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
」 瑞士信貸 降息 升息 瑞士央行 矽谷銀行有望打破9月下跌魔咒? 分析師:「這4大利多」助金價維持漲勢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國際金屬商品行情,以今年截至7月底而言,黃金價格月月呈現年增格局,且7月的年成長幅度擴大至22.9%。不過,自2017 年以來,金價每年9月平均下跌3.2%,今年能否打破9月魔咒,備受關注。台灣銀行貴金屬部指出,隨美國聯準會發出強烈降息訊號,加上中東、俄烏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升溫,以及多國央行持續購金、傳統旺季將至,4大利多驅動下,預期金價有望持續盤堅於每盎司2500美元之上。根據彭博報導,根據歷史經驗,衝突和市場崩潰在夏季頻繁爆發,導致一些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添加黃金避險,讓人更安心。FastMarkets分析師Boris Mikanikrezai表示,夏季是度假旺季,在你去度假並遠離電腦螢幕之前,會想要購買黃金對沖市場風險,隨著假期結束,投資人及交易員之前所採取的防禦性措施會調整,並在9月回到辦公室後出脫黃金,以致自 2017 年以來,金價每年 9 月平均下跌3.2%。台灣銀行貴金屬部指出,近期國際金價在美國聯準會(Fed)降息時程預期更趨明確,同時,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擴大、烏克蘭越境反攻俄羅斯領土,避險資金湧入金市,激勵國際黃金現貨價格在8月20日創下每盎司2531.6美元的歷史新高點。黃金價格能否維持動能不墜,台灣銀行貴金屬部表示,金價走勢與國際金融情勢變化、供需問題息息相關,目前市場聚焦於美國貨幣政策有望轉向寬鬆,整體而言,金價將呈現屢創新高後小幅壓回震盪整理的格局,長線維持盤堅走勢,下檔空間應有限。台銀貴金屬部進一步指出,今年度第2季以來,各主要央行紛紛降息,比如歐洲央行及瑞士央行均於6月啟動降息,英國央行8月加入降息行列,且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明確表示降息時程已近,美元指數持續走弱,意味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逐步下降。台銀貴金屬部分析,若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愈演愈烈,避險買盤有望推動金價挑戰歷史前高,不過,仍需留意當前金價已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美國降息及地緣風險預期,若聯準會降息幅度或時間未如市場預期,又或是地緣衝突緩解,不排除可能引發金市賣壓,出現波段漲多拉回的修正。分析師認為,儘管金價受到部分央行持續購金、地緣政治緊張推升避險需求、實體金條買氣不墬及聯準會9月可望降息的支撐,但聯準會降息的速度和幅度,可能是決定金價能否保持漲勢的關鍵。
央行總裁露口風6月不升息 楊金龍:時常給surprise也不好
中央銀行將於6月13日召開理監事會,外界關注央行會不會再給surprise(驚奇),持續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6日表示,升息主要是對付通膨,不是用來對付房價,而且「時常給surprise也不好」,外界解讀,此言幾已明示不會升息,不過楊金龍稱「這不是結果」,還是得由理監事會議再做討論。全球進入降息循環,央行3月第1季理監事會卻逆勢出招,意外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當時楊金龍說「這是Surprise,但是合理」。昨日楊金龍說,時常給surprise也是不好。楊金龍表示,上次升息是因應4月電價調漲的通膨預期心理。至於外界關注是否以利率作為打房的政策工具,楊金龍強調,升息針對的是通膨、升息不是用來對付房價的,但不否認升息對於房價、房地產市場也有衝擊。楊金龍說,升息後台灣利率水準已經來到近15年半以來最高,後續若美國啟動降息,就要看國內通膨情況。也有立委問到3月時升息1碼有沒有更好?楊金龍雖然沒給答案,但說利率調整不會立即見效,大約要18到20個月才會看到效果。楊金龍表示,從CPI、核心CPI年增率以及17項民生物資等,國內通膨正在慢慢下來,而主要國家中,瑞士央行開第一槍降息,加拿大央行本周加入,歐洲央行也可能在6月降息,美國下周應不會降息,但因經濟走緩,使9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加。楊金龍表示,還有一種說法,是美國11月總統大選前不會降息,但「變化太大難以預測」。不過市場預期9月可能會降息,是因為聯準會認為現在利率夠高,不會升息,至於台灣?「我們情況與美國不太一樣」,台灣有沒有降息空間,要看通膨率。
歐洲央行5年來首次降息1碼 經濟學家:今年仍有2次降息
