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
」 環保人士 德國 環保團體 抗議喜馬拉雅山發現新蛇種! 專家命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原因曝光
西喜馬拉雅地區近日發現一種全新的蛇類物種,雖然這款新蛇種的基因與已知蛇類有相似之處,卻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有趣的是,研究人員將這款新蛇種命名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之蛇」(學名:Anguiculus dicaprioi),原因是為了表彰李奧對環境保護付出的心力。根據《紐約郵報》引述在10月21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科學家最初是在2020年發現這款全新蛇類物種,目前為止僅在尼泊爾和印度喜馬偕爾邦地區目擊,科學家分析該蛇的DNA後,發現雖然具有其他蛇類特徵,但卻是一個全新物種。這種新蛇體型細小,僅有22英吋,約56公分長,頭部短,鼻孔大,牙齒眾多,還有圓頂狀的鼻部,在頸部略顯一圈淡灰色的領圈。專家表示,當時是在在泥濘的山地上發現這款蛇,直到被捕捉才動了一下,完全沒有試圖咬人。專家認為,這種蛇可以在海拔高達6100英尺,約1859公尺的地方生存。至於為何以好萊塢男星的名字命名,專家表示,這是因為「狄卡皮歐身為美國演員、電影製片和環保人士,一直積極參與提高全球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意識」。據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2016年接受《People》雜誌訪問時表示,由於從小就接觸環保主義,「年輕時,我對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物種感到非常難過,所以這讓我展開一段漫長的旅程,投入環境議題」。李奧納多在1998年成立了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支持全球35個創新的保育計畫,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和關鍵物種。全球最高峰喜馬拉雅山區近日發現全新蛇種,以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命名。(圖/翻攝自X)
梵谷名畫《向日葵》遭環保人士潑湯抗議 下場慘了
傳奇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留下許多名畫,至今在歐美各大美術館展出,吸引世界各地的梵谷迷前往朝聖。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有展出梵谷2幅名畫,怎料,其中一幅《向日葵》在27日遭到環保人士潑灑番茄濃湯,只為了抗議他們的組織成員遭判刑;最後犯案的3人當場被逮捕,恐面臨牢獄之災。綜合外媒報導,27日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出現鬧事份子,有3名生態恐怖主義組織「停止石油」的成員,朝梵谷畫作《向日葵》潑灑番茄濃湯,現場一度混亂;該組織還在社群平台X釋出影片,一名成員把番茄濃湯潑向畫作,另外2人也跟著做出一樣動作,還能聽到其他遊客發生驚呼,「天啊,為什麼要這樣做」、「喔不,別這樣子」。犯案的3人當場被警方逮捕,得知他們的犯案動機是為了抗議他們組織的2名成員普魯默(Phoebe Plummer)及霍蘭德(Anna Holland)被判刑,遭判刑的2人在2022年10月也拿湯潑灑在梵谷一幅《向日葵》畫作,今年7月遭裁定刑事損害罪成立,9月27日分別被判處2年及1年8個月有期徒刑。他們3人做出類似的行為,恐怕也將面臨牢獄之災。報導中指出,遭潑湯的畫作是梵谷在法國南部城市亞爾創作的《向日葵》系列畫作,分別於1888年和1889年完成的作品,後者由費城藝術博物館向倫敦國家美術館出借。不幸中的大幸是,《向日葵》畫作有玻璃層保護,因此沒有損壞,檢查後重新開放參觀;但館方工作人員透露,金色畫框有受損,他們最擔心湯汁滲入,恐怕對畫作造成難以想像的損害。
風機亂楓港1/恆春半島年數十萬猛禽過境 開發商調查「一隻都無」惹眾怒
屏東恆春半島是候鳥南遷過冬必經之路,每年都有灰面鵟鷹、赤腹鷹和伯勞鳥等數十萬隻珍貴嬌客過境,也是賞鳥人士眼中的最佳景點,而「屏盛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預計在鳥類必經地、枋山鄉楓港溪建置10支風力發電機,並委託「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評估,最終卻顯示當地沒有任何猛禽出沒,愛鳥人士質疑該公司的調查刻意避開候鳥過境時間,對此結果難以接受。8月16日中午,恆春「鳥類達人」蔡乙榮帶著記者登上社頂自然公園的凌霄亭,舉目所及的遼闊海景讓遊客驚嘆連連,他的目光卻一直放在天邊翱翔的黑點。「你現在聽到的是小彎嘴畫眉的聲音,秋天就會看到過冬的候鳥從這裡過境。」蔡乙榮說,他原是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技士,而他入職時,恆春當地獵捕鳥類盛行,獵人們總會捕獵伯勞鳥販售,或是濫捕過境猛禽送到日本製作標本,他為提升民眾保育意識,1988年開始調查並蒐集當地鳥禽資料。