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化學品
」抄底撿四寶2/中國天量傾銷打壞亞洲石化市場 台塑轉身不易幕後大金主也愛莫能助
「中國以外的亞洲石化業者已無法再競爭,石化業在韓國正成為夕陽產業!」這句驚人之語出自首爾興國證券公司分析師張賢久(Chang Hyunkoo),據彭博報導,中國快速擴張的石化產業讓韓國這個亞洲第二大塑膠原料出口國製造商日子越來越難過,包括樂金化學(LG Chem)和樂天化學(Lotte Chemical)營運都受到衝擊。不趕快轉型、就只能關廠或出售。過去就算是2008年最慘的金融海嘯,面臨國際油價的驚天崩壞,台塑集團仍能挺過,就是因為他在許多領域占有市場龍頭地位,當年像是塑膠粉,就是世界最大生產廠之一,旗下包括氯乙烯(VCM)、液碱(Caustic Soda)、丙烯(Propylene)、環氧氯丙烷(ECH)、正丁醇(NBA)、碳纖(Carbon fiber)、 丙烯腈(AN)等產能,也都位居全球前五大。樂金化學是韓國最大石化產品製造商,但今年關閉一家苯乙烯工廠,轉投資太陽能和電池業務。(圖/翻攝自LG CHEM臉書)因為旗下產品多元且分散,受單一品項市場波動衝擊較低,確保台塑度過塑化產業的週期性問題,但「現在整個產業大反轉!」棣邁產業顧問公司總經理何耀仁跟CTWANT記者說,以石化業來說,大約7年會有一個循環,谷底之後就會往上走,「但現在不得了,不再是週期性的改變,而是結構性的改變,全世界目前的產能利用率掉到80%,但石化界的損益臨界點就是85%,而乙烯這種大宗產品更是在80%左右,只要低於這個數字,就會賠錢!」「前台塑員工路過,目前老人太多、轉型困難,除非大刀闊斧轉型成功,否則別進去買。」在各大新聞與股市討論區,都可看到類似的評論,「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的分析師陳相州也提到,雖然台塑四寶在5月宣布增資100億元予台塑新智能公司,看來要大幅做電池產業,但這行業很困難,競爭對手也還是中國大陸。台塑資深員工也跟CTWANT記者提到,「這個集團真的太大,大到要改什麼都很慢」,就算是今年台塑董事長從林健男交棒給郭文筆,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換成曹明,看似新人新氣象,但所謂的集團,就不可能因為一個人而做出什麼改變。「台塑不會倒,但若沒辦法回應當前的世界變化與技術挑戰,就只能變成一家平庸的公司了。」「台塑一年營收幾千億,去年研發費用才28.07億,研發比重只有1.4%,」理財達人「存股總編」謝富旭在網路節目上表示,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有1500個博士在做研發,去年研發費用280億元,過去20年台灣發展最好的半導體產業,台塑集團卻沒有持續研發相關的特用化學品,讓市場機會都被日本人拿走,像是住友化學、信越化學等,「很可惜,就是創新不足。」現在要追上來,恐怕只能透過併購。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設立的長庚醫院,後來成為集團股價護盤手。(圖/報系資料照)外在有國際產能過剩,內部則是創新不足、沒有強而有力的話題領導台塑集團的股價向上,業內人士也跟CTWANT記者透露,其實過去台塑四寶被稱為「牛皮股」也是因股價起伏不大,而穩定的主因,就是背後有個「護盤手」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金會、也就是長庚醫院,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1976年所創,刻意設計為四寶的大股東,除了讓企業獲利供給醫院使用,也可讓股權不分散,長庚醫院過去占台塑9.4%的股票,占台塑化5.78%,南亞超過11%,都是該企業的第一大法人股東,台化更高達18.85%,絕對是台塑四寶的大金庫,每當股價有重大問題時,長庚就會出手調節。但2017年時,長庚醫院爆發改革危機,經營權上也出現內鬨,最後請辭台塑、台化、台塑化3家公司董事,並決定不再加碼台塑集團持股,2018年政府修正的《財團法人法》,也規定財團法人對單一公司持股比率不得逾該公司資本額5%,長庚都已遠遠超過上限,沒有增持空間,所以失去對當前股價的調控機制,所以導致目前「不能以過去的經驗看待台塑的股票了。」業內人士說。