歐洲央行(ECB)在本周四啟動降息,宣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這也是ECB自2019年以來首度降息,降息幅度符合市場預期,預計將使歐元區的房市、投資以及消費支出獲得稍微喘息的空間。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外媒報導,繼瑞士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後,歐洲央行也在6日跟進降息1碼,的關鍵利率從 2023 年 9 月以來創紀錄的 4% 降至 3.75%,這也是歐央5年來首度降息。據歐洲央行的聲明指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為了確保通膨回到 2% 的中期目標,只要有必要,就會維持足夠利率政策,ECB將繼續透過數據和逐次會議來制定適當的降息標準。不過ECB也表示,未來是否持續降息,仍須視經濟數據來決定,ECB不會對降息做出任何承諾,對投資者和世界經濟來說,ECB降息做法,象徵近期貨幣政策的轉捩點,此舉也讓歐洲家庭或負債累累的政府以及因高借貸成本而限制投資的企業獲得喘息的機會。根據市場分析師指出,雖然 ECB的措辭顯示對下次的貨幣政策採取謹慎態度,但市場早已普遍預期今年會進一步降息,經濟學家也預估,ECB 今年仍有兩次降息。市場也認為,ECB這次降息能使歐洲央行和聯準會走上不同的軌道,並擴大美國和歐洲之間現有的借貸成本差距。雖然這可能會在短期內促進歐洲的成長,但這種差距也可能使政策制定者的工作變得複雜。歐洲央行宣布降息1碼。(圖/翻攝自x)
AI將影響「全球40%」就業機會 IMF總裁警告:加劇社會不平等
AI浪潮席捲全球,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AI「如海嘯般」衝擊勞動市場,影響全球4成就業機會,恐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出席瑞士國際問題研究所(Swis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在蘇黎世主辦的活動指出,AI恐在未來兩年,衝擊已開發經濟體60%的就業機會,全球40%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面對AI浪潮來襲,喬治艾娃表示,「我們沒什麼時間讓民眾和企業做好準備。若是我們控制得當,AI能大幅提高生產力,但也可能帶來更多錯誤資訊,加劇社會不平等。」喬治艾娃列舉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為例,提到近幾年世界經濟飽受衝擊,尤其氣候危機作祟下,她預期還將面臨更多衝擊,不過依然極具韌性。喬治艾娃演說中指出,去年憂心多數經濟體陷入衰退的疑慮四起,但並未發生,沒有落入全球衰退的處境。她說,「讓我們備受打擊的通膨正在降溫,幾乎各地都是如此。」瑞士央行(SNB)總裁喬丹(Thomas Jordan)也在同一場合演說,他聲稱瑞士的抗通膨戰役大有進展。瑞士4月通膨率年增1.4%,連續11個月維持在SNB的0到2%目標區間。AI取代人類工作的示警聲此起彼落,華爾街巨頭高盛集團4月初報告即提出驚人預估,全球有3億個工作將因生成式AI萎縮或消失。但高盛不忘強調AI的優勢,認為自動化帶來創新,促成新型態工作。企業拜AI所賜節省成本,將資源投注於開拓或擴張業務,全球每年GDP可因此增加7%。喬治艾娃警告AI給勞動市場帶來「海嘯」般威脅,股神巴菲特在甫於5月初落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則將AI比擬成「核彈」,要是運用不當,將造成毀滅性後果。巴菲特當時提及,AI技術能將其音容模仿得維妙維肖,連妻女都辨不出真偽,令他對AI應用於詐騙的潛力感到憂心。
為救經濟!瑞典央行8年來首降息 搶在Fed之前
又一歐洲國家央行搶在美國聯準會(Fed)前頭降息!為拯救陷入衰退泥淖的經濟,瑞典央行(Riksbank)8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1碼,係八年多來首度寬鬆貨幣,並預告下半年還要再降。Riksbank成為繼瑞士央行之後,第二家在疫後通膨飆升後,啟動寬鬆循環的已開發經濟體央行。瑞士央行3月率先進富國之先開降息第一槍,歐洲央行暗示6月政策會議跟進,Fed卻因美國首季通膨回溫而怯步,降息時間推遲到接近年底,幅度也可能縮水。瑞典央行周三將政策利率由4%降到3.75%,是2016年以來首度降息,符合大多數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師預期。Riksbank表示,若通膨展望穩定,預計今年下半會再降2次。瑞典通膨率在2022年底飆破10%觸頂後,近來放緩速度超出預期,3月已回落到2.2%接近央行目標,觸抵逾2年半來最低點。然而在此同時,這個北歐國家經濟已連四個季度萎縮,失業率攀升。歐洲向來跟隨美國腳步調降借貸成本,若比Fed早一步降息,本國貨幣有貶值風險,推高進口貨物服務價格,反而助長通膨。如今歐洲經濟展望疲軟,決策者確信通膨已被馴服,要是再拖延降息經濟恐愈來愈不妙。凱投宏觀首席歐洲經濟學家肯寧翰(Andrew Kenningham)在報告中寫道,「今日瑞典央行的決策,證實歐洲地區央行搶在聯準會之前降息沒有問題。」不過由於今年瑞典克朗兌美元與歐元劇貶,央行決策者仍提防借貸成本降得太快。Riksbank宣布降息後,克朗跌深多達0.6%,觸及11.7561兌1歐元的當日低點,接近4月底觸及的今年新低。
美元25日早盤走強 台幣叩關32元前急轉彈升2角至31.9元
