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廊道
」 生態廊道配套不足…「零撲殺」政策流浪犬貓增 平均每天8起動物交通傷亡案
紀錄片《十二夜》引起回響並帶動《動物保護法》修法,「零撲殺」政策也在2017年正式上路,但因配套不足,導致流浪犬貓逐年增加,不只影響野生動物生存,也使人類與流浪動物衝突愈來愈多,間接使撞動物傷亡人數年年增加,平均每天有8.1起撞動物交通傷亡案件。農業部調查,2015年全台遊蕩犬達12萬8473隻,2022年增至15萬9697隻。另據交通部統計,近年撞動物傷亡人數愈來愈多,7年以來已增加56%,較整體交通事故傷亡成長的37%更明顯,以2023年為例造成2948人受傷、11人死亡,平均每天有8.1起撞動物傷亡案件。立委羅智強日前指出,遊蕩犬貓造成的問題,不止是野生動物受到衝擊,連用路安全都受到影響。交通部表示,對於動物突然竄出確實難防,現行統計也沒有分類是撞到什麼動物。工程單位在石虎、陸蟹、紫斑蝶等生活區域,盡量透過工程手段避免路殺,例如打造生態廊道、加高護欄等。農業部動物保護司長江文全說,目前遊蕩犬主要針對人犬衝突及生態熱區處理,並且畫設多個區域處理,部分區域犬隻密度較高,可能是因民眾餵養導致,僅能一再呼籲民眾切勿提供食物,以免引發人犬或動物之間的衝突,但他坦言,生態熱區與既有保護區或國家公園重疊性高,可依各該法令處罰。零撲殺上路後,有地方政府採行TNVR(誘捕、絕育、疫苗及回置),也有國家公園跟進施行,但引發外界批評恐危及野生動物。農業部強調,如果是人犬衝突區域或生態熱區,就不建議回置。
高雄茶農遭「台灣黑熊」撬開蜂箱 林業署接獲通報發3千獎金
「台灣黑熊」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為亞洲黑熊於台灣之特有亞種,由於台灣黑熊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林業署也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 與山村、部落居民共同守護台灣黑熊。日前一名洪姓茶農在發現台灣黑熊撬開自己的蜂箱後,立刻向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通報,分署隨即支付通報獎金。據了解,高雄桃源寶山地區一名洪姓茶農近期發現自己的蜂箱被撬開,起初以為是小偷所為,查看監視器後卻發現竟是「台灣黑熊」,里長得知後也立即向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通報,分署隨即支付3千元通報獎金,並表示將補償洪姓茶農的蜂蜜損失。此外,分署還表示,如果民眾在配合監測期間拍到黑熊,將再給予5千元獎金。屏東分署表示,過去受到棲地破壞與非法狩獵導致族群數量稀少,隨著政府嚴查與公民監督意識崛起,黑熊受到商業性獵捕的數量已微乎其微,加上中央山脈與國有林棲地保護建立生態廊道,黑熊族群逐漸向淺山靠近,人類與黑熊相遇日漸頻繁。為扭轉居民對於黑熊侵擾村落、家畜、農作物造成損失的負面印象,減少居民因擔心受罰而隱匿誤捕或誤傷黑熊事件,鼓勵民眾即時通報,進而採取宣導預防作為,自主參與棲地維護深化黑熊與部落社區的友善關係,建立人熊之間的正面連結,因此自2022年起推動「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示範計畫」,與山村、部落居民共同守護台灣黑熊,洪姓茶農此次目擊黑熊是該計畫推動以來的第四起。屏東分署指出,發現疑似黑熊入侵畜(禽)舍、農舍、工寮、果園等個人農事場域,在不危害該物種生存下,立即通報執行機關,並經勘查確有動物活動及危害事證,在危害動物未明前,將食物、廚餘等吸引黑熊來源確實移除或收納完整,發給獎勵金 3千元;而在入侵事件後,執行機關評估後續有架設自動相機追蹤之必要,願意配合監測3個月,並協助維護自動相機無傾倒且前方拍攝範圍無遮蔽物者,再核發5千元獎勵金。