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建
」 親愛愛樂 王子建 陳珮文行腳繞台第6年 愛樂琴聲響旺金龍年
近期在公路旁偶爾會掠過一隊身著反光背心,手持提琴的年輕身影,移行的隊伍總泛著開朗的笑聲,他們白天是快樂的行腳,夜間就化身為廟口或公園前的音樂精靈,這群孩子是來自南投山區的「親愛愛樂」樂團,他們拉著提琴聲為寒冬捎來一絲暖意,同時也以輕快活潑的曲目「廟埕」向本刊的讀者拜年。
樂揚人間2/來親愛愛樂不只是學音樂 這裡開發的是人生潛能
「這是什麼?老師我想學!」就是因為這句童言童語,讓曾經是南投縣仁愛鄉奧萬大森林中親愛國小老師的王子建與陳珮文這對夫妻檔,籌組了這支以原住民為主體的「親愛愛樂樂團」,陳珮文更進而辭去人人稱羡的穩定教職,創辦「親愛音樂藝術實驗學校」,延續親愛國小課後班這把音樂薪火。王子建和陳珮文當年是屏東師範美術系同班同學,兩人畢業後分發到南投親愛國小任教,因為陳珮文本身就有鋼琴底子,夫妻倆也被委任負責指導學校社團的義務指導老師。王子建笑著說,孩子們放了學就是在村子裡遊蕩閒晃,山上的家長大都到外地謀生,孩子的起居多半由隔代育養的阿公阿嬤負責,孩子們不是把泡麵當晚餐,就是有一餐沒一餐,夫妻倆討論後決定把社團孩子們留下來,除了加強弦樂訓練外,也進行課業生活輔導,自掏腰包準備食材與學生一同下廚準備晚餐就成了一種日常,然而卻發現昔日的茫然目光竟透露出難得的歸屬感。「親愛愛樂」合唱團2017年在奧地利維也納青年弦樂演奏組意外優勝,團員在場外開心合影留念。(圖/翻攝自親愛愛樂臉書)「山上的孩子畢了業,考上草屯國中音樂班,入學時都展現出高度的興趣,然而學期中頹喪與焦慮慢慢浮上臉龐,因為課業跟不上,孩子們在段考後陸續出現適應問題。」王子建觀察到這個現象,為此他和陳珮文花了畢生積蓄在草屯買了一間透天厝,為孩子打造一個共同的家。2019年,陳珮文進一步辭去學校的教職工作,轉而在中興新村創立體制外中學「親愛音樂藝術實驗學校」,正式成為小而美的立案學制,目前國中三個年級大約有15位學生,成員畢業後大多報考南藝大七年制音樂班,並在南藝大互相照應。 陳珮文說,自己從小就學習鋼琴,然而服務期間也開始學習小提琴,有一天孩子竟然指著架在頸臂上琴身問:「老師,這是什麼?我也想學!」看到孩子既天真又羡慕的追問,她竟然自掏腰包買琴,先生一開始很不諒解,慢慢體會後才轉為支持與投入。夫妻倆還讓孩子上音樂班學提琴、參加比賽,即使提琴門檻高又昂貴,但擕帶方便,後來四處向社會各界籌募經費,一步一腳印地把樂團、基金會和學校成立起來,照顧了孩子們從幼稚班、國小、國中到高中畢業後的生活起居。「送來親愛愛樂,永遠不只學音樂。」陳珮文發現,透過成員間長時間相處,慢慢能觀察出孩子的潛能,所以他們不僅是樂手,也透過安排學習了烹飪技巧、音響維護、攝影拍照、銷售企劃訓練,甚報考丙級廚師執照、甲類職業大客車駕照。製作手工小物,除了訓練學員技能,也將在市集中義賣,讓所得幫助更多需要的孩子。(圖/翻攝自親愛愛樂臉書)陳珮文滿心感謝地說,自2017年親愛愛樂在維也納打響名號以來,樂團收到來自各界的提琴樂器,為了不辜負大家好意,這些樂器都由樂團的成員負責維護和修理,現在是樂團回饋社會的時候了,樂團很願意將整理過的500多把受贈提琴,無償出借給各偏鄉學校與社福團體,「把這份愛繼續傳下去」。24歲的石志祥是團隊中年紀最長的成員,他自彰中、中教大畢業後,回頭投入樂團工作,「我從這裡長大,我想回饋這裡」他自信地說;讀大三的曾詩芸扛起烹煮任務,她淺笑地說,在這個大家庭裡不只學到音樂,也學到烹飪,成長的過程充實又滿足;而國三的胡翎恩跟隨舅舅的腳步來到親愛愛樂,除了習得音樂長才外,也在市集分組工作中,找到對叫賣的天分與熱情。雲朗集團董事長辜懷如相當支持「親愛愛樂」,這次全程提供樂團行腳活動的食宿,近年也在南投為孩子們打造一間專業廚房,讓專業的廚房可用來供應親愛愛樂每天實質的需求,該集團公關表示,親愛愛樂對於社會具有相當正面的三示範,集團也會持續關注與支持。穿上反光背心,「親愛愛樂」弦樂團在行腳演奏過程中,將一路受到彼此保護和滿滿的祝福,大步走向未來。(圖/劉耿豪攝)
