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
」幼兒園老師叫全班打男童巴掌!家長怒 園方回應:他先毆打特殊生
大陸天津一名家長日前在網路上爆料,指出當地一家幼兒園老師,誘導多名同學打一名男童巴掌。而事情爆出後,園方表示已經將該名老師開除,不過,園方也指出,是該名男童先欺負2名特殊生,老師勸導多次無果,才會使用這樣的方式。根據陸媒綜合報導,大陸天津西青有家長在網路上爆料,指出當地一家實驗幼兒園的老師,在5日當天誘導多名同學打一名男童巴掌,且園方對此事一直冷處理,事情遲遲沒有解決。而該名家長也將監視器畫面PO上網,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名男童站在教室內,其他坐著的小朋友,一一站起上前打他巴掌。對此,園方在19日進行回應,表示他們其實在第一時間就將涉事教師開除,教育局和公安也已經介入。事發後該名老師在第一時間也承認錯誤,園方還安排了老師上門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並將孩子從入園到離園的費用給予全部免除全數費用,只是家長依舊不接受他們的處理措施。園方也指出,事情經過是因為該名兒童,在此之前多次毆打班上的兩名特殊兒童(一位不會說話,一位佩戴人工耳蝸),老師多次溝通無效,才會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並透露,事情發生後,學校把監視器影片給班上其他同學的家長看,有的家長表示老師做的有些過分;有的家長表示老師也是為特殊孩子發聲。
7歲妹吃麵包噎死…監控曝女童「2度求救」遭老師無視 園方回應了
大陸湖南省婁底市1名家長近日爆料,女兒在當地1間特殊教育中心吃了老師餵的麵包後,被食物噎住導致窒息身亡,質疑孩子噎住後曾向老師求救,但是遭到忽視。對此,新化三葉草兒童啟智中心1名工作人員回應,園方對於此事也很痛心,目前已經和上級部門一起討論,並與孩子媽媽溝通協商調解。《澎湃新聞》報導,監控畫面顯示,女老師當時給了女童一大片麵包,孩子不斷往嘴裡塞,之後疑似被卡住,開始揮舞雙手,期間曾試圖把麵包摳出來,同時又繼續把手裡的麵包塞進嘴裡。不久後,女童就被麵包完全噎住,當時她一度站起來抱住老師,疑似想向師長求救,但對方卻沒有注意到異常。招生資訊顯示,該啟智中心是一家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機構,名為三葉草兒童啟智中心。悲劇發生後,唐姓園長稱,該名學童先前在家裡就有多次被噎住、送醫搶救的經歷,「家長向我們隱瞞了這個病情。」她還提到,「麵包每天都有的,家長每天早上也都會帶包子或者麵包來給孩子吃。」家長質疑,當時有4位老師在場,然而有些人在忙其他事,其餘的則在玩手機,忽視了孩子的異常舉動,進而導致悲劇發生,且自己曾多次向學校老師提及女兒存在吞咽問題,但老師們仍未給予足夠關注。園長強調,事發後,中心積極處理此事,但家屬要求上百萬人民幣的賠償,他們實在無力負擔。三葉草兒童啟智中心1名工作人員回應,園方對於此事也很痛心,目前已經和上級部門一起與孩子媽媽溝通協商調解。當地縣殘聯則稱,相關部門得知此事後,已進行多次深入瞭解,目前正在協商。
蔡沐妍「炎上黑歷史」全被挖!德州媽媽怒批:都是她主動攻擊
蔡沐妍(Lydia)日前帶女兒上《小姐不熙娣》表演大提琴,遭主持人小S(徐熙娣)評論後不滿,事後發文抱怨反遭攻擊,本人也已在25日晚間關閉臉書帳號。網紅育兒作家「德州媽媽沒有崩潰」過去也曾被蔡沐妍評論,這回她直言蔡沐妍被炎上都是她自己主動攻擊,「我都懷疑這是她想黑紅的固定操作了」,更挖出她過去的黑歷史。德州媽媽在臉書發文指,蔡沐妍每次遭炎上其實都是自己先主動攻擊,像是曾批評女星歐陽靖放任小孩隨處躺下,但卻被發現自己小孩也有同樣行為。過去蔡沐妍也針對德州媽媽談論的育兒友善文章做出批評,批評她字裡行間都在討好女性,並將指出問題的人視為有「被害者心態」。德州媽媽過去也曾分享「後悔當父母怎麼辦?」系列文章,不過當時蔡沐妍卻語帶諷刺,批評負責任的人才不會後悔生孩子。