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
」 物化女性 化石![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3261/sm-6246cb3b243b110bebb1d4743aab3aab.jpg)
太幸運!母女大街上散步踢到化石 鑑定距今達逾4億年
幸運的人連走路都能踢到寶!近期大陸遼寧大連有一對母女,在甘井子區的街頭散步,路過一個酒店前踢到凸起物,打熱線通報相關單位,有地質勘查專家前往查看,初步鑑定後發現是距今4.8億至4.4億年的化石,保存狀況相當良好,讓不少考古專家很驚訝。根據陸媒《央視新聞》報導,2個星期前遼寧大連有一對母女散步,要前往甘井子區的一間餐廳吃飯,走到一半踢到凸起物,母女倆拍下凸起的地磚圖案,看起來像是生物化石;事後宋姓母親透過資料查詢,並撥打熱線通報,相關單位隨即派地質勘查專家到場查證。經過專家初步鑑定,母女倆踢到的凸起物是化石無誤,形成於距今約4.8億至4.4億年前的奧陶紀,在大陸分布廣泛、數量大,因此沒有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中,無需特別保護,但其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能幫助市民了解數億年前的古生物樣貌。而此次發現的化石又被發現是源於當地一間酒店7、8年前鋪設的地磚,業者透露是自家閒置的建材。有考古專家推測,化石原先存在地層岩石中,經加工成石板後得以保存,在大連的復州灣到長興島一帶及旅順地區,藏有這類化石的石灰岩屬常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92929/sm-7fb22dc8297ab0674bd9cf7135bee451.jpg)
Luxygirls場邊不雅影片曝光! 全場嘆:職棒啦啦隊誰跟妳們一樣沒水準
SBL超級籃球聯賽彰化柏力力的啦啦隊LuxyGirls爭議頻傳,如今官方Instagram又PO出一段不雅影片,只見畫面中,林倢在場邊蹲下面對克啦啦的下半身,而克啦啦則是不斷「前後扭動身體」,旁邊的成員甚至還幫林倢綁頭髮,疑似在模仿吹簫,遭大批網友一面倒痛批,「台灣啦啦隊怎麼變這樣了」、「這是籃球場上不是酒店,職棒啦啦隊誰跟妳們一樣沒水準」、「看過日本職籃,再看台灣職籃真的可悲死。」LuxyGirls官方近日在Instagram上傳一段短片,並寫道:「祝大家新年快樂,蛇全部都出來」,只見畫面中可以看到一群啦啦隊員先是對著鏡頭大笑,接著成員之一的林倢就在場邊蹲下,直接面對克啦啦的下半身,接著把雙手放在臉頰上,而克啦啦則是不斷「前後扭動」,旁邊的隊員最後更幫林倢綁頭髮,疑似在模仿不雅動作。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一面倒怒批:「如果有小朋友問他們父母她們在做什麼,應該怎答好」、「台灣啦啦隊怎麼變這樣了」、「繼5678單親媽媽之後,職籃啦啦隊又再次突破下限」、「唉只有女性會物化女性」、「這是籃球場上不是酒店,職棒啦啦隊誰跟你們一樣沒水準」、「這不是老少咸宜全家觀賞的球賽嗎?喔~原來把生活融入工作是這樣」、「水準超低」、「看過日本職籃,再看台灣職籃真的可悲死」、「LuxyGirls被物化真的活該,還自以為幽默,到底幽默在哪?」不過面對網友砲轟,LuxyGirls不甘示弱反擊:「這句弱掉了有沒有別的」。克啦啦也回應,「幽默感!幽默感!多看幹片學習一下好嗎?」而林倢則留言聲稱,她只是在做臉部運動。不過網友還是不領情,「住美國那麼久了,看了多少啦啦隊表演,從沒看過這種的,知道為什麼嗎?他們也知道那些動作不得體」、「想要兼職賣淫的話去林森北路,不要在有小孩的運動場所做這種動作,做這些想表達什麼?被罵破X的時候不要在那邊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1486/sm-6d81ffe7edd0f0b34414b4e82b494f94.jpg)
性騷當有趣?海軍官校招生片喊「睡學姐旁邊」 司令部急下架
國軍各單位為了招募新血,無不挖空心思,未料高雄海軍軍官學校日前委外拍攝招生影片,影片設計內容卻涉及性騷擾爭議,原來影片內的台詞居然出現「以為可以睡在學姊旁邊」、「我以為進來就是學姊的人」等,引發網友熱議,甚至讓外界痛批是在物化女性,對此,海軍司令部接獲反應後,緊急下架影片,並表示未來會善盡審片責任,並虛心改正。從海軍官校委託行銷公司拍攝的「海軍官校報到體檢」短影音可見,一名官校男生介紹寢室環境,鏡頭一轉,這時一名引導女學生出現,模擬新生者竟跟學姊說,「我以為可以睡在妳旁邊」,立刻被學姊糾正,「這裡是官校,麻煩你搞清楚狀況,男女都是分開的,你想的美」!女學生接著導引介紹進行快篩時 學姊又被問,「我以為美女學姊幫我作快篩」、「我以為進來就是學姊的人!」之後女學生介紹海軍薪資,提到官校學生每個月可領5萬多元,並反問「有沒有心動?」但對方卻回,「我的心都在裡面了,反正有美女學姊帶著,多少都OK啊」!這支「海軍官校報到體檢」影片一曝光,立刻在社群網路上瘋傳,不少人看到後認為,雖然知道這是為了配合時下年輕人的用語吸引大家目光,但是使用「撩妹」的言詞,似乎有失軍人端正形象,且言語間還疑似涉及性騷擾或物化女性,不少軍方人士也覺得不妥,紛紛向海軍司令部反應。由於國軍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選擇提前退伍的軍士官人數由2020年的401人,激增到2024年的1565人,短短4年內暴增4倍之多,因此三軍透過網紅、行銷公司拍攝各種短影音,希望可以招募新血加入。針對這短影音引發熱議,海軍司令部回應,有關海軍官校委託行銷公司拍攝招生短片,內容不適宜部分,已立即下架,後續將善盡審查責任。對於造成社會觀點不佳,本軍虛心改正。國軍各單位為了招募新血,花費心思並利用部隊俊男美女,透過時下年青人流行或是網路搞笑梗,想藉此吸引青年加入國軍行列,無奈海軍官校這次委託行銷公司拍攝的短影音被質疑太輕浮,甚至有戲謔言語,且帶有性騷擾與物化女性成分,已經失去招募的原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1447/sm-6f3490b4548fa5befa46d6c56dfc6c89.jpg)
愛女遭活摘器官張孝全血腥復仇 五堅情、頑童助陣演出
