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
」 美國 川普 華盛頓特區 美國航空 空難![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民歌50高峰會》高雄開唱 施孝榮唱到忘我不顧超時
《民歌50高峰會》高雄場於昨(15)日在高雄巨蛋登場,由施孝榮領軍,集結殷正洋、楊耀東、周治平、王中平、王瑞瑜、李明德、羅吉鎮、鄭怡、金智娟、于台煙、王海玲、許景淳、趙詠華、陳艾湄暖心開唱,延續台北滿場氣勢,高雄場同樣吸萬名歌迷到場,而15位歌手也誠意十足,一連演唱超過50首歌曲,全場陶醉其中。演唱會藉由首首經典名曲,搭配懷舊的視訊動畫,帶領觀眾搭乘時光機,彷彿再次回到美好的青春年少時光。在結束《民歌50高峰會》高雄場後,15位歌手將在2/22移師台中惠蓀堂開唱。演唱會以8位男歌手攜手演繹的〈今山古道〉以及7位女歌手的〈木棉道〉拉開序幕,緊接著全體帶來大合唱歌曲〈浮雲遊子〉,開場便以多首名曲將全場觀眾帶回民歌時期的美好,而演唱會除了合作曲外,15位歌手也紛紛帶來各自的代表作,展現獨有的音樂特色和舞台風格。為了與歌迷拉近距離,也為了感謝大家20年來的支持,此次除了打造延伸舞台,能夠更靠近觀眾席外,也特別安排互動環節,演唱到〈拜訪春天〉及〈就要揮別〉時,眾歌手自觀眾席兩側驚喜出場,環繞特區一圈,與觀眾進行互動,更將氣氛炒到了最高點,全場歌迷興奮不已。《民歌50高峰會》將於2/22在台中惠蓀堂舉行。(圖/寬宏藝術提供)演唱會保留《民歌高峰會》一貫的傳統點歌橋段,滿足台下歌迷心願,演唱〈童年〉、〈光陰的故事〉、〈飄洋過海來看你〉等超過10首歌曲,萬人齊聲合唱,溫馨感十足。然而,聽見歌迷們熱情的合唱及掌聲,施孝榮更唱到忘我,不顧導演提醒演出時長,加碼再獻唱〈讀你〉、〈讓我們看雲去〉,最後以〈閃亮的日子〉為演唱會劃下完美句點。施孝榮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在演唱會中,感受音樂的本質,不需要華麗的舞台及燈光效果,能和歌迷一起回到音樂的最初,細數彼此閃亮的日子,真的覺得很珍惜、很幸福!」15位歌手一連演唱超過50首歌曲。(圖/寬宏藝術提供)今年是《民歌高峰會》舉辦第20年,除了在音樂上,編排歷年來難度最高的和聲外,舞台的部分,也安排歷年來最多升降與機關,展現歌手唱功,更考驗歌手走位記性,15位歌手在這次的演出中費盡心思,只盼能夠讓歌迷在重溫經典的同時,也能有全新的視覺、聽覺饗宴。演唱會最後,施孝榮與歌手們在台上感性告白歌迷:「感謝大家一路走來的支持與陪伴,20年來,有歡笑、有淚水,因為有歌迷的鼓勵,才得以走到今天。」在高雄場結束後,2/22《民歌50高峰會》再移師台中惠蓀堂舉行,台中一日兩場,下午場已全數完售,晚上場僅剩零星票券,門票購票請至寬宏售票系統及萊爾富、OK便利超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6737/sm-cf4d103cc100f6dafebaa75170e2176b.png)
新光三越氣爆「澳門現役特警」慘被砸 陸委會:依法准許來台
台中新光三越於13日中午發生嚴重氣爆,導致來自澳門的一家七口2死5傷,其中一名死者為退休警員,另有一名24歲倖存者為現役特警隊員。此消息曝光後,引發社會討論,關於澳門特警如何入境台灣的質疑聲浪四起。對此,大陸委員會(陸委會)於15日作出回應。名嘴吳靜怡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發文質疑:「咦~現役特警?!除非專案,怎麼能逃過海關進來台灣?」此言一出,立即掀起網友熱議,許多人表示:「海關是否應該說明入境程序?」、「台灣有辦法查核港澳人士的軍警身份嗎?」根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第9條規定,現任職於中國大陸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以及受聘於香港、澳門投資機構或新聞媒體的港澳居民,可能不被允許入境,若已入境則可撤銷或廢止許可。陸委會15日透過書面回應表示,港澳居民申請來台時,主管機關(內政部)均依據現行法規與程序進行個案審查,符合規定者才會獲准來台。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於15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旅遊危機協助小組已聯同澳門紅十字會人員,在台中市協助氣爆案傷亡者家屬。三名住院傷者中,兩人已完成手術,情況穩定,另一人則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此外,澳門相關保險公司已派員到台協助家屬處理理賠事宜,旅遊危機協助小組亦陪同家屬與當地殯葬及法律業者會面,透過紅十字組織依家屬意願安排遺體後續處理與理賠事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96607/sm-dfa1425f6382fcc7384af80408235cc1.jpg)
NASA示警小行星「2032撞地球」機率增至2.3% 較年初翻倍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日警告,根據最新數據,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機率已升至2.3%,較年初的1.2%幾乎翻倍。根據外媒報導,這顆小行星於2024年12月27日被發現,直徑介於40至90公尺之間,若發生撞擊,預估時間將落在2032年12月22日,可能影響東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海及南亞等地區。NASA指出,若2024 YR4確實撞擊地球,其釋放能量可能相當於800萬噸TNT炸藥,足以摧毀約177平方公里的區域,相當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面積。此外,小行星預計將以每小時約3.8萬英里的高速衝擊地球,可能引發嚴重災害。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表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近期持續升高,並將密切監測其軌道變化。天文學家戴維.懷特豪斯(David Whitehouse)受訪時強調:「這不容忽視,它可能引發全球性的緊急事件。」視覺藝術家阿爾瓦羅Alvaro Gracia Montoya)近日公開了一段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模擬畫面,呈現出一顆如自由女神像大小的太空岩石燃燒墜落,瞬間引發巨大火球,建築物瞬間被摧毀。畫面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熱議,不少網友驚呼「他們應該已經在建造地下掩體」,也有人開玩笑地表示:「別擔心,布魯斯威利和班艾佛列克會去鑽洞引爆。」天文學家預計持續追蹤2024 YR4的動向。然而由於該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暫時消失在視野之外,直到2028年才會再度現身,因此未來的觀測數據將成為評估最終撞擊風險的關鍵。NASA與全球天文機構將持續監測,期望進一步確認是否能排除潛在威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96285/sm-592fb972648b3d27a44e3b60f9f6c9c8.jpeg)
