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捕
」 野生動物保育法 保育類 綠鬣蜥 原住民 山豬![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95660/sm-b35272b36ba8f52b025de355de8c3aaa.jpg)
六福村狒狒遭射殺慘死!下令開槍的人是他 判決出爐要坐牢
六福村動物園年2023年3月發生東非沸沸脫逃被殺案,引發各界關注;當時下令「開槍」的時任桃園市農業局徐姓技工,遭桃園地方檢察署以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起訴,桃園地方法院11日判決,認為他犯非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罪,處有期徒刑8月,可上訴。法院指出,徐男身為農業局技工,屬於法令規範公務員,依法加重其刑,審酌他明知狒狒是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但卻罔顧政府保育野生動物的用心,利用不知情的獵人宰殺,危害自然生態的平衡,妨礙環境的永續發展後還否認犯行,以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機會,犯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第1項第1款之非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罪,處有期徒刑8月,可上訴。桃園平鎮區2023年3月10日起獲報有狒狒出沒,據了解,這隻屬於六福村的東非狒狒因不明原因離開園區大逃亡,一路從平鎮、楊梅、新屋到最後抵達富岡,桃園市農業局甚至組成「桃園市抓狒戰情室」,狒狒在當月27日受困民宅被包位後,遭林姓獵人射擊一槍斃命。據林姓獵人表示,當天接獲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詢問支援圍捕,於是自發性加入圍捕,根據林姓獵人供稱是接獲徐姓技工指示他「直接開槍射狒狒」,後來又有人補上「一槍幹掉牠」這句,他才開槍,導致狒狒死亡。檢察官認為,獵人聽從官員指示,打死狒狒屬於過失,而《野生動物保育法》獵殺相關條文不處罰過失犯,因此不起訴。桃園地院審理,徐男先是否認假借職務上之機會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並稱並未在圍捕行動中遇到獵人,也未對他下令,更不知道獵人身上攜帶獵槍。除此之外,徐男認為狒狒凶暴,為保護民眾安全,應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緊急情況下予以獵捕或宰殺以防治危害。不過法院綜合證人證詞及現場照片,徐男知道獵人身上攜帶原住民自製獵槍而非麻醉槍,且徐男指示時,客觀上無緊急危難的情況,足認徐男有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犯意,及利用獵人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客觀事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6/389666/sm-e1ffb18ba4459edbe0d1274ba029167e.jpg)
禁寵風波2/情急之下拉綠鬣蜥做擋箭 專家指不當政策才是根本原因
農業部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草案引發飼主反彈,農業部拉出近期屏東綠鬣蜥氾濫擋箭,聲稱此次禁養是為避免外來物種侵台灣生態,此說法卻遭專家學者推翻,指出沒有及時處理以及不當的政策,才是引發台灣生態危機的根源。綠鬣蜥在中南部氾濫成災,雖沒有攻擊力卻時常為害農作物,令農民頭痛不已。屏東縣政府去年底祭出綠鬣蜥移除獎勵辦法,凡以人道方式民眾自行捕捉,即可兌換農特產品一份。農業部更開辦綠鬣蜥抓捕訓練課程,近百獵人完訓成立「獵龍大隊」,高市農業局表示,完成訓練的民眾可領證合法捕抓綠鬣蜥,獎勵金依個體大小計算,吻肛長不足30公分獎勵金為100元;30公分以上的成體綠鬣蜥,獎勵金為250元。寂寞方舟異寵安置與環教平台負責人林俊豪指出,綠鬣蜥氾濫原因是在全面開放時,民眾紛紛飼養綠鬣蜥,當時價錢跌的很誇張,甚至200元一隻。政府在物種大幅增加時沒有即時做管理,發生問題時再暴力的全面禁止飼養,飼主只好選擇偷養或棄養,綠鬣蜥繁殖能力強大,棄養後立足於環境直到現今氾濫,政府卻再度鼓勵民眾以不當的方式做獵捕。農業部推行飼養貓狗合法登記,但異寵也應與貓狗一視同仁,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圖從左到右為飼主陳小姐、黑桃、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動物保護司長江文全。(圖/趙世勳攝)林俊豪強調,政府做管理是好事,但應有完善操作的細節及配套措施,管理的根據應是對於生態會造成的危險做分級,高風險的飼主在飼養時作登記,低風險的就先不用。另外,飼主的責任也應被教育,政府在推行動物管理的同時,應一併推行飼主的知識及責任的養成。對於物種飼養的評估,各國的標準不盡相同。日本的《動物愛護管理法》以危險性做評估的考量,其中包含毒性、傷害力、物理壓力及攻擊性;比利時的《聯邦動物保護及福利法》中以動物的攻擊性、逃脫後對自然環境生態造成的危脅及是否有該種動物的充分參考資料為標準,列出可飼養的42種哺乳類及422種爬蟲類;荷蘭的《動物法》以傷害人的可能性、動物的社群性及社會行為為評估標準,列出可飼養的物種。由此可總結,不同國家多以「攻擊性」、「對自然環境的危害」及「動物習性」為評估標準。生態保育從業工作者莊棨州認為,農業部此次名單未進行足夠的專業評估,就以科為層級進行禁止相當的粗暴,且禁止理由也過度的簡化。