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
」 習近平 兩岸 台灣 總理 夏立言柯建銘失言風波再炎上 藍營要求辭職下台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6日在司法法制委員會一度失言講出「老天有眼!發生大地震」終於讓國民黨停止國會改革法案攻防,隨後柯建銘三度道歉,也在臉書平台上交代來龍去脈並再表歉意。國民黨今日繼續乘勝追擊,再開記者會要求柯建銘辭職負責,並且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也應向所有花蓮人道歉。柯建銘在昨日的臉書聲明中,除了表示歉意,並要求國民黨勿再政治追殺外,也還原當時狀況表示,「原本,0403當天,傅崐萁總召,已經壓著國民黨召委吳宗憲,一定要讓國民黨版本上午開公聽會,下午審查即出委員會,毀憲亂政的國會改革法案直接送出委員會,卻沒想到發生了花蓮大地震,傅崐萁總召必須趕回花蓮,我對傅總召表示:『你應該以花蓮為重,不要想再強渡關山,橫柴入灶,不要今天上午公聽會,下午即審查強出委員會,應該多開幾場公聽會!再好好審議、你趕快回花蓮救災。』,傅無奈下才告知吳宗憲召委下午停審。甚至,傅總召趕回花蓮交通受阻,後來也是行政院安排,搭上林右昌UChange部長的勘災專機,才得以回到花蓮的。後來,民進黨召委鍾佳濱連開兩次公聽會,國民黨還是在4/15,沒收發言強出委員會,趕在5/17表決,過程就是如此。」柯建銘在聲明中也稱理解國民黨司法法制召委吳宗憲的無奈之處,他強調吳已擔任20年的檢察官,但在過去的發言中可以發現吳宗憲的無奈,他表示「因為從一開始我就和吳宗憲說,國會改革要開公聽會然後逐條好好審查。吳宗憲永遠都回一句話『我知道,你去和我們傅總召說一下。』然而,傅總召從來都置之不理,甚至打了10天電話也不接,傳簡訊:『請賜電』也不回應,因傅總召想在5/20之前表決通過,沒收民主憲政體制,當作見王滬寧的伴手禮。」昨日,國民黨已由文傳會主委李彥秀、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副發言人鄧凱勛等人,在中央黨部召開「枉顧花蓮災損與傷亡,蕭美琴繼續放任?柯建銘應立刻道歉」記者會,要求柯建銘辭去民進黨黨團總召及不分區立委職務,並要求賴清德出面向花蓮鄉親道歉。今日,國民黨砲火不減,仍持續追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再開記者會,除了維持先前的要求外,也要求柯建銘出面向花蓮人交代,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林思銘表示,國民黨團對柯建銘這種言行提出嚴厲的譴責,柯的言行深刻的表達內心的政客思維,不以天下蒼生為念的總召恐怕已經不適任了,柯建銘根本就是冷血無情、人神共憤。林思銘質問柯建銘要不要辭去總召職務,向花蓮人表達最誠摯的敬意,負責任表達最大的歉意,請柯建銘總召出來講清楚說明白。
國民黨團訪陸拼經濟 接待官員成外界焦點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26日率16名藍委啟程訪問大陸,此行目的除了 通過交流,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開啟更廣闊的前景,為台灣各產業帶來實質的增長動力,同時盼望創造和平穩定的局面,讓台灣產業在和平穩定的基礎上繁榮發展。傅崐萁於行前記者會透露「重點在星期六」,讓外界對於此次行程將會「會見誰、達成何類協議」增添一份懸念。為恢復兩岸的經濟交流,促進更多陸客來台消費,同時將台灣的農、特產品推向大陸市場,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一行17人赴陸展開為期3天2夜的交流行程。一同前往的立法委員有羅明才、陳雪生、鄭天財、徐欣瑩、陳玉珍、鄭正鈐、王鴻薇、林沛祥、廖先翔、張智倫、張邱鎮軍、游顥、盧縣一、黃仁、翁曉玲及林倩綺。傅崐萁指出,過去八年台灣非常多的農特產品無法進入大陸,希望能透過此次機會順利的把台灣農特產品銷到大陸去,這也是對台灣農民的保障。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持續惡化,雙邊交流收到層層阻礙,主張兩岸和平觀光復甦的國民黨團喊出「人要進來、貨要出去」、「要客機,不要戰機」、「要生存、求溫飽」等口號,透過釋放善意,將地緣風險降低低點。有關國民黨團交流期間將會面的對象,大眾尤為關切。由於此次出訪陣容浩大,牽涉海峽兩岸敏感議題,引發外界猜想。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不曉得傅崐萁要見誰,最差應該是見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高一點會見到政協主席王滬寧」。前總統馬英九4月上旬訪問大陸,曾到訪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有關媒體猜想國民黨團此行是否享有同等待遇,柯文哲認為,傅不至於見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因為中國非常強調對等。
