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迺迪
」 美國 川普 紐約 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遭蘇聯軍機擊落!南韓史上最慘空難釀269人死 險釀第3次世界大戰
南韓濟州航空7C-2216航班於29日上午9點從從泰國曼谷飛往南韓全羅南道務安國際機場,但是在降落時滑行出跑道撞擊圍欄爆炸,最終造成179人不幸罹難。這起空難堪稱是南韓本土最嚴重的空難事件,但如果放眼全球的話,南韓航空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事件當屬1983年大韓航空007號空難,當時飛機遭蘇聯軍機擊落,造成269人死亡。整起事件也差點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據了解,整起事件發生於1983年9月1日,搭載269人的大韓航空007號波音747客機自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途經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加油,最終目的地為南韓首爾金浦機場。然而,在飛越太平洋的途中,班機逐漸偏離預定航道,進入敏感的蘇聯領空。而詭異的是,飛機在經過位於阿拉斯加、白令海以及西太平洋的多個導航點時,航管均未作出警告,機長也在偏離導航點數百公里的情況下,多次向航管通報自己正常通過導航點,隨即兩次分別進入蘇聯位於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的領空。也因為進入蘇聯堪察加半島和薩哈林島等蘇聯軍事禁區上空,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安德羅波夫(Yuri Andropov)指示軍方高度戒備,視所有不明飛行物為潛在威脅。後續蘇聯空軍派出兩架蘇-15攔截機,嘗試與客機聯繫,但並未成功。戰機飛行員報告表示,客機並未回應國際識別信號,也未改變航向。後續在凌晨3時26分,蘇聯戰機接獲攻擊指令,發射一枚R-98空對空導彈,直接擊中客機尾部,造成客機液壓系統失靈。數分鐘後,客機墜毀於日本海,機上269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一名美國國會議員拉里·麥克唐納(Larry McDonald)。美國總統雷根稱此事件為「人類歷史上最殘暴的暴行之一」,並譴責蘇聯無視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原則。蘇聯方面最初否認責任,聲稱該班機是美國間諜行動的一部分。然而,國際壓力迫使蘇聯承認擊落班機的事實,但仍堅稱這是一場誤判。事件發生後,美國與蘇聯的冷戰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兩國的外交對話陷入僵局。在當時甚至隱然有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也由於攻擊民航機的事情讓蘇聯聲譽受損,國際形象惡化。蘇聯內部對軍事高層決策的出現批評聲浪,最終成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推動改革的重要背景之一。後續蘇聯於1991年解體,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上台,葉爾欽將大韓航空007號的黑盒子返還韓國,後續才有更多資料曝光。這時才知道,原來當時機長千炳寅沒有依照SOP,將磁航嚮導航調整為慣性導航,結果導致班機大幅度偏離,但此事卻無任何機組人員發現。也因為此事,國際航空界也進行大規模改革,其中包含美國將全球定位系統(GPS)開放民用,為商用航空提供更精確的導航手段。國際民航組織(ICAO)強化航線管理規定,確保航空公司遵守領空使用規範。
78歲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發燒送醫」 卸任後面臨一系列健康問題
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丈夫、現年78歲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於美東時間23日因發燒被送往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中心進行檢查。柯林頓的副幕僚長兼發言人烏雷納(Angel Urena)當天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柯林頓目前精神狀態良好。民主黨籍的柯林頓於1993年至2001年擔任美國總統。卸任後,柯林頓經歷了許多健康問題,包括2004年,他進行了4次「冠狀動脈旁路移植」(CABG)手術,接著在2010年再次接受心臟手術,透過在動脈放置導管及支架,以撐開血管。然後2021年,他又因泌尿系統感染而在加州南部1所醫院治療。據悉,柯林頓是美國歷史上僅次於狄奧多·羅斯福和約翰·甘迺迪之後第3年輕的總統,也是首位出生在戰後嬰兒潮的總統。儘管歷經了白水門事件和拉鏈門性醜聞事件,柯林頓還是靠著任內政績及個人魅力,成為美國在線於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第7位美國最偉大人物。此外,柯林頓是自由貿易的信仰者,也是「中國入世」導致中國國力迅速崛起的重要推手,不過他在1999年曾經轟炸過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至今仍讓北京耿耿於懷。
川普團隊擬上任首日「退出WHO」 專家擔憂:恐爆全球性災難
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在明年1月重返白宮,專家表示,川普的過渡團隊正在推動美國在新政府上任的第一天,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他們警告這將對全球健康產生「災難性」影響。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團隊成員告訴專家,他們打算在川普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上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這項離開將消除世衛組織最大的資金來源,損害其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等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美國是世界衛生組織最大的單一捐助國,在2022至2023年提供了約16%的資金。 專家指出「美國將在全球衛生融資和領導力方面留下巨大的真空。我認為沒有人會填補這個缺口。」在川普提名「疫苗懷疑論者」羅伯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等幾位人物,擔任下一屆政府的衛生部門職位後,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直線下滑,不過沒人確定,川普是否會像他的團隊中的一些人一樣,將立即離開WHO視為重中之重。羅伯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是個懷疑論者,他聲稱公共接種疫苗有危險。(圖/美聯社/達志)2020年隨著Covid-19的蔓延,川普啟動了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指責該機構受到中國的控制。但這個程序從未完成,繼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首日,便重新開始與世衛的關係。