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陷阱
」盜獵問題層出不窮! 烏干達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驚見「捕獸夾山」
位在非洲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Murchison Falls National Park),日前被當地慈善組織烏干達保育基金會(Uganda Conservation Foundation,UCF)的成員,查獲高達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都是盜獵者為了捕捉河馬、大象、獅子等大型動物與小型動物而放置的器具,已堆積成「捕獸夾山」。目前基金會偕同其他組織,持續投入反盜獵事務,期盼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根據《衛報》報導,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創辦人凱格溫(Michael Keigwin)表示,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他和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若往前回推10年,包括相關單位查獲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約有4萬7千公斤,也說明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悲慘命運與盜獵者的猖狂。凱格溫指出,捕獸夾山的上層是捕捉小型野生動物的捕獸夾;下層是捕捉大象、河馬、獅子等大型動物的狩獵陷阱,過往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聖靈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長期盤據這個佔地5000平方公里的園區,直到2010年,隨著聖靈抵抗軍的力量逐漸减弱,才由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ganda Wildlife Authority,UWA)的保育人員展開查緝盜獵的工作,致被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傷害的族群不限動物,就連附近的村民、園區警衛都曾身受其害。「對於偷獵者來說,河馬往往是首要目標。」 凱格溫說明,過往幾年園區有6成以上的河馬,均死於牙齒或身體組織被盜獵者奪取,所幸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羅氏長頸鹿(Rothschild giraffe)的數量從400隻變為2000多隻;赤羚(Uganda kob)的數量從4萬隻新增到約16萬隻,足足多了4倍。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烏干達保育基金會的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圖/翻攝自推特/@UgandaCF)對此,全球保護組織(Global Conservation)創始人摩根(Jeff Morgan),除了積極與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合作,投入人力和物力協助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的收集,還提供近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39萬元)的資金,用於管理、維護園區環境及查緝盜獵者,像是生活在園區附近、負責收集陷阱和提醒護林員注意事項的「生態衛士(Ecoguard)」培訓也算在內。不過,近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園區的觀光收入大幅減少,加上2022年水災造成農民和漁民的收入銳減,盜獵者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凱格溫透露,過去1年半之內,幾乎每日都能撿到100個捕獸夾,讓附近居民的生活變得艱難,外加想要購得珍稀動物的牙齒與肉品的走私組織只增不減,無形當中助長盜獵的風氣。凱格溫和摩根認為,若要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首要是旅遊業必須蓬勃發展,帶給當地民眾就業機會,如此一來也為保育工作提供足夠資金,「這是阻止盜獵者殺害動物,賣給走私組織的最快方法。」
