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港公路
」 花蓮杜蘇芮發威!花蓮便橋遭淹沒 急撤離近200人
杜蘇芮颱風為宜花帶來大豪雨,花蓮各鄉鎮皆預防性撤離村莊、部落,大雨也重創交通,台8線中橫公路關原段封閉,舊蘇花台9線沿線落石,縣內花64線瑞港公路預防性封路,台11甲線光豐公路管制只出不進,花蓮南區玉里鎮、富里鄉陸續封閉高寮便道、崙天便道及竹林便道。杜蘇芮掠過台灣東南部,花蓮昨出現間歇性大雨,縣府防颱會報指出,因去年9月18日地震造成南區鄉鎮土壤鬆動,玉里鎮、富里鄉、卓溪鄉陸續傳出災情,臨時搭建的便橋遭溪水淹沒,昨早已封閉橋梁警戒,並通知各鄉鎮撤離土石流警戒區域住戶,國軍也加入協助撤離。依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分析,入夜後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光復鄉、玉里鎮、富里鄉、卓溪鄉等地區,土石流警戒區可能達紅色警戒,全縣預計撤離保全戶511人,到昨晚實際撤離人數共196人,幸未傳出人員意外。另外,花蓮大橋改建工程5月發包,花蓮溪水系流域河水恐暴漲,花蓮工務段將持續監看警戒水位,不排除視水情發展封閉橋梁禁止人車進入,此外,花蓮市東大門觀光夜市、吉安鄉知卡宣親水公園、鯉魚潭紅面鴨等觀光設施都暫停營業或休園,遊客因此提早返程,縣府將視颱風動態恢復開放。宜蘭山區北橫公路台7線60.7K至85.5K處,也就是明池至百韜橋路段昨下午4時只出不進,晚間6時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28日上午視降雨及道路狀況調整開放,明池山莊遊客也已全部撤離,僅留部分員工防颱留守。考量山區道路致災風險性高,中橫公路宜蘭支線百韜橋至思源埡口段,視颱風動態及降雨情形,不排除預警性封路,公路總局請用路人多利用即時路況系統隨時收聽廣播訊息。由於宜蘭沿海風浪均有3米以上浪高,平均風力超過六級以上,基於離島臨時碼頭靠泊等安全考量,東北角風景管理處昨宣布龜山島延續封島2天,並與賞鯨船同步休息至28日。
「尼莎」豪雨致宜蘭、花蓮傳災情 忘關閘門七賢村大淹水?水利署回應了
「尼莎」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為台灣各地帶來降雨。猛烈的豪雨讓宜蘭、花蓮等地今(16日)皆傳出災情,其中蘭陽溪的水位暴漲,導致員山鄉七賢村溪洲區成為一片汪洋;花蓮縣道193線月眉路段23.6公里至30.9公里處,則因有土石、樹木崩落,通行受阻。稍早相關單位已派人處理,還請當地民眾多加留意。「尼莎」颱風夾帶大量水氣侵襲台灣,導致各地風大雨也大,其中宜蘭今(16日)凌晨的豪雨,使員山鄉七賢村溪洲區,被蘭陽溪溪水倒灌成一片汪洋,水深達80公分,阻礙居民和車輛的進出。對此,有人質疑災情的發生原因,為蘭陽溪旁的員山鄉七賢村防水閘門半夜忘了關閉。水利署第一河川局表示,今日清晨5時30分監測到位在員山鄉溪州區的閘門外水面,高於閘門內水面高度,無法由重力排出,隨即關閉水門,並於早晨7時許,閘門內水面高於閘門外水面高度時,開啟水門維持重力排水。水利署指出,已於上午11時半開始進行抽水減除積淹,另已加派一部大型抽水機趕赴現場中。