自己十分認同要討論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的種類,並且要將動物與飼主都進行分級管理,但管理重點應該放在管理而非禁止。寂寞方舟異寵安置與環教平台負責人林俊豪已投入棄養異寵安置近20年,他認為動物氾濫成災是人製造的問題,因此應培養飼主的專業知識及責任,而非禁止輸入或飼養動物。(圖/翻攝自林俊豪臉書)莊棨州表示,政府在動物的分級制度要公開透明、重視科學專業,並且要經過充分溝通討論,在飼主端的分級管理,應投入飼主資格的認證與教育、飼主登記,並去了解特殊寵物飼主可能會面臨到與傳統犬貓飼主不同的問題,去盤點相關法律、規定是否有雙重標準、不公平甚至未受保障的事實,這樣的基礎才能保障特殊寵物飼主權利,取得多數飼主的信任與配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86197/sm-6f8b21d767438320a34dbbd4fe76f8ae.jpg)
奈良鹿突「正面衝撞」!小男孩瞬間倒地大哭 父親PO「警世片」反被罵
日本「奈良鹿」自1957年起被列為「國家天然紀念物」,許多觀光客來到都會購買「鹿餅」和鹿群互動,但任何傷害或獵捕鹿的行為均屬違法。近期奈良當地頻傳旅客被鹿角刺傷的意外事件,而外國就有一對父母帶著孩子到該地遊玩,卻不小心讓兒子被鹿「正面衝撞」倒在地上,驚險畫面也使不少網友批評夫妻倆不負責任。在相關影片中,父親科林(Colin Tilini)正在撫摸一隻鹿的頭,小鹿表現出溫馴的樣子,下秒竟突然往前衝撞,將體型仍十分嬌小的孩子撞倒在地,孩子也瞬間嚎啕大哭,而他見狀,便趕緊將孩子抱起來不斷安撫。科林表示,這起事件其實發生於1年前,地點在在奈良公園,他的兒子前後被鹿攻擊了2次,均沒有受到傷害,「給任何帶著孩子造訪的人1個小提醒:這是第2次發生了,務必要比我更好地照顧孩子」。影片曝光後,一派網友認為,這對夫妻不負責任,並沒有好好照顧孩子;也有人認為,鹿本來就是野生動物,家長也無法預知動物會做什麼,這不是誰的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此前,由於鹿與遊客之間的接觸增加,意外事件頻繁發生,為了減少這些危險,持續進行鹿保護活動的「奈良鹿愛護會」(奈良の鹿愛護会)與奈良縣合作,根據不同時期的危險性,設立了3個不同級別的警示:1、「注意」警示:懷孕中的雌鹿脾氣變得暴躁,行為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特別是在靠近牠們時,遊客容易受到攻擊,因此應避免過於靠近或與鹿有過多接觸。2、「嚴重注意」警示:當雄鹿的鹿角進入生長期時,雄鹿會因生理變化而變得相當具有攻擊性且行為暴躁,在這樣的時期,與鹿保持安全距離顯得尤為重要,以免發生意外。3、最高級別「警報」:如果鹿的行為極不穩定或出現攻擊傾向,遊客應遠離鹿群,避免任何潛在的危險,希望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遊客因接觸鹿而受到傷害的風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4452/sm-59147cc0be09ac2bee0c0347c91058d6.jpg)
手機驚見改造長槍!警意外揪男非法持槍 他被捕辯:打山豬用
北市刑大偵8隊日前執行緝毒勤務時,意外從查扣的手機證物內發現,陳姓男子的手機內存有改造槍枝照片,因此成立專案小組蒐證。日前見時機成熟後,一舉前往新竹尖石地區逮獲陳男持有3把改造長槍等。據了解,37歲的陳姓男子日前因吸食毒品而遭警方逮獲,警方將陳男手機查扣後,在其手機內意外發現陳男手機內存有改造槍枝,火速成立專案小組偵辦。日前於17日清晨6時許,趁著陳男尚未出門之際,於其新竹縣尖石鄉的住處,當場查扣陳男持有3把改造獵槍、電鑽與砂輪機等改造工具1批。據悉,陳男被捕後供稱,自己有原住民身分,但因故無法申請獵槍執照,只好自己動手改造,持有獵槍也全是為獵捕山豬使用。北市刑大將扣案槍枝送鑑識中心初驗後,認定3枝長槍均具殺傷力,全案依涉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北市刑大呼籲,為防止不法分子持槍犯案,秉持「阻絕黑槍絕不手軟」、「全面清查澈底掃蕩」之原則,將積極查緝國內各式改造槍械工廠及高風險擁槍分子,從源頭斷根,以有效遏阻不法槍枝之來源。同時呼籲民眾,如果發現任何槍械或其他犯罪之事證,請勇於向警方舉發,以有效淨化社會治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新北男非法抓280隻保育龜 虐養塑膠桶致「13隻死亡」
新北市淡水區一名林姓男子因非法捕獵瀕危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與「柴棺龜」共280隻,將它們飼養於惡劣環境中,導致13隻死亡,遭士林地檢署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並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予以嚴懲。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於9月5日聯合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7總隊,在淡水區土地上扣得食蛇龜活體169隻、死體5隻,柴棺龜活體98隻、死體5隻,並在該土地周邊另發現食蛇龜死體3隻。根據士林地檢署調查指出,林男於今年9月2日前後,在北宜公路沿線、台北市南港、木柵及陽明山等地非法捕捉177隻食蛇龜及103隻柴棺龜,隨後將這些龜類關押在淡水區一處未換水的不鏽鋼桶槽及塑膠桶槽內,飼養環境惡劣,導致8隻食蛇龜及5隻柴棺龜死亡。林男落網後坦承犯罪,但辯稱並非蓄意虐待。「食蛇龜」與「柴棺龜」被集體飼養塑膠桶裡。(圖/翻攝畫面)檢方依非法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及騷擾、虐待保育類野生動物因而致野生動物死亡等罪起訴林男,因1個行為觸犯數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故請求法院從重量刑,並科以高額罰金。檢察官表示,食蛇龜與柴棺龜均為台灣原生種,且屬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長期以來因盜獵及非法交易面臨生存危機。林男的行為不僅違反保育法規,還嚴重破壞自然生態,應受到嚴懲,盼藉此呼籲社會大眾拒絕非法交易與飼養保育類野生動物,共同保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80336/sm-d81474b57b11e8e896a776240f25074c.jpg)
