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
」 俄羅斯 烏克蘭 美國 香港 普丁又一證據曝光!北韓士兵現身俄軍營直呼「好累」 傳23日將部屬至前線支援
近期一直有消息指出,北韓派遣大量士兵遠赴俄羅斯,即將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事。雖然俄羅斯與烏克蘭一直沒有針對此事發表回應,但如今有有更直接的證據曝光,一群北韓士兵在俄羅斯一處軍營抽菸,甚至用著韓語表示「好累啊」,而如此畫面也被人用鏡頭拍攝下來。據了解,一個自稱是俄羅斯獨立媒體頻道「ASTRA」於22日在TG頻道釋出兩部影片,影片中有3至4名疑似為北韓士兵的人,正站在冰天雪地的戶外抽著菸,彼此之間甚至使用韓語進行溝通,有提到「好累呀」(힘들다야)、「太晚了」(늦었어)等語。而影片拍攝者也使用雅庫特語說明「從朝鮮來的帥氣盟友們,表示希望戰爭到此為止」。根據ASTRA的說明,透過地理定位,推斷影片中的地點就是在濱海邊疆區謝爾蓋耶夫卡(Sergeyevka)村的第 127 摩托化步兵師第44980部隊。另外根據「網絡磨坊」(КиберБорошно)先前的調查指出,過去也曾出現在謝爾蓋耶夫卡當地拍攝的影片,內容疑似是北韓士兵在進行軍事訓練的畫面。而根據《韓聯社》報導指出,根據烏克蘭情報總局(GUR)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透露,北韓軍隊即將於 23 日抵達庫爾斯克前線。報導中提到,庫爾斯克州(Kursk)位於烏克蘭東北部,鄰近蘇米州(Sumy),自2023年8月烏克蘭軍隊越過邊界發動突襲後,目前烏克蘭軍隊已占領數百平方公里的領土。如果北韓軍隊被部署至該地,將有可能會被用於阻止烏克蘭軍隊的推進。有西方情報機構估計,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入侵戰爭以來,約產生60萬名俄羅斯軍人傷亡。隨著北韓軍隊派兵俄羅斯的可能性增加,立陶宛等部分國家呼籲西方陣營也應向烏克蘭派兵支援,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目前並未改變「不派遣美軍直接參與」的想法。
美眾議院通過「反中法案」 將砸512億從網路輿論對抗中國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一項名為HR 1157的法案,該法案被批准撥款16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12億元),專門用於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反華訊息。該法案也稱為「反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惡意影響基金」(Countering the PRC Malign Influence Fund),目的是要在通過資助「獨立媒體和公民社會」(independent media and civil society)的方式,來打擊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該法案獲得兩黨的壓倒性支持,以351票對36票通過。這筆巨額撥款將分配給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計會大幅增加美國在外國進行影響行動的資金投入。綜合外媒報導指出,該法案允許美國資助外國的媒體和公民社會組織,進行與中國的「惡意影響」相關的資訊活動,全球參與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GEC)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將會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法案中並未要求美國政府對資助外國媒體的資金來源進行公開,這意味著反華宣傳可能以秘密方式進行。這類宣傳可能涉及各種當地政治問題,例如強調中國經濟和基礎建設投資的「負面影響」,或針對中國承包商參與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政治攻擊。該法案的運作模式,將會類似於美國長期以來譴責的俄羅斯資訊戰行為。先前俄羅斯就多次遭控透過美國媒體散布反反烏克蘭訊息,而美國現在可能會以相同的方式對中國進行類似的操作。報導中也提到,過去美國政府多次指責其他國家利用資訊戰干涉美國選舉和內政,而這次法案的通過,顯示美國政府在此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根據《負責任的國家手段》(Responsible Statecraft)報導指出,這筆16億美元的資金將資助一系列資訊作戰活動,目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抹黑中國的形象,尤其是其在經濟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行為。過去美國曾「演練」過在其他國家進行類似的事情,像是在其中一個演練的腳本,美國特種部隊與當地夥伴合作,通過社交媒體煽動虛構的非洲國家納魯武(Naruvu)的民眾,讓其對中國廠商投資港口一事不滿,最終導致中國公司撤回計畫。該起案例顯示美國在資訊戰中的手段,包括煽動抗議、製造動亂,以破壞中國的經濟合作項目。儘管這些活動表面上是為了反制中國的「惡意影響」,但其本質卻與美國譴責的外國干涉行為無異,並且有可能在沒有公開資金來源的情況下,讓這些反華訊息滲透回美國,影響國內輿論。此外,這項法案的支持者在國會獲得了壓倒性多數,顯示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打擊中國影響力上一直都有高度共識。但這樣的行為可能削弱了美國在批評其他國家干涉行為時的道德立場,並可能導致外國民眾因美國參與其內政而感到不滿。過去美國就曾在俄羅斯資助反對派活動,當時也引發強烈的不滿,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曾將這些反對派描繪成「美國的工具」。