拜登時期的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賈哈(Ashish Jha)表示,川普團隊希望川普在第一天退出,剛好扭轉拜登就職日當天就宣示恢復與WHO的關係,這很有象徵意義 。賈哈說:「有很多人將成為政府核心圈子的一部分,他們不信任世界衛生組織,並希望在第一天就像徵性地表明他們已經出局了。」賈哈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對於疫苗開發和分發,以及突發衛生事件期間其他治療的全球合作至關重要。 他警告:「如果你不參與這些機構,那麼當下一次疫情爆發時,你就無法及時了解情況。」專家指出,如果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國家不太可能增加資助,而中國大陸可能趁機增加更大的影響力,「這不是明智之舉,因為美國退出,就是將領導權讓給渡中國大陸。」世界衛生組織對此沒有發表評論。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本月表示,這是一個「獨特的組織」,希望與美國政策制定者合作,他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準備好共同努力。我相信美國領導人明白,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世界其他地區都安全,美國也才會安全。」
小鳥誤闖長榮航班「機艙裡亂竄」 地勤神手捕獲淡定下機
長榮航空一架航班近日在起飛前發生一段小插曲,一隻小鳥意外闖入機艙內,讓乘客驚訝不已。機上不少乘客紛紛用外套和毛毯試圖捕捉這位「不速之客」,最終長榮航空地勤人員成功將小鳥抓住,才平息了這場騷動。一名網友在臉書分享,她於13日搭乘長榮航空BR031航班,準備從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飛往桃園機場時,機上發生了意外插曲,一隻小鳥在乘客登機後闖入機艙,驚慌地在機艙內四處亂飛,引發不少乘客驚呼。不少乘客也拿起外套及毛毯試圖捕捉,而原本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也紛紛拿起手機錄影、拍照。原PO也幽默的說,「地勤和機上勇者們開始圍捕行動,最後由紐約長榮地勤人員得標」。原PO笑說,地勤大哥抓到的瞬間還以為自己沒抓到,「確認已經拿捏後,一臉淡定到像特勤部隊的瀟灑離去」,而後乘客們也紛紛歡呼。針對此事件,長榮航空表示,機組人員通報後,地勤人員迅速登機將小鳥捕捉並帶離機艙,整起事件未對航班運作造成任何影響。
反疫苗小甘迺迪任川普新內閣衛生部長 77諾貝爾獎得主聯署反對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提名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擔任衛生及公共服務部(DHHS)部長,今年稍早,小羅勃甘迺迪曾參選總統,之後轉為支持川普,作為回報,川普任命他擔任衛生部長,不過此舉遭到77位諾貝爾獎得主反對,這些得主對美國聯邦參議院發出公開信,理由是小羅勃甘迺迪「缺乏資歷」以及反疫苗。77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反對羅勃甘迺迪任衛生部長。(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法新社》和《紐約郵報》等外媒報導,這封由77位諾貝爾獎醫學、化學、物理和經濟學獎得主聯名的信函,包括了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威斯曼(Drew Weissman),他是因為開發mRNA疫苗的突破性研究獲獎,為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做出重大貢獻。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威斯曼。(圖/達志/美聯社)這封公開信的信函中寫道,「鑑於他的紀錄,由甘迺迪先生執掌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是把民眾的健康置於危境」,這封公開信同時由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協助起草,他表示,這是近年來諾貝爾得主首次聯合反對內閣人選,因為該團體盡可能避免介入政治,但由於小羅勃甘迺迪堅決批評主流醫學,並對他將監督的科學家和機構抱有敵意,是諾貝爾得主無法忽視的威脅,「這些對科學的政治攻擊非常有害,我們必須挺身保護科學」。77位諾貝爾獎得主聯名反對羅勃甘迺迪任衛生部長。(圖/達志/美聯社)小羅勃甘迺迪是曾任司法部長與參議員的羅勃甘迺迪 (Robert F. Kennedy)之子,也是已故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姪子。小羅勃甘迺迪是環境律師出身,沒有醫學背景,但他多年來持續宣揚疫苗和自閉症關聯的陰謀論,近來還散播有關新冠肺炎的不實訊息,雖然川普任命他擔任衛生部長,但根據憲法,這項任命還須取得參院多數議員同意。根據這封公開信的內容,川普交接團隊發言人9日間透過聲明回應,「美國人民厭倦精英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我們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已經崩潰,甘迺迪先生將執行川普總統的議程,恢復醫療保健的誠信,讓美國再次健康(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川普欽點小甘迺迪衛生部長。(圖/翻攝自X)
俄籍女沒買機票一路成功闖關「通過安檢順利登機」 從紐約偷渡到巴黎
近日一名沒有購買機票的俄籍女子於26日晚間成功從紐約偷渡到巴黎,當天她一路成功闖關,通過2道安檢關卡,最後成功登上飛機到達目的地,這名持有俄羅斯護照的女子目前在巴黎戴高樂機場的等候區等待被驅逐出境,因為她不符合進入歐洲的條件,很快就會被送回美國。據CNN報導,此事發生於26日晚間,一年中最繁忙的旅行日之一,當天有近270萬名乘客乘飛機出行。持有美國綠卡的女子並沒有機票卻完成了安檢,並躲過2個身份驗證關卡,搭乘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從紐約飛往巴黎的航班,所幸沒有攜帶任何違禁物品,令人震驚的違規行為引起了機場安全的嚴重警惕。目前尚未清楚這名女子是如何一路成功闖關,隨著調查的繼續,達美航空拒絕提供更多細節。對此,同航班上的乘客傑克森(Rob Jackson)表示,在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飛往巴黎戴高樂機場的達美航空264號航班上,直到飛機降落在巴黎,乘客們才收到有關偷渡者的警報,而當時航空公司指示他們所有人留在座位上,因為法國警察要登機處理「嚴重的安全問題」,在傑克森錄製的一段影片中,可以聽到機長說「各位,這是機長,我們在等待警察上機,他們指示我們都留在飛機上,直到解決機上多餘的乘客。」傑克森表示,航班已經滿員,似乎沒有多餘的座位給偷渡客,透露「當我們離開甘迺迪國際機場時,她一直躲在飛機後部的廁所裡。」而他會知道是因為無意間聽到空服人員與飛行員談論這件事。據巴黎機場官員稱,她持有俄羅斯護照,幾年前在法國申請庇護,這名女子目前在戴高樂機場的等候區等待被驅逐出境,很快就會被送回美國,因為她不符合進入歐洲的條件。達美航空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沒有什麼比安全問題更重要的了,達美航空正在對事情進行詳盡調查,並將與其他航空和執法部門合作。
挑戰川普式飲食 記者「可樂代替水」日喝12罐…實驗1周結果超慘
