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
」 少子化 生育率 出生率 補助 蔣萬安南韓「人口崩潰」出大絕! 仁川市長宣布:補貼新生兒1人1億韓元
南韓低迷的生育率導致人口急遽下降,前全球首富馬斯克更形容韓國「正在與香港一樣經歷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崩潰』」。南韓統計廳(Statistics Korea)也在11日發佈最新數據指出,2022年南韓新婚夫婦數量僅稍微突破100萬對,其中首次結婚且無子女的夫婦更是佔比46%,創歷史新高。對此,韓國仁川廣域市市長劉正福(Yoo, Jeong Bok)18日也宣布「1億+我的夢想」(1억+i dream)計畫,預計將對所有在仁川出生的小孩提供補助直到18歲為止,累計金額達1億韓元(約合新台幣240.3萬元)。綜合《首爾新聞》、News Naver的報導,仁川廣域市目前提供的生育福利多達725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74.1萬元),其中包括懷孕和分娩醫療費100萬韓元(約台幣2.4萬元)、在小孩0至1歲期間使用的生活補助券20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4.8萬元)、慰勞照顧0至1歲小孩的父母津貼180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43.2萬元)、保育和伙食費254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61萬元)、國小至高中教育費165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39.6萬元)。南韓正面臨人口崩潰。(圖/達志/美聯社)然而,仁川廣域市市長劉正福18日再加碼宣布「1億+我的夢想」計畫,將在現有生育福利基礎上追加超過280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67.2萬元)的補助,包括840萬韓元(約台幣20.1萬元)的天使支援金、198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47.5萬元)的兒童夢想津貼,以及孕婦交通補助費5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2萬元)。據悉,天使支援基金為2023年出生、明年滿1歲之兒童的首次見面禮券,從1歲到7歲這段期間,每年支付12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2.8萬元),共840萬韓元;兒童夢想津貼則是韓國首個補助8歲至18歲整個學齡階段的計畫,凡是2024年出生的兒童,滿8歲開始就能每月領15萬韓元(約合新台幣3603元),直到過了18歲為止,總計1980萬韓元。此外,已經出生但尚未滿8歲的小孩,也能按照比例拿到兒童夢想津貼。例如明年將滿8歲的2016年出生之孩童,每月將獲得5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201元),總計66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5.8萬元);2020年出生之孩童,每月將獲得1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2403元),總計132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31.7萬元)。若全數領取上述補助款,直到18歲為止共將領取1億韓元津貼,且依據個人情況與收入等資格,最多可拿到3億多韓元的補助。劉正福指出,「為了應對低迷的出生率,政府投入了大量預算,但對提高出生率並沒有顯著效果。由於這是正常政策無法克服的問題,因此我們正在推行大膽而開創性的仁川計劃。」他補充,仁川市此次推出的生育政策重點在於,讓孩童從出生到18歲的各個成長階段都能獲得不間斷的支持,而上述補貼也是為了彌補國家政策的不足,並為有需求的地區提供支援。
生育補助「1000萬」能提升台灣生育率? 中研院研究:錢不是重點