不過德州媽媽就認為,某些父母之所以感到痛苦掙扎,是因為生下特殊兒童,所以她才提供抒發管道,結果卻被對方冠上罪名,讓她受不了直呼「奈米貴婦到底是從哪裡生出的刻薄和惡意,要說那些父母是不負責的人?」德州媽媽指出蔡沐妍這回因帶女兒上節目而引發爭議,推測她可能是想走「黑紅」路線,「大膽猜測他會偷換概念成他是炎上體質、每次都莫名其妙被罵、大家罵他是嫉妒他、他被霸凌了。最後要以他最快樂最正面、每天都很忙、再發幾篇文強調不在乎這些、稱讚自己好漂亮收場。」她更直言蔡沐妍每次被炎上,都是自己主動攻擊,而且一直以來的言行都離正面價值很遠,純損人也不利己,卻喜歡硬上一些「你看我好樂觀好堅強」的價值。同時她也提到,「奈米貴婦」是她在2022年對蔡沐妍的指稱,「她把這個名字拿去用我真的笑死,唯一有賜名權利的,只有皇帝欸,你主動把自己放在被賜名的位置,所以老娘就是你的朕啦,哈哈哈哈。」
備孕前確認老公家族疾病…她後發現「只有25%」能生健康孩 公公竟辯:要體諒我陰影
「你應該體諒我!」有名女網友透露,在婚後備孕時,有先跟公公再三確認,家中有智力缺陷的弟弟是否是基因問題,公公則掛保證絕對不是基因問題,要夫妻倆放心。豈料事後竟被她發現是高達75%的遺傳疾病,也就是說她只有25%能生出健康的小孩,跟公公反應時,對方竟回「你應該體諒我生出智障,這是我的陰影!」對此,她也無奈的求問網友「請問這值得原諒嗎?」原PO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指出,當初在婚後備孕時有先跟公公確認,家中有智力缺陷的弟弟是否是基因問題,如果是的話自己會特別注意有哪些檢查要做,當時公公則掛保證絕對不是基因問題,還要夫妻倆放心。豈料事後竟被原PO發現是高達75%的遺傳疾病,也就是如果生兒子有二分之一會是智能低下,生女兒的話100%帶因,只有25%能生出健康的小孩,但是否完全健康也不知道。原PO發現後跟公公反應,但公公的回應卻讓她徹底心寒,對方說「你應該體諒我生出1個智障,這是我的陰影,所以我才不講,如果你很介意,那我跟你說對不起啦!」原PO無奈的說,「有時候想好好過,但又說服不了自己對後輩這麼不負責任」,並求問網友「請問這值得原諒嗎?」此文一出,便引起熱議,網友紛紛怒批,「這樣隱匿不說真的很缺德」、「很可惡又不負責任的公公」、「這不是說聲對不起可以的吧!如果真的生下有殘缺的孩子,累的是父母苦的是孩子」。有人則勸她,「不值得,甚至不該結該離婚或一輩子不生,不然生出一個全家都完了」、「不要賭,賭輸了痛苦一輩子」、「真的不要冒險,除非妳家有礦,不然照顧一個特殊兒童是非常累而且燒錢的事」。
醫一看喊「完了」!她嚇到砸錢治病兒 見1畫面氣炸報警
馬來西亞一間特殊兒童醫療機構爆發嚴重醜聞,2名母親指控機構未經詳細診斷,僅憑動作就判定孩子罹患自閉症、感覺統合失調等疾病,還恐嚇「不治療就完了」強迫入院,賺取巨額黑心錢。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劉姓及陳姓婦人控訴機構為賺每月3500令吉(約新台幣2.4萬)的1對1治療費,謊稱孩子有多種嚴重精神疾病、精神創傷,必須馬上接受治療。但要價450令吉(約新台幣3076元)的診斷報告只列出症狀,沒說明做過哪些評估。兩人也指,機構利用診斷書可用於申請殘障、就讀政府學校,以及家長希望孩子能正常生活心理,誘導與恐嚇他們快點讓孩子退學,轉到機構接受治療,未料事後卻發現該機構「只訓練不治療」。劉婦更稱,園長收到孩子診斷書時,告訴她「另外3個家長的報告書內容也幾乎一模一樣」,且報告根本無法作為官方申請用途,這才驚覺受騙,「我只希望孩子能在黃金期內突破障礙,回歸正常教育。兒子與正常人不一樣已令我擔心、無助,沒想到會遇到這種問題」。
早教中心傳虐童…孩子被老師蒙眼「抱起重摔」 網起底黑歷史:不是第一次
