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德
」 新冠肺炎 抗生素 疫情 王復德 黴漿菌沉默疫情!抗生素抗藥性持續升高 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少1.8年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已成全人類健康的重大隱憂,若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了2035年,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而至2050年,每年將造成1,000萬人因感染抗藥性細菌而死亡,甚至高於癌症死亡人數,可以說是「沉默疫情」。近年來,臨床觀察到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逐年升高趨勢,以台灣加護病房中最常見的屎腸球菌為例,從2007年到今年,抗生素抗藥性比例上成長了1.88倍;第二常見的肺炎克雷白氏菌抗藥性比例,甚至成長了10倍之多,導致臨床治療困難,經常需要用到後線的抗生素治療。更有研究顯示,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一般細菌感染更具威脅性、致死機率相對高出66%,患者住院天數也因此增加7.5天。和20年前相較,70歲以上長者因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人數大幅上升80%。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抗生素抗藥性不但會讓可以治療的藥變少、增加住院天數與療程,導致醫療費用的上升,最令人擔憂的是促使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超級細菌』出現,讓感染變得難以控制,甚至不治。」他指出,耐碳青黴烯類細菌日益嚴重,特別是鮑氏不動桿菌(CRAB)被認為是台灣的頭號超級細菌,其抗藥性高達7-8成,患者常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因應抗生素抗藥性嚴重威脅,行政院也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期望達到5年內抗生素使用量下降5%與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住院病人感染發生率下降10%等兩大主要目標。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政洵理事長提醒,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並不是消炎藥或是退燒藥,民眾一定要遵守抗生素使用「四不一要」原則,以及透過「診間三問」詢問醫師,以減少抗生素抗藥性風險產生。「四不一要」原則是「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診間三問」,第一是「需不需要?這次的症狀與診斷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第二是「小心什麼?本次服用抗生素該注意什麼?」第三是「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該服用幾天?」邱政洵理事長同時也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呼籲民眾透過日常預防措施來降低病菌引起的感染,間接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注意身體感染徵兆及其併發症,若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血壓降低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不拖延。此外,他也提醒民眾根據國家公衛政策接種相關疫苗,如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疫苗,來獲得專一性抗體以預防感染。
新冠肺炎威脅仍在!今年前三月死亡人數為流感8倍 這族群占6成最危險
許多人誤以為新冠病毒的威脅已經過去,但事實並非如此,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今年初疫情再次升溫,1至3月平均每月2158人感染新冠併發症,65歲以上長者就占6成。根據統計,國內今年1到3月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是流感的8.3倍,顯示新冠肺炎仍是嚴重威脅,提醒高風險族群若出現症狀應自我快篩,若檢驗陽性,務必尋求醫療協助,把握5天黃金治療期。「慢性病友平時不見得特別虛弱,但確診時就被打回原形!」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分享一位洗腎病人的經驗,因為家人確診,自己也做了快篩,但結果是陰性,後來出現嘔吐、發燒症狀,到急診抽血驗出發炎指數很高,一度住進加護病房,幸好治療後順利康復。王復德說,已經確診過的民眾更要加倍小心,因為台灣一項研究也發現,新冠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30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4.29倍。台大醫院感染科教授陳宜君呼籲,65歲以上長者、孕婦、產婦、具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新冠高風險族群平時更應該警惕,若出現新冠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接觸,務必每間隔1天進行快篩,如果檢測陽性,應主動提供用藥紀錄,讓醫護人員快速掌握狀況並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減少重症或後遺症風險。王復德提醒,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發病5天內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若檢驗陰性也不能輕忽,可能是初期病毒量不高,若症狀持續未緩解,建議可以多做1、2次快篩來確定。
侵襲性鏈球菌感染「3年來最高」 近5成是65歲以上長者