楊麥公司負責人楊程欽在7月的環境說明會中公布調查結果,直指未見猛禽過境,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圖/翻攝枋山風力發電計畫公開會議會議紀錄)蔡乙榮說,當時資料欠缺,一切都只能土法煉鋼,從不斷試錯中累積經驗,他曾經長達2個月不曾放假,也曾天不亮便到觀鳥點等候,最終摸清每種鳥類的習性,濫捕歪風也得以扭轉。在30多年的勸導下,多數民眾放棄捕獵,過境鳥群終於得到一線生機,數量因而顯著提升,從早年每年數萬隻達到如今的數十萬隻,當中更包括10萬隻的「國慶鳥」灰面鵟鷹和20多萬隻的赤腹鷹,天候佳時還會「爆量」,天空中同時有上萬猛禽過境,形成「鷹河」壯觀景緻,而蔡乙榮與愛鳥人士半甲子的努力卻被開發商「視而不見」。記者調查,屏盛公司看上當地強勁落山風,有意於恆春半島最北部的枋山鄉發展風力發電,規劃在楓港溪下游設置10座風力發電機組,每座風機基座最大使用面積為660平方公尺,風機單機容量為4到5 兆瓦,總裝置容量40到50 兆瓦。開發商遵照法規,請來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生態調查及環境影響評估,並於7月9日召開者環評說明會,強調風機不會與農漁業爭地,更不會影響生態,但楓港溪是過境鳥類遷徙的必經之處,開發商的說法讓環保團體難以接受。鳥類達人蔡乙榮在恆春觀察鳥超過30年,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圖/方萬民攝)根據楊麥的生態調查結果,在風機案場附近共記錄 14 種稀有植物,大多為人為栽植,鳥類目視則記錄到台灣畫眉、紅尾伯勞、烏頭翁、領角鴞、大冠鷲、東方蜂鷹及鳳頭蒼鷹,最多的則是烏頭翁,過境候鳥則「一隻都無」,報告曝光後瞬間引發炮火隆隆。屏東縣野鳥協會理事吳正文表示,鳥類過境時間為每年的9月、10月,開發生的調查時間卻是在2023年11月、2024年1月、3月和6月,堪稱「完美」的避開了鳥類春秋往返的遷徙期。而開發單位聲稱機組總高度在119公尺到180公尺間,是最高能飛到1800公尺的赤腹鷹,以及平均飛行高度在300至500公尺的灰面鵟鷹能輕鬆飛過的高度,且雷達顯示鳥類飛行軌跡與風機衝擊、葉片掃略範圍重疊度不高,此說法同樣也無法說服大眾。二級保育類動物灰面鵟鷹在每年10月前後過境台灣,平均約有10萬隻,楊麥生態公司報告中卻一隻未見。(圖/蔡乙榮提供)「10支風機把鳥遷徙的路徑都擋住了,全台灣關心生態的人都無法接受。」吳正文提到,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會看狀況停下夜息,恢復體力後再繼續往南,而起飛落降時的高度就有可能無法飛過風機,倘若這10支風機真的建置,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算。「我們不反對綠電,但真的要慎選地方。」蔡乙榮說,如今台灣往往以經濟發展為最大考量,忽略了開發之後大眾所要付出的成本,希望相關單位能善盡把關責任,別讓生態成為能源的犧牲品。楊麥公司回應指出,此評估案於2023年11月才啟動,當地環保人士的確有在公開說明會上闡述「無猛禽」意見,未來將於9月和10月再調查,調查結果則將納入環說書中以供參考。針對公司負責人曾是能源公司高管的部分,楊麥公司表示,此為屏東首個陸域風機案,這才會選擇有經驗的楊麥,以做風機長期規劃考量,希望能發展綠能並兼顧友善環境。
風機亂楓港2/生態調查公司竟曾是風機高管 離譜報告挨批「球員兼裁判」
「屏盛風力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有意在屏東恆春半島建置風機,並找來「楊麥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進行調查,但恆春每年有數十萬隻候鳥過境,楊麥的調查結果卻是「一隻都無」,楊麥負責人楊程欽也遭起底,他曾是英威華(現達德能源)的環評高管,如今自立門戶承接風機環評報告,也讓環保人士質疑是「球員兼裁判」,才能寫出如此符合開發商心意的報告。據了解,恆春半島是過境鳥類重要路徑,每年都有數十萬隻候鳥經此遷徙,包括每年10萬隻的「國慶鳥」灰面鵟鷹和20多萬隻的赤腹鷹,兩者都是二級保育類動物,被列為珍貴稀有物種。而屏盛有意在恆春半島北邊的楓港溪開發風力發電,預計沿溪流建置10支風機,並在2023年委託楊麥進行生態調查報告,楊麥卻「完美」避開春秋季的遷徙時間,最終得出「沒有候鳥」的結論,讓環保團體和愛鳥人士難以接受。「生態公司是領開發商的錢,寫出的報告自然要對業主胃口。」生態講師陳軒齊表示,法律規定風機開發前須經過調查以蒐集當地生態資料,由開發商指定生態公司並支付相關費用,當生態變成一門生意,調查公司做出的報告自然是為了符合業主期待。 楊麥選在乾水期進行水域調查,最終僅發現9種魚類。(圖/翻攝畫面)陳軒齊提到,除了鳥類調查離譜之外,楊麥更選擇月累積雨量僅4毫米的2023年11月,以及月累積雨量12.5毫米的2024年3月進行水域調查,楓港溪屬荒溪型河川,當時的溪流接近乾涸,調查出的種類自是少之又少,最終僅發現9種魚類,更沒有當地特有種恆春吻鰕虎魚的身影。陳軒齊說,楊程欽曾是英威華集團的環評主任,2013到2015年間在苗栗通霄負責風機案件,該案引發當地強烈抗議,甚至多次爆發流血衝突,最終以英威華在苑裡和後龍各挪移4支風機才解除糾紛。而開發商堅稱風機對於苗栗生態並無影響,2019年向環保署提出停止環境監測,卻遭環評委員打臉,稱附近蝙蝠數量在2年內少了一半,而其他風機都有拾獲鳥類屍體,此處的鳥屍為零恐因太久才撿一次,鳥類遺體被其他動物叼走分食,要求開發商補件說明。恆春吻鰕虎魚是台灣特有種,楓港溪便是其主要棲息地,竟沒有出現在楊麥報告中。(圖/翻攝教育大市集)英威華被達德能源併購後,楊程欽也跟著到達德成為環評資深經理,達德在雲林建置多支風機,附近民眾反彈連連,風機轉動造成的噪音和眩影更讓雲林五港村村民痛苦不已,楊程欽卻稱「該集團沒有噪音陳情案件的立案」,讓附近民眾無法接受,如今楊程欽自立門戶,在2023年成立楊麥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其報告也飽受質疑。「全世界都知道這個地方有多少生物,但某些生態顧問公司很厲害,就是可以調查不到。」陳軒齊苦笑表示,生態顧問公司「領錢辦事」,總是有辦法讓生物資料利於開發單位,呼籲生態顧問公司應由環保署指派,費用則是開發商負責,避免「球員兼裁判」,用最公正的報告來保護生態。楊麥公司回應指出,此評估案於2023年11月才啟動,當地環保人士的確有在公開說明會上闡述「無猛禽」意見,未來將於9月和10月再調查,調查結果則將納入環說書中以供參考。針對公司負責人曾是能源公司高管的部分,楊麥公司表示,此為屏東首個陸域風機案,這才會選擇有經驗的楊麥,以做風機長期規劃考量,希望能發展綠能並兼顧友善環境。
