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 新冠肺炎 美國 疫苗 疫情 台灣王之道/國民黨主席的使命
國民黨主席選舉於九月二十五日投票,新任黨主席將帶領全黨與支持者迎接今年底的四大公投、二○二二年九合一地方大選,以及二○二四年總統暨立委選舉等重大挑戰,責任備極艱鉅。然而,做為最大反對黨的黨魁選舉,卻並沒有得到支持者,乃至社會應有的關注。由於外界不重視這場選舉,無法形成外部壓力督促改革,內部的較勁宛如茶壺裡的小沸騰,只能滿足黨員自嗨,無法得到大眾的認同與感動。民進黨執政敗德失能,民怨四起,今年底四大公投及明年九合一地方大選,國民黨應能獲得不錯的成績,但二○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很可能如二○二○年般「先盛後衰」,最後一切白搭。道理很簡單,地方選舉可以靠執政黨執政失敗而翻盤勝選,中央大位卻必須提出明確的主張、博得民眾的信賴,才能夠當選。兩岸的政策路線,無論是選戰中,乃至執政後都無法迴避。當前兩岸關係失敗,官方斷絕對話互不往來,民間相互仇視誤解,兵凶戰危更使台灣成為全球潛在最危險的地區,這主要是民進黨一味抗中反中、過度親美所造成,這正是國民黨主席參選人應對外強力說明,並宣示未來如何明確改革的重要方向。歷經二○二○年大選的慘敗,加上美中戰略性對抗,以及民進黨操作反中的衝擊下,國民黨似乎變得「恐共」又「懼紅」,只要提到兩岸議題,不自覺就退縮保守、能躲就閃。但國民黨和自己的歷史切割得掉嗎?台灣不需要一個與民進黨不同路線,主張兩岸和平的政黨嗎?兩大政黨一致主張兩岸分離,對台灣的安全有好處嗎?國民黨曾是兩岸破冰的主導方,解除戒嚴、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先在一九九一年制定《國統綱領》,隨即在一九九二年和大陸達成兩岸關係諒解性的共識,後冠上「九二共識」之稱,一九九三年順利舉行「辜汪會談」,搭起官方交流平台,為兩岸交流開創新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才有扁政府的小三通與馬政府的大三通,以及其後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使台灣經濟持續繁榮,這是國民黨一段輝煌的歷史。如今時移勢轉,台海戰爭風險已成為不可逃避的事實。為了兩岸人民好,台灣不能只有一種「反中唯獨」的政黨,應該有另一個政黨來推動兩岸理性對話,讓台灣的未來有更多元選擇。這個願景,是國民黨主席應該承擔的挑戰!
王之道/不認錯3+11 陳時中才是破口
台灣五月疫情大爆發,外界普遍認為「3+11」(居家檢疫三天,自主健康管理十一天)是主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幾經推諉、甩鍋後,終於在五月底表示他會負責,監察院也決定調查並約談陳時中,不料他日前又改口稱:「3+11只是群聚,不是疫情的破口。」根據規定,居家檢疫期間不可外出,但自主健康管理則未禁止外出。相較之下,所有入境旅客都須遵行十四天不可外出的隔離或檢疫措施,航空機組員的3+11明顯放寬,而指揮中心之所以對機組人員特別寬鬆,是因為民進黨立委范雲、洪申翰與機師工會等單位開會後,依工會意見「強烈建議」指揮中心放寬;當時陳時中說,如果堅持檢疫十四天,「華航會倒。」換言之,他也支持放寬。後來國內疫情爆發,染疫的華航機師、機組員及諾富特飯店人員病毒株基因定序相同,再加上疫調足跡等種種證據,這波以變種病毒Alpha為主的疫情,確實和機師有直接的關係。然而,四、五月間指揮中心還曾極力宣傳萬華群聚事件病毒株與華航相關染疫者相同,因為如果不同,按規定當下就必須宣布進入三級警戒。蔡政府八月十四日起開放國人以「帛琉旅遊泡泡計畫」進行「疫苗之旅」,指揮中心說,因帛琉沒有疫情,返台後不必隔離十四天,只須「5+9」即可,引發不少國人擔憂是否將如3+11般,形成防疫破口。之前陳時中「霸氣」回應為3+11負責,台灣社會是寬厚的,未多加追究;如今他大剌剌稱「3+11只是群聚,不是破口」,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還妄圖告訴大家3+11沒那麼嚴重,引來輿論大加撻伐。就算蔡政府的「認知作戰」再厲害,幾個月來疫情發生的經過,民眾怎麼可能完全不記得?事實上,最不應該忘記3+11的就是陳時中!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原本不重視戴口罩的西方社會,已紛紛把戴口罩列為必須遵守的防疫措施,如美國、德國和法國,即使民眾反彈,仍貫徹戴口罩政策,這就是從錯誤中學習。又如大陸建「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封城阻絕疫情擴散,都曾遭一些西方國家嗤之以鼻,直到疫情在他們的國家爆發,才理解到這些措施確實有道理,於是改弦更張仿效大陸的做法。身為防疫指揮官的陳時中,身繫國人健康安全的重任,尤其要有面對問題、謙卑承認錯誤的勇氣,如此才能隨時因應新情勢。如果死都不認錯,小心下一波疫情再起時,八百多條人命的悲劇恐會重演,台灣經不起這樣的傲慢與輕忽!
