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研究
」9類人不適合喝咖啡! 重症醫示警:1疾病每天2杯「死亡風險暴增105%」
喝咖啡已是許多現代上班族的例行公事,但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也提醒,其實有「9類人」不適合喝咖啡,包括缺鐵性貧血、心律不整、大腸激燥症患者,以及孕婦、未成年等。其中根據日本研究,嚴重高血壓者,若每天喝2杯咖啡或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還會爆升105%。黃軒近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解釋「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他提醒,雖然咖啡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飲品,因其獨特的香氣和提神醒腦的效果深受人們喜愛,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咖啡,尤其是以下這「9類人」:高血壓患者根據日本研究,在正常血壓高的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其實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降低了16%和25%。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其實喝咖啡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血壓在第一級(收縮壓 >140mmHg)的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升高了16%和6%。嚴重高血壓(收縮壓>180mHg)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26%;而每天喝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風險則升高了105%。另根據1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的研究指出,患有嚴重高血壓(≥160/100 mmHg)的人群,每天喝2杯或以上的咖啡,可能會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1倍多,「所以如果你的血壓偏高或控制不好,可能要考慮減少咖啡的攝入量了。」心律不整患者心律不整患者不適合飲用咖啡。因為咖啡因能夠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對於已經存在心律不整的人來說,這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引發嚴重的後果。容易焦慮/恐慌的人患有恐慌/焦慮等情緒問題的人群,也應謹慎飲用咖啡。因為咖啡因可能加劇這些情緒問題,導致焦慮、緊張等不適感加重。根據2022年的1項瑞典研究發現,5杯咖啡的咖啡因劑量,就會引起大部分恐慌症患者的恐慌開始發作。研究還顯示,咖啡因也會使健康的成年人,增加更多的焦慮情緒!孕婦孕婦也應謹慎飲用咖啡。根據研究,咖啡因攝入過多,可能會增加流產、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風險。雖然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完全避免咖啡。大多數健康專家和研究建議孕婦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不應超過200毫克,「這意味著,如果你是孕婦,最好限制自己的咖啡攝入量,或者選擇無咖啡因的飲品。」胃食道逆流患者火燒心的人,確實需要避免飲用咖啡。咖啡含有咖啡因和其他酸性物質,這些成分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從而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胃酸倒流和燒心症狀。而咖啡中的酸性物質,還可能對食管黏膜造成進一步刺激,尤其將加重食管黏膜的症狀。大腸激燥症患者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確實應該小心咖啡的攝入。咖啡因含量可能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痛、腹脹或是腹瀉,特別是對於腹瀉型的大腸激躁症患者,咖啡因可能會加劇症狀。除了咖啡因,咖啡中的其他成分,如多酚和植酸,也可能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研究發現,即使是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也可能引起大腸收縮,對於某些人來說,喝咖啡後可能會有立即想上廁所的衝動。失眠患者睡眠障礙的人應避免飲用咖啡。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是一種能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對於已經存在睡眠障礙的人來說,咖啡因可能會加重失眠、多夢等症狀,影響睡眠品質。睡眠障礙的人群,應避免飲用咖啡,特別是在睡前幾小時內攝入。研究顯示,即使在睡前6小時內喝咖啡,也可能對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咖啡因,會減少深度睡眠階段,延長入睡所需時間,並可能導致整夜睡眠不足。缺鐵性貧血患者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注意咖啡的攝入。咖啡中含有的多酚、咖啡因、植酸等成分會與鐵結合,降低鐵的吸收率,從而影響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這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未成年人兒童及青少年真的不宜飲用咖啡。因為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咖啡因的敏感性和代謝能力相對較低。飲用咖啡,可能容易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睡眠、情緒和學習能力,不利於其健康成長。黃軒也在文末強調,享受咖啡帶來的提神效果時,也要考慮到它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當然,如果你沒有以上問題,適量喝咖啡還是有好處的喔! 咖啡可以提神醒腦、增加代謝、甚至還有抗氧化、預防慢性病的效果呢!不過,記得要適量喔!每天最多不要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大約是2至3杯咖啡的量即可。」
