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 大陸 川普 外交部 大S 立法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6809/sm-8227e421977a24f45550161f62b358ff.jpg)
美國國務院官網刪「不支持台獨」 外交部回應了
美國國務院官網頁面13日更新資訊,其中有關美台關係現狀內容,刪除了「不支持台獨」等文字,引發各界關注。對此,外交部今(16日)表示,美國此舉確認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是領先的民主政體與科技重鎮,顯示美方將持續關注台海和平,反對任何改變片面現狀的行為。外交部表示,國務院更新的內容再次確認台灣在全球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強調台灣是領先的民主政體與科技重鎮,並且是美國在印太區域的關鍵夥伴。美方同時指出,台灣已成為美國在貿易與投資、半導體及其他關鍵供應鏈、投資審查、科技、健康、教育及推動民主價值等領域的重要夥伴。外交部強調,美方在此次更新中還特別提到,持續關注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並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美方期待兩岸分歧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並重申依據「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另外,外交部進一步指出,美方強調台美貿易與投資關係不僅促進了美國的利益,也為美國創造了經濟與就業機會。美方將繼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並在適當的情況下支持台灣成為正式會員。未來,台灣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經濟及社會韌性,堅定守護家園,同時深化與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共同促進台灣及各國的共同利益與人民福祉,以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6754/sm-3af25e40d24fd2c2dbb6adc0d9dd6122.jpg)
乘客搭機突暴斃在飛機上!國籍不明 機長急降落西班牙
英國廉價航空捷途航空(Jet2)一架班機,近日預計從西班牙特內裡費島(Tenerife)飛往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沒想到,飛行途中一名乘客突然出現「緊急醫療情況」,讓機長緊急降落在西班牙境內,不過飛機抵達後,該名乘客也被宣告不治。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廉價航空捷途航空,14日一架LS676航班預計從西班牙特內裡費島飛往英國諾丁漢。沒想到,當飛機起飛後,機組人員發現一名70多歲男乘客身體突然出現狀況,於是立即通報航空管制單位。事發後,機長緊急降落在西班牙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機場(Santiago-Rosalía de Castro Airport),不過當救護人員抵達後,就宣告該名男子身亡,目前死者的國籍尚未被確認。對此,捷途航空的發言人表示「我們很遺憾地告知各位,LS676航班2月14日從特內裡費飛往諾丁漢東米德蘭機場途中,因有乘客需要緊急醫療照護而改道至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不幸的是,我們確認這位顧客已經去世,我們想在這個困難時刻向他們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最深切的慰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5655/sm-ab4dfbe53838383aaba831baae782520.jpg)
急診爆滿「病患躺地插管」 全台近2月逾7百護理師離職…工會揭殘酷現狀
近期多種病毒流行,全台醫療量能吃緊,昨天(10日)更有醫護人員透露,當天急診室滿到推床全用光,有些插管患者只能躺地上。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相關新聞令人感傷,卻完全不意外,因為從去年12月到今年初,就有超過700名護理師離職,呼籲政府與醫院應正視護理人力困境,立即改革。護師工會表示,近年護理人員的離職潮,再再凸顯台灣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根據近期統計,113年12月有381名護理人員離職,114年初更有324人離開,顯示即便在年終獎金發放期間,仍有大量護理人員選擇離開職場。這不僅反映了護理工作的嚴峻現況,更是醫院與政府長期忽視護理人力困境的結果。陳玉鳳指出,護理人力流失的根本原因,在於低薪資、惡劣勞動條件、過勞、跨科支援、高護病比、職場霸凌、休假困難等問題長期未獲改善,即便政府宣稱提高夜班津貼,醫院也宣稱加薪,實際上薪資結構未見合理調整,績效獎金遭削減、加班費無法領取,甚至因關床等因素,護理人員仍須承擔人力成本壓力,使整體待遇與物價上漲幅度嚴重脫節。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表示,從去年12月到今年初,就有超過700名護理師離職。(圖/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提供)護師工會呼籲政府及醫院立即採取行動,包括;盡速將三班護病比入法,確保合理分配護理人力,提升病人安全;嚴格執行勞基法與職安法,遏止違法超時工作與過勞現象;提高健保費護理給付,不再對醫院點值打折,使護理人員薪資符合國際標準;改善職場環境與勞動條件,杜絕職場霸凌,保障護理人員正常休假與合理輪班;民眾應尊重醫療人員,改善對護理人員的不當言行,共同維護良好的醫療環境。該工會強調,護理人員是醫療體系的基石,當護理崩潰,受害的是全民。政府與醫院若不正視問題,醫療量能將持續崩壞,最終影響每一位病人。唯有真正落實改革,才能留住護理人員,守護國人的健康與醫療品質,「本會呼籲社會大眾、政府及醫院共同努力,為護理人員爭取合理權益,避免台灣醫療體系進一步惡化!」另外,胸腔科名醫蘇一峰也痛批,「全台急診大塞車,衛福部健保署做了什麼?答案是什麼都沒有做,還在裝死當中~健保署今年還推行全國各醫院總額斷頭制度,只要各醫院總額用完了,後面再看的病人健保就不給你錢了!總額之後病房會關更多喔!未來更多人在急診等不到床,找老天幫忙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5480/sm-f5a9da940a67e14d0fa11185c6c91abc.jpg)