犯罪動作電影《器子》公布卡司陣容,由張孝全攜手李沐、婁峻碩、薛仕凌、小春等人演出。該片籌備5年,拍攝期遇疫情兩度中斷,後製又精雕細琢兩年,終於敲定檔期在4月上映。對此,張孝全開心表示:「等了很久,《器子》終於要與大家春天見!」李沐則興奮喊話:「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等待,很期待能夠看到電影成品,也很期待在電影院和觀眾見面!」《器子》拍攝期間遇疫情中斷2次,李沐對於電影上映直呼興奮。(圖/華映提供)張孝全在《器子》中演出一心為妻女復仇的「最強老爸」,故事描述張孝全飾演的張其茂,女兒在三個月大時疑似被販嬰集團偷走,妻子過度自責後自戕,他為追查真相反被誣陷入獄。含冤出獄後,他查出兇手竟是活摘器官集團,女兒當年被鎖定成非法取走心臟的「器子」。滿腹悲憤的他,決心展開以暴制暴的復仇行動。片中藉殺人直播和器官買賣的議題,突顯社會因貪利及自私而物化人命的血腥殘酷。張孝全的角色滿手殘暴的復仇,卻也背負對妻女的不捨血淚。他將對抗由金錢、權勢、暴力所組成的龐大犯罪網絡。電影節奏明快,轉折不斷,極富娛樂性。李沐與婁峻碩再度攜手合作,婁峻碩所屬的「五堅情」夥伴陳零九、賴晏駒、邱鋒澤都特別參演。另一當紅男團「頑童MJ116」也有小春、大淵二位成員加入演出陣容。《器子》將於4月11日上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0561/sm-022887952459409efe077300a12a4870.jpg)
松村北斗首度與川口春奈合作 竟比喻對方像蟒蛇「感覺會被吞掉」
由人氣女星川口春奈、偶像男團SixTONES成員松村北斗首度共演,全新原創的「律政愛情劇」《Ensemble合奏》即將開播,是日劇少見在職人劇中、主角有明確戀愛線的設定,兩人般配的外型也讓許多觀眾在開播前就期待不已。原先川口春奈以為這是兩人第一見面,松村北斗卻爆料自己早就在高中見過她,對她的第一印象竟然是「話很多!」,還比喻川口春奈像「蟒蛇」。松村北斗解釋,他其實是川口春奈的高中學弟,雖然不同年級但曾在同間教室上過課,兩人並不認識,「當時對她印象就是話多到感覺老師都放棄的程度!」這次在《Ensemble合奏》第一次正式面對面,內心還有點緊張的想:「會不會很可怕呢?」笑說感覺好像會被她吞掉,更說如果要把川口春奈的角色動物化的話,他認為應該是「蟒蛇」,搞笑比喻讓川口春奈笑翻。川口則說自己完全沒發現高中時期曾與松村北斗一起上過課,笑說應該是他「藏太好」,跟現在在舞台上或演戲時充滿魅力的表現反差很大。川口春奈在劇中飾演一位奉行現實主義的女律師「小山瀬奈」。(圖/KKTV提供)《Ensemble 合奏》故事描述一位奉行「現實主義」、認為戀愛成本效益太低的女律師小山瀬奈(川口春奈飾),與抱持「理想主義」的新人律師真戶原優(松村北斗飾),個性截然相反的兩人在聯手解決各種戀愛糾紛案件的同時,竟開啟了一段令人心動的辦公室戀情。川口春奈透露,首集將會著重在兩人如何變成搭擋,她飾演的瀨奈興趣是練習高爾夫揮桿,但現實中她從未打過高爾夫球,拍戲前雖也有惡補練習,苦笑說:「但球總是朝奇怪的方向飛走...」松村北斗則笑補充說:「看的出來妳陷入苦戰。」松村北斗也透露第一集中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竟是搞笑藝人大河原次郎所飾演的早川崇登場的橋段,他會一個人在偏僻的地方,低聲說著一些讓人不太舒服的話,「我實在是非常喜歡那段!雖然可能會被製作人罵,但如果大家只記住第一集的早川,我就心滿意足了。」《Ensemble 合奏》首集將於 1/19 在KKTV 上架播出,每週更新一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86150/sm-84388539084905bd2438775e5d2ecab7.jpg)
建中校友會驚見11道「物化女性」菜單…竟發律師函索賠13萬 北一女重量級學姊開罵了
建中近日舉辦第46屆「30重聚」校友會,晚宴菜單卻出現充滿物化女性的菜名,包括「香鮑佐蘿莉」、「硬拚雅美碟」、「綠白制服趴」等共11道菜,現場還擺放穿襯衫的正妹立牌,引起外界撻伐。籌委會發聲表示會虛心檢討,卻傳出向爆料者求償13萬,而「北一女30重聚」活動創辦人李珠也砲轟這種行為低俗不堪,完全無視女性尊嚴,絕對不能容忍。臉書「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發文表示,不小盟收到律師所發的存證信函,指控不小盟監事諶淑婷評論建中30重聚晚宴菜單的文章,已經違反個資法,要求她賠償13萬,並發布道歉聲明,置頂30天,「那篇文已經有800多次轉貼就沒有分享,但這些中年人非但不知反省自己做為人的基本態度,既然他們這麼想澄清,那我們就大大地幫他們澄清好了」。諶淑婷照實刊登澄清文,不過許多網友都為她感到氣憤,紛紛留言:「讓他告,然後原告的姓名個資就可以攤在陽光下,看看是哪些中年成功建中男性了!」、「所以這群人根本就沒有反省啊!」、「老建中男和小建中男一樣難看一樣噁,了不起負責」。不小盟收到律師所發的存證信函,要求刊登澄清文。(圖/翻攝自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臉書)另外,此事也引來北一女50級生李珠關注,她在美國開辦北一女30年重聚會,自1991年起每年10月舉行年會,建中30重聚事件讓她感到震驚和不齒,活動竟公然以物化女性為噱頭,成為一群男性菁英的「娛樂」,這種行為低俗不堪,完全無視女性尊嚴,嚴重背離道德與性別平等的基本價值。李珠認為,建中的30重聚參加者大多為台灣社會的男性菁英,這群人理應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卻以物化女性為樂,實在令人痛心,不僅是對女性的不尊重,更是對整個社會性別平等努力的挑釁,「我們絕不容忍這類行為,並要求相關人士立刻反思並公開道歉。性別平等是社會的基石,任何漠視與物化女性的行為都應受到嚴厲批判」。李珠呼籲,北一女中校友及社會各界應共同譴責此事,為女性發聲,展現對社會進步的承諾,「教育與尊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唯有從制度與文化上提升性別意識,我們才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公平、更進步的社會。這不僅是女性的權利,更是我們共同的義務」。◎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85744/sm-23b33fda50d26f6ed9995b2ee6abc23d.jpg)
世界首例!百萬年前「鄖縣人」被高科技復原相貌