獵人也憂心!瑞典棕熊面臨捕殺危機 專家:恐「生態崩潰」
瑞典於21日開始年度捕熊季,官方許可狩獵愛好者捕殺該國20%棕熊,但瑞典棕熊總數從2008年至今已經減少約40%,狩獵季引發自然保護主義者的廣泛關注和擔憂。政府允許獵人捕殺約500隻棕熊後,瑞典棕熊總數將減少至2000隻左右。生態學家和自然保護組織強烈反對發出如此大量的許可證,他們擔心棕熊內部的生態可能因此面臨崩潰風險。瑞典食肉動物協會(Swedish Carnivore Association)主席奧雷布蘭特(Magnus Orrebrant)直言不諱地批評這一計劃,稱其「純粹為了戰利品而狩獵」。他批評瑞典的野生動物管理方式似乎更著重於消滅動物,而不是盡全力保護。瑞典的棕熊數量曾在1920年代幾近滅絕,但經過精心管理,2008年數量恢復到約3300頭的高峰。然而,今年當局卻頒發了多達486張捕熊許可證,並允許棕熊對農場動物構成威脅時額外進行撲殺,這一政策轉變令環保人士倍感擔憂。瑞典狩獵與野生動物管理協會(Swedish Association for Hunting and Wildlife Management)的通訊總監里德霍姆(Magnus Rydholm)表示,狩獵計畫是根據瑞典政府的野生動物政策所制定,用於維持人類與「大型掠食者」之間的平衡。然而,不僅是環保人士,部分獵人也對棕熊數量的急劇下降表示擔憂。來自瑞典北部的獵人尼爾森(Anders Nilsson)表示,狩獵界內部也有人擔心殺死過多的熊,可能對未來的熊群生存造成不利影響。根據目前的捕殺速度,若明年繼續進行類似規模的狩獵活動,瑞典棕熊的數量將很快接近瑞典環保署所設定的最低存續標準1400隻,這是維持棕熊種群可持續發展的最低限度。值得一提的是,棕熊在歐洲被列為「嚴格保護的物種」(strictly protected species),環保人士指出,瑞典開出的狩獵配額已經違反歐盟規定,歐盟禁止故意狩獵或殺害嚴格保護的物種,除非在保護公共安全、農作物或自然生態的必要情況下作為最後手段。奧雷布蘭特補充說,研究人員擔心,棕熊的命運可能會重蹈瑞典駝鹿的覆轍。自上世紀末以來,瑞典的駝鹿數量已經減少60%,對當地生態系統構成巨大威脅。環保人士認為,保持更高的棕熊數量不僅有助於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將提升瑞典作為生態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這可能比出售狩獵許可證帶來更多的長期經濟收益。
賴政府能源三難題待解 專家籲自清光電綠能案立威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各界多有期待,也有不少陳痾待解。以能源來說,專家直言問題有三:包含失衡的能源結構、光電發展蒙塵、碳費開徵隱含的碳焦慮,都需賴政府直面解決。環保人士、嘉南藥理大學副教授陳椒華表示,以能源結構來說,自己聽聞賴政府有意重啟核二、延役核三,但台灣這個蕞爾小島,真的沒有適合核電廠設置的位置。如要解決缺電問題,在產業源頭必須透過「政策環評」把關,目前政策環評,大多只是有條件通過、或是要求做好開發替代方案,卻沒有一場政策環評會,敢擋下高耗能污染的開發,就是深怕背上「阻礙經濟發展」黑鍋。陳椒華直言,賴政府必須透過國是會議,確認國家的電力政策,尤其綠電佔工業大戶用電比,必須確實入法;此外,也需要在國是會議確認台灣下一階段產業發展方向,若不淘汰高耗能產業,核能比例增加也只是飲鴆止渴。而針對光電發展問題,陳椒華認為這是賴政府軟肋,若要樹立威信和改革決心,上任百日內就必須有明確處理,包含業者走巧門化整為零在農田設立光電板,農地破碎化問題亟欲止血;從台南市迸發的連串光電弊案,迄今中央主管單位,沒有人受到行政懲處,這都讓民眾無法放心,必須有個交代。最後,「碳費」徵收勢在必行,然而徵收公式與範疇,各界仍爭論不休,環境部瞻前顧後不敢定案,已引發各大小企業甚至一般民眾的「碳焦慮」。呼籲賴政府必須在上任百日內,至少把《衝擊評估報告》先端出來,並拚年底前公告確切計算公式,現在減碳環保民氣可用,再拖下去,恐怕衍生民眾的不耐與掣肘。
特斯拉德國擴廠受阻…遭環保人士抗議爆衝突 工廠停工股價慘
電動車商特斯拉提出擴建德國超級工廠計劃後,環保人士抗議愈來愈激烈。10日近千人在該廠外示威,甚至試圖闖入廠區阻止運作。該廠當天停工讓干擾行動成焦點,連執行長馬斯克也動怒。特斯拉表示該廠按原定計劃停工1天,但外界仍擔心運作已受影響,令股價10日下跌2%收168.47美元。今年來累跌近三分之一,市值蒸發逾2,550億美元,縮減至約5,279億美元。特斯拉位於德國勃蘭登堡州葛籣海德市的工廠,是其歐洲唯一超級工廠。2022年3月啟用沒多久後就提出擴建申請,因涉及砍伐林地和可能污染水資源而不斷成為環保人士抗議目標。這次抗議活動由名為「擾亂特斯拉」(Disrupt Tesla)組織從8日展開,其表示10日有大約八百名示威者試圖闖入廠區。媒體報導一群黑衣示威者走向特斯拉廠址,然後與德國警方產生衝突。警察動用胡椒噴霧和警棍而導致許多人受傷,據報16人被捕。警方強調有能力防堵示威者,否認有人闖入廠區。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那些要突破警察防線和要進入特斯拉廠區的人為何沒有被關起來。他否認有示威者衝進廠區,因為他們無法突破工廠柵欄,而且後面還有2層完整圍欄。但「擾亂特斯拉」發言人曼達(Lucia Mende)反駁馬斯克與警方有關未有人闖進廠區的說法。她強調許多示威者正前往特斯打算拉用來存放數千輛未賣出車輛的廢棄空地來防止該廠擴建。另一抗議組織「阻止特斯拉」(Stop Tesla)表示有多名示威者突破警察防線而闖進特斯拉廠區。闖入或占領工業目標,是目前歐洲激進環保人士用來達到訴求的常見手段。