ATM大出包2/存15萬只剩13.7萬 客服稱「忘記在路上花掉」民眾氣炸
詐騙集團嚴重損及國人財產和生命安全,警方致力打詐外,也得靠銀行在第一線攔截配合才能鎖定車手,但多家銀行近日頻頻出包、給錯資料害員警疲於奔命,更有民眾存15萬元進ATM,卻因機器故障而僅點出13.7萬元,緊急取消後卻僅退還13.7萬元,求助銀行卻被客服以「機器查無異常」為由拒絕賠償,讓民眾氣炸,希望金融體系能更加嚴謹。有民眾指出,1月14日過年前夕,當天下午2、3點左右,自己帶著40萬元的現金出門,準備透過ATM進行存款,當時現金共分為3捆,分別為10萬元與15萬元,均為捆好的完整一整疊鈔票。直到抵達ATM前準備存款時,該民眾才將鈔票拆開放入機台,孰料第一筆存入10萬元現金時,機台於驗鈔時先是退了2000元,後續重存重驗鈔並未發生狀況、第二筆存入現金15萬元時也同樣正常,直到第三筆存入15萬元現金時卻突然發生異樣。民眾將15萬元現鈔放入,而在存款門關閉點鈔後,ATM螢幕上卻僅點出13.7萬元的金額,他當場取消交易,ATM吐出來的鈔票卻並非是先前存入的15萬元,而是點錯的13.7萬,讓他當下緊急撥打客服求助。儘管民眾第一時間察覺機台有明顯問題,並已向客服尋求協助,但銀行事後調閱監視器畫面後,卻認為前2筆的金額並未發現有錯誤情形,而最關鍵被機器吃掉1.3萬元的一筆款項,事後經清點後並未發現有多出來的鈔票,因而無法賠償。民眾在操作ATM前,最好在監視器前將錢進行清點,並在操作ATM後列印並保存交易明細,以便在發生問題時可以更快查詢相關細節。(圖/示意圖,與本案無關/資料照)更讓民眾更傻眼的是,明明監視器畫面有拍到其操作ATM時,都是在機台前才將整疊捆好的鈔票拆開放入,但客服卻指出「機器並未發現有多錢」,「應該是他在存錢的過程中,中途有去哪邊花掉了」,隨後整件事情便未獲得任何下文,明顯要他自己吞下無故被吃掉的1.3萬元,讓他氣到無語,直言以後絕對不再用ATM存錢。該民眾事後越想越氣,決定將相關經歷PO出和大家分享,卻讓他驚覺,此次的親身經歷並非偶然,不少民眾也有遇過類似情事,且最後均被銀行以清點無誤,加上當下並未有明確自保舉證影片等證據證明而不了了之。他也指出,銀行所未經查並未出現異狀,是因機器本身就已出現狀況,清查後的數據已是有問題的數據,當然會查不出任何異狀。ATM存錢吃鈔情況確實並非少見,多數民眾都因被吃錢的金額較小,加上舉證困難而放棄請求,但只要當下發現ATM吃錢便立刻撥打銀行客服電話,要求銀行核對ATM帳務,一般來說應都能將短少的金額要回來。若真的遇到銀行拒絕處理,民眾也可依法對銀行提告「不當得利」,請求返還短少金額。銀行人員建議,最保險的情況仍是民眾在操作ATM前,最好在監視器前將錢進行清點,並在操作ATM後列印並保存交易明細,以便在發生問題時可以更快查詢相關細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5210/sm-fe244e9aa47ab0ad0c91ab2e20689ff7.jpg)
大罷免對台不利 朱立倫:國民黨以全民為念推民生法案
全台掀起大罷免浪潮,公民團體以及民進黨在全台針對國民黨立委展開連署收件行動,期望能夠扭轉現今的政治僵局。藍營則透過「以罷制罷」行動進行反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9日表示,未來黨內將以全民為念推出多項民生法案,面對全球都在拼AI與貿易,台灣卻在大罷免,將會非常不利。朱立倫表示,現今全球都在拼AI與貿易,在現狀中,台灣如何面對挑戰如何改變,正處於關鍵時刻。但是,台灣卻在拚大罷免,對台灣非常不利,社會一定要嚴肅面對這些議題,推出重要民生法案,包括AI基本法、非碳家園、以及金融改革,或是與民生相關的長照保險法等,都是希望讓台灣能夠面對未來挑戰。朱立倫進一步指出,企業都在擔心電價高漲,民眾也關心空汙問題、能源政策或是對於電業的監理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真正的民生法案,但民進黨只有意識形態和政治考量,國民黨則是以全民為念。針對總統賴清德預定明天召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會商國政,增進院際協調與合作。然而,隨著朝野爭執升溫,屆時立法院長韓國瑜的出席格外引發關注。對此,朱立倫則期待賴總統能夠以民、為蒼生為念,團結全台灣,用智慧化解這些衝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超冷門職業「日薪9萬」!1年只做6個月 他揭殘酷現狀:一人難求
大陸哈爾濱冰雕節近日登場,舉凡冰雪兵馬俑、大鑽戒、魔法棒,再到遼寧艦,都在冰雕師手上一一實現。在冰雪遊熱潮下,極其小眾的冰雕師職業登上熱搜。「冰雪遼寧艦」創作者、從業10餘年的冰雕師陳榮欣,目前憑藉專業技能日薪超過人民幣萬元,但也看到行業青黃不接,因為入行頭3年只能摸個門道,需要5至7年才能成為合格的冰雕師。《潮新聞》報導,陳榮欣受訪時表示,冰雪遊熱度下,哈爾濱每年建造更多景區擴大遊客承載力,冰雕師的缺口逐年遞增,每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有數萬人趕工,但很多只能稱「冰建師」,真正冰雕師需要會畫圖紙,精細雕刻。目前,冰雕師這個職業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局,整體年紀偏大,有的臨近70歲,也有一些熱愛冰雕的教師、畫家,退休後加入行列。陳榮欣說,自己已經30多歲了,但在行業裡算是年輕人,「我14歲就連續參加冰雕比賽,再一步步成為冰雕師。初中時,我有百餘名同學也參加冰雕賽,後來逐漸因為學業、家庭等多種原因,淡出冰雕圈。我們那一代人,和我同步成長起來的冰雕師只有3、4個。」在冰雪遊熱潮下,極其小眾的冰雕師職業登上熱搜。(圖/翻攝自潮新聞)陳榮欣透露,冰雕師的收入是根據業務水平、項目大小決定的,當雕刻師具有管理、組織能力時,每天薪水約人民幣2000至3000元(約新台幣9000至1.3萬元);當雕刻師具有承包能力,或是大型冰雕組織設計能力等,工費達到5000至7000元(約新台幣2.2萬至3.1萬元);真正掌握頂尖技術的冰雕師,工費達到1萬5000至2萬元(約新台幣6.7萬至9萬元)。陳榮欣指出,「一般,我們9月份著手設計工作,從11月末開始到次年2月份左右,是工作時間。相當於一年工作6個月。其他不需要工作的時間,對我來說是休息、調養身體的時間。冰雪季很短,隨著冰雕造型需求越來越大,我們工作時期確實很辛苦,日夜趕工是常事。前段時間有個很緊的項目,我4天4夜不停工,做了4個冰雕景觀。」在冰雪遊熱潮下,極其小眾的冰雕師職業登上熱搜。(圖/翻攝自潮新聞)報導稱,冰雕師的第一個難關,是在零下10、20度的環境長時間工作。其次,冰雕造型的掌控很考驗技能。大型尺寸作品打造,一直是技術難點。冰雕、雪雕、冰建築等體積很大,起步尺寸是2米高,雪雕則達到3米高,專業組冰雕比賽中,冰塊尺寸達2米×2米,光投影面積就是4平方公尺。陳榮欣強調,冰雕是藝術行業,需要一定天賦,還要掌控雕刻刀具,這些技術得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我們也會走進高校傳授藝術類課程,讓學生們了解行業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我們還會聯合高校實行新人培養計劃,讓更多學生在理論學習外,得到冰雕實訓。現在,我們後面一代00後,也已經參與到各類冰雕比賽中。希望他們經過一次又一次比賽、磨練,能留在冰雕行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94795/sm-85ab64ba5433d9b77ac9160dd3620208.jpg)