傅崐萁訪中見誰? 柯文哲:見不到習近平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今(26日)天下午率團赴中,隨行名單為16位藍營立委,陣容浩大,不過,因牽涉兩岸問題,挑起了台灣大眾的敏感神經,而備受爭議。對於傅崐萁的即將會面的對象,大眾尤為關切,然而傅崐萁本人對於訪中細節三緘其口,引發外界諸多猜想。 民眾黨柯文哲今日接受由資深媒體人黃光芹主持的《觀點芹爆戰》的節目專訪,被問及傅崐萁訪中的與會對象時,柯文哲稱不曉得傅要見誰,但柯認為,最差就是國台辦主任宋濤,層級高一點的就是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大概不至於,因為中國強調對等。柯文哲也說,若中國這次不設條件開放中生、中客來台,以及農產品解禁,那時候就換台灣壓力大的,打牌這個叫「梭哈」,「我估計中國可能會出這招,梭哈」。柯文哲針對「台灣是否該開放」的提問,則指出中共對台灣的戰術是兩手策略,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現在就怕中國不設限,那時候就換台灣壓力大。他認為問題就在於民進黨太多意識形態,搞到沒有辦法轉彎,如果像他每天講理性務實科學,很多東西就可以轉彎。柯文哲表示,去年11月拜習會後,就可嗅到中美雙方降溫,畢竟現在中國內部狀況不好,不僅失業率高還有通縮;另一方面,美國也面臨國內總統大選,去年降溫後,今年4月拜習又電話熱線,中美關係在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後才是新的開始。
中時社論/馬習二會送春暖 花開還看賴清德
兩岸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在北京登場,同日賴清德宣布卓榮泰為新閣揆。馬英九雖已是一介平民,但此次大陸行以及在北京發表的談話,清晰傳達了和平反戰的台灣民意,而習近平的開場白基調溫和,亦有向台灣「春風送暖」之意。讓兩岸擺脫兵凶戰危、重回春暖花開,應是馬習二會後,賴清德新政府順應民意的施政方向。平等溝通 習近平基調溫和自馬英九踏上第二次大陸之旅開始,有關馬習二會的傳言就滿天飛,雖然民進黨政府高層態度謹慎,僅讓少數綠委表達異見,但我方國安人士頻頻匿名放話,將馬習二會扯上「美日菲峰會」,又釋出許多暗示北京將「降格矮化」對待馬英九的訊息。其中最荒謬的是,煞有介事猜測馬習二會「安排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見面」,實質是為會後抹紅馬英九埋伏筆。但事實呢?馬英九在北京獲得了比過去國民黨、親民黨歷任主席訪陸還要高的規格和禮遇。首先,馬習二會地點根本不在台灣廳或福建廳,而是放在面積更大、級別更高的「東大廳」。東大廳不僅是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後當選總書記後,率政治局常委與全球記者見面的場所,也是習近平與各國元首會晤的固定場所。其次,陸方出席馬習二會的高層,包括習近平在內共有3位政治局常委,這也超過歷次中共領導人會見台方人士的規格。2005年連戰、宋楚瑜首次訪陸時,都是先拜會大陸「對台2號人物」全國政協主席,再會見中共總書記。而在馬習二會上,政協主席王滬寧、中辦主任蔡奇兩位「正國級」常委與會,其中王滬寧還是9年前新加坡馬習會的參與者。習近平會上全程以「先生」稱呼馬英九,與9年前馬習會保持一致,而大陸官媒在馬習二會開始後發出的即時快訊稿,也沒有以「國民黨前主席」稱呼馬英九。可見陸方在選址、接待官員、官媒措辭上的用心處理,都暗示馬英九超過台灣「政黨領袖」,與習近平曾同為身分對等的「領導人」,也有意透過此次會晤,嘗試與台灣人民平等溝通,一點都沒有居高臨下的強硬語氣。習近平此次對台談話,標誌大陸對台政策回歸「求同存異」務實路線。求同,除了重申九二共識的政治語言外,習近平還增加了許多訴諸民族歷史文化、同胞情感的樸實語言,應是向台灣喊話:只要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任何問題都可以有商有量、務實討論。存異,習近平開場白未提一國兩制、未用「絕不允許」等警告式辭彙,也提到兩岸「制度不同」,說明大陸對台有所尊重,願意回到求同存異的初衷。代表民意 馬英九呼籲和平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也恰是馬英九此次談話的重點。他在公開發言中回顧了1992年兩岸達成「各表一中」共識的史實。馬英九當面向習近平表達的內容,包括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年輕人應該加強交流合作、雙方應珍惜彼此價值與生活方式、兩岸有智慧和平處理爭端,這些不僅沒有逾越卸任總統的分際,也根本不存在附和對岸政治主張的問題,完完全全是在為兩岸和平避戰發表建言。事實上,馬英九的談話,不也折射了綠營對兩岸關係的一些主張嗎?馬習二會固然不是兩岸談判,也不能化解大陸與民進黨之間的猜忌與僵持,但這場高規格的會晤,最重要價值在於,大陸願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務實與台灣各界商討,但前提還是要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可見,大陸的和統論述,是建立在「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台灣人是中國人」的邏輯之上,而馬英九不計個人毀譽,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呼籲和平、反對戰爭,也恰是當前台灣檯面上政治領袖欠缺的特質。賴清德從去年參選總統,到如今即將就職,無論是社會賢達,還是綠營內部,都傳出希望調整「逢中必反」、主張「兩岸同源」、切割法理台獨的建議。其實,期待兩岸「春暖花開」一直是民進黨政府的願望,馬習二會給冰封已久的兩岸關係吹出暖風,賴清德能否尊重台灣多數民意、對大陸人民懷有同理心,藉由520演說拉近兩岸距離,所有人都在等著看。
李強人大報告談台灣 刪「和平統一」一詞!軍費增幅7.2%