美國大選日前落幕,由川普(Donald Trump)當選,他喜歡吃速食是眾所皆知的事,於是英國記者親自實驗,挑戰1個禮拜都吃垃圾食物,結果相當痛苦,對速食感到厭惡,也不禁好奇川普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川普曾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健康」,近日卻被拍到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及候任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3人一起吃麥當勞,也讓他的日常飲食成為焦點,不但營養不均衡,而且充滿高熱量,而且會吃很多零食,並喜歡以可樂代替水喝,每天可以喝上高達12罐。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記者戴維斯(Gareth Davies)實踐「川普式飲食」1周,包括早餐通常不吃其他東西,假如要吃就是培根和煎蛋;午餐也一樣,如果要吃就是肉餅三明治;晚餐則是速食或全熟牛排,三餐之間會喝可樂、吃洋芋片,似乎在麥當勞、肯德基、披薩或牛排間輪替。英國記者挑戰「川普式飲食」1個禮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戴維斯分享,一開始實驗時他非常熱衷,「吃1周的速食而不用感到內疚?來吧!」萬萬沒想到,不到1小時他就發現自己犯了天大的錯誤,第1天他覺得肚子很餓,之後整整1周都在不滿中度過,「雖然我從來沒有特別餓,但沒什麼食物可以填飽肚子」,身體也受到影響。戴維斯透露,整個禮拜他的手總是冰冷的,甚至開始脫皮,「這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事」,很快地就變成「速食痲瘋病人」。他也幾乎沒有上廁所,尿液就像擠蜂蜜一樣,聞起來像牛肉,而且流出糖漿般的汗水。戴維斯指出,最糟糕的是就是睡覺時床邊放著一罐可樂,而非一杯水,當他半夜醒來口渴時,只能喝碳酸飲料,因此「簡單喝一口水」成了最渴望的事。完成試驗後,他發現在5天內瘦了2.6公斤,但呼籲不要用這種方法減肥,體重減輕可能只是不良飲食和缺水而導致的脫水。回想吃垃圾食物的1周,戴維斯坦言從沒感到如此不健康,一生中也從未如此渴望喝水,「坦白說,我不清楚川普怎麼活下來的」。
川普提名外科醫任FDA局長! 前佛州議員為CDC主任「主掌美國公衛」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22日宣布將提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外科醫師馬卡里(Martin Makary)擔任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局長,馬卡里過去曾反對拜登在新冠疫情封鎖措施,深受共和黨喜愛;至於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川普選擇前佛州眾議員韋爾登(Dave Weldon)。川普提名馬卡里擔任FDA局長。(圖/翻攝自X)根據外媒報導,川普在宣布這項提名的聲明中指出,馬卡里需要「糾正FDA的方針並重新調整重點」。他有信心馬卡里將「去除FDA的官僚繁文縟節,確保美國人獲得應得的醫療治療」。川普提名馬卡里擔任FDA局長。(圖/翻攝自X)若參議院通過這項提名,馬卡里將監督FDA達70億美元預算,並向衛生部長報告。馬卡里是一名資深移植外科醫師,他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在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發表文章提出對公衛問題的憂心,並宣揚自然免疫的保護,儘管他並不反對接種疫苗,但反對強制接種,且懷疑疫苗追加劑效果,與CDC建議相左。 韋爾登獲川普提名為CDC主任。(圖/達志/美聯社)馬卡里常在《福斯新聞》節目上及撰寫評論,疫情期間因頻頻挑戰同行防疫觀點聞名,但也經常被同行批評參考數據或背景有誤。疫情後他將注意力轉回抨擊醫療保健系統,批評醫療費用過高及過度檢查,也強調食品供應鏈問題,包括農藥與加工食品的危害,這點與被提名為衛生部長的小羅勃甘迺迪不謀而合。另據《路透社》報導,川普還提名韋爾登擔任CDC主任,現年71歲的韋爾登1995至2009年間擔任佛州眾議員,他曾在眾院撥款委員會負責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CDC政策和預算,在眾院監管及政府改革委員會聽證會上也扮演領袖角色,並推動禁止人類胚胎幹細胞專利立法。川普期許韋爾登若順利提名「讓美國再次健康」,努力糾正現任政府的錯誤。 韋爾登獲川普提名為CDC主任。(圖/翻攝自X)
加國男子接受右腿截肢手術 麻醉醒來傻眼:他們鋸錯腿了
近日,加拿大發生一起嚴重的烏龍醫療事故,一名男子到醫院接受右腿截肢手術,然而當他從麻醉中醒來,卻發現自己被鋸掉的卻是左腿。目前,執行這項手術的醫院與當地有關部門已經對此展開調查。據《鏡報》報導,48歲的甘迺迪(Jason Kennedy)是一名漁民,他因為右腳疼痛和出血,在2024年10月23日前往加拿大曼尼托巴省(Manitoba)溫尼伯市(Winnipeg)的一間社區醫院「七橡樹綜合醫院」(Seven Oaks General Hospital)求診。在那裡,醫師判斷他的右腿感染了嚴重的骨髓炎,告訴他必須去大醫院為右腿進行截肢手術。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種難纏的骨骼及骨髓組織受感染、發炎疾病,是骨折後常見之併發症,尤其是開放性、複雜的骨折。此類骨折常伴隨嚴重的軟組織破壞、血管破壞和組織腫脤,當骨頭內部血液循環遭阻斷時,便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早期骨髓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療,晚期必須手術治療,而且極難根治,嚴重甚至可能截肢。由於醫師向甘迺迪解釋,如果對此置之不理,他有可能會失去雙腿,因此他接受安排,在10月31日前往同樣位於溫尼伯市的另一間地區醫院「恩典醫院」(Grace Hospital)進行右腿截肢手術。然而,當他從麻醉中醒來,難以置信地發現,執行截肢手術的外科醫師竟然截錯了腿,他的右腿還好好留在身上,而他比較健康的左腿卻消失了,「我真希望這只是一場惡夢,我的右腿現在還在痛,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它還在發痛。」溫尼伯市健康管理局(Winnipeg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的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發表聲明,表示由於患者的隱私,他們無法對事件透露太多消息,但醫療團隊已經與患者會面、表達歉意,並且對後續的處理展開對談。發言人還補充說明,當局的醫療安全部門正在對這起事件進行審查,以尋找潛在的系統改進機會,審查結果將在調查完成後與患者分享。甘迺迪則表示,他收到了施行手術的外科醫生以及「另外2名同事」的當面道歉。他雖然對失去一條健康的腿感到難以接受,但最終仍選擇寬恕了對方。但他仍選擇公開此事,是為了喚起其他民眾的警惕,避免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重演。甘迺迪的母親伊馮娜‧楊(Yvonne Young)則告訴媒體,她為兒子展現的寬恕美德感到驕傲,但她還是認為醫院應對此負責,並且對兒子提供賠償,「他理當得到賠償,這是對他的傷害,而且『這太不應該發生了』。」她主張醫院應該為兒子提供義肢並承擔相關費用,以幫助兒子繼續生活。甘迺迪則表示,自己過去也曾在無家可歸的狀況下度過幾年,直到2023年才穩定下來找到住處,然而現在平白失去一條腿,而另一條腿也狀況不佳有待截肢,讓他對未來感到非常擔憂。
身世顯赫不輸薄熙來!薄瓜瓜母「中國賈姬」谷開來 強悍剛烈老公也得讓三分