王之道/三大錯 讓台灣慘剩高端
一個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台灣快沒疫苗了。還在等著打疫苗的人,如果選擇莫德納,可能要等到花兒也謝了;如果選的是AZ,花兒要再謝一回;如果你想在八、九月間打第二劑,不必等花謝,因為連花兒的影子都看不到。目前莫德納疫苗只剩約六十萬劑,供給前三類人和孕婦打第二劑後,長者及第九類共四十五.一萬人可接種第一劑,這對四百萬名只選莫德納的民眾來說杯水車薪。AZ在第四輪接種過後只剩十六萬劑,但要打AZ第二劑的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多達一百零二萬人,數量相差極大,更別提還有尚未打到疫苗的民眾。台灣實質上已陷入「疫苗斷糧期」,除非出現奇蹟,這個月民眾會落到不選高端就沒疫苗可打的困境,歸根究柢,蔡政府犯了三大錯誤。第一個錯誤是「輕敵」。蔡政府的疫苗政策過度樂觀,國際疫苗採購數量不夠,對國產疫苗又期待過高。去年只對外採購二千萬劑,外加一千萬劑的國產疫苗,但達到群體免疫至少要三千二百萬劑,與美、日等國搶購人口數倍的劑量相比,根本是過度樂觀下的盲目冒險。陳時中日前坦言,曾以為今年上半年是賣方市場,下半年會變成買方市場,沒想到下半年還是賣方市場,他以為台灣很安全,且下半年疫苗會生產過剩,到時不愁買不到便宜的好貨,豈料五月疫情爆發,才驚覺疫苗買太少、到貨又慢。如今變種病毒再度肆虐全球,很多國家開始施打第三劑,疫苗供應更吃緊。第二個錯誤是「自滿」。蔡政府自認防疫天下無敵,聽不進異音,以為國產疫苗可以複製「口罩國家隊」的風光經驗,但國內疫苗廠只拿到第一代新冠肺炎生物材料做研發,進度還非常慢,當歐美大廠做三期試驗時,國產疫苗才開始做一期,病毒都變種幾輪了,我們還在做原始款。第三個錯誤是「視政治高於人命」。去年明明可以買一、兩千萬劑的BNT疫苗,只因大陸藥廠「上海復星」代理大中華區經銷,蔡政府想繞路向德國原廠購買,結果事情不了了之。鴻海、台積電及慈濟基金會捐贈BNT疫苗,蔡政府酸言酸語加上行政阻撓,直至民怨沸騰才放行,簽約後還來蹭功勞。至於政府開創全球首例,不做三期試驗就給國產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同樣是為了政治算計,拿人民性命來冒險。台灣至今取得約九百六十萬劑疫苗,其中只有約三百七十萬劑是自購,其他全要感謝日本、美國和立陶宛捐助,否則民眾哪裡打得到第五輪。另外,鴻海等單位捐的BNT疫苗九月底才會陸續到貨,在此之前,人民只能自求多福。
王之道/黑箱疫苗草菅人命
疫苗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最有效防線,如何充分供應、施打、採購、製造與分配,是對國家治理能力的考驗。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民進黨政府處理疫苗一無是處,至今仍無法解決嚴重的短缺問題,施打過程充滿不公,最糟糕的是,以種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強推台產疫苗。截至今年底,台灣預計能取得的疫苗,包含政府採購到貨的三百餘萬劑,美國與日本政府捐助的五百八十七萬劑,以及台積電、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與慈濟基金會捐助的一千五百萬劑,然而,到貨時間延遲造成空窗期,再加上未能有序公平施打,接種排序爭議不斷,一再出現特權強打醜聞。目前已打一劑者開始苦等第二劑,更多人連第一劑都未打,他們的焦急與恐慌情緒,必然日益升高。綜觀英國、美國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不僅公布委員會章程、組成名單、利益迴避規範,會前把議程放上網路,會後公開會議紀錄,開會時民眾可以旁聽,會中除了流行病學、生物統計等領域專家,還包括消費者代表,委員任期固定,且出缺時任何人都可爭取。反觀蔡政府連疫苗審查這等大事都祕密進行,會議紀錄也不公開,完全違背程序正義原則,如何讓民眾信服與安心?人民不反對政府扶持台產疫苗,但資訊不透明,難免啟人疑竇,政府面對爭議卻用更不透明的方式應對,外界自然更加懷疑。各國政府緊急授權使用新冠疫苗,是以第三期臨床試驗程序至少過半為最低門檻,衛福部卻以全球唯一的「免疫橋接」程序放行台產疫苗,令人瞠目結舌。政府為了護航台產疫苗,罔顧程序正義,操弄審核與採購流程,專家審查會議的成員一換再換,終於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並將其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畫。目前高端疫苗的安全性、保護力及量產都問題重重,卻輕舟已過萬重山,準備打到百姓身上了。與高端疫苗同屬蛋白質次單元類型的美國Novavax疫苗,在一百一十九個地點招募近三萬名受試者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六月公布數據顯示,對中度和重症的保護力達一○○%,整體有效性超過九○%,對原始新冠病毒株的保護力約九六.四%,對變種病毒保護力達九三%,但即使已經取得這些數據,卻仍未獲授權。反觀高端疫苗省掉第三期試驗,卻已經獲准製造,難怪被譏評為「草菅人命」。程序不正義的結果,很有可能造出品質不良的疫苗,難以讓民眾信任,更不可能獲得國際認證。民進黨把台產疫苗操弄到這般暗無天日,就等著被民眾拉下執政寶座吧!
王之道/台灣差點無緣奧運
柔道好手楊勇緯奪銀,為台灣在東京奧運(東奧)拿到第一面獎牌,振奮人心。不過,楊勇緯其實差一點點就與這面銀牌失之交臂,不是因為賽場上的千鈞一髮,而是如果「東奧正名公投」通過,台灣所有選手都無法參加此次奧運。二○一八年舉行的東奧正名公投,本質是「台獨公投」的前身,只要東奧正名過關,下一步就是「法理台獨」的公投,這等於是透過奧運與北京直接對抗。對此,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表明:「推動東奧正名,大陸可能將台灣會籍除名,美國幫不上忙。」民進黨知道正名公投的後座力,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曾公開表態,台灣參與奧運的名稱就是「中華台北」,禁止黨公職參加東奧正名遊行。參賽權恐受影響的運動員忍不住跳出來,跆拳道國手劉威廷說:「你說我是小孬孬也行,但我寧願以『中華台北』出賽,也不要沒有舞台。」羽球國手周天成說:「醫生說拔牙不會痛,因為痛的是患者,東奧正名公投痛的是運動員。」幸好,最終台灣人民做了理性的決定,但事情並不是船過水無痕。在東奧正名連署的過程中,東亞奧委會取消原由台中市主辦的二○一九年東亞青運,除了台灣以外的其他東亞奧會成員,包括日本、南韓在內,沒有一票反對。由此可見,國際挺的是台灣,不是台獨。台灣人民不喜歡「中華台北」,這是人之常情。如果能夠選擇,有人選擇中華民國,也有人選擇台灣,但現在就是不能選,在名稱上打轉有任何意義嗎?