大陸兩會於4、5日舉行,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議上報告,他指出,陸國家軍費增幅7.2%,和去年持平,而在台灣部分,他刪除「和平統一」一詞。外媒認為,中共動武的可能性提高。專家也認為,和平統一機率變小。第14屆人大第二次會議。據《大紀元時報》報導,李強在報告提及台灣,稱當局會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但對比去年用詞,「和平統一」一詞已消失。據《美聯社》報導,大陸宣布軍費增幅7.2%,達1.6兆人民幣(約新台幣7.3兆元),和去年持平,僅次美國。如果考慮到研發武器和採購外國武器的支出,這數字只是人民解放軍支出的一小部分。報導指出,大陸經常派艦艇和飛機靠近台灣,試圖削弱台灣的士氣,也強調台灣和大陸勢必要統一,必要時會動用武力威脅。據《路透社》報導,根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數據,陸國防開支連續30年成長。日本政府發言人林芳正指出,北京需要更加開放,國際社會對此很關切。政治學家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宋文體說,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用詞已經「適度強硬」,北京似乎正在動作,從賴清德當選總統後,陸第四號領導人王滬寧就說,陸會「堅決打擊」台獨,之前只說會「堅決反對」台獨。民眾在人大會場外開心自拍。
李克強突發心臟病逝世 言行嚴守老二份際莫敢僭越
大陸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他在擔任總理的十年間,為大陸經濟發展留下許多金句妙語,十年來歷經了上任初的「習李體制」,到中期以後定於一尊的「習核心」,李克強在許多言行細節都嚴守份際,莫敢僭越。2018年3月大陸在兩會上修改《憲法》,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最多兩任的限制,為習近平邁向第三任鋪路,但並未修改總理的兩任任期限制,李克強在二十大後不再是政治局常委,今年3月正式卸任總理。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前,究竟是「習李」或「李習」,曾眾說紛紜,在確定由習近平出任總書記後,曾短暫有「習李體制」說法。但在2016年11月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立「習核心」地位後,李克強就嚴守「老二」份際。譬如在2013年到2016年的總理記者會,散場時李克強對媒體說的是「明年見」、「謝謝,再見」,但到了2017年變成「有機會再見」,當時引起揣測,是否十九大後總理會換人?雖然後來李仍續任總理,但可理解為李克強當時是為了充分尊重習近平在十九大做的新人事安排。又譬如在十九大後的全國兩會,當會議開幕,中央政治局常委按順位出場時,李克強會刻意等習走了一段距離後才出發,習與李之間距離隔很遠,李克強與在其後的栗戰書、汪洋、王滬寧等,則大約保持較近的等距。此舉同樣突顯了習核心。2020年4月,新華社發布一篇長達3萬字的「防疫大事記」,細數大陸防疫工作細節,包括習近平2020年3月10日赴武漢考察,副總理孫春蘭作為中央指導組組長進駐武漢等,但卻漏掉了李克強在1月27日曾「受習近平委託」赴武漢考察。李克強2022年3月11日在總理記者會上被問到如何總結這幾年的工作,他表示最大的挑戰就是新冠疫情及其給經濟帶來的嚴重衝擊;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國大陸經濟一定能夠爬坡過坎,實現目標。從李克強這幾年記者會的應答可發現,他有豐富的肢體語言,只要是經濟民生議題,都可侃侃而談、長篇大論,脫稿演出;但像是敏感的台港議題,或是國際政治話題,則較多是照本宣科,字斟句酌。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體會,李克強多次生動比喻,如「自行車論」,形容經濟發展就像騎自行車,停下來就會摔倒,必須穩中有為;「動車論」強調經濟發展要像動車一樣保持平穩,過於高速反而難以持續;今年他則用「登山論」,解釋經濟體量愈大,就像高山愈高,要達成的百分比也愈不容易。在大陸經濟低迷的此時,或許讓很多大陸民眾默默懷念起這位經濟博士總理,從政治舞台到人生舞台,李克強的兩次下台,都讓人不勝唏噓。
夏立言見王滬寧 陸委會抨擊:威權專斷與民主和平兩不相容
有關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涉台談話,陸委會10日強調,北京當局持續對台政治、軍事與經濟脅迫,與台灣人民福祉背道而馳,更對區域和平造成危害。陸委會認為「威權專斷擴張」與「民主和平穩定」兩不相容,這是當前世界公認的事實,也是國際社會積極與台灣交往互動的主因。陸委會指出,兩岸交流互動應基於理性平等、相互尊重,更應進一步尋求務實溝通、相互理解、化解分歧。中共高官須思考建設性、有意義的務實處理之道,而非將疫後健康交流的契機,操作成台灣人民排拒的政治宣傳與統戰分化工具。陸委會重申,中共一黨專制與台灣民主制度存在高度落差,台灣人民對維護國家主權、台海和平及台灣的未來均有一致的主張與堅持、不容其置喙。過去以來,北京當局屢對兩岸交流進行政治操作與人為干擾,呼籲對岸真正改變作法,透過不設前提的溝通面對問題,更要放棄對台強制性作為,真正負責任地維護台海和平、增進兩岸人民福祉。新華社報導,王滬寧10日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等人,王滬寧表示,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王滬寧表示,「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與台胞福祉背道而馳。大陸當局重視台灣同胞要和平、要安寧、要過好日子的願望。