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將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成為台灣女婿。雖然薄瓜瓜的父親薄熙來曾是中共知名的紅二代,甚至一度有望與習近平競逐中共國家總書記大位,但其實其母谷開來同樣是一名身世顯赫的紅二代,不僅事業有成、作風強硬,就連薄熙來都得讓她三分,傳聞中她的情史同樣豐富,身邊過從甚密的男姓友人眾多,甚至讓人聯想到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遺孀賈桂琳,被人稱為「中國版賈姬」。谷開來的父親是中共開國少將、中共原總政治部副主任、新疆區委第二書記谷景生,母親范承秀據說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後代。谷家一共有5名女兒,谷開來排行老五,4個姊姊也各自嫁入豪門,極盡富貴。而谷開來從小就是男孩子性格,說一不二,非常強硬,在紅二代圈子裡有「五哥」的稱號。谷開來其實是薄熙來的第二任妻子,她於1978年考取北大法律系,畢業後在1988年取得律師資格,是中國大陸第一批由司法部授權的律師。其後開設「北京開來律師事務所」,雖然事務所的登記地在北京,但其實主要業務在薄熙來擔任市長的大連,在當地堪稱一手遮天,更在2007年更名為昂道律師事務所,谷開來退居幕後老闆,營業額據說以億元人民幣計算。薄瓜瓜2009年曾經提過:「爸爸常常和我議論媽媽,覺得她很偉大,有思想,有創意,做什麼事都做得非常好。當年辦律師事務所很成功,為了避嫌,她在事業的巔峰期毅然選擇了放棄。爸爸說,其實這不是一個人的損失,而是一個事業的損失。他甚至說,如果當時他自己退下來,支持媽媽去做,她會做得更好。她退出以後,就像隱居一樣,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爸爸有活動讓她參加她也不肯。我特別理解,她最不願意被罩在爸爸的影子下,失掉自己。她現在整天讀書做學問,研究『比較文化』。」不過2012年隨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位,薄熙來捲入王立軍事件,遭到中共中央撤職處理,也爆出谷開來涉入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的死亡事件。據傳是谷開來曾在2011年要求海伍德協助將大批財產轉移海外,而海伍德不願協助,還威脅要曝谷開來轉移財產的計畫,因此遭到谷開來安排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強灌氰化物殺害。事後,谷開來在2012年8月被以故意殺人罪宣判死刑緩期2年執行,之後減刑為無期徒刑,並褫奪政治權利終身,目前被關在河北省三河市的燕城監獄服刑。據了解,在薄熙來落馬前,他與谷開來的婚姻便已經名存實亡,薄熙來日後遭指控的罪狀中包括「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據傳與他有男女關係的女性有上百人之多。而谷開來同樣不遑多讓,日後遭谷開害的英國商人海伍德,就曾被海伍德保鑣證實在2001年至2003年間與谷開來在英國伯恩茅斯一處公寓同居,2人互動十分親暱。此外,導致薄熙來落馬的前重慶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王立軍,也被指出與谷開來有親密關係。有傳聞表示導致谷開來被定罪的關鍵證據之一,就是谷開來要求王以涉及毒品為由殺害海伍德,但遭到王立軍以「風險太大」為由拒絕,沒想到這段對話卻被王立軍暗中錄音。谷開來認識海伍德之前,她與另一位法國建築師狄維耶(Patrick Henri Devillers)關係曖昧,2人曾在英國合開公司。而薄家大金主、大連實德董事長徐明也被傳是谷開來的情人。曾受聘於谷開來的美籍律師柏恩(Ed Byrne)為此將她形容為中國版賈姬(Jackie Kennedy of China)。父母雙雙落難時,薄瓜瓜人正在美國哈佛大學就學,未直接捲入父母事件,但也從此沒有再回到中國。他2013年7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2016年5月取得法律博士學位,並在2017年透過一項實習計畫加入加拿大鮑爾集團擔任業務分析師,並就此定居多倫多。
台灣女婿薄瓜瓜曾任跨國企業分析師 被哈佛教授誇「聰明固執具自信」
前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今(15)日傳出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消息一出,震驚各界。作為中共「紅三代」的他,曾因顯赫家世而備受矚目,但薄熙來因2012年爆發的王立軍事件而遭到調查,薄家也隨之從政壇高峰迅速跌落谷底,而後薄瓜瓜長期滯留海外生活。在學時期,哈佛教授曾誇薄瓜瓜「聰明固執具自信」,過去還有外媒報導,他曾在加拿大知名集團擔任分析師。現年37歲的薄瓜瓜自1998年起赴英國求學,剛開始經由友人介紹,進入貴族寄宿學校學習,2006年時正式進入牛津大學就讀,攻讀哲學、政治、經濟,2010年畢業,其中的哲學獲得一等榮譽獎。薄瓜瓜在牛津留學期間一度因成績不佳休學,並因多次失序行為引發爭議,例如曾對著牛津大學圍欄撒尿,或親吻外國女孩,這些行為傳回中國,讓他留下不良印象。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當薄瓜瓜準備要申請進入哈佛大學時,但牛津大學的導師卻不願意幫他撰寫推薦信。之後薄瓜瓜順利進入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研讀公共政策,2012年碩士畢業。相較於牛津大學,薄瓜瓜在哈佛老師則持相反意見,他表示「根據個人接觸,我認為他是典型的英式學校產物,聰明、固執、有自信」,並透露薄瓜瓜在哈佛讀書時相對認真,還曾協助校方組織訪華活動。薄瓜瓜在英美兩國過著奢華生活,如高檔餐廳、豪車、派對、馬術活動等等,引來不少關注,紐約時報也曾大幅報導。知情人士指出,中共高層對貪腐與奢華有一定的容許,但前提是避免曝光。而薄瓜瓜一連串高調的炫富享樂行為,違背了中共「政二代」低調行事的潛規則,引發許多不滿,紐約時報甚至直言,薄瓜瓜的行為加速了薄家在中共政壇的沒落。根據《環球時報》報導,薄瓜瓜曾在加拿大金融服務商鮑爾集團(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擔任2年半的商業分析師。報導指出,雖然薄熙來家族仍擁有一定影響力,但中國政治專家認為,薄家與外界來往有潛在風險。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和立指出,薄熙來過去曾是習近平的競爭對手,因此鮑爾集團雇用薄瓜瓜讓他十分驚訝。對此,鮑爾集團時任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勒梅(Stéphane Lemay)曾發出聲明透露,薄瓜瓜是透過「實習計畫」加入公司。
川普提名「反疫苗論者」小羅勃甘迺迪任衛生部長 多家疫苗大廠「股價狂跌」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4日在社群平台宣布,將提名小羅勃甘迺迪擔任衛生部長。據悉,小羅勃甘迺迪曾主張新冠疫苗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疫苗,而隨著新消息曝光,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和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疫苗廠的股價全數下跌。根據《美聯社》、《CNN》報導,現年70歲的前民主黨人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曾以獨立身分參選總統,但他在8月宣布退選,轉而支持現年78歲的川普(Donald Trump)。川普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長期以來,美國人一直被工業食品和製藥公司所欺騙,這些公司會在公共衛生方面傳遞出錯誤和虛假訊息,「確保每個人的健康與安全是任何政府最重要的職責,而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將發揮重要作用,避免大家害到化學物質、污染物、農藥、藥品及食品添加劑危害,這些問題已造成國內面臨壓倒性的健康危機。」