宜蘭縣警察局分局表示,今日上午獲報員山鄉溪州區因溪水暴漲致道路積水,車輛無法通行,警方立即赴現場查看。為避免行經用路人受到危險,員警於浮洲橋下兩側設置交通錐及架設道路封鎖線,將路段封閉,同時對現場進行交通管制。至於花蓮縣道193線月眉路段23.6公里至30.9公里處,因土石、樹木崩落導致通行受阻,縣府已於今日上午10時30分進行封路,以確保用路人的安全,後續將視雨勢狀況及地質穩定後再開放通行。截至下午1時04分,花蓮縣政府表示,針對壽豐鄉平和部落聯外道路地下道、 北昌一街往花蓮市方向涵洞進行交通管制;台8線162.6公里處土石坍落致道路中斷無法通行,目前道路搶通中;瑞穗鄉富興村產業道路原河床便道水位暴漲,車輛無法通行,已於現場擺放交通錐;玉里鎮德武里花193縣道90K處(瑞穗大橋南端)泥沙沖刷至路面,車輛無法順利通行,已放置三角錐警示,並由相關單位處理。另外,花64線瑞港公路11K處土石流,瑞穗鄉公所已於上午8時許派相關人員清理,目前可單線雙向通車;西林村往見晴村之西見產業道路路樹倒塌,目前排除大型樹枝,暫可通行;富里鄉豐南村臺23線7公里處道路有落石,已於現場擺放交通錐提醒用路人,坍方路段目前工務段已到場搶通,暫可單線雙向通行。花蓮縣政府臉書粉絲專頁,稍早彙整花蓮縣各地的災情處理情況。(圖/翻攝自臉書/花蓮縣政府)
花蓮豪大雨 花64線瑞港公路單線通行
花蓮持續豪大雨,瑞穗鄉奇美村民聯外道路花64線瑞港公路7.5公里土石坍方,一度交通中斷,經瑞穗鄉奇美村長通報,由豐濱鄉公所派機具搶通單線,另外,昨天才搶通的玉里鎮赤科山產業道路,上午8時許6.5、7.4公里處又有落石坍方,道路中斷封閉,禁止民眾通行。大豪雨造成花64線瑞港公路7.5K處土石坍方落石中斷交通,經瑞穗鄉奇美村村長蔣國雄村長緊急通報豐濱鄉公所,今天村裡有婚禮舉行,且尚有病患需下山洗腎,豐濱鄉公所通知重型機具派員搶修,目前已單線通車。鄉公所呼籲民眾,為避免不必要的危險,若非重大原因,暫時勿進入花64線。受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局針對花蓮山區發布大豪雨特報,玉里鎮赤科山產業道路6.5公里處土石坍方、7.4公里處又有落石坍方,且沿線多處落石,道路中斷封閉。富里鄉的東里村六十石山下山產業道路3.5公里處、竹田村六十石山上山產業道路5公里處今天上午也續陸續發生土石坍落道路中斷封閉,目前已由相關單位處理。
雨彈襲花蓮 瑞港公路路面受損短期難通車
圓規颱風外圍環流挾帶超大豪雨重創花蓮,尤其中南區山區經連2日雨勢猛灌,道路、橋梁皆有損壞情形,其中連接縱谷與東海岸的花64線瑞港公路昨才發生坍方,今天又傳出邊坡崩塌,一半以上的路基塌陷,土石向下塌落,看起來十分危險,短期內恐怕難以通車,令村民十分擔憂。花蓮因受到圓規颱風影響,各區皆因連日雨彈傳出災情,其中花64線瑞港公路昨14公里處才發生坍方,今天又傳出3公里處邊坡崩塌,現場照片可見水流不斷沖刷,一半以上的路面消失,土石向下塌落,畫面十分驚悚。圓規颱風外圍環流挾帶超大豪雨重創花蓮,中區鳳林鎮復興路林田橋因鳳林溪水暴漲,橋面也有龜裂情形。(圖/鳳林鎮公所提供)由於瑞港公路起點於瑞穗鄉瑞北村,終點豐濱鄉港口村,是連結花東縱谷台9線與東海岸台11線的東西向重要道路,因2處路面受損,短期之內恐無法修復完成,瑞穗鄉公所也宣布即刻起禁止通行,警方也到場協助封閉道路,設置封鎖線及警告標示,提醒用路人改道。