能有用嗎?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 嘉義咖啡園出奇招「倒掛猩猩」盼嚇跑猴
山區台灣獼猴對農作物危害嚴重,農民為防治猴子傷透腦筋,嘉義縣野鳥學會總幹事陳建樺日前開車行經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時,看到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嘉義縣原住民議員武清山曾逗趣形容「嘉義猴子數量恐超過鄒族人數」,陳建樺說,看到咖啡園左、右兩側都倒掛著布偶,畫面有趣其實突顯人猴衝突嚴肅話題,因山區居民飽受獼猴危害之苦,卻因野生保育動輒得咎,或許是想寄望倒掛猩猩布偶來嚇跑猴子。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拍下猴子採摘咖啡豆的經典畫面。(圖/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井頂咖啡莊園茗茶業者表示,猴子會採摘、食用咖啡豆,成熟的、不熟的都摘,吃不下就丟地上,苦笑根本防不勝防。嘉義縣農業處指出,台灣獼猴在嘉義縣造成危害的作物包含咖啡、蓮霧、柿子、酪梨、芒果等果樹及竹筍,一般防治方式大致有驅趕、防護與誘捕3種方式,驅趕可使用鞭炮、收音機、聲音驅趕器等方式,或架設電圍網防護或使用防猴網罩等方式,如果是獼猴危害嚴重的區域,可以誘捕籠誘捕。嘉166線梅山鄉瑞里段一處咖啡園,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陳建樺表示,這幾年經常到山區調查台灣山麻雀保育工作,一再聽到居民抱怨台灣獼猴危害愈來愈嚴重,已經威脅到生計,雖政府開放防治猴害,但防不勝防,而且要付出更多成本,大家都苦不堪言。為防範台灣獼猴危害,武清山曾說保育氾濫的結果就是農民受害,呼籲開放適當獵捕。縣議員何子凡則建議不妨比照浪浪防治,採用TNVR,透過誘捕、絕育後回置手段,來降低、控制獼猴數量。咖啡樹上方隔空倒掛2隻猩猩布偶,頗有「殺猩猩儆猴」意味。(圖/陳建樺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8384/sm-a5cb21b29fb55b24e44b488feb7dc507.jpg)
綠鬣蜥之亂蔓延...民眾再喊吃「三杯恐龍肉」 專家警告:小心寄生蟲
南台灣近期爆發綠鬣蜥(Iguana iguana)泛濫問題,農業部粗估,全台野外綠鬣蜥數量已達20萬隻,並在10個縣市建立了穩定的族群。更令人擔憂的是,這股綠鬣蜥大軍正逐漸向北蔓延的趨勢。對此,有民眾喊出「吃綠鬣蜥救生態」,還有網友翻出昔日不少網紅們拍攝「三杯恐龍肉」料理的影片,掀起討論話題。不過專家指出,綠鬣蜥恐有寄生蟲、重金屬汙染等問題,並不建議貿然食用。由於綠鬣蜥野外族群擴張迅速,農業部林業署已於2020年被公告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禁止輸出入及飼養、繁殖及買賣,也要求地方政府追蹤飼養情形,呼籲民眾勿私養繁殖,以免觸法。在2020年綠鬣蜥危害浮現之初,就曾有網紅搭上話題,拍攝影片從野外獵捕綠鬣蜥,到把牠們運進廚房做成鹽酥、三杯料理。如今網路上還能找到昔日的教學影片教授如何烹飪。然而,不少專家學者都不建議食用綠鬣蜥肉做的料理。過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就曾表示,綠鬣蜥在原產地確實有被當成食材,但由於綠鬣蜥在原產地多棲息於溪、湖等水域,水質較乾淨,但到了美國及波多黎各等被入侵國,曾有人嘗試要賣到超市及外銷,食品檢驗都沒過。陳添喜還指出,綠鬣蜥在台灣多棲息在水溝或排水系統,這些地方的水多為畜牧或工廠廢水,因此綠鬣蜥可能會有寄生蟲及工廠廢水污染的疑慮,並不建議吃。中研院生態研究人員李宗宸同樣不建議名種貿然食用,他指出問題不僅是食安疑慮、食安法規的問題,也因為目前綠鬣蜥族群擴張,主因就是被人類活動驚擾,導致族群遷移,越跑越遠也越廣;倘若貿然一旦開放民眾自行捕捉食用,恐怕會衍生更多生態問題。林業署則表示,綠鬣蜥的原產地中南美洲,確實有食用綠鬣蜥的習慣,或作為動物飼料之用,雖然我國目前沒有任何法令規定或禁止民眾自行食用綠鬣蜥,但仍需注意避免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77425/sm-56c01c6b8748be922212365a98876b71.jpg)
台北市立動物園迎新夥伴!侏儒河馬Thabo抵台 埋頭狂飲可愛畫面曝