此外,在地部落組織、民間團體或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巡守隊,協助執行機關每月執行以下工作,並按月繳交巡守報表,每年核發至高6萬元獎勵金,未滿1年,則依執行月數比例核發。分署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台灣黑熊,並表示如果不小心誤捕黑熊,只要立即通報救援,不會被追究責任。
台積電將於高雄建設P3廠!用地變更今通過 17.22公頃可助千人就業
隨台積電於高雄設廠在即,將於明(25日)進行環評審查,今天高雄市審議通過高雄煉油廠設置台積電P3廠、重啟開發凹子底農21都市計畫變更等案件,其中台積電P3廠為在高雄所推動第三期擴廠計畫,共17.22公頃土地面積,預計引進就業人數約達千人。高雄市都發局說明,台積電公司在楠梓產業園區一期園區已於111年9月取得建照,啟動2奈米先進製程第1期建廠,預計明年量產;第2期廠房亦接續啟動;但面臨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轉變及需求,台積電仍有緊迫的擴廠需求,選擇在一期園區東側啟動第3期廠房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台積電P3園區面積約17.22公頃,為使產業使用類別符合土地使用內容,變更特種工業區為甲種工業區,建蔽率為45%,另維持原特種工業區容積率為160%,都發局今天通過都市計畫變更案,變更特種工業區為甲種工業區,將於明天進入「第79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有關台積電第3期廠房,預計引進就業人數約1000人,未來楠梓園區全區就業人數將達4500人,擴增半導體先進製程,發揮產業群聚綜效,也將配合市府規畫作為休閒遊憩與結合半屏山及半導體產業園區,形塑綠手指、生態廊道、連續退縮綠帶等空間,兼顧文資保存與生態綠廊。台積電所在的楠梓園區,高雄市也與中央協力推動「楠梓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預計投入約156億元建設經費,新增國道楠梓匝道、園區連絡道及連接台1線匝道等工程,預計117年底完工。除台積電第三期外,都發局重啟開發凹子底農21都市計畫變更案,為解決農21舊部落長期淹水的威脅,啟動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配合市府水利局啟動「愛河治平橋至博愛橋護岸治理工程」,工程經費為5.9億元,將河道拓寬為50公尺,拓寬長度約1.5公里,闢建滯洪池及道路沿線集水箱涵等排水設施,過去因地主開發意願不高暫緩開發,近年經市府與當地居民及自救會多次研商取得共識,8年後再次啟動農21開發作業。
青創團隊設計防路殺 新北「動物出沒」警示牌吸睛
除設置生態廊道避免野生動物被路殺,新北市農業局於多處路段也設置動物出沒警示牌,去年更與青年局的青創團隊合作,設計規畫穿山甲及螃蟹的標誌牌,今年也計畫於汐止區八連路設置穿山甲標誌牌、於五股區中直路設置螃蟹標誌牌。農業局表示,新北市設有多處注意動物警示牌,如三峽大板根附近設置青蛙出沒警示牌、新店區設置小心獼猴、雙泰產業道路則有「山羌出沒、減速慢行」、瑞芳猴硐貓村設置「常有貓出沒、請小心駕駛」,重要路口處動保處也會請交通局設置例如「貓出沒小心駕駛」、「常有蝙蝠減速慢行」等警語,提醒用路人注意。而為推廣防止路殺,落實環教向下紮根,農業局自去年起規畫每年安排至3到4所學校進行環教講座,以對生態議題有興趣學校為優先,曾對新店區青潭國小、八里區米倉國小及新店區達觀國民中小學的國中生上課,共有500位學生參與講座。