台灣參與奧會的名稱有其沿革, 中華民國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參與奧會的問題陷入混亂,直到一九八一年達成《洛桑協議》,以「Chinese Taipei」名稱重返奧會;兩岸奧會並在一九八九年簽署協議,大陸同意在賽場範圍內,將該名稱翻譯為「中華台北」。隨著奧會模式的建立,一九九一年台灣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二○○九年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都沿用「Chinese Taipei」稱呼。「中華台北」代表台灣是「中華」的一部分,而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等的政治實體,這是台灣在現實國際格局下,所能爭取到的最好待遇。奧會模式已是國際社會的「硬框架」,台灣若要碰撞,難免自討苦吃。例如現在台灣新藥代理市場,大陸廠商占了二九%,台灣能不向大陸代理商採購藥品嗎?去年民進黨不想靠大陸取得疫苗,但在近八百位確診者死亡後,還是回到德國BNT疫苗代理商「上海復星」這個原點。民進黨老是說「抗中不會痛」,因為痛的可是人民。在為奧運選手加油之餘,也別忘了,「中華台北」帶給台灣的舞台與榮耀,我們曾經差一點丟掉。
王之道/媒體沙皇反噬綠營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從山崖管到海邊,連續否決三個案子,儼然成了「通訊傳播否決委員會」。把自己當成「媒體沙皇」的NCC,致使黨權壟斷媒體,塑造出一言堂社會,如此民進黨就能萬世其昌嗎?現今社會中,媒體大者恆大,需不需要被管制、由誰來管制、如何管制,成為一個兩難的命題。以美國為例,美國政府決定「不作為」,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如此描述自己的原則:「憲法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FCC允許自由表達意見,確保最廣泛和最對立的意見表達,儘管有些意見可能頗具攻擊性。」因此,美國政府並未介入管制社群網站言論,因為一旦介入,接下來的問題將會是:「政府監督社群網站,誰來監督政府?」現在的NCC,就像老師改作業一樣,檢驗媒體的政治主張。中天新聞台(中天)引用外媒《CNN》影片報導高端疫苗工廠的運作,被NCC認定「沒有公正平衡」。媒體監督政府,政府再派NCC來監督媒體,就像威權時期媒體頭上還有一個警總,那第四權如何發揮作用?NCC濫權的矛頭,不只指向中天。例如否決「TBC有線電視集團」經營權轉讓,理由是「賣方適格性太差」,這個理由寫在《衛星廣播電視法》哪一條?此外,與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交好的「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台數科),申請變更為新聞頻道,一度獲得NCC同意,卻因林佳龍涉及前立委徐永明收賄案而失勢,申請案立刻胎死腹中。更不用說NCC對華視補頻五十二台的偏愛,對台視的排斥,已經完全突破下限。其實華視、台視都與民進黨友善,但在NCC眼中,媒體光是「親綠」還不夠,還要看親的是哪一個派系,以及這個派系在黨內的實力消長。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民進黨支持度近三個月流失一五%,蔡政府抗疫表現不得人心可見一斑。政府介入媒體有如飲鴆止渴,短期或有興奮劑的效果,長期卻會傷害執政黨的免疫系統,失去自律機制。若非黨權控制媒體,媒體大環境縱容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膽敢在去年拒絕BNT疫苗、今年輕率開放3+11政策,進而造成防疫破口嗎?俗話說「寵子不孝」,對執政者也是同樣的道理,愈寵愈不成器。民進黨破壞媒體的監督機制,從結果來看,反而害了自己。新聞自由是民主的疫苗,也是政府濫權的疫苗。民進黨內的各派系若是放棄爭取社會信任,只想著藉由NCC控制媒體。就算得到黨內提名,整個黨的信任度崩盤,又有何意義?
王之道/台灣當心 美國抽腿前例多
美軍七月二日悄悄撤離駐守近二十年的「巴格蘭空軍基地」,形同正式結束在阿富汗的軍事任務,這場被美國總統拜登稱為「美國耗時最長的戰爭」,即將畫上休止符。美國雖宣稱將繼續支持阿富汗政府,但美軍撤出後,這個親美政權還能撐多久,大有疑問。二○○一年爆發「九一一事件」,美軍同年十月八日進入阿富汗,迅速擊敗塔利班政權,並在二○一一年狙殺元凶賓拉登,但似乎也沒有什麼實質收穫。如今美軍尚未完全撤出,塔利班就不給美國好臉色,甚至警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九月後任何留在當地的外國軍隊,都將被視為占領者。事實上,塔利班早就繞過阿富汗政府與美國會談,雙方於二○二○年二月達成和平協議,美國承諾撤軍,塔利班則應允不對美軍襲擊,但在隨後的一年裡,塔利班持續對阿富汗安全部隊及平民進行攻擊。現在美國決定撤軍後,塔利班加速占領軍事據點、城鎮和村莊及主要城市周圍,加劇了人們對塔利班可能推翻阿富汗政府的擔憂。這個景象並不陌生,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最後階段,美國調停失敗後放棄國民政府,有意轉向與中共談判,反倒是當時的蘇聯大使館一路跟隨國民政府從南京撤退到廣州。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的「干涉主義」從不言敗,失敗的是當地政府,既然當地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美國選擇抽腿,本就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現實主義。同樣場景也發生在一九七五年的越戰,美軍雖動員最先進的海空軍武力襲擊北越,但地面部隊抵不住善於叢林游擊戰的北越軍隊。美國最終決定撤出越南戰場,時任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和北越外長黎德壽簽訂《巴黎協議》,但南越總統阮文紹拒絕簽署。阮文紹的說法是:「美國是一個超級強國,可以對這份協議等閒視之,但我不可以。壞的協議對你們來說沒有什麼,失去越南還可能對你們的大陸政策有利,但小小的越南不像你們一樣用全球眼光來看待這件事,對我們而言,是決定生死的問題。」《巴黎協議》簽訂的結果,正如阮文紹所判斷,最終導致南越滅亡。美國抽腿的歷史一再重演,不能簡單的用一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來推卸,而是實實在在地擺在台灣人眼前的現實世界。如今,蔡政府擁抱美國政府,已經熱切到寧願把美國國旗大大地印在口罩上,「戰貓」脖子上還綁了一支小小的中華民國國旗。蔡政府如此擁抱美國,難道不擔心美國撤退史會在台灣重演嗎?如果依照民進黨「頭號軍師」邱義仁,以及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不約而同地說「美國不會支持台獨」,蔡政府如果還要假裝聽不懂,台灣前途恐怕神仙也難救。
