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飲食習慣
」多發性硬化症不易確診 「大腦被蠶食鯨吞」萎縮速度增5倍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偏偏疾病症狀表現差異性極大,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哪一處中樞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對應的症狀,造成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也因為容易被認定為其他疾病、不易確診,患者往往會歷經較長的診斷期,有時甚至可能因為症狀輕微或是沒有症狀未及時就診,而因反覆發作,「蠶食鯨吞」持續讓大腦內耗,一點一滴破壞神經讓腦部受損。每年5月30日是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指出:「今年世界多發性硬化症日主軸為『診斷』,期盼提升社會大眾對多發性硬化症的認知,能夠及早診斷且穩定、持續地接受治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醫師說明,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引起相關發炎反應、並展開自我攻擊。不同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情況差異大,若病灶發生於視神經可能造成視力喪失、發生在小腦可能會平衡失調、發生在脊髓則會四肢無力、麻木、發生於大腦會影響認知功能,其他常見症狀還有感覺異常、對冷熱異常敏感、疲倦、運動失常等,導致許多患者在確診前皆有在不同科別反覆求診的經驗,加上疾病會不定期反覆發作,病灶也不侷限於一處,面對疾病未知的發展,長期下來對病友產生極大身心壓力。病友卓小姐分享,自己在不到30歲就出現症狀,初期僅是在不同時間點會出現手腳、肚皮不同部位的麻木感,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後隨即展開治療,後來右眼出現模糊狀況,沒想到也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僅僅一週的延誤輾轉,就錯過治療黃金時機,使得右眼視神經遭破壞、視力僅剩0.1,幾乎看不見,也讓她深切認知到及早控制、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多發性硬化症使大腦加速萎縮影響認知功能 腦容積流失速度是一般成人的5倍,多發性硬化症因應疾病進程、症狀出現頻率、嚴重程度,分為四個分型,包含復發緩解型、首發漸進型、續發漸進型及漸進復發型。羅榮昇醫師指出:「多發性硬化症病友當中最常見型別為『復發緩解型』佔了85%,疾病表現輕重因人而異,疾病會反覆發作,然而發作後會復原好轉,甚至有症狀完全復原的感覺,因為看似恢復正常,因此病患很容易掉以輕心,甚至自行停藥,卻不知大腦可能仍在持續損傷、產生新病變中。」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徐榮隆醫師坦言:「約有40%-70%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大腦會加速萎縮,研究指出,復發緩解型的患者大腦容積流失速度每年約為0.5%-1.35%,約是一般30歲左右正常人的5倍!甚至影響認知、心智功能,可能會出現閱讀時找不到字、無法同時處理多項工作,甚至記不得長相或名字,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持續用藥治療,才是穩定控制疾病、減緩腦損傷與復發率的關鍵。」徐榮隆醫師表示:「有調查指出進行的前兩年內,約有七成患者經歷復發,其中半數復發次數達2次,除了緩解症狀之外,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要降低復發次數,並延緩失能惡化,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早期治療常以干擾素為主,必須藉由注射的方式進行,但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口服藥可以選擇,免除針劑的恐懼,且第一線口服藥僅需一天服用一次,對於患者降低年復發及大腦病灶數有成效,可幫助減少腦容積損失,改善認知功能評分分數(SDMT符號數字模態測試)。」羅榮昇醫師強調:「持續穩定用藥才能保護患者大腦,若能早期用藥不僅有效改善預後,降低神經細胞突觸損傷,避免免疫系統及中樞神經產生重大不良影響,此外病友日常除規律用藥,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運動均缺一不可。」
感恩節吃烤火雞要注意! 維持「3多3少3去」遠離大腸癌