美眾議員提案廢一中政策 林憶君:雖無法律效力但有政治價值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指出,美國24名共和黨聯邦眾議員今(7日)提出決議案,呼籲川普政府廢除「過時、適得其反且不誠實的」一中政策,恢復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並與台灣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以及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三個訴求。林憶君說,對此除表示樂觀其成,面對現在台美關係維持史上最好之現狀,類似決議對台灣來說是觀察美國友台力量消長很好的依據,雖無法律效力,但仍具有一定的政治價值。林憶君分析,對於美國眾議院通過此種決議案,主要是國會議員藉此公開表達個人立場的方式之一,通常也是國會表達對特定議題的立場或意見,並無需遞交總統簽署成為官方文件,因此,並不具法律效力,對行政部門也未具強制力。「台灣並無須對這個提案的三項訴求有過高期待,但認同該提案對台在國際地位仍有一定的政治價值,因為這是觀察美國國會友台力量消長很好的依據。」林憶君分析,領銜提案的Tom Tiffany(帝芬尼)議員,這些年就數度提出類似決議案,是長期友台議員;如果對美國外交影響力更大的參議院願意提出更多類似提案,則表示國會友台力量逐漸增長。林憶君說,面對美國聯邦眾議員願意在國會決議案中呼籲川普政府應採取相關措施,恢復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並挺台加入國際組織取得完整會員資格,欣見美國友台力量的忠實協助。林憶君也相信,當未來美國友台力量持續凝聚到一定程度時,一定可以讓美國政府願意改變對台政策的說服力會越來越強大;同時也期盼賴政府與外交部,面對現在台美關係維持史上最好之現狀,應該「打鐵趁熱」積極建立更多互信良好的溝通平台,共同面對全球各項挑戰,讓台美堅實的合作夥伴關係更加「堅若磐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94726/sm-a2e284c455d469855396649e8c1a2a07.jpg)
大S猝逝/具俊曄喊「不讓惡人接觸孩子」 律師揭現實面:恐事與願違
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遊時染上流感併發肺炎,不幸病逝,享年48歲。丈夫具俊曄昨(6)日首度發聲表示,「遺產權利將全留給S媽」,對此,律師李怡貞坦言,若真要拋棄繼承,還是要向法院以書面為之。具俊曄昨晚發出聲明,提到自己這幾天正在經歷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悲傷和痛苦中,關於大S遺產部分「所有的遺產,熙媛在生前為了保護她最愛的家族,用心血換來的,所以我會把我所有的權利都讓給熙媛的媽媽。關於孩子們,我不要讓任何惡人接觸孩子們,都透過律師用法律措施讓他們安全的成長到成人。」不過,具俊曄已將惡人接觸孩子這部分刪除,並在限時動態重新發出實際想表達的語意,「關於孩子們應得的財產,希望在律師的監督下,都能妥善把孩子的權利維護好。」具俊曄(左)痛失摯愛,承諾將遺產留給大S媽媽。(圖/具俊曄IG)律師李怡貞對此發表看法,直呼具俊曄的文章很帥,但根據民法規定,要實際拋棄繼承,必須在3個月內向法院提出拋棄繼承聲請書,並備妥拋棄人戶籍謄本、拋棄繼承聲請書等相關文件,且提交了就無法反悔。李怡貞分析,若具俊曄的文章裡惡人指的是汪小菲,礙於汪小菲是生父,很可能會事與願違,只能用一些暫時處分的手段拖一點時間。若指的是張蘭,李怡貞表示祖父母確實沒有單獨主張會面交往的權利,只能共同參與,也就是汪小菲探視時一併參與。按照現今法律,大S過世後汪小菲可取得單獨監護權,可主張把孩子帶在身邊,李怡貞點出實際問題,「反而變成娘家親友未來如何探視?未來與大S娘家的爭議勢必再起,勢必用一些訴訟手段來拖延時間。」李怡貞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汪小菲願意讓孩子維持現狀的穩定生活,也願意持續支付扶養費,孩子未來繼承到的相關遺產與他一概無關,願配合協助全數信託直至孩子成年為止。此外,有網友在具俊曄的貼文下留言,分析他放棄繼承的後果,遺產恐會落入孩子生父手中,「你的心意很好,但是台灣民法繼承不是你拋棄繼承或你指定你那份繼承給S媽就能達成,不是的。相反地,假如你放棄繼承,在台灣繼承順位上全部變成她兩個小孩的,現在最大問題是小孩未成年,母親死亡後,孩子的監護權及法定代理人會自動變成生父,如果你拋棄你繼承的權益,這些遺產以台灣民法繼承順位上會全部都會落入生父手中了(未成年子女繼承遺產由法定代理人代管),這樣反而保護不了兩名孩子與熙媛的媽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4180/sm-001de16a4746a470071d57d84a2f7bae.jpg)
陸27歲男星大年初二病逝「身邊沒人陪伴」 友人曝死因:以為普通感冒