普丁疑有2私生子!他自爆家中小朋友「會說流利中文」 隨扈保母全天伺候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相當重視個人隱私,外界只知道他和前妻柳德米拉(Lyudmila Ocheretnaya)育有兩個女兒,並有3位孫兒女,他在2014年與前妻離婚後,外界盛傳他與新對象、前體操國手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另有生育兩名孩子,而他們的生活也被揭開,他們住在豪宅中擁有保姆、私人導師和專業體育教練全天候陪伴。普丁於2014年與前妻離婚後,外界盛傳他與新對象另有生育小孩。(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每日星報》引述拉脫維亞的獨立媒體《新報紙歐洲》(Новая газета Европа)報導,俄國調查網站《檔案中心》(the Dossier Centre)指出,普丁和卡巴耶娃有兩名兒子,分別為出生於瑞士9歲的伊凡(Ivan Putin)、出生於俄國的5歲小弗拉基米爾(Vladimir Putin Jr.)。卡巴耶娃。(圖/達志/美聯社)《檔案中心》指出,兩名孩子長年住在莫斯科西北部瓦爾代(Valdai)湖畔的豪宅,據調查人員的說法,「伊凡多次告訴他的導師和保全……當他出生時,普丁非常高興大喊『萬歲!最後!一個男孩!』」。兩名孩子在聯邦保護局(FSO)官員的保護下,在私人住宅中隔離居住,並有保姆、私人導師和專業體育教練全天候陪伴。普丁透露,家中有幼齡小孩。(圖/達志/美聯社)另外,據普丁家族隨行人員告訴《檔案中心》,普丁家族對僱用員工的國籍非常挑剔,普丁喜歡對俄羅斯友好的國家,譬如南非,而兩個孩子通常都跟成年人在待在一起,只能在深夜見到父母,若想要看到同齡的孩子,可能要等到假期的時候。除此之外,《路透社》也指出普丁稍早在訪問蒙古前,先到蒙古邊境隸屬於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Tuva)參訪。他特別安排行程,與當地的中小學生對談,普丁當下透露,「我的家庭成員中,幾個年紀小的也會說中文,並且說得非常流利」,不過普丁並未透露,他指的是孫輩或是他的幼齡小孩。普丁爆還有兩私生子。(圖/翻攝自X)
戰亂中平民的痛苦與掙扎!重現經典動畫電影 《螢火蟲之墓》音樂劇月底登台
在1988年,日本動畫公司吉卜力曾推出以戰爭背景下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這部作品改編自原著野坂昭如筆下半自傳小說《火垂るの墓》,講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對兄妹為了在戰火中求生,忍受他人現實、世道的殘酷,拚盡全力想要求生的悲慘故事。而如今,這部經典的作品再次獲得授權改編,準備以音樂劇的形式,在台灣登台演出。據了解,有鑑於近年來國際情勢日趨緊張,不少地方甚至響起死神無情的槍響,城市變成廢墟,無辜的人民成為槍砲彈藥下屠殺的祭品。香港劇團「劇場空間」希望能用藝術的方式,提醒世人「戰爭的殘酷」與「親情的可貴」。為了這部音樂劇,劇團取得了《螢火蟲之墓》原著野坂昭如筆下半自傳小說《火垂るの墓》的授權,於2022年與日本新潮社策畫合作,改編推出《螢火蟲之墓》粵語音樂劇。並於同年在香港正式演出,不僅反應熱烈,甚至還加場、場場爆滿,最後更入圍2023年香港舞台劇獎之最佳原創音樂。「劇場空間」藝術創作總監余振球表示,之所以會選擇《螢火蟲之墓》,是希望能透過音樂歌舞的方式,更加深入的詮釋劇中主角兄妹的內心世界,由音符來放大兄妹們在殘酷現實中的細膩情感,用歌舞來詮釋兄妹倆多舛的悲慘命運。同時也能讓觀眾以更深入的方式,細緻深入的融入原著故事中。當中飾演原著故事中小女孩「節子」的小演員賴睿妍,雖然年紀尚小,但優異的演技、唱功,讓相同一首歌曲,隨著故事的推進,唱出三種完全不同的氛圍、三種不同的心態處境,這也讓香港獨立媒體評論人何俊輝大加讚賞。這次音樂劇《螢火蟲之墓》將於6月27日至30日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7月6日至7日在台中市屯區藝文中心實驗劇場、7月13日至14日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原生劇場、7月20日至21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戲劇院演出。目前各場次票券已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網」正式開賣,同時為了考量台灣觀眾對於粵語較為陌生,因此演出時將全程採取國語演出,方便台灣觀眾能更加理解劇情內容。
2024地表最大規模選舉 印度全國大選為期43天「投票人口逼近10億」
身為世上人口數一數二多的印度,即將在19日當天進行印度總理投票。而這次投票人口數多達9.6億人,逼近10億人之多,也因為如此,這次投票期間將維持43天,從19日起至6月1日,6月4日公布結果。外媒也將此次選舉譽為「2024地表最大規模選舉」。根據《CNN》報導指出,在印度這次的總理投票中,主要會在全國分為七個階段,印度民眾將會投票選出543個下議院的席次(另外2個席次則是由印度總統指派)。而投票人口多達9.68億人,這數字比美國、歐盟與俄羅斯的人口總和還要多。而屆時能在議會取得多數席次的政黨將會組成政府,並且從獲得席次的議員中,選擇一位擔任印度總理。目前外界普遍認為,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其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將會在這次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莫迪也有望繼續連任,成為印度未來5年的總理。而印度人民黨也是印度最大政黨,甚至已經掌權印度大部分的時間。報導中也提到,莫迪是在2014年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總理,並在2019年輕鬆獲得連任,2014年時,印度的投票率為66.44%,但是到2019年時,印度的投票率達到67.1%。