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浩劫
」 生態浩劫 生態 天使輪 擱淺 漏油![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0600/sm-37cd24894e4962c817d851c53499c7ea.jpg)
傷心海岸2/蚵棚保麗龍成潮間帶殺手 佛手貝內藏「發泡粒球」釀海洋浩劫
金門坐擁豐富海洋資源,居民們傳統上更是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本該遼闊漂亮的岸際如今卻被垃圾攻佔,這些垃圾多半來自養殖漁業,包括對岸的塑膠浮桶,以及當地漁民使用的保麗龍浮具,而保麗龍在海中難以分解,反而會被崩解成細小發泡粒球,最終被魚兒吞下肚,還會堵塞潮間帶的氣孔導致生態浩劫,當地居民希望縣府能加以管控,避免海洋再受傷害。「我們現在看過去像白白一片,但海上其實是好幾個足球場的大小。」長期關注金門生態的退休老師洪清漳說,金廈海中線間有大片養殖魚場,而這些魚場還是以價格低廉的保麗龍為主要魚具,漁民獲利的背後卻是以海洋生態作為代價。中國塑膠浮桶隨洋流而下,在金門海邊堆積成山,成為當地「清也清不完」的惡夢。(圖/張弘榤提供)據了解,金廈岸間保麗龍連綿數公里,多半為金門漁民的魚場,被當地居民稱為稱為「珍珠海」,美麗名字下卻藏著從潮間帶到海洋各級生物的傷害,最終也將回饋到人類身上。洪清漳表示,保麗龍在環境中無法分解,但會崩解成為小的發泡粒球,在海岸上猶如雪花,即使民眾發起淨灘也難以清理,但發泡粒球會阻塞沙灘中貝類呼吸的孔洞,貝類因而難以生存,連土壤都會因無法呼吸而「死掉」、成為爛泥,破壞整個潮間帶的生態鏈。保麗龍漁具導致海洋浩劫,金門養殖漁業如今卻仍在使用,還有牡蠣長在保麗龍上。(圖/翻攝金門潮間帶臉書,CTWANT合成)「有居民開佛手貝,發現裡面有保麗龍,連魚的肚子裡都有。」洪清漳說,在海洋中的保麗龍造成的問題同樣嚴重,濾食型魚兒會將保麗龍粒子誤認為浮游生物而吞下肚,幸運的能將他們排出,但多數會被留在魚兒體內,小魚再被大魚捕食,在層層累積下,人類也成為保麗龍的受害者。佛手貝是金門特有生物,但當地保麗龍汙染嚴重,其崩解後的發泡粒球甚至被佛手貝吃下肚。(圖/維基百科、翻攝金門潮間帶臉書,CTWANT合成)根據金門縣府統計,2015年到2023年上半年,海廢保麗龍進場量共計26萬3335公斤,累計處理數量12萬8219公斤,未處理量則達19萬6317公斤,縣府環保局曾積極推動「斬龍行動」,但當地勢力盤根錯節,漁民們背後往往有民意代表靠山,幾次試圖整頓最終卻都無功而返。「應該要有個3年或5年計畫,讓保麗龍盡快退場。」縣議員董森堡表示,如今對岸都已禁止使用保麗龍,金門漁民卻仍依舊採用,呼籲環保局獎勵與懲罰並施,訂定計畫以改善「珍珠海」亂象,避免海洋再遭受傷害。金門縣議員董森堡呼籲環保局應訂出計畫,讓保麗龍盡快退場。(圖/方萬民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84711/sm-26b866fd08d6cf33047fc83ca6e57155.jpg)
陸籍貨輪「鈺洲啟航」擱淺野柳海域...浪高抽油受阻 船隻恐在台過年
大陸籍貨輪「鈺洲啟航」10月底擱淺於新北市野柳海域,船上滿載油料恐汙染環境,油料抽除作業受東北季風影響,進度僅約7成,尚有近100噸。在地民眾擔憂長期停滯恐汙染生態,盼問題能盡快解決。交通部航港局表示,因浪高超標暫停作業,船隻恐將「在台過年」。航港局表示,12月初趁海象較佳,已優先抽除汙染風險最高的重油,累計完成197.7公噸,進度約7成。然而,由於東北季風帶來強勁風浪,浪高頻超過作業安全標準的1.5公尺,近期抽油作業被迫暫停。每日仍派員檢視船體,並封堵油櫃通氣孔與新鑽孔洞,避免海水湧入造成油汙外洩。野柳里里長黃長生受訪表示,貨輪擱淺近2個月,抽油進度緩慢讓當地居民倍感不安,「浪高1.5公尺以上就不能作業,但這麼久的時間,好天氣最少也有十幾天,卻還是抽不完。」他擔憂,長期停擺恐釀生態浩劫,「如果漏油,影響的可不只是我們的漁業,整個北海岸的環境都會受到威脅。」黃長生指出,相關單位曾考慮將船隻就地拆解,但這計畫也存在風險。「海面下的情況無法掌握,拆解時可能造成二次汙染,甚至影響漁船進出與港口運作。」有漁民擔心鈺洲輪作業過程是否壓倉妥當,「如果沒有壓倉,抽油時可能造成頭重腳輕,船上的起重機倒下來就更麻煩了。」另,擱淺現場竟意外成為觀光景點,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黃長生苦笑說,大家都來看這艘船,變成一種炫耀的事情,但還是希望船不要有事,不然影響的不是只有我們,而是整片海域生態。然而,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季,這艘貨輪「過年」的可能性似乎愈來愈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74525/sm-159aed8a2f44013aae4419fa5e3770b5.jpg)
彰化四面佛寺「蝙蝠秘境」遭闖入 台灣葉鼻蝠數量驟減逾八成