澳門7口遊客遭氣爆波及 原定今離台卻痛失2親人「瞞85歲老母親噩耗」
台中市新光三越百貨昨(13)日上午11時許發生嚴重氣爆,來自澳門的一家7口自由行遊客,徒步經過時受到波及,造成2死1重傷4人輕傷。據悉一家人原定今日返回澳門,沒想到56歲的鄧姓祖父、58歲盧姓祖母卻斷魂他鄉。澳門的一家7口自由行旅客為四代同堂出門旅遊,當時7人逛完新光三越,徒步經過一樓廣場準備到鄰近的大遠百時,竟遇上突發的氣爆,導致大量掉落物當場砸傷7人。鄧姓祖父當場死亡,盧姓祖母則送醫後不治,2歲小孫女重傷送醫插管搶救,所幸已成功救回,但病情還未穩定,轉往兒童加護病房觀察。另外,24歲鄧姓男子(叔叔)臉部撕裂傷、手部骨折;女童30歲鄧姓父親手部擦挫傷,31歲葉姓母親腳部擦挫傷,而85歲沈姓曾祖母則是頭部外傷、左肱骨骨折,送往林新醫院救治,目前仍在治療,醫療人員還不忍告訴她兒子、媳婦都已過世的消息。新光三越一樓門口外可見許多瓦礫碎片。(圖/黃耀徵攝)據了解,澳門7口一家人來台旅遊5天4夜,昨日旅遊最後一天,今日將啟程返回澳門,沒想到卻遇到氣爆事故,喪失兩位親人。澳門特區政府得知該起氣爆意外後,啟動跨部會協助,並第一時間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專門為澳門遊客一家7口進行人道協助。由於澳門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已於2021年6月19日暫停運作,等同沒有澳門方面駐台人員協助處理。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十分關心此事,第一時間指派副主委沈有忠,以及港澳蒙藏處同仁趕赴台中幫忙聯繫協調,全力做好後續保障工作。新光三越外面道路一片狼藉。(圖/翻攝自Threads)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6217/sm-0a89af4f6509b7d7a81ce071b16545ce.jpg)
澳門遊客捲台中氣爆...澳門成立專屬緊急應變中心 家屬最快今晚抵台
台中市新光三越百貨今(13)日上午11時許發生嚴重氣爆事件,來自澳門的一家7口自由行遊客,徒步經過時受到波及,造成2死1重傷3人輕傷。澳門特區政府得知該起氣爆意外後啟動跨部會協助,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專門為澳門一家7口進行人道協助。據了解,這家澳門遊客的家屬希望最快今晚可以來台。據《ETToday新聞雲》獨家報導,台中新光三越今日發生氣爆意外,造成澳門自由行遊客一家7口受到波及,造成2死1重傷3人輕傷。澳門特區政府得知該起氣爆意外後,啟動跨部會協助,並第一時間成立緊急應變中心,專門為澳門遊客一家7口進行人道協助。氣爆發生時威力強大,大片碎片隨爆炸威力噴出,使經過的澳門自由行遊客一家7口收到波及。(圖/翻攝畫面)緊急應變中心聯繫窗口向媒體指出,目前澳門的家屬正緊急安排來台事宜,澳門政府則將協助部分家屬,希望最快可以在今晚抵達台灣。根據航班資訊,今晚由澳門抵台的航班共有2班,一架航班是長榮航空、預計晚間8點15分飛回桃園機場,另一架航班是星宇航空、預計今晚8點40分起飛回桃園機場。據了解,由於該起事件造成澳門遊客一家7口不同程度傷亡,牽涉處理事務十分繁瑣,包括往生家屬遺體該如何處置,還在搶救的小曾孫女後續醫療等事項。因此澳門方面緊急協調,希望能由部分直系或旁系血親先行來台處理事務。由於澳門駐台經濟文化辦事處已於2021年6月19日暫停運作,等同沒有澳門方面駐台人員協助處理。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十分關心此事,第一時間指派副主委沈有忠,以及港澳蒙藏處同仁趕赴台中幫忙聯繫協調,全力做好後續保障工作。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今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同樣對這起事件表示哀悼,並表示:「陸委會的港澳處已經派人赴台中關心了解,若有任何需要都會積極提供必要的協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96008/sm-e6600bd3066be6167b7df82bc400b055.jpg)
泰斷網重創詐騙園區「7台人」遭釋放 MHO:99%詐團是中國人
泰國政府近期為打擊盤踞泰緬邊境的詐騙集團,對部分邊境地區採取斷電、斷網等措施,導致緬甸當局12日釋放260名被強迫從事詐騙的外國受害者,其中包括7名台灣人,而這批人員經過背景調查後,將被遣返回國。中國演員王星於1月初遭詐騙集團以工作名義誘騙至泰國,再被拐往緬甸詐騙園區。事件曝光後,中泰兩國聯手營救,成功將王星救出。然而這起事件重創泰國形象,也影響該國旅遊市場,促使泰國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打擊詐騙集團。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12日表示,在泰國對緬甸邊境部分地區實施斷電斷網後,泰方已準備接收大量獲釋的外國受害者。他強調,泰國不會為這些人建立庇護中心,而是在確認他們的受害者身份後,將其遣返回國。泰方也呼籲緬甸當局展現打擊詐騙集團的決心。根據泰國陸軍拉查瑪努特遣部隊(Rachamanu Task Force)指揮官納塔空(Natthakorn Ruentip)透露,緬方通知邊境指揮中心,12日在克倫邦苗瓦迪(Myawaddy)地區釋放一批詐騙受害者,由民主克倫佛教軍(Democratic Karen Buddhist Army)負責執行,地點位於泰國達府(Tak)波帕(Phop Phra)地區。釋放的260人來自20個國家,其中包含7名台灣人。馬來西亞國際人道主義組織(MHO)近日召集數十名受害者家屬,於泰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前集會,要求泰國政府協助救援受困於緬甸詐騙園區的大馬公民。家屬手持標語,懇求泰國總理幫助他們的親人回家。泰國大使館代表出面接收請願書。MHO秘書長希山慕丁(HishamMuddin)指出,泰國已成為詐騙受害者被轉送至緬甸與寮國的主要中轉站,緬甸南部至少存在70個詐騙園區。他呼籲泰國政府加強邊境管控,並與東協(ASEAN)各國合作,全面打擊跨國人口販運與詐騙活動。MHO公關代表胡杰良(Andrew Foo)表示,根據情報,99%以上的詐騙集團幕後黑手皆為中國人,他們專門欺騙中國公民,甚至波及全球。他認為,只有中國政府有能力阻止這些犯罪行為,而泰國則可能進一步升級執法行動。MHO公關總監辜健(Daniel Khoo)指出,儘管目前已有數百名受害者獲救,但仍有許多馬來西亞公民被困於緬甸與寮國的詐騙中心,尤其是「金三角特區」。他呼籲泰國政府對緬甸南部當局施壓,促使釋放受害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395283/sm-90493484dc940356df4db48a16dd2205.jpg)