小病真的不能輕忽!藝人大S(徐熙媛)感染流感併發肺炎病逝日本,享年48歲。沒想到中國也傳出類似案例,27歲男星梁祐誠因中樞神經感染,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結果病情急轉直下,最後在醫院不幸過世。梁佑誠出生於1998年,已經在演藝圈中打滾多年,雖然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但他仍然十分努力和自律,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包括《卿卿我心》飾演張柏、《花倌唐小仙》飾演賈丁、《幻樂森林》飾演徐昊。然而成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他始終沒有迎來事業的巔峰時刻,最後不幸過世。梁祐誠演過許多戲劇,但仍默默無名。(圖/翻攝自微博)事實上,梁祐誠在過年前身體就出現狀況,起初他和朋友都認為只是小問題,去醫院治療休息幾天就沒事了,除夕前一天2人還在微信上聊天,朋友表示:「生病老難受」,要他早點休息不要熬夜了,梁佑誠則以語音回覆。梁祐誠和朋友的對話。(圖/翻攝自微博)豈料才過一天,朋友打電話過去,梁佑誠就沒有再接聽,猜測是因為病情加重,並沒有選擇回老家和親人團聚,而是一個人住進醫院,直到大年初二病逝,臨終前身邊沒有人陪伴。演員好友吳旭一從共同好友口中得知,梁佑誠具體的病因是中樞神經感染,悲痛寫下:「你跳出了時間,成為一顆星星,你長眠我們長念,我的好朋友梁祐誠,一路好走」,難過之情表露無遺。梁祐誠自己住進醫院,臨終前身邊沒有人陪伴。(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中樞神經感染是指腦部或脊髓受到病原體的入侵而導致發炎現象,通常會引發腦膜炎或腦炎,80%以上的病例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假如沒有及時治療,最嚴重可能癱瘓、昏迷、甚至死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3946/sm-7c9ef64c05d60362bcbc551d7d952678.jpg)
日本流感「愛子公主」也確診!專家建議出遊「2週前」打疫苗 勿忘投保異狀即就診
冬季流感疫情連環爆,不只台灣,鄰近的日、韓也處於流行期。女星大S近期赴日旅遊,不幸染上流感併發肺炎驟逝,引起不少民眾憂慮:若是近期前往日本,該怎麼自我保護?對此,旅日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林氏璧)建議,赴日旅遊的民眾可以事先準備,或到到當地藥妝店購買幾類常見藥物。中醫師辛重毅也曾透露,日本有許多中醫漢方藥,比如常見的銀翹散和葛根湯,都對感冒或病毒感染發燒有效。不過他仍提醒民眾出行前應購買保險,若旅途中身體出現狀況,第一時間就醫。據《康健雜誌》報導,從去年年底開始,不少民眾趁聖誕、元旦、春節等連假前往日本旅遊。由於日本流感正流行,不少民眾不是在旅行途中就開始感到不適,就是返台後開始發燒。就連當地民眾也紛紛中招,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在今年12月底到1月間流感最高峰時,一週曾有258萬人因感染流感就醫。就連日本皇室「愛子公主」,也在2024年12月23日確診A流,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以至於無法出席明仁上皇91歲生日聚會。旅日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林氏璧)建議,一般民眾在日本感染A型流感,可能難以就醫。民眾可以事前準備或至日本藥妝店購買以下藥物:一、對抗發燒喉嚨痛:止痛藥。二、止咳化痰、對抗鼻塞鼻水:綜合感冒藥。三、對抗喉嚨痛:喉嚨噴劑、喉糖等。林氏璧還指出,我國疾管署普遍建議65歲以上高齡族群及慢性病等免疫力較低的患者,可同時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若是年輕、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族群,為避免赴日旅遊卻感染流感、敗興而歸,還是可以在出發日「2週前」提早施打流感疫苗,藉此提升保護力。抵達當地後,則建議透過盡量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勤洗手等方式保護自己,如果天氣太冷難以或無法以肥皂洗手,也可以準備乾洗手及酒精消毒。另針對部分民眾在社群上提問「旅行平安險是否能在確診流感後派上用場?」林氏璧則表示,除台灣5類法定傳染病外,出現「海外突發疾病」例如在日本感染A流,只要收齊日本醫療院所就診醫療收據及診斷書,旅平險多半可以給付。但仍建議在出國前,先仔細閱讀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項目」,了解自身權益保障。中醫師辛重毅此前也曾透露,常遇到有人詢問「去日本自由行發燒該怎麼辦?」事實上,台灣的科學中藥源於日本,因此日本也有中醫漢方退燒藥,而且品質不錯。最常見的「銀翹散」和「葛根湯」,2者針對感冒或病毒感染發燒都有效,但主治症狀略有不同,「銀翹散適用喉嚨劇痛或合併發燒的症狀。葛根湯適用發燒、筋骨痠痛、身體熱,汗卻流不太出來的症狀。」辛重毅還提到,比較少見的「柴胡桂枝湯」和葛根湯主治症狀類似,主要用來治療發燒冒冷汗、容易畏寒等症狀,「簡單結論一下,發燒的時候喉嚨劇痛:銀翹散。痠痛無汗:葛根湯。發汗畏寒:柴胡桂枝湯」。不過辛重毅也提醒,如果服藥後2日內發燒狀況沒有緩解,還是要儘快就醫。辛重毅建議,大家入境第一時間,可以在機場投保旅遊醫療險,還可透過「Visit Japan web」網站投保。當身體出現狀況,第一時間還是建議先去醫院就診,迫不得已再自行服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3682/sm-d2108cf9f4dfddb2177cabdba60b2e59.jpg)
南非再度迫我代表處限期遷館 外交部強硬回應
南非政府再度迫我限期遷館,外交部今天表示,中國在南非對我打壓更變本加厲。外交部長林佳龍接獲外館通報後,第一時間召集應變小組討論因應方式,並指示立即召見南非新任駐台代表Zakhele Mnisi並表達我政府嚴正關切。外交部強調,我政府對於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也會持續秉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與南非政府溝通。外交部指出,外交部自去年10月起,透過外交管道,持續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溝通並瞭解南非對未來台斐雙邊關係的看法,同時堅守我方絕不接受片面改變現狀的立場。南非政府於今年1月下旬再度致函我國駐南非代表處,要求我駐處在今年3月底前搬離首都普利托利亞,甚至試圖將我駐處降級並更名為「貿易辦事處」。外交部指出,近期南非第二大黨「民主聯盟」(DA)聯邦主席梅爾(Ivan Meyer)因來台訪問,遭中國政府宣布制裁;南非政府目前與我國仍在協商當中,卻再度要求我駐南非代表處限期遷出首都,顯示中國在南非對我打壓更變本加厲。對於南非政府再度迫我限期遷館,外交部長林佳龍於接獲外館通報後,第一時間再度召集應變小組討論因應方式,並在年假期間與國內外相關同仁隨時保持聯繫,同時也指示亞非司司長賀忠義立即召見南非新任駐台代表Zakhele Mnisi並表達我政府嚴正關切。外交部再次強調,我政府對於不接受南非政府片面違反雙邊協議的立場不變,也會持續秉持對等及尊嚴的原則與南非政府溝通;後續將視南非政府回應,同時依據我方相關規畫,決定因應方式。相關進展也會適時向全體國人及媒體朋友們說明。外交部再次嚴正呼籲,作為本年G20峰會主辦方的南非政府,應遵守1997年的雙邊關係法律架構,在台斐雙方獲得協商共識前,不應對我駐處採取任何強制手段,或其他可能干擾駐處運作及僑民服務功能的行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93632/sm-04540b1b49c2b3b1d66df7719e450c0c.jpg)
