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
」富士山迎來2023年「初冠雪」 山下公園湧人潮搶拍美景
日本富士山5日早晨出現2023年的「初冠雪」,這場降雪比往年晚了3天、比去年晚了5天。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山梨縣富士吉田市新倉山淺間公園,一大早就湧入大批外國遊客及當地人,只為一睹富士山以及忠靈塔的風采。日本當地時間5日上午7點30分左右,甲府地方氣象台宣佈觀測到富士山今年第1場降雪。氣象台表示,受高層大氣冷空氣的影響,珠峰附近地區從10月開始陸續變冷,最低氣溫低於0℃,且周邊地去持續降雨至4日晚間,高海拔地區也出現降雪。今年富士山出現初冠雪的日子比往年晚了3天,比去年晚了5天。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山梨縣富士吉田市新倉山淺間公園,以觀賞富士山及忠靈塔的景色而聞名,5日一大早就有大批外國遊客及當地居民湧入公園,拍攝白雪覆蓋富士山及忠靈塔的照片。1名來自台灣的遊客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我來公園是為了看看富士山,這裡很漂亮,景色令人讚嘆。」而1位當地80多歲的男子則表示「我每天都能看到富士山,但我覺得下雪後會更涼快。從現在開始,我很期待富士山被覆蓋在落葉和白雪之中。」
花65元買到「水齡1.65萬±150年」古董瓶裝水 專家吐槽:說法不科學
只能說,各家廠商為了宣傳自家產品,在廣告行銷上的用詞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近期有中國民眾在搭乘高鐵時,花費人民幣15元(折合新台幣65元)購買一罐瓶裝水,但是該瓶水上面卻標榜著「水齡1.65萬±150年」,更表示是珠峰水源地灌封裝。為此,就有專家吐槽表示「這種說法不科學」。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國上海一名張姓女子日前搭乘中國高鐵時,花費人民幣15元購買了一瓶瓶裝水,而特別的是,瓶裝水的上面包裝寫著「水齡1.65萬±150年」,如此特異的行銷台詞,也讓張女感到十分驚奇,就隨手拍照貼上網路,結果引發網友熱議。後來有媒體致電給該間瓶裝水的生產公司,該公司的客服回應自家瓶裝水的用水來自於冰川水,「沉降地下之後經過一個漫長的礦化過程,通過珠峰腳下的泉眼自湧到地表,出來的水是大約16500年。然後,為了方便儲存和運輸,經過殺菌工藝後原水灌封裝。也就是說,你現在飲用的每一滴水,都是16500年前的。」但其也強調「個數字是通過科學的手段專家組測算出來的,不是特別精準」。而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所的從業人員郭姓男子受訪時表示,透過碳14檢測法,可以測得水的「表觀年齡」,並非是絕對年齡,「因為水是流動的,在地層裡面的含水層可能很古老,如有年輕或年老的水補給,整個水的年齡情況就不一樣的,所以沒有一一對應關係」。郭男也認為「拿著檢測報告就直接說水的年齡,是不科學的」,他同時也強調,水喝的是否健康,與水中的微量元素有關,「健康的水與水的年齡是沒關係的」。
2山友放棄登頂「花30萬救人」 獲救婦拒付全額救援費:我只出12萬
登山有風險,應該衡量自身能力。中國湖南省登山隊有2名隊員,在只剩不到400公尺就登頂珠峰時,為了救人放棄登頂計畫。沒想到有網友爆料,被救女子不願支付1萬美元(約30萬新台幣)的救援費用全額,僅願意負擔4000美元(約12萬新台幣),對此登山領隊證實情況屬實,並還原事情真相。據《上游新聞》報導,被救者是湖南50歲婦人,5月18日晚上8點,在珠峰海拔8450公尺處,被發現倒在地上,右手沒有手套、已凍得發黑,左手只有一隻羽絨手套,經查氧氣已用完,臉部覆蓋薄冰,生命跡象微弱。由於「8000公尺以上無救援」是登山界的慣例,登山領隊範江濤表示,原本和其他同伴不打算施救,但走了20多公尺,還是放棄登頂折返救人。婦人不願意負擔全額的救援費用。(圖/翻攝自上游新聞)經過4個多小時的救援,婦人被送到附近營地,隨後被所屬登山隊接走,治療後恢復得很不錯。然而,事後聯繫對方詢問救援費用,婦人卻表明「1800美元小費,願意付1500美元;1萬美元救援費用,願意付4000美元」,這把範江濤給惹怒了,痛批:「妳這樣子說的話,這錢我一分都不要了,不用給我了」。範江濤提到,最後的救援費用是他和另一名同伴出的,坦言「救了人,放棄了幾十萬元,放棄了這麼長時間的準備,最後還是我自己出錢。我挺生氣的,但是我不好多說什麼,但我非常想知道這是為什麼」,不過該名婦人至今仍未做出回應。
出意外搜救成本太高 尼泊爾擬禁止「單人徒步旅行」
尼泊爾政府曾下令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在尼泊爾境內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外國登山者,皆須在國內嚮導陪同下進行攀登,昨(12日)尼泊爾政府將此限制擴及全國,未來欲在偏遠地區進行徒步旅行的人,皆須聘請政府核准的嚮導或跟團出遊。為了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截至2022年已有超過300人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尼泊爾政府為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就曾下令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外國登山者皆須在國內嚮導陪同下才能攀登珠穆朗瑪峰。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在禁止獨立登山客攀登珠峰的5年之後,尼泊爾政府規定欲至全國偏遠地區徒步旅行的遊客,必須聘請政府許可的嚮導或跟團旅遊。