但報導中也同時提到,雖然莫迪在印度當地有著超高的人氣,但是莫迪的民粹主義風格嚴重影響到穆斯林的群體。印度有著超過2億人口的穆斯林,但他們認為因為印度人民黨執政的關係,秉信印度教的印度人民黨所提出的民族主義政策,嚴重壓迫到印度當地穆斯林的存活空間。除此之外,莫迪的執政也在近幾年嚴重影響到自由,莫迪過去就多次被抨擊壓制批評者,甚至鎮壓印度獨立媒體。報導中也提到,印度的新聞自由指數,2014年全球排名還有140名,但是到2023年時,已經是180個國家中的地161名。除了莫迪是否能夠成功連任獲得關注外,如此龐大規模的投票行動也獲得外界的關注。報導中提到,印度的選舉被視為是全球成本最高的選舉,甚至超過美國總統大選。2019年印度全國大選時,相關政黨、候選人、監管機構的總支出高達86億美元,2024年的全國大選,預計總支出將會超過這個數字。而由於印度地緣寬廣的關係,不少投票所都在一些冷僻的地方,像是喜馬拉雅山的高峰、印度中部各邦的偏遠森林。全國有超過100萬個投票站,會採取電子投票的方式進行,預計全國將部署1500萬名選舉工作人員。當中在喜馬偕爾邦北部的扎西崗,該地海拔高度有4650公尺,當地同時也設有一個投票所,也是世上最高的投票所。
普丁掌權時間恐超越史達林 專家分析他未來6年將做「這些事」
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預計將持續3天,包括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也會設立投票所。現年71歲、執政24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自2000年以來就算更換職位,也沒有離開過莫斯科的權力核心,故被外界認為是俄羅斯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他這次幾乎毫無懸念將繼續連任,有望統治俄羅斯至2030年5月,掌權時間恐長達30年,屆時他將成為俄羅斯執政時間最長的統治者,超越共產黨領導人史達林(Joseph Stalin)和18世紀的凱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有如21世紀的沙皇。對此,研究後共產主義政治的康奈爾大學教授羅森菲爾德(Bryn Rosenfeld)也點出:「俄羅斯總統選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高級顧問詹金斯(Brian Michael Jenkins)表示:「俄羅斯領導人現在正在談論『鞏固整個俄羅斯社會,以滿足其國防需求』它表明俄羅斯領導層明白普丁所描述的戰爭將持續很長時間,因此必須動用所有資源,換句話說,俄羅斯社會必須組織起來,以進行永久的戰爭。」因此普丁當選後,很有可能下令進行第2次軍事動員,以支援烏克蘭戰爭。第一次發生在2022年9月21日,引發了小規模抗議,更有部分俄羅斯人逃離該國以避免被徵召入伍。無論第2次軍事動員有多不受歡迎,它或許可以安撫18個月前應徵入伍的士兵及其親屬。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此外,由於西方國家支援烏克蘭的行動正在減弱,普丁對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充滿信心,也讓他堅持結束俄烏衝突的唯一途徑是烏克蘭重返談判桌,實際上意味著基輔將割地求和。因此,哈佛大學戴維斯中心俄羅斯和歐亞研究執行董事瓦克魯克斯(Alexandra Vacroux)認為,俄羅斯可能在幾年內嘗試評估北約(NATO)對《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的承諾,也就是對其任何成員國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人的攻擊。如果普丁試圖攻擊北約國家,但NATO反應溫和或充滿不確定性,「那麼你就表明,北約只是一隻紙老虎。」她也認為,這種嘗試代價很小,俄羅斯可以在不採取公開軍事行動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測試,「你可以想像,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網路攻擊算構成對北約國家的進攻嗎?」目前,由於俄羅斯在摩爾多瓦分離主義的德聶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駐有約1500名士兵作為名義上的維和部隊,因此摩爾多瓦一向被視為是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尤其它還不是正式的北約成員國。俄羅斯15日開始舉行總統大選投票。(圖/達志/美聯社)接著在俄羅斯國內,儘管反對派支持者和獨立媒體已經選擇保持沉默,但普丁新任期內可能還是會採取更多鎮壓措施。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史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表示,普丁本人並不推行鎮壓措施,但他批准其他人實施此類行動,「俄羅斯領導階層都在努力生存和適應,他們互相競爭,而且往往有著相互矛盾的利益,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優先事項,那就是政權的穩定。」對此,倫敦大學學院俄羅斯政治學副教授諾布爾(Ben Noble)則認為,LGBTQ+社群在普丁新任期內恐面臨進一步的鎮壓,在克里姆林宮眼中,它們被視為「來自墮落西方的進口產物。」事實上,俄羅斯在去年就禁止了名義上的LGBTQ+「運動」,並宣布該運動為極端主義。此外,俄羅斯法院也禁止民眾和醫師施行變性手術。
明年逾40國大選!英國《衛報》︰台灣「壓力最大」 恐導致中美對抗局勢升級