此外,動保處也針對國中小學生辦理校園巡迴生命教育課程,去年共舉辦128場,約1萬5000人參與。因偏鄉地區民眾駕車容易忽略野生動物出沒,在偏鄉學校的課程中,動保處獸醫師會著重動物路殺,而在都會區也會教育師生,告知哪些區域是新北市野生動物出沒最多之處,如猴硐貓村車道就要注意貓出沒、瑞芳蝙蝠洞每年4到10月蝙蝠會出沒等,提醒駕車旅遊行駛這些路段要特別注意。農業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環教講座及生命教育課程,宣導防路殺觀念,也將拍攝路殺宣導影片及辦理路殺議題展覽,以利民眾瞭解何為路殺且鼓勵民眾參與共同防路殺。
大甲溪、筏子溪棲地營造奏效 石虎明顯增加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9日舉行「台中綠網保育策略暨階段推動成果分享」大平台會議,透過與在地機關、NGO、社區及企業公私協力,串連大肚台地與筏子溪綠藍帶、大安溪與大甲溪溪流保育軸帶,以建構石虎等關注物種生態廊道。台中分署指出,大甲溪和筏子溪石虎數量明顯增加,顯示棲地營造奏效。林業署台中分署加強推動綠網保育軸帶空間上跨機關整合,透過小平台會議方式,聚焦於溪流生態廊道改善、筏子溪巴氏銀鮈庇護所棲地營造可行性評估成果分享等相關保育迫切議題;另擴大辦理2場大平台會議,以保育軸帶規畫與成果分享,優先推動課題之跨域合作討論及交流,共同營造友善棲地。林業署台中分署說明,會議分享以綠藍廊道串連、生態植被復育、公私協力參與等3大議題執行情形與成果,分署長期與台中市農業局辦理石虎族群監測調查及保育推動工作,逐步完備台中地區石虎等關注物種基礎調查工作,結果發現大甲溪和筏子溪石虎數量有明顯增加,顯示棲地營造達到效益。林業署台中分署指出,為減少棲地破碎,營造生態綠網,委託保育軸帶復育計畫中調查到85科330種物種(台灣特有種38種;列入珍稀物種計32種),成果豐碩。另為恢復原生綠帶及營造關注物種棲地,目前已培育狗花椒、台灣百合、正榕等約60種原生植物,逾10萬株苗木,可供大肚台地火燒跡地造林復育、海岸及河川保育軸帶生態植被復育等,加速植生恢復。
銅門村再生2/遊客蹂躪又遭風雨肆虐 生態廊道開放無期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33年前在歐菲莉颱風時遭遇土石流災害,該村第12及13鄰的房舍被掩沒,相關單位在該起不幸事故後設立了土石流警示機制,在可能遭受土石流為害的區域內設立了「保全戶」,一旦降雨量達到警戒值,就必須撤離到避難所。銅門村除了有知名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外,還有原住民打造的「銅門刀」這項特產。前慕魚護溪隊分隊長鍾明智是一位銅門刀製作達人,他的製作工坊就位在「保全戶」的警戒區內,平時只能用來工作,禁止在裡面居住。他的父祖輩原本住在立霧溪上游,他自己則出生在附近山裡的部落,後來銅門村開闢了道路,他與家人就搬下來到靠近溪谷的地方,靠打鐵為生。銅門刀達人鍾明智的「鄉野鐵店」位在土石流警戒區內,僅能做為工作室,不能在內居住。(圖/劉耿豪攝)銅門刀傳承最早可追溯到荷蘭人來台的時代,以前台灣沒有鐵器,是由荷蘭人首次帶來鐵刀,到了鄭成功時代再引進了中國大陸的鐵器,但純度仍不高;到了日治時代,太魯閣族從日本人那邊學會製作武士刀的方法,煉出百分之百的鋼,而且過程中用水淬火,不同於一般製作使用油,更能控制不同部分的成分,成為一絕。「我們原住民的刀,從刀背到刀刃的硬度與韌性不同,既鋒利又不易斷裂。」鍾明智說,如果整把刀都是百分百堅硬的鋼,很容易就斷,他一面說,一面拿刀用力砍金屬門檻,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慕谷慕魚的美景被外界得知後,大批遊客湧入,不僅留下許多垃圾,還有人在溪邊烤肉,搞得環境髒亂、蒼蠅到處飛。」