嗜賭症毀了水原一平!醫教「2問題」自檢 警示:賭博成癮自殺風險高15倍
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隊球星大谷翔平的翻譯水原一平,近日遭外媒爆料,涉嫌挪用大谷翔平帳戶中上億元款項用於非法簽賭,目前已被道奇解雇。水原也向媒體坦承,自己受到賭博成癮問題所困擾。事實上病態性賭博(賭博成癮、嗜賭症)在美國精神醫學會已被列入心理疾病之一。該如何知道自己賭博成癮?醫師蘇璿允指出用「2問題」就能判斷是否該就醫治療。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劉書瑋曾表示,「嗜賭症」患者會對賭博產生耐受性,也就是隨著投入賭博時間越久,需要投注更多時間及金錢在賭博上,才會出現對賭博的興奮和刺激感;一旦停止賭博就會出現焦慮、易怒等類似物質成癮戒斷的症狀。而據瑞典研究發現,患有賭博成癮問題的成年人,自殺死亡風險是其他成年人的15倍。那麼,民眾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的問題?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的主治醫師蘇璿允,專門協助病患面對賭博、酒精等身心成癮的問題。他過去曾在自己的粉絲專頁「你的停賭良伴.蘇璿允醫師」中發文解釋,想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問題,只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是「你是否曾經對重要的人隱瞞花費在賭博的金額?」第二則是「你是否曾經覺得有需要花越來越多的錢在賭博上?」只要有一題答「是」,就建議就醫評估。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教大家用2個問題判斷自己是否有賭博成癮需要就醫。(圖/翻攝台北市聯合醫院官網)蘇璿允醫師表示,賭博者常常覺得「我好幾天不賭也不會怎麼樣啊」。然而「對某某事物成癮」的核心概念,不在於「可以不做」某事。而是一旦做了,就容易失控、停不下來,且造成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蘇醫師還表示據權威期刊估計,世界上的中度賭博風險者,因為「不覺得自己的賭博『有問題』、「希望靠自己」、「社會上對賭博的汙名」等種種原因,每25位當中只有1位會向醫師求助。有賭博經歷的朋友一旦發現自己狀態不太好了,希望可以及早與專業人員談談。◎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再次主張「提高出生率」 馬斯克警告「否則最後會穿著尿布哭」
世界首富日前對日本生育率持續下降問題進行探討,警告如果不做出改變「日本將不復存在」。而近日他又在針對此事件提出看法,表示生育率下降一事對於環境極度有害,甚至可能造成文明崩潰,馬斯克警告「屆時人們將穿著尿布哭泣」。根據《insider》報導指出,對於「認為少生小孩對環境保護更好」一事,馬斯克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馬斯克認為「就算是現在的人口擴大一倍,環境還是會好起來」。馬斯克解釋「就算沒有大幅度的增加人口,但至少要保持現有的人數,不要逐步減少,這樣會導致整體文明結束,到時候就是所有人穿著尿布哭泣」。但報導中指出,並沒有明確證據支持馬斯克這番理論。根據《CNBC》報導指出,瑞典研究人員就在2017年發現,在已開發國家中的家庭每少生1個小孩,就能減少58.6公噸的碳排放。而也有其他專家學者認為,日漸改變的生活模式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比沒有小孩的影響還要大。而報導中也指出,雖然一些國家的生育率是持續下降,但根據2019年聯合國世界人口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19年全球人口為77億人,推估到2050年時,全球人口恐怕會達到97億人之多。
混打實驗數據與瑞典有落差 醫師提醒關鍵點「2劑AZ遇Delta就趴在地上」
台大醫院日前公布「AZ混打莫德納」的研究結果,其所產生的抗體效價高於單純2劑AZ疫苗。但由於實驗結果與瑞典公布的結果相差甚鉅,為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曾出面解釋,但仍然遭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發文吐槽,甚至直言表示「兩劑AZ的保護力過了四個月以後,如果遇上delta,就會趴在地上了」。沈政男於21日凌晨在臉書上發文,內容中首先就解釋了「為什麼台大的混打數據與瑞典那篇有所差距?」當時莊仁祥解釋「瑞典實打數據顯示,混打效力為68%,而兩劑AZ為50%,有差但不誇張,而台大做出了混打莫德納高高在上,兩劑AZ趴在地上的結果,應該只是實驗室數據,與實打有所落差」。但看在沈政男眼裡並非如此,沈政男解釋「瑞典那篇的混打加起來是68%,但混打莫德納單獨來看是79%,比兩劑AZ高了將近三成」。至於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落差,沈政男解釋說道「這篇瑞典研究,染疫的平均日期為7月21日,那時delta比例還不是百分百,數據裡頭有一大部分是對抗alpha的保護力,因此兩劑AZ還能撐一下場面,然而如果完全是delta,與混打的差距就更大了」。他也提到先前自己所引用的論文,是尚未正式發表的瑞典研究,統計日期是到10月4日,在該篇研究中「兩劑AZ的保護力跟沒打疫苗是一樣或更差。」沈政男也分析「台大醫院做的是莫德納混打,不包含BNT混打,當然比兩劑AZ高很多,與瑞典實打數據的結果並未矛盾」、「總之,兩劑AZ的保護力過了四個月以後,如果遇上delta,就會趴在地上了」。為此,沈政男也呼籲網友「把口罩戴好;有機會就打第三劑;如果你還沒打第二劑,就考慮混打,尤其是混打莫德納。」
瑞典實打數據「這疫苗」4個月後效力負的 醫:有沒有看到混打最強?