統計顯示,今年累計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案例數超過2020~2022年之各年總案例數,成為近3年最高,其中更有近5成案例為65歲以上長者,醫界呼籲,長者及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族群應儘早接種疫苗。今年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擴大至65歲以上,提供PCV13及PPV23疫苗,第三階段已開始施打,曾經接種PPV23且間隔至少1年長者,可公費接種1劑PCV13。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肺炎鏈球菌是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一旦感染可能出現發高燒、咳嗽、胸痛等不同症狀。更有研究指出,曾感染社區型肺炎的患者平均將損失13個工作天,且需要3周的時間才能恢復至感染前的健康狀態。王復德理事長補充,肺炎鏈球菌更可能侵入原本應該為無菌的部位,引起多種侵襲性疾病,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依據疾管署建議,預防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進一步說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全年皆有病例,冬、春季為發病高峰,如今醫院持續滿載,累積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病例數近三年來最高,陳宜君理事長呼籲,肺炎高危險族群(如慢性肺病、腎病、糖尿病、吸煙者等)、一般成人可透過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避免成為社區保護罩的缺口。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今年疾管署擴大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65歲以上長者並提供1劑PCV13疫苗及1劑PPV23疫苗,這對於長者族群的保護效果將大有幫助。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佔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案例數約5成。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後30天內的死亡率約5-10%,同時住院治療的經濟負擔也會隨之增加。現行核准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PCV結合型和PPV多醣體疫苗,研究還指出,65歲以上長者接種PCV疫苗可有效降低73%因疫苗涵蓋血清型之社區性肺炎住院風險;鼓勵65歲以上長者應積極接種疫苗以遠離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風險。根據疾管署2022年初統計,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比例僅4成。李秉穎表示,長者屬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高風險族群,應積極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美國疾病管制署CDC早在多年前就建議當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時,應先接種 PCV13再接種PPV23。今年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加接種PCV疫苗,對國人的保護與國際接軌。李秉穎呼籲,長者族群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死亡率最高,是最需要積極接種疫苗的族群,建議長者在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時也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完善保護力。
黴漿菌之亂1/專家示警「抗藥性細菌株」恐燒進台灣 女星10歲兒病況一度危急
疾管署近日罕見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連續示警,主要是中國北方類流感病例數是過去3年同期的2.5倍,尤其中國黴漿菌可能是「強勢抗藥性細菌株」,而台灣7成民眾對主要治療藥物紅黴素等具有抗藥性,藝人可藍的10歲兒子近日染病,一度惡化到「需大家幫忙集氣」,所幸已有好轉。專家擔憂,萬一中國黴漿菌疫情燒進台灣,後果恐不堪設想。疾管署11月分別在24、25、27日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提出警告,並且迅速在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呼籲近期前往中國的民眾,在當地務必勤洗手、戴口罩。並且也發函給各基層醫療院所,要求提高警覺。為何如此緊張?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如果中國疫情持續上升,勢必影響台灣!」尤其台灣黴漿菌疫情發生頻率約為每4年一次,上一次大爆發是2019年,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現在,再加上年底、春節兩岸往返頻繁,更增加疫情爆發的機率,預估明年春節是最危險的時機點。其實黴漿菌已經悄悄在台灣陸續發生,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6成患者年齡都小於6歲,7~12歲孩童則佔17.7%,也就是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也得了黴漿菌肺炎,可藍24日PO文表示,「今晚是關鍵點,希望大家為兒子集氣」,因為可藍兒子的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所以醫師一直在試哪種抗生素治療才有效,幸好26日可藍在IG上報平安,表示孩子終於不再發燒,雖然呼吸稍急、血氧不穩,還需要觀察,但已度過最危險的時刻。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感染抗藥性黴漿菌肺炎,歷經多日發燒、使用多種抗生素之後,病況終於好轉,但目前仍在醫院治療。