鍾明智說,因此村民決定限制遊客人數,一天只能讓600人進入,後來因為通往生態廊道的隧道坍塌,村民索性停止開放遊客進入,至於何時開放、如何管理,居民之間仍有不同意見,現在仍在討論中。 已退休的前銅門國小總務主任許勝雄說,滅村慘案發生當年居民的危機意識不夠,有很多人在附近挖庭院石出售,可能是導致土石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說,遭到土石流埯沒的住宅區,中間是一條「無名溪」,平時乾涸,下雨的時候才會形成小溪,但居民為了方便活動,在無名溪上堆土石做為步道,阻礙了溪水流動,1990年歐菲莉颱風來襲時,這條無名溪形成了6個水潭,最後水潭接連潰堤,挾帶的土石把下方的房舍掩沒。「現在哪裡發生了土石流,就會想到我們這裡。」許勝雄說,災害發生已經是30多年的事,但至今仍不容易忘記當年的慘況;但另一方面,慕谷慕魚也是早在十幾年前就最先發展的生態休閒區,那時都還沒有阿里山的「達娜伊谷」,屏東、台東及新竹的原住民休閒園區也尚未開始,其他地方的社區協會還到銅門村的慕谷慕魚來取經。他感嘆,現在因為部分的居民對如何開放觀光仍有不同意見,慕谷慕魚封閉已6年,希望近期的部落會議能達成共識,再為地方帶來新的活力。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在東段一號隧道於2016年10月發生坍方後關閉,雖然隧道已在今年7月修復,但仍待居民召開部落會議,討論開放外地民眾前往觀光事宜。(圖/報系資料照)
銅門村再生1/土石流滅村遷居首例 慕谷慕魚護溪成保育典範
33年前,歐菲莉颱風襲台,暴雨釀成土石流,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40多棟房屋一夕毀傾,更有35名村民(29死、6失蹤)遭到土石流活埋,當年政府邀請日本專家來台勘災,探究災害原因與防治;走過全台首處土石流災損,遷村的銅村民發起護溪護魚行動,家喻戶曉的「慕谷慕魚」寫下台灣野外生態休閒區的先例。1990年6月23日,歐菲莉颱風登陸台灣,造成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32棟房屋全毀、11棟半毀,更不幸有36位居民遭活埋,當時來台的日本專家引進了日文「土石流」專有名詞,成為台灣日後對類似災害的正式名稱;政府災後將居住在危險區域的53戶村民遷至現今的博愛新村,也是台灣第一件災後遷村的案例。成大榮譽教授謝正倫回憶,銅門村土石流掩埋事件發生後,他跟著日本專家學者團抵達現場,只見村落已全被埋在土裡,僅看到一片屋頂露出。(圖/CTWANT合成)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謝正倫回憶,當年他剛從日本京都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台,災後立刻與農委會從日本請來的專家學者前往銅門村勘察。「除了土石堆上露出一座屋頂外,其他的就是荒涼一片。」他抵達現場只看到被埋到僅剩的屋頂,經當地人士說明,才知道當地原本有許多一、二層樓的房舍,風災中所有房舍都埋在土石下,若不是居民指引,根本不知道這裡本來是個聚落。謝正倫是國內土石流理論、土石流災害防救實務的專家,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就是由他一手創設。他說,當年他與京都大學的教授等一行專家勘查災害現場,研判當地的土石流形成原因是上游的土石和碎岩,經年累月被沖刷堆積在河床上,當有颱風或是豪雨帶來大量的水,就以「零存整付」方式掩沒整個村落。 謝正倫指出,防災的作為可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以工程手段,建設防砂霸防堵;另一個面向則是建立預警系統,從雨量偵測著手,根據過去的統計,計算上次發生土石流的雨量紀錄,再長期追蹤調查石塊、土石材料的堆積狀況,綜合計算後設定危險雨量的門檻,一旦雨量達到警戒值,就發布警報,讓居民能事先避難。