少子化現象在全球普遍升溫,政府近年來不斷砸「錢」,為了挽救逐年破新低的出生數,甚至於2022年推出讓年輕人敢婚、願生、樂養的「0-6 歲國家一起養」政策,然而發錢是否真的能刺激生育,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經過研究表示,錢不是重點,重點是有沒有完善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生育率低落的因素眾多,收入不足是一種普遍的看法,但收入不足與教育程度、工作型態等因素往往相互影響。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楊子霆副研究員與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利用2004至2018年的行政資料,分析20至44歲曾經中過樂透與統一發票的家戶。研究團隊比較了中1000萬元以上大獎與中1000萬元以下的家戶,在中獎前 3 年到中獎後 6 年之間的累積生育數變化研究發現,中樂透造成的生育效果提升的多集中在那些獲得1000萬元以上高額獎金的家戶,平均來說,每100個家戶會多生25個小孩。但是細看不同類型的家庭生育結果會發現,獲得額外財富主要是讓低收入家戶願意生育。已婚有小孩的家戶中獎後,可能會將獎金用於照顧現有子女,因此生育效果不明顯。生育效果主要來自未婚且沒有小孩的家戶,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獎金來負擔生育和養育的成本。統整上述研究結果發現,生育率的提升主要集中在獲得1000萬元以上大獎的家庭,然而政府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資金發放補助給每個人,對於政策的調整,楊子霆表示,養育小孩不單只是增加開銷,更重要的是對個人時間安排的衝擊,如何讓父母不因小孩出生而犧牲自己的發展,應該是政府促進生育政策處理的核心議題。生育率低落是全球性問題,政府應採取措施鼓勵生育。其中,最重要的是提供父母更完善的支持措施,讓他們能兼顧家庭與工作。例如,政府應增加公共托育設施,提供居家托育服務,完善育兒請假制度,並保障請產假和育嬰假的勞工就業權利。這些措施能讓父母不因生子而犧牲自己的職涯發展,進而提升生育意願。
柯文哲喊「十全大補湯」 盼年輕人放心生養
民眾黨柯文哲今(7)日針對少子女化提出「十全大補湯」的友善生育政策。他建議行政院應成立「人口發展委員會」,協調處理少子女化和高齡化的問題,並擬定懷孕、生育補助金高達15萬元,以及延長育兒津貼、鬆綁代孕政策。柯文哲喊出的諸多政策牛肉包含,「懷孕滿3個月給5萬,生出來給10萬」、「延長一胎育兒減稅12萬至12歲」、「延長育兒津貼至12歲」、以及「公托補助2000元,準公共托嬰及保母服務者增加補助8000元」等政策。柯文哲指出,「不婚、晚婚是造成造成少子女化的主因」,他表示,解決少子女化問題的前提,更重要的是要解決不結婚的問題,從結婚對數與出生人數呈現相同趨勢,就可以看出兩者關聯。然而,托育環境的部分,柯文哲認為,將勞工產假由現行8週延長至10週,慢慢朝向國際標準的14週。另外,代孕鬆綁的部分,他承諾,會列為立法院會期重要的政策推動,擬定修法,解除取卵法規限制,並將代理孕母納入人工生殖法,以完善管理。柯文哲希望建立友善的生育環境,讓年輕人放心迎接生育挑戰。
中國新生兒驟減衝擊食品巨頭!雀巢宣布「關閉奶粉工廠」542人恐失業
中國出生率持續低迷,政府近年雖然推行多項支持生育政策仍成效不彰,然而生育率下滑竟也衝擊食品大廠,食品巨頭雀巢(Nestlé)日前宣布,若找不到新買家,將於2026年關閉位於愛爾蘭的一間「嬰兒配方奶粉」工廠。據《CNN》報導,食品大廠雀巢周三(18日)表示,由於中國出生率急劇下降,人口老化已為經濟成長帶來壓力,大幅衝擊了嬰兒營養產品的市場需求,決定將於2026年首季前,關閉位於愛爾蘭阿斯基頓(Askeaton)的惠氏營養品嬰兒配方奶粉工廠。雀巢指出,在停產前仍會致力尋找新買家,不過一旦不如預期順利,那麼奶粉工廠的542名員工恐將面臨失業危機,目前該公司正在與愛爾蘭廠區員工展開協商。雀巢透露,該廠的研發中心將於2025年提前關閉,相關業務及設施將移轉至瑞士伯爾尼州(Bern)與中國蘇州的2廠房,「在與員工磋商期間,我們仍繼續持開放態度尋求可靠買家。」
教育部影片不僅歧視動漫 賴品妤:完全錯誤的家庭教育
教育部「0到6歲國家一起養」宣導影片內容涉及偏見與刻版印象,引發大量批評,立委賴品妤昨(11)日質詢時指出,影片除了對動漫愛好者的歧視偏見外,也出現缺乏彼此理解、不尊重家人意願和自主權、違反友善育兒方向等完全錯誤的家庭教育,當面要求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署長彭富源,必須確實檢討監督機制,改善教育部內的組織問題。賴品妤並指出,與這系列影片同樣大有問題的「前傳影片」,內容也明顯違反性別平等之處,這幾支影片多次強化「男性愛玩遊戲、是長不大的男孩」、「女性才認真管家、重視教育,且全心全意都只為小孩」等性別刻板框架,不僅男性受到貶低並污名連結ACG文化,同時,這位青年媽媽身上看到,女性仍舊如同過往,被預設成全心全意只能為孩子好,好像沒有自己的人生、愛好和關注,為此常對另一半不滿,甚至對於長輩擅自拿另一半模型換成「更有用的東西」習以為常地表示贊成。「這樣的刻板預設,仍舊把養育責任多加於女性身上。」賴品妤指出,教育部的影片讓觀眾認為,女性的生活及目標都只會是小孩,鮮少看到女性的自我實現。此也和我們現在推動陪產檢及陪產假、各種友善生育政策,試圖減少親職責任落差的方向,背道而馳。更不妥的是,這支影片提出的改善方式,居然是去懲罰青年爸爸,在毫無溝通討論的情況下,試著去剝奪與貶斥他的個人興趣與愛好。