)另外,央行升息也會引導資金從風險性資產如股市、加密貨幣市場等回流到銀行體系,讓風險性資產價格回落。進入升息,金融股是直接受惠族群,而高殖利率股不僅能抗通膨,報酬也比定存高,也將成為市場矚目標的。這次美國升息3碼,這也顯示各國資金都將被吸引往美元資產移動。(圖/達志/美聯社)以這次美國升息3碼,這也顯示各國資金都將被吸引往美元資產移動,也就是說,存款戶會把錢從其他利息較低的國家貨幣換成美元、或是移到美國當地的銀行。此舉會促使美元需求增加,進而推高匯率,使美元走強;相對他國的貨幣則會弱勢走貶。
全國碼頭工會爭取港埠業務費合理化 盼交通部速審通過
台灣港務公司為合理反映港埠服務提供者的作業成本,以及因應船舶大型化,近期推動「港埠業務費合理化調整方案」,此次調整在考量航商貨主的負擔能力後,原則調漲幅度為10%;對此,中華民國全國碼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施永林今(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當物價長年調漲高達34%以上,勞工薪資更應該調整,期盼調整方案儘速送交通部審查通過,提升基層勞工薪資水平。施永林指出,港埠業務費在1996年做過一次局部費率調整,自此後,基層碼頭員工再沒有享受到物價調漲後的薪資調整。他表示,經過這麼多年後,台灣港務公司終於看到基層勞工的辛勞,今年4月提出「港埠業務費合理化調整方案」,這份方案雖不能完全符合勞工在物價大波動後的需求,但至少反映部分事實,聯合會由衷感謝台灣港務公司有所擔當。針對本次「港埠業務費合理化調整方案」,施永林也說,雖然不盡完美,但仍期盼所有的進出口貨物業者,能秉於利潤分享原則,不要肥了自己,卻忘了勞工辛苦付出,請業者們不需要做無謂的反對,因為勞工是永遠的夥伴。施永林強調,費率調整的標準並不符合多個港區勞工工會的期盼,但站在港區整體作業配合下,費率調整牽扯到的所有行業,都應理所當然地受此次調整方案的嘉惠。他認為,對基層勞工來說,當然應該要調高20%以上,才符合現今物價水準,雖然這個目標不能一蹴可及,仍期盼「港埠業務費合理化調整方案」能儘速送交通部審查通過,提升基層勞工薪資水平。施永林今率領台中、宜蘭、花蓮和高雄4個港口的碼頭工會代表出席記者會,高呼「我們要加薪!我們要生活!」
買房抗通膨?最新民調:近五成擔心通膨高於2% 逾六成「現在不是買房」時機
國泰金控今天(21)發布3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逾九成民眾預期未來一年物價上漲,近五成民眾認為一年以後通膨高於2%;至於目前是否為買房、買房時機?64.8%民眾認為現今「不是」買房點,賣房意願則略高於買房者。而且民眾賣房意願指數不僅比2月上升,還是2014年10月以來新高,顯示近期房市榮景讓民眾賣房意願仍維持高檔。本項調查於2022年3月01~07日進行,針對國泰人壽官方網站會員及國泰世華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並成功回收共20,540份有效填答問卷。根據國泰金控公布結果,烏俄戰爭導致全球局勢緊張,市場擔憂戰爭將對景氣帶來負面影響,全球股市加劇震盪。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指數走低至8.1 (2月:8.4),風險偏好指數則微幅上升至15.0(2月:14.4)。關於民眾對於物價水準的看法,與2021年9月調查結果比較顯示:90.3%的民眾認為未來一年物價水準會上漲,較上次調查增加6.6個百分點;而6.9%民眾預期未來一年物價水準不變,較上次調查減少5.4個百分點;僅1.2%民眾認為物價會下跌,較上次調查減少0.5個百分點。整體而言,認為未來一年物價水準會上漲的民眾比例較上次調查增加。民眾對一年後通貨膨脹率看法的調查,與2021年9月調查結果比較顯示:47.5%的民眾預期一年後的通貨膨脹率會高於2%,較前次調查大幅增加12.1個百分點;其中20.9%的民眾認為通膨高於3%,較前次調查增加9.7個百分點;47.3%民眾則認為通膨落在0-2%區間,較前次調查減少11個百分點。整體而言,預期一年後通膨高於2%的民眾比例提升。
近5成民眾看好台股會上漲 甚至逾3成人要加碼股市
國人對股市前景呈現樂觀態度,根據國泰金控(2882)今天(20日)發布今年1月份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有46.7%民眾認為未來半年台股會上漲,34.3%民眾就現金、定存轉投入到股市意願增加,但也有22%人認為台股會下跌,近5成民眾不會改變現有的存款與消費習慣。該項調查於2022年1月01~07日進行,針對國泰人壽官方網站會員及國泰世華銀行客戶發出電子郵件問卷,成功回收共22,431份有效填答問卷。國泰金控表示,國發會最新公布的11月景氣對策信號維持紅燈,領先指標與同步指標皆上揚;國泰金控整理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景氣展望指數上升至17.5 (12月:4.6),現況指數走揚至26.6(12月:12.8);民眾薪資上漲預期指數走高至16.2(12月:13.2),創調查以來新高。