王之道/美激進立法 催化台海危機
不幸的是,雙方在初步交鋒階段,就選擇最敏感的台灣問題。台灣問題白熱化,不但增加了戰爭風險,也扼殺美中在貿易、氣候變遷及公共衛生等領域合作的空間,恐讓拜登政府希望在「對抗、競爭、合作」中取得平衡的目標流於口號。拜登政府雖一再宣示堅守「一中政策」,美台關係的「非官方」性質不變,但外交政策聲明及談話一再警示中共對台灣的武力脅迫,更在「四邊安全對話」(Quad)、「七大工業國組織」(G7)、「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的聯合公報中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顯見美國的「台灣牌」具有強烈針對性。強權競爭下的美中關係進入「拐點」,台灣將是左右未來走向的重要因素。雖然雙方都努力維持基本底線,如拜登政府承諾「一中政策」不變、中共堅持「和平統一」,但美國內部反中情緒高漲,國會激進法案挑戰一中紅線,再加上中共民族主義聲勢強大等多重變數,使台海現狀更形脆弱。若三方領導人無法有效控管風險,台灣必然首當其衝。在極端反中的政治氛圍及政黨利益驅使下,華府保守派政客醞釀提倡「台灣是美國的戰略資產,台灣必須保持與大陸分離」。另外,已納入參議院《美國創新及競爭法案》的《戰略競爭法案》暗示保持台灣與大陸分離,是美國重大安全利益,呼籲美台軍方進行聯合訓練與演習等,顛覆了現行美國對台政策的底線,旨在「反中、友台」的法案,反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中共最難以接受的是,美國將台灣做為對付中共的工具。有鑑於此,中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中共建黨一百周年大會上宣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習近平更宣示,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就是在警告台獨與以美國為主的國際勢力。民進黨及台灣社會的思緒與現狀,對於美國任何的「反中、友台」法案或言論,民進黨政府一律「高度歡迎、誠摯感謝」,保持自滿、自大的心態。面對和平或戰爭的拐點,國民黨一向是台海和平的支柱,理應扮演監督、導正的角色,卻拿香跟拜、隨波逐流,反而增加了台灣安全的風險。
王之道/政治戰疫 危害更甚病毒
「疫情當前,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病毒。」這段話很正確,民眾也都有同感,但現實不是這麼一回事。看看民進黨政府在疫情發生以來的各種操作,打壓政敵甚於防疫,維護政權多於苦民所苦,集官方與網軍側翼之力,把防疫戰打成政治戰,讓人民陷入病毒四處流竄,卻苦無疫苗可打的痛苦深淵。這個權力巨獸,危害猛於病毒。五月中疫情大爆發,台灣「防疫好棒棒」的假象通通被戳破,民眾赫然發現,原來政府除了鎖國和反中,其他什麼都不做。國際疫苗不早買也不多買,篩檢不肯做,儀器沒有買,醫療量能未備妥,還放寬機組員居家檢疫限制,讓「3+11」破口引爆疫情。舉例來說,提問是否普篩的記者,被網軍肉搜辱罵;深綠的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因質疑高端疫苗不做三期試驗而被圍剿;支持台獨的網紅「館長」陳之漢,批評了機組員居家檢疫政策,就被網軍罵為「中共同路人」,讓館長大嘆真心換絕情。最讓人心寒的,這不是挺綠網友無組織性的自發行為,而是一整套民進黨當權團隊有節奏、有組織、有分工的政治作戰。修理不聽話的人不遺餘力,對付政敵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當中央防疫失當讓民眾失望不滿,台北市長柯文哲對中央提出嗆辣的批評,替人民講出了心聲;新北市長侯友宜則低調、認真,防疫劍及履及,雙北疫情逐漸獲控,很多政策都是雙北先帶頭,中央追隨其後。然而,民進黨豈容柯文哲、侯友宜聲望崛起,於是,像台北萬華阿公店、好心肝診所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事件爆發時,民進黨政府動員主軍、側翼與網軍遊擊隊全面進攻,遮掩連會議紀錄都沒有的「3+11」,狂罵萬華是破口、台北疫苗管理疏漏、北農防疫出包。持平而論,北農疫情擴散,台北市一開始確有輕忽之處,但後來的追補還算得宜,尤其對北農和遊民全面打疫苗,展現領先指揮中心的思維。對於疫苗殘劑的處置,柯文哲授權醫師自行決定給誰打,還要批評者不要存有「法匠」心態。對此,指揮中心突然宣布十八歲以上都可預約登記,害得醫院、診所電話被打爆,搞得天下大亂。現在看來,指揮中心之前斤斤計較地分類、分年齡,以台灣疫苗短缺狀況來說,確實有必要,但這般與台北市較勁的政策,是被政治意氣鬥昏頭了吧?防疫只是施政的一環,這些年來,民進黨當權者不但已是國內權力最大者,也是認知作戰的最大勢力,囂張到簡直像清末的義和團,而且還經常做賊的喊捉賊。台灣成了民進黨的政治擂台,被打到鼻青臉腫的何止是防疫,還有台灣的民主與未來。
王之道/別吹牛皮 先救民眾生計
全台自五月十九日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後,內需消費及觀光旅遊等產業嚴重受創。所幸疫情高峰期似已度過,政府各部門雖未對警戒是否降級達成共識,但無論如何,經濟部門一定要對確保製造業動能及重啟消費成長有所規畫,並讓企業有所遵循。去年台灣經濟表現亮麗,在全球多數國家陷入嚴重衰退時,猶能保持正成長;今年首季成長率高達八.一六%,全年預估有希望上調超越五%。遺憾的是,五月疫情再起,中斷了樂觀的情緒。三級警戒下,大型活動取消,日常性的聚眾活動亦被禁止,諸如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等;對一般民眾的生計及生活影響更大者,如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加強人流管制,至於休閒娛樂場所的關閉,就更不在話下。管制雖未如歐美去年封城、鎖國禁令那般嚴厲,但對經濟的衝擊也夠大了,內需消費、餐飲和觀光相關的店家,有些業績下跌八至九成,更有直接「歸零」者。慶幸的是,台灣工業生產、製造業很爭氣,守住了一片天;雖然一度因為京元電子苗栗廠爆發群聚感染,牽連附近其他廠商,讓電子產業供應鏈拉警報,但在全面篩檢下,未蔓延影響太多廠商,對整體出口也沒有造成不利的影響。五月出口三百七十四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年增率更高達三八.