台灣葉鼻蝠為台灣產翼手目中體型最大的食蟲蝙蝠,是台灣特有亞種,然而彰化市四面佛寺旁一處隱秘的台灣葉鼻蝠棲息地,日前遭到一名男子闖入並持掃帚驅趕拍打,導致棲息的600多隻蝙蝠受驚飛離,現場僅剩約100隻,數量驟減超過八成,對當地生態造成嚴重影響。據了解,這處台灣葉鼻蝠秘境因蝙蝠象徵福氣,一直被廟方視作福地,為了避免民眾打擾蝙蝠休憩,廟方並未對外標示地點。然而一名男子在11月2日上午闖入該處,手持樹枝、木棒及掃把攻擊蝙蝠。他先以木棒敲擊鐵樓梯扶手,發出尖銳聲響驚嚇蝙蝠,隨後再持樹枝驅趕拍打。整個施虐過程持續約1分鐘,最終造成1隻蝙蝠墜地死亡。當地相關部門已拉起封鎖線並加裝警告標語,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台灣葉鼻蝠雖為台灣特有亞種,但並未列入保育類動物,無法依《野生動物保育法》進行處罰。彰化縣農業處表示,將研擬依據《動物保護法》對該男子進行懲處。若違反《動物保護法》第6條「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的規定,將處以1萬5000元至7萬5000元的罰款。此外,若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9條的規定,男子也可能面臨3000元以下的罰款或申誡,目前警方仍在進行調查釐清相關責任。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彰化四面佛寺總幹事林峻毅表示,原本棲息在此的600多隻蝙蝠在受驚後飛離,剩餘的蝙蝠數量銳減至約100隻,堪稱生態浩劫。估計飛離的蝙蝠今年底前都不會回來,是否能在明年重返棲地仍待觀察。林峻毅也說明,台灣葉鼻蝠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來到該地區居住,並於5至6月繁殖後代,7至8月進入交配期,直至農曆大雪節氣才會離開,前往東邊山區的天然岩洞或隱蔽的廢棄掩體過冬。蝙蝠在冬季會冬眠,來年春暖時再次返回棲地。林峻毅呼籲,台灣葉鼻蝠對聲音和強光非常敏感,白天觀賞蝙蝠時,民眾應保持安靜,避免使用閃光燈或強光照射,以免干擾蝙蝠休息,並影響其生態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74074/sm-7a43f1367ea6dd3da5349a9fce3efd3f.jpg)
台版侏羅紀公園!屏東天降「綠鬣蜥雨」氾濫成災畫面曝
屏東縣近期遭大量繁衍的外來種「綠鬣蜥」大舉入侵,導致農作物幼苗被啃食,令在地農民頭痛不已,就有網友分享,天空下起「鬣蜥雨」的驚人畫面,顯見該物種已氾濫成災。對此,農業處表示,今年10月起開始實施「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針對萬丹、新園地區加強巡查捕捉,至今已捕捉到近2千隻的綠鬣蜥。高雄林小姐近日在臉書粉專PO出影片,發文直呼「看了手腳發軟,頭皮發麻…」,且礙於《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民眾不得自行抓捕。從畫面中可見,獵捕團隊執行夜間巡捕時,頭燈往樹上一照,空中紛紛降下一隻隻的肥美綠鬣蜥,短短時間內整台貨車堆滿綠鬣蜥大軍,成果相當豐碩。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太恐怖了」、「像拍異形電影」、「那些棄養的人真得很可惡又無知,造成生態浩劫」、「超強繁殖力,農作物會被吃光吧」、「還是禁止寵物店販賣台灣沒有的物種吧!不然這種亂象永遠不會結束。」另外也有人質疑, 「合理懷疑政府偷渡進口,並讓綠鬛蜥大量繁殖後,造成生態浩劫,再編列預算獵捕,好讓特定對象申請補助。不然為什麼民眾不能自行獵捕?」、「民眾不能自己抓,預算無上限,真有戲。」針對綠鬣蜥猖獗,屏東縣農業處表示,截至今年以來已獵捕多達逾2.7萬隻的綠鬣蜥,10月起也啟動「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由縣府委外專業廠商,前往萬丹、新園等綠鬣蜥入侵的重災區進行移除。事實上,農業部也承諾,今年捕捉綠鬣蜥的補助經費無上限,明年更會寬列預算,盼能有效降低綠鬣蜥帶來的危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73262/sm-a29e0684fcf1d5b1ed2ed5472e7ed307.jpg)
野柳擱淺貨輪撐過康芮未漏油 航港局急調2抽油平台船下午開始作業
大陸籍貨輪「鈺洲啟航」上月29日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擱淺野柳外海,17名船員順利獲救,但船上裝有重油、輕油與滑油等共290噸油料,一旦洩漏將在當地造成生態浩劫,所幸康芮颱風過境後確認沒有漏油,航港局調度抽油平臺船「海歷15號」、與富貴168號漁船,1日上午前往擱淺處,預計下午開始作業。據了解,「鈺洲」因康芮颱風強烈影響及動力不足,上月29日離開基隆港後即在野柳外海宣布棄船,由於風浪驚人,錨鏈不堪負荷斷裂,貨輪失控漂移,船上17人急忙求救,所幸被順利救出。擱淺隔日,該貨輪被浪打至野柳礁石邊,貨輪上2台巨型起重機隨著風浪掉落海中,船體幾乎整體沒入水面,而船上裝有重油、輕油與滑油等共290噸油料一旦斷裂造成漏油,將在北海岸造成生態浩劫。航港局勘查後確認「鈺」輪不適合拖帶離開現場,改調度具有海事處理能力的海歷企業公司的「海歷15號」抽油平臺船及「詠順1號」油駁船在基隆港待命,新北市政府也於東澳、野柳、龜吼漁港和核二廠的入水口處已經佈了攔油索,所幸最壞情況沒有發生。航港局上午確認「鈺」輪撐過康芮颱風未造成漏油,連忙調度海歷公司「海歷15號」抽油平臺船與富貴168號漁船前往擱淺處,2船分別從基隆港東21號碼頭與野柳漁港出發,預計下午開始抽油作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73073/sm-444b878b6a0b1a1d3565541d222f9379.jpg)