川普也直言,「小羅勃甘迺迪將重振這些機構,恢復黃金標準的科學研究傳統和透明的榜樣地位,並結束慢性病流行,讓美國再次健康偉大!」另外,報導指出,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係負責監管藥物、疫苗、食品安全、醫療研究,以及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Medicaid)等社會安全網計畫。而小羅勃甘迺迪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在全球反疫苗運動中成為了領導者角色,他的主張包括稱新冠疫苗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疫苗;《美聯社》更直言,「甘迺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反疫苗活動家之一」。《CNN》則指出,在小羅勃甘迺迪獲提名後,莫德納股價一度下跌6%、輝瑞下跌近2%,而諾瓦瓦克斯下跌了6%,德國的BioNTech股價也下跌7%,英國的葛蘭素史克(GSK)亦下跌了2%。對此,公共衛生監督機構主席彼得(Peter Lurie)感嘆,「小羅勃甘迺迪沒有擔任這衣角色的資格,他的理念與保護人們營養、食品安全、健康的科學機構相去甚遠……這是在倒退,我不想看到兒童或成人受苦或失去生命」。
機上冰品太硬!女子門牙斷裂「緊急拔牙」 怒告航空公司
美國廉價航空提供的三明治冰淇淋,居然導致女乘客門牙斷裂,一名來自紐澤西州女子日前搭乘捷藍航空(JetBlue),她控訴航空公司把冰淇淋冰太硬,導致她享用時門牙斷裂,一狀告到法院要求賠償。美國女子抱怨捷藍航空機上三明治冰淇淋冰太硬,害她斷牙。(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福斯新聞網》和《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這名女子奎諾內斯(Kiara Quinonez)表示,她在今年8月20日從紐約甘迺迪機場搭乘捷藍航空班機,飛往法國巴黎,在分行過程中,空服員給她一款品牌為「南丁格爾」(Nightingale) 的草莓口味三明治冰淇淋,結果她在享用時竟造成門牙斷裂。美國女子抱怨捷藍航空機上三明治冰淇淋冰太硬,害她斷牙。(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奎諾內斯控訴,空服員給的冰淇淋「溫度低於合理或安全食用的溫度」,加上空服員未事先提醒她,導致下機後必須接受緊急拔牙,以及進一步的牙科護理,包括植牙等醫療措施。美國女子抱怨捷藍航空機上三明治冰淇淋冰太硬,害她斷牙。(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奎諾內斯認為這捷藍航空的「疏失」造成她「痛苦、磨難和精神痛苦」,因此她對業者提告並而她要求捷藍航空要承擔她的醫療費用,應該由航空公司承擔,真對這起女乘客控訴事件,捷藍航空目前尚未回應。美國女子抱怨捷藍航空機上三明治冰淇淋冰太硬,害她斷牙。(示意圖/翻攝自X)這起新聞消息曝光後,有部分網友認為,奎諾內斯狀告航空公司的做法有點離譜,「可以等冰淇淋融化一點再吃」,但也有人則是出面相挺,認為既然是入口的食物,航空業者有必要善盡提醒的職責。美國女子抱怨捷藍航空機上三明治冰淇淋冰太硬,害她斷牙。(示意圖/翻攝自X)
這面相出軌機率極高!專家公開AI生成照「渣男、渣女長這樣」
無論是談戀愛或步入婚姻,大多數人都會擔心伴侶會不會出軌,其實一個人會不會出軌可以從面相窺知一二。最近英國有研究團隊找到2000名被劈腿過的人,收集出軌者的長相特徵,以AI各別生成渣男和渣女照片;渣男多半是大鼻子和禿頭,渣女則是小鼻子和一頭黑長髮。據外媒《甘迺迪新聞》報導,英國有一間公司的研究團隊,從當地找出2000名曾被劈腿過的人,從他們的敘述得知出軌伴侶的長相,經過歸納統整後,發現男性容易出軌的面相特徵有大鼻子和禿頭,年齡大約在40歲以上,臉上還會有明顯皺紋;女性出軌者的面相特徵則是黑髮和小鼻子,年齡則落在50歲左右。有趣的是,研究團隊把出軌者面相特徵輸入AI生成圖像,得到2張出軌男女的「標準長相」。而AI製作出來的渣男和渣女引發網友瘋傳和討論,有不少人相當認同就是自己印象中看過的渣男或渣女,但仍有網友抱持不同看法,批評不該以偏概全。事實上研究團隊也呼籲民眾,這項研究只是一種趨勢,不用以外貌判斷人的忠誠度。除此之外,先前哈佛大學曾發表過研究,伴侶出軌確實和長相有關聯,因為外貌有吸引力的伴侶,就容易成為別人追求對象,因此出軌風險也會增加。
盲眼龍婆預言2025 歐洲成動盪焦點「人類滅絕之始」
保加利亞神祕學家「盲眼龍婆」巴巴萬加(Baba Vanga)雖然早在1996年就過世,但留下的預言精準命中911事件、俄烏戰爭等國際大事,因此其生前留下超過5000個預言可說是備受矚目。而在2025年,巴巴萬加曾提及歐洲戰爭的爆發,以及這場動亂可能會成為「人類滅絕之始」。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巴巴萬加雖然早在1996年去世,但其所留下的預言至今仍影響著世界。他對2025年的預言不僅限於戰爭,還包括了多種異常事件。巴巴萬加預測,2025年,歐洲有兩個國家將爆發衝突,除了會大量毀滅當地人口外,同時導致毀滅性的後果,甚至可能引發全球性的末日。除了戰爭外,巴巴萬加還暗示外星人將在一個全球性的大型活動中現身,這可能是如超級盃(Super Bowl)這類的體育賽事。巴巴萬加也提到,人類將在2025年內發展出完美的心靈感應,同時也提及,量子計算的出現將徹底顛覆網絡安全、醫療保健及金融領域。巴巴萬加也提到,由於歐洲戰爭的關係,2025年其實也代表著世界末日的開始。除此之外,巴巴萬加曾預言,人類將於2028年開始探索金星作為能源來源。2033年,極地冰蓋會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迅速上升,進一步加劇全球的自然災難。2170年,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將面臨嚴重的乾旱。2076年,共產主義將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播。2130年,人類將與外星人產生接觸。並在3005年與火星文明爆發戰爭。3797年時,地球將變得無法居住,人類最終將在5079年前完全撤離地球。而除了「盲眼龍婆」巴巴萬加的預言外,其實法國16世紀的神祕學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對2025年也有相關的預言,而雖然相隔數百年,但諾查丹瑪斯的預言內容與巴巴萬加所預言的有高度重合,兩人都預見了全球性的混亂與災難,特別是針對歐洲戰爭及末日的預測。諾查丹瑪斯在16世紀就預言,歐洲將捲入「殘酷的戰爭」,並且提到「古老的瘟疫將比敵人更可怕」,這意味著未來歐洲將面臨嚴峻的挑戰,甚至可能涉及到英國。諾查丹瑪斯還預測,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持續衝突可能會在2025年因雙方軍隊的「疲憊」而告終。諾查丹瑪斯也警告表示,其他地區將面臨自然災害,特別是巴西,可能會有致命的火山活動和洪水。此外,諾查丹瑪斯還提到「水中帝國」的出現,這可能代表著有主要城市可能會因洪水被毀,並且可能有一位神秘領袖宣布新的世界秩序。報導中也提到,巴巴萬加和諾查丹瑪斯2人的預言,過去曾準確預測多項重大事件。諾查丹瑪斯在450多年前出版的《百詩集》(Les Propheties)中預言如希特勒的崛起、甘迺迪遇刺,甚至新冠疫情爆發等歷史大事。而巴巴萬加則被認為成功預言911恐怖襲擊、戴安娜王妃的去世,以及歐巴馬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女獄警暈船男囚犯!她「雪乳走私毒品入獄」 2人牢籠內直接壞壞還懷孕