六%。坦白說, 政府只要與企業合作,力保讓工業生產、製造業出口等都能正常運作,經濟至少就不會太差,因為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出口占整體經濟一半以上,只要出口不受影響,就能帶動大部分經濟正常運作。參考歐美的經驗可發現,各國幾乎都歷經數度封鎖、開放、再封鎖、再開放的過程。我們當然反對只為經濟因素過早開放,但同時認為不必要的封鎖扼殺經濟,也屬不當,因為扼殺的不是經濟數據而已,而是許多民眾的生計。因此,須擬定讓內需服務業重啟的計畫。如果確診人數明顯減少,可以從疫情輕微、確診人數極少的縣市開始,例如放寬餐飲業不能內用的規定;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如北部縣市),則延後開放。雖然一定有風險,但政府在疫情控制、民眾生計之間,必須摸索出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嚴厲。治本之道還是得取得疫苗,盡早達到群體免疫,否則疫情反覆,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就會持續。蔡政府去年吹了一年的「超前部署」牛皮,竟讓台灣成為半途的失敗者,亡羊補牢之道,就是不要再預設立場,把所有國際認證的疫苗能進就進。
王之道/蔡英文大夢 荒謬賭命
國產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解盲成功,原本是美事一樁,但政府政治力過度介入,讓民眾深覺這不過是一齣照劇本演出的過場戲。更重要的是,未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政府就趕鴨子上架要全民施打。根據民眾黨委託趨勢民調公司針對防疫所做的民調,近七成民眾不願意施打未受國際認證的疫苗,顯示國人對國產疫苗信任度嚴重不足。國產疫苗的解盲之日,應是國人對蔡英文政府的夢醒時分。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蔡政府就有布局疫苗產業的打算。認為只要疫情控制得宜、國產疫苗施打順利,建立起集體免疫力,就能為台灣贏來高光時刻,屆時台灣國際戰略地位更上層樓、生技產業成為新的護國神山。尤其民進黨在生技公司的超前部署,將為他們贏得豐厚的利潤。蔡英文的「生技夢」、民進黨的「獨立夢」、官員與投機者的「發財夢」,共同編織出這齣荒謬而危險的戲碼。只是,過度的自信讓防疫出現漏洞,加上輕忽變種病毒的威脅、地方政府初期應變失當,因而出現疫情破口,上萬人不幸確診,四百多條寶貴生命被犧牲,沸騰的民怨動搖民進黨統治基礎,還勞動美國、日本老大哥出面贈送疫苗,才讓民進黨有喘息的機會。過去一年來,蔡政府在對外採購上推拖延宕,甚至在本土疫情爆發後,對民間或企業捐贈百般刁難。隨著學者扮演吹哨者,指出國產疫苗研發過程中的疑點與政治干預,以及國際媒體揭露國產疫苗公司幕後資金流向,漸漸勾勒出一張綿密的政商關係網絡。外媒《路透社》引述獨家消息指出,頗受爭議的私營軍事公司「黑水保安」創辦人普林斯,投資一間藥廠COVAXX(非全球疫苗分配平台COVAX),而COVAXX正是研發國產疫苗的「聯亞生技集團」旗下子公司。再加上衛福部長陳時中以數量太多為由,拒絕代工AZ疫苗,外界認為可能是要為國產疫苗預留產能。從上述三點可以看出,國產疫苗不單純是國內生技公司研發以解決疫苗自主的問題,還牽涉外國政商利益介入疫苗布局。蔡英文長期以來對生技產業情有獨鍾,更曾出任家族資金投資的「宇昌生技公司」董事長,在業界人脈深厚。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就指出,國產疫苗審查最大困難就是蔡總統,因為她讓疫苗審查公信力全無。高端疫苗拿了政府補貼,又尚未進行第三期試驗,政府就匆匆簽約採購,擺明讓人民成為免費的白老鼠。蔡英文信誓旦旦地說沒有政務官炒股,但護航的怪異行徑難杜悠悠之口。民進黨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台灣人性命。蒼天有眼,若這三個大夢同時實現,不知會有多少台灣人性命賠了進去。
王之道/小英冷漠 百姓心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中心)五月十五日將雙北防疫警戒提升到三級,當天累計死亡數是十二人,確診數一千四百七十五例。短短三個禮拜後,六月六日累計死亡數飆到二百六十人,暴增了二十多倍,致死率達到二.一九%,超過全球平均,確診數更是破萬。然而,造成3+11破口、買不到疫苗的蔡政府,卻沒有人道歉或下台。總統蔡英文六月五日談話稱「不捨」,但內容瑣碎空洞, 表情既冷漠又無愧意。人民到底要哀號得多大聲,才能傳進蔡政府的鐵石心腸?衛福部長陳時中每天開記者會秀出各種圖表,但就是沒有死亡數驟升的曲線圖,這是疏漏還是故意?「宅神」朱學恆痛批,死上百人時,蔡英文不出面,高端疫苗股票一跌停就出來講話,其實蔡英文講了兩次話,但內容只是重述已經宣布的措施,接著呼籲團結,講了和沒講差不多。蔡英文總是單向發表談話,不開記者會、不讓媒體詢問,躲在舒適圈裡說些文青囈語,流露出她對老百姓苦難的無感。蔡政府還有臉發動網軍側翼叫嚷「現在不是檢討的時候」、「過去一年半已經守得很好了」,不知反省至此,哪還有資格得到人民的信任?若真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預言,今天台北的情況,三周後會在台灣其他地方重演。可怕的是,其他縣市的醫療資源遠遜於台北,許多偏鄉老年人口比例高,左鄰右舍來往熱絡,打麻將、泡茶、唱歌,容易像粽子般一傳染就是一大串,如果疫情爆發,災情絕對比雙北還慘。去年國外出現輪流用呼吸器、醫生被迫決定救誰、不救誰的人間煉獄,恐會在台灣上演。這段期間雙北的因應做得很好,率先提升到三級警戒和公費打疫苗,馬上被中央跟進。各縣市也可超前部署,例如擴張醫療量能,醫院可先進行專責病房的改建,準備好增援的人手,還要大量採買篩劑、檢驗儀、防護裝備、呼吸器和血氧機等物資,並為大型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預做準備,一旦有需求即可上陣。由於長者染疫風險高,里長必須確實掌握各區長者情況。許多長者有慢性病,需定期拿藥,指揮中心此時應下令,只要病情穩定,慢性處方箋就一次拿足三個月,免得民眾頻頻跑醫院。至於太過密集的移工宿舍,則必須疏散床位,作息分艙分流,加強出入管制。日本送了一百二十四萬劑AZ疫苗,美國也宣布捐七十五萬劑疫苗,加上之前買到的八十八萬劑,仍遠不及國內群體免疫所需的三千萬劑。至於二期試驗都沒完成的國產疫苗,也只能看民眾肯不肯當「白老鼠」了。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二十八日,代表愈多企業倒閉,愈多受薪階級存款見底,愈多生命面臨危機,蔡英文仍躲在舒適圈裡說些文青囈語,民眾如何能夠安心?