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EAZA)」及「美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跨區域合作,於今年由新加坡動物園Mandai Wildlife Group調度一隻雄性侏儒河馬Thabo來台。Thabo於昨(19日)順利抵達台北市立動物園,已在新環境中安頓好,將為期1個月的檢疫期,之後再移至新居,視適應狀況後擇期與大家見面。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雄性侏儒河馬「Thabo」今年2歲又1個月大,Thabo名字在南非恩古尼語中意指「開心」與「愉悅」,是個充滿祝福的名字,期待年輕的侏儒河馬為保育工作帶來希望與正能量;侏儒河馬(Hexaprotodon liberiensis)是原本分布於西非的瀕危物種,目前野外數量正在快速減少中,主要面臨危機為棲地喪失、非法獵捕,以及人類活動干擾等威脅。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儘管牠們的體型相對較小,但卻是十分難以察覺的物種,野外數量的減少也讓牠們成為保育工作中的優先物種之一;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侏儒河馬目前被列為「極危」亟需保育物種,在野外僅有少數區域的族群能夠倖存。台北市立動物園提到,目前動物園園非洲動物區有2母1公的侏儒河馬,其餘家族分族群居住在壽山動物園、台東池上牧野、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及旅居美國微風灣動物園Gulf Breeze Zoo。為了強化侏儒河馬的域外保育工作,台北市立動物園參與全球多個動物園跨區域物種協調與管理計畫,透過合作來確保這些珍稀物種能夠在專業的照養與管理下持續繁衍與生存,強化動物園保存物種基因的多樣性。參與此項計畫也反映台北市立動物園對全球物種保育的承諾,並藉此合作成為物種保育、科學研究與教育工作做出貢獻,期待Thabo在新家園中茁壯成長,為未來的侏儒河馬保育工作注入活力與希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75897/sm-06014569928b01cd2e9b6e174e083ebb.jpg)
超萌大腳丫鳥不敵颱風降落 國小師生通報動保處接牠回去喝魚湯
康芮颱風日前襲擊台灣,在各地造成狂風暴雨,外來種鳥類白腹鰹鳥不敵風雨,緊急降落新北市石門國小,師生見其身影搖晃,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動保員李國良趕抵後,連忙使用毛巾及運輸籠將鰹鳥送回動物之家,並提供魚湯讓牠恢復體力,經充分休息後,已將鳥兒原放回棲息海域。謝弘斌說,白腹鰹鳥主要棲地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成鳥除了腹部及翼下為白色之外,全身大致為暗褐色,牠是以魚蝦類為主食的遠洋性海鳥。鰹鳥捕獵時,非常善於利用本身流線型身軀及狹長有力翅膀和尾部,可以輕易從高空斜向俯衝入海,獵捕水中魚蝦等小型生物成功率很高。而白腹鰹鳥腳丫有蹼,個性溫和、不具攻擊性,外型可愛呆萌,康芮颱風期間不敵風雨,有隻白腹鰹鳥緊急降落在國小的操場草坪上,師生見牠全身溼透、身形搖晃,看起來十分瘦弱,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而李國良使用毛巾和運輸籠將白腹鰹鳥救援回動物之家檢傷結果並無任何外傷,判定是因為天候不佳難以覓食,腹中饑餓而導致無力飛翔,經動保員提供清潔飲水及鮮魚大餐,安置於運輸籠內充份休息,已經完全恢復體力,近期白腹鰹鳥已原放回棲息海域。新北市動保處呼籲,如發現傷病鳥類,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29596353通報派員處理。野生動物保育,需要大家配合,一起加入守護的行列,共同為動物福利盡一份心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75785/sm-50078ed03aff6ca5fa4eaa4689e328fe.jpg)
山羌屠夫2/白鼻心、山豬都抓森林成大賣場 恐染狂犬病死亡率百分百
桃園市蘆竹區發生山羌遭殺害案件,蔡姓女子在當地出售山羌屠體,更在臉書公然推銷,其幕後黑手竟是具原住民身分的合法獵人,該名獵人將森林當成大賣場,狩獵目標包括白鼻心、飛鼠和山豬,獵物則被當作商品販售,除危害生態外更增加民眾吃野生動物而感染疾病風險。據了解,蔡女在臉書公然販售山羌等屠體,而這些動物並非她自己所打,而是來自一位台灣「原住民」,該位原民狩得獵物後拿給她售賣,附近移工也因而一飽口福、大吃野味,形成一條血腥產業鏈。「我有問說能不能帶我一起去,他說有證才能進去那個山裡。」蔡女表示,該位獵人行徑小心,總是在打到獵物後才與她聯絡,她曾詢問是否能帶自己「進去玩」則同樣遭到拒絕。 吃山羌在蘆竹早已不是秘密,蔡女還會教導煮法和調料,研發出當地的「吃羌大法」。(圖/本刊影音組)而蔡女販售的「商品」不只山羌,還包括飛鼠、山豬,以及被視為狂犬病威脅之一的白鼻心,衛生福利部多次公告提醒民眾遠離,屏東縣6月就曾發生白鼻心帶狂犬病的案例。狂犬病究竟有多可怕?根據農業部資料,人若感染狂犬病,發作後的死亡率將是百分之百,而民眾吃野味時倘若未將帶原動物煮熟,口中又剛好有傷口便會容易感染,即使煮熟,在處理時也會接觸,同樣有染病風險。而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任何人都不得任意獵捕野生動物,但基於尊重狩獵在原住民族的生活、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故在野保法第21條之1規定增列原住民之豁免條款。《野保法》規定,若原住民族基於其傳統文化、祭儀,而有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必要者,得以申請狩獵,而准許的前提是獵物只能自用,但倘若違反此規則,將會被「重罰」1000到1萬元。部分無良獵人會潛入山區打獵,再將獵物販售,又因罰則輕微讓他們肆無忌憚。(示意圖/報系資料照)動保界對原住民文化表示尊重,但普遍認為如今管理不嚴而漏洞百出,因而出現山林成為大賣場的亂象,希望主管機關與移工和原住民多加溝通、加強宣導,共同守護自然環境。桃園市農業局回應,山羌已非保育類,而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獵捕一般野生動物將處6萬到30萬元罰鍰,而販售一般野生動物需取得許可證,無證販售也將處以6萬到30萬元罰鍰,後續則將往上溯源至獵捕者,倘若是原民未經許可獵捕,第一次不罰,第二次則將處1000到1萬元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75784/sm-bc4198baa4f665fb80d38c0938a1e30e.jpg)