今(18日)上午10時到下午4時,開放首批混打疫苗預約,滿18歲且已接種過第一劑疫苗的民眾,可依意願選擇BNT或莫德納,也可以兩種都選。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昨(17日)分享「熱騰騰的瑞典實打數據」表示,「有沒有看到混打是最強?」沈政男昨(17日)晚間在臉書上引用SSRN期刊上一篇瑞典研究,收集日期為今年1月12日到10月4日,比較 84萬2974對參與者(打疫苗vs.沒打疫苗),結果發現BNT疫苗效力15-30天為92%,121-180天為47%,211天以後為23%。至於莫德納疫苗效力,181天以後為59%;AZ疫苗效力,121天以後為-19%;混打疫苗效力(AZ+mRNA),121天以後為66%;整體疫苗重症保護力,15-30天為89%,181天以後為42%。沈政男說,「有沒有看到AZ疫苗打了4個月以後,預防感染的效力是負的?有沒有看到混打是最強?有沒有看到打了6個月以後,疫苗的重症保護力只剩4成多?」沈政男直言,「評論疫情與疫苗是一種專業,不是說有醫療背景就可信,哥已經盡到一己責任,你若不聽,我也沒辦法了。」
世界首篇!「AZ混打莫德納」研究結果曝 抗體比2劑AZ高10倍
因應新冠肺炎,世界各地陸續接種疫苗,台灣近期也持續施打,而外界最常討論的,莫過於疫苗混打。對此,前台大感染醫師林氏璧今(15日)公布瑞典「AZ混打莫德納」研究結果,數據超驚人。林氏璧在臉書「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指出,瑞典發表在《NEJM》一個小型的AZ混打莫德納研究,應該是世界第一篇,在試驗中找了88個醫護人員,間隔9至12週打第2劑,37人是AZ/AZ組,51人是AZ/莫德納組,在第2劑之後7至10天以及30天,各抽血檢測抗體。瑞典針對AZ混打莫德納的研究結果出爐。(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林氏璧透露,實驗結果顯示,棘蛋白抗體AZ第2劑後可升到5倍,而混莫德納組可升到115倍,相差超過20倍。中和抗體方面,AZ第2劑後僅升到2倍,而混莫德納組可升到20倍,相差10倍,認為和英國AZ混BNT的研究結果吻合。更有趣的是,若拿南非變種病毒來做中和抗體,AZ/AZ組不太能中和Beta,但混打組反而能產生不錯的效果。在不良反應方面,AZ第一劑發燒達40%,AZ第2劑不太發燒,莫德納做為第2劑則會有30%左右的發燒、疲勞,頭痛也很明顯。林氏璧分享瑞典研究結果。(圖/翻攝自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臉書)林氏璧解讀,受測一戶中有近8成是女性,平均年齡40多歲,因此免疫反應較強,高達4成有發燒。混打在2劑中都有近4成的機會出現發燒及不舒服,但他反問:「從而換取可能較佳的保護力。是你的話,你願意嗎?」實驗結果和英國AZ混打BNT吻合。(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林氏璧表示,等待台灣自己的資料出來可能還要2個月,但是前線許多第一劑打AZ的醫護,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要不趕快讓他們補上第2劑AZ,要不讓他們自願混打,是時候要做抉擇了」,他希望讓前線人員有對Delta的完整保護力。最後,林氏璧提到,抗體高不代表保護力高,即使台灣做出自己的資料,大概也是和這篇研究類似的結果。「但我們的專家想要看到什麼,才覺得證據夠了可以勇敢嘗試呢?這要給專家們傷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