全球明年(2024年)將有破紀錄的逾40國舉行全國大選,這些國家佔全球人口40%以上,也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很大的一部份,個別或整體的選舉結果或將重塑21世紀的世界秩序。其中,台灣的總統及國會大選與烏克蘭並列,堪稱是「壓力最大」的幾場關鍵選舉之一,其結果恐導致美中2大國的對抗局勢全面升級。據英國《衛報》的報導,明年的民主選舉「超級盃」(Super Bowl),參賽者有強大且富裕的美、英、印度等國;有南蘇丹等最弱勢的國家,也有俄國、伊朗等傳統被西方世界視為專制的國家,以及台灣、烏克蘭等「壓力最大」的國家。如今隨著中升美降及南方國家的崛起,明年多場民主選舉所帶來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恐進一步破壞正在土崩瓦解的舊世界秩序。其中,下個月的台灣大選將會是一場人民在美中2國強烈外部壓力下,投出貨真價實一票的關鍵選舉。如果立場傾向法理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再次勝選,可能迫使中國採取更激進的武力統一備案,屆時台海衝突恐不小心將美國和區域盟友捲入,形成一場大規模、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與此同時,在俄烏戰爭陷入停滯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5年任期即將結束,不過由於烏克蘭憲法規定,戒嚴期間不得舉行總統選舉,因此原定明年春季舉行的烏國總統大選恐遭到推遲。相較之下,掌權近25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已在選前監禁、流放所有競爭對手,因此俄國總統大選也被《衛報》視為「最虛假」的選舉,普丁試圖爭取第5個總統任期的行為更像是沙皇加冕,而其盟友白俄羅斯也緊跟在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主導地位,而莫迪本人則被視為印度政界的超級巨星。然而,他缺乏吸引力的獨裁傾向,體現在對獨立媒體業的限制、海外錫克教領袖的暗殺,以及對喀什米爾(Kashmir)爭議領土的殘酷軍事鎮壓上,這將引發民眾對印度選舉公平性的質疑。 歐洲的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芬蘭和歐洲議會,也將在明年舉行大選,大眾普遍擔心民族及民粹主義、反移民、排外激進政黨將在選舉中大有斬獲,複製義大利、芬蘭和斯洛伐克等國近期的選舉結果。此外,獨立於歐陸的英國雖自豪於其悠久的民主傳統,但過去一年卻經歷2任非經由大選產生的保守黨首相,且現在還不確定明年大選能否順利舉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日前已下令進攻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若以哈戰爭持續到明年,納坦雅胡將有藉口推遲選舉,不過根據民調顯示,多數以色列民眾希望納坦雅胡的極右翼聯盟能夠下台,因為他們未能防範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的突襲,還以拯救人質為由,屠殺大量巴勒斯坦平民。 明年底,全球焦點都將轉向美國,透過世界媒體話語權將全球劃分成民主和專制陣營的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若未能擊敗目前最有可能挑戰他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國際秩序可能將向威權和獨裁傾斜,且俄烏戰爭可能會因此以烏克蘭的失敗告終。
俄羅斯獨立媒體女記者遇襲! 在車臣慘遭斷指、剃頭、潑漆
俄羅斯知名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於4日指出,曾獲無國界新聞自由獎的俄國獨立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調查記者米拉西娜(Elena Milashina)和她的律師涅莫夫(Alexander Nemov)在車臣採訪期間遭到多名武裝份子襲擊,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據悉,《新報》已在2022年3月28日俄烏戰爭期間遭到莫斯科查禁。綜合《半島電視台》與CNN的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4日上午,當時米拉西娜正要和律師涅莫夫正要從機場啟程。據悉,2人當時正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Grozny)參與日前遭指控襲警的婦女穆薩耶娃(Zarema Musayeva)的審判。報導補充,穆薩耶娃在去年1月於車臣北部城市下諾佛哥羅(Nizhny Novgorod)遭軍隊拘留,而她的3名子女也早已因批評車臣自治共和國強人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而淪為流亡者。對此,人權團體「紀念」在社群媒體Telegram上聲稱,武裝份子不僅剃掉了米拉西娜的頭髮,還折斷了她的數根手指,而她的頭部也遭到綠色顏料潑漆,導致米拉西娜全身是傷,多次失去意識,「他們遭到殘酷的毆打和踐踏,還受到死亡威脅,有人用槍指著他們的頭,警告他們不准寫任何東西。而他們採訪用的器材不是被搶走,就是被砸爛。」透過社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顯示,米拉西娜狼狽地坐在醫院病床上,不僅臉上佈滿綠色顏料,她的頭髮還被剃掉,左臂和右手也纏著繃帶。「紀念」補充,「米拉西娜的手指遭到折斷,她現在偶爾會失去意識,且全身都是瘀傷。」另據人權組織「反酷刑小組」(Team against Torture)的說法指出,律師涅莫夫則是腿部遭到刺傷。米拉西娜所屬的俄國獨立媒體《新報》也證實了這項消息,他們聲稱米拉西娜和尼莫夫目前正在車臣首都格羅茲尼(Grozny)接受治療。報導補充,自2000年以來,《新報》已有6名記者和撰稿人遭到殺害,其中包括調查記者波利特科夫斯卡婭(AnnaPolitkovskaya)。
女醫爆為普丁「第一情婦」接生 她在消息曝光前竟驟逝