川普多次喊「吞併加拿大」 杜魯道私下吐真言:他來真的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Trudeau)在多倫多舉行的加美經濟峰會閉門會議上意外透露,面對川普多次揚言要「吞併加拿大」一事,杜魯道認為「川普是來真的」。川普可能真的在認真考慮吞併加拿大,將加拿大納入成為美國「第51個州」。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杜魯道之所以會這樣認為,主要是感覺到美國想要取得加拿大關鍵礦產的渴望。而且杜魯道這番言論,其實是在私下談論時,胸上麥克風沒有關閉時說出的。當時杜魯道表示「川普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吞併我們的國家,而且這確有其事」,結果這番言論就這樣被沒有關閉的麥克風傳出。而先前川普其實多次在社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以及公開表示「加拿大可以成為美國一州」,甚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中提到「我希望看到的情形是—加拿大成為我們的第51個州」。據了解,川普首次於12月與杜魯道共進晚餐時,就曾對杜魯道提出接管加拿大的想法,當時加拿大官員將此視為玩笑,不過隨著杜魯道的言論意外曝光,此事的認真程度也引起外界關注。民調機構Ipsos於1月進行一次民意調查,80%加拿大人堅決反對國家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並認為若舉行公投必定不會通過。在加拿大當地,目前因川普的威脅,已經引起當地民眾的焦慮,因為約四分之三的加拿大出口商品銷往美國,面臨著高額關稅的徵收,如此情況不僅會嚴重損害加拿大的國家經濟,還可能危及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加拿大部分省級政客已發起「本地購買」活動,鼓勵民眾將錢花在國內;也有民眾取消了前往美國南部的旅行以表抗議。與此同時,加拿大官員正努力推動與美國在能源及關鍵礦產方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能源部長威爾金森(Jonathan Wilkinson)先前在華盛頓特區與美國對口官員會面時,就強調雙方建立聯盟將帶來「雙贏」效應。杜魯道在峰會中還提到,加拿大正面臨與美國之間「一個更具挑戰性、長期性的政治局勢」,未來幾年內必須尋找強化自身經濟和貿易關係的辦法。杜魯道強調,必須採取戰術性和策略性的應對措施,以避免美國高額關稅帶來的損害,同時消除國內貿易壁壘,並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杜魯道稱,「這是一個時刻。這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真正重要的一個時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5019/sm-e8a1dad68b3de7c2fd20e4070b41fc14.jpg)
美警衛隊冰面上發現「飛機殘骸」 機上10人全罹難
美國阿拉斯加海岸警衛隊於當地時間7日在冰凍的海面上發現一架小型飛機的殘骸,調查發現,該飛機於6日突然墜毀,機上10人全部遇難。根據美國海岸防衛隊發言人麥克薩勒諾(Michael Salerno)在記者會上的說法,兩名抵達現場的救援人員在飛機殘骸內發現三具遺體,其餘七具遺體推測仍受困於機體內。薩勒諾表示:「不幸的是,這起事故沒有生還者。」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阿拉斯加辦事處主任克林特約翰遜(Clint Johnson)確認,該起事故導致10人死亡。他強調,調查人員將全力展開工作,釐清事故原因。由於當地嚴酷的冬季天氣,搜救行動受阻,回收遺體可能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的時間。根據海岸防衛隊的消息,飛機殘骸於諾姆(Nome)東南約34英里(55公里)處被發現。阿拉斯加州警諾姆市網站發佈的公告顯示,該架塞斯納208B大篷車(Cessna 208B Caravan)小型飛機搭載一名飛行員與九名成年乘客,於6日下午4點左右從烏納拉克利特(Unalakleet)起飛後失蹤。諾姆位於安克雷奇(Anchorage)西北約500英里(805公里)處。飛機最後一次出現在雷達上的位置是距白令海諾頓灣(Norton Sound)冰冷水域約12英里(19公里)處。海岸防衛隊官員本傑明(Benjamin McIntyre-Coble)表示,雷達數據顯示飛機高度與速度突然驟降,但目前無法確定具體原因。當地天氣條件嚴峻,可能是事故因素之一。該架飛機由白令航空(Bering Air)運營,執行從烏納拉克利特飛往諾姆的定期通勤航班,飛行距離約150英里(241公里)。目前機上乘客家屬已獲通知,但官方尚未公佈罹難者名單。此次墜機事件發生之際,美國正在加強航空安全審查。NTSB近期正在調查另外兩起重大空難,包括一架客機與美國陸軍黑鷹直升機在華盛頓特區上空相撞,導致67人喪生,以及一架醫療飛機在費城墜毀,造成7人死亡,目前相關單位正積極展開調查,以釐清阿拉斯加墜機事件的確切原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4747/sm-5e8f8dae213a466fa2e4b751aa7de563.jpg)
精舍命案主嫌王薀夥同護法「虐死女會計」 北檢曝9處房產總市值逾3億
台北市一起震驚社會的私人精舍命案近日有了新進展。檢方調查發現,知名作家王薀(本名王江鎮)涉嫌與其他護法成員共同虐待信徒致死,甚至還牽扯出藝人李威在場目睹霸凌過程。目前案件仍在偵查中,昨天(6日)被羈押的王薀由台北地檢署提訊,更多施暴細節隨之曝光。此外,專案小組還發現,王薀在台北市擁有9處房產,總市值超過3億元,資金來源尚待進一步調查。據了解,52歲的蔡姓女會計自2024年4月起在王薀的精舍修行,並擔任會計工作。期間因帳目問題,她在距離精舍約1公里處的茶館舉辦「讀書會」時,遭到王薀及3名護法成員的嚴厲懲罰。據悉,她被要求長時間跪拜懺悔,若動作不整齊便會被敲打膝蓋,甚至被剃髮羞辱,其他在場信徒也對她進行言語暴力。最終蔡女被凌虐致死,而住持及信徒則挑在颱風夜以塑膠袋及膠帶包裹綑綁遺體,再把屍體用推車帶回精舍。對此,檢方經過連日追查,於今年2月4日發動搜索行動,傳喚並拘提了3名護法使者及2名女信徒。5日,法院裁定3名護法全數羈押禁見。目前檢方已將命案第一現場參與「讀書會」的13人全部找出。台北地檢署昨天再度提訊精舍精神領袖王薀。據《聯合報》報導,命案發生後,王薀曾指示信徒致電死者蔡女的家屬,謊稱她近期未到精舍,企圖誤導檢調方向。然而,當王薀得知3名護法已被羈押並供出他在場的證據時,一度無言以對。此外,專案小組還發現,王薀在台北市和新北市共有9處房產,其中8處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另有一處位於新店區的「禾豐特區」獨棟豪宅別墅,這些房產總市值超過3億元,不過資金來源尚待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4668/sm-c0ea02b80e9a175bb460ec1b40067ef2.jpg)
