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食
」 食物中毒 腹瀉 諾羅病毒 食安 疾管署宜蘭越南料理驚傳「食物中毒群聚」!累計32人上吐下瀉 縣府已勒令停業
宜蘭縣羅東鎮1家越南料理店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群聚事件,截至今天(20日)下午5時,共計有32人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經宜蘭縣衛生局追蹤,就醫民眾均已返家,縣府已勒令業者停業。業者透過臉書表達歉意,也強調不推諉卸責,會確保用餐環境的安全。該家越南料理店在網路評價逼近5顆星,但有民眾20日在網路上提醒,9月15日至17日有到羅東1家越南料理店用餐,如果有出現腹瀉、頭痛、發燒等症狀請通報衛生局,並稱該店家已經被通報疑似食物中毒。有民眾看到貼文後,稱自己親人在該店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等症狀。還有人說吐到抽筋,因此半夜掛急診。宜蘭縣衛生局20日證實,該店確實有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群聚事件,截至今天下午5時,有12男20女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經追蹤均無大礙,18日之後無個案發生。衛生局表示,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該餐飲業者調查,缺失部分有生熟食未分層管理、紗窗未完全遮蔽、食材未落實離地等,均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同時抽驗生熟食刀具砧板送驗。衛生局指出,因違規情節嚴重,依《食安法》命業者在調查期間暫停供應餐食,經餐飲作業場所複查合格後始可復業,檢驗結果預計10至14天出爐。衛生局也提醒民眾要謹記生熟食分開、注意食物保存溫度等原則,以防止食物中毒發生。該家業者透過臉書表示,他們4年多來沒有更改料理方式,也都有如實完成清潔、消毒等作業,也在檢討是哪一處環節出問題,對此事件感到歉疚與自責,也不會推諉卸責,後續醫療給付賠償等事宜一定會負起責任,檢驗報告出爐後會再向外界說明。
快訊/宜蘭越式小吃店害13人腹瀉嘔吐 衛生局勒令停業
宜蘭衛生局於19日發現,羅東鎮某越式料理小吃店疑似發生食品中毒事件。有部分顧客在15日至17日期間用餐後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不適症狀,截至目前,已有13人,分別是5男8女前往就醫。由於業者違規情況嚴重,衛生局也表示,已勒令其暫停供應餐食。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於19日發現,部分民眾在15日至17日期間於羅東鎮某越式料理小吃店用餐後,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不適症狀,疑似發生食品中毒事件。截至目前,已有13人,分別是5男8女前往就醫,所幸所有患者皆已返家休息。衛生局指出,接獲通報後即派員前往該店進行調查,根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進行查核,發現店家存在生熟食未分層管理、紗窗未完全遮蔽、食材未妥善存放等問題。衛生局已對業者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並抽驗生熟食的刀具與砧板送驗。由於違規情節嚴重,衛生局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1條第1項第5款,要求業者在調查期間暫停供應餐食,待問題改善並通過複查後,才可重新營業。
中秋烤肉潮釀「急診腸胃病患暴增」 30歲男子嚴重嘔吐「水都沒法喝」
今(17)日就是中秋節,相信不少人都會趁此機會烤肉歡慶一下,但近日也傳出,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急診室近期接連收治多起因烤肉引發的腸胃炎病例,引發外界關注。急診室主任陳莉瑋醫師表示,每逢中秋前後,急性腸胃炎病例通常會增加一到兩成。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陳莉瑋醫師表示,近日一名20歲女子在參加烤肉聚會後,出現嚴重腹瀉症狀。她不僅食用了烤肉和海鮮,還吃了自製的炒飯和炒麵。結果從當晚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症狀,一夜之間竟然腹瀉高達5次,整晚都無法離開馬桶。家人不得不緊急將她送往醫院就診。除此之外,陳莉瑋醫師也提到另一名個案,該名個案是一名30歲男性。他在前一晚參加了中秋節大餐,其中包含生魚片和海鮮。疑似是因為生魚片存放時間過長或海鮮未完全煮熟,他開始出現頭暈、胃痛,並伴隨嚴重的嘔吐和腹瀉。情況嚴重到連水都無法下嚥,甚至吐出了膽汁。他也被緊急送醫治療。陳莉瑋醫師提到,這兩位患者在醫院接受了類似的治療,分別是補充水分、服用止瀉藥和止吐藥,並在留觀後才被允許回家。為了讓民眾能夠安全享受中秋佳節,陳醫師特別提出「一要二不」的飲食建議。首先,食材一定要烤熟;其次,不要混合生熟食物;最後,避免食用烤焦的食物。遵循這些原則,不僅可以預防腸胃炎,還能夠降低致癌物質的攝入。除了烤肉之外,其實柚子也需要特別注意,陳莉瑋醫師表示,雖然柚子是富含纖維的健康水果,但它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影響特定藥物的代謝,如降血壓藥、抗凝血藥和降血脂藥物。這可能導致藥物在體內濃度升高,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民眾應該諮詢藥師意見,避免在服藥期間食用柚子。陳莉瑋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出現持續的腹痛、嘔吐或腹瀉症狀,不要輕視,應及時就醫。。