極目新聞26日報導,世界考古界的關注焦點「鄖縣人頭骨化石」,首次以「真面目」進入全球觀眾視野。湖北省博物館26日在武漢正式發布「鄖縣人頭骨化石相貌復原」成果,大名鼎鼎的「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在多學科、多領域、跨專業的科研團隊的「巧手裝扮」下,第一次有了清晰可見的容顏。 世界首例百萬年前古人類頭骨化石高科技相貌復原。(圖/極目新聞)1989年、1990年「鄖縣人」1號、2號這兩具古人類骨頭化石先後「重見天日」,震驚中外。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根據化石出土地命名為「鄖縣人」。根據頭骨特徵,屬於直立人類型,定名為「鄖縣直立人」,根據古地磁法測定,兩具化石距今約100萬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在同一地層被發現。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指出,「鄖縣人」考古成果為實證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演化史。2017年6月,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山西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組成多學科、多領域、跨專業的強大科研團隊,啟動「湖北省鄖縣人頭骨化石高精度掃描及相貌復原研究」工作,歷時多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發布會上,「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復原像與複製品同台亮相,對比一看,兩具頭骨化石「新長」出來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膚、毛髮栩栩如生,復原像表情深沉,久久對視,一不留神就陷入對「荊楚百萬年」的歷史沉思中。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馮小波曾參與「鄖縣人」2號頭骨化石考古發掘工作,此次他作為科研團隊代表,說明了兩尊復原像的誕生過程。馮小波回憶,2017年,他與時任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聊天,對方問道,「你研究鄖縣人那麼多年,他們到底長什麼樣啊?」這句話把馮小波問倒了,也是這一問,推動了「湖北省鄖縣人頭骨化石高精度掃描及相貌復原研究」的啟動。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馮小波就嘗試對兩具頭骨化石進行掃描,但受限於當時的相關技術不夠成熟,無法解開縈繞在馮小波心頭的若干謎團。直到幾年前更新的科技手段介入,才讓此次相貌復原有了實現可能。馮小波詳細解釋道,研究團隊首先通過高精度工業級掃描器,多次掃描「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科學、精準重建「鄖縣人」頭骨化石模型;然後以顱骨為基礎,以人體頭面部的解剖學規律為依據,在顱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繪畫和電腦圖像等造型技術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膚、毛髮等細部,重建顱骨的生前面貌。經研究,一號頭骨化石,女性,年齡25-45歲,距今約100萬年;二號頭骨化石,男性,年齡25-45歲,距今約100萬年。據指出,此前,北京人、陝西藍田人、四川資陽人、安徽華龍洞人等古人類化石均做過相關的相貌復原工作,但因多數古人類化石保存不完整,缺失大部分顱骨關鍵部位,導致復原像不完美;而保存完整的北京人的相貌復原,中外學者做的結果又不一致。此次「鄖縣人」頭骨化石相貌復原,集合了古人類學家、刑偵專家、三維復原專家、舊石器時代考古專家,是世界上首次對距今100萬年前的古人類頭骨化石開展的科學的相貌復原工作,對古人類化石相貌復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馮小波舉起「鄖縣人」2號頭骨化石,指著一處凹陷痕跡說,科研團隊此次與資深刑偵專家展開合作,沒想到刑偵專家一看到頭骨,就指出此處凹陷應是鈍器擊打造成,「這個細節就包含了很多資訊。」馮小波表示,兩具頭骨化石中所隱藏的資訊還有很多,接下來科研團隊將繼續深入研究,解開「鄖縣人」身上的諸多未解之謎。「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把與鄖縣人一起發掘的20多種動物化石都復原,這就是鄖縣人和他們的小夥伴們。」王先福稱,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先後出土了3具頭骨化石,一度引發各界好奇,「為什麼這裡會有這麼多、這麼完整的頭骨化石?這在全中國、全世界都是極為罕見的。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需要研究的課題。」伴隨著「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相貌復原的完成,兩具化石的原件也即將在湖北省博物館北館展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80800/sm-2a59353fa10f2006ac075af13749cf49.jpg)
馬龍訪中山女高遭形容「進入盤絲洞」 校方2聲明:抗議不當標籤
大陸桌球名將馬龍日前受到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來台,其中一個行程是參訪台北市中山女高,事後卻遭大陸媒體、網友形容是「唐僧進入盤絲洞」,引發中山女高家長會抗議,造成軒然大波。中山女高校方今(2)日也發聲明,強調校方立場與學生、校友一致,抗議不當標籤,呼籲公眾理性看待且尊重中山女高每一位學生、師生和校友們。馬英九基金會日前邀請大陸桌球名將馬龍與陸生團訪台,11月27日一行人參訪中山女高時,吸引不少女學生圍觀,怎料,大陸媒體卻形容馬龍是「唐僧進入盤絲洞」,還獲得大陸網友認同,掀起熱烈討論。中山女高家長會氣得昨(4)日發出聲明,心疼孩子因為大陸人參訪受到傷害,向主辦單位抗議外,也將對引用學生影像進行不當影射的媒體或社群,採取法律行動。大陸桌球名將馬龍參訪中山女高後遭陸媒形容是「進入盤絲洞」,引發爭議。(圖/報系資料照)中山女高校方今日也針對參訪一事發聲,強調校方與學生、校友立場一致,此參訪活動非開放行程,故校方沒有公開向師生宣傳,雖然有學生圍觀,但學校絕無強迫她們參加或安排學生夾道歡迎,更沒有開放媒體入校採訪,更遑論撤下國旗等情事。而馬龍參訪中山女高造成不少學生照片在網路上流傳,校方已立即要求主辦單位遵守「未成年肖像權使用規範」,也提醒學生可以自行撤下個人上傳之資訊或檢舉,需要幫助的話可連絡校方。除此之外,關於外界使用帶有物化女性的扭曲言論,甚至譴責中山女高師生,校方坦言已造成師生和校友極大傷害,他們不認同物化女性並堅決抗議不當標籤。校方另外補充說明,陸生團參訪2小時完全未涉及政治議題,且參訪時間為學生段考前,教育部有提醒勿影響學生作息,考前一周校方也暫停學生活動,故未安排學生與陸生交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0382/sm-aa9895c3d72dac2e85a632d4bd4fdcdb.jpg)