上周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瑞郎下跌,但聯準會卻不急著跟上降息步伐,美元走強,指數再度躍上104,影響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25日)早盤一度貶值3.2分至31.99元。隨後出現戲劇性大逆轉,隨著盤中主要亞幣快速反彈,轉為升抵31.76元才停下腳步,最多升值5.8分,呈現來回震盪格局;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9.03億美元。新台幣一早反映美元強勢,以31.97元貶值1.2分開出,最低一度下探31.99元,逼近32元整數大關。但隨後匯價隨後逆轉升,出口商月底拋匯需求湧現,新台幣由貶轉升,並急升至31.76元,一度升值1.98角,接近2角。與此同時,包括日圓、韓元以及人民幣也同步出現反彈走勢。觀察主要亞幣,人民幣和韓元均強彈0.4%上下,星元升值約0.2%左右,新台幣升值超過0.1%,日圓小幅升值不到0.1%,港幣微幅升值。有法人分析,聯準會維持利率5.25至5.5% 區間不變,並上調今年美國GDP預測,且就業市場依舊強勁,美十年債殖利率走低,短線仍有利風險性資產偏好,本周聚焦美國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耐久財訂單和美國第四季GDP等數據公布。
瑞士擬提新規防銀行擠兌 業者憂:客戶恐撤資削弱競爭力
據外媒引述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瑞士當局及包括瑞銀集團(UBS)在內的多家銀行,正在商討新措施,希望能防止銀行出現擠兌(Bank Runs),但此舉可能會影響數以10億美元計的存款。在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事件爆發後,瑞士廣泛重新檢討銀行系統的努力部分。根據報導,這些會談是對瑞士銀行業規則進行更廣泛審查的一部分,旨在針對瑞士頂級銀行。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分階段提款、徵收退出費用,以及對於長期的存戶給予更高的利率獎勵,也在討論之中。目前,UBS等頂級銀行和財富客戶將成為這些措施的目標,瑞士央行和瑞士財政部參與其中,但目前談判處於早期階段。瑞士財政部的一名官員表示,銀行擠兌問題是對瑞士「大到不能倒」的監管框架進行總體評估的一部分。並補充道,瑞士政府將於明年春季發表相關報告。瑞士經濟高度依賴金融業,2020年,瑞士銀行業的資產約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毛額的500%,數字約為美國的五倍。其中瑞銀、奧合國際銀行(Raiffeisen Group)、蘇黎世州銀行(ZKB)和瑞士郵政銀行,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因為這些銀行的破產,可能嚴重損害瑞士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年稍早時,美國一些地區性銀行和瑞信遭遇到大規模的存款擠兌,導致一些銀行倒閉,監理單位不得不出手干預,以防止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爆發。此後,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應對銀行擠兌的風險,但處於數位銀行和網路時代,擠兌的速度之快,一家銀行可能隨時因為醜聞而倒閉。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周三(1日)表示,瑞士信貸的案例清楚表明,客戶存款外流的速度和範圍,可能比現有監管規定所假定的要快得多,流動性監管方面必須適應存款可能更快、更大規模外流的新現實。但部分人士指出,新規定可能削弱銀行競爭力,或是出現更極端的情形,可能迫使客戶搶先撤資,且如果只在瑞士推出的話,它們相當於在懲罰瑞士銀行。
「最後的股東會」瑞信董座首度道歉 透露本以為能轉虧為盈
根據路透社報導,瑞銀(UBS)與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併購案,在周二 (4日)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暫時許可,與此同時,傳出英國央行(BOE)也已批准瑞銀收購瑞信的英國業務,英國是瑞信在瑞士以外的最大市場之一。收購瑞信的行動,將使瑞銀成為資產超過 3 兆美元的財富管理巨頭,但在這之前,瑞銀需要先取得 58 個國家的同意,才能完成這筆併購案,且完成交易的時間拉得越長,瑞信就越難保住業務。外電同時也預測併購案過後,全球將裁撤最多3萬6000個職位,相當於3成人力。不過,目前兩家銀行尚未正式請求歐盟批准併購交易,雖然已獲暫時許可,但後續仍須向歐盟提出申請,啟動為期 25 個工作日的交易初步審查,待歐盟正式批准後,才算真正取得同意。根據歐盟併購條例,若企業未先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批准,將面臨年度總營業額 10% 的罰款。瑞信董事長阿克塞爾萊曼(Axel Lehmann)在週二(4日)最後的股東大會上首度發聲,他向股東說明自己對「無法阻止市場對瑞信失去信任」感到非常抱歉,坦言最終奈些負責掌舵的人都有責任,包括自己在內。萊曼在會上表示,他能理解對於事態發展感到失望、不知所措或大受影響的人們反應,並稱公司直到最後都致力於尋求解決方案,但結果只有合併或破產兩條路。對於這場收購交易,不論是瑞信或瑞銀的股東都沒有機會對交易進行投票。萊曼提到,他一直相信銀行會成功「轉虧為盈」,但隨著事態快速演變,他才明白已經無力挽回;瑞士央行副行長史萊哲(Martin Schlegel)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若在上月沒有將瑞信出售給瑞銀,不僅瑞信已經破產,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可能已經發生。
市場快訊》瑞信AT1歸零,市場不理性恐慌?