中秋烤肉要注意!秋季腹瀉疫情上漲 就診人次近13萬
近期全國腹瀉疫情仍未趨緩,近5週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近四週腹瀉群聚通報數有90多件,為5年來同期新高,顯示這一波腹瀉疫情有可能來勢洶洶。依照往年資料來看,國內秋季腹瀉疫情通常在中秋節前後會有一波高峰出現,羅一鈞發言人預估要到中秋後,觀察腹瀉疫情上升的情形,才能確定疫情是否在9月下旬會有反轉,提醒民眾在中秋節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引起腸胃炎、腹瀉問題。腹瀉就診近13萬人次 群聚通報近百件、細菌性病原增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第35週(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9,536人次,較前一週12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只低於去(2023)年同期。另外,全國近四週(第32至35週)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提到,腹瀉群聚發生場所最主要是在餐飲旅宿業,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共有48起,檢出病毒以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仍以諾羅病毒為多,但疾管署表示,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提醒民眾也要留意。中秋烤肉避免生食 食物應澈底烤熟、注意保存等食用受汙染的食物/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感染等,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中秋節將至,許多民眾會與親友歡聚烤肉,羅一鈞發言人表示,特別在中秋烤肉的時候,民眾常會拿魚貝海鮮、肉類等來烤,如果沒有澈底烤熟或煮熟,吃下去就有可能感染到食材所帶有的病原而引起腸胃炎或腹瀉等,因此呼籲民眾烤肉開心團聚,但是務必儘量避免生食,並要烤熟,以免將病菌吃下肚。另外疾管署也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都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也需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須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上周近13萬人腹瀉!醫曝濕紙巾擦沒用 最有效方法是這個
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9,536人次,較前一周12萬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近5周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還是要用肥皂濕洗手。至於何時手部清潔,黃高彬直言,多數人認為「飯前便後」,但應該要擴增為「飯前飯後,便前便後」等4個時間點。另外,中秋節將至,許多人都會舉辦烤肉活動。黃高彬提醒,諾羅主要和海鮮、飲水污染有關,民眾吃海鮮一定要煮熟。
今年腸病毒「病例異常」 台大醫示警開學慎防6大傳染疾病
今(30日)是全國中小學開學日,感染科專家、台大醫師黃立民也提醒,開學後預期有6種疾病將會增多,其中腸病毒尤為棘手,因為今年的疫情趨勢「非常異常」。此外,黃立民示警,還有呼吸道傳染疾病要注意,像是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黴漿菌,且接近中秋節,也要注意腸胃炎威脅。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近期兒科因腸病毒就診的病例增加,「情況相當異常」,因為過往腸病毒會在暑假期間脫離流行,直到開學以後才又有一小波疫情,沒想到今年卻反常。黃立民指出,隨著開學病例數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且目前已經出現重症病例,尚不確定是病毒變異變強,還是民眾抵抗力下降所致。黃立民也提醒,腸病毒容易變異,若病毒不斷重組,可能會變得更強,而經歷新冠疫情後,民眾的免疫反應也有可能減弱。黃立民強調,預防腸病毒的最有效方法是徹底做好手部衛生。黃立民說明,學校和家長應加強教育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落實勤洗手,生病時應在家休息。學校方面則應加強環境消毒,並考慮在教室內放置紫外線消毒設備,以降低傳染風險。此外,黃立民示警,還有呼吸道傳染疾病要注意,像是新冠、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黴漿菌,且接近中秋節,要注意腸胃炎威脅。疾管署指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隨著暑假進入尾聲,本週校園開學,尤須注意學童間的密切互動將增加腸病毒傳播風險,也可能增加家庭及社區群聚感染的機會。疾管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歷年資料顯示,腹瀉群聚場所以學校、餐飲旅宿業為主。開學後也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了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避免病毒傳播提升疫情風險。