山羌屠夫1/直擊山間精靈成血腥商品 越配「冰箱都是屠體」臉書囂張賣
山羌個性害羞、外表可愛,加上頗有喜感的獨特叫聲,被許多登山客視為「山間精靈」,如今牠們竟成為商人眼中的血腥產品,記者調查,桃園市蘆竹區蔡姓越南籍配偶在臉書上以3000到4000元不等的價格販售山羌,在當地更已「供不應求」,成為周遭移工的另類美食,此一行為已明顯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行徑十分囂張。11月初某日,記者偽裝成買家向蔡女訂購山羌,抵達其住處後,蔡女露出看到金主的滿面笑容,並帶著客人前往後院「選購」,興致勃勃地介紹這次新進的「貨品」,後院的景象則讓人傻眼。只見後院擺放著2個大冰櫃,冰櫃中滿滿都是山羌的屠體,蔡女還「貼心」的將外毛撥下,內臟則剔除後另外包裝,山羌頭臉和角則被清除保存,而屠體被拿出冷凍庫後解凍,血水順著塑膠袋留在地上,山羌的腥羶味撲鼻而來,場面怵目驚心、令人不適。蔡姓女子以每隻3000到4000元價格出售山羌,冰櫃中滿是動物屠體。(圖/本刊影音組)「小的3000、大的3500,前幾天剛賣一隻超級大的,4000元。」蔡女興致勃勃地說,一般山羌體重約在6、7公斤間,尚未長成的幼崽則以「小號」計價,其近日才出貨一隻重達10公斤的山羌,要價自然比一般的再貴上一些。而山羌原是保育類動物,2019年年初被行政院農委會正式公告,與台灣獼猴、白鼻心和眼鏡蛇等動物一同從《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除名,但牠們仍是一般野生動物,依法不得任意獵捕或從事商業性利用,否則就是觸犯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任何人都不得任意獵捕野生動物」的規定,但當地移工卻將台灣法規視為無物,甚至發展出一套「吃山羌大法」。「加這個七味粉,加這個魚露就很好吃了。」蔡女透露,吃山羌在當地早已不是秘密,附近移工更對這一味「愛不釋口」,還會指名要「大隻」的,認為肉比小隻的要「嫩」,蔡女的生意也在這些同鄉「照顧下」蒸蒸日上。蔡女在臉書上公然販售山羌屠體,吸引附近移工上門,行徑十分囂張。(圖/翻攝畫面)據了解,蔡女約5年前嫁來台灣,如今育有一稚齡兒子,起初是透過臉書推銷自家飼養的雞、豬、兔子和羊,2023年3月開始加賣山豬和飛鼠,5月則開始正式販售山羌。蔡女的山羌「生意」維持將近一年半,平均每月2、3次「進貨」,每次隻數則3到5隻不等,若以每隻3500元計算,蔡女每月光靠山羌就能獲利3、4萬元,甚至連她台灣老公都一同加入販售,行徑極為囂張。桃園市農業局回應,山羌已非保育類,而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獵捕一般野生動物將處6萬到30萬元罰鍰,而販售一般野生動物需取得許可證,無證販售也將處以6萬到30萬元罰鍰,後續則將往上溯源至獵捕者,倘若是原民未經許可獵捕,第一次不罰,第二次則將處1000到1萬元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75581/sm-d3d88bac65463d7bab79e2fde8a112d8.jpg)
台南也被入侵!綠鬣蜥大軍逾半「駐紮同一里」 黃偉哲要求農業局徹查
屏東縣近期遭大量繁衍的外來種「綠鬣蜥」大舉入侵,導致農作物幼苗被啃食,令在地農民頭痛不已,不過綠鬣蜥疑似有擴散的情況,台南市也捕獲逾萬隻的綠鬛蜥,只是多達56%的綠鬣蜥都「盤踞在同一里」,引起市議員質疑其中是否另有內情。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下令農業局展開調查,而縣府委外的「獵龍大隊」廠商也提出4點回應了。南台灣綠鬣蜥猖獗,屏東縣府傳出有委外廠商「灌水造假」涉嫌詐領捕獵綠鬣蜥的公帑,遭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裁定收押禁見,有鑑於此,台南市議員周嘉韋昨(11日)在議會質詢時表示,今年市府於上半年共獵捕逾4800隻的綠鬣蜥,但竟有高達2700多隻都在仁德區大甲里被捕獲,數量占全市的56.18%,質疑此事太過巧合,「綠鬣蜥每個月都在大甲里開會員大會?等著被抓嗎?」對此,市長黃偉哲也認為,數據不合常理,要求農業局盡快著手調查,「覺得這跟財政部的(雲端發票)抽獎一樣,老是同樣的人抽到獎。」為何綠鬣蜥大量集中在同一區?南市農業局引述廠商負責人說明4原因,第一、大甲里一側為軍營,捕捉不易,導致繁殖更多;第二、大甲里位於三爺宮溪,本為綠鬣蜥氾濫地;第三、大甲里魚塭及私人土地多,未獲允許無法進入捕捉;第四、高雄市綠鬣蜥氾濫至大甲里,至於當中是否有異狀,農業局將進一步了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74074/sm-7a43f1367ea6dd3da5349a9fce3efd3f.jpg)
台版侏羅紀公園!屏東天降「綠鬣蜥雨」氾濫成災畫面曝