台股跌深反彈300點台積電返900大關 分析師:靜待美非農就業數據
美股回神,台股在4日崩近千點後也跌深反彈,5日早盤漲逾300點,最高曾到21488.81點,預估成交量 4300億元;台積電 (2330)漲逾2.5%、收復900元大關,不過其他權值股漲跌不一。分析師認為目前反彈力道不算強,比較像是籌碼換手,加權指數相對高檔時,對利多消息有反應鈍化的跡象。到10點左右,台積電漲2.5%、在912元左右,鴻海 (2317) 和廣達 (2382) 於平盤附近遊走,約179.5元和250元,聯發科 (2454)跌約2%、在1110元左右,台達電 (2308)漲1.7%、約378.5元;近期有國際半導體展加持能見度,日月光 (3711)漲1.39%、在145.5元左右,聯電 (2303) 漲 1.68%、在54.2元,穩懋 (3105)漲1.15%、在131元左右,半導體通路、特用化學品類股幾乎都上漲。美股市場在等今晚美國私人企業就業跟周五的非農就業數據公布,美股四大指數漲跌互現,道瓊指數上漲38.04點或0.09%,收40974.97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52點或 0.3%,收17084.3點;S&P 500指數下跌8.86點或0.16%,收5520.0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1.85點或 0.25%,收4770.85點。 台股4日開盤崩跌千點,收在21092.75點,跌999.46點,跌幅4.52%,成為台股第三大跌點,僅次今年8 月5日的1807.88點,以及8月2日的1004.01點。投顧認為,近期有國際半導體展、美國總統大選辯論、蘋果新iPhone發表會和FED利率決議等陸續登場,而8月上市櫃公司營收也將揭曉,若數字表現優異,但股價卻乏善可陳,顯示市場追價意願不足。
材料界傳奇1/存股族追捧長興 董座高國倫親曝翻身500億大廠靠「這關鍵」
春節開工後,AI帶動科技股漲不停,合成樹脂、乾膜光阻大廠長興材料(1717)也傳佳音,元月營收告捷成長逾56%,股價更是默默放量跟漲,從28元衝破33元,單日交易量從千餘張暴增近2萬,投資人靜候8日配發股利決議。長興連續33年穩定配息,殖利率不時優於金融股,成了存股族最愛。此外,長興材料不只是「合成樹脂」亞洲主要供應大廠,特殊UV光固化原材料(一種經日光照射提高效能的黏著劑)做到全球前三大廠,台灣化學工業界的隱形冠軍,更是電子業電路基板PCB廠「乾膜光阻」材料全球第一大供應商。今年成軍邁向60年的長興材料,早已非當年的塗料樹脂小廠。CTWANT記者日前專訪68歲董事長高國倫,他道出關鍵,「我和爸爸有一個共同點,就都不是學化學、材料專業的理工人。」但是,「我們肯花研發費,創新力強,轉型全方位材料供應商,定位正確。」「父親學法律原本擔任公職,當年他40歲買下一家油漆公司創業,就是做公司管理。」高國倫告訴記者。高國倫父親、今年101歲的高英士,1965年以80萬元在高雄創立「長興化學」(長興材料前身),生產建築塗料用等的合成樹脂。長興材料原名為長興化學,創辦人高英士(圖中)在40歲那年辭去公職創業。(圖/長興材料提供)一年後,長興即損益兩平,並開始外銷到越南,接著擴大生產各種工業用樹脂,還在大陸、日本、美國、泰國、義大利、馬來西亞等地區擴廠,疫情間又切入生醫,2021年成為首家取得疾管署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授權量產企業。三十七年前進入長興的高國倫說,「長興一開始就專注在特用化學品,強調各種產品配方,與同業區隔競爭市場。」「與同業相較不同的是,長興重視研發,每年投入營收3%研發費用,在高雄、蘇州成立的長興研究所,人才就快600位。」以2022年來說,研發費用即達14.7億元。長興在1990年代透過工研院技轉,開始研發乾膜光阻,1997年正式成立「長興研究所」,現任長興總經理毛惠寬即是從長興研究員做起,服務資歷35年,他曾說到長興產品能做到領先品牌,主因鎖焦在「材料」開拓策略獨到,而利基點不僅著重研發,還要能搭上客戶產品趨勢切入市場。「一路走來,感謝許多人專注研發技術創新與生產團隊完成。」高國倫如數家珍地告訴記者,他們很多是來自化工化學等領域科學人,包括長興前董事長楊文雄、研究所第一、二任所長黃梧桐、黃舜仁(現為長興董事)。