王之道/蔡政府冷血背叛人民
這波新冠疫情剛起時,有網友豪氣地說:「世界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周內解除三級警戒。」結果被現實大大打臉,台灣示範的是「如何在兩周內從防疫神話變笑話」。如今疫情延燒全台,死亡數飆破三位數,遠超過SARS。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和衛福部長陳時中,有哪個出來鞠躬說聲對不起? 如同股神巴菲特的名言「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民眾一年多來以為台灣防疫世界一級棒,到頭來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光著屁股,從篩檢、醫療、安置到疫苗,要什麼沒什麼,蔡政府和指揮中心一敗塗地。害台灣陷入險境的陳時中,自大、傲慢、雙標、政治凌駕專業,又任由防疫漏洞全開,民進黨把他捧上神壇準備收復台北市,結果事實驗證,他一年來得意洋洋開了一張又一張支票,現在疫情狂飆卻應對無措,還有臉繼續報著沒一天正確的確診數字嗎?更可惡的是,陳時中出了包, 卻不肯認錯並承擔責任,造成病毒破口的機組員「3+11」決策,他推給了根本沒出席會議的副指揮官陳宗彥,此事被媒體挖出,陳時中才說決策由他負責,這鍋甩得有夠難看。同樣可惡的是,蔡政府一直刻意壓制篩檢量,直到疫情吃緊,雙北等縣市決定自己來做快篩,指揮中心才放行。有企業想買快篩給員工檢測,指揮中心研議了好幾天,最終居然要求企業做快篩之前,得先做好安置量能。這種涉及病患安置、醫療和追蹤的事,怎會推給非專業的民間企業來做?是要嚇阻企業別多事?篩出來的陽性者為什麼要被這樣對待?這還是一個對人民負責任的政府嗎?面對疫情爆發造成上百人死亡,蔡政府不但沒有認錯檢討,還更赤裸地露出冷血的嘴臉。不僅疫苗至今到貨不到百萬劑,根本杯水車薪,就連鴻海和佛光山可幫忙買到貨,陳時中卻打官腔說購買疫苗要由政府統籌,還說BNT疫苗是由大陸代工的不實訊息。蔡英文稱七月接種國產疫苗,渾然不顧國產疫苗連第二期試驗都還沒完成,法定藥審程序沒進行,如果民眾施打出了狀況提出訴訟,蔡英文要自己來賠嗎?誰又有權拿台灣人民當第三期試驗白老鼠?台北市長柯文哲要中央不要刁難民間,國際佛光會祕書長釋覺培質問政府,有沒有看到人民驚慌恐懼的心情?但顯然是沒有, 蔡政府為了面子不讓人民自救,所以強拆金門機場的快篩站,阻擋人民自尋疫苗。這是明擺著把政治利益踩在人民生命健康之上。蔡政府只顧搞政治不做事,還不讓人家做事,拿人命不當人命,這種政府,根本已經背叛了人民,背叛了憲法責任。蔡英文應該為防疫失敗向國人道歉,並且進行內閣改組,撤換陳時中,升級防疫指揮體系。若再死抱著面子、意識形態和政治算計,終將成為毒害百姓的歷史罪人。
王之道/疫苗民粹拖垮台灣
先前因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不多,民眾接種疫苗意願不高,但近來社區群聚感染大爆發,國人才驚覺疫苗嚴重短缺的問題。國產疫苗雖尚未完成人體試驗,總統蔡英文就宣布七月底開始施打,但對於引進陸製疫苗的呼籲,政府卻扣上紅帽子,認為是幫大陸打「認知戰」,冷回大陸國台辦「假好心」。即使台灣在封閉國境阻斷傳染源上取得成功,但遲遲未能對國人進行疫苗注射,完成群體免疫,現在卻急於操弄「疫苗民粹」,可說是置人民健康與性命於不顧。民眾先前接種疫苗意願不高,與台灣疫情和緩、國際相繼傳出疫苗副作用有關。台灣唯一能使用的疫苗是英國和瑞典跨國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所研製的AZ疫苗。但三月起國際間陸續出現該疫苗恐導致血栓的報導,讓人們對其信心大幅下降,十多個國家宣布暫停使用。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歐洲藥品管理局認為,沒有證據說AZ疫苗不安全,其與血栓沒有直接關聯。英國媒體也為AZ疫苗叫屈,認為AZ疫苗在一些國家被叫停,實則與「疫苗政治」有關。由於疫苗投資風險極高、金額龐大,但收穫的政治、經濟利益極高,牽涉國家榮譽與國際權力鬥爭。許多富國在研發初期投入相當大的經費,為了保證回收成本,不惜煽動民粹來保障國產疫苗。例如美國食藥署至今只批准三種疫苗在美國使用,卻不包含在美國生產的AZ疫苗。在AZ疫苗具嚴重副作用的相關報導傳出之前,台灣就已經有緩打疫苗的民粹言論。年初時,許多國家陸續取得疫苗,再加上陸製疫苗研發成功,對遲遲無法取得疫苗的蔡政府產生極大壓力。執政黨民代與側翼網軍、名嘴開始宣傳「拒當白老鼠」、「台灣有等的本錢」、「打疫苗還是會染病」、「你先打,我OK」,延誤接種疫苗速度。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說法,疫苗覆蓋率至少要達到六成,才會形成集體免疫力,那麼台灣至少需要二千萬劑疫苗。然而,台灣目前施打率不及一%,就算加上近日進口的四十萬劑AZ疫苗,以及預計年中交貨的五百萬劑莫德納疫苗,還是有很大的缺口。蔡英文承諾七月底可施打國產疫苗,或許意在安撫民心,但即使國產疫苗真能上路,其注射證明能否在國外暢行無阻,仍是一大問題。當主要國家恢復往來時,台灣人卻出不去,外國人也進不來,對經貿、旅遊及國家形象傷害甚大。疫苗當然應該自主,但人命關天,實在不宜大行疫苗民粹主義,否則非但解決不了問題,更有可能危及國人健康,甚至延誤疫情的控制。就讓防疫多一點科學,少一點政治吧。
王之道/借鏡香港強制普篩
新冠疫情大爆發,政府應變手忙腳亂,既無從找出這類傳播鏈,更無法撲滅遍地的火苗。台灣一年多來看似對疫情牢牢掌控,其實完全是假象,台灣低確診率實則是由低度篩檢率造成「美麗的誤會」。執政黨視檢測如蛇蠍,避之唯恐不及,像是害怕戳破防疫成功的虛假表象。我們只要看香港的做法,就能明瞭問題所在。香港因為與大陸關係緊密,國際連結及外來人口平添「外防輸入」壓力,所以一直採取比台灣更嚴厲的管控措施。首先是大量檢測,疫情發生一年期間,香港每百萬人檢測達九十萬一千九百四十人,近乎人人受檢。台灣檢測率還是個位數,連第一線的機場都拒絕普篩,更不要說香港早已做的全民普篩。再者,台灣檢測成本高得離譜,不便普篩或是向特定對象進行檢測,也就無法發現病毒傳播鏈。香港是上網登記就可以,而且檢測費用只要約台灣的八分之一,大陸更只要台灣的二十分之一。香港半年前施行為期十四天的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共檢測一百七十多萬市民。此後一直做到「須檢必檢」、「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在醫院之外,政府成立十九個社區檢測中心,規定特定人士受檢測,高接觸群組提供免費服務,檢測樣本超過人口數六分之一,至於自願接受檢測者,政府也以極低費用滿足需求。台灣號稱防疫模範生,但主要是依賴封鎖國門,防控措施比起香港簡直是放牛班。香港檢測力度極強,任何一幢樓宇,只要出現兩個不相關的確診個案,過去十四天逗留該處超過兩小時的人士,都須接受強制檢測;在較高風險的區域,甚至只要出現一例就強制檢測,並在更高風險的區域進行封閉式檢測。香港政府過去三個月安排的檢測量,超過人口數的四成。最近半個月變種病毒席捲全球,香港管控措施嚴上加嚴,曾強制上千位居民從住所撤離,接受二十一天集中檢疫。另外針對高危險群的三十七萬名外傭進行強制檢測,這樣嚴厲的措施實非台灣可以比擬。台灣從部桃、華航到阿公店事件,疏於檢測而肇禍的教訓已多。首先必須對案例所接觸對象的匡列更嚴謹,並擴大其他強制篩檢範圍,廣列高接觸群體進行檢測,切實做到「應檢盡檢」。另外必須降低檢測費用,讓全民都能「願檢盡檢」。除此之外,施打疫苗還是防疫的根本大計,但民進黨政府「反中」怪病發作,不願採用大陸疫苗,連大陸企業參與投資、儲藏、運送與行銷的德國疫苗也拒絕使用,導致疫苗嚴重不足,又缺乏選擇,不像香港有兩種疫苗可以自由選擇。如今疫情轉劇,頗有失控之虞,民進黨政府理應戒除驕狂態度與粗陋作風,參考香港甚至是大陸的強力措施,否則失控的局面將愈來愈難收拾。