日本商業捕鯨名單納入「大型長鬚鯨」 官房長官:傳承食文化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周四表示,政府將把大型長鬚鯨加入其商業捕鯨物種名單中。日本退出管理海洋哺乳動物商業捕獵的國際組織5年後,做出了這項決定。路透社報導,日本在2019 年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IWC) 後,於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了商業捕鯨。本周,日本水產廳就一份水產資源控制政策的修訂草案徵求公眾意見,該草案將允許商業捕撈長鬚鯨。林芳正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繼續促進捕鯨並採取必要的外交措施。他說,「鯨魚是重要的食物資源,應該根據科學證據可持續地加以利用。」 他指的是將可捕撈的範圍擴大到包括長鬚鯨。日本鹿耳島市港邊停靠的捕鯨船。(圖/shutterstock/達志)「在日本,繼承傳統飲食文化也很重要。」水產廳說,去年日本共捕獲了 294 頭小鬚鯨、布氏鯨和 塞鯨,目前商業捕鯨僅限於這三種數量相對較少的鯨類。鯨魚在日本的消費在 1960 年代初期達到頂峰,但隨著其他肉類變得更容易獲得,鯨魚肉並沒有普及化。日本在違法捕鯨的問題已久,而且充滿爭議。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實施了針對商業性捕鯨活動的禁令。然而,日本一直宣稱其捕鯨活動僅限於「科學研究」目的,從而試圖繞開禁令。許多國家和環保組織質疑這一做法,認為日本的「科研捕鯨」實際上是為了繼續商業捕鯨。1987年至2005年期間,日本每年在南極海域捕獲數百頭鯨魚,理由是為了「生物研究」。2014年,國際法院裁定日本在南極海域的捕鯨計畫 「並非科學目的」,要求日本重新審視該項目。2019年,日本正式退出IWC,宣布將恢復商業捕鯨,但限於鄰近日本的海域。這一舉措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截至目前,日本官方立場是商業和文化理由支持有限捕鯨,但承諾會加強保護措施。然而環保人士擔心這可能加劇對瀕危鯨種的捕獵。日本長期以「科研」名義繼續捕鯨遭到國際質疑和批評,其最新恢復商業捕鯨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反對。這反映了捕鯨問題牽涉複雜的經濟、文化和環保角力。
2025碳費開徵將上路 費率喬不攏各界憂
環境部原定於2024年第一季公佈碳費費率標準,但26日召開會議後並未達到共識,也宣告原訂本季公佈碳費費率,時程確定跳票。環境部昨26日召開第二場碳費費率審議會,初步以5年為一期循環訂出碳費輪廓,也確定以階段式調升取代一次性漲齊。然而,外界最關注的實際費率多寡並未達共識,碳費制度形同難產。環境部官員說明,26日會中決議,必須先釐清費率審議的科學基礎,再以2030年為期限,規劃分階段調升費率,包含一般費率、優惠費率,適用對象及樣態也待更新規定。接著待五年輪廓清晰後,才能給予產業明確的價格訊號,引導中長期減碳路徑。儘管如此,官員仍重申2025年如期開徵碳費,「時程沒有改變」。一位與會學者會後向CTWANT透露,會中碳費訂定討論流於喊價,與會者提出美式與歐盟等方案,討論暫無結果。學者強調,各國作法不一,且本質上各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同,「碳定價方式當然不一樣」,台灣不適合整套移植,也須以更科學的方式訂出費率,而非喊價。學者呼籲,環境部於下次會議召開前,要先擬定碳權子法配套,以利審議委員充分了解後,盡速取得費率共識並公布,最好確立公布截止日,「避免一拖再拖」。對此,環保人士、前立委陳椒華向CTWANT直言,目前環境部開會仍在繞瑣碎的程序問題,其實重點就在工商團體大力反對碳費制度,目前絲毫未見讓步跡象。陳椒華憂心,若工商團體未來持續反對碳費制度,依照其龐大壓力與政治影響力,台灣碳費徵收將遙遙無期。
最高行政法院發回重審 環團悲三接上路無力回天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團26日表示,最高法院發回「觀塘工業區海岸利用許可」行政訴訟予高等行政法院,有望透過判決確認撤銷許可後,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將面臨停工。據了解,為達到北部天然氣供氣平衡等因素,台灣中油評估於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區、工業專用港位址興建北部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並於2015年2月提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投資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且於同年9月經行政院核定通過,2019年11月正式開工興建第三座接收站。