今(2023)年11月23日是西洋「感恩節」,在這天和親友一同享用感恩節大餐慶祝佳節是感恩節的習俗。國健署表示,由於中西文化逐漸融合,許多台灣人也會聚餐慶祝感恩節,其中少不了燒烤類食物或烤火雞等佳餚,提醒民眾應「3多、3少、3去」,吃得健康並透過定期篩檢遠離大腸癌威脅。大腸癌威脅不容小覷 應掌握「3多3少3去」原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雖然大腸癌不再是國人10大癌症第1位,但11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仍有1萬6,238人,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衛福部統計,111年超過6千人死於大腸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而大腸癌的發生其實與現代人生活飲食習慣有關,如: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或肥胖等因素,再加上沒有定期篩檢,都是造成大腸癌快速攀升的原因。為了讓民眾能「腸」保健康,感恩節安心健康享用美食,國健署提供健康「3多3少3去」原則:3多-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 多蔬果: 多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且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同時也可以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應挑選當季新鮮、顏色豐富的蔬果。多喝水: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以擺脫肥胖、慢性病威脅,並能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維持身體健康。建議成人每日飲用6-8杯水(240 ml/杯),分次小口慢慢喝。另外,含糖飲料不僅無法解渴,反而會攝取過多的熱量,提醒民眾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既省錢又可減少身體的負擔。多運動: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建議親朋好友歡聚之時,茶餘飯後相揪逗陣散步,還能降低大腸癌罹患風險,一舉數得。3少–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 少油鹽: 少油鹽:減少油的用量,並建議選用植物油,因為含有較高比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保護心血管,但高溫烹煮會使油脂變性應盡量避免;而少鹽則可以降低鈉的攝取,減少身體負擔。少紅肉: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少醬料:建議多以食物的原味鮮甜為主,避免添加過多的醬料,或是可以自製較無負擔的醬料,兼顧食物的美味,又可兼顧自身的健康。3去–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 去肉皮:肉類的皮儘可能少吃,降低熱量的攝取。去肥油:肉質偏肥的部分,儘可能以瘦肉為主,減少食用肥肉的比例。去焦黑: 去肉皮:肉類的皮儘可能少吃,降低熱量的攝取。去肥油:肉質偏肥的部分,儘可能以瘦肉為主,減少食用肥肉的比例。去焦黑: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溫表面上燒烤的肉片,因烹調過程中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PAHs),隨而附在食物表面,若燒烤食物表面有焦黑現象,建議切除或不食用。定期大腸癌篩檢也很重要 可降35%大腸癌死亡率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為有效預防大腸癌,除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外,定期篩檢也很重要,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50-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因此,國健署再次呼籲,感恩節聚餐民眾可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的攝取及適量的水果,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而50-74歲民眾應多加利用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為陽性,建議及早做大腸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溫差猝死潮2/腦中風「45歲以下」患者增3倍 原因出爐!專家點名4惡習