虐童在世界各地頻傳,受到外界關注。中國廣西省靖西市紅黃藍早教中心內,一名女老師蒙住幼兒的雙眼,接著將其抱起後摔下,不顧孩子掙扎,她逼孩子站起來,反覆抱上高處又推倒,同樣的動作重複了至少5次,影片在網路瘋傳,引發軒然大波。對此,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員解釋,該孩子是特殊兒童,需要特殊方法觸發認知,當下家長在外面觀看。網路流傳靖西市一早教中心老師推倒孩子影片,經過調查,事情發生在今年6月30日下午5時許,幼兒由母親送到早教中心,進行一對一「 感覺統合」訓練,過程中家長會在靜候室全程透過影片觀看。女老師蒙住孩子眼睛,將其抱起重摔,來回重複至少5次。(圖/翻攝自微博)針對網路反映問題,相關部門正對涉事機構和教師訓練方式進行調查,進一步確認事情真相,若查證有違規行為,將依法予以處置,要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圖/翻攝自微博)不過,大批網友質疑早教中心人員的說法,「家長看著也不能這麼對待兒童,這是虐待兒童」、「特殊孩子更不能這樣對待,他們需要更多愛和耐心」、「這方法確實挺特殊的,跟虐待兒童的方法一樣」、「特殊方法是指你們這個故意傷害?」、「真是扯蛋,明明是虐待兒童,給兒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傷害」。另外,還有網友爆料,紅黃藍品牌旗下的北京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2017年曾爆出猥褻虐童事件,痛批:「這是這家第幾次了」、「以前是不是還有猥褻?」、「這家幼兒園還有人去啊?父母心可真大」、「就納了悶了,這紅黃藍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事了吧?為啥還能繼續經營?是有保護傘嗎?」◎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跨科統合治療「特殊兒終於看清楚」 不再躲牆角!10歲女童勇敢登台表演
10歲的君君(化名)罹患兒童罕見腎臟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影響心智發展,合併有眼睛無虹彩症及眼球震顫等複雜病症。家人先前發現君君對一般孩童喜歡的玩具及卡通都沒興趣,常獨自默默的自己在角落,不太敢自己移動,家人發現她可能視覺有問題,行動中常會撞到,又不想麻煩家人,所以就愈來愈沈默。她無法與人有一般的眼神交會,對移動中的物體也無追視的現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民國112年1月起成立「兒童及青少年特殊需求視覺復能中心」,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眼科部林慧茹教授帶領,整合眼科、職能治療、驗光、小兒代謝、小兒神經、精神科以及社工等跨醫學多專科治療與協助,檢查出君君只有視力0.08,在跨科協助下,除了給予君君特殊鏡片的驗配,並教導她定位及定向的能力及對焦和眼球協調的訓練。君君的媽非常有耐心陪伴他做各種訓練,媽媽說君君現在開朗很多,手眼協調及對焦功能有明顯的進步,能上學也能和同學有更多得互動並且參加學校的樂團,最近還要到日本姊妹校交流表演陶笛,媽媽和君君都非常興奮找回信心的君君,人生自此成功翻轉。特殊孩童的困境還有12歲的明明(化名),由於是極低體重(584克)的早產兒,合併肝腫瘤、視網膜病變和先天白內障,作過肝臟手術,曾經他身上都帶著引流管,心智發展也受影響,視覺其中有一眼幾乎全盲,另一眼僅看到眼前2公尺內大的物件,自理日常生活很困難,明明的媽媽很難想像他有一天能上學。中醫大附醫「兒童及青少年特殊需求視覺復能中心」的專家群,訓練明明用僅存的視力去感觸周遭的環境,並及時作出應對的反應,此外也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明明的媽媽是位堅毅的母親,不時與醫療人員討論治療及訓練的方式,積極配合各種檢查及訓練,媽媽將明明當作一般孩子,讓他上學並參與各種他能夠達成的活動。