瑞士信貸爆發財務危機後,儘管瑞士央行表示將提供流動性援助,瑞士銀行也宣佈正式收購瑞信,但後續影響持續發酵。瑞信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一夜歸零,歐洲其他銀行所發行的AT1債券也連帶受到影響。市場是否過度恐慌?投資人又該怎麼辦?鉅亨觀點:1. 先了解AT1到底是什麼?自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了防止金融部門的危機再次蔓延,銀行因應監管機構的要求,發行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s , AT1)來建立吸收損失的緩衝區。就好像一台汽車的潰縮區,受到撞擊時消耗力道來達到緩衝的作用;也可以理解為當銀行狀況出問題時,AT1及股票都會成為率先受到衝擊的最前線。那既然AT1的求償順位這麼後面,為什麼投資人還願意購買?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銀行很安全、不會倒,且它提供比一般債券更高的利率、足以吸引投資人的高報酬。2. 為何這次瑞信AT1秒變壁紙?一般而言,債券持有人的清償順序應高於股東,因此大部分傳統的AT1債券是當銀行倒閉清算、股東權益全部賠光後,AT1才有可能減記為零。但,瑞信比較特別!瑞信在AT1契約條款中表示,當監管機構認為銀行無法持續經營且資本金不足時,AT1可以直接減記為零也因此瑞信這次在還保有部分股東權益的情況下, AT1優先被全額減記,使持有人被迫承擔銀行破產的虧損,也連帶影響到歐洲其他銀行的AT1陷入拋售潮。但歐洲大部分AT1債券的清償順序與瑞士不同,普通股權仍然是最先吸收損失的工具,因此持有歐洲其他銀行AT1債券的投資人不需過度擔心。3. 危機已化解,不需過度恐慌大多數投資人不大會直接購買AT1債券,因此大家也會擔心,這次事件是否會從機構法人轉嫁到共同基金的持有人身上呢?我們針對各大基金公司持有的AT1債券的占比發現,絕大部分基金的持有比重為零,僅有少數的基金曝險部位小於2%。因此,一般共同基金的持有人的確不需要過度恐慌,且這件事目前對整個金融體系以及全球市場的傷害不大,波及到瑞士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的機率也非常小。鉅亨投資策略投資要分散,降低踩雷機率我們仍然建議資產不要過度集中,比起直接購買可能一夜歸零的海外債券,更應該投資分散在上百、上千檔股債的共同基金,來避免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從這次的瑞信事件也可以發現,就算你踩到AT1歸零的雷,只要基金投資標的夠分散,對淨值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投資雷達》美公債為何是最有潛力資產?投資雷達》又愛又恨,南非幣怎麼看?
全球金融市場終獲喘息!瑞銀出手992億併瑞信 歐元小漲比特幣「一度漲超5%」
瑞士銀行集團(UBS)昨(19日)宣布同意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全球金融市場有望迎來喘息之機。與此同時,聯準會攜五大央行宣佈了一項協調行動,以支撐金融系統的流動性。交易平臺EBS數據顯示,歐元、英鎊和澳元匯率均小幅上揚,這是風險偏好即將反彈的早期跡象。此外,比特幣價格一度漲超5%。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約992億新台幣)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瑞士信貸,比該行上周五(17日)收盤時的市值低約60%,約相當於4折,將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瑞士信貸的股東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淘汰。這筆交易由瑞士監管部門主導,收購完成後,瑞銀將逐步關閉瑞士信貸的投資銀行業務。該交易包括由瑞士央行提供瑞銀和瑞信1000億瑞郎(約1080億美元)的流動性援助。瑞士央行表示,瑞銀收購瑞信,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確保金融穩定以及保護瑞士經濟的解決方案。瑞銀和瑞信都是金融監管機構密切關注對全球銀行系統具重要性的30家銀行之一,瑞信一旦倒閉勢必波及整個金融體系。過去一周,歐洲銀行股下跌近12%,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日本銀行股下跌近11%,為2020年3月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市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美國銀行股則連續兩周出現兩位數比例的跌幅。包含聯準會、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在內的各國央行正在採取全球協調行動,將提升與美元的互換額度,幫助安撫因金融業動盪而驚慌失措的投資者。美國、英國和瑞士央行都計劃在下周舉行會議。對央行和政策制定者來說,目前的風險很高。他們都在強調本國銀行業的韌性,但也意識到,有必要遏制可能破壞金融市場穩定的信心危機。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另宣布,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銀收購瑞信後,瑞信面值約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全部註銷。這代表AT1債券持有人恐將落得什麼都沒有的下場,引發債券持有人高度不滿。瑞銀執行長Ralph Hamers和董事長Colm Kelleher將繼續執掌合併後的銀行。瑞銀高層預告即將發生的結構性變化,董事長Kelleher表示將縮減瑞信投銀業務,但現在談論是否裁員仍為時過早。此外,瑞銀將保留瑞信的國內業務,但業界臆測在競爭問題考量下,該業務可能被剝離。瑞信董事長Axel Lehmann表示,這場合併是「最好的結果」。
全球銀行體系動搖 外媒:未來一周恐有更多波動