走鐘之罷2/傳「不罷之、不推都計」? 葉元之駁都更卡關喊內政部已助攻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2024年初以些微之差當選立委後,因自帶聲量話題十足,卻也毀譽參半,近月除了陷入「阿罷之」罷免風暴外,也因選區浮洲都市計畫「區段徵收」屢屢槓上新系老大姐、內政部長劉世芳,如今甚至有地方耳語,「葉元之不罷、都計推不動」,也讓在地議論。據了解,葉元之選區內的板橋浮洲與新北最繁華的新板特區僅隔著湳仔溝相望,都市計畫面積共計278.5公頃,內從幼稚園到國立大學都有,浮洲簡易火車站更是一站到新板,交通與生活機能完整。在地大觀里長何明山透露,浮洲長年在都市計畫區之外,多數住民沒有瓦斯幹管,汙水下水道也是這兩年才做,與板橋其他地方落差非常大,都更喊了幾十年,但「自辦市地重劃」還是「區段徵收」始終喬不定,直到2018年侯友宜市長上任後,把有意「自辦重劃」者劃出,先推動區段徵收,都市計畫才重露曙光。板橋浮洲都市計畫全區近280公頃,交通便捷、教育機能完整,目前多為老舊公寓與違章建築,新北市府以「區段徵收」公權力介入整合多時,近年終於漸露曙光。(圖/劉耿豪攝)聚安里長蔡世川則說,浮洲地區屬於不穩定的「沙洲」地,新式工法可以解決,部分地主單純的空地已透過「自辦重劃」正大興土木,反而弱勢的老舊公寓,寄望政府介入「區段徵收」,卻因程序繁瑣目前還沒定案,地方呼籲加緊腳步。何明山直言,目前不少隸屬「大觀書社」名下的土地多年來被工廠占用,很難請得走,工廠一再申覆希望「能拖就拖」,中央也因為這些「異音」退件要新北市政府重新溝通,如此周折往返,簡直陷入死胡同。地政士蔡岳臻則指出,一般都市更新分為「區段徵收」和「市地重劃」,其中「區段徵收」由政府主導,強制力較高,地主可以領現金或土地擇一,土增稅還能減免,但由於「市地重劃」地主能分得土地比例往往更高,因此若土地地主單純者,往往以「市地重劃」為優先考量。蔡岳臻直言,「區段徵收」和「市地重劃」角力常見於都市與鄉下接壤之處,部分「素地」仍由大地主持有,多做停車場之用;其餘公寓則多為到都市「討生活」的勞工居住,整合起來很不容易,過去縣市政府首長往往為了順利都市翻新,在權限內放寬「區段徵收」地主分回土地,希望讓大小地主「挽來」給政府主導,如今京華城案等問題動輒得咎,確實讓不少政府主導的開發案承辦者「怕怕的」,若對地主太好,一不小心「圖利」大帽扣上就沒完沒了,實在不利都市更新。國民黨立委葉元之(中)與內政部國土署多次磋商,目前浮洲都市計畫漸露曙光,對於罷免者喊出「罷免保都計」一說,葉元之怒斥謠言。(圖/翻攝自葉元之臉書)葉元之則強調,自己當選立委一年來,緊盯浮洲開發沉痾,內政部也在自己一波波質詢下動起來幫忙,目前正在拚2025年中前中央都市計畫委員會能通過,避免委員會「換屆」又得重來,沒感覺有「葉元之不罷、都計推不動」的問題,恐怕是有意罷免者亂喊製造居民恐慌,呼籲選民不要上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94452/sm-6f755fb499ecf8cf3b1056eb4bb87356.jpg)
桃園會稽掩埋場升格已5燒、惡臭周邊26里 12里長組封場自救會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4日晚大火,消防出動百名救火弟兄,6小時內即撲滅,但濃煙惡臭仍影響周邊26里,引發居民強烈反彈,桃園區汴洲里長楊鑫坤直指升格已燒5次,最長曾燒26小時,不見改善,今下午12里長已開會成立「會稽垃圾掩埋場封場自救會」,將擇日圍場抗議,不封場不罷休,環保局將持續溝通釋疑。會稽垃圾掩埋場4日晚間8點起火,熊熊火焰、濃煙竄升,大量報案電話湧入消防局,上百名打火弟兄到場馳援,第一消防大隊長賴志忠說,現場堆放大量廢棄物及木工用的松香水,到場已全面燃燒、火勢猛烈,所幸2小時即控制火勢,5日00時35分熄滅、2點26分完成殘火處理,燃燒面積約2500平方公尺,無人員受傷受困。但周邊住戶仍抱怨味道很嗆、空氣很差,楊鑫坤說,不僅影響大有附近里民,藝文特區、小檜溪等也深受其害,感嘆平均1年半就燒一次,朱縣府時期承諾封場不再進垃圾,吳縣府時有次颱風吹落樹枝太多,地方體諒開放暫置,豈料暫置就變占用,回收物放5噸只運走3噸,永遠都有回收物,但過去根本沒有水土保持或環境保護觀念,流出來的汙水都黑色跟墨汁一樣,附近居民都擔憂。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4日晚大火,已是升格第5燒,桃園12里長5日成立會稽垃圾掩埋場封場自救會,將擇日圍場抗議。(圖/環保局提供)楊鑫坤說,張市府2023年承諾改善卻跳票,根本是「看不起地方」,放任地方里長獨自面對,桃園區鄰近12里里長昨下午開會後已正式成立「會稽垃圾掩埋場封場自救會」,堅決要求市府徹底解決問題,將擇期圍場抗議。環保局表示,春節協助民眾處理資源回收物較平常成長2倍,為免民眾久候,才會將第一趟收運的資收物暫置場內,排定年後1周內轉運至細分類場,不排除是資收物夾雜鋰電池等易燃物釀災,未來會持續宣導確實分類,強調暫置的都是有價回收物,已無生垃圾。環保局解釋,近2年已投入超過8000萬元,提升掩埋場消防及監控設備,且把回收場畫分為4個暫置場域,防火區隔,現場人員每小時以手持式熱感應儀器巡查掩埋場有無異常高溫,這次就是及時發現且分區暫存發揮功效,火勢僅侷限木工廠未擴大,且6小時內撲滅,為不幸中之大幸,上下風處監控空氣品質測得0.164ppm也未超標,會再逐一跟里長溝通釋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93561/sm-1dabac38fade74651f320613febbdabf.jpg)
美國7天爆發2起空難事故 航空專家:飛機其實還是很安全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於29日晚間發生美國陸軍(US Army)的黑鷹(Black Hawk)直升機與一架民航客機在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上空撞機意外,造成兩機67人死亡。後續費城又傳出有醫療專機墜機的空難事件,至少造成7人死亡。接連發生2起空難,讓人再度懷疑起飛安,但有航空專家表示,飛機其實還是個安全性很高的通行方式。根據《天空新聞》報導指出,其實除了美國外,在過去幾個月內,全球就發生數起重大空難,2024年12月,短短四天內就發生2起空難,分別是阿塞拜疆航空(Azerbaijan Airlines)航班在飛往格羅茲尼(Grozny)途中遭俄羅斯飛彈擊落,造成38人死亡;幾天後,濟州航空(Jeju Air)一架航班在韓國木浦機場(Muan Airport)降落時失事,造成179人罹難。但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空難的發生,並不代表航空業變得不安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研究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商業航班的致死率約為每1,370萬名乘客中有1人死亡,遠低於過去幾十年的統計數據。