根據健保署統計,過去5年腦中風就醫人數從43.5萬人成長至47.1萬人,儘管61~80歲仍佔53.19%最高,但60歲以下佔25.36%、50歲以下佔10.1%,出現明顯年輕化趨勢。專家更指出,相較於過去,4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增加3倍,推測原因是壓力、長期久坐、外食、吸菸,因此導致血管提早老化。台中一名56歲計程車駕駛,11月6日開車先是擦撞對向轎車,又差點撞進路邊店家,且下車時突然癱軟在地,他想起身又再次跌倒,經過救護人員到場檢查,原來駕駛爆發急性腦中風、左半身癱瘓,才因此肇事。「過去腦中風患者大多是60~70歲的銀髮族,但近來卻發現有明顯年輕化的情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祥銘說,如今50多歲的患者已經相當普遍,更發現40歲以下患者也愈來愈多,推測原因與生活壓力大、長時間久坐,再加上外食、飲食油膩,所以讓血管老化速度加快,所以年紀輕輕就爆發許多血管問題。高醫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隆曾指出,近年由於國人生活飲食習慣改變,45歲以下的年輕腦中風患者,已從原來的6%提升到18%,增加約3倍。其中吸菸也可能是關鍵之一,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的研究發現,吸菸者的中風平均年齡比非抽菸者小11.4歲,且中風後死亡率大約增加2倍。研究顯示,相較於非吸菸者,癮君子中風的年齡普遍較為年輕,專家表示與菸品中的化學物質有關,電子菸、加熱菸等新興菸品也不例外。(示意圖/周志龍攝)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理事陳龍表示,抽菸會造成血管動脈硬化、血液濃度提升,且菸品中的化學物質會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因此容易血管狹窄,發生腦血管或心血管疾病,進而提高腦中風機率。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鄭建興則認為,國內整體抽菸人口雖然下降,但年輕人、女性似乎沒有顯著減少,年齡層反而拉更廣,或許與電子煙、加熱菸等形式的新興菸品有關,這些也可能是原因之一。黃祥銘表示,年輕的腦中風患者若治療得宜,神經恢復能力與速度都比年長者較好,但由於腦中風的再度復發機率相當高,估計5年內可達3成,而且恐讓神經受損程度更嚴重,因此後遺症會更加嚴重,而年輕患者的人生旅程尚長、再加上可能是家庭經濟支柱,因此建議積極預防,除了戒菸、調整飲食、也要養成運動習慣,同時要監測三高數值,若有異常要盡快就醫。◎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新國病!逾6成肺癌患者確診已晚期 專家呼籲「國家介入」才能提升存活率
肺癌已連續19年為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奪命腫瘤,不僅對國人健康造成巨大威脅,也對醫療健保造成沉重負擔。面對肺癌威脅,目前確診時已三、四期的病人占逾6成,因此,衛福部國健署自去年七月起啟動LDCT篩檢,盼能夠翻轉肺癌的診斷期別,以揪出更多早期患者並及時治療,幫助提高存活率。國內肺癌權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台灣大多數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本身的基因外,陸續有研究指出環境中的致病因子、空氣汙染,也可能致癌,肺癌成因複雜且晚期確診比例高、死亡人數多,面對此頭號奪命腫瘤,他強調,肺癌防治應以國家層級來處置,設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為必要之舉。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特聘教授陳保中也指出,雖然台灣過去在菸害防制、空氣汙染上皆持續推進,然而在防治策略整合上,仍有進步空間。陳保中教授指,肺癌防治涉及環境到醫療,並非單一單位可處理,需要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專責單位設立,凝聚各界共識、統籌行政資源與執行,才能保障全民健康。楊泮池院士強調,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盼比照美國癌症登月計畫,朝「25年內肺癌死亡率減半」的願景前進,中期目標為結合LDCT的篩檢政策,達到一期肺癌診斷數倍增,及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短期目標則又分為初級(預防)、次級(篩檢)及三級(治療)等三面向進行防治,特別是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期待能在五年內翻倍,以大幅降低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在初級防治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認為須從強化民眾預防觀念開始,持續推行菸害防制以降低國人吸菸率,從根本上幫助民眾遠離吸菸可能致癌的威脅;此外,空氣汙染如汽機車排氣、工業區廢氣的管控,需環保單位協助將空汙指標逐步降至國際標準。