大陸貨輪擱淺北海岸恐漏油 侯友宜說重話:釀汙染最重罰3000萬
康芮強颱來勢洶洶,大陸籍貨輪「鈺洲啟航」29日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擱淺野柳外海,貨輪上2台巨型起重機30日中午還掉落海中,貨輪斷裂則恐造成漏油危機,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說出重話,強調若漏油造成汙染,最重可罰3000萬元。據了解,「鈺洲」因康芮颱風強烈影響及動力不足,29日離開基隆港後即在野柳外海宣布棄船,由於風浪驚人,錨鏈不堪負荷斷裂,貨輪失控漂移,船上17人急忙求救,海巡署則於29日晚間9時許將船上人員救出。而該貨輪30日中午便被浪打至野柳礁石邊,貨輪上2台巨型起重機隨著風浪掉落海中,船體幾乎整體沒入水面,一旦斷裂造成漏油,將在北海岸造成生態浩劫。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於31日上午前往視察,表示該貨輪中載重油將近240公噸,目前便可發現該貨輪與野柳漁港已經完全貼近、擱淺,讓他擔心可能會造成重油的漏油事件。侯友宜表示,近日已與中央組成應變中心,在萬里設置指揮所,並於東澳、野柳、龜吼漁港和核二廠的入水口處已經佈了攔油索,若漏油真的發生,希望能將海洋污染的範圍控制到最小。侯友宜強調,若船主處理不當造成海洋汙染,最重將開罰3000萬元,目前所有應變機具都已經全部到位,新北市環保局有20多位同仁就已進駐監控,將盡力避免破壞生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54414/sm-a73682ad4cecf8d1d8eb2dfe4e279a21.jpg)
圖窮匕現2/農業部「光速」救四接 二林園區環評卻被農業部卡12年「超龜速」
為推進台電在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內興建「四接」,農業部主動撤銷謝國樑市府的「廢止台電開發同意函」,讓「四接」接續環評程序早日動工,引發基隆環團強烈抗議,批評農業部未深入調查基隆水下生態,就聽信開發單位(台電)一面之詞,斷然沒收基隆市府的行政處分。農業部雖堅持撤銷謝市府處份於法有據,但以「光速」推進台電四接環評,卻讓不少彰化人很不是滋味。由經濟部主推的「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簡稱二林精機園區),歷經前後三任跨藍綠縣長大力相挺,卻被農業部卡住環評12年,彰化人一直耿耿於懷,認為其間與「政治力」作祟有關。2012年經濟部選定中科二林園區用地北側的台糖萬興農場興糖段土地,規劃352公頃作為二林精機園區開發基地,計畫甫提出就被在地環保團體抨擊台糖萬頃良田恐毀於一旦,而且可能會淪「蚊子園區」,從前縣長卓伯源(藍)、魏明谷(綠)、到現任王惠美(藍)三任持續推動,但二林精機園區環評卻仍不斷重複被打回票的宿命。彰化縣政府表示,嘉義縣中埔、水上產業區也是商借台糖土地開發,環評相當順利,並早已開發招商,廠商反應踴躍,呼籲農業部別再卡環評,讓二林精機早日動工。(圖/報系資料照)彰化地方人士說,近三任彰化縣長為了二林精機園區持續與彰化環團、環評委員溝通,不斷加嚴環保承諾,並已通過環評小組審查,送環評大會處理,但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卻突在環評大會審查前出手,指二林精機基地是台灣珍貴農田,不宜開發,環評大會決議退回環評小組重審。總計到去年為止,農業部已先後六度退回該園區環評,彰化縣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則忍不住放低姿態「求饒」,指與二林精機園區相同時期申請開發的嘉義縣中埔、水上兩座產業園區(台糖土地),都已動工招商,彰化、嘉義同樣都有人口流失嚴重、經濟發展不足,彰化究竟還得再等多久。現任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吳音寧競選本屆立委時,曾與國民黨立委謝衣鳳為了二林精機再度交手。吳音寧當時說,地方對該開發案很有意見,建議先等中科二林園區招商告一段落後再說;謝衣鳯則主張應加速開發二林精機,結合中科二林朝向「循環經濟型」的產業共生園區規畫,讓農業、漁業、生技業都能加入,成為彰化西南角產業雙子星。謝衣鳳在勝選後說,她能感受到王惠美的無力感,會在立院會繼續幫忙爭取。如今,眼見農業部大力替「四接」環評解套,王惠美是否無力感更沈重?