(圖/翻攝自可藍Colleen wei臉書)如同可藍兒子的情況,「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正是此次專家們最憂心的關鍵。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說,兩岸往返頻繁,若民眾從中國帶回這些對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黴漿菌種,就會引爆台灣疫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治療肺炎黴漿菌的藥物以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為主,近來各國研究都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增加,台灣去年發布的研究發現,台灣7成民眾對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藥物具有抗藥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發出警語,若不解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例如管控抗生素用藥等,未來恐怕無藥可醫。食藥署表示,肺炎黴漿菌多為輕症,大部分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若經醫師評估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民眾應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依開立的劑量及時間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藥,倘症狀沒有改善,再回診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例如可用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等替代藥物來治療。食藥署也強調,黴漿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目前皆有廠商穩定供應中,並無缺藥問題。疾管署則呼籲,長者、幼兒等免疫力不佳之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如必要前往,建議出發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於返臺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
黴漿菌之亂3/抗藥性細菌成隱形殺手 12歲男童肺栓塞膿腫「1個月才康復」
許多人擔心癌症、新冠肺炎致死,卻不知抗藥性細菌已悄悄成為可怕的隱形殺手。一名12歲男童因持續發燒、右臀疼痛就醫,發現是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果造成肺衰塞、關節膿腫,經過長達1個月的手術與藥物治療才康復。台灣感染醫學會示警,若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惡化,推估台灣每年將有3.3萬人因此喪命,相當於肺癌等6大致命癌症的死亡總和。美國傳染病學會在2004年提出6種無藥可用的抗藥性細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綠膿桿菌、屎腸球菌、鮑氏不動桿菌、腸內菌屬。經歷過新冠疫情後,國際研究顯示,部分抗藥性細菌盛行率暴增約2倍,台灣也出現同樣狀況。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疫情期間醫院加護病房檢出的抗藥性細菌比例升高,特別是區域醫院加護病房增幅較大,例如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比率,2013年的14.3%增加至2022年第2季的17.2%。王復德說,推測此狀況與抗生素新藥補給不足、替代藥物效果未達預期等有關。不只是醫院加護病房,社區中可能也有抗藥性細菌風險。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邱政洵曾指出,一名12歲男童因右臀部疼痛和間歇性發燒4天赴急診就醫,檢查發現感染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此菌不僅造成男童肺栓塞,還合併化膿性髖關節膿腫,經長達1個月的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才得以出院回家。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其中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會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圖/報系資料照)另一名51歲女性因為新冠確診,高燒4天、肺部浸潤,身上驗出綠膿桿菌、革蘭氏陰性菌、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為了對抗這3種抗藥性細菌,用上最後一線抗生素Colistin,住院近一個月才康復。一般使用抗生素時,會先以第一線藥物為優先,若第一線有抗藥性之後才改用第二線,而「最後一線藥物」則代表最後的希望,若無效就無藥可醫。Colistin是1947年研發,1970年在美國上市,到了21世紀,還被視為最後一線抗生素,由此可見抗生素新藥研發的困難,也跟不上細菌抗藥的速度。1950年代是抗生素研發的黃金年代,共有9種抗生素新藥問世,但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調查,1960年至2000年間,長達40年期間竟沒有任何新型抗生素問世;投入抗生素研發的藥廠,從1990年代的18家到2016年僅剩6家,少了三分之二。最關鍵的原因是「無利可圖」,因為抗生素須慎防抗藥性,所以每次使用時間不能太長,最多7~14天;而抗生素新藥物往往又被放在後線使用,基於以上原因,各家藥廠因此逐漸不把重心放在研發抗生素新藥上。若放任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持續惡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50年全球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相當全年因為癌症死亡的人數。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推估,屆時台灣每年將有超過3.3萬人因此喪命,相當於肺癌、肝癌、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與口腔癌等前6大致命癌症所造成的死亡總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有鑑於抗藥性問題日益增加,我國2016年訂定「2050衛生政策白皮書」,目前已加入抗生素管理計劃,預計2025年開跑,醫院內部管理二線以後的抗生素,必須經感染科醫師開立,也會與食藥署、農業部跨部會共同研擬計畫,針對醫療用、動物用及抗生素相關產品,從更多角度做合理使用及管理。