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第34週(8月18日至24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589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3.27%,近4週呈上升趨勢,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另全國近4週(第31至34週)共接獲79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37起,以檢出諾羅病毒(56.8%)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32.4%)。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諾羅病毒潛伏期約24-48小時,食用受諾羅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大規模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以預防病毒性腸胃炎傳播。疾管署強調,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感染諾羅病毒期間應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營養,必要時補充電解質,並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
蒼蠅飛、老鼠爬還有食物中毒!北中南食安危機連環爆
知名連鎖早餐店「包手」高雄路竹店26日被網友踢爆小籠包未加蓋,現場蒼蠅飛來飛去的噁心畫面,經衛生局到場發現店家多項缺失,業者已暫停營業至27日並被要求限期改善;另有民眾於台北信義商圈A8美食街「蘭芳麵食館」吃飯,驚見老鼠在出餐口亂竄,嚇得民眾驚慌失色;台中市沙鹿區某燒烤店則爆出疑似食物中毒案。衛生局皆各自前往稽查。位於高雄路竹區知名連鎖早餐店平常會先將食物製作好後等人拿取,但有民眾透過手機現場錄下蒼蠅在小籠包上亂爬,食物周邊不僅未設置驅趕設施,食材也未覆蓋,讓民眾看了相當驚恐。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派員前往早餐店稽查後發現,作業場所有蒼蠅、部分食材未妥適覆蓋、未妥善設置病媒阻隔設施,及未離地放置、抹布髒汙等缺失,業者已自主暫停營業進行改善,若經複查未改善,將依規定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罰鍰。另有民眾於台北信義商圈A8美食街吃飯,卻在結帳時聽見店員尖叫,發現有老鼠在出餐口亂竄,廚師見狀也立刻拿起雨傘到外場追捕,引起一陣騷動,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已於25日下午前往現場,發現包括冰箱外部及廚房地面不潔等缺失事項,已要求28日前改善完成,複查如仍不符合規定,最高可開罰2億元罰鍰。蘭芳聲明稿表示,事發後立即暫停該門店營業全面消毒,並配合衛生單位稽查、改善完成,未來會持續嚴格把關食安。台中市沙鹿區某燒烤店則是爆出疑似食物中毒案,台中市食安處6月19日接獲大甲李綜合醫院通報,有民眾16日晚間至該店用餐後,出現噁心、嘔吐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狀,截至25日止,共有6位民眾就醫。食安處19日即派員到該餐廳稽查,現場發現有生熟食刀具及砧板混用、冰箱中的生熟食材混放及餐具籃積塵等3項缺失,當場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若後續複查不合格,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另當天也採集食物、環境等檢體送驗,預計最快兩周後有初步結果。
疑吃到不新鮮烤鮮蚵…他「1天狂拉7次血便」 6人食物中毒相繼住院
台中市林姓男子上周和朋友到熱炒店用餐,自行烤生蚵吃海鮮,事後卻出現腹瀉、腹痛、嘔吐等症狀,甚至在1天就狂拉7次。後來,他趕緊至急診報到,疑似因食物中毒住院治療,沒想到同行友人也出現類似症狀,總共6人相繼住院,此時醫院也驚覺事態嚴重,立即通報衛生局。大甲李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醫師賴大豊表示,林姓男子在本月18日上午因為身體不適至急診就醫,身體相當虛弱,自述不斷拉肚子、腹痛、噁心,檢查後發現身體發炎指數過高,還有血便狀況。經醫師詢問飲食狀況後,林男才想起前2天和朋友去吃熱炒、烤鮮蚵吃到飽,醫師則研判是吃到不新鮮或沒烤熟的海鮮所致,疑似感染腸炎弧菌的食物中毒。林男住院隔天一早,他的2名友人也陸續至醫院就診,病情還與林男一樣,院方發現他們為朋友關係,又是在同一家餐廳吃飯,擔心食物中毒擴大,便趕緊通報衛生局。 據了解,3人當時在用餐時巧遇親戚,林男住院期間曾打電話給對方詢問狀況,不料親戚也有出現相同腹瀉問題,而雖然當天熱炒吃得菜色都不同,卻都剛好吃了烤鮮蚵。不過,由於對方是年紀較長的長輩,並不知道食物中毒,情況早已持續好幾天都沒改善,21日就醫進行抗生素治療,總共6人皆已平安出院回家賴大豊強調,天氣炎熱最怕吃到不新鮮的海鮮,更要注意小心食品衛生,而感染性常見的食物中毒,包括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其中最常見的腸炎弧菌,就是吃下未煮熟的海鮮導致,潛伏期約在4至90小時,平均約17小時,感染後常會出現腹瀉、腹痛或伴隨發燒、頭痛、噁心、嘔吐,少數有血便,比較輕微則會自行康復。(圖/大甲李綜合醫院提供)賴大豊進一步表示,腸炎弧菌不耐熱,經高溫烹煮就會被殺滅,建議在食用前充分煮熟才能預防;由於最近天氣炎熱,如果鮮蚵沒有低溫保存,尤其放在高溫30多度的環境下,就很容易就腐壞,提醒民眾在食用海鮮前,除注意食材本身的新鮮度,也要煮熟後再吃。對此,台中市食安處接獲醫院通報表示,獲報當日立即派員至該餐廳稽查,現場計有生熟食刀具及砧板混用、冰箱中的生熟食材混放及餐具籃積塵等缺失事項,當場便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若後續複查不合格,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6萬元至2億元罰鍰;另外,當下也採集了相關食物、環境等檢體送驗,預計最快2周後就能有初步結果。