泰晤士報專訪蔡英文 回顧川普前任期:台美溝通強健、頻繁、明確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英媒「泰晤士報」專訪,回顧美國總統川普第一次總統任期(2017~2021年)時台美關係時表示,她對與川普團隊合作印象「積極正面」。蔡英文在訪談中指出,當時2國針對國家安全議題有強健、頻繁、明確的溝通。這樣的雙邊溝通是她當時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基礎。台美之間當時在經濟、教育和文化交流也有明確可觀的進展。泰晤士報(The Times)今(2)日刊出一則中華民國前總統蔡英文專訪,標題為「我領導台灣八年——這是我讓川普站在我這邊的方式」(I led Taiwan for eight years — this is how I kept Trump on my side)。報導提到,受國際情勢影響,蔡英文與川普2人從未見面,但2016年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後,蔡英文曾致電川普,在電話中祝賀他勝選;兩人並討論政治、經濟、區域安全等議題。當時是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後,台美雙方領導人首次直接對談。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她無法詳細透露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台美如何進行溝通,但雙邊合作成果包括美方核可重要對台軍售,台灣對此十分感激。「泰晤士報」還指出,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美國對台軍售金額創近40年新高。而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台灣的國防預算增長80%。川普去年競選期間曾批評台灣投資自我防衛不足,並稱台灣的防衛預算應達GDP(國內生產毛額)10%,而台灣目前國防預算為GDP中2.5%。蔡英文指出,台灣已接收到川普傳達的訊息,將十分樂意與美方討論如何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台灣願意增加國防投資,也有必要與美方就「該做什麼」達成共識。蔡英文還在訪談中提到,她確定北京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戰爭,並試圖從中學習。她希望北京從中得到教訓,即在台灣海峽發動戰爭,將讓中國在軍事、政治、財政等領域付出重大代價,北京對此應該「更加謹慎」。除了常規軍事威脅,報導還指出,台灣遭遇的網路攻擊強度在全球數一數二,此外眾多假新聞和宣傳攻勢。據國安局評估,台灣政府網路系統在2024年每天平均遭攻擊240萬次,是2023年每日平均次數的2倍,且多數可溯源至中國。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面對錯假訊息攻擊,英國的作為和經驗值得台灣參考。她透露,台英雙方曾就如何應對錯假訊息進行交流,「這十分有幫助。」談到2024年10月原本規劃的英國訪問行程,因為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當時即將訪問中國而遭到延後,蔡英文坦言此一決定「令人失望」,但她能「理解」英方相關決策的時機點。「泰晤士報」還詢問了她對英國現任工黨政府尋求與中國發展關係的看法。蔡英文直言「這可能給台灣造成風險」。不過,她也提到,一旦工黨政府對中共有更多瞭解,或許就有可能在台海兩岸之間維持平衡。報導還指出,此次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他身邊的團隊中,既有對中鷹派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有在中國具龐大商業利益、普遍被視為親中派的科技大亨馬斯克(Elon Musk)。美國有許多亞洲盟友夥伴為此擔憂,川普會試圖與北京達成「交易」。此前,川普曾數次公開表示中國可以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包括21日在白宮面對媒體,以及23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談話,都曾提及此一論點。泰晤士報指出,台、美都有人擔憂,受中國與「交易」因素影響,台灣從美方獲得的支持可能會減少。蔡英文表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獲得的成就讓全球關注,但世界應當知道,台灣遠遠不僅在晶片製造居於領先地位。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台灣在2019年創亞洲先例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是得來不易的成就,「我為台灣人民感到驕傲」。台灣有自己的政府、司法體系、國防部隊,自主與世界各地建立關係、進行貿易,「世界應該要夠勇敢,承認我們的存在。」蔡英文強調,她依然支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儘管如此,「任何人都不應低估台灣捍衛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的堅定決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3441/sm-b0c984479fe6d3155f90c6beba593466.jpg)
新會期一開始就戰?李彥秀指賴總統態度是關鍵