MIQUMICANG米勾米藏 探索曲冰、卡度布農文化2天1夜輕旅行!
萬豐村曲冰部落充滿文化生命力進到部落活動中心廣場,布農耆老們穿著傳統服飾,圍成半圓或坐或站,哼唱著古調,用美妙的歌聲迎接遊客。沿著83縣道進入部落,近百公尺的六面故事牆,把神話傳說轉成藝術品,要孩子們記得布農族卓社群故事,與一整年的大型活動祭典。從烏日高鐵站到達仁愛鄉中的萬豐村曲冰部落,著名的曲冰遺址就在此區,因為海拔高度七百至九百公尺間,也可稱為台灣最高海拔的史前時代遺址,目前已受政府保護,等待後續的規劃與整理。所以眼前這片用柵欄圍起的雜草區,地下蘊藏著珍貴的遺跡,遊客可以透過照片了解先前挖掘時的景致。群山環繞山下的濁水溪還是源源不絕,但前人在此生活的歷史痕跡,已變成斷垣殘壁,留下的智慧與文化傳承,都在萬豐部落裡一一展現。記錄布農文化的洪文和老師(圖/仁愛鄉公所提供)。經營楓紅雞的台83線第一名廚何美欄,利用部落鄰近的自然食材,有竹筒飯、溪魚、蝦、地瓜、昭和葉裹上麵衣酥炸、馬告香腸、段木香菇雞湯等,使用原型食物,製作成既營養又好吃的原民料理。飯後亦可以欣賞由彩色串珠拼貼而成的原民傳說。藝術家洪文和表示製作一幅畫大約花費36小時,非常耗費眼力,但他樂此不疲,希望把老人家口中的經典故事,透過精準構想與設定,完成美麗的圖畫永遠流傳。萬豐鐵管吊橋橫跨濁水溪兩岸萬豐鐵管吊橋原是為了灌溉引水而蓋的吊橋,將武界壩的儲水輸送至農地之用;民國100年因莫拉克風災受創後來重新修建, 橋面寬度僅1.5人,兩岸的綠樹茂密,把紅色醒目的橋身襯托得更秀麗,四五月盛開的油桐花,可由鐵橋上方欣賞白色花瓣,吊橋全長有172公尺,因為交通便利與獨特造型,吸引許多網紅前來取景。布農族工藝串珠體驗曲冰文化驛站匯集有關木雕、石雕、編織與竹製品,驛站管理者劉春蘭特別安排幾個簡單的體驗DIY,來自原野的材料,每個小零件都有他的意涵,讓遊客透過手作彷彿回到原始狀態,敬天敬神地,串起難得的緣分,更加地了解布農文化與特色。烤肉晚會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圖/仁愛鄉公所提供)。農事體驗自然農法蔬菜更健康經營虹谷有機農場的廖金池前村長,四個大型溫室吸引遊客的目光,近期栽種四款百香果,透過自然農法,讓百香果各個飽滿,等到五月就可以供遊客摘採食用。鄰近露營區,營區的規劃完善,淋浴、廁所,許多露營玩家都深深著迷,星空下廖大哥也可依遊客需求安排BBQ烤肉PARTY,讓民眾有機會參與載歌載舞的原民晚宴,留下美好的回憶。熱鬧以外的中正村卡度部落因為地形走向很像要出港的大船,而布農族語的”船”稱為卡度(qatu),這就是卡度部落命名由來,離埔里市區僅十分鐘車程,以前滿山遍地檳榔樹的景象,如今已漸漸轉變。目前由高金水村長與兒子們開始帶頭,種植高經濟作物咖啡,而這裡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讓咖啡豆品質優良,參加多次比賽都有好成績。卡度咖啡目前總栽植量達到25公頃,供應鄰近咖啡產業,更有新竹桃園的店家慕名而來採購。多肉植栽也很有原民風格(圖/仁愛鄉公所提供)。卡度873咖啡卡度八麒山咖啡又稱873咖啡,這裡可不是現代化的咖啡館,喝杯專業選豆烘豆的單品手沖,遊客可以體驗旁邊的射箭場地,三五好友比賽精準度,原民狩獵陷阱製作是枯枝、石板、藤蔓等,根據要狩獵的獵物大小來量身訂做,充滿智慧的陷阱裝置大開眼界。另外一區為療癒的多肉植物,高村長開發出特色盆栽,有竹筒、蝸牛殼等,處處展現原住民對於大自然的掌控與發揮。卡度教會後方的聖母堂(圖/仁愛鄉公所提供)。當地信仰中心卡度教會沿著藍天白雲階梯往上,首映眼簾的是像皇冠建築,盛開的紫色小花引導階梯往上,綠色攀藤植物充滿地聖母院主建築,與一旁超大黃金十字架,在此可以遠眺大象山,各種花草樹木依照時節綻放吐息,居高臨下的教會,可眺望整個卡度社區,就像守護著社區的全體住民般存在。達瑪啦舢烘培坊開立許多烘培體驗課程(圖/仁愛鄉公所提供)。布農搗米體驗與達瑪啦舢手做麵包利用糯米經過搗壓後,加入自己喜歡的內餡,有芝麻、花生、地瓜等,Q彈有勁,體驗最道地,是搭配手沖咖啡的好點心。達瑪啦舢手做麵包是石志強第二專長,以前在日月潭可是船長,負責導覽明媚的湖光山色。後來返鄉為了部落的小朋友,就到中正國小當任廚爸,最後幾番思考才成立這個烘培坊,用來教學與回饋鄉里。許多部落的小朋友或是社區大學,透過石師傅的教導後學得一技之長,改變人生。兩個常被匆匆經過的美麗村落:萬豐村曲冰部落與中正村卡度部落,在南投縣仁愛鄉公所的輔導下,開發出多樣化的遊程與旅遊特色,如果周末假日安排到南投度假,推薦這兩顆原民之星,走進可愛的原鄉讓大小朋友永生難忘。更多資訊,請洽仁愛鄉公所粉絲專頁。