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肺癌的致病因子複雜,國內很多肺癌患者並沒有吸菸,因此,教育國人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很重要,如「天天五蔬果」的飲食概念,烹調時避免高溫炒炸、規律運動等,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整合,從前期教育、健康習慣養成著手,再串接到篩檢和治療,全面性對抗肺癌。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則針對次級防治說明,次級防治則將重心放在「早期篩檢」上。去年七月起,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公費補助LDCT篩檢國家,針對符合年齡的具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等高風險群,提供兩年一次的LDCT篩檢,接下來也期盼能夠建立更完整的高風險族群預測模式,透過LDCT揪出更多的早期肺癌病人,並落實陽性個案追蹤計畫,讓患者及早治療、幫助提高存活率。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陳育民補充,肺癌的死亡率與診斷期別高度相關,第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一旦第四期才確診,五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差別相當大。因此,如能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設置,建立台灣本土肺癌篩檢與早期診治之共識指引,有助將醫療資源更及時地投注在早期肺癌患者身上。除了預防、篩檢外,現況晚期肺癌患者比重仍逾六成,晚期治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楊志新強調,如何藉由接軌國際標準治療,幫助提高不適合手術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絕對是國家級肺癌辦公室要達成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的重點。他坦言,健保資源限制下,現仍有部分標靶藥物未獲給付,免疫藥物的給付也與國際指引有些許落差,因此,三級防治目標是讓健保提供的肺癌治療能接軌國際,幫助提升晚期患者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游泳突昏倒…國中女學生診斷「出血性中風」 竟是1常見壞習慣引起
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北部一名14歲國中女學生,游泳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檢查和診斷,發現是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中風),但少女沒有任何先天性疾病,而是因為1項常見的壞習慣引起。中醫針灸科胡奕晟醫師接受《ETtoday健康雲》採訪,透露該名女學生沒有任何先天性疾病,像是血管畸形或心臟異常等,也沒有血壓問題,但在昏迷當下,收縮壓高達180mmHg(正常低於140mmHg),而高血壓通常是自發性腦出血的一大因素。另外,女學生體重過胖,昏倒的前幾天都在熬夜。胡奕晟醫師解釋,熬夜時身體處於交感神經活化,血壓會被迫上升,長時間下來會對心血管造成巨大壓力,也是腦中風常見的誘發因素。因為女學生腦出血範圍較大,開刀取出血塊後,等清醒後病況穩定,才做復健和針灸治療。女學生沒有先天性疾病,但昏倒的前幾天都在熬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胡奕晟指出,腦中風患者在血壓穩定後,密集復健和針灸,可逐步改善單側手腳無力的狀況,但中風受損面積越大,就需要越久時間才能復原。更要注意,中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曾有一名7歲男童腦中風,檢查發現有腦部的動靜脈畸形,還有一名11歲女童心臟異常。胡奕晟提到,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高血壓、心律不整、動脈剝離或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及先天性心臟病等,過度熬夜、生活飲食習慣不良也有關,因此他呼籲即使年輕,也不要熬夜,最晚午夜前睡覺,而且睡覺前也要避免使用手機。史外,減少飲酒、精緻飲食,適當運動、飲用純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降低年輕型中風的風險。
高熱量美食引發膽結石作祟! 微創手術治療時間快又有效