吳政迪恢單認了難搞 陸夏跨年「滑手機到睡著」:從來沒人約我
吳政迪、陸夏、朱宥丞今(3日)出席公視人生劇展《細漢大仔》茶敘,劇中演繹更生人及社會底層的故事。戲外三人都是單身,吳政迪分手兩年多,自認個性「越來越難相處」,對象不好找;陸夏則是單身六、七年,且朋友也不多,跨年、耶誕節「從來沒人約」,孤獨指數破表。吳政迪兩年多前跟前任和平分手,到現在都沒對象,他自認「難搞」,就像在片場也很少跟人互動,「覺得一個人滿舒服,不要找我講話」,連朋友也越來越少。他兩個哥哥都結婚生小孩,自認相對沒結婚生子的壓力,「我先把自己顧好吧,我也不可能是被照顧的人」。吳政迪單身兩年多,暫時沒特別想談戀愛。(圖/楊澍攝)陸夏單身更久,已六、七年時間,她因為朋友圈小,沒有認識適合的對象,她哭笑不得地說:「跨年從來沒人約,耶誕節都是一個人過,沒有人約我。」因為家裡沒電視能看轉播跨年煙火,通常都是滑手機早早睡覺,來降低孤單感。陸夏劇中挑戰演出阻街女,為此走訪萬華街頭田調,竟被尋芳男品頭論足「這學生感的不錯喔!」讓她頓時有被物化的感覺,但幽默的她,回家後不禁思考「我真的像學生嗎」,彷彿年輕好幾歲,也是挺值得開心的。外型甜美的陸夏,自認朋友圈小,竟都是獨自在家裡過節。(圖/楊澍攝)而她有需要抽菸的戲,「我前三個月發憤圖強,每天一根!」但她其實非常會暈菸,抽起來很不舒服,形容那段期間是「痛並快樂著」,但也練就出熟練架勢,朋友看了她演出認證「很像老菸槍、有抿菸嘴」,讓她頗得意。母胎單身的朱宥丞,自認是零敏銳度的大直男,喜歡他的女生得直球告白才行。(圖/楊澍攝)劇中提到校園霸凌問題,高一的朱宥丞說到,自己從小就常看到校園霸凌事件,「會內疚,當初沒這勇氣,如果當時可以幫助一下、講一下,也許霸凌就能在這停止。」吳政迪讀劇校時有學長學弟制,「不開心可以找任何理由教訓你,最嚴重的還會惡狠狠地一腳把你踹飛」,老師也會體罰,但學校現在也改變非常多,學長學弟制也取消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77291/sm-f60833fd5f1ec1b0ef6d00af46c87207.jpg)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科學家終於有答案了
近日科學家們對在2017年發現的一種史前生物進行研究後,找到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古老謎題的答案。研究人員在夏威夷沉積物中的單細胞生物「Chromosphaera perkinskii」內,發現它的細胞分裂成與動物胚胎驚人相似的東西,而這些物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億多年前,比第一批動物的出現還早了很長時間,因此他們認為,是先發展出產生卵子的能力,後才有動物生命。據《每日鏡報》報導,結束這場爭論的突破來自於2017年發現的史前生物化石,這項研究由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並發表在《自然》雜誌上。「Chromosphaera perkinskii」是種在夏威夷沉積物中發現的單細胞生物,它的細胞分裂成與動物胚胎高度相似的東西,而這些物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億多年前,比第一批動物的出現還早了很長時間,因此他們認為,導致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遺傳程序發生在動物生命之前。研究作者杜丁(Omaya Dudin)表示,雖然「Chromosphaera perkinskii」是單細胞物種,但這種行為表明,早在第一個動物出現在地球上之前,該物種就已經存在多細胞協調和分化過程。而眾所周知,細菌等單細胞生命在動物之前就已經存在,它們是由卵細胞發育而來,不同動物物種的胚胎發育非常相似,人們認為這個過程很可能可以追溯到動物出現之前的時期。先前的研究也表明,硬殼雞蛋直到3億年前才出現,而現在看來,第一批雞蛋似乎是在10億多年前產生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77029/sm-590b4154469604263004b7ad76ffa6ab.jpg)
樂天女孩陸筱晴BBC專訪 揭台啦啦隊15年改變
12強棒球賽「中澳大戰」18日晚間在台北大巨蛋上演,最終以11:3擊敗澳洲隊,成功挺進東京巨蛋,保底4強,創下12強賽史上最佳戰績。樂天女孩舞蹈總監陸筱晴用鏡頭全程記錄這場關鍵戰役,還接受了《BBC News 中文版》的專訪,分享她15年來在台灣啦啦隊文化中的觀察與經歷。陸筱晴指出,台灣的啦啦隊不僅是球場氣氛的重要擔當,更是視覺享受的亮點,對球賽票房也有顯著影響力。她提到:「以前台灣的應援就是呼口號,但現在球員都有專屬的應援歌曲,局間也有舞蹈,啦啦隊員真的要記上百首的歌和舞蹈。」她回憶,過去的啦啦隊員工作模式較為簡單,常常像接案工作一樣,自己搭客運到球場,跳完舞後拿錢離開。但如今,啦啦隊已發展成專業團隊,背後有經紀人、編舞師、社群管理等多元支持,隊員還需要比人氣和商品銷售成績。她坦言,啦啦隊員除了要應對工作壓力,還得面對新人的加入與競爭,「心態如果不對的話很容易憂鬱,會覺得比不上別人。」針對外界對啦啦隊的質疑,尤其是「物化女性」的聲音,陸筱晴直言:「外表只是一環,更重要的專業是帶動氣氛。」她分享,有些球迷一開始「只是來看妹子」,但在熱烈的球場氛圍中漸漸被感染,最終成為棒球的忠實粉絲。「一開始只是喜歡啦啦隊,那他會藉由這個愛上棒球。」陸筱晴分享啦啦隊已演變成多元化。(圖/翻攝陸筱晴YouTube)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76105/sm-58ee99c2622ed1ff5b3d99883f93b431.jpg)