執法人員竟知法犯法,甚至愛上了匪徒,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澳洲,一名25歲女獄警愛上一名被關在監獄的持械搶劫犯,兩人發生了不正當性關係,女方還意外懷孕,誇張的是,這名在雪梨一座矯正所任職的女獄警,還被揭發為對方走私毒品。25歲的女獄警克拉維爾暈船男囚犯,建立了不正當的感情關係。(圖/翻攝自澳洲7 News)根據多家澳洲媒體報導,這名25歲的女獄警克拉維爾(Amber Clavell)在傑弗瑞皮爾斯矯正中心(GeoffreyPearce Correctional Centre)擔任計畫與服務官員期間,未料她和囚犯甘迺迪(Mark Kennedy)建立了不正當的感情關係。陷入愛河的克拉維爾的行為逐漸脫序。25歲的女獄警克拉維爾暈船男囚犯,建立了不正當的感情關係。(圖/翻攝自X)期間,克拉維爾還會寫「情書」給甘迺迪聲稱,自己會「耐心等候男方出獄」,兩人甚至人在獄中發生性行為,導致克拉維爾意外懷孕。至於克拉維爾與甘迺迪的布正當關係是如何被曝光,因為她多次在非工作時間進入囚犯電話系統、引起當局懷疑,以及她意外將懷孕的消息告知了同袍。當時,心煩意亂的克拉維爾將懷孕消息告訴同事埃爾吉迪(Jessica Elguindy),並對自己的「愚蠢的行為」感到懊悔,根據她傳送的簡訊內容顯示,「我都已經做了3次(驗孕),結果都是陽性,事後避孕藥怎麼沒起作用」?除了簡訊被曝光,克拉維爾也被踢爆多次將毒品藏在內衣裡,幫甘迺迪走私毒品,並透過Snapchat與甘迺迪分享私密照,克拉維爾最後在正式調查中承認了違法行為,並在解職後被判處社區矯正。克拉維爾9日出庭,法官宣判時指出,由於她和囚犯發生性關係並將違禁藥物帶入拘留場等指控,判處她2年3個月的強化矯正令,還額外得進行200小時的社區服務。女獄警與囚犯發展不正當關係,除了懷孕還為對方走私毒品。(圖/翻攝自X)
機師飛行過程意外猝死 土耳其航空緊急迫降紐約成功
土耳其航空公司於9日表示,一名機師在航班執勤途中突然猝死,好在最後航班成功迫降紐約,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而至於機師猝死的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根據《CBS News》報導指出,土耳其航空TK204航班,原定是於8日晚間自美國西雅圖起飛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航班 TK204。但是在飛行過程中,59歲的機師佩赫利凡(İlçehin Pehlivan)突然陷入昏迷。土耳其航空發言人烏斯頓(Yahya Ustun)表示,當佩赫利凡陷入昏迷,另一名飛行員和副機師隨即接管飛機,後續其他機組人員立即對佩赫利凡進行急救,但佩赫利凡最終還是不幸身亡。而也因為這起意外的關係,飛機改變了原訂計畫,於9日上午6點左右降落在紐約的約翰·甘迺迪國際機場。根據航班追踪公司FlightAware提供的資料顯示,該架航班在加拿大北部上空飛行,隨後轉向南方,前往紐約進行緊急降落。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一份聲明中確認這起事件,表示機師在飛行中遭遇緊急醫療狀況,最終迫使飛機改變航線,緊急降落於紐約。烏斯頓表示,該名機師自2007年便開始為土耳其航空公司工作,他曾在3月時通過例行體檢,當時並未顯示出任何健康問題。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機組人員措手不及,也讓土耳其航空公司深感悲痛。烏斯頓代表公司對飛行員的家屬、同事及所有摯愛的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民主麻辣鍋」妙喻台北 蔣萬安僑胞晚宴預賀中秋
台北市長蔣萬安10日表示,民主在台北市民生活中像是麻辣鍋,儘管不完美,卻辣得人冒汗又一口接一口,中華文化傳承也能因此永遠新鮮。蔣萬安於台灣時間10日、美國時間9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演講,妙語如珠引起現場共鳴。他說,民主之於台北市民就像是麻辣鍋,或許並不完美,卻會辣得人們全身冒汗,又禁不住一口接一口,而透過「民主的羈絆」,這鍋「民主麻辣鍋」將永不乾涸、永遠新鮮。蔣萬安指出,哈佛大學的各位不一定熟悉台灣,但絕對身處於台積電(T.S.M.C.)科技驅動的世界;同樣地,世界的人不一定來過台北,但想必聽過鼎泰豐的小籠包。他說,台北很像理想世界,花費2塊美金就能有1杯珍奶、3塊美金就有鮮嫩炸雞排,這座140年的台北城市,就是好客、包容與愛吃。蔣萬安也說,不妨把台北看成一個文化火鍋,食材多元、味道豐富,在孔廟行成年禮的年輕人、日治時期蓋成的巴洛克建築總統府、還有荷蘭與西班牙人來此尋根。此外,東南亞為主的新住民及孕育出的新二代,已經是台北人口的重要組成,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南島語族連結更遠至紐澳,這是一個既傳統又創新,兼容並蓄的多元城市。蔣萬安在之後的波士頓僑胞晚宴中則說,中秋節要來了,現場的僑胞大多離鄉背井,也在不同土地上立足,而大家都是看著同一個月亮,肩負著同一個文化傳統及民族傳承。他感性表示,如果要以一個字概括台北的多元特性,就是「民主」,因為民主就是台北的DNA。
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將步入「突出部之役」後塵? 現實主義大師:加速基輔敗亡
烏克蘭正規軍及外國傭兵8月6日奇襲俄羅斯庫斯克州(Kursk Oblast),至今已掌控超過1250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以及92個聚落。對此,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早在15日就針對烏克蘭入侵俄羅斯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採訪了數位知名的國際關係學者及智庫專家,而他們的分析也顯示,烏克蘭入侵庫斯克不但無法逆轉戰局,還將加速敗亡。根據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的報導,德州農工大學布希政府與公共服務學院副教授卡斯提歐(Jasen J. Castillo)認為,從長遠來看,面臨人力和武器裝備嚴重短缺的烏克蘭,將因為入侵俄羅斯耗盡其在烏東戰場所需的精銳部隊。而在消耗戰中,人力和裝備至關重要,「烏克蘭的進攻讓我想起了1944年納粹德國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突出部之役(Battle of the Bulge),這場攻勢令盟軍大吃一驚,並取得了些許進展。但戰役告一段落後,有作戰經驗的大部分德軍參戰部隊都遭到重創,並浪費了幾個月後在東線戰場所需的人力和武器裝備。」美國自由主義智庫「獨立研究所」(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和平與自由中心(Center On Peace and Liberty)主任伊蘭德(Ivan Eland)則點出關鍵,那就是攻擊行動通常比防禦行動更消耗人力和裝備,「所以烏克蘭值得從原本就相當薄弱的防線抽調兵力,進行這種沒什麼好處卻具有風險性的進攻嗎?」有鑑於俄羅斯的攻勢已經取得進展,且俄軍在數量和火力上都超過烏軍,因此俄羅斯可能不需要調動其在烏克蘭的攻擊力量來回頭保衛其領土,「烏克蘭確實可能希望透過佔領俄羅斯領土,來在停戰談判中實現領土交換領土的目標,但烏軍面臨被優勢兵力包圍的風險。」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歐亞研究員伊皮斯科波斯(Mark Episkopos)也指出,烏克蘭入侵庫斯克似乎是基於這樣的假設:烏克蘭可以利用俄羅斯人口稀少的邊境防禦弱點,在最初的48到72小時內奪取大片土地,包括庫斯克核電站,藉此讓莫斯科接受這個領土被佔領的既成事實。「然而,這樣的行動不太可能為烏克蘭帶來任何戰略利益,而且基輔還需為此持續投入大量的部隊和裝備,這可能會削弱烏國本土的防禦,無意中為頓巴斯前線的俄軍創造了機會。」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教授戈爾茨坦(Lyle Goldstein):「大多數消息靈通的美國戰略家始終建議烏克蘭在2024年保持守勢,以保存其戰力,並採取『長期戰爭』戰略。