近期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跟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接連發生倒閉風波,而全球銀行體系發生動搖,也讓人擔憂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麼事。外媒指出,未來一周將出現更多波動。據《CNN》報導,矽谷銀行和標誌銀行的倒閉,讓金融圈發生動盪,未來一周將出現更多波動,不過這不代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演。全球監管機構表示,銀行系統依然健康。報導稱,陷入困境的大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在上週宣布獲瑞士央行537億美元(約新台幣1.64兆元)的借款以維持營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也宣布獲得一些美國大銀行的300億美元(約新台幣9189億元)的援助,儘管如此,第一共和的股價還是在17日暴跌約33%。信安資金管理公司(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分析師夏哈(Seema Shah)說,美國商業銀行的利潤,一直受到資產質量惡化、貸款增長放緩等壓力,不過矽谷銀行跟標誌銀行的大部分存款都來自科技和加密行業。夏哈表示,這些銀行還有客戶的國債存款,隨著聯準會開始升息,國債價值已下降。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說,投資者需要保持冷靜,但還是要警惕,「需要關注地區性銀行向消費者提供存款和貸款,以及向企業提供貸款的情況。」報導指出,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將在20日發表談話,公布聯邦儲備銀行的每週準備金餘額;21日美國成屋銷售數據公布,22日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公布最新政策;聯準會主席鮑爾也會回答記者提問;23日英國央行發布最新政策利率決議;24日公布美國核心耐用品訂單和採購經理人指數。
政府牽線!瑞銀出價30億瑞郎 出手收購瑞士信貸
為了防止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在政府的牽線下,目前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同意以30億瑞郎(折合新台幣約991億元)收購目前被市場嚴重看衰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瑞士央行也同意提供1000億瑞郎的支援給瑞銀。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瑞士財政部長祖特爾(Karin Keller-Sutter)表示,這次的合作是純粹的「商業解決方案」,而並非是救援行動。瑞銀的董事長凱勒(Colm Kelleher)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於瑞銀股東來說,這次收購非常有吸引力,但對於瑞信而言,這是一個緊急救援。」而被問及是否會中途退出這項交易時,凱勒表示「這起收購案不僅對瑞士金融體系,甚至對全球而言都十分重要,我們目標就是要完成,不可能退出的」。目前已知瑞銀將以30億瑞郎的價格收購瑞士信貸,瑞士央行也會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援助,甚至位瑞銀所接管的資產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以此降低瑞銀可能遭遇的損失。價值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也遭到完全減記,這也是歐洲最大的減記事件。而在合併後,瑞銀估計將擁有5萬億美元的投資資產。
搶買金融股?1/美國銀行倒閉瑞信暴雷波及台股 外資狂賣這幾檔散戶樂接
金融股脫困了嗎?全球股市的三月天,上演了一場「黑天鵝歷險記」,有矽谷銀行倒閉、兩家虛擬貨幣銀行「被關門」、瑞士信貸被市場狠狠唱衰,但在美國FED、瑞士央行等出手及金援後,股價急拉回。台股中慘遭外資大賣的金融類股,卻引來投信「逢低抄底」,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長線布局,但短線做波段不宜。」回顧這二周,對全球股市投資者可說是經歷一場「黑天鵝演習」,9日起,美國Silvergate Bank倒閉,矽谷銀行則是出現擠兌一天內遭提領420億美元,隔天迅速被美國政府接管;接著在12日,Signature Bank則由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接管,還有瑞士信貸、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等接連爆雷引發市場恐慌,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台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根據統計,直到上周五的17日,外資仍不手軟地拋售金融股,賣超最多的中信金(2891)已經連12賣累計逾23.85萬張,該日賣超高達3.7萬張;再看外資賣超前十名個股「金融股」即囊括了前幾大的民營金控,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以及臺企銀(2834)。至於包含「金融股」逾20%成分股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則也遭外資連賣7天,總計一周以來共賣出15萬多張。「外資積極減碼金融股,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對美國矽谷等銀行有投資等情況,因此先賣台股金融股換現鈔?」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跟CTWANT記者說。美國矽谷銀行傳出倒閉,市場憂心金融危機重演,台股14日湧現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200.07點,收在15360.42 點,成交量2317億元。(圖/報系資料)從Silvergate Bank倒閉後,金融類股指數就一路走跌到15日收在1502點,像是開發金(2883)、玉山金、永豐金(2890)、中信金、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股價同步走跌;同時,投信則是持續「逢低加碼」買超26.45億元,本土法人對金融業相對有信心。