銅門村前村長許賢美說,銅門村是台灣第一個被「土石流」滅村的村落,當年約有6分之1的面積在風災裡遭掩埋,災後專家學者調查附近的區域,發現這裡的水源非常乾淨,也有很多吸引觀光的景點,經過居民討論發展生態休閒區,也以原住民的姓氏定名「慕谷慕魚」,讓人聯想到美麗的溪谷與豐富的魚蝦生態,還發起了護溪隊,保護當地的環境生態。 花蓮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景色優美、溪水清澈,成為民眾最佳避暑勝地。(圖/報系資料照)許賢美解釋「慕谷慕魚」的由來指出,以前太魯閣族是採頭目制,每個部落常會以頭目家族的姓氏為地名,銅門村居民其實是集合了8個不同的家族,這些不同家族的成員原本居住在更深的山區,在日治時代曾一度反抗日本統治,但後來考量自己的武裝不足,為了避免被滅族,就在當時擔任總頭目的慕谷慕魚家族帶領下,搬到較靠近平地的銅門村。許賢美說,位在木瓜溪支流清水溪溪谷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前曾開放外來觀光客進入,但遊客帶來污染,更因為村落是狹窄單線道,更造成交通問題。日前村民除了部落會議,還組成了7個不同的協會,共同討論慕谷慕魚未來的發展方向。
單月路殺59次!新店平廣路設生態廊道 白鼻心挺大肚穿越超可愛畫面全都錄
新北市新店區平廣路天然樣貌濃厚,生物資源豐富,平時有眾多小動物在此出沒,卻也導致路殺意外頻傳,還曾在單月路殺59次,新北市農業局為避免人車及小動物們過馬路時產生意外,辦理路殺生態觀察並設置5處生態廊道,近期更於新店平廣路新增一處,以過路排水箱涵讓小動物安全行走,同時兼具農路排水功能,並維持農業生產。農業局表示,根據路殺社模擬分析結果,全台陸生脊椎動物及陸蟹2018至2020年路死總量約為1450萬至2000萬隻,為了保護動物安全通過道路,農業局透過辦理生態調查、紀錄路殺發生、與路殺社合作建立熱點資料等方式,結合現地實況建置不同形式生態廊道,像是誘導式斜坡、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等盼以減少動物被路殺的情況。農業局提到,過去於三峽區紅龜面路建置地下廊道、土城區承天路分別建置誘導式斜坡、2處地下廊道及天空廊道,共計5處生態廊道,其中土城區於綠意盎然的森林環境中設置供樹棲動物的空中廊道,讓松鼠等動物可以利用空中廊道穿梭林間,近期右再平廣路增設生態廊道。農業局表示,平廣路為天然樣貌濃厚,生物資源豐富且多樣性,在生態調查結果中,曾單月路殺59次,其中包含兩棲類、爬蟲類等動物,為防止路殺情況持續發生,農業局將原有涵管調整為凹字型中間排水,涵洞兩側可供小動物們行走的生態廊道。公民科學家林德恩老師表示,兼具排水及動物通行的生態廊道,透過監測系統發現動物前來使用,小動物們親身驗收排水箱涵動物廊道可以悠閒過馬路。更拍攝到白鼻心帶著大大的肚子走過排水箱涵,更是令人興奮。新北市農業局長李玟表示,未來也持續監測新店區、五股區及汐止區等農路周遭環境的生態與路殺狀況,再搭配農路改善工程相輔相乘,打造對於路殺主要動物「客製化」的生態廊道,建構生態友善道路,讓用路的市民朋友與野生動物都能共好。
外來種浣熊闖入木瓜溪 3單位聯合發下「通緝令」