雖然徒步旅行是尼泊爾最賺錢的旅行項目之一,但對迷路的徒步遊客進行搜索和救援任務的成本非常高,尼泊爾旅遊局局長受訪時表示,「當你獨自1人旅行時,遇到緊急狀況,沒人可以幫助你」,若是在城市旅行還好,但在偏遠地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很難獨自一人解決問題。隨後尼泊爾旅遊局局長補充道,當遊客失蹤或死亡時,即使是政府往往也無法第一時間快速追蹤到遊客蹤跡,因為他們走的都是偏遠的道路。除了失蹤遊客帶來的困擾外,無證照的嚮導和公司也是一大問題,這些未經註冊的公司不用納稅,還搶走了守法公民的工作。尼泊爾當地知名嚮導公司老闆藍泰勒(Ian Taylor)表示,在過去,許多經驗豐富的登山客和遊客,即使沒有嚮導,依然能克服艱難的環境,然而隨著觀光業發展,越來越多較業餘的遊客前往尼泊爾,但他們卻無法自行面對艱難的環境,需要嚮導的幫助。泰勒也表示做為1名熱愛高山的人,看到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著實有點小失望,然而為應對遊客發生意外所帶來的負面成本,尼泊爾的旅遊政策確實需要做出改變。
陸股新亮點5G 國人有ETF可追
隨著大陸產業加速變化與「新基建」等新契機的到來,也讓台灣鎖定陸股的ETF產品發行產生變化,從過去的金融地產等相關主題,轉進聚焦到包含大陸5G等科技型主題,主要看好大陸在政策、市場、應用及供應鏈4大優勢加持,大陸5G相關科技產業具有發展前景。復華中証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說,由於過去金融、原物料、地產等主要陸股核心產業,卻也是前幾年讓陸股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進而讓投資人對陸股降溫。反觀這幾年大陸增加最多的都是科技相關的ETF,這也將會是未來趨勢。舉例來說,統計到4月底為止,大陸掛牌科技類ETF共有22檔合計規模1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比已接近1/6,且都是在2019年5月後所發行。具體從各大通信相關指數表現來看,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6月5日為止,以大陸A股為主要投資標的的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漲幅16.03%,領先其他兩檔以全球市場為主的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7.14%,以及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1.66%;也優於向來作為觀察科技股指標的NASDAQ指數的9.38%。另觀察大陸今年規模成長最快的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今年規模成長214億元,追蹤的也正是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據復華投信新發行的「中國5G通信ETF基金」,也同樣是追蹤該指數的績效表現,這也是台灣首檔追蹤大陸5G指數的ETF,可成為台灣投資人掌握大陸5G行業週期受益通訊產業與相關個股的最直接的管道。實際上,5G通訊相關ETF趨勢與商機也不僅限大陸市場,其他市場也同樣被台灣投資人關注到,例如元大投信近日展開募集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就是追蹤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成分股自重點5G發展國家的相關個股市值與流動性中篩選,並要求過去1年營收需有超過30%來自關鍵科技相關業務的企業等標準。至於,為何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近期表現相對強勢?廖崇文分析,大陸5G發展因為擁有4大優勢,也就是國家政策支持、5G最大市場、深度互聯網應用及完整產業鏈,讓5G題材成為布局陸股投資新亮點,由於相關建設才剛起步,基本面有較佳成長契機,成為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的誘因,預期將是未來10年最具成長潛力的陸股指數。廖崇文也說明,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作為大陸第一個5G概念指數,具有高度代表性。由於大陸5G尚處建設初期,成分股目前主要以設備商居多,每半年會判斷5G行業週期各階段受益的通訊產業鏈環節,進行成分股調整。同時也會確認企業主營收需有一定比例以上來自於5G才會納入。廖崇文更說,尤其從2020年開始,大陸對5G的發展已不再是投資概念,而是真實的進入到建設商機階段。據大陸主要電信商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5G基站的建設並未受到疫情太大影響,今年目標仍是在年底前完成約70萬個基站,單一國家占全球新增基站數的5成,建設速度仍是全球之最。此外,根據報告顯示,到4月底為止,全球目前有283個5G相關裝置如手機、顯示器等,當中65%都來自於大陸企業,加上目前面對疫情影響,似乎只有大陸因較早控制住進而還在發展中。觀察大陸官方具體砸下多少錢?廖崇文說明,為提振疫後經濟表現,大陸官方日前公布的「新基建」7大領域年內投資規模將達1.2兆元,其中又以5G為領頭羊,此外,5月召開的兩會中,估計在2020至2025年的6年間,將投資1.4兆美元發展5G及AI等關鍵技術。5月5日,珠峰大本營開通5G訊號。(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