事實上,美國地區銀行爆雷第一時間,金管會就火速公布我國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美國整體曝險金額,投資與放款合計15兆元,其中銀行業為3兆3,202億元,本國銀行、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矽谷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都無曝險,只有保險業對矽谷銀行曝險1.5億元。投信業曝險額則最多,對矽谷、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共曝險3.765億元,其中以對矽谷銀行曝險3.18億元居冠,總計有6檔基金投資股票、1檔基金投資債券;另有5檔基金對Signature Bank曝險0.47億元;3檔基金對Silvergate Bank曝險450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中喊話,「要對台股中長期有信心」,「國內曝險相當低,公股銀行更是少,大家可以安心」她還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將持續觀察並適時維持台股穩定,「雖然台股與美股連結深,看15日台股上漲,往好的方向走,對中長期發展要有信心」。這波金融股價重挫之際,投資人可否抄底?「短線做波段投資者,還是應該避開金融股較宜」,「對做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是布局時機」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提醒。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圖/周志龍攝)
美11投行挹注300億美元救第一共和銀行 外媒:參與者正考慮收購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周二(16日)與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接觸,啟動搶救總部設在舊金山的第一共和(FRC)計畫,包括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等11家銀行共同制定該計畫。參與救助的投行在考慮收購,有興趣的買家包括摩根士丹利和PNC銀行。媒體周五(17日)援引知情者消息,在華爾街11家投行宣佈聯合存入300億美元存款後,第一共和銀行的危機可能會以被收購告終,以在兩家銀行倒閉後,阻止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目前多家參與救助的機構也在考慮收購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地方銀行。摩根士丹利存入第一共和銀行無保險存款25億美元,PNC銀行存入10億美元。紐約諮詢公司Whalen Global Advisors董事長Chris Whalen評論稱,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下,有雄厚資金的大公司會成為買家,最弱小的公司將被收購。他表示,「對於一家大型諮詢公司而言,第一共和是有吸引力的收購(目標),監管機構可能會批准。」銀行業監管方越來越將當前情況比作1980年代儲蓄貸款危機,當時,有大批投資風險資產的存款機構集體倒閉。知情人士透露,可能幾天內就會達成第一共和銀行的收購協議,但並不能保證達成。一家直接參與救助的投行CEO稱,人人都在考慮收購第一共和銀行,且認為第一共和是一家遭遇流動性危機的偉大銀行。不過,巨頭存款並未能徹底扭轉第一共和銀行股價的頹勢。昨天(17日)FRC開盤就跌超19%,盤初跌幅迅速擴大到20%以上,全數回吐週四收漲約10%的漲幅,盤中至少一次熔斷暫停交易,並拖累美股下跌。外加前一天獲得瑞士央行提供540億美元救命貸款的瑞士信貸,同日盤中股價也再跌9%,顯示投資人對金融動盪的疑慮未消。
看懂瑞信風暴「雷曼兄弟危機再臨」? 瑞士央行撒幣止血
美國矽谷銀行爆發倒閉,沒想到遠在歐洲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也爆發財務危機震撼銀行業,金融體系到處藏未爆彈的隱憂情緒似乎又席捲全球,宛如2008年華爾街巨頭雷曼兄弟倒閉,造成全球金融危機引爆,據了解,瑞信爆雷的引線在於深陷一系列醜聞和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拒絕增資,以及瑞信關於全年業績虧損的聲明。近年來,瑞信深陷一系列醜聞和動蕩,包括基金爆倉,業績暴跌、涉及販毒、洗錢等。(圖/達志/美聯社)去年10月初,瑞信經營不善的傳言早在市場蔓延,當時澳洲知名記者大衛泰勒(DavidTaylor)就爆料有一家大型投行瀕臨破產,瑞士信貸當時頻頻被點名。2022年10月底,瑞士信貸公布第3季財報,該行第3季營收38.04億瑞士法郎,年減30%,淨虧損40.3億瑞士法郎,而去年同期時還獲利4.34億瑞士法郎。季報一出,更加證實市場對瑞信倒閉的揣測,股價也大跌20%。瑞信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拒絕再向瑞信增資的消息傳出後,成了壓垮瑞信的最後一根稻草。(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瑞信被控幫助毒販在保加利亞洗錢遭刑事定罪、捲入非洲莫三比克貪腐、前雇員和高層涉間諜醜聞及大量客戶資料外流等,種種的狀況讓外界對認為瑞信內控大有問題。近年來,瑞信深陷這一系列醜聞和動蕩,在接連而來的多場危機中步履蹣跚。雖然瑞信去年10月展開重整計畫,裁員9000名全職員工、分割旗下投資銀行並專注財富管理。不過瑞信的不良觀感早已導致客戶出走,2022年底出走的資金達到空前規模。根據《財聯社》指出,瑞信第4季客戶更是嚴重外流,高達1110億瑞士法郎遭遇贖回。更嚴重的是,瑞信14日公布的年報中也顯示內部管控存在「重大缺陷」,儘管自今年初以來不斷增資,但仍無法阻斷大量客戶贖回資產。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NB)15日拒絕再向瑞信增資的消息傳出後,成了壓垮瑞信的最後一根稻草。所幸瑞士監管當局保證提供瑞信流動性活水,瑞士信貸也在16日宣布向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借款多達500億瑞郎,約540億美元、1.65兆台幣。有別於雷曼兄弟和矽谷銀行,瑞信有大量流動性資產,且可獲得瑞士央行提供的貸款工具,目前瑞信已建立起緩衝機制應對情況。