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在花蓮縣木瓜溪進行生態廊道計畫,意外拍攝到外來強勢物種「浣熊」出沒,初步研判是成年北美浣熊,可能遭棄養或逃脫,因憂心對環境、農業造成侵害,九河局、縣府農業處、花蓮林管處共同發出「通緝令」,是花蓮第一起野外浣熊通報案,呼籲民眾協助通報,也將架設紅外線相機與誘捕籠試圖誘捕。浣熊原生於北美洲,因為外型可愛被引進當寵物,但飼養難度高,常有棄養或脫逃。( 圖/九河局提供)九河局祕書黃郅達說,為執行木瓜溪河川生態廊道計畫,委託專業顧問公司架設8支紅外線攝影機,其中1支於去年10月26日,在排水新幹線下游接近與木瓜溪匯流處附近,即木瓜溪橋下游左側高灘地,拍攝到浣熊出沒影像,初步判定是北美浣熊,可能遭人為棄養或逃逸,返農地與水源之間被記錄到。因浣熊是強勢物種,沒有天敵具適應力強,要阻止野外配對建立族群。花蓮林管處副處長王怡靖表示,浣熊外型可愛被引入台灣當寵物飼養,因飼養難度高,常有棄養或脫逃等情形發生。野化浣熊幾乎什麼都吃,農作物、雜糧、水果、小型無脊椎動物、蛙類、鳥蛋、小型鳥類及小型哺乳類等都是牠的食物,對當地的小型動物造成極大威脅,同時也會入侵禽舍危害家禽,因具有高度入侵風險,歐盟與日本政府都已指定浣熊為外來入侵物種,2022年6月我國政府也已全面禁止浣熊輸入。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木瓜溪生態廊道計畫」監測拍攝到外來種浣熊,在木瓜溪吉安高灘地附近出沒。( 圖/九河局提供)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這是花蓮第一起野外浣熊的紀錄,縣府相當重視,會派員加強巡查監控,同時與花蓮林區管理處合作,架設紅外線相機與誘捕籠捕捉,也呼籲單位或個人如有飼養浣熊,務必妥善管養,不讓浣熊有逸出機會,更不可隨意棄養,否則會違反動物保護法第5條規定,並依第29條處3萬到15萬元罰鍰。
蟹蟹天堂路2/環團請命讓陸蟹「自由行」 台26線評估改道或建高架
立法委員陳椒華日前邀集公路總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學者與環保團體來到墾丁香蕉灣路段進行現勘,研商陸蟹物種保育對策。針對現今陸蟹族群僅剩約1成,若現有棲地再被破壞、道路施作再不改善,珍貴生態環境將不復見,她呼籲台26線香蕉灣路段高架化,並由環團代表遞出陳情書,希望能讓陸蟹「自由行」。公路總局楓港工務段表示,針對台26線香蕉灣段改線及高架化建議,7月已進行綜合可行性評估,並委託專家學者進行陸蟹棲地保育與評估的研究計畫,未來將透過籌備會收納各方意見,讓生態保護與公路施工齊頭並進。台26線通稱屏鵝公路或佳鵝公路,是去恆春和墾丁的必經道路,起點由屏東縣枋山鄉楓港開始,終點是台東縣達仁鄉安朔,蜿蜒於國境之南的恆春半島上,規劃全長93.5公里,目前通車路段為67.49公里;墾丁陸蟹的棲息地則位於香蕉灣至砂島路段,被台26線貫穿而過。陸蟹學者劉烘昌提出一份研究報告「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地區陸蟹路殺及遷徙行為研究」指出,全年有逾3315隻動物、超過50種以上不同物種在此路段被往來車輛「路殺」(Road Killing),其中有3210隻是陸蟹,佔路殺數量的96.84%,且有45%路殺的個體是抱卵母蟹。遺憾的是,該路段還是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除了「人蟹爭地」,「黃狂蟻」更會噴出強蟻酸造成陸蟹眼盲,導致無法覓食而活活餓死。(圖/張進安攝、翻攝畫面)劉烘昌說,香蕉灣至砂島路段有完整海岸林,是陸蟹生態相當豐富地區,繁殖季時,陸蟹都必須過馬路降海釋幼,但因為台26線公路存在,每年都會發生大量路殺狀況。研究過程中驚訝發現,就連全台灣成熟個體恐怕不到100隻的保育類甲殼動物椰子蟹,竟然在此路段出現高達24隻路殺。綜合多位學者與環保人士長期觀察研究,陸蟹棲地面臨的重大危機,主要原因是道路貫穿棲地,導致棲地切割零碎,造成直接路殺與二次路殺(意指其他生物被路殺生物散發的味道吸引,因而駐足蠶食、分解,造成被路殺的命運),讓棲地內50種物種族群繁衍受阻。其次,現代化道路系統設計強調優異的排水系統,以保障用路安全,但此舉卻恰恰是改變熱帶雨林水文條件的元兇。