陳時中「夜宴」當事人還原餐會細節 真實身分曝光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日前在臉書指稱,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與前次長王必勝今年8月6日出席一場餐會,陳時中會後與多名「辣妹」一同走出。該事件引發外界關注,對此,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代理部主任田知學回應,她是辣妹群中其中一人,另一位當事人、美女牙醫唐櫻翠也在網路上發文,還原餐會當時的情況。王鴻薇在臉書爆料,貼出照片顯示陳時中在餐會後與幾名女子一起走出,其中一名女子身穿露肩裝,另有一名女子穿著低胸服裝,在陳時中上車後站一排歡送,引發外界質疑。對此,陳時中辦公室回應,當天只是友人餐敘,與會的女性都是醫師,強調「她們都是非常優秀且值得尊敬的醫界夥伴,不應受到惡意抹黑及造謠」。照片中穿著露肩裝的田知學醫師隨後在社群媒體出面說明,她是照片中的其中一名女性,當天是因為要上台表演才會穿著較為華麗的服裝,「這是我在醫師節晚宴的表演後和姐妹們的聚會,當天的衣服是在網購平台上買的,我很喜歡這套衣服!」她表示,自己穿得開心,並認為在工作之外展現自我風采是難得的小確幸。田知學進一步回應對「辣妹」的評論,她強調,「我把『粉味』當作是稱讚,而不是詆毀!姐妹中有人為了 生存、沒有機會可以讀書、不得已做『粉味』的,在我心中,她們是美麗的!」與會的另一位當事人、口腔顎面外科女醫師唐櫻翠也發文,說明當天的情況。她表示自己這幾天人不在台灣,因為時差關係比較晚才得知,原來自己在8月參加的一場醫界餐敘被偷拍,還出現很多相關的報導,「記得那天,我跟平常愛打扮的自己一樣,穿了一件喜歡的禮服」,餐會中陳時中也有出席,並謙遜地回應大家的問題。對於外界關注,她強調,「身為女性醫師,無論穿不穿白袍,都應該有自由選擇如何展現自我。」另一位當事人、口腔顎面外科女醫師唐櫻翠也發文說明當天的情況。(圖/翻攝自唐櫻翠IG)唐櫻翠表示,「身為一個口腔顎面外科的女醫師,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都以身為女性而感到驕傲,對自己的專業更是充滿自信,不斷追求進步。不管穿不穿白袍,我都要求自己活得漂亮且真實」。她也直言,社會對女性的標籤化與物化不應成為限制女性發展的枷鎖。「有人認為我不像醫師,我當作是稱讚」。唐櫻翠認為,無論性別,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而不是成為攻擊或貶低他人的工具,女性應該有權利在職場與生活中展現自信與美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75973/sm-e96b51cbbdf2c0d73873faf16aea0731.jpg)
影爆點/藝界人生比戲更有戲!Netflix年度爆紅台劇《影后》照見演藝圈女子們的前世今生
資深女演員轉導演的嚴藝文直到2019年,才正式拍了第一部作品,先以台味又接地氣,刻畫大齡女子真實心情的《俗女養成記》一與二一戰成名、拿獎無數,接著馬上大轉彎,瞄準光鮮亮麗的演藝圈幕後女明星人生,拍成了驚人的《影后》。先別說台灣影史在此之前,有沒有如此以女明星們作為主角群的作品,或許連細微呈現演藝圈真實生態的作品都不曾有過,是以《影后》看似距離平凡百姓生活如此遙遠,卻能夠獲得大眾普遍共鳴,並且捲動每個人的眼淚。説《影后》使用了高達三部戲的主角群實在不為過,一字排開的金馬金鐘雙料影后謝盈萱、熱騰騰的金鐘獎得主楊謹華、陳庭妮、楊貴媚、謝瓊煖、鍾欣凌、曾莞婷、林廷憶等實力派老中青三代女星,男主角群們則請來得獎機器薛仕凌、黃迪揚以及詹懷雲。規格比《俗女養成記》複雜許多倍的《影后》光是劇中動不動就出現的大場面群戲,要調動主要演員群,駕馭複雜的敘事人物線,妥貼地安排每個角色的輕重份量絕非易事。嚴藝文選擇了一條極為難走的路,並且再次挑戰成功,令人想起歐洲名導歐容當年的影壇名作《八美圖》,緩緩攤開一張12集的長長捲軸,眾多女演員的人生百態躍然眼前。楊謹華、謝盈萱在《影后》中飾演閨蜜,因感情觀不同而決裂。(圖/Netflix提供)演藝圈是一個大型但透明度超高,隱私極低的辦公室社會,所有人就在無所遁形的巨型魚缸裡游來游去。擅長以獨特的幽默感刻畫女性細緻的情感,在嚴藝文寫實又溫柔的鏡頭下,所有的女明星都不只是女明星,而是一個一個真實的女人,她們有女性必須面對的煩惱、社會壓力和世俗眼光,有輿論戰爭要處理,也有與一般女人沒有不同的現實宇宙要面對。林廷憶在《影后》飾演新人演員史艾瑪,在戲裡經歷了完整殘酷的成長。(圖/Netflix提供)在所有條件都被赤裸攤開,秤斤論兩的娛樂圈裡,女明星在閃閃發光的時間之外,大部分時候必須面對的,可能都是殘酷至極的現實,包括年齡一過就只剩媽媽角色可以演,在現場被導演摸大腿、開黃腔都只能隱忍吞下,在試鏡時被無視或各種冷嘲熱諷,或曾經脫了衣服,卻發現把衣服穿回去居然如此之難。寫實嗎?寫實到令人心驚。儘管用上了如此多的演員,嚴藝文卻沒有浪費任何一位,這是身為編劇與導演,或許也是身為演員的她對演員們最大的體貼。無論角色大小,每一個角色都有屬於他個人的弱點、軟肋、人物反轉及高光時刻。於是我們看到總是光鮮亮麗的楊謹華,這次不只是個無瑕的大齡敗犬,影后謝盈萱不再總是沒人要的俗女,謝瓊煖與李雪相愛相殺的母女檔逼出多少人的眼淚,而楊貴媚、曾莞婷與黃迪揚這各有人生破洞的三人組彷彿多元成家,比劇中隱形的家人更像家人;鍾欣凌光是一場:「是我先看到妳的,比他們更早看到妳。」可以直接拿獎。《影后》黃迪揚、楊貴媚、曾莞婷3人感情好如家人。(圖/Netflix提供)一排閃亮星光之外,本劇最大的驚喜以及隱藏武器,就是新演員林廷憶。她的史艾瑪貫串整部《影后》,在戲裡經歷了完整殘酷的角色成長曲線,她與詹子萱飾演的南瓜小姐的互動,讓人想起《寄生上流》中的金句:「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為了活下去,有些人並沒有善良的餘裕,懷抱著「等妳是個咖,才有資格掉眼淚!」的提醒往前走,絕對不往後看,可以說《影后》就是史艾瑪所走過的影后之路。23歲的林廷憶在眾多影后級戲精演員的包夾之下,以帶有大將之風,令人心驚的穩定演技呈現了艾瑪帶著眼睛裡的星光、複雜與陰暗,技驚四座之餘,未來之路必定大有可為。因為真實,也因爲誠實,這是《影后》能夠令人如此揪心又心動的理由。在各種寫實殘酷的《影后》裡,無論再劍拔弩張、你死我活的場合,嚴藝文始終以溫暖幽默的基調拉住敘事主線,也還是不忘給某些角色奇幻而可愛的粉紅泡泡感情線。謝盈萱飾演的薛亞之,與楊謹華飾演的周凡都是一線女演員,兩人曾是性命之交的莫逆,卻在薛亞之決定結婚,放棄女演員身份,轉為幕後製作人的婚禮上鬧翻,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影后》薛仕凌與謝盈萱飾夫妻與工作夥伴。(圖/Netflix提供)高傲如薛亞之,卻愛上一個沒有才華,事事需要她瞻前顧後、照顧打點的巨嬰導演設定讓許多人無法接受,但世事真是如此。再能幹、再堅強的女子,或許渴望的都是被愛、被需要的平凡愛情。無關乎是否物化女性或權力結構的討論,也不是《影后》中想呈現的議題,嚴藝文忠實拍出了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許多夫妻關係。而周凡擔任的,就是那個看不慣摯友與配不上的男人在一起的烏鴉嘴。過於自我、心直口快的她果然在死黨婚禮闖了大禍,曾經的好姐妹成了陌生人。《影后》楊謹華飾演女演員,愛上鮮肉房務員詹懷雲,兩人組合充滿粉紅泡泡。(圖/Netflix提供)後悔嗎?或許是,但多年之後的她,也遇上了客觀世俗上與她完全不配的旅館小弟弟流氓,真心愛上了他。或許直到周凡在遊覽車上舉起麥克風,大聲唱出梁靜茹的〈勇氣〉那瞬間她才真的了解,這世界上的感情從來沒有配不配,搭不搭的問題,兩個人在當下真心喜歡著對方,不管這段感情能夠走到多遠,在工作就是表演,人生也充滿表演的女演員生命裡,那些瞬間的感情無論再短暫,也都曾經是真的。《影后》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75882/sm-cde8070277d0e77cfa3ac5fca12725b9.jpg)