黴漿菌之亂2/抗藥性細菌10年暴增3倍 致死率增6成!醫嘆:抗生素濫用的後果
近來全球各國陸續傳出黴漿菌疫情,包括中、韓、瑞典、丹麥等,然而中國疫情備受矚目,主因是「黴漿菌的抗藥性高於其他國家」,最高達9成,台灣情況也不樂觀,抗藥性達7成。專家表示,這十年來台灣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超過3倍,感染後的致死率更增加6成,「抗藥性問題的源頭,就是『抗生素濫用』!」根據2013年《Nature》科學期刊分析,從2008至2012年的追蹤發現,北京的黴漿菌抗藥性最高可達9成。疾管署表示,根據去年的研究顯示,台灣的黴漿菌抗藥性可達7成。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台灣治療黴漿菌最常使用的藥物「日舒」,很多人一般感冒發燒也會用到,當抗生素使用過多、再加上使用方法有誤,自然就會產生抗藥性。新冠疫情也讓抗生素濫用更嚴重,根據WHO統計,高達75%新冠病患曾接受過抗生素治療;但真正併發細菌感染、應該服用抗生素者僅佔15%。換言之,其他60%可能是濫用。許多民眾對抗生素有錯誤認知,其中最常見的便是不遵從醫囑擅自停用抗生素,除了容易產生抗藥性,也容易讓病況惡化。(示意圖/宋岱融攝)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年11月最新調查, 6成民眾抗生素使用觀念有誤,包含:誤認抗生素等於消炎藥、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病毒感染、誤以為有一樣症狀即可自行服用一樣的抗生素;另外,3成民眾會不當使用抗生素,其中69%會自行服用抗生素。中華民國診所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除了自行服用抗生素,基層診所最常遇到民眾在症狀改善後就擅自停藥。「有一名50多歲患者因泌尿道感染就診,應服完3天抗生素療程並回診,但患者2天後症狀改善就不吃藥,後來高燒、後腰劇痛惡化成急性腎盂腎炎。」陳宏麟說,不論是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是未完整服用抗生素療程,不只無益治療、患者也可能出現額外副作用,更會讓細菌有機會對藥物發展出抗藥性,是抗藥性細菌出現的主因。重症醫學會副秘書長呂紹煒表示,感染一般細菌者,半數可於12小時獲得控制,但抗藥性細菌者卻需48小時,使得免疫力不佳的民眾感染後容易併發重症,致死率增加6成。「有一名40多歲男性患者因癌症接受化療,卻遭抗藥性細菌感染,出現臉頰膿瘍、敗血性休克、無法脫離呼吸器,歷經18天治療、3次換藥才消滅細菌,但因無法及時接受癌症治療仍不幸病逝。」王復德表示,對抗抗藥性細菌需要醫病共同合作,提醒民眾在使用抗生素時,應謹記「四不一要」觀念:「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秋冬疫情升溫 醫籲:醫療負載需提前部署
全球新冠病毒不斷變異,世界衛生組織已於今年8月將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近期美國、新加坡已有升溫趨勢,依疾管署統計,國內近四周監測EG.5本土病例佔比逐漸上升中,新冠疫情恐將再升溫,依疾管署公布今年迄今抗病毒藥物領用人份達170多萬份,現有新冠醫療儲備量能是否足夠應加強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問題醫師提醒,民眾要配合接種疫苗、自主快篩,在新冠輕症階段給予藥物治療,避免惡化住院,尤其脆弱族群更不可掉以輕心,以防醫療量能不足恐影響中重症收治。台北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教授黃景泰認為,全球新冠疫情走向開放,不斷有新病毒株出現,醫院裡仍有看到新冠肺炎重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因此年紀大、有慢性疾病、免疫不足或低下者都屬於脆弱族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時,建議先使用快篩檢測,並盡速就醫確診、積極治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秋冬除了新冠肺炎之外,也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期,但唯獨新冠肺炎可以由民眾自行檢驗,因此建議脆弱族群如有症狀,優先使用新冠快篩試劑檢測,如為陽性,就醫開立抗病毒藥物治療,可減少重症和長新冠(Long COVID)發生。新冠疫情解封後,醫療院所的各項防疫措施也陸續鬆綁。黃景泰提醒,醫院端若發現嚴重呼吸道感染、有肺炎跡象的患者,無論是否為脆弱族群,仍應保持高度警覺,積極使用快篩或PCR篩檢診斷,並即時給予藥物治療,避免造成更多的重症和死亡。 王復德提醒,接種疫苗也是不可鬆懈的防疫措施。目前已有使用新變異株XBB.1.5製成的新冠疫苗,預計9月底開放接種,如符合資格務必盡速接種,降低重症風險,而10月起接著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進入後疫情時代,雖說與病毒共存,但只適用於條件好的人。」新冠肺炎可透過篩檢並由醫師判定確診,如輕症階段能及時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有效降低中重症與住院風險。為避免秋冬因疫情升溫恐造成醫療量能超載,疫苗、快篩、抗病毒藥物必須提前部署。
新冠重症男性患者高於女性! 把握治療切勿錯過黃金期