然而,反對中油三接開發案的桃園觀音居民及環團於開工前的2018年11月,提出撤銷「觀塘工業區海岸利用許可」行政訴訟,雖於2022年2月一審敗訴,但最高行政法院3月廢棄一審判決「駁回居民之訴」部分,發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外界解讀,居民要求三接停工的訴求重獲生機。對此,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過去法院以「利害關係人」對居民與環團認定訴訟資格,對居民解讀並不利,畢竟要舉證權利受損的因果關係並不容易。而此次最高行政法院援引《海岸管理法》,強調除維護海岸地區的自然系統與生態資源等公共利益外,意旨更寓含保障人民之生命、身體、財產權,不能因海岸地區所生災害而受不利影響。陳憲政強調,本次判決書指出,若是反對三接開發的居民,可對原本內政部「撤銷海岸利用許可」的行政處分提出行政訴訟。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則感嘆,三接施工期間已對藻礁造成重大破壞與生態影響,中油看來也沒打算處理,判決書要求中油要對「藻礁生態環境衝擊,加強補充相關復育及彌補措施」訂定保育計畫,「我不樂觀」。而環保人士、前立委陳椒華則對CTWANT說明,自己在2018年起便積極關注此案,而過去4年,民進黨國會過半,內政部與環保署(現環境部)對於經濟部與中油、台電等單位開發案件全面護航,未來四接也會依樣畫葫蘆。陳椒華坦言,中油不可能就此停止刻正進行的工程,畢竟即使許可遭撤銷,中油也會主張不符比例原則,研判最後仍會照常完工運轉,「只能為藻礁悲嘆」。對此,中油公關室發言人柯珂如表示,此案二審認為一審部分內容不夠完備,因此要求一審再盡職權調查釐清,並非直接否定一審判決。柯珂如強調,此行政訴訟的被上訴人是內政部,中油僅是參加人,案件的主管機關為內政部,因此中油後續作為將配合內政部辦理,「現階段不會停工」。柯珂如重申,三接(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工程預定2026年6月前完工,刻正按照進度施工中,而目前國內只有位於台中及高雄兩座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完工後有助於北部天然氣穩定供應,有其必要性。
礦地更生1/賴清德礦宅不合法無法信託 國土署拚通案解套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位於新北市萬里區的老家礦宅,在選前爭議不斷,賴為減緩負面衝擊,稱將以公益信託捐出作為開放式的礦業紀念館,然而事過境遷至今一個多月,卻沒有進展。新北市府工務局指出,依據《區域計畫法》和《礦業法》規定,礦區已經沒有採礦事實和非住居人本人,並不符申請建照要件,因此賴宅就地合法無據,也無法循序取得合法建照。據悉,為了解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已針對礦區住宅問題,著手清點列管,期待拚在賴的4年內任期處理完畢。 CTWANT記者日前重回萬里中幅里賴家老宅現場,發現大門深鎖,選前撤除的崗哨也未恢復,一切平靜如常。當地居民受訪透露,萬里全盛時期高達50個礦場,當初礦場營運時,礦業用地可以合法設置辦公室與礦工工寮,終止礦業後政府卻遲未處理地目變更,因此新北工務局也無法受理工寮申請合法建照與增建修繕「想合法都不知怎麼做起」,一直到賴清德選總統才被挖出來,「選完感覺也沒人在意了」。準總統賴清德過年期間前往老家附近的基隆慶安宮發紅包,絲毫不提選前聲稱要處理的老家礦宅。(圖/黃鵬杰 攝)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根據《新北市政府核發合法房屋證明處理要點》,合法房屋必須是1959年2月25日前即已存在,且無擅自新建、修建、改建的房屋,而賴家2003年有明顯修建,確屬違建。然而進一步根據「新北市違章建築拆除優先次序表」,只要在2009年6月24日後違建就是新屬新違建,賴宅因無明顯大規模翻修,故屬既存違建,選前已現勘拍照列管,目前也未收到屋主申訴,因此雖未合法,但也只能被視為「既存違建」,列入「緩拆」。據了解,為能全面性檢討礦業用地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解決礦區住宅的建照問題,國土署年前即邀經濟部及轄內存有廢礦區土地的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及南投縣共6縣市政府,針對訂定「縣市內廢礦區土地通案處理原則」展開研商會議。國土管理署官員指出,會中就「礦業用地如何進行檢討及變更為適當使用地類別」才得以符合實際使用現況,進行意見交流,其中經濟部及與會縣市政府原則認同地方政府須主動辦理檢討,再由國土署彙整各單位意見,執行方式與辦理期程。官員透露,2019年3月29日已根據《區域計畫法》專案施行「北泰雅原住民族特定區域計畫」輔導原住民族土地合法,未來《國土計畫法》實施後,將通案透過整體性空間發展計畫,完成全台原住民700多個部落用地變更編定作業,礦區土地也可朝此方向辦理。針對通案處理法,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目前還處於討論階段,離實現還很遙遠。他批評,民進黨政府完全執政8年不處理,直到涉及賴清德老家違建爭議之後,才想用通案來掩蓋賴清德不老實的個案信任危機,難以服眾。環保人士、前立委陳椒華則呼籲,賴清德家的違建該拆卻賴著不拆,相較合法的南鐵東移何其諷刺,希望賴清德準總統勇敢面對爭議、別再推拖拉試圖打模糊仗,自己也會在民間團體持續監督。對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說明,目前礦區根本無法申請建照,這就是國土署目前要處理的,呼籲新北市政府別「內行人說外行話」;他指出,賴宅長期如實繳納地價稅,去年12月也送件申請繳房屋稅,但迄今未收到房屋稅單,並非賴有意逃避。此外,吳崢也強調,目前賴家老宅公益信託已全權由律師辦理,需待礦宅可申請建照後,才能進行下一步公益信託,短期難見突破,但持續處理中。對於礦區土地有望合法化,賴清德表示樂觀其成,也尊重國土署等單位的專業做法,同時呼籲礦工後代與居民別擔心,政府會妥善處理。相較賴清德老家備受呵護,世居萬里崁腳村多位老礦工,2007年就接獲法院訴訟通知書,因土地所有者農工公司整批標售土地,只好「拆屋還地」。(圖/報系資料照)