王鴻薇爆料翻車 吳思瑤:造謠上癮了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2日爆料,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及前次長王必勝今年8月6日出席一個場合,會後與香肩美女比肩而出,陳、王及在場的女醫師田知學都澄清,該場合是醫師聚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王鴻薇對於被指涉的女醫師們提出歉意,那請問同樣被造謠的陳時中、王必勝至今隻字未提,王鴻薇難道不應該對被抹黑成「重情重義重粉味」的陳時中、王必勝道歉嗎?吳思瑤直言,王鴻薇是造謠慣犯、累犯,半個月前的程序委員會,王鴻薇當民進黨立委沈發惠的面指鹿為馬,把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跟沈發惠搞錯,明明是邱志偉的提案,王鴻薇可以當著沈發惠的面栽贓抹黑是沈發惠的提案,好在造謠當事人沈發惠就在現場,可以即時制止、遏止這個造謠的現行犯,王鴻薇也只能被迫現場即刻道歉,若不是沈發惠在現場,這個造謠已經被國民黨剪成抖音、影片大肆散布,對沈發惠名譽是非常大的傷害、難以回復。吳思瑤指出,「沒想到半個月後又來了,造謠上癮了」,居然可以把單純聚會的女醫師說成「粉味」,把陳時中、王必勝指涉成「重情重義重粉味」,非常不應該有的指涉,不僅是抹黑造謠,更凸顯王鴻薇自身的性別意識不及格,對於物化女性的作為毫不自知,沒有性別平權的認知,這樣的立委除了造謠成性、還歧視女性。吳思瑤接著說,雖然王鴻薇馬上道歉,但是她僅對於被指涉的女醫師們提出歉意,那請問同樣被造謠的陳時中、王必勝,王至今隻字未提,難道不應該對這兩位單純參與醫界聚會,卻被抹黑成「重情重義重粉味」的陳時中、王必勝道歉嗎?吳思瑤表示,當然不希望這件事再次發生,王鴻薇也說未來所有發言會嚴加查證,希望說到做到,要撕下「造謠薇」的標籤,就看王自己的表現,但是請停止造謠、停止物化女性,還不向陳時中、王必勝道歉,「王鴻薇妳真是糗大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73703/sm-2d5369f67cd3f1311c1c2116d25e610b.jpg)
越南女「收錢」介紹40同鄉來台結婚?移民署發聲了:已違法
內政部移民署資料顯示,自民國76年1月至今(113)年2月底,越南國籍配偶已達到11萬7034人。日前就有一名人夫透露,妻子是越南人,2人共育有2男2女,雙方結婚15年間,老婆還介紹40個越南女子來台「湊對」,並收取介紹費等,引發網路熱議。對此,移民署表示,跨國婚媒營利為違法行為,將加強查察。有關近期媒體報導匿名民眾於社群媒體社團發布貼文,表示越南籍配偶介紹該國女子來臺與國人結婚,且收取介紹費用一事。移民署嚴正聲明,依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58條規定,跨國婚姻媒合不得為營業項目,亦不得要求或期約報酬,違者可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移民署指出,現行法令規定是為健全跨國婚姻媒合環境,以保障結婚當事人權益,以及避免物化女性與商品化婚姻,雖無禁止個人從事跨國婚姻媒合行為,但仍不能要求期約報酬或登載廣告,並已針對此類違法行為加強查察強度,近三年依法裁罰298件。呼籲民眾不要輕易聽信社群媒體社團的私人介紹行為,以免日後發生糾紛而投訴無門。移民署表示,目前合法的婚姻媒合團體有38家,該署並定期辦理教育訓練、服務品質評鑑及業務檢查,以提升服務品質,有需求的民眾可至移民署官網(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2/5385/7445/7621/7624)查詢。另為建立民眾對於跨國婚姻媒合的正確觀念,避免不慎觸法遭到重罰,已製作宣導短片等文宣,透過多元管道加強宣導,以保障民眾權益。跨國婚媒營利為違法行為,移民署:加強查察並依法裁罰。(圖/移民署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72207/sm-052a51f8494686cb04d90678e0a0fcdb.jpg)
林岱縈自揭曾遇演藝圈潛規則 「去吃飯才有工作」
啦啦隊女神林岱縈日前受邀到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擔任講師,分享過往求職路,本身是貓派的她,得知校園有寵物業經營管理系(寵物系)時,立刻飛奔到系上,看到寵物系大學生手裡都抱著滿滿的狗狗、貓貓、雞、兔子,就心花怒放大喊:「好幸福喔!」還跟日本矮雞大玩啾啾,林岱縈更搞笑表示:「這真是寵物系的IG(矮雞)耶!」林岱縈得知校園有寵物系,立刻飛奔到系上與萌寵互動。(圖/紅心字會提供)提到過往求職經歷,林岱縈說過去她擔任牙醫助理,曾有醫生趁著傳醫療器具時,一路手從手肘挑逗撫摸到手掌,她提醒女同學一定要拒絕,也坦言外貌優勢不一定一路順遂。她也曾遇到面試遭廠商吃豆腐,比如說合照、握手就會趁機摟腰摸背,更曾遇到經紀公司潛規則「去吃飯才有工作」、粉絲會傳不雅照片訊息的事件。她說:「長得漂亮的人可能更容易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是建立好的第一印象,特別像在一些需要形象展示的行業,例如演藝圈、模特行業和公關行業。」林岱縈提到致命缺點就是常被被物化,「漂亮的人可能會被他人只看重外貌,而被忽視內在品質和能力,這可能導致被物化和不被尊重」。林岱縈建議台下同學,「你就是要勇敢委婉地拒絕,我曾因為這樣工作少,但遇到不好的事情要拒絕,當你被孤立的時候要多想想還有愛自己的人,就不會內耗。而且你的身體比你想像中的更愛自己,接受反而會心理受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68509/sm-60ff41eda6d6378be6674c63de34c2be.jpg)
減重防禦股2/康霈女總談創業淚灑人生 當年「淨值剩1元」押房籌錢不敢說