現代人愛吃高熱量的食物,加上忙碌快速扒完一頓飯,導致近年來膽石症患者大量增加!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連恒煇表示,膽結石或總膽管結石會引起各種疼痛不適症狀,還有發燒、腹痛、噁心甚至肝臟膿瘍。腹腔鏡(微創)膽囊切除術是最常見有效的治療方法,1小時內即可完成手術。但也提醒,患者年紀越大,膽囊結石疾病發作對身體的傷害越大,及早治療預後會更佳。膽結石、總膽管結石是指在膽囊或膽管中由膽固醇和膽色素結晶形成的固體物質。膽囊位於肝臟下方,用於濃縮儲存由肝臟分泌經膽管進入膽囊的膽汁。當膽囊收縮時,膽汁通過膽管進入小腸,以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消化道速度趕不上社會變化 膽結石「橫空出世」飲食是膽結石形成的主要因素。現代人飲食中常見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熱量的食物,再加上現代忙碌緊張的生活飲食習慣,往往很短時間吃完一頓飯,這容易促進膽汁中的膽固醇和膽色素結晶化,進而形成膽結石。可以說是「人類消化道演化的速度趕不上社會進化的速度」,因而導致近年來膽石症患者大量增加,這和現代人肥胖和脂肪肝是同樣的道理。 連恒煇指出,膽結石或總膽管結石會引起各種疼痛不適症狀。主要原因是總膽管結石或膽結石阻塞了膽管或膽囊的出口,阻塞膽汁的流動,導致膽汁淤積,使得膽囊內的膽汁無法流進膽管或膽管內的膽汁無法流入12指腸導致膽囊或膽管內壓力升高,而引起疼痛和不適感。具體來說,膽結石和總膽管結石症狀的主要差異是膽結石造成的膽囊炎少有黃疸的現象,但是總膽管結石造成的膽管炎常常會合併有黃疸的現象。結石在膽囊或膽管內滯留,也可能會引起膽囊或膽管細菌感染,進而引起發燒、腹痛、噁心等症狀甚至肝臟膿瘍的產生。連恒煇進一步說明,兩者處理的方式完全不同,膽囊結石處理模式單純,總膽管結石處理模式則較為複雜。膽結石、總膽管結石是指在膽囊或膽管中由膽固醇和膽色素結晶形成的固體物質。膽囊位於肝臟下方,用於濃縮儲存由肝臟分泌經膽管進入膽囊的膽汁。當膽囊收縮時,膽汁通過膽管進入小腸,以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膽結石是很常見的疾病,由於其疼痛和不適的症狀,給患者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以一般外科以往對膽結石患者200例及200例健康人員生活品質調查研究顯示:膽結石患者生活滿意度指標較正常健康族群明顯降低,明確顯示膽結石不僅影響健康也顯著影響了生活的品質。 每次發作越來越嚴重 微創切除可有效治療是對膽囊結石疾患最常見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通過微創腹腔鏡技術進行膽囊切除。一般膽結石或早期膽囊發炎通常手術時間都在1小時內,術後住院的時間也多在1-2天內可以出院;但是有部分的患者因為長期反覆的膽囊發炎導致膽囊攣縮變厚等情況,都會造成手術困難度及併發症的增加。連恒煇表示,以醫師的立場來看,對於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疾病(常常因油膩的飲食發作)考慮疾病會反覆發作,且每次發作越來越嚴重,再加上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年紀越大發作對身體的傷害越大,而且病況反覆發作會變得更複雜,即便手術處理也會增加併發症及危險,建議及早處理,可以避免反覆發作降低生活品質以及造成困難手術狀況。 原文出處:膽結石與微創手術治療
中西聯手!63歲老翁腦中風後猶如正常人 手腳痠麻無力全改善
63歲黃先生因為突發性的單側肢體麻木無力,伴隨輕微步態不穩,至台南市立醫院就診,經神經內科曾瑞昌醫師評估後,診斷為「梗塞型腦中風」,因此安排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會診中醫於病房進行針灸治療,出院後也持續中醫針灸、復健治療,以及門診追蹤,治療三個月後,復原情況良好,可自行行走和爬樓梯,手腳痠麻無力的狀況已改善很多。黃先生表示,今年2月某天他發現自己突然左側手、腳痠麻無力,趕緊到神經內科就診,經曾瑞昌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確認為腦梗塞,安排住院治療,住院當中安排會診中醫針灸治療。順利出院後,也持續針灸與復健,經過3~4次的療程後,發現走路就不會一跛一跛,也不會有手腳麻的狀況,再經過三個月的治療,走路跟正常人一樣。 曾千芸醫師表示,黃先生出院後來到中醫門診,除了肢體麻木無力的問題,還有莫名頻繁打嗝的狀況,生活上甚感困擾,透過針灸頭部的百會穴、上星穴、左手的肩髃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合谷穴,左腳的髀關穴、梁丘穴、血海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懸鐘穴、解谿穴。不只打嗝的症狀獲得緩解,就連肢體麻木無力的狀況也獲得明顯改善。曾瑞昌醫師表示,一般中風類型以缺血性中風為最多,可以遵守FAST準則(微笑、手舉高、說說話、搶時間),如果發現有講話不清楚,或是嘴巴歪斜,或是一邊手舉起來會掉下來的時候,就可能是中風,要在黃金3小時之內趕快就醫,如果來得及就可施打血栓溶解劑。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會安排西醫復健,會診中醫針灸以協助復原。出院之後持續回診、復健、針灸有助恢復成效。劉安恬職能治療師表示,因為黃先生有痠麻無力的狀況,尤其手部的協調力較差,所以安排棒針訓練增加手部的靈活度,以及沙包訓練,增加肌耐力,改善無力的狀況。曾千芸醫師表示,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提醒民眾保持良好生活飲食習慣,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減低腦中風的發病率。而在眾多權威期刊研究中顯示,中醫針灸對於中風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復有顯著的成果,患者可以透過中西醫療相結合的模式,提高復原的成效。