兩岸同胞對正常交流往來的意願強烈,當務之急是盡早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王滬寧指出,國共兩黨要進一步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保持良性互動,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夏立言表示,希望今後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增進互信溝通,加強交流合作,共同造福兩岸民眾,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會見準政協主席王滬寧 夏立言盼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於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談過程,夏對當前兩岸面臨的各種難題,以及台灣民眾的諸多關切事項如民生經貿議題等,表達國民黨的立場和看法,並提出未來兩岸可加強交流合作的方向和願景。此外,夏立言也肯定自「連胡會」以來到國民黨執政八年期間,包括「馬習會」在內的國共交流與合作成果。夏立言表示,18年前兩岸同樣面臨緊張情勢時,國民黨順應兩岸民眾對和平的渴望,通過「破冰之旅」化解一觸即發的兩岸危局;此後國民黨執政時期,兩岸在共同政治基礎上舉行數次會談,簽署多項攸關民生福祉協議,開啟雙方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黃金時代。夏立言說,當時雙方不僅定期進行「兩岸事務首長會議」,後來也成功於新加坡舉行「馬習會」,為兩岸領導人面對面平等協商、和平交流樹立典範,更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這不但證明馬政府執政8年,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正確與重要性,且也是國共兩黨合作下不可忽視的重大成就。夏立言認為,這些寶貴政治資產值得兩岸共同珍視,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無論兩岸關係經歷多少起伏波折,哪怕彼此有再大的分歧,但只要能夠繼續交流對話、累積互信,以智慧化解衝突,用包容尋求共識,把維繫台海和平當成重要目標,相信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化解的。夏立言說,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促進台灣人民、兩岸人民的生活福祉,一直是國民黨最優先的政策目標,相信也是當前兩岸從民間到官方的共識;國民黨亦將秉持一路走來的智慧和精神,不畏艱難險阻,繼續戮力推動台灣民生福祉,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兩岸和平,為兩岸的發展和繁榮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陸高規格接待 夏立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王滬寧
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預計3月大陸全國兩會後接任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將於今天下午4點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到訪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一行。晚間可能和北京市委書記尹力會面。今天上午9點,訪問團一行在下榻的北京飯店會議室,與大陸智庫學者舉行「後疫情時期的兩岸關係與交流合作」座談,座談結束用完午餐後,訪問團成員在飯店房間內休息。大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今年1月18日凌晨公布,在中共黨內排名第四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名列其中,篤定3月將接替汪洋擔任全國政協主席,從事大統戰和對台工作。王滬寧在上任之前,就以「準全國政協主席」的身份在人民大會堂接待夏立言一行,足見大陸方面高度重視,以高規格接待夏立言這次訪陸行程。據了解,夏立言接下來訪問南京、上海、武漢、重慶、成都,也都會將和當地一把手會面。
2023年台海局勢走向受關注 學者研判:將會是安而不穩
2022年台海局勢兵凶戰危,今年兩岸情勢何去何從備受關注。國立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助研究員曾偉峯研判,2023年兩岸關係將是「安而不穩」,許多不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兩岸關係國際化、中美戰略競爭、中共常態性軍機艦擾台等問題,都有可能讓兩岸衝突忽然升級。曾偉峯11日出席由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共研究雜誌社主辦的「2022年中國大陸情勢總結與未來發展趨勢觀察」論壇時,提出上述觀點。曾偉峯認為,除了前述幾項因素,中共二十大後對台人事安排,大陸解封後的新冠疫情與經濟走向,以及2024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將是觀察兩岸關係發展的三大重要面向。