例如,1968年至1977年間,每35萬名乘客中就有1人死亡,顯示航空安全技術已大幅提升。英國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 RAF)前飛行員肯納德(Paul Kennard)表示,儘管空難新聞總是引發關注,但這些事故極為罕見。肯納德強調「與其擔心搭飛機,不如擔心開車前往機場的旅程,因為那比飛行更危險得多。」根據英國道路事故統計,截至2024年6月,英國因交通事故喪生人數達1,607人,相當於每天約有4人死亡,而鐵路事故的致死人數則僅為10人。白金漢郡新大學(Buckinghamshire New University)航空與安全學院高級講師馬可(Marco Chan)表示,飛行中最危險的兩個階段是起飛與降落。「起飛時,發動機運行在高功率狀態,而油箱幾乎是滿的,飛機重量極大,任何機械故障都可能產生嚴重影響」、「降落時情況也類似,機身必須在短時間內降低高度並穩定觸地。」相比之下,飛機進入巡航高度後,風險大幅降低,因為空域較為開闊,且飛機機械負擔減少。被問及「機上那裡安全」時,馬可表示,從統計數據來看,飛機後部的座位較為安全。這是因為飛機發生意外時,機尾通常是最後受到衝擊的部分,因此生還率較高。此外,保持安全帶繫好也是降低受傷風險的關鍵。馬可特別提到,2024年5月,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一架班機因氣流顛簸導致乘客死亡。由於這類突發事件通常無法預測,因此乘客應在全程保持繫帶,以降低風險。而在華盛頓特區空難發生後,就有專家開始檢視美國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 ATC)的現況。航空業分析師蓋辛(Sally Gethin)表示,美國的空管系統「嚴重老化」,仍然依賴類比技術,且面臨人員短缺的問題。儘管如此,肯納德仍認為,美國並不比其他國家更危險,因為該國航班流量極高,自然事故發生的機率較大「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系統,除了商業航班,還包括軍事與私人飛行,因此統計上來看,事故率較高是正常的。」另一方面,某些機場的地形條件會增加飛行風險。例如,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機場(Kathmandu Airport)因地勢崎嶇,被視為較具挑戰性的機場。但這並不代表這類機場更容易發生空難,因為飛行員在進入這類機場前,需經過額外的專業訓練,以確保飛行安全。而為何專家還是認為「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主要來自三個關鍵因素:飛行員與機組人員的嚴格訓練飛行員需定期接受模擬訓練、技術評估及健康檢查,遠比道路駕駛員的標準更高。先進的維修與檢查制度每架飛機在起飛前都需經過詳細檢查,即使是最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需符合與大型航空公司相同的國際安全標準。飛機設計的高冗餘性現代飛機幾乎所有關鍵系統都設有雙重或三重備援機制,即使一部分系統失效,仍可繼續安全飛行。空難後的影響與改進每當發生重大空難,航空業都會進行深入調查,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例如,2019年兩架波音737 MAX客機失事後,全球航空機構加強了對新型飛機的認證標準,並要求所有相關機型進行系統升級。馬可強調,這種不斷改進的機制,使得飛機比任何其他交通工具更安全「當發生事故時,航空公司、飛機製造商和監管機構都會採取行動,以確保未來的飛行變得更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3558/sm-8835c06ca9ae05fe86fa6329bc2b6753.jpg)
撞擊美國航空班機前 黑鷹直升機正在演練「機密撤離計畫」
美國一架黑鷹軍用直升機在1月29日晚間與一架美國航空客機在空中發生相撞事故,最終導致兩機共67人罹難。而目前有消息指出,黑鷹直升機在撞機之前,其實正在演練「機密撤離計畫」。不過目前由於飛行安全問題,該項撤離計畫的演練已經被喊卡。根據《spokesman》報導指出,這起事故發生後,五角大廈證實,這架黑鷹直升機當時正在進行一項機密撤離演習,該計畫涉及政府持續運作(Continuity of Government)機制,目的是在確保美國高級官員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撤離至安全地點。這架墜毀的直升機原本駐紮於弗吉尼亞州(Virginia)貝爾沃堡(Fort Belvoir)的戴維森陸軍機場(Davison Army Airfield),當時的任務並非一般的例行訓練,而是執行一項高度機密的撤離演習。據了解,該計畫疑涉及將美國高層領導人撤離至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雷文岩山(Raven Rock Mountain)設施,這個設施自冷戰時期以來,一直作為政府在核戰或重大災難期間的備用指揮中心。美國國防部長皮特(Pete Hegseth)在受訪時表示,該演習是「針對真實世界情境進行的模擬」,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皮特僅強調「這些計畫涵蓋了誰將被撤離、如何撤離以及撤離目的地。」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9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及此計畫時顯得相當錯愕,直接回應「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這指的是什麼?」報導中也提到,這場空難發生在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Ronald Reagan Washington National Airport)附近的繁忙空域,而根據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2021年的報告,2017年至2019年間,在該區域共發生約88,000架次直升機飛行,其中37%為軍事飛行。事故發生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已經暫停相關訓練飛行。美國陸軍航空總監辦公室主任科齊奧爾(Jonathan Koziol)表示「這些飛行員的訓練是必要的,他們的職責是確保我們的高級領導人能夠在突發事件中被安全轉移,因此必須熟悉環境、空中交通與航線。」但多名來自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Maryland)與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的國會議員,目前已聯名致函國防部,要求「暫停該區域內的軍事直升機演訓,直到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完成調查,並重新評估空域安全。」報導中也提到,其實早在2019年,美國陸軍就曾向國會申請1.55億美元,用於黑鷹直升機的維護、機組人員訓練,以及執行一項「新興機密飛行任務」。當時美軍的計畫是支援10架UH-60黑鷹直升機,主要執行夜間飛行,並對特定設施進行改建,以確保這些機密任務的安全性。此次空難發生後,國會議員要求國防部在NTSB發布初步調查報告後,重新評估戰略,並考慮將此類直升機訓練轉移至其他空域,或至少調整航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3431/sm-e9fb9d5559013680ec529ccd493667d3.jpg)