牙周病風險高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機率增1.9倍
36歲許小姐在公司健康檢查中發現「類風濕性因子」呈現異常,雖目前無關節疼痛的問題,但因母親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小姐擔心自己是否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而前來就醫。台南市立醫院風濕免疫科鄭傑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因免疫系統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病,會造成四肢多處關節發炎與變形。從免疫系統產生「類風濕性因子」或「抗CCP抗體」,到發生關節腫脹疼痛等發炎相關症狀,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早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予以適當治療,可避免關節受到破壞而變形。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遺傳有關。本身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其子女或兄弟姊妹將來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若最近親屬的「類風濕性因子」與「抗CCP抗體」皆呈現陽性,則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會更高,但即使如此,也只有30%的人將來會發生關節炎。不過若血中抗CCP抗體濃度越高,將來發生關節炎的可能性就越高。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和生活飲食習慣有關。鄭傑夫醫師表示,由於許小姐還未出現關節發炎的症狀,所以建議先由生活習慣與飲食作調整來預防。例如,抽菸者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是從未抽菸者的1.64倍,抽菸量越大發生的風險越高,而戒菸能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另外,牙周病患者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是沒有牙周病者的1.91倍,因此保持口腔清潔也是重要的預防方式之一。而體重過重與常食紅肉、加工肉類、精緻醣類、甜食,也易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研究發現「地中海式飲食」可降低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風險。地中海式飲食的原則,包括每餐以蔬菜、水果、全穀、豆類、橄欖油、堅果為主,可添加香草或辛香料取代人工調味料。每週至少2~3餐有魚,最好是油脂豐富的魚,例如秋刀魚、鯖魚、鮭魚,可適量攝取禽肉、蛋,與乳製品。每天平均攝取0.21克以上omega-3,相當於每周至少食用100公克油脂豐富的魚,可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風險35%。鄭傑夫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平時避免吸菸或吸入二手菸、保持口腔清潔,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以及油脂豐富的魚,少吃紅肉、加工肉類、精緻醣類與甜食。保持運動習慣並維持正常體重。但若出現關節疼痛、晨間關節僵硬,甚至出現握拳困難的情形時,須及早至風濕免疫科就診。
舒心BAR/吳若權:掌握癌症的醫療關鍵
醫生與病患,要一起合作,雙方對腫瘤形成的原因與發展,有全面性的了解,才能有所掌握,才能擬訂一套完整的治療計畫,爭取痊癒的機會。戰勝癌症從理解腫瘤開始!只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就可以提升治癒率,幫助病患與家屬,在面對癌症時,可以更安心。這是蘇志中醫師作品《腫瘤地圖》一開始就提到的觀點。他認為,現代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很多癌症都可以獲得理想的控制,療程結束後,幾乎接近治癒的狀態,而其中關鍵的祕密,就是:把腫瘤當作朋友,仔細觀察、深入認識,充分理解、勾勒它的路徑,在第一時間就能提供完善的醫療規劃與有效的治療,讓罹癌的朋友,可以如常生活。