正當俄軍在烏克蘭戰場陷入膠著之際,陸續也傳出有多名俄羅斯富豪或是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親信「非自然死亡」!近日一份報導披露,普丁曾指定一名出身俄國的瑞士女醫為「第一情婦」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接生,而這名女醫卻在消息曝光前驟逝。普丁2008年和前奧運體操冠軍卡巴耶娃傳出誹聞,據信和這名「第一情婦」至少育有兩名子女。(圖/達志/美聯社) 普丁2008年和前奧運體操冠軍卡巴耶娃傳出誹聞,據信和這名「第一情婦」至少育有兩名子女。根據《每日郵報》引述獨立媒體Proekt報導,出身俄羅斯、定居於瑞士的63歲醫師康德拉季耶娃(Natalia Thiebaud Kondratieva),曾被普丁指定為卡巴耶娃私人接生團隊負責人,如今傳出她於2月24日在瑞士過世,隔天就被火化,死因未對外公開。現年59歲的卡巴耶娃傳出在2015及2019年為普丁生下兩個孩子,根據報導,卡巴耶娃2015年就在聖安娜診所生產,康德拉季耶娃也曾親口證實消息,去年還以「未具名醫師」名義,向瑞士媒體《Sonntagszeitung》曝光兩個孩子的存在,2020年也曾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寫下,「他(普丁)是所有俄羅斯母親唯一的爸爸!謝謝你沒有忘記我」,似乎暗指和普丁有交情。不過康德拉季耶娃於2月28日被披露就是為這兩名孩子接生的醫師後,僅相隔4天她就過世,據報導,康德拉季耶娃生前正在接受癌症專家治療。自俄烏戰爭開打後,有消息指出,普丁已將卡巴耶娃與孩子們安置在瑞士的私人小木屋中,且持有瑞士的護照,疑似也有部分資產被藏起來,自普丁宣布攻打烏克蘭以來,陸續傳出多名俄國富豪和他的親信「非自然死亡」,像是去年9月,俄羅斯的能源巨頭「遠東發展集團」(Far East and Arct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總經理佩喬林(Ivan Pechorin)發生墜海身亡意外,而當地的路克石油公司(Lukoil)董事長、67歲的馬加諾夫(Ravil Maganov)再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墜樓身亡,今年2月15日,專門為俄國入侵烏克蘭籌備資金,可說是普丁身邊靈魂人物之一的女官員楊基娜(Marina Yankina)也發生墜樓憾事,這些「普丁身邊重要人物」接連喪命,也引發外界揣測,認為案情並不單純。普丁曾指定一名出身俄國的瑞士女醫為「第一情婦」卡巴耶娃接生,而這名女醫卻在消息曝光前驟逝。(圖/翻攝自推特)
西方提供「史上最大軍援」美或同意攻擊克里米亞 俄嗆烏克蘭:恐讓戰事升級
僵持多時的俄烏戰爭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發生劇變,俄國宣布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兼任「特別軍事行動」最高指揮官,俄國獨立媒體警告俄軍恐擴軍至150萬人。而在西方,美國與歐洲都加強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歐洲多國同意提供坦克,美國或允許基輔攻擊克里米亞,對此,克里姆林宮則警告西方,加大對烏軍援,恐讓戰火遍及歐洲。綜合外媒報導,多名美國匿名官員指出,拜登政府與烏方經過數個月討論後,開始認為烏國需要能攻擊克里米亞的武器,自俄烏戰爭以來,白宮除不願提供能在後方直擊克里米亞的武器,也不允許烏軍使用美援武器從前線打擊克里米亞,避免激怒自2014年就併吞克里米亞、單方面宣布克島屬本國領土的俄羅斯。儘管拜登政府考慮助烏奪回克島,無疑是戰爭以來最大膽的表態,美國日前最新一波軍援雖未提供烏國期待已久的GLSDB(陸射小直徑炸彈),但支援百餘輛M2布雷德利步兵戰鬥車、史崔克裝甲車與後勤料件。而歐洲除「將軍數量比戰車還多」的德國外,都嚴肅討論支援主戰坦克的必要性。德國成為俄羅斯的「豹2卡神」。(圖/達志/美聯社)然而,若要提供第3國豹2主戰坦克,必需獲得生產國德國的許可,且德國總理蕭茲已表示「美國先提供M1,德國才會支援豹2」,加上德國國會又把軍援坦克的問題踢回專責委員會,令歐洲多國支援豹2的前景堪憂,也讓波蘭考慮不理會德國單方面提供豹2坦克。不過,歐洲9國近日都提供「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裝甲軍援,其中丹麥提供國內全數19輛的凱薩自走砲,英國支援1個連的挑戰者2式主戰坦克。美國和德國以外歐洲主要國家,加大加強軍援的行動,被解讀為在防範俄軍的春季攻勢,或是先於俄國發動攻擊。而俄國除持續試探烏軍前線弱點外,莫斯科的多個政府大樓,也被發現在屋頂部署防空武器,而克林姆林宮發言人佩斯柯夫除警告烏克蘭,若攻擊克里米亞將極其危險外,也再度威脅歐洲會因為烏克蘭陷入戰火,並表示無論西方支援何種武器,俄羅斯都會將其全數摧毀。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賣獎牌 捐31億助烏克蘭小孩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有烏克蘭人受到戰事的影響,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諾貝爾獎得主Dmitry Muratov,將獎牌拍賣,以1.035億美元(約31億新台幣)售出,打破了諾貝爾獎的紀錄,並將錢拿去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幫助因烏克蘭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兒童。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創辦人Dmitry Muratov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在6月20日以1.035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拍賣出自己的23K黃金獎牌,金額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而6月20日正好是世界人權日,美國跨國拍賣行Heritage Auctions指出,拍賣的收益都將用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烏克蘭流離失所兒童的人道主義響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Dmitry Muratov,在6月20日以1.035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拍賣出自己的23K黃金獎牌。