歷經第四波疫情,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近期趨緩,疾管署指出重症患者仍以高齡長者或慢性病患為主,提醒高風險族群仍不可輕忽確診風險!除了這幾類族群,國外研究也指出男性新冠患者相較女性更容易併發嚴重症狀、住進加護病房,更被視為高風險因子之一。新冠重症患者 男性比女多4成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國外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男性確診者的重症率高達女性的3倍多,顯示男性相較女性更容易併發出重症,甚至死亡;國內醫師也觀察到類似現象。性別差異推測的原因包括有:男女賀爾蒙差異、男生社交活動多與男性就醫意願較低等因素有關。陳主任表示,男性確診者往往會拖到症狀嚴重才願意就醫;高風險族群,一旦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病情容易快速惡化。提醒具高風險因子的男性更應格外小心防疫。氣喘確診不就醫 併發重症誤婚期中榮民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陳伯彥主任分享,診間曾有一位氣喘病史患者,雖然年紀輕輕才20多歲,平常沒有規律追蹤控制,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後沒有立即就醫治療,因此病情迅速惡化,需要加護治療(持續發燒、呼吸窘迫、昏迷等,需要插管、氧氣與特別治療),最後連原先的結婚計畫都耽誤了,婚禮不得不延後舉行。王復德理事長提醒,大多民眾都知道高齡長者應特別小心防疫,但年輕人若有慢性病史,其實也是重症高風險族群,一旦確診要於黃金5日治療期內就醫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才能降低重症機率。
暑假來臨新冠面臨高峰期 醫師曝3種人應注意重症可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冠降級、口罩解禁之後,五月起確診人數又逐漸攀升,正式進入第四波疫情高峰。根據疾管署六月最新統計指出,光是有通報的中重症個案,每天平均至少超過200例,是五月初的2倍,每天更有逾20例死亡個案。而七月將迎來解封後的第一個暑假,不只出遊人潮增加,接觸和感染病毒的機率也將大幅上升。為保護中重症高風險民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打造新冠肺炎衛教巡迴展,首站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出,盼高風險族群積極維持防疫習慣,掌握防疫正確要領,遠離重症與死亡威脅。76歲男及時就醫躲過重症,30歲男靠葉克膜及呼吸器撿回一條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人感染科莊涵琄主任表示,光六月份,每天最多高達半數門診患者都是新冠快篩陽性的民眾,相較上個月至少成長2至3倍,中重症的住院病患也增加至少6成,其中約9成6都是高齡長者或慢性病患。莊主任提醒,雖然新冠肺炎已降級,但對於年長及有慢性病病史者,仍存有相當大的健康風險,一旦感染導致中重症症狀發生,插管、造成永久性肺部損傷等後遺症甚至死亡都在所難免,推估七、八月暑假疫情仍會維持在高峰期,高風險民眾千萬不可鬆懈。莊主任分享,自己兩個月前於診間遇過一位76歲先生,因為年紀大又有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有第二型糖尿病、呼吸中止症、高血脂等共病,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確診時積極就醫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把握五日的治療關鍵期後,幸運的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至今也沒有甚麼後遺症。然而,另一個案例就沒有如此幸運了!一位30多歲男性BMI過高,屬於高風險族群,雖然接種過3劑疫苗,但因為沒有馬上就醫治療,因昏迷而送醫急救,到院後一度出現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必須裝上葉克膜和呼吸器,歷經醫療團隊奮力搶救才得以脫離險境。莊主任提醒,若具有重症高風險因子,一旦確診新冠,不論症狀輕重,都應立即就醫治療,才能避免後續併發嚴重症狀危及生命。新冠病毒變異、感染社區化,北醫附醫為民眾堅強後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施俊明院長分享,近期病毒發展以XBB變異株為主流,具「免疫逃脫」特性,傳染力更高,且容易重複感染,為能提升院內感染控制成效,已將防疫措施制度化,藉由機動性採檢,隨時掌握住院病患健康狀況。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則說,新冠疫情已三年多,病毒仍持續威脅民眾健康,就目前看來防疫這條路沒有盡頭。然而七月暑假開跑,期間出遊民眾增加,民眾接觸、感染病毒機會將大幅提高,預估接下來更可能有機會出現新一波確診高峰,因此趕在這波疫情前,學會將防疫與衛教重點放在保護高風險族群的民眾,特別規劃醫院衛教巡迴展,針對高風險族群群聚的場域,直接做面對面的衛教工作,積極提升民眾防疫知能,正面迎擊新冠病毒。王復德理事長指出,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免疫力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都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若民眾符合上述條件或家中有這類族群,接下來更應特別小心防疫。除了應接種至少三劑疫苗,若不幸確診,應立即至診所就醫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及死亡。北醫展覽至7月8日 邀請就醫民眾積極參與北醫附醫7月3日敲響「新冠衛教巡迴展」,預定展至7月8日;王宇婕擔任大使,特別邀請民眾停留北醫大廳,駐足了解認識這新一波新冠防疫,更歡迎您的家人共襄盛舉,防疫一起來。學會也將在8月和10月,分別前往至台中榮民總醫院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歡迎中南部的朋友一起來看展,屆時王宇婕也會出席與民眾互動,一起守護家人遠離新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邀請民眾透過學會打造的新冠肺炎衛教網站,掌握最新防疫資訊 Fight Covid-19衛教網站:https://reurl.cc/2LW5oa,或查詢口服抗病毒藥物領取地圖:https://reurl.cc/3xK1oV
最新調查揭「天選之人秘密」 8成皆接種過追加劑