環團封路抗議!77歲翁要求讓路反被嗆「怎麼不開槍」 當場爆怒射殺2人
巴拿馬政府日前與加拿大第一量子礦業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簽屬協議,同意繼續營運中美洲最大的露天銅礦20年,此舉引發當地環保人士不滿,紛紛走上街頭抗議並封鎖道路。而一名77歲老翁近日開車出門時,發現路被堵住,因此與環保團體發生口角,甚至拿出槍枝威脅讓路,沒想到對方卻向老翁嗆聲「你怎麼不開槍?」讓老翁一氣之下當場射殺2人。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名77歲老翁肯尼斯(Kenneth Darlington)在7日開車行駛巴拿馬查姆(Chame)的泛美高速公路上時,發現道路被環保人士設路障無法通行,於是他便氣得向下車跟他們理論。肯尼斯下車後,與環保團體人士爆發口角,之後便自行移除道路上的路障,過程中更掏出手槍威脅。而環保人士見狀後,便向肯尼斯嗆聲「你怎麼不開槍?」,沒想到此時肯尼斯竟突然暴怒,當場射殺2人,現場畫面全被一旁電視媒體全程拍下。眾人見狀後立刻打電話報警求助,不過當醫護人員當場後,其中一名受害者阿卜迪埃爾(AbdielDíaz)就已經失去呼吸心跳,當場被宣告死亡。而另外一名受害者伊凡(Iván Rodríguez)則是立刻被送醫急救,不過仍在到院後被宣告死亡。事發後,肯尼斯獨自回到車上,原先準備逃離現場,但被旁人勸阻,最終待在車內等待警方到來,並在9日被還押候審。而2名死者的律師埃利賽爾(Eliécer Plicett)指出,肯尼斯被指控謀殺和非法持有槍支,不過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由於肯尼斯的年齡過高,有很大的可能可以避免入獄,只須接受軟禁的懲罰。
貢寮絕美秘境藏消失1世紀瀕危植物 民自發守護拒怪手進場
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沙灘擁有黃金沙礫與海天一色絕美景象,多年來是遊客心中的珍貴秘境,2020年該地發現消失近1世紀的瀕危植物「海米」,更因此成為全球最南界海米原生地,但龍門沙灘過去因填土工程管理疏失而堆放廢棄物,不斷有環保人士期盼盡快剷除,當地民眾擔心怪手進駐恐害海米再次消失,如今在龍門里長吳世揚的號召下開始自發守護,期望能將這株珍貴的禮物留下。
海米保衛戰1/貢寮秘藏消失1世紀瀕危植物 里民守護拒怪手進場
新北市貢寮區龍門沙灘擁有黃金沙礫與海天一色絕美景象,多年來是遊客心中的珍貴秘境,2020年該地發現消失近1世紀的瀕危植物「海米」,更因此成為全球最南界海米原生地,但龍門沙灘過去因填土工程管理疏失而堆放廢棄物,不斷有環保人士期盼盡快剷除,當地民眾則擔心怪手進駐恐害海米再次消失,如今在龍門里長吳世揚的號召下開始自發守護,期望能將這株珍貴的禮物留下。9月22日下午,記者跟隨吳世揚的腳步抵達龍門沙灘,舉目所及滿是湛藍,深淺多變的海洋與濃厚白雲勾勒出絕美景色,天邊還不時有鷹隼翱翔,與一旁熱鬧的福隆浴場相比,彷彿進入遺世而獨立的秘境,在這樣靜謐氛圍中,卻藏著珍稀植物的生存危機。龍門沙灘因填土管理疏失,遭填放大量建築廢棄物,當地居民為守護海米而自發撿拾,希望能避免怪手進場。(圖/讀者提供)「這個就是海米,大家都沒想到自己家門外有這麼寶貴的禮物。」吳世揚表示,龍門沙灘在日據時期就有海米的記載,此後一世紀都沒有確切文獻紀錄,直到2020年,在地團體才意外發現它。據了解,海米過去在台灣植物界被視為夢幻般的存在,學者們多半只知其名,只能從少數的標本窺見其身姿,海米在植物紅皮書中更被列為極危物種,而海米為溫帶薹草,台灣是其生長的最南界,龍門海米可說是全球最耐熱海米,學界認為它們可能攜帶抗暖化基因而十分重視,但這樣珍貴的植物竟長在一片建築廢棄物中。 記者調查,福隆貝悅飯店與台2線興建工程在2011年間,因填土工程管理疏失,把夾帶磚頭等建築廢棄物的石英沙堆置於該處,閃閃發亮的黃金沙灘被大量磚頭和垃圾掩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原想讓機具大規模清理,在當地民眾強烈抗議下才暫時喊停,但龍門里民並沒有因此而掉以輕心。「就有人一直說要讓怪手來清,很怕我們的努力就這樣被輾過了。」吳世揚提到,目前當地里民自發性地發起「保衛海米大作戰」,包括每周都有2次的守望與清理任務,希望透過人手撿拾避免怪手進駐,給海米留下生存空間。新北市貢寮區龍門里位於山海之間,各角落都是美景,傍晚的龍門吊橋更唯美宛如童話。(圖/讀者提供)吳世揚提到,海米的出現凝聚居民對故鄉的情感,除了撿拾廢棄物外,也不斷學習植物知識,以便識別外來種和清除,對這片土地也有更深的認識,期盼能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守護行列,並共同享受龍門的美與溫暖。
強搓藍白合1/謝國樑力撮基隆藍白合擒立委 鄭文婷:政治分贓