堪稱首檔醫美新藥股康霈(6919)10月4日以433.8元由興櫃轉上市,一開盤股價就大漲24%衝上537元,9日收盤價為522元,其大股東友華(4120)股價今年以來上漲10多元。這一檔所開發新藥雖尚未取得藥證,但投資人已在股價上反應期待,原因是康霈的新藥為局部減脂注射劑且陸續公布的臨床數據令人驚艷,搭上瘦瘦筆帶動全球減重塑身熱潮列車。康霈上市記者會後,CTWANT記者專訪董事長徐坴暉與執行長(總經理)暨研發長凌玉芳,兩人回首12年創業路,不約而同提到2019年公司走入谷底,淨值只剩一元,借錢照發薪水,在人前強顏歡笑,「我那時把房子抵押揹到二胎,跟太太財產分開制,免得受我牽累……。」徐坴暉回首這段找錢留人的辛苦歷程,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幾經峰迴路轉,尤其是2021年5月間,在董事張高榮醫師推薦公司給友華生技(4120)董事長蔡正弘,8月引進資金1.68億元,翻轉康霈命運,順利催生新藥。負責新藥催生的正是凌玉芳,她主導研發同時身兼總經理、執行長,公司上百項專利都出自她的手。凌玉芳出身桃園軍人家庭,考上北一女後因參加街頭遊行,父親擔心台北自由學風讓女兒不夠專注學業,轉學到中壢高中,後來陰錯陽差考上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但她鍾情化學,遂轉攻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康霈研發局部減脂注射劑,其臨床試驗專選最難減重的腹部。圖為康霈創辦人、執行長暨研發長凌玉芳。(圖/報系資料)「這是我第一次談康霈,說到流眼淚。」蓄著大波浪長髮、有著彩繪指甲、一雙炯炯有神大眼的凌玉芳,總是笑臉迎人,她接受CTWANT專訪首度談起自己的人生故事,包括姐姐癌逝及讀學時身兼五家教、一個麵包啃一天等種種生活苦境,逼使自己從低谷中站起來。畢業後,凌玉芳進入新藥相關產業,從事醫藥法規與專案管理,也做醫美行銷需求分析多年,直到2012年才決定與徐坴暉出來一起創業,走上研發醫美減脂新藥之路。凌玉芳解釋,「我完全是從醫美和市場角度來看需求,我看了許多研究報告,也訪談了許多醫師,幾千頁的外文資料也讀,發現很多人想要局部減脂但害怕動手術,苦無沒有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因此才會想開發此類新藥,而且還要做別人沒做過的地方,就是最難減脂的腹部,開始著手。」這讓她吃盡了苦頭,因為用注射劑做腹部局部減脂,不但在台灣沒有,在全球的新藥臨床試驗也史無前例,甚至沒有主持相關類似經驗的試驗主持醫師團隊和CRO,剛開始的前二年,他們寫電郵到歐美許多臨床試驗機構邀請醫師加入,「很多人覺得康霈是言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根本不理睬我們。」凌玉芳說。凌玉芳接著進一步說,「幸好澳洲的Dr. Goodman熱愛研究願意擔任CBL-514的2a臨床試驗的主持人,等到我們2a期臨床試驗數據療效很顯著,才陸續有知名醫師願意加入試驗,且隨著更多數據公布,現在是好多國際知名醫師主動寫信給我們想要加入CBL-514的臨床試驗。」凌玉芳談到推動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過程中,從找錢、募資到邀請醫師擔任試驗主持人,人前人後她和徐坴暉看盡了臉色,但二人始終不放棄。如今,康霈的新藥CBL-514注射劑預計今年Q4與明年Q1公布2項局部減脂2b臨床解盲統計數據;此外,同成分但劑量與劑型不同之CBL-514D,專注用於疾病治療用途,目前在罕病竇根式症亦進入2b臨床階段。友華生技2021年間決定投資康霈後,成為法人注資領頭羊,讓康霈擁有資金可以推動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圖為友華生技董事長蔡正弘。(圖/報系資料)CTWANT特別問了一路走來遇到哪些貴人?凌玉芳秒回恩師,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賴明德教授,當初不在意她大學並非讀相關科系,也無經過實驗室實習,仍收她當研究生,開啟了她對分子生物學的熱愛和專業,也因此進入細胞凋亡的研究領域。「他給我非常大的空間,我在實驗室不只一次的修改做實驗的方法還有流程,他只要跟我溝通過覺得合理都欣然接受並且一路支持我」「我需要去家教來賺生活費和學雜費,他也容許我在用餐時間先離開去家教。」當年,只有凌玉芳一人邊唸研究所邊家教,大部分教授不容許。接著,凌玉芳提到股東Joe,「他當初評估覺得康霈有潛力,但他老闆不願意投資,結果他選擇自己投資我們」「後來也找了很多好朋友投資一路支持我們,包含在我們淨值剩1元左右的時候,也協助我們找投資人買回部分不願意繼續投資的股東股票,幫公司解決困境。」還有一位Mike,是Joe的好友,「我們上興櫃後,這位股東一路買,目前是前十大股東,他是骨科醫師,非常了解超音波導引注射,這次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也是因為他有受此之苦,我們才發現514可能可以治療OSA,他本身對投資和生技領域都蠻熟悉的,我們的數據他也都看得懂。」「我們2023年現增30億元風雨飄搖之際,最後能夠順利成功並且超額認購,Mike和Joe幫了非常大的忙⋯…,因為他們在投資圈認識很多投資人本身又很專業,所以介紹並說服了很多投資人加入我們的現金增資,那時候我們的價格一度已經跌破現增價,很多人都傳我們現增會失敗……。」「還要感謝友華蔡董看好我們,義無反顧成為康霈第一個法人投資者,帶動其他的投資人願意投資我們,才讓康霈有相對充足現金可以推進後續的臨床試驗,成功完成興櫃前二次現增取得十幾億現金,更得以展開多個適應症的二期臨床試驗。」其實,友華本身在2022年也是有代理一款抑制食慾為機轉的減重口服新藥「康纖芙」(Contrave),正式進入減重市場;而在這之前則是投資康霈取得股權約3.1%(康霈發行新股的最新持股比率),並擁有康霈CBL-514溶脂注射劑台灣獨家代理銷售權的優先議價權,這也讓友華股價跟著起飛。如今康霈從興櫃轉到上市,二位創辦人念茲在茲的貴人,以及一路相挺的公司團隊與許多股東們,讓他們有機會完成全球第一個局部減脂新藥開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68341/sm-952ed0c5133428a5e9bf52f9eda47949.png)
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英美3學者透過「蛋白質研究」共享殊榮