瑞士央行注入500億瑞郎「拯救瑞信」 他笑虧「有央媽的孩子像個寶」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股票在15日因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SaudiNational Bank)宣稱不再挹注更多資金,而引起市場恐慌遭到大量拋售,終場股價暴跌24.24%,這逼得瑞士央行只能向瑞信注入500億瑞士法郎(約537 億美元、1.65兆新台幣),以避免流動性風險,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對此,國內財經臉書專頁《IEObserve國際經濟觀察》也發文表示,「世上只有央媽好,有央媽支持的銀行像個寶……如果你是對金融系統重要的銀行,央媽就算知道你是逆子也沒辦法不輸血。」據CNN Business的報導,瑞士第2大銀行瑞信的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董事長庫達利(Ammar Al Khudairy)在15日稍早表示,「我們目前對瑞信的持股比率為9.8%,如果拉升至超過10%,就必需面對各種新的法規限制。因此我們絕對不會再向瑞信提供更多財務援助。」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市場恐慌,導致瑞信15日盤中股價一度暴跌逾30%,來到每股1.55瑞士法郎,創下歷史新低。此前美國在一週內已有3間銀行接連倒閉,堪稱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大銀行倒閉事件,外界擔憂恐引發連鎖反應。對此,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SNB)以及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也在15日緊急召開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瑞信當前的資本率與流動性狀況仍符合FINMA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額外流動性。」聲明還強調:「沒有跡象表明,過去一週美國銀行業的震盪將會對瑞士的銀行體系構成直接風險。」接著,瑞信今天(16日)稍早就宣布,將從瑞士央行SNB借款最多500億的瑞士法郎。瑞信聲稱,這筆借貸是「先發制人增強其流動性的關鍵性行動」。除此之外,瑞信還回購了數十億美元的自有債務,以管理其負債和利息支付費用。據全球3大金融網站之一《英為財情》的報導,上述消息一出,歐股期指、美股期指應聲上升,歐洲stoxx50指數期指一度升2%,目前升0.65%,美股3大期指齊升,道瓊斯30指數期貨升0.32%,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升0.42%,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升0.48%。報導補充,成立於1856年的瑞信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與摩根大通(J.P. Morgan)、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30家銀行,並列「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銀行」。但瑞信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Default Swap,CDS)價格突然在去年飆升,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水準,更傳出面臨上千億台幣的資金缺口,最終不得已在去年10月展開「激進」重整計畫,裁員全球部門9000名員工,並分割旗下投資銀行,專注財富管理。對此,《IEObserve國際經濟觀察》在16日早上也發文表示:「世上只有央媽好,有央媽支持的銀行像個寶,瑞士央行說必要時會提供流動性給瑞信$CS。印鈔機都搬來了,這樣還扶不起就自己是阿斗了。如果你是對金融系統重要的銀行,央媽就算知道你是逆子也沒辦法不輸血。」
「瑞士信貸」股價暴跌逾24%! 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歐美銀行業
美國加密貨幣友善銀行Silvergate Bank、Signature Bank,以及全美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接連倒閉後,瑞士信貸銀行(CreditSuisse)的股票也在15日因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SaudiNational Bank)宣稱不再挹注更多資金,而引起市場恐慌遭到大量拋售,終場股價暴跌24.24%,收在1.697瑞士法郎。對此,瑞士央行也表示,將在必要時為瑞信提供金融支持。綜合ABC News、CNN Business、CNBC的報導,雖然聯準會、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Deposit Insurance Corp.)早在12日晚間就公布了對銀行的緊急援助措施,並表示在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後,儲戶將得到全額補償,以此重振市場對金融體系的信心。然而,恐慌情緒已在歐美銀行業蔓延開來。瑞士第2大銀行瑞信的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董事長庫達利(Ammar Al Khudairy)在15日稍早表示,「我們目前對瑞信的持股比率為9.8%,如果拉升至超過10%,就必需面對各種新的法規限制。因此我們絕對不會再向瑞信提供更多財務援助。」消息一出引發市場恐慌,導致瑞信15日盤中股價一度暴跌逾30%,來到每股1.55瑞士法郎,創下歷史新低。此前美國在一週內已有3間銀行接連倒閉,堪稱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大銀行倒閉事件,外界擔憂恐引發連鎖反應。對此,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NB)以及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也在15日緊急召開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瑞信當前的資本率與流動性狀況仍符合FINMA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額外流動性。」