基隆市藍綠版圖概略呈6比4,2016年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以41.45%的得票率勝選,國民黨郝龍斌與親民黨劉文雄得票加總則為48.52%;綠營的得票率在蔡連任時才提升到47.29%。面對2024立委選戰,國民黨籍基隆市長謝國樑日前指出,希望民眾黨在基隆不提名立委,以免分散泛藍選票讓民進黨漁翁得利;代表民進黨參選基隆立委的鄭文婷則批評,謝國樑的「藍白合作」策略根本就是政治分贓。2024基隆市區域立委選戰,國民黨與民進黨分別提名市議員林沛祥與鄭文婷,除此之外,民眾黨前秘書長謝立功強烈表達參選意願,前無黨籍市議員、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也公開宣布參選。立委參選人王醒之近年來與環保人士組成「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積極反對台電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興建案。(圖/黃鵬杰攝)王醒之是前民進黨立委王拓之子,2018年以無黨籍當選基隆市暖暖區議員,2022年放棄競選連任,交棒給助理;近年來王與環保人士積極反對台電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四接)興建案。民進黨提名的鄭文婷曾在王拓的立委服務處當助理,身為執政黨提名的立委參選人,她對於「四接」則保守表示,該案已進化為「四接3.0」,不僅填海的面積大幅減少,位置變更,以期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她說,用電需求與環境保護並非零和競爭,未來也會要求台電,在施工前與居民充分溝通。一位基隆地方人士指出,蔡適應這次無預警宣布不選連任,讓民進黨提名作業有些措手不及,傳出前基隆市長、內政部長林右昌對此深表不滿,兩人還曾發生爭吵。民進黨經過協調透過初選,產生提名基隆市議員張秉鈞,但張卻因涉貪遭聲押,最後宣布退選;民進黨只好改提名初選中名列第二的鄭文婷。但地方人士指出,基隆市共有7個選區,鄭作為仁愛區議員,全市知名度不高,初選時的民調只有16.88%,加上起步晚,讓民進黨的選情十分緊張。 對於謝國樑提出的「藍白合」,鄭文婷認為,不管是「藍白合」還是「藍綠大和解」,政黨的合作有必要,但是政黨合作的前提必須是為人民帶來願景,要有理念與政策目標,才會受人民認同。她批評說,「謝國樑的訴求只是『不能讓民進黨佔到便宜』,但人民佔最大的便宜才是我們的目標。」另名基隆地方人士指出,鄭文婷雖然形象清新,但因不善於人情世故,被地方人士酸為「小氣議員」,恐怕也不利選情。鄭文婷坦言,自己從來不包紅、白包,參與各項活動也只送口罩跟礦泉水,因為自從當選以來,議員的薪水與各項補助根本不夠用,她支付助薪水與服務處租金,每個月要「賠」至少一萬元,「還好我之前做了20年律師,還有一點積蓄,不然怎麼撐得下去?」鄭文婷說,基隆過去的藍綠版圖大約是六比四,但經過民進黨籍市長林右昌執政8年,以及蔡適應擔任兩屆國會議員,政治版圖已經有所改變。她未來會延續民進黨在基隆的論述脈絡,而她過去二次議員選舉都是靠街頭拜票,不靠綁椿腳、也不靠華而不實的政見,相信能迎頭趕上。環保人士積極反對台電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興建案,「四接」話題將是基隆市立委選戰攻防焦點。(圖/翻攝自謝國樑臉書)
杜蘇芮侵台!天使輪遇「關鍵72小時」抽油作業 油料外洩將造成生態浩劫
帛琉籍貨櫃船「天使」20日因船體進水傾斜,隨著進水的時間越來越長,整艘貨櫃船也在昨日上午沉沒,導致船上數百個空貨櫃漂流在海上,恐怕波及到其他船隻安危,近日颱風杜蘇芮前來攪局,有近500噸油料仍待進行抽油作業,讓整起事件面臨「關鍵72小時」瓶頸,若不把握時間搶救,油料外洩的後果恐怕不堪設想。據了解,船隻遺留的上千個貨櫃還在積極打撈,嚴重時可能影響航道干擾船隻進出,相當鋌而走險,彷彿成為海中地雷,威脅船員及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而船上還有將近500噸的油料等待進行抽油作業,又加上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杜蘇芮颱風即將侵台,甚至可能轉為強颱,整體氛圍來勢洶洶,專業人士預估,一旦沒有在關鍵72小時內搶救成功,等到杜蘇芮正式登陸時,所造成的危害恐讓油料外洩,整個海域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將不容小覷。外界質疑,第一時間為何不先將船隻在第一時間拖行上岸,讓抽油作業更容易,但內部消息透露,此舉已先被海委會海保署及高雄海洋局紛紛否決,擔心過程若破壞到船隻,也會造成外洩,讓整片旗津海岸陷入無底深淵。杜蘇芮直逼,讓整體搶救工程更加困難,不止在時間上變得更緊迫,海面上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事故處理變得加倍棘手,也讓環保人士非常擔心,希望事件能盡快順利落幕。
威尼斯運河竟「染詭異螢光綠」 當局展開調查
義大利威尼斯民眾在28日早上起來,驚見威尼斯運河漂螢光綠液體,目前威尼斯當局正在對此展開調查,大家也紛紛猜測可能的原因,也有人笑說,聖派翠克節舉辦的有點晚。威尼斯運河漂螢光綠液體。據《BBC》報導,威尼斯當局已收集水樣本展開緊急調查,大家也紛紛猜測水變色的原因,從染料釋放到環保人士的抗議活動。當地媒體表示,警方正在檢查監視器,確定是否和最近的沃加隆加帆船賽噱頭有關。消息一出,有很多網友認為,這讓人想起阿根廷藝術家烏里布魯(Nicolás García Uriburu)在1968年的絕技,他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將運河染綠,提高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注。也有網友說「那條運河快要有很多三眼魚游來游去了」、「聖派翠克節舉辦的有點晚」、「我的天哪,這看起來不可思議,太奇怪了」、「一段時間後它會變成下一種顏色,這就是魔法。但是看起來很漂亮」、「對不起,我丟了多年的螢光筆,我的錯」。據《CNN》報導,當地省長發言人說,目前他們向當地船夫詢問,有沒有發現異狀,而目前也沒有環保組織出面。市議員佩戈拉羅(Andrea Pegoraro)譴責,這幾個月來一直在攻擊義大利文化遺址的環保團體。據了解,環團「創世紀」(Ultima Generazione)上週末將木炭倒入羅馬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但他們稱,綠水不是他們弄的。