本刊詢問彰化縣府,但到截稿為止,尚未取得正式回應,不過,縣府人士私下透露,縣長最近參加彰化沿海鄉鎮活動時曾重提,盼早日鬆綁,讓AI產業能進駐二林精機,翻轉「海口」偏鄉經濟發展。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後,曾拜會基隆環團召集人王醒之,就四接議題交換意見。(圖/黃鵬杰攝)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說,四接填海造陸案嚴重衝擊基隆港,不論環團、航商、基隆港商該講的都講了,卻未獲得政府重視。四接案從1.0劃定29.8公頃,2.0減少到18.3公頃,且推進環評都失敗後,台電再推3.0(東移案)變成14.5公頃,表面上看,三案都在同海域,但基隆環保志工與海洋大學曾潛水實地調查,三案海平面下生態卻大不同,3.0範圍內是基隆漁場「幼仔魚」最重要棲息地,若因四接造陸、小魚長不大,屆時基隆近海漁業恐「滅頂」。王醒之還說,不論是林右昌或謝國樑任內,基隆市漁業局都未針對「四接三案」海洋生態詳細調查,農業部不可能有相關資料,為何卻僅聽開發單位(台電)一面之詞,就認定不用重提(3.0開發)同意函?若未來業者都宣稱「填海造陸蓋廠」能助魚類生長,護海洋生態,難道農業部也全都相信,不怕引發台灣近海生態浩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51626/sm-45842ca00d8564b8ad61d75d62bc09d5.jpg)
高溫少雨導致「新北多區大量蝗蟲出沒」 專家:颱風將成拯救希望
新北市板橋、樹林、土城、中和、新店、新莊、三重等多區,近期都有蝗蟲出沒,民眾栽種的植物被大面積啃食,不少網友都在地方臉書社團貼文,憂心是生態浩劫。對此,新北市農業局表示,經洽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近期高溫少雨導致蝗蟲出沒增加,是季節性生態現象,待颱風過後降雨即可緩解,專家則說,蝗蟲對人無害,如民眾擔憂數量過多,可使用居家環境用藥防治。農業局建議農友可使用農作物推薦藥劑防治,民眾則可使用居家環境用藥防治。農業局已通報轄內農友注意,如有異常大量發生,立即協助請專家現勘指導防治。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專家表示,6月已接獲部分農友反映蝗蟲變多,研判與近期高溫乾燥有關,因高溫乾燥氣候有利於蝗蟲繁殖,加上蝗蟲愛吃禾本科作物,像是水稻、綠竹、甘蔗,以及綠草皮,市區公園有許多綠地,所以吸引蝗蟲啃食。專家指出,蝗蟲會把卵產在土裡,高溫會讓卵順利孵化,但如土壤含水量高便會影響孵化,如依氣象署預估凱米颱風可能帶來的風雨量,相信颱風過後蝗蟲數量就會下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42917/sm-aa89f173ca5fa4f273ef1679a832a28d.jpg)
潛水驚見11個「詭異密封罈」…網悚喊別打開:會封是有原因的
是迷信還是真有神秘用途?中國大陸山東一名男子日前潛水時,意外發現海底有11個密封罈,並將潛水影片發布到網路上。不料許多網友看了驚呼「別打開」、「被封是有原因的」。據《瀟湘晨報》報導,該名來自山東煙台的潛水教練,平時除了執教,也會協助消防隊處理海上突發狀況,以及清理海洋垃圾,卻在11日發現這11個古怪密封罈。男子透露,當天為了替1艘船固定船錨而潛入海中,卻在淺水區發現綁有橘黃色布條的11個密封罈。他考量罈在淺水區,退潮時會露出來而嚇到潛水新手,因此先將11個密封罈轉移到深水區,且未破壞罈子。影片曝光後,有迷信或反串網友驚呼,「別打開,被封都是有原因的」、「感覺像是海葬用的罈子」、「千萬別打開」。還有人開玩笑表示,「別動啊,那是明年出口韓國的老罈酸菜」、「附近大媽:誰丟了我醃的酸菜」、「趕快撈起來,說是秦朝青花瓷拿去賣」。另有網友指出,這些密封罈可能是祭祀龍神、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用的。但不論實際原因為何,把人造物品丟入海中可能造成汙染,進而導致生態浩劫。據悉,山東沿海居民雖有祭海習俗,但不會把罈子丟入海中,而是整修龍王廟、搭戲台、列船擺供祭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42493/sm-4f4a2206eb372803815594131500888e.jpg)
煙囪中的孤島…觀音區煙囪工業密集 憂淪汙染之鄉居民怒