黑鷹直升機3軍人遺體救出 客機64死尋獲41遺體「殘骸持續搜索中」
美國一架黑鷹軍用直升機在1月29日晚間與一架美國航空客機在空中發生相撞事故,最終導致兩機共67人罹難。而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航空上的64名罹難乘客中,目前已尋回41名乘客的遺體,其餘乘客的遺體推估還在飛機殘骸中。而黑鷹直升機上的3名軍人遺體目前也已尋獲。根據《CNN》報導指出,華盛頓特區消防與緊急醫療服務局(DC Fire and EMS)局長唐納利(John Donnelly Sr.)於1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一場艱難的應對行動」,這次現場共動員了超過500名救援人員,目前聯合指揮部已經啟動對第一線救援人員的心理支持,確保參與搜救的隊員能夠獲得心理協助,順利度過這段艱難時期。唐納利表示,搜救團隊仍在努力搜尋失蹤者遺體,但目前還是會優先進行墜機機身的打撈,待完成後才會全力轉為罹難者遺體的尋找。目前推估美國航空班機上的總罹難人數為67人,而截至目前為止已尋獲41具遺體。唐納利表示,當局對於未尋獲的遺體位置有一定掌握,然而在搜救行動完成前,仍無法確認確切的罹難人數。唐納利也補充說明「我相信當我們成功打撈飛機時,將有助於最終確定遇難人數」。唐納利同時也承諾,整起搜救行動會持續到所有遺體被尋回為止。而為了加快搜尋速度,搜救隊正在使用聲納掃描技術,並對下水道管線與空中範圍進行搜索。除此之外,美國海岸警衛隊(Coast Guard)先前尋求地救援資源也已陸續抵達現場,打撈團隊正在評估打撈墜機機體的計畫,預計最遲將於1日下午開始打撈。消防局也提醒民眾,如果在事故現場附近發現疑似墜機殘骸的物品,請立即撥打911通報,並且切勿擅自觸碰。除此之外,目前也有消息指出,黑鷹直升機內的語音與數據記錄器已成功尋回,而且外部沒有明顯損壞。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成員英曼(Todd Inman)表示,這架直升機搭載的是西科斯基(Sikorsky)製造的數位飛行記錄設備,這將成為調查這起事故的重要依據。而目前也有消息人士表示,黑鷹直升機上的3名罹難軍人的遺體已經尋獲,但有關當局尚未公布這3名軍方罹難者的身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3358/sm-282566a051c486342ec27db7de2c7d62.jpg)
美航撞黑鷹釀67死!10天前「聯邦航空管理局長請辭」 單位群龍無首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當地時間29日晚間發生一起重大空難事故。美國航空一架從堪薩斯州威奇托(Wichita)起飛的客機,與軍方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後爆炸墜入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2架飛機共67人全數罹難。空難發生前10天,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前局長才請辭,讓該單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29日晚間近9時,地點在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附近。美國航空一架編號5342的CRJ-700 客機,載著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準備在華盛頓降落時,與一架載有3名士兵的陸軍UH-60黑鷹直升機相撞,雙雙墜入波多馬克河中。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這起致命空難發生前10天,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前局長惠特克(Michael Whitaker)剛請辭,他擔任該職位僅1年,任期還剩4年,先前卻宣布將在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誓就職後辭職,這使得聯邦航空管理局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該機構面臨著幾乎前所未有的災難。報導指出,惠特克在聯邦航空管理局任職期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波音公司持續存在的安全和品質問題,同時也致力於緩解該機構長期以來在空中交通管制員配備方面存在的困境。雖然在聯邦航空管理局工作了22年的羅切洛(Chris Rocheleau)上週宣誓就任副局長,以代理身份負責這項工作,但該人事案尚未獲得參議院確認。新任交通部長達菲(Sean Duffy)週四拒絕回答關於危機期間該機構領導層狀況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SpaceX因涉嫌在2023年進行了2次未經批准的火箭發射,遭惠特克提議處以63萬3,009美元的民事罰款,氣得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呼籲罷免惠特克。而馬斯克身為川普的親密顧問,同時也是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恐怕與惠特克的請辭不無關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3355/sm-c239f5e9b902cb7b152ff52b4cc28043.jpg)
美航與黑鷹空中相撞!67人罹難 管制員發出警告時間軸全曝光