夏季冷傷害1/一盤涼拌菜吃進加護病房 專家「6大建議」防中毒
氣溫直線飆升,讓人忍不住想消消暑,但無形中卻可能帶來健康危機?例如許多人愛吃的涼拌菜,其中就暗藏中毒風險,日本曾爆發450多人吃市集上的涼拌小黃瓜集體食物中毒,中國一位老人家因隔夜涼拌黃瓜引發感染性休克,送進加護病房差點喪命!專家提出6大建議,只要照做就不必擔心傷身體。2014年日本靜岡市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450多人因生食小黃瓜感染出血性大腸桿菌;2016年緬甸136人因吃涼拌木瓜絲而上吐下瀉;2023年中國四川一家四口吃隔夜的涼拌皮蛋而引發食物中毒住院;另一位同樣來自四川的67歲男子,吃下隔夜的涼拌小黃瓜後造成細菌感染,進一步引發感染性休克,幸好搶救後恢復健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涼拌菜雖然吃來爽脆美味,但一不小心卻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因為涼拌菜大多是生食,沒有經過高溫烹調的殺菌步驟,再加上夏天氣候濕熱,若沒有及時冷藏容易滋生微生物、細菌,所以食物中毒的風險就比較高。」「尤其是市場販售的涼拌菜,風險更高!」程涵宇坦言,自己幾乎不曾在市場買過涼拌菜,主要是市場環境、溫度都難以控管,還會有蒼蠅、蟑螂等,也難以做到生、熟食分區處理,再加上老闆經常一邊處理食材、一邊收錢,都很容易汙染食物。專家認為自製涼拌菜最安全,除了要徹底清潔雙手之外,也要注意使用的刀具、容器都要保持乾淨。(圖/123RF)程涵宇認為自己製作涼拌菜較為安全,但要注意以下6件事。「首先,盡量自製涼拌菜;其次是一定要先清洗雙手;第三,是製作時生熟食器具要分開;第四,食物及鍋具要用冷開水或逆滲透水沖過;第五,涼拌菜最好現做現吃,放置室溫不要超過2小時;第六,如果涼拌菜份量較大,先分出當餐要吃的份量,不要一大鍋上桌後再放進冰箱,以免微生物滋長風險大增。」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認為,不一定要使用生食製作涼拌菜,以小黃瓜為例,只要汆燙過,就能去除小黃瓜殘留的農藥、細菌、蟲卵、硝酸鹽和A型肝炎病毒等有害物質。而且汆燙後立即冰鎮,就能保持小黃瓜的脆度和顏色,照樣可以涼拌小黃瓜。另外,超商販售的涼食如溏心蛋、生菜沙拉,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孩童不要食用。「孩童6~8歲前胃酸還沒有太多殺菌功能,直到8歲後,胃酸功能逐漸成熟,才具備能吃生食的能力。不過,12歲前因免疫力仍未發展得很完整,吃生食仍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議等到國中起,再開始嘗試生食較合適。」
遠百A13朱記餡餅爆食安!客疑吃到「生豬肉」 衛生局揪2缺失
自從寶林案釀死後,食安問題引發外界關注。日前一名網友爆料,自己在遠百信義A13店的朱記餡餅粥店購買豬肉餡餅,沒想到一口咬下發現內餡竟然還是生的,導致他後續出現肚子不舒服、發燒等症狀,對此,北市衛生局今(25)日表示派員前往店家稽查,揪出生熟食作業區無法區隔、煎台溫度無法顯示等缺失。原PO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自己日前在朱記麵食館用餐,點了豬肉餡餅,發現肉餡竟然還生的發亮,「我當場嚇了一跳!這太離譜了」,經反映後餐廳說可以免單並多送餡餅,因為自己急著回去上班,所以只好先答應,後來想到食安問題不應掉以輕心,特別是之前發生的寶林茶室粿條事件,也是在同一個大遠百信義A13,因此決定公開此事。原PO也提到,「後來回家後我肚子超不舒服還發燒,才發現豬肉可能有寄生蟲問題,所以趕緊爆料希望衛生局能夠進行稽查。」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生到我彷彿還聽見牠走路的聲音」、「我好像聽到主廚的怒吼」、「好扯」、「好新鮮哦」、「太離譜了吧」、「現在的食安跟現在的人工作態度有很大的關係,有少數人,工作真的是很隨便」、「這生到只要不是實習醫生、應該都救的活吧」。對此,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林冠蓁科長說明,有關民眾反應到百貨公司用餐餡餅沒熟一事,衛生局今日派員前往現場,針對產品責任險、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稽查,經查產品責任險符合規定,業者訂有標準作業流程,及搭配溫度計、計時器製作餡餅。不過,稽查人員發現,餐廳有生熟食作業區無法區隔以及煎台溫度無法顯示等衛生缺失事項,已開立限期改善通知單,要求業者於30日前改善完成,若屆時複查仍不符合規定,將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6條和第44條處6萬到2億元罰鍰。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醫曝:「這些」食物懷孕別吃!