(圖/美聯社)負責拍賣的工作人員表示,「在《新報》工作人員的全力支持下,Dmitry Muratov允許我們拍賣他的獎牌,不是作為收藏品,他希望對數百萬烏克蘭難民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作為捐款對象時,Dmitry Muratov表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個組織不屬於任何政府。可以在政府之上運作,沒有國界。」Dmitry Muratov於 1991 年共同創立了《新報》,與菲律賓的Maria Angelita Ressa一起獲得了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稱他們「努力維護言論自由,這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Dmitry Muratov也承諾會將其中約50萬美元(約14859000新台幣)的獎金捐贈給慈善機構,並將他的諾貝爾獎獻給從2000年以來被謀殺的6位《新報》記者。
俄羅斯人一天怎麼生活?物價狂漲、領不到錢 她無奈嘆:如醒不來的噩夢
俄羅斯持續在烏克蘭境內轟炸,該國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熱,於此同時俄國人生活也不好過!俄羅斯33歲網紅娜塔莎(Natasha)近日接受外媒訪問,透露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制裁,盧布大幅貶值,人們爭先恐後擠到銀行提領外幣,IKEA、H&M等主要國際商店關閉、國際快遞公司也停止送貨服務,讓人們生活大受影響,她透露「這就像生活在一個我們無法醒來的噩夢中」。根據英國媒體「UNILAD」報導,現年33歲的俄羅斯網紅娜塔莎向該媒體揭露了俄羅斯民眾在各國經濟制裁下的生活,「2月24日醒來就像進入一場噩夢」,她表示隨著各國紛紛祭出經濟制裁,俄國人們生活大受影響,盧布大貶值,人們拚命想取錢出來「我看到大批群眾在發行外幣的ATM前排起長隊」。娜塔莎也透露,隨著VISA、Mastercard暫停在俄羅斯的業務,俄國人民已經無法向居住於烏克蘭的家人匯款,「作為一名影音創作者,我的收入主要來自國外,但我們銀行已經停止處理來自PayPal的付款,我無法獲得報酬」。不僅如此,不僅如IKEA、APPLE、H&M等國際公司宣布停止在俄服務,DHL、FedEX等國際快遞公司也停止往來俄羅斯、白俄羅斯的送貨服務,「我爸爸患有糖尿病,但我們在聖彼得堡已經找不到胰島素,雖然有一些好心人捐贈物資,但我們沒有辦法收到」。娜塔莎於在個人TikTok帳號發出影片,分享目前俄羅斯人的生活。(圖/翻攝自TikTok@natashasrussia)隨著俄羅斯境內許多關鍵服務被暫停,物價急遽上漲,於此同時俄國人民生活於緊張氣氛中,絕大多數人都對戰事開打感到震驚,「我們沒有想到會爆發戰爭,目睹這一切以及它造成的痛苦真是太可怕了,你可以聽到學生們正在討論他們現在可以逃去哪裡」;娜塔莎透露,有不少俄國人在戰事爆發後試圖逃出海外,但卻被其他國家拒之門外,「我們現在唯一可以去的地方是土耳其或阿聯,但出境的航班很少,座位很貴,機場現在也大排長龍」。娜塔莎接著指出,戰事發生後,俄羅斯政府緊抓媒體,限制Twitter、Faceboo被封鎖,獨立媒體也被關閉,更讓她感受到社會之間的分歧擴大,「其他人看到商店倒閉、看到媒體上的仇恨,由於我們所有媒體都被國家控制,這些材料被進一步作為支持戰爭的工具」,她也因此與家人、朋友發生衝突。「這就像生活在一個我們無法醒來的噩夢中」,娜塔莎表示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現在都只能利用VPN上網,以便看到外界真實情形,她和朋友也參加了一次反戰爭的示威遊行,當時看到道路被車封鎖,每個角落都有警察,「然而,我參加抗議活動的原因和我想分享真相一樣,我拒絕在這種暴行面前保持沉默」。 @natashasrussia “No to war!”Right now in saint Petersburg. I'm with @nikiproshin and he is streaming right now. ♬ original sound - Natasha from Russia
專訪泰媒轉型數位歷程 主播麥玉潔視訊訪談全程英文
泰國獨立媒體Voice TV總經理立堤康(Rittikorn Mahakhachabhorn)近日接受中天新聞主播麥玉潔專訪,大方分享從電視台轉型數位面臨的挑戰,像是既有收視群改變收看習慣、獲利方式的改變等,面對瞬間減少的廣告收入,他們轉而發展網路會員制,分析訂閱戶的背景組成,精進網路新聞和節目內容,提供群眾能接收到更多元且全方位的報導。其中產品販售能成為媒體的主要收入來源,讓主播麥玉潔覺得佩服:「他們2年內YouTube頻道訂閱數突破300萬,並且開發多元產品販售,有泰式辣醬、爆米花、彩色鉛筆等,而產品販售目前已成為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一點讓我非常驚訝!」中天新聞轉型屆滿1年,透過跨國界、跨媒體的交流,吸取可貴的經驗。對於理念相同,也對新聞社會責任堅持的Voice TV,主播麥玉潔分享訪後心得:「Voice TV表示就算被打壓,他們也會秉持專業報導,繼續在網路發聲,這些都很值得我們參考!」在2021年中天新聞交出亮眼成績單,2022年則期許做得更好,踩得更穩,也會繼續發揮媒體第四權。麥玉潔為了此次專訪做足準備,還特地事前練習英文。(圖/中天提供)曾在美國西北大學留學的麥玉潔,為了此次專訪做足功課,除了收集大量資料,也不斷重新練習英文口說能力,因為是線上透過視訊訪談,她希望能呈現流利並流暢的訪問效果:「訪談全程是用英文溝通,對方英文非常流利,而我有惡補一下英文口說!」她也打趣形容:「英文程度差不多快退化到『How are you?I'm fine.』的程度!」另外透過視訊進行跨海訪問,關聯到網路、設備的限制,所以過程中麥玉潔盡力克服障礙,把對談訊息完整傳達給對方,順利完成這次專訪的任務。