屏東縣近期遭大量繁衍的外來種「綠鬣蜥」大舉入侵,導致農作物幼苗被啃食,令在地農民頭痛不已,就有網友分享,天空下起「鬣蜥雨」的驚人畫面,顯見該物種已氾濫成災。對此,農業處表示,今年10月起開始實施「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針對萬丹、新園地區加強巡查捕捉,至今已捕捉到近2千隻的綠鬣蜥。高雄林小姐近日在臉書粉專PO出影片,發文直呼「看了手腳發軟,頭皮發麻…」,且礙於《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民眾不得自行抓捕。從畫面中可見,獵捕團隊執行夜間巡捕時,頭燈往樹上一照,空中紛紛降下一隻隻的肥美綠鬣蜥,短短時間內整台貨車堆滿綠鬣蜥大軍,成果相當豐碩。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太恐怖了」、「像拍異形電影」、「那些棄養的人真得很可惡又無知,造成生態浩劫」、「超強繁殖力,農作物會被吃光吧」、「還是禁止寵物店販賣台灣沒有的物種吧!不然這種亂象永遠不會結束。」另外也有人質疑, 「合理懷疑政府偷渡進口,並讓綠鬛蜥大量繁殖後,造成生態浩劫,再編列預算獵捕,好讓特定對象申請補助。不然為什麼民眾不能自行獵捕?」、「民眾不能自己抓,預算無上限,真有戲。」針對綠鬣蜥猖獗,屏東縣農業處表示,截至今年以來已獵捕多達逾2.7萬隻的綠鬣蜥,10月起也啟動「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由縣府委外專業廠商,前往萬丹、新園等綠鬣蜥入侵的重災區進行移除。事實上,農業部也承諾,今年捕捉綠鬣蜥的補助經費無上限,明年更會寬列預算,盼能有效降低綠鬣蜥帶來的危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72915/sm-3a5d9063ee493342b62250e289919821.jpg)
金門雞舍闖不速之客偷雞 驚見3.5米長、26公斤重巨蟒
位於金門中蘭地區野外一處雞舍28日午間闖入「不速之客」引起雞群騷動,業主見狀查看發現原來是一條若大的緬甸巨蟒企圖「偷雞」,嚇得趕緊通報119請捕蛇人員前來逮走,送往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檢傷安置;經獸醫檢查、測量,確認這條緬甸蟒為公蛇,長達3.5米、重約26公斤,且未植入過晶片,身長、體重皆創近年發現之野生個體紀錄;經詳細檢查並無明顯外傷,暫置一夜後遂於昨(29)日進行野放重返大自然懷抱。金門野保協會總幹事陳鳳華指出,時節將入冬,金門地區的緬甸蟒雖不會進入冬眠,但活動力仍會大幅降低,比較常在午間氣溫較暖時才出來補獵進食,發現這條緬甸蟒的雞舍因靠近樹林,也比較容易遭蛇類入侵,藉此呼籲民眾,如果是在居家範圍發現蛇蹤,請立即撥打119通報,切勿擅自獵捕,以免發生危險;若是在野外遇到蛇類,請安靜離開或繞過,讓蛇回到大自然。經獸醫檢查、測量,確認這條緬甸蟒為公蛇,長達3.5米、重約26公斤,且未植入過晶片,身長、體重皆創近年發現之野生個體紀錄。(圖/金門野保協會提供)陳鳳華表示,28日捕獲的這條緬甸蟒未曾植入晶片,經檢測為雄性,體長3.5米、體重約26公斤,為近年來發現之最大野生個體;經獸醫檢查評估健康且無外傷,已於昨日進行野放。無獨有偶,正當記者於金門野保協會採訪時,委外捕蛇廠商又送來一條小南蛇,今(30)日也又捕獲一條長達2.25米的緬甸公蟒,顯示近期蛇類活動仍頻繁,提醒民眾於野外活動時多加注意。縣府農林科也提醒,金門的緬甸蟒受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規範,不得隨意獵捕、虐待騷擾或宰殺,一旦觸法將面臨6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罰款;呼籲民眾若遇到蟒蛇,可讓牠自行離開或通報「1999」等相關單位,切勿擅自獵捕,以免觸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65097/sm-d33f69ce524b74e86503efbfe5d48b80.jpg)
梅花鹿遭射殺鹿茸被割…在地人批:盜獵者天堂 墾管處回應了
墾丁最近亂象頻傳,近日有在地人控訴,盜獵者在住宅區旁邊開槍射殺梅花鹿,還割走鹿茸,旅客被屍臭臭到退房。對此,墾管處證實此消息,5月起也加強夜間巡查。原PO在《爆料公社》發文,「墾丁,是觀光業的惡夢卻是盜獵者的天堂!墾丁牌樓上來之後的公園路,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屍臭路,沿路多處都有屍臭味,到底是公園路還是屍味路?盜獵者從騎摩托車,到開七人座,現在有九人座,從單獨作業到集團作業,從一個月兩三次到一個禮拜兩三次,從深夜12點提前到10點。從罕有人煙處放槍到住宅區邊開槍,在在都顯示了他們的肆無忌憚。」原PO批,「這已經碰觸到附近居民的底線,流彈已經有可能傷害到人,管理處還要睜一眼閉一眼?保七還要只是開著車做樣子嗎?盜獵者遠遠認的就是你們車上的警示燈!」原PO說,鹿應該是19日深夜受害,附近居民也被槍聲嚇醒,本來以為會處理現場,但盜獵者取走鹿茸射後不理,把鹿屍丟在草叢,「附近民宿因為屍臭味也不敢接旅客,選擇關房。也有旅客受不了味道退房,這能不能向管理處要求賠償?這些賠償本人可以協調捐作益,分文不取喔!」對此,墾管處回應,24日民眾於社群媒體發佈墾丁國家公園社頂死亡梅花鹿之文章,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立即派同仁前往現場,第一時間未發現任何屍體,後於16:00獲民宿人員通報正確位置,經於約16:20至現場,經復育人員檢傷是為雄鹿,角已被人為鋸下,右前肢腋下處發現彈孔。有關梅花鹿盜獵之預防,墾管處與保安警察隊第七總隊第八大隊於今(113)年5月起即加強聯合夜間巡查,進行布線及情蒐作業。墾管處表示,迄今配合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查獲盜獵梅花鹿案件計4件4人,分別依國家公園法告發2件2人,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移送2件2人。針對本起案件亦調閱周遭環境之監視系統查察。另梅花鹿盜獵在國家公園內,依國家公園法第十三條規定,任意獵捕動物處3000元罰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63054/sm-66449498de9928ac2d54f06936be4d2a.jpg)