國內出現今(2024)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在潛伏期間沒有旅遊史、動物接觸史,但在懷孕期間曾食用過生菜沙拉、隔餐食品,屬於感染風險較高的食物。不過,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感染源其實難以追溯,但孕婦本身就是高風險族群,應盡量避免感染風險,因此不建議在懷孕期間吃生菜沙拉,應注意飲食安全、手部衛生。女嬰垂直感染李斯特菌 母曾吃沙拉但感染源難釐清疾管署5月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為今年首例。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的母親在4月中,大約懷孕34週時出現發燒、倦怠、腹痛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較高,而且胎心音異常,因此在住院隔天剖腹生產一名女嬰。不過,女嬰出生後活動力不佳、臉色蒼白,所以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女嬰、產婦血液培養都檢出李斯特菌,因此研判為李斯特菌症確定個案,而且為母嬰垂直傳染。林詠青防疫醫師提到,經過治療後,媽媽在住院將近2週時康復出院,女嬰也在兩週大的時候順利出院。經過疫調發現,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但是林詠青防疫醫師指出,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因此不容易釐清確定的感染源。李斯特菌症有哪些症狀? 懷孕該如何預防感染?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外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也有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小於3日(含)的個案占93%。李斯特菌症是一個細菌感染的傳染病,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經由受汙染的食物傳染,林詠青防疫醫師表示,病原體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4度以下仍然可以生長繁殖,因此冰箱內的食品仍可能有病原體存在,並繼續繁殖至可致病的量,常見汙染食物包括生菜、水果、未經消毒的乳製品、即時肉品等。若受到李斯特菌感染,免疫力正常者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非侵襲性症狀,但林詠青防疫醫師指出,若是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有較高的機會會發生敗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感染,若未妥善治療致死率可達2成。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因此,林詠青防疫醫師提醒,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未徹底煮熟的肉品、飲用未消毒的乳製品,也要避免生熟食交叉感染。同時疾管署也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今年首例!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 生菜沙拉疑似為感染源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於懷孕34週因發燒、倦怠與腹痛就醫,後因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症狀而進行緊急剖腹產;個案出生即活動力不佳及臉色蒼白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經檢驗通報後確診,研判為母嬰垂直傳染。目前母女均已康復出院。經疫情調查瞭解,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惟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可能感染源經評估較難追溯釐清。疾管署說明,依據資料顯示,今(2024)年截至5月6日,國內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僅略高於2020與2022年同期(46例與47例),整體趨勢與往年相較無明顯上升,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潛伏期通常為21天(3-70天),感染後的病況嚴重程度視感染者之免疫狀況而定,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到感染,或是感染後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隨死亡風險;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疾管署呼籲,李斯特菌可於冰箱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增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能殺死。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民眾應落實於飯前洗淨雙手、食物澈底煮熟,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貯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同時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懷孕34週羊膜破裂!