明明一改過去的沉默,現在個性活潑,能自己走進診間並和醫師等專家自然地互動,要回家時還會主動跟醫師阿姨約下次再見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林慧茹教授指出,特殊需求的孩子有可能是閱讀學習障礙、自閉症、腦傷、早產兒、基因或遺傳疾病、代謝異常、腦性麻痺,或是嚴重的多重障礙,表達能力不足,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孩童,擁有正常視覺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正常的視覺,能讓特殊需求孩童與外界有好的聯繫,從簡單的生活自理、基本溝通,到較複雜的學習上都和視覺息息相關,然而,特殊孩童的視覺治療與矯正卻常受到忽略。林慧茹主任分析,特殊需求孩童在現行醫療或復健上,在肢體功能方面的訓練比較足夠,對於視覺功能的治療則不足;在一般眼科門診檢查時,特殊需求的孩童常因為肢體、情緒、理解度等問題,無法完成充足的檢測,也無法給予最適當的治療及訓練規劃,讓這些孩童的治療過程無法順利進行,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或是延後病況復原的時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林慧茹教授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洪純玲副院長共同加入衛福部「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劃」,結合眼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小兒代謝科、小兒神經、精神科醫師及社工師,成立「兒童及青少年特殊需求視覺復能中心」,提供特殊需求的孩童在視覺診察過程與環境的跨科整合服務,以及提供有效的訓練計畫,並邀請家長一起參與,藉此將視覺復能訓練深耕於生活,並延續到家庭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非也在台中本院及安南分院增加特別門診,建置專屬特殊需求孩子的檢測儀器及訓練空間,預計提供150位孩童更高品質醫療服務,讓中南部的孩童都能得到有別以往的治療品質及就醫環境,亦期望將此美意能不斷的延續及傳承下去,讓特殊需求孩童有顯著地進步,家庭生活也隨之改善,讓特殊兒少也能有他們的一片天。
3/21世界唐氏症日 帶你了解唐寶寶的世界
「唐寶寶炸物事件」前陣子鬧的沸沸揚揚,到底唐氏症是什麼?有什麼症狀?根據國健署資料,唐氏症是一種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也是導致智能障礙的最主要病因。聯合國將3月21日訂為「世界唐氏症日」,來看看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范洪春醫師的詳細解說,帶你了解唐寶寶的世界。Q:什麼是唐氏症?A:人體正常細胞有23對染色體,而唐寶寶的第21對染色體多了1條,也就是說有3個染色體21(trisomy 21),因此「世界唐氏症日」訂為3月21日。Q:唐寶寶外觀有什麼特徵?A:唐寶寶外貌上有許多異常,頭頸部多為顏面扁平、內眥贅皮、瞼裂斜向上、白內障、弱視、小耳、鼻樑扁平、吐舌、咬合問題、脖子短;肌肉骨骼:枕骨扁平、寰枕關節不穩定、手小或斷掌、第5小指短、大拇趾與二拇趾間距增寬、矮小肥胖;腸胃系統:氣管食道瘻管、十二指腸閉鎖、環狀胰臟、先天巨結腸症、無肛症等。Q:唐氏症還會有哪些症狀?A:唐氏症的症狀包括神經系統:肌張力低下、發展遲緩、抽搐、智能障礙、認知問題、情緒問題、很年輕就會開始癡呆退化;心血管系統:心內膜墊缺損、心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骨、開放性動脈導管、法洛氏四重畸形、異生性鎖骨下動脈、肺高壓;內分泌:甲狀腺功能低下、男性不孕;免疫功能缺損,容易受病菌感染生病;血液系統:白血病。台灣每1,263個新生兒就有一個是唐寶寶,他(她)們的壽命比我們一般人短,大約到60歲,但是他(她)們的醫療成本是一般人的10倍以上。