立院新會期2月3日就要辦理報到,因應國會朝小野大,再加上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山雨欲來,政院近期擬召開擴大行政立法聯繫會報。不過,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立委李彥秀直言,民進黨不願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也不釋出談判籌碼,若執政黨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會議與會報恐怕也難化解政治僵局。李彥秀並表示,2月3日立院立院新會期就要開始,馬上就會處理「選罷法」修正案的覆議,後面還有「財劃法」修正案以及「總預算」的覆議案,這些都是兩院直接的「火車對撞」,緊接著又有「大罷免」政治浪潮將持續到八、九月,朝野對峙的力道強度恐怕只會有增無減。罷免結束,朝野政局恐怕更難以樂觀。李彥秀指出,政院缺乏與立院溝通協調,問題在「心態」而非「手段」,行政院長卓榮泰過去外號「蘋果」,就是因為卓榮泰善於溝通、不易動怒,但是去年五月就任行政院長以來,卓榮泰溝通與協調的專長顯然沒有發揮,「覆議、釋憲、對嗆」成為面對朝小野大的「新三寶」,包括過去善於在檯面下喬事情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後來都跳到第一線當罷免急先鋒。她認為,民進黨並不願意與尊重承認朝小野大的政治現狀,仍活在完全執政的夢幻當中,再加上賴清德不願意釋出談判的籌碼,若不能從心態上認清現實,再多的會議與會報恐怕也無濟於事。李彥秀說,行政團隊缺乏溝通不是現在才受到注意,早在去年新政府上台不久就已經是「綠營茶壺裡的風暴」,去年六月就傳出綠委抱怨,內閣團隊被綠委私下形容為「外星人內閣」。如今,一年快過去了,行政、立法「磨合期」顯然還在繼續,如果連綠營委員都抱怨連連「大鳴大放」,行政團隊恐怕真需要在心態上要「大徹大悟」,在作法上要「大破大立」。李彥秀強調,如果賴清德總統的態度不改,民進黨的心態不改,凡事都是「油門踩到底」,既使罷免結果產生的「最新民意」,仍然難以化解政治僵局。解鈴還需繫鈴人,鑰匙一直在賴清德總統的手上,差別在賴清德總統是否願意打開朝野和解的大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2702/sm-89b07547f72b406288337e29435d6e83.jpg)
若倒閣能解朝野僵局 卓榮泰嗆:我願意請衝我來
不滿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減凍結,行政院長卓榮泰曾表態將對此覆議,遭藍白數度轟下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天好多國民黨立委都叫他下台,「不必叫啊,你們可以做啊,你們就再瀟灑一次,再提個案,一提案就會過」,強調現在國家被11個人主導操控,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國會生態,怒嗆「倒閣,我敢!藍白不敢,但是我希望他們敢」。卓榮泰表示,覆議憲法賦予政院的權利和義務,「所以我們會繼續做」,他也反問,經過百工百業反彈後,已經形成全民運動,難道藍白立委沒有感受到一絲絲社會壓力?還要靠著黨意或靠著1至2人在指揮就硬衝硬撞嗎?強調年後若賴清德總統同意,將針對總預算提出覆議,讓國會重新審議法案的機會,卓榮泰指出,從他上任的那一天開始,便知道面對這樣的國會結構,必定有一天會爆發一件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何時何事而已,細數立法院職權行駛法,到憲訴法、選罷法、財劃法造成種種爭議對立,到現在的總預算質疑有違憲的程度,強調自己不會放任這狀況在未來一年當中淪為國家現狀。卓榮泰表示,每一次立法院最懸殊的比數就是62對51,「就那11個人在主導國家的走向」,這是非常危險。卓也怒嗆,他們不敢提倒閣,「但是我希望他們敢」,認為還有很多的人可以在憲政體制下好好做好國家的事情,不一定要是某個人,但若國家操總操縱在11個人的手上,這個國家會非常危險。若倒閣能解決目前的問題,願意下台?卓榮泰表示,「我願意」。對於若到時民進黨票數還是沒過半呢?卓榮泰強調,那就是民進黨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國家,代表努力不夠,不然不會陷入今天這個狀況。「今天不是我要,是我敢、他們不敢。」卓榮泰直言,如果藍白敢提倒閣,沒有什麼好考慮,他也不會因為藍白不敢,就橫著走路、亂來,還是會在憲政體制下把事情做好;他說,今天好多國民黨立委都叫他下台,「不必叫阿,你們可以做阿,你們就再瀟灑一次,再提個案,一提案就過了」。若改選民進黨是否有機會反敗為勝?卓榮泰指出,他們會全力衝刺讓國會生態能夠改變,未來不必再面對這樣的國會結構,他也說,當然不是認為永遠的一黨的獨大是好的,但是國會裡面,如果沒有辦法合理去討論,都是用這種報復、情緒性的宣洩,永遠在國會裡面這樣蔓延,而且沒有辦法溝通,那再多黨都沒有用,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國會生態。此外,如果在野黨願意讓步,將先幫哪幾個部會爭取經費?卓榮泰回應,依序是國防部、外交部、台電、文化部和一直在推動的社會住宅等,至於行政院長的特別費「全部刪掉都沒關係」,把別人的都恢復,「有什麼氣就出在我身上、衝著我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6/392576/sm-b0b8cfcb5f9f872760d356009d3eb4fb.jpg)
台東聖安宮辦擲筊比賽!3日內不限次數挑戰 總獎金高達6萬元
迎接巳蛇年,台東縣鹿野鄉聖安宮結合傳統擲筊問卜儀式,首次舉辦「擲筊比賽」,將於29日(初一)至31日(初三)登場,總獎金高達6萬元。聖安宮主委李樹根表示,賽事免收報名費,希望「筊筊者」們踴躍參賽。聖安宮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鹿野鄉永安村的信仰中心。往年農曆春節期間,宮廟發放祈福紅包予參香的信眾或走春的民眾,今年創新推出「擲筊比賽」,結合民俗文化與趣味活動,拉近民眾與傳統信仰之間的距離。聖安宮主委李樹根說明賽制,「擲筊比賽」自農曆初一至初三止,參賽者須連續擲出5個聖筊,方可進入英雄榜,未入榜者予以淘汰。賽事期間不限次數挑戰,最終以聖筊總數決定名次。聖安宮蛇年擲筊比賽獎項豐富,冠軍獎金3萬元、亞軍1萬元、季軍5000元以及參賽獎,總獎金達6萬元。李樹根表示,比賽不僅免收報名費,還提供多次挑戰機會,歡迎「筊筊者」們踴躍參賽;若活動反應熱烈,未來將擴大辦理。宮廟指出,擲筊是一項富有文化意涵的民俗儀式,信眾透過筊杯落地後所呈現狀態,得知神明旨意。例如,一凸一平的「聖筊」表示神明允許;兩平面的「笑筊」代表神明笑而不答;兩凸面的「陰筊」則表神明不同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92458/sm-c3168779472c66993893b0b7eaf2d907.jpg)