目前無法得知這種象徵性的行動是否會讓和平談判變得更容易,還是導致戰爭朝著全面升級這個不可取的悲觀情境又跨出一步。」芝加哥大學羅蘭·溫德爾·哈里森傑出服務教授(R. Wendell Harriso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更直言:「烏克蘭入侵庫斯克是一個重大戰略失誤,將加速其敗亡,因為消耗戰成功的關鍵是雙方人員的傷亡比例,而不是某些西方評論家一直迷戀的領土面積。」米爾斯海默補充,庫斯克攻勢的傷亡比例未來將明顯有利於俄羅斯,原因有2個。首先,由於烏軍實際上佔領的是沒有設防的俄羅斯領土,因此沒有造成俄軍太多的傷亡。其次,一旦莫斯科迅速調動大量空中力量來對抗處於空曠地帶的烏軍,烏克蘭不出所料將損失大量士兵和武器裝備。「更糟的是,基輔從烏克蘭東部前線調走了一流的作戰部隊,並將其納入庫斯克的攻擊力量,此舉將使俄烏雙方本來就已經不平衡的傷亡比例,進一步往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傾斜。這也難怪俄羅斯完全沒料到烏克蘭會入侵庫斯克,因為這個行動實在太愚蠢了。」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HKS)教授、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大師沃爾特(Stephen Walt)則認為,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只是一場小插曲,此舉旨在提振烏克蘭士氣,讓西方有信心繼續支持基輔,但這不會影響戰爭的結果,「沒錯!烏軍佔領了約1000平方公里防守薄弱的俄羅斯領土,但俄羅斯國土總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這意味著烏克蘭現在控制的俄羅斯領土只占其總面積的0.00588%。相較之下,俄軍目前佔領了烏克蘭約20%的領土。」沃爾特也坦言,烏克蘭去年夏天的反攻失敗,已經證明烏克蘭要奪回這些失土是如此的艱辛,「這場行動對普丁來說可能只是一場小小尷尬的局面,同時也顯示俄羅斯根本沒能力再入侵其他歐洲國家。烏克蘭的命運將取決於烏克蘭本土的戰況,跟這次的庫斯克行動並無太大關係。」
「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認中國崛起體現在「奧運成績」:成美國全方位競爭者!
巴黎奧運11日正式落幕,中國金牌數與美國打成平手!對此,提出「修昔底德陷阱」1詞的哈佛甘迺迪學院(HKS)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在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The NationalInterest)撰文分析,中國從過往的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出該國在經濟、科技、軍事,乃至於體育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不過,若美中2大強權最終進入「以全面戰爭為結局的修昔底德式競爭」,雙方都不可能獲勝。因此2國的政治菁英必須找到既競爭又合作的大國關係。曾擔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國防特別顧問、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國防計畫助理部長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父艾利森,9日在美國政治與外交雜誌《國家利益》上,以「中國vs.美國:地緣政治奧運會」(China vs. America: TheGeopolitical Olympics)為題撰文指出,就像當今世界上大多數領域的競爭一樣,本屆奧運會僅有2個超級大國斬獲了最多數量的金牌:中國和美國。艾利森感嘆,「中國從1個無名小卒,竄升成為美國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者,而這也反映了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的崛起,該國也成為21世紀美國的決定性地緣政治對手。」直到40年前,中國還從未在現代奧運會上獲得過獎牌,中國的首面獎牌是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的。20多年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贏得了48面金牌,而美國則獲得了36面金牌。此外,在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美國隊奪得39面金牌,總獎牌數則為113面,而中國隊則拿下38面金牌,總獎牌數為89面。艾利森回憶,在2020年美國大選期間,他曾和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所領導的哈佛學者小組,受命為新政府過渡團隊準備1系列報告。具體而言,他們的任務是「記錄過去20年中,美中1系列競爭的實際情況」,而這麽做的目標在於,提供1個客觀的數據庫,以便政策制定者重新評估應對中國挑戰的根本性戰略。上述報告深入探討了美國和中國在5個核心領域的競爭: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和意識形態。每項研究都確定了評估該領域競爭的標準和指標,以及每個主題可用的最佳資料來源。每份報告都對21世紀前20年發生的未來情境做了總結,並對每個國家2020年的國情做出了坦率的判斷。艾利森指出:「5份報告的結論都是相同的:1個本世紀初還看不到我們車尾燈的國家,未來將與我們並駕齊驅,在某些情境下,甚至超越了我們。」艾利森指出,雖然美國情報機構仍然心不甘情不願地堅稱中國「是日益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increasingly near-peer competitor),不過這是1個過時的錯誤認知。如今問問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他們會告訴你,中國必須被視為1個「全方位齊平的競爭對手」( full-spectrum peercompetitor)。艾利森也分析:「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FBI)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採用的衡量國民經濟的最佳單一標準,中國現在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根據FBI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為31.2萬億美元,而美國則為24.6萬億美元。許多美國人發現這與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知完全相反,以至於他們根本拒絕相信。他們堅稱,根據市場匯率衡量經濟的傳統標準,美國仍然是第1。他們還反駁,中國的公民人數是美國的4倍,因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然遠遠落後。但在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的過程中,中國已經取代了其競爭對手,成為世界第1大貿易國、世界最大的製造工廠,以及高科技產品出口國。艾利森表示,美國仍然位居先進科技的最前沿,而且隨著美國人工智能公司不斷發展,未來10年可能更為關鍵。雖然美國目前對先進半導體和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阻礙了中國的發展。