Q:唐氏症無法痊癒,可以用哪些方式治療、復健或開發功能?A:因為唐氏症的症狀非常多且複雜,症狀遍及全身,需要看心臟科、腸胃科、神經科、內分泌科、牙科、眼科、身心科等,另外還有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語言治療等,及早診斷以及早期復健,希望能改善和減緩他(她)們的失能、障礙和退化,目標希望能讓唐寶寶能發展出自理的能力。Q:哪些孕婦為生下唐氏症的高風險族群?A:資料顯示20歲的女性懷孕,生下唐寶寶的機率僅1/1528,30歲孕婦的機率約為1/909。到34歲懷孕生下唐寶寶的機率就可達1/270,40歲高達約1/70,45歲更高,高達約1/7。也就是說,受孕時年紀越高越容易生出唐寶寶,而且現在台灣的社會,整體生育年齡往後延,生下唐寶寶的機率也越高。建議34歲以上的孕婦於妊娠16到18周時接受羊膜穿刺或羊水檢查。Q:我的孩子是唐寶寶怎麼辦?A:家長一但得知孩子是唐寶寶,心理衝擊都很大。主要是家長最辛苦,除了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與復健,可以尋求社工,也可以向唐氏症基金會與唐氏症關愛者協會尋求協助。唐氏症基金會以結合唐氏症者家庭、學者、專家及關心唐氏症者之人士與團體,共同促進醫療、護理、保健、早期療育及職能訓練等專業研究執行與諮詢,進而爭取唐氏症者全生涯照顧的各種權益與福利,並加強預防宣傳,以期協助減輕國家負擔,服務社會。唐氏症關愛協會提以結合唐氏症者家長監護、關心唐氏症者人士團體及學者專家共同促進教養經驗、解決社會問題為宗旨。以其經驗之溝通或護理保健之諮詢,早期療育之推展及就業、就養等服務之促進,進而爭取唐氏症者合法權益與福利,以期協助國家減輕負擔。Q:如何把握3歲前早療黃金期?A:發展遲緩指未滿6歲之兒童,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等各方面發展較同年齡者遲緩。我國於民國83年所修訂兒童福利法中,明確指出對發展遲緩之特殊兒童,建立早期通報系統,並提供早期療育服務。政府亦於民國86年開始在各醫院成立早療聯合團隊,依兒童及其家庭需求,提供療育、諮詢及其他(她)相關服務等,協助發展遲緩兒童發揮最大潛能。由於小孩子在0~3歲是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因此這個階段對發展遲緩兒來說也是治療的黃金期,因為3歲以前做早期療育一年的功效是3歲以後的10倍以上。唐寶寶有一個特點是肌肉張力不足,所以有足夠的運動量是很重要的,幫他(她)們訓練肌肉。除此之外,包含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也都需要有專業人士以及有愛心與耐心的家長和社會人士幫忙,希望能發展出自己照護自己的自理能力,我們建議在出生後一發現是唐寶寶就可以進入早療體系,由早療專業的醫師、治療師等醫護人員來協助、希望唐寶寶都能快樂平安健康的長大。Q:我在路上碰到唐寶寶,要如何互動應對呢?A:很多人在路上看到唐寶寶,因為外觀問題會害怕。其實唐寶寶是外貌不討喜,全身都是病,但內心是善良喜樂的,非常善良,不會害人,有時候他(她)們被欺負或是被歧視的時候,他(她)自己反而不覺得怎麼樣,但是旁人看了會覺得很心酸,我們應該用包容、愛心和關懷和他(她)們相處,會發現他(她)們都是很愛笑的小可愛。Q:我可以如何幫助唐寶寶?A:推薦民眾可以看2部電影,1部為郭書瑤主演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另1個為《花生醬獵鷹的願望》,這兩部片都傳達了共同訊息,就是唐寶寶他(她)們其實是很天真善良沒有心機的。台灣的這個土地最溫暖的就是人情,我們希望大眾把這個溫暖,也無私的善待在其貌不揚但心地善良的唐寶寶們身上,讓這些唐寶寶能有更公平的對待、交往以及工作機會;我們呼籲政府除了對唐寶寶多投入照顧,除了安排訓練他(她)們的謀生技能與增進他(她)們的生活健康之外,也希望政府的長照政策,應該把家中有需要照護的遲緩兒像唐寶寶等另外考量,因為當父母老了之後,這些孩子可能成為父母體力上、精神上、經濟上的負擔,一旦父母老去,誰來照顧這些孩子呢?