桃園市觀音區因地處偏遠,早年政府為帶動台灣北部沿海地區之繁榮,開發成綜合性工業區,但也因此帶來汙染。1983年發生台灣首起鎘米汙染事件;今年初觀音工業區富林溪因無良廠商偷排廢水毒死上萬隻魚,而當地煙囪工業密集,更被稱為「煙囪中的孤島」,如今要再面臨空汙壓力,觀音人喊話要到中央、桃園市政府抗爭。細數數十年來在觀音區發生的環境汙染事件層出不窮,大潭是鎘米的發源地,1983年高銀化工生產塑膠安定劑,進口鎘條當原料,含鎘廢水排出汙染灌溉水源及農地,爆發居民罹患怪病,但為避免鎘毒造成恐慌,環保單位直到1985年才公開。多年來大潭居民被蒙在鼓裡,就算早已發覺環境受到嚴重汙染,稻米伏地、牛鴨軟腳,政府卻放任鎘汙染大肆滲透田水,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食用鎘米、飲用鎘水,鎘中毒現象才爆發。今年初觀音工業區富林溪雨水道,也發生廠商偷排毒水,近萬隻魚死亡造成生態浩劫,大潭里長彭明聰也說,當地也是全台煙囪工業最密集的地區,居民長年被數十支煙囪包圍,多年來的無奈心聲無法傳達給政府,更讓在地人怒吼「別把我們當次等公民!」彭明聰指出,SRF燃燒所產生的戴奧辛是世紀之毒,SRF設廠案在經濟部敗部復活,而桃園市政府也回應,會以最嚴格的空汙標準來審查等,3家SRF電廠在大潭里還是會繼續蓋,如今中央和地方互踢皮球、互推責任,看不出誰能做主,未來大潭里連同大潭電廠就有4家發電廠,空汙勢必超標,官員心知肚明還是要硬做,一定會去經濟部和市政府陳情與抗議。彭明聰強調,當初3家SRF要設廠根本沒與地方溝通,相關環保標準沒出來,地方完全不清楚準則,可說強迫中獎,且工廠都已經在蓋,廠商才開地方說明會,一切已經太遲。如今地方唯一訴求,就是停止在觀音大潭里設廠與開發,希望政府要聽進人民心聲,不要再毒害觀音鄉親的健康,期盼一切還有轉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38429/sm-c1052905347c3ba6277051615b70d6d3.jpg)
城市公園成「放生小天堂」?新營綠都心水池繼魚虎後又見烏龜 民眾:以為是特殊造景
城市公園變成「放生小天堂」?台南市新營區南瀛綠都心公園花木扶疏、綠樹成蔭,很多人喜歡在這邊散步、遛狗或下棋,不過繼上次民眾發現景觀湖有外來種魚虎疑遭人放生入侵,附近一處小水池最近出現近10隻「來路不明」的烏龜,市府工務局懷疑是有人放生造成。南瀛綠都心公園景觀湖前年有大群魚虎出沒,因魚虎不會憑空而降,疑似是在水族箱被養大後,再被放生到戶外,台南市政府工務局費了好大功夫,才把魚虎全部撈出,沒想到近來又傳放生行為,園區實物愛心銀行新營分行旁的小水池出現好幾隻大大小小的烏龜,引起不少路過民眾圍觀。大家一開始原以為是「特殊造景」,但市府工務局澄清是有人放生所致,目前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讓烏龜就地生活。市府工務局已在小池子裡設置可以給烏龜休息曬太陽的平台,改善烏龜生活環境,有民眾認為,小水池增加一群烏龜家族,看著牠們游來游去、曬日光浴,其實挺療癒的;但也有人說,即使這樣仍不鼓勵放生行為,嚴重的話恐怕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市府工務局公園管理科說,近年公園放生情況其實不常見,綠都心公園因為有湖、有池塘,所以讓有心人士任意棄養動物,若遇乾旱期間,動物可能因日曬、水氧不足等關係,「放生」最後變「放死」。市府工務局說,公園畢竟是一個開放公共場域,只能不斷提醒民眾,切勿將寵物任意棄養,若無法繼續飼養寵物,應找相關單位或是參加送養活動,讓寵物繼續得到好的照顧。據悉,放生行為基本上在國內面臨「無法可管」窘境,現階段公部門只能道德勸說。市府農業局也呼籲,民眾不要隨意放生動物,放生不當反而變殺生,且萬一放生之物種為適應力強的外來種,例如綠鬣蜥,恐怕變成生態浩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03165/sm-4ac53de76a98715cd991d43b19245f21.jpg)
本周第2起!台東加路蘭海岸沾染黑色油污 環保單位:將著手調查
台東加路蘭風景區海岸近日也驚傳出現不明黑色油汙,民眾發現後表示懷疑為國際輪船偷排廢油所致,深怕造成生態浩劫遂緊急通報環保局處理,在昨(8)日經派員勘查後確認為重油汙染;其實連日來全台海岸線已發生多起重油汙染案件,台東縣則是本周第2起,對此環保單位表示已在蒐證,將著手進行調查。據了解,台東加路蘭風景區以豐富的海岸景觀為名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未料近日民眾前往遊憩時卻驚見大量黑色黏液,只見海岸礁石上竟沾染著濃稠油汙,民眾隨後也拍下照片上傳至社團,表示海岸生態若遭油汙長期汙染恐造成生態浩劫,呼籲相關單位應趕緊出面處理。環保局長郭建成表示,該案於7日晚間接獲通報,隨即於8日上午派員勘查,目前初步了解為重油汙染,汙染範圍則比綠島小,相關人員目前仍積極蒐證中,將著手進行汙染源調查;至於縣內2起汙染案件是否相關仍需進行調查後釐清。經查,近日除台東周遭海域有汙染情形,花蓮、宜蘭、基隆海岸皆陸續傳出汙染;海保署對此表示,油汙清除作業從12月4日至7日已累計出動17車次、122人次,含吸油棉及沙石,清除重量達1625公斤,關於民眾近日分別在台東、屏東、新北及東北角岸際發現類似情形,各地方政府目前正依權責清除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296630/sm-fc5bce56fd57287aaaceb9913ed3af0f.jpg)
龜途悲歌2/百元飆漲至7千元 中國「炒龜熱」吞台灣數萬保育龜入腹