「病人本來穩定回診追蹤,但某天開始就一直都沒有出現,後來才從家屬口中得知患者感染新冠肺炎併發重症離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這位60歲男性糖友病況控制良好,平時有運動習慣、生活作息也很正常,無其他嚴重併發症,卻僅因一次染疫就撒手人寰,令人相當惋惜,推測原因在於他連1劑新冠肺炎疫苗都沒有施打。新冠肺炎已經威脅全球超過3年,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最新千人大調查,8成從未感染新冠肺炎者施打過1劑以上追加劑,顯示防疫體質需靠後天養成,「天選之人」應該與接種疫苗息息相關。調查也發現,有3成民眾認為自己未來不會確診新冠肺炎,其中有近8成是未滿60歲的青壯年族群。另外,有4成民眾表示沒打過次世代疫苗,且不打算施打,主要原因為「擔心副作用」、「若確診會是輕症」、「打過多次疫苗已經厭倦」。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疫苗仍存有迷思。新冠肺炎疫苗從開打至今已經接種超過6千萬劑,並未出現大量不良事件,疫苗施打後的疲倦或肌肉痠痛等常見輕微副作用,通常都會在數天內緩解。針對不少民眾認為曾經打過疫苗,就不用再施打疫苗,王復德理事長則強調,新冠肺炎疫苗保護效果會隨時間下降,依循政府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才可以維持保護力、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王治元理事長表示,施打疫苗是科學與信仰的拔河,但信仰不能當作科學,鼓勵病友多了解施打疫苗的優缺點,再自行評估是否施打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他自己目前已經打到第5劑疫苗,了解許多民眾疑惑「到底要打到何時」的想法,專家會議已經在討論未來全民每年接種一劑次世代疫苗,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病患,老年人一年接種2劑疫苗,目前雖尚未確定,但相信不久後就會公布相關細節。身為防疫衛教大使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國手林子偉則分享運動員嚴格防疫經驗。他表示,除了使用過的棒球裝備皆須每日清潔消毒外,球團也增設醫護人員,隨時掌握球員衛生管理與防疫教育。林子偉強調,自己則是接種次世代疫苗提升防護力,以免因為確診而影響出賽資格或表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也聯手呼籲民眾若想養成防疫體質,除了定期接種疫苗,也要評估所處環境,適時配戴口罩,並維持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自我健康管理(規律作息、慢性病控制)更不可少。
立法院辦新冠肺炎公聽會 醫療公衛專家提疫後政策建議
立委林為洲、溫玉霞、立法院厚生會和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13)日共同主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並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以及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立委要求行政部門須採納專家學者意見,檢討評估相關政策,以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新冠肺炎對國人健康危害逐漸降低,但病毒的傳播力與重症、住院率還是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公聽會今日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以及基層確診醫療制度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由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代表將專家建議帶回進行政策討論和研議。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黃景泰表示,患者症狀需要進行嚴重度分級,進而針對不同嚴重度的患者進行相對應醫療處置。他說,在預防重症上,除了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是抗病毒藥物治療,藉此降低高危險族群發生重症或病程延長的可能性,建議放寬高危險因子定義,例如下修年齡規定及納入更多相關共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死亡率至今仍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政府應參考國外最新研究文獻、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判定範圍,包含納入年齡大於60歲、小於64歲,以及BMI大於25、小於30,現在或曾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以及高血壓患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國外抗病毒藥物實際使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後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也應該被視為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美國肥胖定義為BMI≧25,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納入肥胖,台灣參考美國CDC,同樣納入肥胖作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但建議至少將現有的重症風險因子BMI≧30下修至27。台大醫學系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疫苗接種很重要外,早期給予抗病毒藥品可以降低長新冠風險。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期盼,針對確診死亡案例的給藥時間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釐清確診死亡與給藥時程的關聯性。溫玉霞建議,因應60歲以上高死亡率,應研擬放寬60-64歲使用,依專家建議將高血壓、BMI≧25均列入高風險族群。與會的立委黃秀芳也要求,新冠病毒流感化後,要確保藥物準備量充足,藥品的公費和自費應有明確機制。針對公聽會與會專家建議和委員的要求,會議主席林為洲要求行政部門納入相關政策檢討評估,以利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