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則小幅下滑至11(12月:11.6),近期本土疫情升溫抑制民眾消費意願。且高達91.9%民眾認為物價水準相較過去半年表現是上漲的,88.2%民眾也預期未來半年物價還是會上漲。而在個人薪資所得部分,23%民眾表示目前薪資所得相較過去半年是增加的,但有61%是維持原狀。再看主計總處估計2022年經濟成長4.15%,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平均預期值為3.44%,83%民眾認為2022年經濟成長率會達到2%以上;民眾對於2022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2.24%,預期2022年通貨膨脹率高於2%的民眾比例為59%。2021年上市櫃企業營收創新高,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情緒與風險偏好皆上揚。本月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股市的樂觀指數走高至24.7 (12月:11.9),風險偏好指數亦上升至19.9 (12月:15.2)。
「要從明朝開始存錢」才能買台北房 楊金龍:年輕人買不起可以用租的
台灣房市熱絡,連帶房價也跟著攀升,卻也讓年輕人買房顯得更加困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22日)表示,這波房價上漲固然有基本面與炒作因素在,不過他以自己為例,表示自己也租屋很長一段時間,直到40歲時才成為首購族,建議年輕人若買不起房,可以選擇先租房。在野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指出,台灣現正經歷1980年以來最大規模炒房潮,有網友計算,如果每月存1萬元,想購買台北的房子,必須從明朝存錢到現在才有能力買房,並表示首購族年齡已從20至30歲提高到30至40歲,詢問這樣的首購年齡正常嗎;楊金龍則回答「不曉得是不是正常」,但他強調,年輕人不一定要買訪,如果負擔不起就先租房,更透露「我也租房租很久,直到40歲時才首購」。楊金龍指出,房價處在高檔有一大因素是全球資金寬鬆,與台灣自2018年後經濟基本面良好,吸引台商回台投資,進而帶動買地、蓋房需求,此外,房市升溫,對房地產相關業者也是推銷機會,因此這波房市上漲固然有基本面支撐外,也有炒作的因素在。至於央行是否考慮以升息來打炒房,楊金龍指出,利率調整需考量現在物價水準、未來物價水準,與主要國家利率調升情況,和台灣紓困振興進度,因此是否升息,會交由央行理事會討論,並在合理時間點調升利率。楊金龍也透露,以明年而言,預期全球都是在緊縮情況,因此明年央行的貨幣政策,一定是朝緊縮的方向走。楊金龍的租房說,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圖∕翻攝自PTT八卦板)對於楊金龍的租房說,有網友表示:「連你都40,那你覺得其他人要多少?」、「幫人民制定政策是用你當基準嗎?」、「怎麼不說首購時貸幾成?總資產多少?」、「跟蚵仔麵線20元有得拚」;另有網友認為,「哪有上漲問題,就供不應求,成交率又沒掉」、「講得正確阿,一堆人只想不勞而獲」、「不管任何時代,年輕人買房都是不容易的事。」
振興五倍券神助攻消費 調查:近8成民眾預期「未來半年物價會上漲」
國泰金控公布最新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由於振興五倍券上路近2個星期,時事題特別針對民眾對五倍券的意願及用途做調查,有57%的民眾傾向在「今年底前」使用五倍券;4成計畫用於日常雜貨,是民眾表態比例最高的用途。行政院推出「振興五倍券」措施,國泰金這次調查與去年7月調查的振興三倍券比較,調查結果顯示,39.3%的民眾傾向將五倍券用在日常雜貨,較上次調查減少3.1個百分點;26.4%的民眾會在百貨商場消費,較上次調查增加2.2個百分點;11.3%的民眾將花在旅遊住宿,較上次調查減少3.3個百分點;9.9%的民眾則會用在餐廳飲料,較上次調查增加3.6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民眾在百貨商場與餐廳飲料等使用五倍券的意願,相較於三倍券是呈現增加;大葉髙島屋觀察,自紙本五倍券啟用後,首5日回收金額較去年同期三倍券成長4倍,帶動全館買氣較去年微幅成長約3%,其中,五倍券使用前3名的業種,分別為餐飲,其次為運動用品、化妝品。新光三越分析,由於這次五倍券的發放總面額為每人5千元,比去年的3千元足足多了2千元,10月適逢百貨週年慶,後續緊接雙11、年終折扣等購物旺季,通路為了吸引顧客回流、挽回第二季、第三季因疫情流失的業績,最好的優惠一定在10月搶先端上,這也印證了近6成民眾年底前用完五倍券的調查結果。值得留意的是,油價、原物料上漲,已對民眾生活形成壓力;國泰金10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今年平均通膨預期值為2.07%,略高於9月調查的2.05%;高達78%受訪民眾預期,未來半年物價水準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