獲諾貝爾和平獎 得獎者不接賀電:以為垃圾電話
諾貝爾和平奬(Peace Prize)昨(8日)公布得獎者,由菲律賓記者瑪麗亞雷沙(MariaRessa)、俄羅斯《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共享此殊榮,值得一提的是,穆拉托夫在獲獎後接到一通祝賀電話,但他卻以為那是垃圾電話,一度沒有接。穆拉托夫在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擔任總編輯,《新報》創立24年,對於普丁政權的所作所為常常直言不諱,是俄羅斯少數願意挑戰官方的媒體之一,更被國際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PJ)譽為「當今在俄羅斯最具全國影響力、唯一重要的報紙」,但這樣的作風也引來當局的不滿,導致辦公室時常被攻擊,甚至在過去21年來,有多達6名記者慘遭殺害,而且辦公室內至今仍掛著6人的黑白肖像。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在昨天的演講中說:「穆拉托夫幾十年來一直在日益挑戰的環境下捍衛俄羅斯的言論自由。」穆拉托夫獲獎後,決定把這獎項獻給那6名遭到殺害的記者,分別是IgorDomnikov、Yura Shchekochikhin、AnnaPolitkovskaya、Nastya Baburova、Natasha Estemirova 和 StasMarkelov。有趣的是,當穆拉托夫接到來自挪威打來的賀電時,起初以為那是一通垃圾電話,而在他獲獎後,他也決定把110萬美元獎金的一部分捐給幫助兒童對抗罕見疾病的慈善機構。至於另一名得獎者瑪麗亞雷沙,她在1995至2005年間任職《CNN》東南亞首席調查記者,曾因多次批評總統杜特蒂(RodrigoDuterte)被捕,2年來遭當局發布10次逮捕令,還被《時代雜誌》選為2018年風雲人物之一,被譽為「真相守護者」(Guardians)。諾貝爾委員會讚揚兩人在菲律賓和俄羅斯為言論自由做出勇敢鬥爭,並強調諾貝爾和平獎就是在捍衛這些基本權利的重要性。
報導婦女活動 阿富汗記者遭塔利班毒打「傷痕累累照曝光」
民間組織塔利班佔領阿富汗後,曾經承諾會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政權,但阿富汗獨立媒體《Etilaat Roz》發行人達里亞比(Zaki Daryabi)近日卻分享2名記者被神學士打到傷痕累累的照片,至於兩人為何慘遭毒打?原來是他們報導婦女抗議活動,結果被警方視為非法集會發起人,最終被抓去警局,狠狠羞辱並且毒打他們一頓。綜合外媒報導,2名記者都是替《Etilaat Roz》工作的,8日當天被指派前往喀布爾警察局門口報導一場婦女要求工作權以及教育權的抗議活動,不過這場活動被塔利班認定為非法集會。其中一名記者納克迪(Naqdi)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他們告訴我『你不能拍影片。』他們逮捕了所有正在拍攝的人並拿走了他們的手機。」納克迪表示,當塔利班試圖拿走自己手中的相機,他沒有讓對方得逞,反倒是直接把相機交給人群中的其他人,最後,他就被抓到警局去了。阿富汗獨立媒體《Etilaat Roz》2名記者遭塔利班毒打。(圖/路透社)納克迪表示,被抓到警局後,就不斷地被塔利班羞辱、毆打、狠踹,他還被指控是非法集會的發起人,問了塔利班自己為何被打,得到的回應竟是:「你很幸運沒有被斬首。」最後,納克迪就被帶進一間牢房,結果發現同事達里亞比(Daryabi)也遭到逮捕,而且兩人都遭受相同對待。雖然納克迪、達里亞比都被釋放,但這幾天來卻有超過10名記者被拘留、毆打,或是被禁止報導抗議活動,這與他們聲稱會實施更寬容統治的說法大相逕庭。《Etilaat Roz》發行人達里亞比就狠批:「這個官方說法與觀察到的事實完全不同。」更多照片請點此
香港蘋果被迫停刊 拜登發聲:悲傷的一天
香港《蘋果日報》遭到政治打壓,昨(24日)百萬份報紙售罄後,宣布正式停刊,令不少忠實讀者都相當不捨;針對《蘋果日報》停止運作,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稍早也發布聲明,表示這起事件對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的媒體自由,是悲傷的一天。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於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媒體自由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同時直批北京的鎮壓力度已達到如此程度,導致香港現在急需的獨立新聞《蘋果日報》停止出版,通過逮捕、威脅和強制通過懲罰言論自由的國家安全法,北京堅持行使權力壓制獨立媒體並壓制不同意見。拜登也說,獨立媒體在恢復活力和繁榮的社會中發揮著寶貴的作用,並強調記者是說真話的人,這在香港以及世界各地民主受到威脅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拜登也呼籲北京政府,必須停止針對獨立媒體釋放被拘留的記者和媒體高管,因為新聞業的行為不是在犯罪。拜登最後說:「香港人有新聞自由的權利,相反,北京否認基本自由並攻擊香港的自治和民主制度和程序,不符合其國際義務,美國不會動搖我們對香港人民和所有捍衛大家應得基本自由的人的支持。」蘋果日報停刊。(圖/達志/美聯社)
西雅圖舊恨新仇1/好市多烏龍客訴大濾掛咖啡 食力攔胡報導掀漣漪