1967年長興化學的合成樹脂首度外銷到越南,左起為協理邱憲臣、同仁柳世猛、陳順雄。(圖/長興材料提供)其中,楊文雄曾為了提升研發能力向公司請假一年,自費到日本神戶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室繼續進修,返國後,不僅敏銳掌握工業趨勢創新研發,還善長原料成本控管,「他同時兼具化工人專業與財務管理,從研發創新到出任總經理、董事長,是帶領長興一路起飛的重要幹部。」一名長興主管跟記者說,他是深受長興員工尊敬的科學人。「黃舜仁所長則就像是一位夢想家,每每聽同仁暢談未來科技研發可能性,總是帶著微笑說『好啊!』給予鼓勵,不澆冷水。」一名研究員說。長興材料團隊研發力強,其中PCB廠必備的「乾膜光阻」,已拿下全球市佔率第一。(圖/長興材料提供)有了材料研發能力作後盾,高國倫接手董事長後的四年,也就是2014年,將長興化學更名為「長興材料」,讓長興「從化學原料為基礎,延伸到電子業、特用、生醫界的材料供應商」,期許成為世界材料大廠。如今,長興材料在全球生產基地25廠,海內外員工五千人,年營收從1998年破百億,一路翻倍到2021年破五百億。儘管去年景氣逆風,遇上升息、全球通膨、原物料成本增、電子業消化庫存等挑戰,長興材料全年營收滑落到425億元,但今年開春元月營收回到38.51億元、年增56.2%,加上今年順利出售蘇州長興光學材料100%股權,處分利益3.6億元進帳,去年低迷的股價也開始活蹦亂跳。問起對今年展望,高國倫笑呵呵地說,「審慎樂觀。」
富豪新列傳/台積電也不能沒有他 「石化界愛迪生」96歲林書鴻正在研究「如何將CO2純化」
自從《富比士》(Forbes)富豪榜出現以來,台灣有間集團的三個創辦人或其子女就一直在榜上,這間鮮少曝光的神祕公司,就是僅次於台塑集團的第2大石化公司長春集團,若沒有長春的特用化學品,台積電、蘋果手機、甚至特斯拉,都可能面臨停工。長春集團聯合創辦人林書鴻以67億美元(約2100億元),名列2024年新春的《富比士》第四大台灣富豪。「公司成立以來就沒有虧過錢,因為不缺錢、所以也不用上市,專心做好自己就好。」96歲的林書鴻說起話來總是中氣十足、條理分明,捲翹的眉毛看起來非常精神。長春集團三家核心公司,包括長春石化、長春樹脂和大連化工,這三家公司在2022年營收大約4366億元,這還不包括其他數十家關係企業,因為沒有上市,所以外界很難看清全貌,然而富豪榜仍能將其排上榜單,可見威力。長春人造樹脂廠在1949年,由廖銘昆、林書鴻與鄭信義合夥投資設立,開發生產電木粉,1956年時成功開發並生產出耐水性極佳的尿素膠,讓台灣合板工業有史以來首次打進國際市場,接下來研發許多高品質的特用化學品,先後完成雙氧水、聚乙烯醇、冰醋酸、環氧大豆油、聚合醋酸乙烯乳化漿、醋酸、酯等下游產品。鮮少在媒體前公開發言的鄭信義,就曾特別向記者說到,為長春賺下第一桶金的尿素防水膠,就是林書鴻在簡陋的工廠廚房不斷攪拌、憑手部感覺做混合比例的拉力測試,經歷千次失敗才做出來的產品。台積電製程所需的電子化學品,長春是主要供應商。(圖/報系資料照、翻攝台積電官網)而今,台積電5奈米製程所需的電子化學品—高純度雙氧水、TMAH(四甲基氫氧化銨)顯影劑、稀釋劑、醋酸正丁酯、銅電鍍液、鈷電鍍液等,長春都是主要供應商。以雙氧水為例,他是台灣最大雙氧水製造商,也因為是世界第一最純的,才能作為半導體廠清洗晶圓的重要化學品,是台積電到美國、日本設廠時一定要帶著走的重要供應商。1968年設立台豐印刷電路工業公司生產印刷電路板,為長春集團及日本三菱集團合資成立之關係企業,正式跨入電子業。因為「斷料危機」,林書鴻提到,早年在做印刷電路板的積層板,有一次日本廠商幾乎停止供應銅箔,導致長春無法繼續生產,因此被迫著手開發銅箔,1987年起開始土法煉鋼,邊找資料邊試,各種不計成本地實驗,才能做出這樣地無可取代。特斯拉的電池使用長春的銅箔,連外貿協會都以此推銷台灣製造的強大。(圖/報系資料照、中新社)以銅箔來說,一般印刷電路板用的銅箔薄度大約在12至18微米間,手機與電動車的要低於8微米,這個已經很難做了,但長春生產的電解銅箔薄度只有5微米,可以提高電池效能,所以目前特斯拉美國廠高達60%電動車的電池,是使用長春的銅箔,長春在全球電動車鋰電池銅箔市占率約25%,包括苗栗廠和江蘇常熟廠,接下來還預計在北美投資設立鋰電池銅箔廠,業界估計,應用於5G伺服器與通訊基地台的RTF反轉銅箔,全球市占率應該也有六成以上。