台灣唯一陸棲龜類食蛇龜近年數量大幅減少,其保育等級也於2019年提升至「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但在對岸「炒龜」風潮下,食蛇龜從20年前的每隻台幣百元,飆漲到如今的每斤台幣7千元,也讓更多盜獵者鋌而走險,寬鬆法律更成為他們的「最大靠山」,動物學者則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據了解,中國人喜愛食用犀牛角、虎骨、熊膽等動物性中藥材,又以烏龜甲殼製成的「龜板」使用最為廣泛,中國人對長壽的烏龜向來有特別喜愛,又相信烏龜有助延年益壽、養顏美容,中醫更主打龜板能益腎健骨,補血滋陰,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龜板的需求與日俱增,導致東亞龜類生態浩劫。約20年前,每隻食蛇龜在中國要價約台幣百元,但在2012年間,中國突然興起「炒龜熱」,當時更流行「炒房不如炒龜」口號,更選擇活動範圍小、數量稀有品種大規模收購,台灣保育類的食蛇龜和柴棺龜則成最大受害者。食蛇龜的價格在對岸炒作下水漲船高,獵人們也因此鋌而走險,近20年間走私數量恐超過10萬隻。(圖/報系資料照)短短數年間,食蛇龜的價格飆漲至台幣4500元,台灣獵人見利益豐厚,更將捕龜視為發家致富的捷徑,一時間山區滿是以捕鼠籠改造而成的「補龜籠」,食蛇龜野外數量則銳減超過8成。據悉,中國龜商在台商的牽線下「跨海下單」,由獵人盜捕食蛇龜後走私到中國販賣,食蛇龜價格更是海嘯般增長到每斤台幣7000元,目前恐有數以萬計的保育龜被吞入腹中,台灣的法律竟成為獵捕者的最大助力。食蛇龜是台灣唯一陸棲性龜類,其地位重要且珍貴,學者們近年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圖/報系資料照)「走私不成功有罪,持有一級保育類動物違法,但沒有罰則。」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走私可說是「低風險,高獲利」,《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處罰走私成功者,倘若在國門前或是海上被攔下,就只會沒入動物,對試圖走私者則是毫無懲罰。「以前2、3個星期就能看到的數量,現在要花2、3年。」陳添喜指出,食蛇龜目前已瀕近絕種,建議相關單位能以人工智慧輔助,設置監視器和即時監測系統以增加獵人盜捕的難度,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8/292378/sm-4db7e7c03deedab344b838f3aeecc202.jpg)
德翔賴皮2/美麗海灘油汙染黑 潮間帶漁民災損求償無門
德翔台北輪7年前在金山及石門外海擱淺,船上油料外洩造成海岸生態浩劫,美麗的礁石被油汙染黑,螃蟹貝類在黑油中動彈不得,潮間帶生物幾乎死絕,嚴重影響沿近海及潮間帶漁民生計,不料高等法院2022年10月間推翻台北地院判賠1.6億元的認定,改判德翔海運公司免賠,不但傷透漁民的心,也讓船公司有恃無恐,這對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絕非好事,漁民寄望正在審理本案的最高法院,能還他們一個公道。高院雖然理解德翔輪確實造成海洋污染,但認為金山區漁會須舉證9000多位漁會會員當時從事漁業活動,受到污染損害。高院還採信德翔海運公司的見解,指2015年至2017的漁貨產值數量增加,價值也無減少,因此無法證明漁民受到漁業損害。問題是輪船擱淺漏油讓生態受創,對從事潮間帶採集(灘塗漁業)的在地居民生計破壞極大,他們對遠洋漁業來說,經濟規模較小,很難估計損失。漁民向時任行政院長林全陳情,希望盡速處理德翔台北輪汙染及賠償問題。(圖/翻攝自環境資訊中心官網)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鄭學淵研究指出,漁船出海多留有捕獲資料,論及損失可訴諸具科學憑據的漁獲努力量。可是潮間帶採集(灘塗漁業)受害,卻難清楚陳述災損。這些在潮間帶採集紫菜、石花菜,撿拾海螺及小章魚補貼家用的漁民多屬經濟弱勢,採集是他們重要的經濟補貼來源,提不出正式書面證明,漁損調查沒有辦法確實幫助到他們,所受損失難以訴諸具科學憑據。環保署為紀錄德翔輪造成的災難,作為日後類似案例參考,委託空拍專家齊柏林(已故)等攝影團隊,拍攝成《2016德翔台北輪海洋污染事件全記錄》紀錄片,參與2019年休士頓國際影展,並獲得了紀錄片短片類特別評審團大獎。帛琉籍天使輪在高雄港外海沉沒,船上貨櫃漂流至碼頭邊。(圖/中新社)可是歷史總是會重演,德翔輪賠償事件還沒善了,今年7月20日停泊於高雄港外海的帛琉籍貨櫃船「天使輪」因船身傾斜沉沒,船長宣布棄船,但船上原載有1349只空貨櫃,其中約600只空貨櫃漂流於高、屏外海,嚴重影響航行安全。此外,天使輪的油汙外洩,台灣港務公司歷經2個月的努力,終於在9月21日抽除完船艙內14個油櫃的全部殘油,總計470公噸。檢方發現天使輪拋錨過程疑雲重重,今年7月8日到高雄港外海錨區時,曾換過新船長、大副及水手長,7月19日申請「緊急進港」被拒,隔天新船長就宣布棄船,疑似隱匿實際狀況。目前檢方、運安會,航港局分別訊問船員,希望還原當時狀況,不能讓惡質的船公司和船員為所欲為,汙染我們的海岸家園。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279045/sm-4dd0d65af87d6e2f47d58621edc5d46a.jpg)