女嬰出生染「李斯特菌」今年首例 媽曾吃這食物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今年首例新生兒母嬰垂直傳染李斯特菌症個案。個案母親於懷孕34週因發燒、倦怠與腹痛就醫,後因胎心音異常、羊膜破裂等症狀而進行緊急剖腹產;個案出生即活動力不佳及臉色蒼白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經檢驗通報後確診,研判為母嬰垂直傳染。目前母女均已康復出院。經疫情調查瞭解,案母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切片水果等生食與即食食品,惟李斯特菌症潛伏期較長,可能感染源經評估較難追溯釐清。疾管署說明,依據資料顯示,今年截至5月6日,國內累計51例李斯特菌症確定病例,僅略高於2020與2022年同期(46例與47例),整體趨勢與往年相較無明顯上升,以6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78%),其中1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累計病例中,男性病例數略多於女性,並以70歲以上個案為多(占47%),其次為60歲到70歲(占24%),另新生兒個案(出生未滿1個月)累計14例,其中出生至發病日日距小於3日(含)者占93%。疾管署指出,李斯特菌普遍存在於泥土、汙水、蔬菜、市售肉品,亦可存在於部分無症狀的人類、哺乳類動物及鳥類腸道,主要經由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於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另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潛伏期通常為21天(3-70天),感染後的病況嚴重程度視感染者之免疫狀況而定,免疫力正常者不易受到感染,或是感染後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對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孕婦、胎兒及新生兒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可導致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伴隨死亡風險;若孕婦感染,可能會造成流產、死胎、早產,或是於生產時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侵襲性感染。疾管署呼籲,李斯特菌可於冰箱冷藏(4℃)環境下持續生長增殖,需加熱至72℃以上才能殺死。李斯特菌症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民眾應落實於飯前洗淨雙手、食物澈底煮熟,避免生飲生食,食物貯存、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同時提醒婦女於懷孕期間,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食用即食肉類加工品、剩菜及生菜沙拉等,或於食用前充分加熱;若有發燒、頭痛、噁心、腹瀉等症狀,請儘速就醫;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初瓦嚮辣最新抽檢結果出爐 6糞便檢體驗出諾羅病毒…衛生局同意復業
臺北市衛生局今年4月5日陸續接獲醫院通報,民眾食用萬華區「初瓦台北西門店」跟「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供應之餐食後陸續發生嘔吐、腹瀉症狀。由於2家餐廳截至4月6日晚間通報疑似食品中毒就醫人數達6人(含)以上,於是臺北市衛生局命業者暫停作業。北市衛生局於接獲通報當日,立即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稽查及相關檢體採樣,共採集環境檢體8件、工作人員手部檢體7件,檢驗常見食品中毒菌,檢驗結果均為陰性;另現場採樣2件內場員工飲用水及1件氣泡水檢驗「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及諾羅病毒,檢驗結果諾羅病毒均為陰性,惟不符「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衛生標準,經命限期改正後複抽合格;有關人體檢體由通報醫院採樣28件,其中6件糞便檢體檢出諾羅病毒。 王品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已提具「初瓦台北西門店」跟「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復業申請及改善措施報告,經審核該公司改善措施包括水質自檢、店面全面清潔消毒、營運管理措施、從業人員自主健康證明及完成衛生講習時數證明,臺北市衛生局於113年5月1日前往複查,相關缺失已改善完竣,同意復業;惟本案已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後續待調查結果綜合判定。臺北市衛生局於113年5月1日前往複查,相關缺失已改善完竣,同意復業。(圖/北市衛生局提供)北市衛生局呼籲近期發生多起疑似由諾羅病毒引起之食品中毒事件,重申食品從業人員應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相關規定,並應「勤洗手」、「食材徹底加熱」、「生熟食區隔」、「從業人員自主健康管理」、「環境定時清潔消毒」以預防諾羅病毒食品中毒之發生。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以上稽查結果,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