林書鴻說,長春賺的錢都在投入研發和設備,若過去沒有持續研發,就沒有現在的高值化,台灣就是沒產油、沒天然資源,所以才要作石化工業,因為我們有人、有智慧,如果一桶油賣80美元,我們做出來的產品可以賣到400美元,這也能增加很多就業機會。長春每年花在研發支出超過4%,比起很多科技業者還高,所以長春集團擁有上千項專利,大部分都是能走出實驗室、達到商品化獲利的優質專利,所以外界才會稱林書鴻是「石化業的愛迪生」。最近他在大力研發的是碳補捉,其實他早在2011年就向記者提過,長春已開發出將二氧化碳「廢氣」轉為醋酸產品,笑說「這個算盤打起來不划算,但為了環境好嘛!」當時投資百億,只是為了理想,在2023年,長春集團已能穩定年消化12萬噸CO2、量產出60萬噸醋酸,目前還在持續研發且精進中。近年來隨著全球對於碳排放越來嚴格,他想著要如何將CO2純化,達半導體能使用的標準,再創新商機。
富豪新列傳/台股兔年跳股民笑呵呵 林百里乘AI躍居首富+金融大豐收富邦、國泰兄弟檔超車中租
美股在「科技七巨頭」領軍下,兔年強漲13%,台股更勝一籌,2月5日封關收在18096點,與虎年封關時14932點相比,漲幅達21%,每位股民平均賺進86萬元,搭上AI浪潮的台灣科技富豪更是笑開懷,依《富比士》封關日的即時排行,台灣前48名富豪中科技業者有14名,其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暴增最快,身家從49億美元衝上112億美元,奪下首富寶座。原本的台灣首富「鞋王」華利實業總裁張聰淵,則因消費市場買氣尚未復原,華利股價從人民幣67元跌到53元,其身價從106億美元降到86億美元,屈居第二名。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儘管已交棒給劉揚偉,但身價仍穩定增加到71億美元,居《富比士》台灣富豪排名第三。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身價也由44億美元成長到56億美元,排名第五。其他的半導體大老闆身價表現也不容小覷,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身價從21億美元來到28億美元,漲幅達33%,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也由22億美元來到28億元。英業達(2356)創辦人葉國一則由11億美元來到17億美元,增幅僅次於林百里。老牌PCB(印刷電路板)大廠楠梓電(2316)、首家台資PCB廠滬士電創辦人吳禮淦,也因AI伺服器厚板需求增,營運回溫、股價走升,重新擠入台灣前50大富豪之列。至於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等人身價則沒有太大變化。金融服務業在兔年可說是化悲哀為喜樂,不但擺脫防疫險鉅額理賠之災,年末還因美國升息暫緩而受惠,營收獲利及股價大漲,老牌金融家族蔡家、辜家、吳家全在榜上,包括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蔡鎮宇,與新光、台新的吳東進、吳東亮等三家七人兄弟檔。其中,富邦集團包括電信業台灣大(3045)、富邦媒(8454)去年營收獲利再創新高,富邦金控(2881)稅後純益661億元,年增高達41%,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二董蔡明興二人身價也水漲船高,分別達48億美元、47億美元,兔年增長7億美元、5億美元,兄弟倆財富逼近3000億元大關。國泰金控(2882)董事長蔡宏圖及胞兄蔡政達兩人身價皆為39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7億美元,合計約新台幣2445億元。而虎年股價身價「虎虎生風」的中租集團董事長辜仲立,因海外業務成長趨緩,兔年身價從45億美元縮水為38億美元,排名從7退到12,遭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及國泰蔡宏圖、蔡政達超車。