照顧身心障礙孩童 臺大成立「特殊需求視覺中心」
臨床研究顯示,身心障礙兒童與青少年,特別是中度和重度障礙,比一般孩童更容易發生視覺問題,但目前一般眼科門診提供的視力檢查,多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解及配合能力,往往無法有效的了解他們的視覺能力,使得家長難及早發現孩童的視覺問題。看見這些特殊孩童的困境,衛生福利部於111年擴大辦理「特殊兒童及青少年視覺復能計畫」,臺大醫院承接「復能據點暨管理中心」重任,為提供家長及特殊孩童更為完善且適當的就醫過程與環境,特於眼科部成立「特殊需求視覺中心」。為執行視覺復能相關業務,臺大醫院除購置有多項手持式眼科檢查儀器及符合特殊兒少能力的視覺評估工具,並由眼科醫師、具備視覺復能實務經驗的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組成醫療服務團隊,該中心於今日進行揭牌典禮,期能造福更多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及大朋友。特殊需求視覺中心的服務對象為懷疑有視覺問題、但卻無法經由一般眼科門診得到適當視覺功能評估的孩童。在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與眼科部王一中主任多次協調下,為中心在擁擠的臺大醫院中騰挪出位於兒童醫療大樓三樓的獨立空間。該中心設有多項手持式眼科檢查儀器、符合特殊兒少能力的視覺評估工具及團隊專業人員,期待能更適當地評估特殊需求者的視覺能力與需求。同時設有獨立的診檢及諮詢復能空間,並安排適當的就醫時間,讓特殊需求者可以在合理調整下的環境,瞭解他們真實的視覺能力並提供視覺復能服務。除視覺評估外,中心集結眼科醫師、具備視覺復能實務經驗的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及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組成醫療服務團隊,由各專業發揮所長、共同商討並執行最適合孩童的視覺復能方案。並於醫療過程中,視需求者的身心障礙情形和醫療需求,照會諮詢小兒科和小兒復健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和其他復健團隊成員。臺大醫院眼科部特殊需求視覺中心亦擔任協助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及部立台東醫院等4家視覺復能據點的角色,透過聯合會議、實地交流及即時醫療諮詢等服務,共同商討及優化醫療品質,改善各據點在運行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此外,中心擔負編列臨床參考指引、辦理醫事人員教育訓練、開發視覺障礙民眾適用復能教材等任務,讓一般大眾及醫事人員更了解特殊需求者的視覺需要及能力重建,期望能造福更多有需要的人。
434萬遺產全捐出「幫助特殊兒童」 95歲老翁:彌補輟學遺憾
上海一名高齡95歲的苑姓老翁年幼時因家貧輟學,為了彌補遺憾,決定把遺產全部捐出去,幫助特殊孩子能夠讀書,並且順利畢業。善舉曝光後,許多人都被感動,讚賞老翁的行為非常大愛。根據陸媒《看看新聞》報導,苑姓老翁年幼時家境清寒,15歲就輟學當裁縫學徒,由於沒有穩定工作、好的學歷,在男女交往上處處碰壁,好不容易開了一間裁縫店,並且與第一任妻子順利結婚,但好景不長,妻子最終染病過世;之後他娶了第2任老婆,一起相處了30年,近年第2任妻子也過世了。眼見歲月流逝,身體慢慢快不行了,無子無女的苑姓老翁想起了年輕時輟學的遺憾。他主動聯繫居委會,表示自己死後,約1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34萬元)遺產要全數捐給特殊兒童教育學院。據了解,目前該校共有100多名學生。經過多方的準備,最終在今年9月底完成了財產公證。學校工會主席邵裕萍表示,這筆基金將用於學校建設,以及幫助一些家中比較困難的學童。對此苑姓老翁說,「把我的遺產全部給他們,算是彌補了我這生輟學的遺憾。」
照顧腦麻兒苦也不喊累! 水電工爸淚「是我心頭肉」:盼兒子能開口說話
照顧唐寶寶需要花費許多精力,但身為父母的他們都不曾放棄。從事水電工作的凱爸有一個4歲多的腦性麻痺兒子小驛,賺來的錢幾乎拿來支出兒子的醫藥費;小驛的媽媽則是辭去工作,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但無論再辛苦,他們都不放棄,因為孩子是他們的心頭肉。唐氏症基金會分享一則案例,近日《做工的人》大受歡迎,劇中工人「蜆仔」家中也有特殊兒童,而情節也在現實中上演。小驛患有腦性麻痺,一般的孩子在4歲時,已經能跑、能跳或者玩耍,但他仍無法開口,只能透過哭、笑,來跟外界表達情感。小驛的媽媽透露,小驛是夫妻倆的第一個小孩,產檢一切正常,懷抱著滿心期待迎接孩子出生,結果孩子卻是個腦性麻痺寶寶,為了照顧寶寶,辭去工作;她說,每次孩子哭的時候,都會感到很挫折,因為要猜他為什麼哭。而小驛的爸爸(凱爸)則一肩扛下經濟重擔,日日在工地爬上爬下,刮傷、敲到手之類都是家常便飯,衣服常常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下班後,他不是倒頭就睡,先幫忙孩子活動關節,洗澡、穿衣服,到了深夜才是自己的時間。凱爸坦言,的確有埋怨過為什麼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最後仍選擇樂觀面對。凱爸笑說,孩子是他的心頭肉,無倫如何都不會放棄,勇敢接受上天給的考驗,只希望有天孩子能夠開口跟他說句話,如此已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