諾羅病毒少量即可致病 食藥署提醒預防諾羅食物中毒4件事!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上週國內腹瀉健保急門診就診人次約為12萬人次,主要病毒為「諾羅病毒」。目前國內3大腹瀉群聚事件,包括王品案、藏壽司案、溪山里案等食物中毒疑似事件,也都有零星檢出諾羅病毒的陽性個案。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只要非常少的病毒量就能造成感染,容易導致腹瀉群聚事件。若吃到受諾羅病毒汙染的食品可能會導致食物中毒,近日相關案件層出不窮,因此食藥署特別提醒民眾「不生食、不生飲、勤洗手、要消毒」齊心防治諾羅病毒。國內3大腹瀉群聚事件 皆驗出諾羅病毒日前王品旗下的初瓦、嚮辣餐廳,傳出食物中毒疑似事件,造成逾百人上吐下瀉;藏壽司也傳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10天內就有4起通報,而且分布在不同分店;而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也有上百人,疑似飲用受汙染的水而產生不適症狀。經過疾管署檢驗發現,這3大群聚案件中,溪山里3名民眾、藏壽司3名用餐顧客,都檢驗出諾羅病毒,而王品集團旗下餐廳則有2名用餐顧客、2名員工、1名廚工,驗出諾羅病毒。食藥署表示,諾羅病毒常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其傳染途徑包括未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或是食用遭污染的食品,常會造成患者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發燒等症狀。諾羅無法用酒精乾洗手消滅 需濕洗手、勿生食生飲為防範諾羅病毒感染,食藥署提醒,酒精、乾洗手液是無法殺滅諾羅病毒的,需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將雙手洗淨,尤其是在飯前、飯後、如廁後應確實清潔手部,並減少觸碰口鼻,養成良好個人及食品衛生習慣。飲食也要特別留意,食藥署指出,像是貝類等水產品,具有濃縮病毒的能力,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的水產品,則有可能造成諾羅病毒食品中毒,因此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切勿為了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的風險。而餐飲業者更要注意衛生管理,除了手部清潔外,食藥署強調,餐飲業者務必要加強維護環境衛生,定時使用漂白水消毒廚房、廁所及餐飲等環境,烹調的器具也應保持清潔,並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管理階層則需落實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與健康狀況符合規定。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諾羅病毒的防治,食藥署也製作相關文宣品,並置於食藥署官網「防治食品中毒專區(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816)」中,提供民眾及業者查詢。
高雄漢來海港城上吐下瀉案例增至50人!風險用餐時段擴大 自行停業至30日
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傳出疑似有生熟食混用汙染狀況,根據高雄市衛生局表示,26日3人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案例,截至28日晚間8時人數攀升到50人,風險用餐時段也從26日下午茶、晚餐時段外,新增了27日午餐時段,業者再自行停業至30日。衛生局表示,高雄左營漢來海港巨蛋店疑有食安疑慮,因症就醫通報人數截至28日8時累積人數到達50人,均以腹痛、腹瀉為主,少數伴隨噁心嘔吐,疑有風險用餐時段從包含26日下午茶、晚餐擴及27日中午午餐時段,相關疫調及採檢檢體樣本刻正進行微生物培養檢驗中。衛生局說明,業者自行再停業2天,從原本的28日停業到30日,衛生局強調,業者應依據稽查結果落實執行缺失事項改善計畫、加強內部管理及完成全體員工再訓練教育,於30日停業日結束前全力排除風險以確保民眾食安。
漢來海港巨蛋店「食安延燒」 累積46人腹痛就醫…可疑食材曝光
連環爆!台北漢來大飯店繼4月1日發生食安事件,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27日也傳出疑似生熟食混用污染的關係,導致多人用餐後上吐下瀉,就醫人數已累積46人。經地方衛生局初步研判,花椰菜、紅蘿蔔、鮪魚生魚片等都可能是造成問題的食材,目前已採檢7名個案的檢體、48名工作人員和蟹肉棒握壽司等食餘檢體。高雄市衛生局接獲醫院通報,有民眾在漢來海港餐廳巨蛋店用餐後,出現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截至今(28日)下午4時30分,因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就醫的患者,累積達46人,臨床診斷處置後均已緩解返家休養,無住院或重症個案。衛生局稽查發現,疑有生熟食混用汙染的可能性,並針對可疑食材包含蘋果蘿蔔汁、生蠔、生菜、生魚片、提拉米蘇、冰淇淋、生菜沙拉、主廚沙拉、冰塊等及環境進行採檢,進一步釐清風險。對此,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可能攝食的問題食材包括花椰菜、紅蘿蔔、花枝、炸秋刀魚、綠茶、提拉米蘇、熟白蝦、水、冰塊、鮪魚生魚片、鮭魚握壽司、烤秋刀魚、竹筴魚切片、旗魚生魚片、蟹肉棒壽司、生菜、烤生蠔、烤生蠔醬汁、主廚特製沙拉、蝦仁飛卷沙拉、蟹肉棒握壽司、草莓冰淇淋、巧克力冰淇淋、紅蘿蔔蘋果汁、西瓜等。曾淑慧強調,衛生局目前持續疫情調查和檢體採集,現在已經採集7名個案檢體,也預計採48名工作人員的檢體,另也採集鮭魚生魚片、蟹肉棒握壽司等18件食餘檢體和1件砧板拭子,檢體都還在檢驗中。