王之道/干預媒體的下場
公廣集團旗下的「華視新聞資訊台」(華視)上架52台,打出「不受政治力、經濟力干預」口號,但收視率敬陪末座,像極了富二代說自己「白手起家」。人盡皆知,NCC扶植華視不遺餘力、毫無遮掩,連民進黨海派立委林楚茵都提出質詢,要求NCC說明是否把對系統台經營權交易的審核與「上架華視」綁在一起。事實上,人民不是笨蛋,當然看得出政府在做什麼。控制媒體就像吃退燒藥,雖然「症狀」不見了,但「病根」並沒有改變。看看南韓執政者干預公共電視台的教訓,民進黨應引以為鑒。二○一七年的南韓紀錄片《共犯者們》,描述從李明博到朴槿惠執政期間,掌控公共電視台KBS及MBC的手段,包括:一、施壓讓監督政府的主播下台;二、抽掉批判政府的報導,集中攻擊在野黨,對記者群秋後算帳;三、為總統與政府擦脂抹粉,掩蓋施政錯誤。舉例來說,二○一四年朴槿惠執政時期的「世越號」事故,公共電視台一路吹捧政府搜救行動,甚至出現「全員救出」的錯誤訊息,事發第五天,證實八十七人死亡,二百多人失蹤;二○一六年朴槿惠「閨密門」爆發,KBS與MBC依然保持「親政府」的立場,把焦點轉移到政治攻防,而非閨密干政的疑雲本身。除了對新聞的掌控,青瓦台也在媒體界塑造「順我者昌」的氛圍。MBC裡流傳一份名單,依政治立場對員工差別對待;「南韓國家情報院」握有一份「藝文黑名單」,施壓電視台讓曾參與反政府示威的藝文人士消失於螢光幕前。雖然青瓦台控制公共電視台堪稱成功,代價卻是人民對公共電視台不再信任,甚至以「垃圾記者」稱呼之;勇於報導真相的民間電視台收視率後來居上,超越了政府控制的媒體。這一切看在台灣大眾眼裡,應該相當有感。縱使法律條文訂再多,只要電視台由執政者(黨)主控,自然就可以藉由人事權去收編、控制,習慣之後就會用「處理媒體」取代「處理問題」,從還可修正的小錯,逐漸積累成無法原諒的大錯。政府失去媒體監督,其實會喪失社會信任。社會信任一旦崩解,就像國防部採購美豬替代台豬,政府再怎麼說,人民也不相信了。再以行政院所謂兼顧環境與能源需求的「三接外推」為例,現在已經不是外推好不好的問題,而是人民接不接受的問題了。前總統馬英九執政八年,面對再多的批評,從來沒有動過介入媒體的念頭。有人曾感嘆「做馬英九的朋友沒有好處,做他的敵人也沒壞處」,如今回頭看來,行政中立、媒體有力,才會讓政府如履薄冰,台灣才不會走上民主敗壞之路。
王之道/大內宣導致大破口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愈演愈烈,規模甚至超越部立桃園醫院(部桃)群聚案,至少有十位機師、十六例本土確診者,疫調足跡遍布多個縣市,事態可能進一步擴大。歸根究柢,是蔡英文政府把防疫表現吹噓成政治光環,在大內宣的齊聲歌頌下,光環逐漸成了禁錮思考的枷鎖,最終導致防疫出現大破口。面對疫情,蔡政府常低估嚴重性,甚至存有「事情應該沒那麼糟」的僥倖之心。先前部桃群聚案發生時,指揮中心一開始就沒設想到問題會很嚴重,隔離和篩檢都做得不夠,最後才發現事態超乎預期。「防疫光環」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變身全民英雄,進而成為替民進黨收復台北市的不二人選。如此一來,陳時中成了民進黨的政治資產,他的決定對不對,標準往往不在專業,而在於政治與立場,導致失當之處未能即時改正。例如讓染疫風險高的機組員居檢天數縮減為三天,也沒有放在疫苗施打第一順位,根本是決策上的失當,但陳時中有認錯反省嗎?光環是會反噬的,它不只降低民眾的危機意識,還成為民進黨政治攻防的據點,民進黨上下花特別多力氣捍衛它,甚至到了仇視專業的地步,包括把所有對防疫措施的建議解讀為惡意,並對批評者大行抹黑及人格謀殺,阻擋任何讓防疫神話破功的可能性。因此,指揮中心不肯入境普篩或增加篩檢,自費篩檢則以價制量,生怕多篩而多發現個案。此時光環成了枷鎖,鎖住防疫決策的理性論辯空間,以及虛心反省改正疏失的負責態度。目前全球最嚴重的疫情出現在印度,確診案例每天激增三、 四十萬,街頭火化屍體的場景宛如煉獄,原因來自選舉造勢、宗教慶典大搞群眾集會,又無視戴口罩及社交距離限制,結果疫情狂飆,致使醫療體系崩潰。由此可見,一旦政治算計凌駕防疫專業,病毒就會給予迎頭痛擊,最倒楣的還是無辜黎民。然而,印度的疫情顯示,疫苗可能無法完全壓制疫情,新疫苗研發追不上病毒的變異。台灣至今只拿到三十一萬多劑AstraZeneca疫苗,面對更可怕的變種病毒株可謂毫無防衛,蔡政府不能再為了守住光環,而無視防疫現實了,必須盡快修補防線,加強危機意識,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作為。
王之道/消失的千噸美豬
根據衛福部「豬肉儀表板」截至四月十五日統計,今年已進口美國豬肉一千零九十七噸,內臟等其他可食部位超過七百二十五噸,合計逾一千八百噸。然而,市場上不但幾乎沒有驗出含萊克多巴胺(萊劑)的美豬,甚至沒有標示進口地為美國的豬肉,令人費解。蔡政府不顧民意反對,今年一月強行開放含萊劑的美豬進口,四個月過去了,市場竟卻如此一片冷颼颼。外界質疑,莫非是因為蔡政府擔心反萊豬公投的結果,不讓業者在公投前進口萊豬,以壓抑民眾投票的意願。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都否認政府有任何干預,強調要不要進口萊豬是廠商自主的商業行為。既然廠商沒有進口萊豬的意願,民眾也反對進口,更不會購買食用,蔡政府為什麼一定要在去年八月決定開放呢?是否正如外界所猜測,蔡政府急著在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宣布這項政策,是為了替川普助選。如今看來,業者和消費者都不捧場,蔡政府開放萊豬根本就是沒事找事。不過,台灣真的沒有進口萊豬嗎?陳吉仲拍胸脯保證說,台灣至今「連一公克的萊豬都沒有進口。」但他怎麼知道?進口美豬無須標示萊劑,政府也沒有進行足夠的查驗,他怎能確定進口的美豬完全不含萊劑?更不可思議的是,台灣大街小巷幾乎每家餐館、小吃店所張貼的肉品來源告示,都說自己使用台灣豬,根本看不到美豬的蹤影。市場調查也顯示,市面上販售的豬肉及相關製品,確實未標示來自美國,那目前已進口的一千八百噸、合計差不多是十五萬頭的美豬,到底去哪裡了?陳吉仲說,進口豬肉七成以上都流向肉品加工;陳時中則指出,七成還放在冷凍庫裡,所以市面上還沒有標示產地為美國的豬肉及肉製品。兩人的說法兜不攏,民眾要聽誰的?還是他們兩人的話都不可信?別忘了,之前一家知名滷肉飯業者標榜使用台灣豬,卻被發現使用進口豬肉,引發譁然,對此中央畜產會竟表示,本來就沒有規定百分之百國產才可以張貼台灣豬貼紙。按照現行《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第七條規定,加工食品的重要製程或附加價值率超過三五%,就可以將加工地標示為原產地,不必再另行標示各原料的產地。換句話說,進口豬肉原料經過在地加工達一定比例後,就可以標示產地為台灣。多少美國豬或進口豬經「洗產地」後,搖身一變成了台灣豬,恐怕農委會也很難查得出來,因此才會發生美豬已進口一千八百噸,市場上卻不見蹤影的怪異現象。在資訊如此混亂、不確實的情況下,消費者要如何吃得安心?