黃喉貂萌樣現蹤 武陵農場籲勿餵食
武陵農場生態豐富,近日有民眾在露營區發現2隻黃喉貂現蹤,其模樣相當可愛,武陵農場也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畫面,並呼籲民眾禁止餵食所有野生動物。2隻黃喉貂現蹤。(圖/武陵農場提供)武陵農場指出,黃喉貂又稱「羌仔虎」,特會捕食山羌,是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別看牠模樣看似呆萌,肉食性且群居的牠們,不僅會單獨獵捕小型動物,也會合力獵捕中大型哺乳類動物。武陵農場露營區出現黃喉貂。(圖/武陵農場提供)農場分享多張黃喉貂的照片,引起網友們討論,許多人分享自己也曾目睹過黃喉貂的可愛身影,但也有不少人提到,「應該都是吃過人類的食物才會進入來找食物」、「拜託大家別再亂餵東西」、「希望把垃圾桶蓋加厚」。武陵農場也特別呼籲,農場所有的野生動物都禁止餵食,不只是猴子、藍腹鷴,這個小巧可愛的黃喉貂也不例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62544/sm-bde3cbbc134a72e39870813016b20e21.jpg)
非法捕獵「穿山甲」遭逮 宜蘭男支付公庫8萬才能緩刑
宜蘭一名張姓男子非法獵捕、宰殺野生動物穿山甲與長鬃山羊,並在臉書社團張貼「售車輪餅,不知道的祕密」等訊息試圖販售,遭警方查獲並起訴,宜蘭地院近日也對此案作出判決。判決書指出,張姓男子為泰雅族山地原住民,明知穿山甲、長鬃山羊分別是經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為第二級、第三級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應予保育,除因其族群數量逾越環境容許量且先經地方主管機關許可者外,不得獵捕、宰殺。但張姓男子仍於去年2月及3月間,在宜蘭縣南澳鄉山區穿山甲、長鬃山羊出沒地點放置傳統獵具鋼絲線進行狩獵,並分別於民國112年2月3日0時許、同年3月1日0時許,分別捕獲穿山甲、長鬃山羊各1隻。隨後張姓男子於臉書社團張貼「售車輪餅,不知道的秘密」、「挖洞的」、「峭壁走一回,要的私密」等文字,企圖販售這些保育動物,最終被警方循線查獲。張姓男子在到案後坦承犯罪,並與檢察官達成協商合意,宜蘭地院依此判處他6個月有期徒刑,緩刑2年,條件為須向公庫支付8萬元。本案仍可提出上訴。不過法院也指出,這項判決除非出現以下情況,向是張姓男子在訊問程序結束前撤回協商合意,或檢察官撤回協商請求;張姓男子的協商意願並非出自自由意志;張姓男子所犯的罪不在協商判決的適用範圍內;張姓男子有其他更嚴重的犯罪事實;法院認為應免刑、免訴或不受理案件等情形,否則無法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360878/sm-f5e35a7a23621dd30fc9300719a3c963.jpg)
飼主慘了!放任哈士奇獵捕小山豬 太管處要罰
民眾在南湖大山生態保護區發現有1隻哈士奇在獵捕野生小山豬,山裡傳出山豬哀嚎聲,保七人員據報追查,才知是附近民眾飼養的寵物,已訪談並勸導飼主,全案移給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若確認違法將開罰。此外,有民眾在合歡山武嶺停車場放置「瓶中信」並拍下影片上傳,讓網友尋寶送煙火,也因違反國家公園禁止事項挨罰1500元。有民眾日前在登山臉書社團PO文,8月30日晚上在聖光登山口,有1隻哈士奇衝出來跟著山友走,沿路好像一直在尋找什麼,行經多加屯山前峰時忽然聽到動物慘叫,原來是哈士奇咬著小山豬一直甩,小山豬哀嚎聲傳遍山區,感覺相當恐怖。山友說,哈士奇疑是勝光登山口旁1名業者所飼養,不少山友都見過,先前沒聽過會攻擊野生動物,這次有人證及照片,希望飼主能約制哈士奇活動範圍,以免闖入生態保護區內威脅野生動物。太管處指出,南湖大山是許多特有珍稀物種重要棲地,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禁止騷擾野生動物、採摘花木及任意紮營等,已蒐證並通知飼主約束寵物,如確認違法屬實,將依《國家公園法》規定開罰。此外,暑假旅遊旺季期間,合歡山區違反國家公園法案件頻傳,繼日前有遊客在合歡山區昆陽及武嶺停車場違規燃放煙火、炊煮,9人遭開罰,最近又有1名歐姓直播主拍影片,將寫有「恭喜獲得免費煙火」的字條放入寶特瓶,用束帶綁在武嶺停車場,要網友來找瓶中信,找到就可以免費領取1個煙火。當事人供稱因賣煙火以好玩手法宣傳,不知已違規,太管處對歐姓直播主開罰1500元。(圖/翻攝台灣百岳之美臉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58431/sm-42b8157e45bae05616a40259f70104de.jpg)
風機亂楓港1/恆春半島年數十萬猛禽過境 開發商調查「一隻都無」惹眾怒
屏東恆春半島是候鳥南遷過冬必經之路,每年都有灰面鵟鷹、赤腹鷹和伯勞鳥等數十萬隻珍貴嬌客過境,也是賞鳥人士眼中的最佳景點,而「屏盛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預計在鳥類必經地、枋山鄉楓港溪建置10支風力發電機,並委託「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評估,最終卻顯示當地沒有任何猛禽出沒,愛鳥人士質疑該公司的調查刻意避開候鳥過境時間,對此結果難以接受。8月16日中午,恆春「鳥類達人」蔡乙榮帶著記者登上社頂自然公園的凌霄亭,舉目所及的遼闊海景讓遊客驚嘆連連,他的目光卻一直放在天邊翱翔的黑點。「你現在聽到的是小彎嘴畫眉的聲音,秋天就會看到過冬的候鳥從這裡過境。」