不過,瑞穗鄉奇美部落有名洗腎病患,已1天沒洗腎,恐危及生命安全,儘管瑞港公路3公里處路段坍塌,但往豐濱鄉的道路暫無危險,瑞穗鄉公所已請豐濱鄉公所協助,從港口村開接駁車進入,10點30分左右出發前往接送病患,病患兒子正前往豐濱鄉公所接駁等待送醫。此外,雨勢加劇,中區鳳林鎮復興路林田橋因鳳林溪水暴漲,橋面也有龜裂情形,為避免人車發生危險,經大榮里長林世宗、北林里邱換光勘查後,請鳳林鎮公所在8點45分封橋,並請相關單位處理。鳳林鎮公所稍早也宣布,目前鎮內已列入土石流紅色警戒區,依規定須進行土石流保全戶強制性撤離,鎮長蕭文龍也坐鎮鳳林鎮土石流應中心,裁示今下午鳳林鎮停班停課。台8線中橫公路從前天晚間8時至今,只短暫通車2小時,目前仍因持續落石,東段關原到太魯閣封閉中;連接台東長濱鄉的玉長公路台東境內的東端29.8公里處,也因路面坍陷阻斷,暫時封閉。目前花蓮縣內停班停課區域含,萬榮鄉、瑞穗鄉、玉里鎮、卓溪鄉、富里鄉、光復鄉富源國中等,秀林鄉今日中午12:00後,新城鄉秀林國中中午12:30起,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縱情花蓮山水 旅行正夯
山海壯闊的花蓮,從太魯閣所在的秀林往南,沿著海岸到豐濱靜浦,循著縱谷至卓溪、富里,各自爭豔的原住民族風情與文化特色,帶給人們全新的旅行元素,體驗多元的豐美容顏。南北全長137.5公里的花蓮,原住民族包括太魯閣族、阿美族、賽德克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與布農族,源於身處環境與族群歷史與生活屬性,各有各的特色,多年的尋根、深耕,以及行政部門的協助,讓部落更具自信、更有活力,從蘇花公路南端進入花蓮,無論傍著太平洋岸,或穿梭在縱谷平原山區,「花蓮部落遊」,越來越為旅人所鍾愛。太魯閣族 編織音樂俱佳 蘇花公路往南穿過崇德隧道後,通常都會讓人鬆了一口氣,歡喜地進入處處宜人的花蓮。以往多半扮演開車者中繼休憩站的崇德,太魯閣族人開設的「達基力部落屋」,以在地新鮮食材料理的風味餐,讓人專程停駐享受。過了太魯閣大橋,新城、秀林、景美也不再是匆匆奔馳而過的台9線而已,人們可以拐進新城看看連美惠以太魯閣織紋創作的Yuli Taki時尚提包。往南左轉進入秀林鄉公所不遠處的那都蘭工作室,跟著胡秀蘭與兒子胡俊傑學習編織,帶著自己的作品,滿足地繼續旅程。過了三棧,景美村內的加灣部落有著傳統的祖屋、鳥居仍在的加灣神社,沿著清澈的水圳回到部落,親手做個手工皂、品嚐野菜料理。續往南沿「花9鄉道」來到佳民村的葛都桑音樂工作室,文面、蓄髮、著傳統服裝的彼得洛,打獵、製作樂器,過著太魯閣式的生活,旅人可透過學做獵首笛、口簧琴,以及彼得洛的音樂、述說,認識該族群的種種樣貌。山刀樹皮都成 精湛工藝去過沙婆石當溯溪嗎?秀林鄉水源村非常靠近花蓮市,村內的采晴媽媽擅長織布、植物染、拼布創作,兒子則做皮雕,旅人可到「Mwaray da美織工作室」跟著學習體驗地機織布。東邊隔壁的國福社區,撒奇萊雅族的撒固兒部落,走一趟瀑布聽聽加禮宛事件的故事,踏行佐倉步道眺望花蓮市區全景,火神祭典、彩繪陀螺則可進一步認識撒奇萊雅的傳奇色彩。回到市區,朝鯉魚潭方向前進,提到銅門就會讓人連結到太魯閣族的山刀,當地除了許有祥、許保祿父子,鍾明智的「鄉野鐵店」也有悠久歷史傳承,女婿趙泓碩承襲制刀技術,皮雕搭小刀成獨特紀念品,與妻子鍾曉娟一起闢出新出路。