美國航空5342客機與美軍黑鷹直升機在華盛頓特區雷根機場附近發生碰撞,墜入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2架飛機共67人全數罹難。如今,發出警告時間軸曝光。該架黑鷹駐紮在美國陸軍貝爾沃堡(Fort Belvoir)的第12航空營(12th Aviation Battalion),為國家首都地區提供直升機運輸和技術救援支援。至於美國航空5342號航班則從堪薩斯州(Kansas)威奇托(Wichita)起飛,在雷根機場附近發生空中相撞事故後墜毀,機上有60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從塔台音訊可以聽見,一名塔台管制員向黑鷹直升機問,「PAT25你看到CRJ(美國航空5342號)了嗎?」塔台管制員接著說,「PAT25從CRJ後面經過。」隨後就聽見墜機瞬間的聲音,背景中明顯來自塔台一聲響亮的「噢」聲。管制員立刻安排其他準備要降落的飛機轉降其他機場,「我們將無限期地關閉營運,大家請配合。」音訊還顯示,另一名飛行員目睹了這起事件,並向管制員確認了這一情況。飛行員說,「是的,我們正處於短暫的最後階段,我們看到了波多馬克河對面的燃燒火光。」《時間軸》●17:22——美國航空5342航班載60名乘客,從從堪薩斯州(Kansas)威奇托(Wichita)起飛,預計21時左右在華盛頓降落。●20:39——黑鷹從華盛頓特區西北部維吉尼亞州蘭利附近起飛,機上載有3名人員進行訓練演習,沿著波多馬克河向南飛往雷根國家機場。●20:40——美國航空5342航班從華盛頓特區南部開始接近雷根國家機場33號跑道,飛行速度約為145英里/小時。●20:48:38——雷根空中交通管制塔台透過無線電向黑鷹直升機詢問「PAT25你看到CRJ(美國航空5342號)了嗎?PAT25從CRJ後面經過」。●20:48:39——片刻之後,直升機飛行員確認看到了一架飛機並請求「目視分離」,這意味著他將使用自己的視覺來操縱直升機讓開,而不是按照控制塔的指示。●20:48:56——大約20秒後,兩架飛機在波多馬克河上空相撞,並解體起火。塔台管制員驚呼,「哦天哪!」●20:49:30——空中交通管制員說「塔台,你看到了嗎」,背後一陣騷動。片刻之後,華盛頓大都會機場管理局調度員透過無線電宣布,「撞擊、撞擊、撞擊,這是三級警報,撞擊、撞擊、撞擊。」●20:51:30——空中交通管制員開始將飛機轉飛至附近的機場,包括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和巴爾的摩/華盛頓瑟古德·馬歇爾國際機場。●20:52:00——碰撞發生後,雷根機場的所有航班都迅速關閉,所有交通暫停至晚間11時,並試圖追蹤探照燈和其他資源。●20:53:00——據CNN報導,華盛頓特區警方開始接到有關「一架飛機在波多馬克河上空墜毀」的電話。●20:59:50——一名飛行員在接到重新定向的命令後,告訴雷根塔台「我們目睹了整個過程」。當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的一班航班被問及是否「目睹了這次遭遇」時,飛行員回答「是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3349/sm-87e5671fe800da8d4c8f72f53b0de57c.jpg)
美航撞黑鷹釀67死!調度員2度狂喊「撞擊!撞擊!撞擊」 驚悚音訊曝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當地時間29日晚間發生一起重大空難事故。美國航空一架從堪薩斯州威奇托(Wichita)起飛的客機,與軍方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後爆炸墜入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2架飛機共67人全數罹難。如今塔台通訊曝光,航管員在意外發生後2度連喊3次「撞擊」,並宣布三級警報。綜合外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29日晚間近9時,地點在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附近。美國航空一架編號5342的CRJ-700 客機,機上載有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準備在華盛頓降落時,與一架載有3名士兵的陸軍UH-60黑鷹直升機相撞,雙雙墜入波多馬克河中。《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根據 FlightRadar24、FlightAware的飛行記錄以及LiveATC.net的音訊,對飛機墜毀前瞬間的粗略重建如下:下午5點22分,美國航空5342航班從堪薩斯州威奇托起飛,前往華盛頓特區的雷根國家機場,預計晚上9點左右在華盛頓降落。晚上8點39分40秒,陸軍UH-60直升機從華盛頓特區西北部、維吉尼亞州蘭利(Langley)附近的貝爾沃堡(Fort Belvoir)基地起飛,機上載有3名人員進行訓練演習,沿著波托馬克河向南飛往雷根國家機場。晚上8點40分,5342航班從華盛頓特區南部開始接近雷根國家機場33號跑道,飛行速度約為145英里/小時。晚上8點48分38秒,雷根空中交通管制塔台透過無線電向直升機詢問,「PAT-25,你們看到CRJ了嗎?」接著指揮直升機「從CRJ後面飛過」。晚上8點48分39秒,直升機飛行員確認看到一架飛機,並請求「目視分離」,代表他將使用自身視覺操縱直升機避開,而非按照塔台指示飛行。晚上8點48分56秒,2架飛機在波托馬克河上空相撞,並解體起火。在音訊中斷之前,可以聽到空中交通管制員驚呼「哦天哪!」 晚上8點49分30秒,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說「塔台,你看到了嗎?」同時,可以聽見背景傳來一陣騷動。片刻之後,華盛頓大都會機場管理局調度員透過無線電通訊宣布,「撞擊、撞擊、撞擊,這是三級警報,撞擊、撞擊、撞擊。」晚上8點51分30秒,空中交通管制員開始將飛機轉飛至附近的機場,包括杜勒斯機場和巴爾的摩國際機場。晚上8點52分,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說「一切已關閉」。碰撞發生後,雷根機場的所有航班都迅速關閉,所有交通暫停至晚上11點。並試圖追蹤探照燈和其他資源。晚上8點53分,據CNN報導,華盛頓特區警方開始接到有關「一架飛機在波托馬克河上空墜毀」的電話。晚上8點59分50秒,一名飛行員在接到重新定向的命令後,告訴雷根塔台「我們目睹了整個過程」。當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的一班航班被問及是否「目睹了這次遭遇」時,飛行員回答「是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3345/sm-35033a80eea4370a0c1e4908a2ced506.jpg)