王之道/大陸文攻武嚇的真意
相隔五十二年,美日領導人峰會的《聯合聲明》再提台灣,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共同強調「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為東亞戰略情勢再添變數。中美之間似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新興強權的實力一旦接近現有霸主,雙方必然產生角力,互相爭搶權力位階。不過,中美顯然都在努力,避免把「角力」提升到戰爭的程度。「多邊」、「結盟」是拜登與前美國總統川普最大的不同。對大陸來說,拜登更棘手,但也是更好的對手,因為拜登做的每一個行為,都是為了極大化美國的國家利益,這代表他是「可預測的」,不會做出沒有意義的碰撞。以台灣議題為例,雖然拜登是以多邊體系強化對台灣的安全保證,但也嚴守美國的一中政策,注意到官方與非官方的界線,這表示拜登尊重大陸的核心利益,縱使要與大陸激烈競爭,也未必非得全面衝突。東升西降、中美對抗,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狀態。民進黨認為中美對抗對台灣有利,忽略了大陸與美國從「伙伴」晉升成「對手」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大陸實力逐漸趨近美國,而不是變弱了,這對民進黨與獨派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有評論者說:「中美必將一戰,最可能的戰場就是台灣。」言外之意是大陸必將武統台灣,但如果北京想動武,應該是要不動聲色,鬆懈台美心防,一舉造成既定事實;怎麼會是疾言厲色,深怕台灣越過台獨紅線?由此可見,大陸其實也想要和平。和平符合東亞所有國家的利益,而破壞和平將成為「麻煩製造者」,這是民進黨跟獨派人士要銘記在心的。民進黨察覺,只要不越過台獨紅線,就能暫時確保和平,於是「仇中擺中間,台獨放兩邊」,完全站到美國這一邊。然而,今天台灣對美國有價值,台美友好;若明天台灣變成一個麻煩,也有可能會被未來的美國總統講出川普拋棄庫德族的名言:「讓他們打自己要打的仗,讓他們自己打。」台灣人看到北京文攻武嚇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北京是不希望台灣越過紅線而引發戰端;看到「和平統一」中的「統一」,也應該看到「和平」,「和平」表示需要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符合民主自由的原則,表面的敵意背後,其實是為了「避免戰爭」。因此,與其深究台灣是否為大陸的一部分,不如更中性地敘述「大陸也是台灣的」,兩岸都是大陸的股東,共同擁有大陸,統一不是回歸,沒有誰統誰的問題。在開放的態度下處理好兩岸關係,對兩岸心靈契合走向融一有利,對東亞諸國也有利。
王之道/台海險峻 蔡政府不知覺醒
美中戰略競爭進入高危險狀態,美國務院四月十日發布新版《對台交往準則》(新準則),鼓勵美國政府與台灣接觸,但美方同時強調,美台「非官方」關係及「一中政策」原則不變,意在避免過度刺激大陸,冀望能「一石三鳥」:落實戰略目標、契合國內政治氛圍,並且「讓北京和台北都高興」。新準則明文放寬美台接觸限制,雙方工作層級官員可進入對方辦公處所洽公,包括雙橡園在內,過去這些是明文禁止的。然而,新準則標題為「美國『政府』與台灣『相應機構』互動新準則」,刻意避免使用「台灣政府」一詞。美國務院並強調,有效執行以《台灣關係法》、「三公報」及「六項保證」指導的一中政策,此舉基本上還是遵循川普政府的路線。我外交部在第一時間回應,此舉為美台關係展開新頁,進一步提升美台伙伴關係;總統府則說,期盼在既有的堅實基礎上,雙方能夠持續深化合作關係。但當外交當局動輒以「新頁、提升、深化」渲染外交進展時,可能創造了「大內宣」效果,卻無法扭轉台灣安全環境更趨惡化的現實。民進黨政府抱持偏安心態,只重視形式與口號,實質成果卻少見。其實,美台雙邊貿易協定、永續維護台灣全球供應鏈優勢地位、新冠肺炎疫苗合作、參與全球氣候變遷運動、五月的世界衛生大會,才是深化關係的指標,但現在看似都不樂觀。針對美中戰略競爭白熱化,台灣被公認是全球武裝衝突的最熱點,美國白宮、國務院及國防部正在評估美國戰略核心原則,對於台灣的安全承諾應維持目前的「戰略模糊」,或以「戰略清晰」取而代之,引發激烈辯論。值得注意的是,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大陸權力專案主任葛來儀等友台專家,對戰略清晰都持保留的態度。卜睿哲表示,美國不應對台「開綠燈」,以避免台灣採取不符美國目標,甚至可能引發戰爭的政策;葛來儀也不支持美國過度明確承諾台灣安全,憂慮這種政策轉變會挑釁大陸。在美中戰略競爭及整建世界新秩序的過程中,美國有既定的目標及戰略,大陸也有自己的判斷,並開始挑戰美國主導的世界,對於涉及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台灣問題,更沒有讓步、妥協的空間。以目前蔡政府的態度與政策來看,無論美國如何挺台灣,或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發表多少軟性談話,台灣地緣政治的處境恐更形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