相形之下,石化市況兔年並不好,不過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因著台積電、蘋果甚至特斯拉都需要他家的特用化學品,而逆勢成長,身價從55億美元增為67億美元,在富豪榜上蟬聯第四名。此外,長春另一名創辦人鄭信義的兒子鄭正和女兒鄭信愛,也在榜上分居第20名40名。有趣的是,這家老牌石化廠仍由96歲的林書鴻領軍,熱衷研究的他現正想著要如何將CO2純化。至於扮演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去年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限制預售屋換約交易、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等政策上路下,買氣受到壓抑,不過下半年有了新青安房貸助攻房市回溫,建商富豪們的資產幾乎沒有太大影響。遠雄集團創辦人趙藤雄資產小漲,以22億美元名列21名;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遺孀林張素娥,擁有龐大土地資產和瓏山林建設,資產20億元、名列24名。元利建設董事長林敏雄資產維持在30億美元,雖無增減,但今年排名卻被緊追在後的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超車,林陳海資產微幅增長4億美元,以31億美元排名13。建商富豪們唯有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資產減少,從49億縮水到41億美元,下滑4個名次,但仍排名第9。餐飲內需市場去年在台灣強強滾,上榜的食品業者名次波動不大,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居第6名,頂新魏家四兄弟則在第29名到第32名,第43名為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第48名則是「燕麥王」佳格食品董事長曹德風。至於集團產業布局從水泥、石化、紡織,一路橫跨到通路、金融、電信的遠東新,因為各事業表現有升有降,掌門人集團董事長徐旭東也維持在第23名。隨著AI熱潮持續爆發,企業ESG及減碳推動力道增強,加上國際政經環境不時飛出「黑天鵝」,企業營運挑戰加劇,送走兔年迎來龍年之際,但看這些富豪們如何掌舵企業,來年更「龍」光煥發。
東聯半導體氣體卡位台積電供應鏈 碳捕捉每年回收10萬噸CO2
遠東新集團旗下東聯(1710)今舉行股東會,針對台灣碳交所將上路、出現碳循環議題,東聯發展碳捕捉技術、衍生性高值化產品;「半導體級二氧化碳」純度等級達99.99999%,可供應5奈米、3 奈米等先進製程需求,終端客戶為台積電,董事長徐旭東表示,還繼續發展5、6種先進製程需要的化學品、氣體,並以此朝特用化學公司邁進。東聯去年每股純益(EPS)0.04元,今日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0.2元現金。公司提升環氧乙烷衍生物生產比重,以降低主要產品乙二醇波動對營運影響,往高值化產品方向邁進,並且積極發展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相關產品。東聯總經理蔡錫津指出,乙烯在環氧乙烷製程會釋出二氧化碳,碳捕捉製程高純度二氧化碳可以進一步為產品加值,放進飲料變成碳酸飲料、加在洗劑裡清潔度增加、放進水泥能增加建材強度。「環氧乙烷衍生物」用以製造特用化學品,提供配方與客製化產品,如「聚醚胺(PEA)」能強化塑化產品韌性,下游主要市場為風力發電之複合材料樹酯。「乙烯胺(EDA)」除運用在環氧樹脂的硬化劑,陸續開發生產各類含「胺」基的化學品,是碳捕捉系統(CCU)所需溶劑。副董事長席家宜指出乙二醇是週期性、民生所需的,每年需求穩定成長4%;但去年因原料乙烯供應量波動、價格不穩定影響營運,此情況今後有改變,因東聯美國、中國自有產能將在近期完成,原料取得穩定,更上游的國際油價料今後穩定在70~80元左右。儘管近期供應鏈有分散到墨西哥、印度、印尼等議題,徐旭東認為中國仍是世界工廠,目前仍無國能取代。地緣衝突之下,各地區都要建立自有產能,短鏈效應已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