美航撞黑鷹墜河釀67死 陸駐美大使館證實:2名中國公民罹難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當地時間29日晚間發生一起重大空難事故,美國航空一架從堪薩斯州(Kansas)威奇托(Wichita)起飛的客機,與軍方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後爆炸墜入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2架飛機共67人全數罹難。大陸駐美大使館今天(31日)證實,這起事件造成2名中國公民喪生。央視報導,中國駐美大使館表示,華盛頓撞機事故遇難者中有2名中國公民。使館謹對所有遇難者表示沈痛哀悼,對家屬表示深切慰問。使館已要求美方核實有關情況並正式向中方通報,為有關遇難者家屬善後提供協助。使館也將在職責範圍內提供相關領事保護與協助。根據美聯社、CNN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美國東部時間29日晚間近9時,地點在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附近;美國航空一架載有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的客機,與一架載有3名士兵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後,雙雙墜入波多馬克河中。當地消防單位透露,約有來自21個不同機構的300多名救援人員,共同參與這次搜救行動,但由於飛機在爆炸後落水,加上墜機時撞擊力道巨大,美國航空客機機身直接斷成兩截,且事發當時是深夜時段,波多馬克河的水溫大約只有攝氏1至2度,讓搜救變得更加困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30日晚間證實,已尋獲客機上的2具黑盒子,將進行分析以釐清事故原因。此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白宮新聞發布會為罹難者哀悼,表示這次事故無人生還,並稱這是國家的「痛苦時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93284/sm-90460ce4a73b9c9e3efb0282d9fb6de7.jpg)
美航空難67死「遭揭塔台超缺人」 1管制員負責2塔台工作
美國航空5342班機於當地時間29日晚間,在華盛頓特區羅納德雷根國家機場附近與一架美軍黑鷹直升機發生空中相撞事故,引發各界對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質疑與關注。這起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目前搜救小組仍在波托馬克河上緊急搜救。根據《CNN》的報導,美國航空5342班機從堪薩斯州威奇托市起飛,機上載有約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墜機前的錄音顯示,空中交通管制員驚呼聲在無線電通訊中清晰可聞,突顯事故發生的突如其來。目前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介入調查,分析事故發生的可能原因,包括飛行員是否遵循標準程序、航管指示是否清晰,以及直升機為何出現在客機進場航線上。航空專家亞歷克斯馬切拉斯(Alex Macheras)向《鏡報》表示,這起空難暴露了美國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壓力與人力短缺問題,「美國空中交通系統正承受巨大壓力,過去一年險些發生事故的次數激增,這起華盛頓空難再次凸顯系統漏洞。」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自2023年以來,為填補人力缺口已積極招募新員,但仍短缺數千名管制員。據《CNN》報導,截至2023年5月,FAA仍需3000名空管人員,去年雖錄取1512名新學員,但因退休及離職,流失人數超過 1,300 人,使人手短缺問題持續惡化。消息人士透露,事故發生時,雷根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員同時負責兩個不同的崗位,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然而《紐約時報》指出,FAA 的內部報告顯示,當時塔台人員配置「未能匹配特定時段與流量」,引發外界對人力短缺與事故關聯的質疑。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社交媒體上對事故表達關注,質疑為何黑鷹直升機未能及時閃避客機,「飛機沿著正常航線接近機場,直升機長時間保持相撞方向,為何不選擇上升、下降或轉彎?塔台為何未及時發出明確指示?」隨著調查展開,美國航空安全與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問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馬切拉斯表示,「這起事故勢必帶來根本性的改革,可能影響未來美國的空域管理方式,甚至改變飛行安全標準。」目前相關單位正積極調查事故原因,並尋求改善航空安全的解決方案。隨著美國航空交通量不斷增加,如何確保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安全,將是航空業與政府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據悉,雷根機場控制塔的工作人員配置率約為85%,28 個職位中已有24個被填補。然而這樣的配置是否足以應對繁忙的空域管理,仍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93277/sm-bbccd8874ada9b97fcd9b8dd1efd50c2.jpg)
美航撞黑鷹67死!妻剛說「20分鐘後降落」就斷聯 尪嘆:只能祈禱
美國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當地時間29日晚間發生一起重大空難事故,美國航空一架從堪薩斯州(Kansas)威奇托(Wichita)起飛的客機,與軍方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後爆炸墜入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2架飛機共67人全數罹難。令人難過的是,其中一名乘客的丈夫說到,客機準備降落前20分鐘,妻子才傳訊給他。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男子拉扎(Hamaad Raza)表示,他26歲的妻子坐上了那架失事的美國航空5342航班,「她傳訊息給我說,他們將在20分鐘後降落。但我的其他簡訊都沒有成功送出去,那時我才意識到可能有事發生了」。「我只是祈禱,希望有人能把她從河裡拉出來。這就是我唯一能做的,我只能向上帝祈禱。」拉扎嘆氣道,他的妻子是到威奇托出差,而她從不覺得坐飛機是件舒服的事情。拉扎向記者展示他與妻子的簡訊內容,記者則無奈形容,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令人心碎的採訪之一」。美國航空子公司PSA航空公司(PSA Airlines)5342號班機,在爆炸墜河後斷成兩截,沉入約7英尺(約2.1公尺)深的冰冷河水中,而黑鷹直升機也呈上下顛倒狀。據悉,客機上載有60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黑鷹直升機上有3位士兵,目前共30多具遺體被打撈出。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在白宮新聞發布會宣布,機上67人全數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