約2小時後,原Po就撤掉客訴文,改貼「道歉啟事」,表示是誤會一場。(圖/翻攝自網路)今年5月,有消費者在臉書公開社團抱怨「西雅圖大濾掛暗藏凶器」等,食力見狀迅速以標題〈西雅圖大濾掛咖啡品管出包?〉報導,未料,原Po隨即發現自己搞烏龍撤文道歉,食力雖跟著下架報導,卻拒絕向西雅圖致歉,反要求對方應先道歉。據悉,西雅圖創辦人劉增祥難嚥怒火,已準備提告!走過24年的「西雅圖極品咖啡」(西雅圖),堪稱國內第一間以重烘焙起家的咖啡連鎖店。2年前,西雅圖因捲入「混豆事件」,與專注食品議題的媒體「食力foodNEXT」(食力)纏訟至今。西雅圖創辦人劉增祥,一年多來出庭應訊時,仍受到媒體關注。(圖/翻攝自網路)今年5月23日下午4點左右,一名消費者在擁有167萬成員的臉書公開社團「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貼文「西雅圖大濾掛暗藏凶器,2022年到期的咖啡包,竟然有2020年過期的商品,這品管太離譜了……。」此文一出,立刻引爆一場西雅圖支持者與反對者大戰。然而,約兩小時後,原Po就撤掉這篇客訴文,改貼「道歉啟事」,「可能是家人沒注意有效期限,將散放在外的過期咖啡包,誤放到新購買的整箱咖啡裡,誤會一場。」本刊記者在留言區看到,西雅圖已聯絡原Po,表示願意贈送一盒大濾掛咖啡致意。原本這一樁烏龍客訴案應該就此落幕,豈料獨立媒體「食力」攔胡作了報導,引發一連串的擦槍走火,讓西雅圖咖啡與食力之間的恩怨情仇再添一筆。
西雅圖舊恨新仇2/食力火速下架報導仍被抓包 鐵粉轟:指控太重非疑問句可卸責
根據記者取得一篇食力報導後又下架的新聞截圖,標題為〈西雅圖大濾掛咖啡品管出包?量販紙箱有效期限2022年,內袋標示卻早過期?〉,並還轉貼到食力粉絲頁發文表示「西雅圖濾掛咖啡有效期限也校正回歸?」其實,這牽涉到一樁烏龍客訴案,眼尖的讀者見狀立即儲存報導頁面,業者更是寄存證信函要維護商譽。本刊調查,2015年成軍的食力,為「厚策思維有限公司」所有,代表人為童儀展。食力打著獨立媒體旗幟,標榜「以食為本」,在食安議題上擁有相當影響力,卻也一度引發爭議,例如4年前,食力砲轟「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祕書長方儉是「食安謠言的製造者」,方儉憤而提告。.食力引用網友貼文,大肆報導後又刪文。西雅圖未接到食力求證,要求道歉卻遭拒。(圖/翻攝自網路)而在食力今年5月23日報導西雅圖咖啡內容中,除了引用消費者客訴文,並採訪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李婉媜,她提醒產品外包裝應標示有效期限,若違反則可處4萬元至400萬元罰鍰。另外還提到,西雅圖因為標示阿拉比卡豆產品中摻混其他豆種,去年遭士林地檢署以違反《食安法》提起公訴,而原Po獲得400多個讚、近200則留言,建議應向衛生局檢舉。報導中也質疑「爆料貼文張貼一個小時被刪除」,究竟是什麼原因不得而知;不過,原Po貼出「道歉啟事」後,這篇報導就直接下架。一名網友貼文議論,「見獵心喜?寫這種沒有查證引述來源正確性的文章……,身為食力的長期閱聽者,這篇指控太重,更不是幾句疑問句可以卸責。」西雅圖獲知食力的報導後,認為食力未經查證,也未採訪西雅圖進行平衡報導,就刊登不實新聞,已損及西雅圖商譽,便委託律師寄存證信函給童儀展,要求食力在其網站與臉書粉專,公開澄清道歉,否則將依法究責。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祕書長方儉不滿遭食力報導為食安謠言製造者,先後對食力提起刑民事妨害名譽等訴訟。(圖/報系資料庫)2015年爆發劣油事件後,頂新集團時任董事長魏應充帶著幹部向社會致歉。方儉爆料,食力創辦人童儀展、副總編林玉婷等都曾任職頂新集團旗下的味全食品公司。(圖/報系資料庫)
日本宣布追加捐贈疫苗給台灣 綠委透露總共會送300萬劑
在日本贈送台灣124萬劑AZ疫苗後,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日前表示,會在7月中旬贈送東南亞4個國家疫苗,也在擬定後續追加提供台灣與越南更多的疫苗。而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表示,根據日本媒體的消息來源透露,日本總共會送台灣2批疫苗,數量約為300萬劑,目前正在協調相關的時間與細節。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在粉絲專頁上發文,他引述日媒《WEDGE Infinity》訪問獨立媒體人野嶋剛專訪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的內容,表示日華議員懇談會是日本國會親台議員的跨黨派聯盟中歷史最悠久的組織,古屋會長在專訪中表示,基於人道支持的考量,及台灣和日本在國際上互信互助的夥伴關係,6/4贈台124萬劑疫苗是日本政府全面動員促成的結果。郭國文表示,古屋會長也在專訪中證實,洽談過程中台灣提出300萬劑的需求,會長也說明了124萬是日本當時能給出最大的額度,而日本外務大臣 茂木敏充也宣布正在研擬評估對台灣再追加提供第二波疫苗。郭國文強調,中國近年在外交戰略擴張上的動作頻頻,謹慎以對已是歐美日等民主國家的共識。會長強調中國是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在共同享有民主自由價值觀的狀況下,週遭國家本應共同支持台灣。
南非婦人產十胞胎獲證 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南非1名37歲婦女西索爾(GosiameSithole),7日晚間於醫院順利產下10名嬰兒;當地市政府官員馬錫納(Mzwandile Masina)9日晚間證實,西索爾生下10胞胎一事屬實,目前已派人前往醫院探望並給予協助。根據《BBC》報導,西索爾與丈夫此前便已育有6個小孩,加上此次產下7男3女的多胞胎,兩人瞬間成為16個孩子的父母,家庭開支瞬間大增;獨立媒體(Independent Media)主席蘇維(Iqbal Surve)獲知此事後,立即捐贈南非幣100萬元(約新台幣200萬元),讓西索爾表示,「我無法以言語表達感受,直到此刻仍然感到震驚與興奮。我覺得很幸福,對於各方給予的支持也有些不知所措。」報導指出,西索爾為自然受孕,懷孕期間接受產檢時,醫師透過超音波判定其懷了8胞胎,沒想到生產時竟多了2個嬰兒,為了安全起見,5個小孩自然產,另外5個則為剖腹產,所幸生產過程相當順利。據悉,西索爾生下10胞胎已再度刷新金氏世界紀錄,上一個紀錄保持人為北非馬利(Mali)的1名25歲年輕媽媽席斯(HalimaCisse),她於摩洛哥(Morocco)一間醫院,生下了4男5女的9胞胎,母子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