拚2050淨零碳排 李遠哲憂心「絕對走不到」
國發會日前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為24%正負一個百分點,遭外界詬病目標太低,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昨天表示,國發會2030年減碳規畫僅24%,「2050年絕對走不到淨零排放」,並再次提及,曾跟總統府領導團隊討論淨零碳排議題,但卻稱2024年後不是他們的事,對目前的團隊相當失望。全國NGOs環境會議每年都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前夕召開,李遠哲昨受邀以「氣候變遷與人類的未來」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加劇排放,濃度增加後使地表熱能更難排放,致使全球暖化,進而海水升暖、冰層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發生後將無法在幾個世紀內逆轉,影響人類生存。李遠哲說,孫女問他「這麼努力達到淨零碳排是想留下更好的未來嗎?」其實2050淨零碳排、升溫攝氏1.5度的世界,仍是不理想的世界,地球一樣會很糟糕,但更可悲的是台灣甚至沒有跟上,而最近的會議甚至已提到2050負排放、溫度不上升。李遠哲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才批評民進黨二次執政,得到政權之後,就開始腐化,比過去更快,甚至爆料總統蔡英文稱能源政策「2024年後就不是她的事」,昨日李遠哲又再提及此事,並強調,沒有遠見是不好的,總統大選將近,不要選擇只想處理今後幾年事情的人,希望新的候選人能有更大的遠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除了蒐集各社運團體意見,交付總統府責任各部會列管外,也頒發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予環保人士,今年環保終身成就獎頒發給反核運動要角的吳文通、楊貴英及黃提源等人。吳文通致詞時表示,貢寮人一直到環團辦理說明會後,才驚覺貢寮要淪陷了,也因此更多人勇敢反核。吳文通也感嘆,過去的盟友民進黨執政後就漸漸疏忽環境的問題,令人憂心。
巴西擊沉退役航母 環保組織批:有毒物質恐汙染海洋
儘管巴西環保人士曾試圖阻止當局行動,巴西3日還是宣布,他們擊沉了退役航空母艦聖保羅號(NAe São Paulo),環保組織批評,這艘前法國航母裝滿了有毒物質,擊沉它恐汙染海洋。據《衛報》報導,巴西海軍4日找到能接收聖保羅號的港口,並在隔天擊沉它,他們在聲明中說,「我們有計畫的控制航母沉沒,航母距離大西洋巴西海岸350公里,深度為5000公尺。」國防官員表示,船隻會沉入「最安全區域」,環保主義者批評,航母有大量石棉、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沉入水中會汙染海洋食物鏈。巴塞爾行動網絡(BAN)曾向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喊話,他在上任時,曾承諾要阻止環境破壞,「他應該立即停止這個危險計劃。」巴塞爾行動網絡和洋守護者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巴西擊沉航母這行為,違反了3項國際條約。非政府組織稱,這可能對海洋生物和沿海社區,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害。對此,巴西當局堅稱,最好的做法是讓航母故意沉沒,而不是讓它自行沉沒。據了解,聖保羅號1950年在法國被建造,法國海軍航行了37年,1960年它還參加了法國在太平洋的首次核試驗,1970到1990年也曾部署到非洲、中東等地。巴西在2000年以1200萬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買下了266公尺的聖保羅號,2005年船上曾發生火災,讓這艘老舊的船加速衰落,巴西去年授權土耳其公司Sok Denizcilik拆除聖保羅號,回收廢金屬,但計畫又被土耳其環保部門終止。之後,巴西將航母帶回,但不允許入港,當局稱,航母對環境存在高風險。
「瑞典環保少女」抗議遭抬走 幕後畫面流出!疑為造假
德國西部17日的一場示威活動中,「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遭警方抬走。綜合外媒報導,環保人士發起數場反對煤礦擴大開採的示威,警方強行驅離抗議民眾,15歲時因演說成名的童貝里遭短暫拘留。然而,從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可見,不但有走位及動線上的彩排,童貝里的臉上甚至還掛著笑容,這一切疑似都是設計好的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