繞到鯉魚潭南側,池南部落的阿美族人,以構樹樹皮製衣的傳統技法,創作出衣飾、提包、燈具等工藝品,旅人可親手體驗製作,樹屋餐廳的在地食材美食,也已頗具知名度。來到縱谷的中段,光復糖廠東邊的太巴塱部落,阿美族文化重要發揚地,積極推廣各項傳統工藝、歌謠吟唱,並復育種植紅糯米、咖啡、製作風味餐,呈現一股活力新氣象。盡顯縱谷中段 農作滋味 富源國家森林區邊的馬遠部落,黑色為底的服飾顯示他們是花蓮境內唯一的丹社群布農,秉持著「分享」過生活,傳統杵音、八部合音描述著族群遷徙的故事,山裡有像電影龍貓居住的巨樹群,流水清澈的溪谷瀑布,環境迷人。沿著193縣道往南,知名的鶴岡文旦產區,屋拉力部落的阿美族人從柚子開花滿園香的季節開始,便有一連串製作柚子醬、柚餅的產業體驗活動;瑞穗泛舟中心南邊的春日織羅部落,葛鬱金、金多耳筍、織羅米是三大農產,聽過「葛鬱金」嗎?到部落的「禮辦供處」瞧瞧吧。過了瑞穗的舞鶴地區,阿美族加納納部落的黃正宏、陳玉英,以友善農法經營合作農場,從日據時期便引入的咖啡也再度復興,綠生米等農產都在假日咖啡館重現生命力。保存傳統 落實里山精神 舞鶴往南在三民轉入深山,卓溪鄉山里部落是越過能高山而來的賽德克聚落,部落的老人家還能從事編織,樂於分享農耕、狩獵、工藝的種種,11月的苧麻節維繫著織布的傳統。玉里南邊、東竹之前,台9線東側的富里鄉達蘭埠部落從六十石山遷徙而來,青年們為了保持舊部落的樣貌,過著沒有電、點油燈的生活,來到部落,可盡覽金針花風光,「黑暗部落」反而藉完好生態讓產業發光。「花75鄉道」連接玉里與富里,是條沒有台9縣車流的清幽道路,其間的古風是個布農族部落,卓楓國小的石板傳統屋展現傳統生活氛圍,竹製的風鈴成了熱門的文創商品,卡路里步道不僅可健身,更可眺望縱谷成片稻田美景。欣賞山谷梯田的稻浪,富東公路上的吉拉米代部落(豐南社區)絕對值得專程前往,北邊聚落吉哈拉艾因著水圳、梯田、次生林、池塘等被登錄為文化景觀區,同時保存著客家風情的吉拉米代也是台灣少數實踐「里山」精神的聚落。海岸部落藝術 能量驚人 從花蓮市區往東海岸線上的部落,應該是最為人所熟悉的,其中水璉部落,那片礫石海灘,去過絕對跟看到海邊的水牛一樣,絕對不會忘。年輕人回鄉又帶給部落新的活力,獵人學校讓阿美的山林智慧充分表現,也帶來越來越多的遊客。磯崎的海水浴場和南邊登頂眺望的海景,同樣讓人難忘,撒奇萊雅、阿美、噶瑪蘭、布農,甚至客家,讓這個聚落的文化相互輝映,烤飛魚、野菜海產都很有味道。因為「香蕉絲工藝」,噶瑪蘭族的新社部落已經不再陌生,在更高一點的山上的復興部落則是個無菸酒、檳榔的阿美族部落,適合慢慢走逛、看山看海。秀姑巒溪出海口一帶的幾個部落也是早富名氣。奇美位於秀姑巒溪北側山間的瑞港公路上,被喻為阿美族「活的博物館」,嚴謹的年齡階層文化、各時期的祭典,部落推出的水上思路文化泛舟活動,也與其他商業泛舟更帶有文化的內涵。沿海的部落,事實上從石梯坪開始就很有看頭,電影「太陽的孩子」、面海水梯田復耕、升火工作室;往南到港口部落的項鍊海岸藝術之路「藝術pakongko」,尋找觀賞每一件創作,就能逛上部落一整天。跨過秀姑巒溪,每天看著奚卜蘭島的靜浦部落,乘坐竹筏、學習撒八卦網、看看海灘上的浪花蟹、品嚐主廚陳耀忠採自「大海冰箱」的料理,在在宜人。(花蓮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