曾偉峯表示,觀察二十大人事,儘管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手在握,但內政與外交工作似有顯著不同分工。內政如李強、蔡奇、李希等皆是新手上任,但外 交、對台與軍事如王滬寧、王毅、張又俠、何衛東或是秦剛,都是有經驗老手,也熟悉對台事務。觀察此對台人事,後續中共對台工作整體措施預計會更深化現有手段與理論,無論在法律戰、認知戰或是軟硬手法上,都會越來越精緻與深入。其次是新冠疫情爆發與社會動盪,恐影響兩岸政經社交流。曾偉峯分析,大陸政策由原先的「動態清零」變成類共存的「優化防控」,染疫人數大增,2023年大陸將面臨社會大規模染疫的動盪,而中共高層染疫機會大增,也可能影響政府施政,而動盪的中共可能讓其在對台政策上更加僵化。最後,曾偉峯指出,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中共必然關注總統人選,以及採取各項措施影響可能的選舉結果。他說,中共可能採取的外交戰與宣傳戰行動,也讓兩岸政治互動更加艱困。由以上觀察,兩岸關係進入2023年,將仍是安而不穩,更需兩岸雙方智慧處理任何可能的危機。
江澤民病逝/江澤民移靈北京透明棺曝光 清楚可見「招牌黑框眼鏡」
大陸前領導人、中共中央前總書記江澤民11月30日在上海病逝,享耆壽96歲。大陸官媒《央視》1日晚間曝光江澤民大體以從上海移回北京,從央視釋出最新移靈畫面可見,江澤民專機抵達西郊機場後,透明棺材曝光,清楚可見江澤民大體還戴著招牌黑框眼鏡。央視報導江澤民移靈回北京 。當專機抵達機場,現任總書記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等人在停機坪肅立,根據《央視》指出,下午3點55分,載著江澤民遺體的專機緩緩降落。在哀戚的樂聲中,12名禮兵擡護安放著江澤民同志遺體的靈柩,緩緩走下專機,行進至迎靈隊伍正前方肅立。習近平親自在西郊機場迎靈 。北京西郊機場國旗半垂,氣氛莊嚴肅穆,黑底白字橫幅上寫著「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習近平和彭麗媛等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神情凝重地在停機坪肅立。習近平等向江澤民同志遺體三鞠躬,目送靈柩上靈車。之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成員和江澤民同志親屬護送遺體前往停靈處。報導稱,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到北京西郊機場迎靈,並向江澤民同誌親屬表示深切慰問。蔡奇和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有關同志、江澤民同志親屬從上海護送江澤民同誌遺體回到北京。
中共領導班子 非常知台懂台
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與委員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與蔡奇都有長期的福建工作經驗,王滬寧曾以學者身分來過台灣,作為上海市書記與廣東省委書記的李強與李希,則是曾主政對台交流與經貿往來的大省市,堪稱是非常知台懂台的領導班子。長達17年在福建任職的習近平是中共有史以來最了解台灣的領導人,在福建與浙江任官時,結識不少台灣朋友,他在福建任職時下屬,如蔡奇、新科政治局委員何立峰等人,都陸續出任要職。據了解,在涉台事務上,基本上全由習近平主導,他於2019年提出涉台論述「習五條」、隨後則有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把統一台灣融入大陸自身發展之中。蔡奇是福建人,在福建任地方官長達15年,他出任北京市委書記後,對台交流非常積極,光是今年,雖然大陸疫情反覆,他利用2月的北京冬奧,與不少台灣來賓交流,隨後6月8日,第二屆攜手圓夢-兩岸同胞交流研討活動在北京舉行,開幕前他會面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他當時強調:「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岸一家親理念,按照中央兩岸交流合作無論在任何特殊困難情況下都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的要求」。王滬寧在上海復旦任職期間,曾以學者身分訪台參訪,他長期在有中共大腦之稱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任職,之後出任分管意識形態的常委,習近平的「中國夢」、習五條等論述,王滬寧出力甚多。王滬寧將於明年3月當選為全國政協主席,成為對台二把手。李強與李希看似與台灣無直接淵源,但李強擁有浙江、江蘇與上海的主政經驗,全是對台交流大省市,習近平接班後,福建與上海兩地,是對台政策先行先試區,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兩岸要持續文化、經濟交流,將出任總理的李強,有豐富的對台經貿交流經驗。李希作為貿易大省廣東一把手也有與台商互動經驗;丁薛祥進入中央辦公廳之前,長期在上海負責幕僚工作,這兩人對台灣問題,都不會陌生。
習家軍掌權 習近平續任總書記、李強接任總理