原本豐沛的降雨滲透到地下,可以保持棲地維持高濕度的環境特色,然而快速排水的設計,卻讓棲地重要的地下水快速流失,水文條件也變成乾燥狀態,直接衝擊生存在海岸原始林的全部物種。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常務理事洪輝祥表示,除了道路規劃不當,成了陸蟹殺手之外,棲地經營管理不當也造成陸蟹族群量大幅降低,希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協助減少轄內民宿開發、農藥與除草劑濫用,藉此延緩海岸林衰敗,還給陸蟹更多的生存空間。為了減少陸蟹被路殺,墾管處及台東市綠島近年除了採取封路護蟹,也打造陸蟹生態廊道,但相關措施仍緩不濟急。(圖/報系資料照)
濁水溪口友善工法建堤 蘇治芬推賞鳥觀蟹秘境
立委蘇治芬昨(7)日勘查去年底開工的「濁水溪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進度,她指出,濁水溪出海口生態豐富,是賞鳥、觀蟹等生態愛好者探訪的秘境,但相關設施付諸闕如,經過向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爭取,以節能減碳的友善工法建置生態島、生態池、賞鳥區、賞鳥亭、自行車道、步道與多功能停車場等,預計今年底可以完工。蘇治芬與前麥寮鄉長許忠富、水利署長賴建信、第四河川局長李友平等共同踏勘「濁水溪許厝寮堤段整體環境改善工程」進度,該工程是許忠富在鄉長任內經由蘇治芬向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爭取,總工程費4800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賴建信表示,該工程配合河川環境營造規劃,結合地景、生態、歷史文化及地方意見,以友善工法施作,利用濁水溪出海口疏浚起來的2萬立方土方做為工程填築,省工省錢又節能減碳,改善6.3公頃濁水溪高灘地及周邊環境,提 升河川環境休憩功能,並善用11.7公頃廢棄魚塭為生態池。蘇治芬說,非常肯定四河局友善和減碳的工法,也讚許在生硬的混凝土牆面融入在地特色,如蛤貝養殖產業及廟宇等,結合在地藝術家紙漿創作美化牆面,提升越堤入口整體景觀,同時周延考量到以RCP管打造賞鳥區及生態廊道,隔絕人群,減少擾動動物生態棲息環境。許忠富說,濁水溪河口邊雖然是六輕工業區,但近幾年來環境改善有成,更活絡了生態,台塑企業委託專業團隊駐地調查,發現有200多種候鳥及本土鳥類,紅樹林茂盛,招潮蟹也非常多元活躍,其中不乏稀有或瀕危的鳥種,例如東方草鴞、東方白鸛、沙丘鶴、黑面琵鷺,以及台灣招潮蟹等,林務局也將濁水溪麥寮段列為國土綠網先行區。蘇治芬強調,六輕經過總體檢後,工安事件大幅減少,相對助益周遭環境提升,河口溼地動植物的活絡與否,堪稱生態環保的重要指標,濁水溪出海口生態愈來愈豐富,足見她當初提出六輕工廠總體檢的主張是正確的,也已在實際的環境生態中看見成果,這是麥寮工業城另一個永續發展的契機。
【原生植物情報】原景再現•點亮臺灣 臺灣原生植物「植」在您身邊
臺灣面積雖小,但因地理環境特殊,孕育豐富的生物資源,其中原生植物就有超過四千種,如以單位面積換算,臺灣的原生植物種類是全球密度最高,堪稱是世界第一名。林務局舉辦「原景再現•點亮臺灣」原生植物景觀設計大賞活動,就是希望推廣種植原生植物,讓原生景觀植栽更為普及,讓山林原生植物走進都會,走進每個人家中庭院。原生植物推動三個目標與核心價值林務局在臺北典藏植物園辦理「原景再現•點亮臺灣」頒獎典禮,並於10月27-30日在同一地點舉辦攝影暨生活展,展現原生植物與景觀、生活的連結。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期待透過原生植物的推廣,建設更健全的生態系統,營造野生動物的生態廊道。