疾管署估「春節後再掀新冠高峰」 防疫認知調查揭關鍵原因
新冠肺炎已威脅全球達三年,近期隨著新冠肺炎防疫政策陸續解封,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迎向疫後新未來。如何維持防疫好表現及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為下一步重要關鍵。2022年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瞭解國人防疫認知水平,進行千人防疫認知調查,其中發現仍有3成民眾防疫認知不足,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為了解國人是否做好充足準備以迎向疫後新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於今年11月進行千人防疫認知問卷調查。結果如下:1.7成民眾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樂觀,期待各項防疫政策可正式解封。2.3成民眾對於新冠肺炎基礎防疫認知不及格,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其中,對於疫情樂觀者,在認知答題表現最差,恐成未來開放後的一大威脅。4.進一步觀察民眾答題狀況,民眾對新冠肺炎症狀、確診後應對流程認知程度高,然而提及預防或治療等資訊,認知水平仍低,為下一步應努力的目標。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認知程度仍有待加強,若在此情況鬆懈,恐成為下一個防疫漏洞,使新冠疫情再次反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防疫政策陸續解封後,近期觀察到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回升,增幅超過20%,指揮中心也曾表示確診數恐進入快速增加期,預估接下來可能會有下一波疫情高峰。同時,新冠肺炎病毒仍不斷變異且具一定死亡率,提醒民眾目前仍不可鬆懈。根據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有高達9成患者為慢性疾病患者、7成為65歲以上長者,顯示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應小心。王鶴健醫師進一步提醒,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相較一般人更容易轉重症或引發嚴重併發症,而近期政府也新增氣喘為新一類族群,若是感染後病毒以侵犯肺部為主,患者容易覺得喘或持續咳嗽,對肺部有一定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則指出,依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重症風險約高5-10倍,然而近年已有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若能把握時機好好使用,相信可降低新冠肺炎對糖尿病患者的威脅。王治元醫師補充提醒,已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無法正常控制血糖,甚至一般民眾若因新冠肺炎重症住院,一年內也可能會有血糖異常現象,恐影響免疫功能。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楊志新理事長也特別提醒癌症患者,癌友本身免疫力較差,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即使身旁親友防疫逐漸鬆懈,自己還是要持續維持警覺。除了新冠肺炎病毒仍持續潛伏,長新冠可能也將成為下一步需重視的威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信彰理事長指出,在大量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診間長新冠患者比例約增加1至2成,其中以失眠、長期咳嗽等症狀最為常見,也較容易影響日常生活。而造成長新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病毒侵犯器官所引起、免疫發炎性的反應以及疾病轉中重症的後遺症。同時,相較於一般民眾,長新冠又更常見於高風險族群,黃信彰醫師說明,若能在感染新冠肺炎時就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能夠降低重症住院率,更能幫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預防長新冠症狀的出現。王復德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目前研究顯示,若民眾可於感染新冠肺炎後5日內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將有助於降低重症、住院風險。此外,提醒民眾,因應新冠肺炎病毒變化快速,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完整服用5日,避免病毒產生抗藥性,未來恐無藥可用。疾管署周志浩署長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會一夕消失,而是會持續存在,疾管署也預測一月底二月初可能為下一波疫情高峰,雖然影響不大,但要維持台灣防疫表現,仍有賴民眾共同肩負防疫責任,落實四大防疫守則,才能共同迎向疫後新未來。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更加了解新冠肺炎衛教資訊,今年也首度打造了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將最新防疫資訊、衛教資訊進行整理,幫助民眾快速瞭解各項資訊。衛教網站:https://reurl.cc/lZAMoq