災難性繁殖失敗!暖化加劇南極海冰崩裂「企鵝幼崽全淹死」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引發的災害越加頻繁,南極洲海冰不斷消融,海冰面積創下歷史新低,連帶威脅南極最具代表性物種之一的「皇帝企鵝」(Emperor Penguin),研究人員監測該地區企鵝的繁衍情況,發現去年多達10000隻企鵝寶寶被淹死或凍死,這場生態浩劫堪稱「災難性繁殖失敗」。綜合《CNN》、《BBC》報導,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中,內容揭露科學家們追踪「皇帝企鵝」的5個繁殖地,觀察發現其中4個群體徹底繁殖失敗,只有南極洲最北端的羅斯柴爾德島(Rothschild Island)的幼鳥成功換羽。換句話說,企鵝寶寶在換羽之前絨毛無法防水,在冰天雪地裡「換羽失敗」意味著將被淹死或凍死,而這一切都要歸咎於海冰快速消融、崩解,導致幼鳥掉入水中淹死,或是漂流在浮冰上活活餓死。研究示警,如此大規模的「災難性繁殖失敗」是有記錄以來首起慘案,也是敲響生態浩劫的「早期警鐘」,如若目前的暖化速度持續推進,直至2100年將有超過90%的皇帝企鵝面臨滅亡命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279023/sm-44c16717240bba4c650af58fb94683a8.jpg)
保護石虎也要保護犬貓!山貓森林「不等政府了」 今啟動友善安置
野外遊蕩犬貓攻擊石虎、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事件層出不窮,引發野生動物保育跟動物保護衝突,甚至有野保人士提出要恢復安樂流浪動物等。長期關心石虎的「山貓森林」召集人吳金樹表示,保護石虎也要愛護犬貓,不等政府了,今天率先架設誘捕籠、誘捕無主的貓,就醫結紮後送養,落實友善安置。山貓森林在枋寮坑的基地不僅記錄到野生動物,也拍到遊蕩犬貓。(圖/山貓森林提供)「山貓森林」長期關注野生動物、石虎議題,為避免生態熱區被開發面臨生態浩劫,集資購置土地,已購置15.5公頃,其中2022年購置的「山貓森林學校枋寮坑基地」記錄到共16種保育類動物,但也拍到流浪犬貓,對該地的保育類動物恐造成威脅。吳金樹表示,「不等政府了」,24日正式發起「流浪犬貓友善安置計畫」,誘捕出現在生態熱區的浪貓「阿幫一號」,進一步結紮、健檢除蟲,後續將開放領養友善安置。台中市議員王立任也說,應加強呼籲民眾不放養、不棄養、不餵養,建造對野生動物更友善的環境。吳金樹說,記錄到部分犬隻有項圈,應是附近民眾放養的,並非無主犬因此無法安置,要求農業部盡速公告全國生態熱區,並規畫執行「生態熱區遊蕩犬貓友善安置計畫」,盡量降低遊蕩犬貓在生態熱區與野生動物產生衝突。台中市議員王立任及山貓森林成員們呼籲不棄養、不放養、不餵養、不撲殺、友善安置。(圖/中國時報張亦惠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272687/sm-8b8bfc21bd275c869ec552362e677bb4.jpg)
颱風少循環變差 台灣海溫不斷上升 2020至2021年逾3成珊瑚白化
台灣均溫不斷上升,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統計,2020至2021年全台有超過50%的珊瑚受到熱壓迫,有30%以上的珊瑚達到白化等級,甚至已死亡長藻,而不僅大家熟知的墾丁、小琉球一帶,北海岸的野柳、基隆嶼、鼻頭角等也出現珊瑚白化,是相當嚴重的警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海洋科學專題中心執行長、台灣珊瑚礁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表示,颱風可以帶來長浪攪動海流,沒有颱風下海水循環較差,台灣附近海溫長期居高不下,颱風又少,風平浪靜並非好事,如今北海岸的珊瑚也已經出現白化,真的很令人憂心。鄭明修說明,當海溫上升超過30度時,珊瑚的共生藻會離開,珊瑚就會出現白化,到了32度就會開始死亡,這幾年珊瑚白化越來越常見,現在全球均溫已經上升了1.2度,必須要控制在1.5度內,否則升溫到了2度,不只台灣,全球珊瑚70~90%將走向死亡,是全球性的生態浩劫。鄭明修表示,珊瑚礁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外,小琉球,東沙、南沙等都是由珊瑚造礁而成,珊瑚礁更有著「海洋熱帶雨林」美譽,在墾丁潛水1小時,珊瑚礁周圍就能發現近1萬種生物,也是很多水產資源的孕育場,若珊瑚消失,台灣的漁業資源將面臨枯竭,海水也會入侵陸地,是經濟、生態、國土的複合災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兆揚表示,扣除掉特別的環境事件例如汙染,通常珊瑚白化都是熱高溫所致,反聖嬰海溫較低,但現在反聖嬰年的海溫都比20年前的聖嬰年還熱,即使是反聖嬰年,很多時候海溫都超過珊瑚的耐熱程度。郭兆揚說,珊瑚礁提供生物保護和育幼的功能,當珊瑚礁不見了,生態系就會垮掉,假設台北市是珊瑚礁,建築物是珊瑚,有天台北盆地被夷平了,人類又該往何處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271956/sm-264096c91dca532250a10b16fd0b730c.jpg)