漢來海港巨蛋店「疑生熟食混用」 腹痛案例暴增至36人
近期台灣食安問題可以說是連環爆,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日前也傳出疑似生熟食混用污染的關係,導致多人用餐後發生上吐下寫的情況。而截至28日上午9點為止,相關安麗已經暴增至36人,目前相關單位已經針對可疑食材與環境進行採檢20件,並針對廚工與就醫民眾進行採檢56件。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高市衛生局於27日接獲醫院通報,指稱有3人於26日前往左營漢來海港巨蛋店用餐後,發生腹瀉等腸胃不適情況,後續也傳出有11人出現類似情況,就醫後均已出院。後續高市衛生局派員現場稽查後,發現疑似有生熟食混用致汙染之虞,目前已針對可疑食材、現場環境採檢20健檢體,並針對廚工、就醫民眾進行人體採檢,共計56件,目前尚在檢驗中。報導中也提到,根據衛生局統計,截至28日上午9點,已經接獲36例類似案例的通報,這些民眾就醫後均已返家休養。目前衛生局已飭令業者於27日、28日進行徹底清消,衛生局將會同步進行複查,如複查不過,將會依「食安法」第8條和第44條處6萬到2億元罰鍰。
漢來海港巨蛋店疑「生熟食混用污染」 食物中毒累積11例
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傳出食安問題!根據高雄市衛生局表示,26日3人用餐後出現上吐下瀉案例,目前因食用完畢而出現不適人數累積已有11例,均已出院,衛生局派員現場稽查,經查疑有生熟食混用污染之虞,已同步針對可疑的食材及環境進行採檢檢體共20件,檢驗致病原,並針對廚工及就醫民眾採檢人體檢體56件檢驗中。衛生局表示,衛生局今日接獲醫院通報3人於26日至左營漢來海港巨蛋店進食後發生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衛生局隨即派員現場稽查,經查疑有生熟食混用污染之虞,已同步針對可疑的食材,包含蘋果蘿蔔汁、生蠔、生菜、生魚片、提拉米蘇、冰淇淋、生菜沙拉、主廚沙拉、冰塊等及環境進行採檢檢體共20件,檢驗致病原,並針對廚工及就醫民眾採檢人體檢體56件檢驗中。衛生局說明,截至目前於該2時段用餐後出現不適症狀就醫累計11人,就醫後均已出院。為落實風險管理及損害控管預防性措施,業者將於4月27日至4月28日停業2日期間徹底清消改善,衛生局並同步進行複查,如未改善完成,可依照「食安法」第8條和第44條處6萬到2億元罰鍰。如消費者因訂位被取消,或主張食物中毒者,請保存就醫單據(例如診斷證明書),針對醫療費用、減少工作收入、精神慰撫金等損害賠償,雙方若無處理共識,請消費者向市府消費者服務中心(專線:1950)申訴,消保官會盡力協調以解決爭議。
諾羅病毒無特效藥可治!傳染途徑曝 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再工作
疾管署16日表示,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上升,餐飲、旅宿業腹瀉群聚事件頻傳,其中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故容易引發群聚感染,提醒民眾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4月7日至13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3萬9848人次,較前一周12萬868人次上升15.7%,與去年同期相當;另全國近四周(第12至15周)共接獲203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去年同期(54起),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出陽性案件計5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主(45件,佔80%)。疾管署提醒,諾羅病毒常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傳染途徑包含未保持良好之衛生習慣、和患者密切接觸、接觸或食用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品,故民眾在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疾管署表示,由於諾羅病毒目前無特效藥可治療,民眾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建議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至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且為降低病原傳播的風險,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疾管署呼籲,民眾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落實勤洗手;烹製菜餚應選擇新鮮食材,注意食材衛生與保存,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生熟食應分開處理。有疑似症狀者(尤其是餐飲業廚工)應在家休息,如需外出者,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給他人。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