我為你摘要書中三個觀念,幫助你更了解癌症,以及在檢查與治療過程中,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一、癌症的真正成因究竟為什麼會得到癌症呢?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剛聽聞身邊某些親友罹癌的案例,感到不可思議。例如:有些女性根本不抽菸,平日也不下廚,沒有接觸油煙的問題,卻得到肺腺癌。而且台灣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還在逐年增加。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癌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基因」與「微環境」兩大因素,有很大的關聯。「基因」是先天的,可能是來自遺傳,有家族病史等;而「微環境」是指:是一個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因為現代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已經有很大的改變,導致細胞形成異變,人體對基因受損的修復力下降,對於致癌物質的代謝處理,和抵抗能力,都變得比較差。所以全球癌症的盛行率,愈來愈高。癌症的成因與發展,有一套可能推演的架構,像是一幅腫瘤地圖,治療時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例如,許多基層的勞工朋友,經常抽菸、喝酒、以及吃檳榔,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的咽喉病變的例子很多。一旦得了口腔癌,就很有可能接著得到食道癌,這機率大約是四分之一左右。所以要對腫瘤形成的原因與發展,有全面性的了解,才能有所掌握,並擬訂一套完整的治療計畫,爭取痊癒的機會。二、高價健檢的迷思所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應該是我們常聽說過的一句話,也可能是提升癌症治癒率的重要法則。所以包括各大醫院、還有很多看起來非常專業的健診中心,都有各式各樣、林林總總的健診菜單,可以任君挑選。檢查項目除了套裝方案外,又分標準型、豪華型、精緻型、高階型等各種名目、價格。還會特別標榜專業、效率、最新型尖端的檢查機器等等。我身邊有些上班族朋友,除了公司提供每年一次健康檢查之外,都還要加價購買昂貴的健檢套餐,希望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可以多增加一層保障。但是,這些昂貴的健檢套餐,真的有比較好嗎?如果你仔細看新聞,不難發現很多這樣的案例,一位先生癌症過世,但他其實三個月前才做過昂貴的健康檢查,而且當時的報告出爐,一切都是正常的。傷心的家屬,很生氣地對健檢診所提告,法官認定有醫療疏失,判醫院及健診中心賠償上百萬。因為他們的疏失,導致病患拖了兩個月才發現腫瘤嚴重轉移,延誤就醫而失去性命。因為一個人的健康檢查報告,顯示為正常,要在三個月之內,就惡化成癌末,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書中特別幫讀者釐清觀念:檢康檢查,並不是軍備武器競賽,不是這家醫院買了一台一千萬的機器,我明天就再去找一間三千萬的機器來做檢查,除了追求昂貴的檢查之外,一定要了解:是誰來解讀癌症檢查的影像?這些影像代表什麼意義?又是誰來建議後續處理?否則,很容易發生這種令人遺憾的狀況,本來想靠健康檢查,來替自己的身體把關,但發後來發病的時候,發現惡性腫瘤早已經快速轉移!所以,我們一定要建立正確觀念:好的健檢,不應該仰賴高端昂貴的機器,而是一定要有腫瘤專科醫師,來選擇該做什麼樣的檢查,並針對檢查結果做出正確的研判與解讀!三、掌握治療的節奏治療癌症標準的方式,是先做二到三個小療程後,用影像工具、或是檢測腫瘤指數進行評估。醫生有義務告訴病人,目前為他進行的治療到底是否有效果。病人或家屬,也要主動跟醫療團隊做理性的討論。醫病溝通,是雙向的;溝通愈好,就愈能掌握治療效果。如果照著既定的醫療計畫,逐漸出現好的反應,就持續原來安排好的治療;倘若做了二到三個小療程後,發現效果不好,或者是從影像中,發現惡性腫瘤還是存在、腫瘤指數並沒有因此改善,那就應該要改變原本的治療計畫。如果明明治療無效,而不做出醫療上的改變或調整,繼續這樣下去,剩下的都只是副作用!所以一定要在治療的適當段落,停下來檢查評估,給病人最適當的配套方案。而病人也要在彼此互相信任的前提下,主動和醫生討論,確保治療是有效的。以上分享的是,我閱讀完天下生活出版《腫瘤地圖》這本書,特別為你所整理摘要的重點。邀請你上時報周刊網站留下意見,並且和我分享你對癌症的看法,或你所知道親友相關的治療經驗。《腫瘤地圖》(圖/天下生活出版提供)《腫瘤地圖》腫瘤專科醫師蘇志中醫師的最新作品,整合癌症相關的理論與實務,他認為治療癌症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掌握腫瘤發展路徑,量身打造治療計畫。———————————————吳若權的幸福書房: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3BZdsZi_BlT-Ub6R58eg
男腸胃長滿「60顆肉色珍珠」 醫揭「關鍵原因」現代人都中槍!