苗栗泰安 麻必浩部落 「苧」守傳統技藝
苗栗泰安鄉的泰雅族部落麻必浩,尋回失傳百年的手工苧麻製線技藝,以不同的呈現方式在土地上扎根、茁壯,並提供珍貴的部落文化體驗。連綿細雨下了數日,這天我們沿著大安溪往苗栗泰安鄉的途中,雲霧散去,豁然開朗。一抵達泰雅族北勢群的麻必浩部落,就聽見族人吆喝:「大家都到齊的話,頭目要升火祈福了!」九十四歲的頭目達利(高春輝),在廣場備上小米酒,以族語低聲向祖先及山林的生靈告知將有客人造訪,並為眾人祈求二天的生活節體驗一切順利。晚間可參與營火晚宴,跟著身穿傳統服飾的族人們熱情跳舞,感受快樂氛圍。(圖/林士傑攝)藤橋過河 解封歷史前有大安溪、後有麻必浩溪環抱的麻必浩部落,第一代頭目啦必浩將此地取為「麻必魯浩社」,台灣光復後再改名為麻必浩。不料,民國五十二年該處遭葛樂禮颱風洪水沖失、一戶不留,居民認為麻必浩字意不祥,恐有麻煩必大之意,因而申請改名為「永安社區」,有永順安樂之意。頭目達利親手製作的藤編藝術,展示於苧麻文化園區當中。(圖/麻必浩部落提供)近年部落積極尋根,用回原本的名字麻必浩,重新種植苧麻、尋回製線技藝,並成立「線藝師」認證,一如由大地破土而出的苧麻般,也讓塵封多年的文化破繭。重拾苧麻編織技藝,部落也找回自己的生命觀。在泛泰雅族傳說中,離世的族人會回到彩虹橋,透過歷史文獻、耆老口傳,在麻必浩部落文物館展示的大型壁畫,呈現了麻必浩的婦女死後靈魂將回到苧麻莖裡面,猶如祖靈通過一針一線的織布過程,繼續溫暖著後代子孫;男人則會回到竹管,像是搭建起的竹屋、竹製武器守護家園。在頭目的帶領下,部落族人們合力完成近乎失傳的藤橋模型,也讓遊客親自穿越體驗。(圖/林士傑攝)首站來到苧麻文化園區,展示了頭目達利帶領族人一起製作的藤橋模型,見證早年為了跨越大安溪至象鼻部落,必須使用藤橋過河的歷史,幾近失傳的搭建藤橋技術,深具傳承意義,也開放讓遊客親自穿越體驗。(圖/林士傑攝)園區內的苧麻田,除了可以親自採摘,也能跟著「刮麻師」利用傳統竹器,將苧麻剝皮、取莖後,留下中間最強韌的纖維,再從部落耆老布滿皺紋的雙手接過纖維,隨著「續麻師」示範如何積麻、搓揉、捻出細線。族人不時熱情分享苧麻和部落之間的故事:「女人出門就在肩上掛著苧麻,邊走邊捻線,回家就是完好的一捆,她們負責織出全家人的衣服;男人用較粗的纖維搓成繩子,做出狩獵陷阱、漁網,或是網袋等生活器具。」男獵女織分工合作,脫離不了苧麻,後續還要曬乾、染色到編織成布,過程相當繁複,織布只是一隅,更重要的是,麻必浩的族人們織出共同的生活記憶。去年才落成的「苧麻文化園區」,是旅人認識此部落文化的第一站。(圖/林士傑攝)苧麻野宴 風味獨具黃昏時分,廣場中央的營火炊煙裊裊,部落媽媽以巧手將苧麻和當季的野菜結合,做成美味料理。秋冬之際,可品嘗當季脆又甜的柿子做開胃涼菜、炸苧麻葉及香酥可口的地瓜,另外,以苧麻葉搭配獨特醬料包覆五花豬蒸製,更是下飯。瞧瞧一旁的大鍋爐,燒著苧麻根、樹豆與排骨熬煮的一鍋美味熱湯,每一道料理都能看見苧麻的身影,填飽大夥們的肚腹。將苧麻葉、根莖處理過的全苧麻野宴,也是體驗營當中的一大特色。(圖/林士傑攝)部落市集 買好買滿隔日一早恰好是周末,周六、日才有的「麻必浩部落市集」十分有趣,攤位都是擺在自家門前,等待外地來的遊客上門。這裡的攤位大多展示以苧麻線製作的物品,桌墊、揹籃、提袋等物品,實用又具紀念意義。像是「薆繞原創設計工作室」,都是張爸與張媽的手工藝,如耳環、手鍊和袋包,耳環以深淺不同的苧麻線,結合了銅料和木材等,造型、款式獨一無二,也有染上不同色彩或是條紋的小包和置物籃可供購買。以苧麻線製作的耳飾、袋包,都能在周六、日的「麻必浩部落市集」買到。(圖/林士傑攝)部落的農特產品隨著季節不同更替,自家農園栽種的甜柿、百香果、野菜等,擺放在各自精心設計的攤位上,都使用苧麻繩網包裝,漂亮又環保,不知不覺就讓大家買好買滿,豐收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