樂揚人間1/行腳繞台第6年 音樂精靈親愛愛樂琴聲響旺金龍年
近期在公路旁偶爾會掠過一隊身著反光背心,手持提琴的年輕身影,移行的隊伍總泛著開朗的笑聲,他們白天是快樂的行腳,夜間就化身為廟口或公園前的音樂精靈,這群孩子是來自南投山區的「親愛愛樂」樂團,他們拉著提琴聲為寒冬捎來一絲暖意,同時也以輕快活潑的曲目「廟埕」向本刊的讀者拜年。親愛愛樂發跡於南投縣仁愛鄉,領軍的王子建與陳珮文夫妻倆是親愛國小的教師,他們從屏東師範美術系畢業後就分發到這所小學,因為陳珮文從小就學習鋼琴,因此這對教師也被校方安排指導學生的音樂活動課。「親愛愛樂」弦樂團1月31日晚間在新北市新莊地藏庵前開演,吸引當地大小朋友聆聽,沈浸在感人的樂音中。(圖/劉耿豪 攝)提琴的入門門檻雖然高,但擕帶方便可以拎著走,2008年親愛國小就鎖定開辦課後提琴教室,王子建主責工藝與陳珮文則負責指導提琴,學校裡的提琴不夠,夫妻倆就自掏腰包購買平價的練習琴;學校裡隔代教養的孩子們下了課沒有晚餐吃,他們就為這群賽德克、布農和泰雅族為主體的孩子們炊煮,關心孩子的功課,照顧起居生活,自此孩子們下了課不再到處漂蕩,王子建和陳珮文也就成了孩子們口稱尊稱的「阿爸」、「阿母」。2017年,親愛愛樂弦樂團遠赴奧地利比賽,並傳回自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弦樂合奏優勝的佳績,知名度因而大增。「比賽從來就不是我們的目標」創辦人陳珮文堅定地看著CTWANT記者說,遠赴國外比賽只是一種磨練,同時也告訴孩子們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樂團若沒有獲得國外獎項,就等於未經認證。比賽是一個分享愛與音樂的舞台,能拿第一名很好,但也絕非唯一目標。 隔年起,親愛愛樂樂團透過音樂巡禮傳愛,他們開啟了全台行腳,每年以逆時針方向走訪2至3個縣市,今年設定「盛夏(剩下)的孩子」為主題旅程,1月29日至2月4日從台北市士林到走到新竹縣竹東,希望明年走回南投縣起點,走回到尋夢的開端。王子建說,今年為期5天的行腳行程,分別在落腳點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新莊翰品酒店、新莊地藏庵、桃園寶山公園、中壢幸福公園、新豐小叮噹園區等地進行表演,第3天則在北市西門有快閃活動,獲得熱烈回響。此次活動共有50餘位樂團學員參加,年齡分布從7歲到24歲都有,一半為「走路精神組」、另一半為「搭伙工班」,從食物、音響、舞台搭建等,都由內部學員合作完成,花最少的經費,達到傳揚音樂熱情的理念。「親愛愛樂」靈魂人物創辦人陳姵文(左起)與王子建,談起一步步帶領學員從音樂到生活的進步成長,難掩喜悅。(圖/劉耿豪攝)他說,這次活動成員從步行到演出,極大部分時間都穿著反光背心,這和傳統以原住民風格為基調的樂團很不一樣。穿著反光背心主要為傳達「保護」的概念,希望「接住」每個孩子。「送來親愛愛樂,永遠不只學音樂。」王子建坦言,即使不少家長是慕名「親愛愛樂」的口碑,才將孩子送來學音樂,但不可否認樂團中更多是社會局送來的個案,他們有義務「接住」這些孩子,幫助孩子探索興趣,即使不一定是音樂也行,很多學員訓練烹飪技巧、舞台修繕、攝影拍照,甚或還有3個壯丁考了職業大客車駕照。親愛愛樂公關長熊其娟預告,親愛愛樂今年夏天將轉戰新竹竹東,在火車站旁搭建訓練基地,未來也時不時會辦理戶外演出與市集義賣活動,有興趣的觀眾不妨多關注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imusic,期待新的一年創造更多的音樂美好。「親愛愛樂」弦樂團發源自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小課後照顧班,至今仍有逾20位國小學生每天課後練琴,期待薪火相傳,樂揚人間。(圖/翻攝自親愛愛樂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