蔡乙榮說,他原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技士,而他入職時,恆春當地獵捕鳥類盛行,獵人們總會捕獵伯勞鳥販售,或是濫捕過境猛禽送到日本製作標本,他為提升民眾保育意識,1988年開始調查並蒐集當地鳥禽資料。楊麥公司負責人楊程欽在7月的環境說明會中公布調查結果,直指未見猛禽過境,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圖/翻攝枋山風力發電計畫公開會議會議紀錄)蔡乙榮說,當時資料欠缺,一切都只能土法煉鋼,從不斷試錯中累積經驗,他曾經長達2個月不曾放假,也曾天不亮便到觀鳥點等候,最終摸清每種鳥類的習性,濫捕歪風也得以扭轉。在30多年的勸導下,多數民眾放棄捕獵,過境鳥群終於得到一線生機,數量因而顯著提升,從早年每年數萬隻達到如今的數十萬隻,當中更包括10萬隻的「國慶鳥」灰面鵟鷹和20多萬隻的赤腹鷹,天候佳時還會「爆量」,天空中同時有上萬猛禽過境,形成「鷹河」壯觀景緻,而蔡乙榮與愛鳥人士半甲子的努力卻被開發商「視而不見」。記者調查,屏盛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有意於恆春半島最北部的枋山鄉發展風力發電,規劃在楓港溪下游設置10座風力發電機組,每座風機基座最大使用面積為660平方公尺,風機單機容量為4到5 兆瓦,總裝置容量40到50 兆瓦。開發商遵照法規,請來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生態調查及環境影響評估,並於7月9日召開者環評說明會,強調風機不會與農漁業爭地,更不會影響生態,但楓港溪是過境鳥類遷徙的必經之處,開發商的說法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鳥類達人蔡乙榮在恆春觀察鳥超過30年,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圖/方萬民攝)根據楊麥的生態調查結果,在風機案場附近共記錄 14 種稀有植物,大多為人為栽植,鳥類目視則記錄到台灣畫眉、紅尾伯勞、烏頭翁、領角鴞、大冠鷲、東方蜂鷹及鳳頭蒼鷹,最多的則是烏頭翁,過境候鳥則「一隻都無」,報告曝光後瞬間引發炮火隆隆。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吳正文表示,鳥類過境時間為每年的9月、10月,開發生的調查時間卻是在2023年11月、2024年1月、3月和6月,堪稱「完美」的避開了鳥類春秋往返的遷徙期。而開發單位聲稱機組總高度在119公尺到180公尺間,是最高能飛到1800公尺的赤腹鷹,以及平均飛行高度在300至500公尺的灰面鵟鷹能輕鬆飛過的高度,且雷達顯示鳥類飛行軌跡與風機衝擊、葉片掃略範圍重疊度不高,此說法同樣也無法說服大眾。二級保育類動物灰面鵟鷹在每年10月前後過境台灣,平均約有10萬隻,楊麥生態公司報告中卻一隻未見。(圖/蔡乙榮提供)「10支風機把鳥遷徙的路徑都擋住了,全台灣關心生態的人都無法接受。」吳正文提到,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會看狀況停下夜息,恢復體力後再繼續往南,而起飛落降時的高度就有可能無法飛過風機,倘若這10支風機真的建置,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算。「我們不反對綠電,但真的要慎選地方。」蔡乙榮說,如今台灣往往以經濟發展為最大考量,忽略了開發之後大眾所要付出的成本,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楊麥公司回應指出,此評估案於2023年11月才啟動,當地環保人士的確有在公開說明會上闡述「無猛禽」意見,未來將於9月和10月再調查,調查結果則將納入環說書中以供參考。針對公司負責人曾是能源公司高管的部分,楊麥公司表示,此為屏東首個陸域風機案,這才會選擇有經驗的楊麥,以做風機長期規劃考量,希望能發展綠能並兼顧友善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57542/sm-6b71169902f96b8bd5ba72804c253915.jpg)
2男捉44隻壁虎被刑事拘留 警揭「經濟價值高」:捉1隻就違法
住家常見的壁虎其實經濟價值高!近日大陸河南有2名男子在巷弄裡捉壁虎,巡邏的警察發現他們捉了44隻,當場逮捕二人;對此警方解釋壁虎的經濟價值,還有相關規定捉1隻即違法,犯案的2男已遭刑事拘留。遭捉捕的44隻壁虎全數放生。綜合陸媒報導,河南周口市淮陽區當地警方公開一起案例,14日凌晨警方巡邏時,在轄區內的岳橋村發現2名男子,在巷弄間戴著頭燈、用自製黏把捉壁虎,當下已經收穫44隻;警方立刻將2男帶回派出所,一問之下,確定兩人知曉自己行為違法,採取刑事拘留,並將44隻壁虎放生。警方解釋,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非法狩獵「三有」野生陸生動物,1隻就屬於違法行為,20隻以上可以刑事立案,50隻以上就是重大案件,100隻以上或有其他惡劣情節就是特別重大案件。三有保護動物不只有壁虎,常見的還有麻雀、青蛙、野兔、刺蝟、野豬、鵪鶉等。除此之外壁虎還有高中藥用價值,近年的經濟價值也不斷攀升,導致越來越多非法獵捕行為;壁虎在中藥材裡為「天龍」,是一種常用的名貴中藥材,但入藥用的壁虎主要是以人工繁殖的合法手段獲取,加工入藥有補肺腎、益精血、止咳定喘、鎮痙祛風和發散消腫的功效。中國原國家林業局2000年頒布《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包含1700多種三有陸生野生動物,一些野生動物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一級、二級野生動物,就會進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同樣受到國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