他進一步表示,對於原生植物的運用與發展有三個期待:一為提供正確且足夠的資訊。二為與景觀、園藝業者合作,提供樹種苗木與擴大培育規模,形成商業化。三為讓臺灣的森林樹種,從山林走進都會,走進每個人家中、庭院,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提升美的境界。獲獎團隊特色與成果首屆「原景再現•點亮臺灣」原生植物景觀設計大賞,分為「校園競圖」與「設計施作」兩組,針對提案設計規劃、原生栽植運用、生態營造價值、整體呈現效果等四大評選項目進行評選,甄選過程共有40餘件申請參賽。在設計施作組,共有6組團隊獲獎,其樹種應用與景觀美感呈現完整度高,讓植物、土地與景觀達到協調的境界。而在校園競圖組,獲獎的前3名參賽作品,其設計上極具創意符合基地原有的特性,採當地植物為主且適地適種。從獲獎者的基地成果中可相信原生植物在未來持續推動下,可以慢慢展現出地區文化特色與生態價值,將各地區生活地景恢復原有的樣貌。原生植物對都會環境重要性「原景再現•點亮臺灣」評審團郭城孟主席表示,臺灣土地最大的特色,是在最短的距離範圍內,有最多的生態環境變化,而各地方的植物與地形、氣候、生態及人文發展皆是息息相關。這一次由林務局推動原生植物的運用與設計,改變周邊的環境,讓臺灣生態環境更好,是非常棒的開端。未來整個環境會恢復到符合生態和各種環境之間的平衡,對臺灣未來景觀環境是一個很有助益的一件工作。這也是林務局結合產官學三大面向去推廣原生植物,相信未來的都市可以像森林一樣繁榮,對於居住環境及都市居民更友善。以下針對【設計施作組】各獎項予以說明:原生方舟獎:新北市板橋區莒光國民小學團隊,基地位於校園操場旁,以適地適種之原則栽植,以海濱植物為主,爰有「濱原方舟」之名。將原生植物營造過程,種子的採集、培育、維護、教學、推廣,到成為校園核心價值,彰顯植物與人類關係建立的根本“相互”,值得借鏡。原生綠景獎:國立嘉義大學景觀學系團隊,基地位於景觀系館前,利用作為課程教學觀察場地,具高度可視性,成為推廣原生植栽的最佳展示場地。植栽選用種類豐富,亦有考量空間配置效果,惟須進一步就微地形變化確認選用植栽之適地性,以能提高植栽存活率並降低維管頻率。原生點晴獎:財團法人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團隊,基地位於臺北市信義區象山公園,原作為花海示範基地,選用植物大多合宜,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均有,具有層次和色彩之變化,定期調查植栽生育狀況,並適時汰換生育不良種類且每種植物均有名牌,有利於參訪者自我觀賞研習或解說導覽活動。原生育苗獎:境群國際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團隊,作品屬於公共工程開發,以閒置空間改善規劃營造,將原生植物的應用概念導入,採用就地契作與預先育苗,並規劃在定植後再維管撫育1年的設定,如此可提高苗木的品質及存活率,其後續成效可以期待! 在空間綠化的布置大量運用,營造具特色的休憩環境。原生社造獎:國立嘉義大學景觀學系團隊,基地位於雲林成龍村,設計以竹材再利用為竹筒種植小苗,具創意與實驗性,原生植物以藝術的觀點被設計呈現,是作品中唯一有美學深度思考的設計。帶動居民,成就植物與水共生的“岸“邊美景,更長更美的永續環境經營。原生田園獎:慈心大自然莊園團隊,莊園位在雲林古坑,在六十多年前栽種蔗田轉型為自然莊園,藉由大量志工投入基地土壤改良、挖池整地栽植多樣的原生植物,如今,己蛻變成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原生植物寶地,並於基地內挖掘配置之水系統具灌溉、生態與造景功能,使園區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