美中外長通話關注台海 外交部表示肯定:持續展現自衛決心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中方外長王毅通話,其中強調美國對區域盟友的承諾,以及嚴正關切中方對台灣及在南海的脅迫行動。對此,外交部表示肯定與歡迎,也指責中方在其新聞稿中,再度針對台灣發表種種悖離現實的謬論。也期待未來進一步強化與川普政府合作,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透過對美軍購、國防改革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等途徑,全方面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與韌性。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與中共外長王毅於美東時間1月24日通話,強調美國對區域盟友的承諾,以及嚴正關切中國對台灣及在南海的脅迫行動。對於盧比歐首次與中方外長互動時,即表達美方嚴正關切中方持續脅迫台灣,以及中方在區域蠻橫軍事擴張、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等行徑,外交部表示肯定與歡迎。外交部也注及,中方就本次通話的新聞稿中,再度針對台灣發表種種悖離現實的謬論。我方再次嚴正強調,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已是長久以來的客觀事實,也是台海的現狀。外交部期待,在台美關係堅實友好的基礎上,未來進一步強化與川普政府的合作,並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透過對美軍購、國防改革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等途徑,全方面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與韌性,並持續深化台美緊密的安全與經貿夥伴關係,共同促進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1557/sm-ba3ef81f0b254afb3c3a78a1ad99ab9e.jpg)
檳榔西施要消失2/專法上路一半以上檳榔攤將倒閉 公會:230萬人會失業
台灣檳榔文化歷史悠久,早在4、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先民嚼食,檳榔每年更創造百億元的經濟價值,但研究證明嚼食檳榔會造成口腔疾病,衛福部於2024年底預告將列管檳榔,要求業者合法申請,嚼食場所也有嚴格限制,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公會大力反彈,擔憂恐衝擊全台230萬元相關人員生計,希望建立溝通管道,盼與政府取得共識。據了解,檳榔種植地點遍布全台,種植面積僅次於稻米居全國第二,以南投、屏東、嘉義為主要產地,1999年種植面積達到最高峰5萬6596公頃,產量高達17萬3907公噸,如今每年創造上百億元經濟價值,但其對口腔健康的危害也是不爭事實。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03 年確定檳榔果實屬第一級致癌物,誘發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全台每年有8000人罹此癌,其中男性因口腔癌死亡的比率更是高居第四,因而在2024年12月18日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預計將檳榔正式納管。《檳榔防制法》規定嚴格,要求販售業者須向在地縣市政府申請營業登記,待核准後才可合法販售,且須比照菸品在包裝上標示警語及警示圖文,並得禁止未成年人和孕婦嚼食檳榔,嚼食地點也有禁止,學校、醫事機構、圖書館等社會教育機構,和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將來都禁止食用,業者還需配合政府進行檳榔抽驗,通過農藥殘留、重金屬等標準才得以販售。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代表業者發聲,點出產業現狀盼與政府取得共識。(圖/趙世勳攝)桃園市檳榔聯合職業公會理事長李密表示,若草案通過後會有一半以上檳榔攤面臨歇業危機,透露全台檳榔攤大半開設地點多為鐵皮屋或是住家,因不屬於商業用地,在申請營業登記上恐面臨阻礙。「檳榔產業已經沒落了,這個法案更是沉重打擊。」李密說,檳榔銷量與過去對比逐漸走下坡,已經是夕陽產業,面對草案突來的頒布對業者及整個產業鏈來說,是非常大的衝擊,認為若專法上路後,業者恐因無力配合而面臨生計上的危機。李密也強調,檳榔販售或從業人員的大多是在社會上相對弱勢的族群,例如單親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抑或是在求職上容易碰壁的更生人,會選擇門檻相對低的檳榔產業,只為了謀一份溫飽,倘若大量檳榔攤倒閉,恐導致這些「艱苦人」失去本就稀有的工作機會。「說轉職何其容易,但大部分都沒有能力。」李密無奈透露,隨著嚼食人口的減少,檳榔業者的平均收入約3、4萬元,只夠滿足三餐溫飽,無法再存更多錢,在資源和選擇不多的情況下,儘管業者有心想轉職也面臨重重阻礙,面對草案推動猶如晴天霹靂,全台恐有230萬人遭受嚴重衝擊。檳榔產業瀕臨夕陽化,生意下滑又面對突來草案頒布,讓業者不知該何去何從。(圖/趙世勳攝)除了販售業者遭受衝擊,檳榔農也連帶受到影響,雖政府有輔導農民廢園轉作油茶生產苦茶油或是果樹,來縮減檳榔種植面積,不過成效卻相當有限,無論是果樹樹苗價格及管理人力成本,都比檳榔樹高上不少,希望政府能匯集農民意見,調整輔導措施來提高農民轉作意願。李密表示,草案預告後,大量業者和農民在公民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留下數千則留言,字字句句都是從業人員希望保住飯碗的卑微心聲,全台十大工會、五大產區及檳榔農民皆有派出代表與政府持續協商,除了寄出陳情信外也將於2月10日上街遊行,表達意見捍衛自身權益,期盼能與政府在60天預告期內達到良性溝通,傾聽業者心聲並取得共識。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並邀請相關團體召開溝通會議,於1月21日會議中取得共識,承諾草案不會在2月17日送出衛福部,預告期過後仍會持續蒐集各方意見進行調整。草案中檳榔業者需向地方政府申請營業登錄之部分暫緩實行,並以輔導為優先會同農業部、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會,研擬相關輔導規定及配套措施,業者也承諾配合不販售檳榔給未成年、孕婦族群,並共同推動摳腔黏膜篩檢,將檳榔的危害降至最低,而2月10日預計在立法院前的陳情活動決定暫緩執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1424/sm-718b09eb533da0e95b2c02cba6a6c671.jpg)
驚悚畫面曝!7歲童搭纜車墜落 媽控滑雪場疏忽