聲明還強調:「沒有跡象表明,過去一週美國銀行業的震盪將會對瑞士的銀行體系構成直接風險。」報導稱,瑞信曾經是華爾街大戶,但這家銀行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Default Swap,CDS)價格突然在去年飆升,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水準,更傳出面臨上千億台幣的資金缺口,最終不得已在去年年底裁員全球部門9000人,以挽回市場信心。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的銀行股也在15日紛紛下挫。法國最大的兩家國際銀行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股價暴跌逾10%;德國第1大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股價則下跌8%。此外,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Banco Sabadell)以及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也成為重災區。美國方面,花旗銀行(Citigroup)15日早盤跌幅近5%,摩根大通(J.P.Morgan)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也下挫近4%。銀行股災情衝擊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平均下跌超過500點,跌幅為1.3%;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下跌約1.5%。對此,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當局正在「密切關注」圍繞在瑞士信貸的問題,並且與全球財政官員保持聯繫。
瑞士央行去年虧損4.3兆 創115年歷史新紀錄
瑞士中央銀行昨天(9日)表示,受到匯損影響,他們預估2022年的年度虧損將達到1320億瑞士法郎(台幣4.3兆元),這是115年歷史上最大的虧損。之所以虧損會創下空前紀錄的關鍵,在於股市的大幅下跌,與固定收益市場受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價值下降等多重衝擊,才會造成巨量虧損。瑞士國家銀行在聲明中指出,觀察2022年虧損金額,有多達1310億瑞郎與它所持有的外幣出現貶值有關;另有10億瑞郎虧損,則歸咎於它持有的瑞郎部位貶值。瑞士央行同時也在聲明提到,淨損導致2022財政年度無法配發資金,「這不僅影響到瑞士國家銀行的股東股利支付,也無法分配獲利給聯邦與各邦。」瑞士央行2021年共配發60億瑞郎(約新台幣1980億元)給聯邦與各州政府。而2022年虧損的確切金額,預計將在3月6日公布。
超級銀行週 全球6家央行相繼公布利率政策
本周迎來超級銀行週,美國聯準會和英國、歐洲、瑞士、挪威、墨西哥等6家央行將發表利率政策,而決議將在24小時內相繼揭曉。外界普遍預估,各國央行會升息2碼。據《華爾街見聞》報導,聯準會將在15日舉辦今年最後一次FOMC會議,並宣布新的利率決議,聯準會主席鮑爾也會在會後開記者會,而自今年3月以來,聯準會連續4次升息3碼抑制通膨,而隨著10月CPI回落,市場普遍認為通膨見頂,預估聯準會升息2碼,放慢緊縮步調。在14日的24小時內,英國、歐洲、瑞士、挪威、墨西哥、哥倫比亞6家央行將宣布利率政策,市場預估歐洲央行可能會升息2碼或3碼,或在明年宣布量化緊縮政策(QT);英國央行可能會升息2碼,因為英國的通膨率已上升到11.1%,是41年來的高點,高漲的能源價格正衝擊英國民眾的生活。瑞士央行預計升息2碼,強勁的瑞士法郎支撐瑞士的經濟體,但瑞士央行重申必要時仍會干預貨幣市場;挪威央行估升息1碼,而據9月最新數據顯示,冬季利率峰值將達到3%,明年初還會再升1碼。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央行分別預估會升息2碼和4碼,市場預計,墨西哥央行連續第13次升息,市場預計,墨西哥央行預計將連續第13次提高利率,加息50基點,使得關鍵基準利率達到10.5%,哥倫比亞央行預計連續第三次升息4碼,關鍵利率將達到12%。
全球美元荒! 美聯儲悄悄支援瑞銀110億
近幾周,美聯儲不斷「大手筆」向全球其他央行注入美元流動性,對瑞士央行提供的流動性互換額度幾乎每週都在翻倍,反映出強勢美元已經對市場流動性造成了一定破壞。據美聯儲介紹,央行流動性互換是指,美聯儲與某些海外央行進行的臨時互惠貨幣安排,旨在幫助向海外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分析人士此前警告稱,由於全球美元短缺,預計美聯儲會更廣泛地使用這一互換額度。據報導,今年10月5日,美聯儲向瑞士央行提供了31億美元的流動性,為今年第一次向瑞士央行提供美元,也是首次對海外央行大規模動用流動性互換額度;10月12日,此一互換額度擴大了一倍,為瑞士央行提供了62.7億美元的流動性。如此大規模的資金援助引發了市場熱議,但對於瑞士央行短期內為什麼需要這麼多資金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周三(19日),美國紐約聯儲官網的央行流動性互換操作紀錄顯示,美聯儲繼續對瑞士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進行了合計113億美元的美元流動性互換操作,主要是為瑞士央行提供了110.9億美元的流動性。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是美聯儲今年連續第三次向瑞士央行輸送美元流動性,而且是歷史上最大的單筆美元互換轉移。有業界人士猜測,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面臨的危機可能就是瑞士央行如此「大動干戈」的原因。本月初,瑞信的違約互換合約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市場一再押注瑞信有極高的債務違約風險,恐將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摩根大通分析師曾反覆警告,美元的走強將為下一次市場動盪開闢道路。分析師認為,為獲得比大多數美國以外市場更高的收益,海外投資者之前搶購美元資產。這些資產很大一部分通過衍生品合約對衝歐元和日元等當地貨幣,涉及到做空美元;而當合約展期時,如果美元走高,投資者必須付出代價,可能必須得出售其他的資產來彌補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