以為Omicron輕症都不用怕? 專家警告:高齡族群重症風險大增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今起上路,但有民眾擔心一旦採檢確診必須面對隔離等諸多不便,影響自己與家人的生活或工作,即使出現症狀仍選擇當縮頭烏龜。感染科醫師提醒,年滿65歲或有慢性病史都屬於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重症風險大增,出現症狀5天內將是黃金治療期,及早篩檢才能保護自己。近日本土確診病例快速增加,防疫手段已從「清零」轉變為「減災」,盡量減少需要住院及中重症患者,不要增加太快,以免壓垮醫療量能。儘管Omicron以輕症居多,但醫師提醒,對於沒有接種疫苗且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民眾來說,感染新冠肺炎仍有可能會演變成重症,絕不能對疫情過度樂觀而掉以輕心,輕忽住院、重症及死亡風險。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教授王復德說明,年滿65歲、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肥胖、懷孕,以及有會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民眾,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感染科教授陳宜君指出,這些高危險族群最需要及早治療以預防重症,目前台灣已經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更重要的是把握「出現症狀5天內」黃金治療時間,及早篩檢、適時評估用藥是保護自己健康的關鍵,千萬不要因為對自己的健康太有把握,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讓健康兵敗如山倒。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口服藥是高危險族群減少重症的有效武器,「不打疫苗、不主動篩檢,就等於早早放棄避免重症的先機,等於空有精良武器,卻無用武之地。」他呼籲民眾,只要有接觸史或出現症狀, 一定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篩檢,只要能及早確診,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可及時用藥,中間病情若有變化也要盡早就醫。「一旦確診數大量攀升,就算重症率再低,所造成的累積傷亡還是會很可觀。」陳宜君提醒,如果感染後症狀沒有隨時間改善,甚至開始喘、身體變得很虛弱,或是原有慢性病急遽惡化,譬如糖尿病友血糖飆升或低血糖,慢性肝炎病友出現眼白變黃、皮膚黃、尿液深如茶色的黃疸現象,都可能代表病情惡化,應及時就醫,別誤以為「新冠病毒只會引起輕症」而延誤治療時機。新冠肺炎已在社區散播,以輕忽的態度面對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也是近期最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呼籲,現階段迎戰本土疫情,戒慎但不要恐懼,以「三防三擊」行動來換取時間跟機會。「三防」就是基本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三擊」是主動出擊,疫苗打好打滿、主動接受篩檢、及時有效的治療。
化膿性肝膿瘍創新療法 有效縮短住院天數
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醫師研究發現,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治療,適當引流後初期使用靜脈注射氟喹諾酮類類抗生素,狀況穩定後轉換成口服型抗生素,此創新的治療方法,靜脈注射抗生素天數由平均27天降至19天,病人住院天數由平均28天降至20天,大幅減少8天;病患住院超過21天的個案比例更從66.3%明顯降至37.8%,此研究成果已於108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86歲王先生,因為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診所就診一星期症狀皆未改善,前來本院進一步就診,抽血結果顯示有嚴重的細菌感染,進一步腹部超音波檢查顯示肝臟右葉有6公分的化膿性病灶,經過化膿的抽吸以及引流,以及靜脈抗生素的治療,13天後順利出院,持續在門診使用口服的抗生素治療滿一個月,順利完成整個療程。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台灣常見的地方性疾病,西方國家多是由於膽道病變引起肝膿瘍,但東亞國家因為盛行具有高毒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此菌可經由腸道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造成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病人常因為不明原因的發燒就診多次找不出原因,直到接受腹部的影像學檢查才得到正確的診斷。這個疾病雖常見但是沒有特異或專一的症狀,它和許多的細菌感染症一樣都會有發燒畏寒以及精神食慾不振的表現,目前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式,需要臨床醫師的警覺性才能及早診斷這個疾病。患者必須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以及肝臟膿瘍的引流來治療,文獻上以及過去的治療經驗皆使用長達好幾週的靜脈注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也因為靜脈注射抗生素的需要,致使病人必須在醫院住院接受治療,長時間的住院也造成病人工作上的不便以及心理上的不適。近年來感染科收治此類疾病,在王復德主任的領導之下,根據藥物的藥物動力學及藥效的概念,選擇具有口服利用率高此特性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初期使用靜脈注射,病人穩定之後會轉換成口服的劑型,希望能夠減少靜脈使用抗生素的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我們收集近年來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案例,在膿瘍有適當的引流時,我們的作法減少了平均約8天的靜脈抗生素治療時間,住院天數也減少了約8天,住院超過21天的比例也顯著的下降。這個成果已經由林邑璁醫師在今年的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