中共二十屆中央委員第一次全體會議(一中全會)昨天上午在北京召開,由中央委員推選總書記、政治局常委及委員,習近平確定續任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他隨後帶領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及李希亮相,皆為習近平一手提拔的官員,沒有潛在接班人,象徵中國全面進入習近平新時代。習近平隨後發表談話,強調面對新征程的新挑戰新考驗,必須高度警省,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謹慎,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他並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習家軍掌權 完全執政推動政策新任政治局常委在習近平的帶領下,依序出場。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預料明年3月大陸全國兩會時將出任國務院總理,成為大陸經濟總管;現任常委趙樂際則從原來的中紀委書記,明年3月可望接任新一屆全國人大委員長,統管立法事宜;王滬寧留任常委,將獲選為全國政協主席,成為對台二把手與分管統戰、疆藏工作;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確定為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分管意識形態;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擬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昨當選中紀委書記,主管全黨紀律;7名常委,有4名為新人。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中,習近平於中共十八大接班時,王滬寧與趙樂際一同進入政治局,兩人於中共十九大,進一步晉升常委;4名入常新人,全數是與習近平同鄉、或在福建、浙江及上海有共事經驗等官員,這是近30年來,首次中共常委領導班子,沒有不同派系,全數是總書記的人馬。可以預期,未來5年習近平推動任何政策,不再有任何障礙。胡春華出局 宣告團派全面失勢年僅59歲的副總理胡春華是共青團出身,先前是二十大入常熱門人選,這次雖然當選中央委員,昨日並沒有連任政治局委員,等於被降格,明年必將卸下副總理一職,退居人大或政協等二線工作,這說明在習近平掌權10年後,團派勢力不再,全面淡出中共政治舞台。未見接班人 習近平將長期主政胡錦濤與習近平皆是在60歲左右接班,但在新常委陣容,最年輕者是現年60歲的丁薛祥,外界推論,習近平至少再任10年,屆時丁薛祥年近70歲,不可能接班,其他1959年生的李強、1955年生的蔡奇、1956年生的李希,5年後將達到68歲至72歲不等,都已達到退休年齡。所以,常委年齡層安排,體現習近平一人主導全局、持續長期主政的決心。習近平向中外媒體介紹其他6名常委時說,「趙樂際同志、王滬寧同志是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都是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大家都比較瞭解」。他並說,中共正朝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把自己過去主政的10年稱為「新時代10年革命性鍛造」,並稱大陸正在經歷新時代故事。對於大陸經濟前景,習近平說,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中共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他強調,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連任總書記⋯展開第3任期 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出爐
中共第二十屆一中全會今(23日)上午選出習近平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開啟其執政的第三任期。一中全會上也選出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別為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以及李希。
中共二十大中央委員名單出爐 4原常務委員遭替換
中共二十大22日中午在北京閉幕,新一屆中央委員名單出爐後,現任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汪洋、栗戰書、韓正未能連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則可望打破慣例取得第三任任期。與此同時,「習家班」人馬大批「入局」或連任中央委員,顯示今後習近平對中共高層權力的掌控,更為增強。綜合外媒22日報導,大陸官方22日公布新一屆205位中央委員會委員及171名候補委員名單,以及中紀委名單133人。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中,僅習近平(69歲)、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67歲)、中紀委書記趙樂際(65歲)續任中央委員。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7歲)、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72歲)、全國政協主席汪洋(67歲)、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韓正(68歲)均未留任。同時,中共政壇「七上八下」(68歲及以上必須退休,67歲及以下可留任)的慣例也在本屆正式打破。包括現年69歲的大陸外長王毅、72歲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均獲留任。