危機48小時!杜蘇芮來襲 天使輪漏油恐引發生態浩劫
帛琉籍貨櫃船「天使」20日因船體進水傾斜,在21日上午沉沒,導致船上數百個空貨櫃漂流在海上,如今隨著中颱杜蘇芮來勢洶洶,近500噸的抽油作業也面臨「危機48小時」。若不把握時間搶救,油料外洩恐引發生態浩劫,後果不堪設想。由於「麥寮海洋號」除污船比較適合在港內除油污,因此若遇外海天候不佳,海象、風象超過5級,恐難以除污。屆時,若500噸油料外洩,不僅旗津、大鵬灣、小琉球、墾丁遭殃,油污還可能順著颱風往西流,澎湖海域也將面臨風險。外界質疑,有關當局第一時間為何不先將船隻拖帶到旗津海岸抽油,讓抽油作業更容易,但內部消息也透露,此舉已先被海委會海保署及高雄海洋局紛紛否決,擔心過程若破壞到船隻,也會造成外洩,恐讓整片旗津海岸陷入無底深淵。但海洋界卻認為,沉沒點如今距離旗津不到3海浬,一旦油污擴散,依目前貨櫃南漂路徑研判,首當其衝的就是整條旗津海岸線,接著高雄港二港口、小港區鳳鼻頭漁港、林園區中芸漁港、屏東縣新園鄉鹽埔鹽港、東港鎮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小琉球,甚至遠到墾丁都將遭殃。對此,高雄港務分公司則解釋,經過河海專家評估,天使輪在水下37米深處坐底,向右傾斜3度,船體相對穩定,且該區水域海床平坦,受颱風侵襲海流造成船體斷裂的風險不高。此外,天使輪船員棄船前已先行關閉油閥,右舷氣孔於23日封堵完成,目前也已協調「麥寮海洋號」進駐高雄港除污。但海洋界也駁斥稱,天使輪宣布棄船求援,凸顯船隻已很危急,不去旗津海岸抽油,反而拖帶進高雄港,無異「捨近求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271677/sm-2dddb8e1b56bfba8f7d82635f569c736.jpg)
天使輪空櫃打撈進度僅25% 強颱來襲恐吹散
帛琉籍貨櫃船「天使(ANGEL)輪」21日不明原因沉沒在高雄港外,600只20呎漂浮空櫃造成高雄一、二港口危機,多次緊急管制進出港船舶,2天來僅打撈25%。面對颱風來襲,打撈緩不濟急,大批空櫃仍漂流在高雄外海,屆時可能陸續沉沒或擴大危害。天使輪原載運1349只20呎空貨櫃,21日在高雄港外2.8海浬處「第二錨地」沉沒,甲板上600只空櫃漂浮於海面後,一路往南擴散至高屏海域,截至昨日傍晚僅撈起147只空櫃。該船沉沒後,高雄一、二港口24小時戒備從未中斷,不時發現零星漂流空櫃靠近,多次緊急進行進出港船舶管制。港務公司表示,截至23日下午3時,漂流空櫃集中在南星、大林蒲及林園沿岸海域,屏東小琉球和東港海域也有零星空櫃。港務公司昨日上午委託海事工程公司潛水專業團隊下水勘查,發現天使輪目前呈現右傾3度的正坐底狀態,考量船體內還殘留約500公噸油品,為了避免打撈時船體破損外洩造成生態浩劫,潛水人員昨日下水先封堵船體右舷油櫃通氣口,今日會視海況再下水,封堵其他可能的滲油點。由於天使輪沉在僅40公尺深的錨泊區,港務公司預計直接進行水下抽油,但取決於海象是否穩定,颱風來襲前能否完成也是未知數。港務公司強調,將全力調度中南部可動用資源投入處理。海巡署也調派所屬艦隊船隻在空櫃漂流的海域,持續以雷達、無人機掌握空櫃及船舶動態,不斷發出中英文廣播,確保航行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271453/sm-58359819ccdb6e84ab756056d9786fbe.jpg)
杜蘇芮侵台!天使輪遇「關鍵72小時」抽油作業 油料外洩將造成生態浩劫
帛琉籍貨櫃船「天使」20日因船體進水傾斜,隨著進水的時間越來越長,整艘貨櫃船也在昨日上午沉沒,導致船上數百個空貨櫃漂流在海上,恐怕波及到其他船隻安危,近日颱風杜蘇芮前來攪局,有近500噸油料仍待進行抽油作業,讓整起事件面臨「關鍵72小時」瓶頸,若不把握時間搶救,油料外洩的後果恐怕不堪設想。據了解,船隻遺留的上千個貨櫃還在積極打撈,嚴重時可能影響航道干擾船隻進出,相當鋌而走險,彷彿成為海中地雷,威脅船員及搶救人員的生命安全。而船上還有將近500噸的油料等待進行抽油作業,又加上位在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杜蘇芮颱風即將侵台,甚至可能轉為強颱,整體氛圍來勢洶洶,專業人士預估,一旦沒有在關鍵72小時內搶救成功,等到杜蘇芮正式登陸時,所造成的危害恐讓油料外洩,整個海域所面臨的生態危機將不容小覷。外界質疑,第一時間為何不先將船隻在第一時間拖行上岸,讓抽油作業更容易,但內部消息透露,此舉已先被海委會海保署及高雄海洋局紛紛否決,擔心過程若破壞到船隻,也會造成外洩,讓整片旗津海岸陷入無底深淵。杜蘇芮直逼,讓整體搶救工程更加困難,不止在時間上變得更緊迫,海面上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事故處理變得加倍棘手,也讓環保人士非常擔心,希望事件能盡快順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