但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等下一代綠色技術方面,中國已確立了主導地位,至少在未來10年,西方的綠色轉型發展將亮起紅燈。而在軍事競爭中,美國主導地位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艾利森認為,美國作為全球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仍然獨霸全球,在幾乎每個大陸上也都有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的盟友和基地網路。然而,中國現在是一個相當棘手的軍事對手。尤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系統改變了中國周邊地區的軍事遊戲規則,包括台灣地區、南海和東海;在美國國防部對台海衝突的兵棋推演中,中國更以18比0取得勝利。艾利森還引用了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Mark Alexander Milley)將軍的名言:當「『所有底牌都掀開』時,美國在國防開支上不再贏過中國。」艾利森進一步解釋,1996年,中國國防預算僅為美國的1/30。到2020年,以購買力平價衡量,中國的支出超過美國支出的一半,且有望與美國持平。此外,中國可以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中國每名現役士兵的開銷成本是美國的四分之一。儘管中國的核武庫比美國小得多,但其核武力量已確保能「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因此艾利森以奧運會做比喻,提出5個值得進一步反思的要點。首先,艾利森認為正如傳統的奧林匹克宣言所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競爭促使對手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而且如同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言,對於專注競爭優勢和貿易的國家來說,他們的競爭會創造出更大的蛋糕,讓每個國家都可以分到更大的一塊餅,「用習近平最喜歡的1個詞來說,就是『雙贏』。」其次,正如奧運會為人熟知的那樣,每個項目只有1個人能拿到金牌。大多數人永遠不會進入勝者的圈子。所以,從一方面看,任何有資格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奧運會選手,都可以說是贏家,但另一方面,這些贏家裏的大多數人,將成為獎牌競賽中的失敗者。在賽局理論中,雙贏的經典案例是獵鹿:兩個人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捕獲到鹿。但此後,他們必須決定如何劃分所得,在一場零和遊戲中,一方的份額越大,另一方的份額就越少。同樣,在生產電動汽車或半導體等貿易產品時,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建立主導地位,它就擁有可以影響其他國家的權力。第三,中國外交官經常否認美國所謂美中2國是競爭對手的看法,但在體育領域,中國可以說是一個熱情而堅定的競爭者。儘管大陸前外交部長楊潔篪指出,中美「應該開展雙贏合作,而不是敵對競爭」;前外交部長秦剛還聲稱,美國所謂的「競爭」不過是全方位的遏制和打壓;現任駐美大使謝鋒也強調,中美競爭應該像馬場競賽,而非摔跤比賽。但艾利森認為,習近平本人就是拳擊手,而正如習近平所言,在拳擊運動中,「耐力、力量、場上的控制」是最重要的。第四,雖然奧運會本質上事關民族自豪感,但在核心地緣政治競爭中,GDP、技術領導地位、軍事力量和外交實力會影響國家安全,甚至生存覆滅。包括艾利森本人在內的美國人都認為,美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了國際安全秩序,且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凡的時代,並在此後幾十年間,一直是該秩序的維護者。這種前所未有的「長期和平」提供了穩定,讓包括美國人在內的全球80多億人,在收入、健康和福祉方面,都比史上任何其他時代有了更大的增長。然而,中國的迅速崛起正在挑戰美國在各領域的霸權地位,這是典型的修昔底德式競爭,而艾利森也提醒,歷史上大多數的修昔底德式對抗最終都以「戰爭」畫下句點。第五,正如2021年東京奧運會口號說的那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非常類似,雖然美國和中國注定是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對手,但雙方都無法逃避1個事實,那就是他們的競爭是由雙方面臨的生存挑戰所決定的,如果缺乏對方的合作,雙方都無法獲勝。如今,兩國都擁有核武庫,如果爆發全面戰爭,雙方都有能力將對方從地圖上抹去。艾利森也舉例:「這2個經濟體是如此緊密地糾纏在一起,若兩國當初都沒有采取協調一致的刺激措施,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就會演變成一場全球性蕭條。」,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美國和中國都並未面臨1場真正的經濟崩潰,但艾利森表示,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助長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崛起,並最終點燃了第2次世界大戰,我們都不想再看到類似的悲劇重演。而且,預防流行病、全球恐怖主義等跨國威脅,以及核武器擴散的危機,也需要美中雙方的協調與合作。艾利森因此拋出疑問:「中美能否既是激烈的競爭對手,也是認真的合作夥伴?難到這些不是相互矛盾的要求嗎?」在一個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世界中,似乎一定要有1個人戰勝另1個人。然而,商界領導者經常會選擇「合作性競爭」(co-optition)。例如,蘋果和三星在銷售高端智能手機方面是殘酷的競爭對手,但誰是蘋果手機零組件的主要供應商呢?答案正是三星。當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othy Donald Cook)被問及此事時,他回答:「生活是很複雜的。」美國和中國政治菁英能否找到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呢?艾利森表示,拜登政府認為,其「競爭共存」戰略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大步。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會曾提到了競爭(competition)、溝通(communication)與合作(cooperation)的3C概念,在竭盡全力擊敗對方的同時,雙方還保持開放的管道,在最微妙和危險的問題上進行定期、坦誠的私下溝通。不僅包括2國元首及其信任的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對話,還包括內閣官員和軍事領導人之間的類似會議。此外,2國還在台灣、氣候變遷、芬太尼、貿易等議題上,以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方式進行合作。艾利森文末也引用美國知名作家菲茨傑拉德(F. ScottFitzgerald)的名言:「衡量一流智力的標準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持有2種相反的觀點,並且仍然保持大腦的正常運轉。」艾利森補充:「我們必須希望,像政府這樣複雜的機構,能夠經得起住這項考驗——並且在未來幾十年中都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