過往炙手可熱的共青團勢力遭到大幅縮減,相反的,「習家班」強勢崛起,廣東省委書記李希22日當選中央委員與新一屆中紀委委員,幾可確認將接任中紀委書記。今年因上海封城引發重大爭議的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更是異軍突起。此外,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丁薛祥、中宣部部長黃坤明、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等「習家班」人馬,也續任中央委員。另一方面,現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和劉鶴、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未在中央委員名單中。金融系統方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由上屆的候補委員晉升至中央委員,但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未進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及副行長潘功勝也未在名單內。涉台方面,將滿65歲的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未進入名單中,一般預料國台辦領導層將換血。至於二十大閉幕後的另一重頭戲,為23日上午舉行的第二十屆一中全會,會議將選出新一屆中共領導核心,包括政治局常委在內的25位政治局委員。
中共19屆七中全會北京閉幕 強調堅持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於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公報今日出爐,全會總結十九大以來5年的工作提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展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堅持國家利益為重、國內政治優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鬥爭精神,在鬥爭中維護國家尊嚴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中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出席全會的有中央委員199人,候補中央委員15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會議。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全會決定,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全會聽取和討論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討論並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的報告,討論並通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工作報告,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決定將這3份文件提請二十大審議。習近平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二十大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作説明,王滬寧就《中國共産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説明。全會總結5年來的工作一致認為,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大力度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據公報,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國強、王寧、王偉中為中央委員會委員。審議並通過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傅政華、沈德咏、李佳、張敬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給予傅政華、沈德咏、張敬華開除黨籍處分,給予李佳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另外,全會分析當前形勢和任務,為召開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充分準備。