大陸河北張家口滑雪場近日釀意外,一名女孩搭纜車墜落,所幸無大礙,母親控滑雪場工作人員疏疏忽,纜車電話打了也沒人接。對此,滑雪場也加強安全措施。據兔子娛樂報導,河北張家口滑雪場一名7歲女孩搭纜車墜落,現場一片驚呼,女孩家長也聯繫相關負責人並報警,所幸女孩身體無大礙,目前已在家休養。從網友錄下的畫面可見,女孩身穿著滑雪裝備,整個身體懸掛半空中,疑因過度恐懼,她的腳不停亂踢,媽媽雖然想伸手救,卻因為纜車護欄壓住,讓她無法彎下腰,女孩掉下去樹林後,下面一片漆黑,難已看清狀況。母親控滑雪場工作人員疏忽。據媽媽說法,當時情況緊急,孩子上車前沒有及時調整好姿勢,整個人趴著,而工作人員可能沒注意,直接將護欄壓下,她發現狀況不妙馬上大喊,但纜車還是沒停下,媽媽和一旁的女子一直拉女孩身體,直到過了比較高的危險區域,2人也累了,最後才出意外。媽媽也指出,當時有另一位大哥幫忙打纜車上的緊急救援電話,不過都沒人接。據悉,原來那號碼的工作人員半年前就離職了,但景區一直沒換電話。女孩說,掉下去時她腦袋一片空白,最後卡在樹枝上,聽到救援叔叔的聲音她大聲呼救。對此,滑雪場表示,他們已換新號碼,也會加強安全措施,避免再發生類似情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1065/sm-fb3996c4633d6eb834162a89f56bc958.jpg)
就職典禮前夕亂糟糟 美國5城市民眾走上街頭「反川」
在川普的就職典禮準備進行之際,美國5個城市於18日發生了民眾示威遊行的情形,抗議活動在華盛頓特區、紐約市、西雅圖、舊金山與洛杉磯等地發生。 根據《BBC》報導指出,在紐約市,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曼哈頓,舉著標語呼籲保護女性權益、氣候正義以及移民政策改革。參與者中有來自多個社區的活動人士,他們強調團結的重要性,並譴責川普政府的分裂政策。一位參與者表示「我們需要站出來,對抗那些試圖壓制基本人權的人。」西雅圖的街頭則湧入大量示威者,尤其是在市中心的派克市場附近,抗議者以公開演講和音樂表演來吸引更多關注。當地的遊行活動強調了移民議題和環境保護,許多家庭是全家一起參加,表達對川普政策的不滿。一名參與者指出「我們在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這場抗議是必要的。」洛杉磯的集會同樣吸引了大批人群,抗議者從市政廳出發,遊行至市中心。活動中不乏創意標語和藝術裝置,批判川普的性別歧視言論和移民政策。一位示威者分表示「作為一名女性,我不能沉默。川普的政策影響了太多人,我們必須讓世界知道我們反對這一切。」(圖/達志/美聯社)舊金山的示威者們則排成長列,直接舉著標語橫跨整座金門大橋。示威者們強調,加州作為多元文化象徵的地位,堅決反對川普試圖削弱移民權益的政策。一位舊金山居民表示「這座橋連接的不僅是兩端,更是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象徵,我們要保護它。」在華盛頓特區的抗議活動中,人群從三個主要公園出發,最終聚集於林肯紀念堂。這次遊行參與人數雖不及過往,但抗議情緒依然高漲。抗議者們舉著標語,呼籲停止壓迫女性和少數族群,並強調維護氣候正義。與此同時,部分地區也發生川普支持者與示威者對立的情形。在華盛頓紀念碑附近,少數川普支持者頭戴「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紅色帽子試圖發聲,結果與抗議人群發生激烈的口角。一名川普支持者蒂華利斯(Timothy Wallis)表示,雖然他尊重抗議者的權利,但對於抗議者的莫名敵意感到困惑,認為美國的現狀亟需更多溝通與和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90841/sm-41e3cf33507e0f679aebab88de1a86ea.jpg)
川普新任期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 「四方安全對話」就職翌日登場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國務卿和澳洲、印度、日本的外交部長,預計將於21日,也就是美國準總統川普就職日的後一天,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專家表示,此次會議是川普新任期的第一項重大外交活動,將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連續性發出強烈訊號。路透、美國之音報導,四方安全對話是美日印澳這些國家,在對中國影響力日增的共同擔憂下所形成的。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和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預計將出席該就職典禮。知情人士表示,川普的國務卿提名人、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似乎有望於20日獲得參議院的確認,為次日的「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鋪平道路。分析人士表示,在川普新政府如此初期階段召開會議,不太可能推出新的倡議,但會發出強烈訊號。四方安全對話這個團體,旨在表明印太地區民主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替代中國的有吸引力的選擇。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印太專家艾德爾(Charles Edel)說,「他們(在會議中)將要做的是相互認識,回顧四方安全對話的現狀,發出連續性的訊號,並開始勾勒出他們希望將該對話帶到哪個方向的想法。」澳洲、日本和印度外長預計也將與盧比歐舉行雙邊會談。黃英賢可能會尋求保證,確保由澳洲、美國和英國發起的「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將按計畫繼續進行。川普尚未公開評論該項目。岩屋毅17日表示,他將強調日本為美國提供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價值。印度一名外交部官員則表示,印度希望討論四方安全對話如何在技術和綠色能源方面加強合作,該團體既不是一個反中聯盟,也不是中國認為的「新北約」。前澳洲官員、現任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約翰(John Lee)表示,這些訪美的外交部長們希望緩解人們的擔憂,即對川普第二屆政府預示著美國將走上更孤立主義的疑慮。他說,「(這是)其他成員國確保川普政府第二任期繼續將四方安全對話視為印太地區關鍵安排的機會,以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