日前在大陸湖北省武漢市,有名男子經常覺得腹部發脹,還不時出現血便的問題,自我推測是得了痔瘡,就胡亂抹了痔瘡藥,但遲遲未見病情好轉,只好到醫院就診檢查,沒想到醫生竟在男子的腸胃道發現,裡頭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肉色珍珠」,數量多達60顆,相當地驚人,醫生推估應該是「這些生活習慣」所造成。根據《看看新聞》報導,這些肉色珍珠稱作「息肉」,是長在腸管內的肉疙瘩,醫生指出,這名56歲的男子長期以來都吃辛辣重鹹的食物,且有吸菸喝酒的習慣,很可能是這些生活習慣導致他腸胃中長滿了息肉。結腸息肉是種腸黏膜表面隆起性病變,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發病率,從40歲以後開始就呈現高發的趨勢。「痔瘡」和「直腸病變」有很多相似的症狀,醫生提醒,人到中年一定要定時檢查身體,提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避免病症拖到中晚期恐更難醫治。息肉的生成與生活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係。(圖/翻攝自看看新聞)息肉的形成與飲食生活習慣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醫生指出,平時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就能降低息肉增長的可能,反之則提高;而有吸菸習慣的人,在20年以內者多發生小的腺瘤,而吸菸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發大腺瘤增生;另外,久坐少動也是結腸息肉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量身訂製癌症治療計畫 提高控制率
近年來環境變遷造成污染增加,以及生活飲食習慣改變,癌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根據衛福部統計,癌症已蟬聯37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為民眾健康的大敵。如何提高癌症治癒率並減少正常組織的副作用,一直是當前精準醫療發展的重點及努力目標,病患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因體內自主或不自主的運動,像是呼吸、吞嚥、身體消化食物及心臟跳動,或是每日腸胃位置改變,都會造成腫瘤位置的改變,傳統放射治療儘管事前的治療計劃很精準,但治療計劃所用的影像是數天、甚至數週前所採集的影像,因此在放射治療期間是否能夠準確的做位置評估管理,以及能否針對療程中的改變來做應變十分重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侯明鋒院長與合富醫療集團李惇執行長,簽訂全台灣第一台先進的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由合富醫療集團獨家代理美國ViewRay公司的MRIdian Linac,結合核磁共振造影定位及精準放射治療技術,提供臨床醫師一套用來觀察、評估及設計癌症病人個人化的精準放射治療計畫。該設備得到全球各大頂級醫學中心(如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Barnes Jewish 醫院Siteman 癌症中心、美國威斯康辛大學Carbone癌症中心、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日本國家癌症中心、韓國首爾大學附屬醫院)廣泛認可及強力推薦。MRI的軟組織對比度更好,且不產生額外的成像輻射劑量,搭載研發設計的軟體系統,可提供傳統放射治療設備難以匹敵的三個臨床優勢:1 精準MRI定位和快速劑量預測:病人每日治療的定位可直接利用清晰的MR影像做精準對位;同時病人在治療床上,能準確預估當前治療將要投遞的放射劑量。2 根據每日解剖變化調整治療計畫:根據腫瘤萎縮或周圍器官變化,每日調整 治療計劃,使病人得以按最精準(當日/即時)的治療計畫執行治療。3 治療中即時追蹤腫瘤,治療全程連續每秒4張,並在TFDA授證後升級為每秒8張核磁影像。系統透過軟組織追蹤和自動化的射線控制,當腫瘤組織移動超越醫師預設的追蹤界限靶區,射線會自動暫停照射,當靶區移回預設的範圍,射線會自動恢復,可大幅降低正常組織細胞的損傷。許多國際知名的癌症治療中心都陸續發表了胰臟癌放射治療的研究,使用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治療,明顯提高胰臟癌的治療成績。在其他部位像是肝癌、前列腺癌、乳癌等也都有提升治療成效同時大幅降低副作用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引進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即將在2020年中啟用,希望能造福更多的癌症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