中共二十大倒數!習近平、官媒屢提歷史自信 學者分析:為連任鋪路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延任受關注。自中共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後,習近平與大陸官媒多次提及歷史自信,學者指出,這都是習在為其第三任鋪路。而過去十年,中共中央持續「收權」,習看似大權在握卻也有脆弱的部分,加上內外問題短期難解,習若延任,勢必面臨多重挑戰。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9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做工作報告,並就中央委員會向中共二十大的報告討論稿向全會說明,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則就「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討論稿向全會說明。七中全會會期按慣例大約4天,還將討論中共黨章修正、中紀委在二十大的工作報告等文件,並決定二十大召開的具體議程。政大東亞所教授兼所長鍾延麟分析,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第三份《歷史決議》,內容超過6成都是在講十八大以來開創的「新時代」。「習近平在有序鋪陳自己的歷史定位」,習肯定是想要再做下去,而無論是歷史決議或提出「歷史自信」,他都是要回答一個問題:「他有何政治資本和歷史資格可以延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鍾延麟。(圖/報系資料照)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鍾延麟指出,習是想要「擺正」大陸在國際格局的位置,而2010年大陸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以後的東西消長,習認為大陸已展現出制度優勢,自己也掌握機遇,做出「歷史性變革」,因而可以繼往開來、延年執政。習提出全球性的框架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也都是過去大陸領導人做不到或是只能局部做的事情。身為台灣少數鑽研中共黨史的學者,鍾延麟指出,習近平大概是鄧小平後最重視經營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共領導人,他要為自身長期執政提供歷史依據。他判斷,側重記載習執政成果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其主要精神和實質內容一定會寫入二十大報告中,並可能與「歷史自信」的提法配合呼應。一方面給習多一層在黨內的政治保護和支撐,另一方面未來也可能成為一種政治指引或框架,成為政績辯護和抑制批判的官方基調和說詞。除了加緊意識形態工作,習近平還持續制度性集權。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不僅中共向政府部門收權,中央也向地方收權,國家更向市場和社會收權。而包括國安委等機構的成立,加上反腐打貪,過去在國家與社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彈性空間不見了,權力逐漸集中到一人身上,卻也是最脆弱的部分。習近平若延任,將面臨哪些挑戰?王信賢說,政治上習沒太多挑戰,最大挑戰將是大陸內部全國性的經濟社會問題,及中美長期結構性戰略競爭,和高科技「卡脖子」問題,內外都存在挑戰。
解放軍車隊駛進北京?網瘋傳習近平被政變後軟禁 27日現身打破謠言
中國共產黨即將於下月16日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不過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9月中旬結束中亞訪問行後神隱多日,網路上甚至瘋傳他遭軍事政變並被軟禁謠言,「#whereisxi」更因此登上推特熱門搜索榜。不過就在謠言傳的沸沸揚揚之時,習近平27日突然出現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奮進新時代」成就展,打臉網路謠言。「二十大」即將舉行,習近平於本月中旬睽違3年首次出訪,分別訪問哈薩克與烏茲別克2個中亞國家,並且參加在烏茲別克撒馬爾罕(Samarqand)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面,被認為是以外交活動替二十大暖身。不過習近平自結束訪問後,便神隱10多天,引起外界關注,推特上甚至掀起「習近平遭軟禁」揣測,還有網友發出一支紀錄許多軍用車輛駛進北京的影片,宣稱北京發生政變,就連印度人民黨前主席蘇布拉馬尼亞姆·斯瓦米(Subramanian Swamy)也發布相關推文。甚至有傳言指出,「習近平被軟禁」消息最起初來源於俄羅斯總統普丁,據稱習近平提前自中亞峰會回國後,普丁曾經多次連絡卻沒有下文,透過其他管道竟得知習近平被軟禁,而後普丁將此消息轉達給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莫迪又將此消息告訴親信,才會讓消息曝光;於此同時,習近平剛好陸續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11國領導人晚宴、中共國防和軍隊改革研討會等重要場合,遂讓謠言甚囂塵上。有傳言指,習近平被軟禁消息來源於俄羅斯總統普丁。(圖/達志/美聯社)然而本週二(27日),習近平突然現身在北京展覽館,大陣仗帶了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等多位政要,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直接打臉外界傳言。事實上,之前就有不少中國專家在推特上駁斥謠言,中國問題專家布拉爾(AadilBrar)即發推文表示習近平很可能只是因為從上合組織峰會回來後,進入隔離期間,才會消失在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