諾貝爾化學獎將於台灣時間今天(9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John Jumper)和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DavidBaker),3人針對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帶來突破性進展,也因此共同獲得這項殊榮。Google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Deep Mind的兩名核心成員,江珀和哈薩比斯發明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革命性技術Alpha Fold,而貝克則創建出同樣精確的AI預測工具RoseTTAFold,有助於對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達到突破性精準程度,對生物醫學研究帶來重大影響。據了解,江珀及哈薩比斯稍早憑藉Alpha Fold獲得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LifeSciences)。諾貝爾獎官網統計,1901年至2023年,化學獎已頒發115次,頒給194人。由於去年化學獎發生極為罕見的得獎人名單外洩事件,惹出不小風波,今年獎落誰家再度成了學界關注焦點,而台灣出身、享譽國際的醣化學家翁啟惠也一度是熱門人選之一。化學獎得主公布後,明後天依序揭曉文學獎、和平獎得獎人。經濟獎得主預計下周一(14日)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將由來自GoogleDeepMind的江珀和哈薩比斯,以及華盛頓大學的生物化學教授貝克獲得殊榮。(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女大生帶男友見家長 媽嫌「身高太矮」勸分手:沒男子氣概
身高是很多人的擇偶條件之一,甚至長輩們也很介意。一名女大生抱怨,前陣子帶男友和媽媽吃飯,2人聊得很來,但媽媽認為男友太矮,沒有達到標準,因此要求她分手。原PO在《Dcard》論壇提到,她和男友都是大學三年級,已經交往1年半,因為是第1任男友,打算讓家人認識一下,前陣子她帶男友和媽媽見面,一起去餐廳吃飯,聊天的氣氛都不錯,男友舉止也合宜,唯有一點媽媽不滿意,那就是男友的身高。原PO解釋,她和男友都是165公分,媽媽覺得不夠高,認為太矮沒有男子氣概和決策力,沒辦法保護她。對比家中成年的男性,每個都有180公分,因此直接要求分手,三天兩頭就問「分手了沒」,媽媽甚至沒有讓爸爸知道,也是身高的原因,至今已經2個多月。原PO無奈,她一直知道家中觀念很傳統,但沒想到還會聽到如此物化男性和女性的說詞,讓她覺得很荒謬,也感到憤怒又難過,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最後更強調:「男友對我很好,目前完全不考慮分手!」貼文曝光後,引發一陣討論,不少網友認為可能有其他問題,「他應該有其他不只身高的缺點吧」、「肯定是不夠有錢!富二代你媽應該就閉嘴了」、「會不會重點不是身高太矮而是有其他問題」,也有人建議只能多和家人溝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67619/sm-e47bdc96ed59cd8c8707bc7e5ae5e917.jpg)
2024諾貝爾獎將揭曉! AI、減肥藥受關注
2024年諾貝爾獎將自7日起,依序揭曉生醫、物理、化學、文學、和平等5座獎。根據外媒盤點,其中至少5項是諾貝爾可能的獲獎領域。根據CNN報導,人類基因體圖譜是在諾貝爾獎預測中,經常被討論到的,這是一項大膽的項目,於1990年啟動,並於2003年達成,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中國等,數千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聯盟。這項努力對生物學、醫學和許多其他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該項目可能無法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是參與這項壯舉的人數太多,依據規則,每個獎項只能授予最多3人。第二是,模仿人體激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減肥藥物,其震撼了醫療保健界,這種降低血糖和抑制食慾的藥物有可能開創肥胖症治療和相關疾病的新時代,例如第2型糖尿病。洛克斐勒大學生物化學家莫依索夫(Svetlana Mojsov)、哈佛大學醫學院內分泌學家哈本能(Joel Habener)、丹麥藥廠諾和諾德研究與初期開發部門首席顧問克努森(Lotte Bjerre Knudsen)等3名科學家,在將其轉變為當今數百萬人服用的有效減肥藥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第三,變革性人工智慧。人工智慧(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人們的生活,Google DeepMind AlphaFold蛋白質結構資料庫的開發人員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強普(John Jumper),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貝克(David Baker)被看好未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四,「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領域。細菌、病毒和真菌,生活在人體表面和體內,統稱為人體微生物組,隨著過去20年基因定序的進步,科學家們能夠更了解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它們如何與人類細胞,尤其是腸道細胞相互作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生物學家高登(Jeffrey Gordon)是該領域的先驅,呼聲相當高。第五,致癌基因檢測。擁有研究人類和黑猩猩之間遺傳差異的背景,現任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金恩(Mary-Claire King)採取了一種全新的方法,早在科學家繪製出人類基因組圖譜之前,其就花了17年的時間來檢測和確定BRCA1基因突變在乳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這項發現使得基因檢測能夠識別出乳癌風險增加的女性,以及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風險,例如額外的篩檢和預防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