賴品妤提醒潘文忠與彭富源,這種不合理枷鎖綁住女性如此多年,要做的應該是去鬆綁這些綁住女性的不平等枷鎖,讓國家社會一起給予更多支持協助,讓媽媽們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興趣、夢想及人生,而不是反讓爸爸一起被綁進來剝奪。她也提醒教育部,這幾支影片雖然只是一起事件,但其實教育部不是第一次發生此問題,像之前她便多次要求教育部修正「散布私密影像性暴力」防治教材內的用語,不要再將這類性暴力稱為「復仇式色情」,因為這個名稱常導致「是受害者先做錯事才會遭受報復」的偏見,不僅合理化犯罪傷害、檢討受害者,更與許多案件實情不符,多數這類散布都和「復仇」無關,散布者甚至不認識受害者本人。這個教材也是我一再提醒要求後,教育部才進行了修正。賴品妤認為,這些事件揭露了教育部二方面監督問題。首先,受委託單位可能缺乏相關教育觀念,所以重點在於教育部各單位都必須落實監督,且有把關機制,確保受委託單位不會再產出違反教育部提倡理念及政策的文宣。其次,執行單位顯然也未盡「監督」之責,這凸顯出教育部內可能仍有些單位,對於部內努力推行的教育理念、價值、政策不夠了解,或是不具備核心知能。賴品妤說,教育部必須確實改善組織問題,這樣才能達成她一再強調的「政府一體自知」,從而有能力真正把關與落實正確的教育理念。而她的提醒與建議,潘文忠與彭富源都表示認同,並表示將會深切檢討,一個月內提交改善報告,希望後續不再發生此類問題。
陸鼓勵結婚生育出奇招 浙江常山「娶25歲以下嫩妹」可爽領4千
大陸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常山發布」近日宣布,為打造「浙西第一門戶」提供人口紅利和持久動力,該縣日前印發《優化生育政策的若干措施(試行)》,對在該縣雙方均為初次結婚登記,且女方年齡在25歲以下的夫婦(至少一方為常山戶籍),給予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4376元)獎勵。《越牛新聞》報導,常山是浙江的西大門,去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全縣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為12萬4648戶,比上年減少47戶,總人口(不含服現役人員)為33萬7893人,比上年減少1797人。全年全縣辦理出生登記1785人,比上年減少398人,出生率為5.3%,比上年回落2.5個千分點。報導指出,該優化生育政策分家庭類、機構類、住房類3大板塊,其中家庭類包含輔助生育補助、育兒補貼、托育補貼、生育三孩女性婦科免費體檢、三孩家庭子女免費課後服務、第三孩子女入學、托育服務專業學費報銷、初婚補貼、免費乘車、免票遊景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補助等多項政策。若夫妻雙方至少一方為常山縣戶籍的家庭,自3月16日起依法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且生育成功、新出生子女落戶常山縣內的,可補助自費部分的50%,補助每戶每次最高限額為3萬元;在縣內醫療機構生育二孩、三孩且子女落戶常山,每年分別給予5000元、100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子女滿3周歲止。 住房方面,對生育三孩的家庭,縣城區人均居住面積小於30平方米者,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面積不小於120平方米,一次性發放房票20萬元;滿足以上條件且已申領農民「集聚券」的家庭,發放房票再增加10萬元。房票用於抵扣購房款,不得轉讓。
112學年大學新生不到20萬人 113學年大學生人數跌破90萬
少子化帶來的衝擊相當凶猛,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預測,112學年大學1年級學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僅剩19.1萬人,到127學年的未來16年間,大學1年級學生平均年減3400人或1.9%。此外,自113學年大學學生數將跌破90萬人,而127學年更將僅剩71.9萬人。受到少子化影響,近年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而面臨退場,而產業界(尤其是半導體業)也大缺工,進一步影響台灣經濟發展。不過根據教育部對未來16年的預測,少子化的衝擊仍相當大,政府必須提早因應。教育部統計,在101學年時,大一學生數有27.8萬人,之後一路下滑,到111學年時還有20.1萬人。不過20萬人的關卡將被打破,預計9月開始的112學年大一新生將僅剩19.1萬人。也就是11年來,大一新生人數少了8.7萬人或31%。不過教育部預估,大一新生數還會續下滑,到了117學年時僅剩15.7萬人,之後會有一點回升,到119學年時升到18.9萬人,之後又繼續下降,到127學年時僅剩14.7萬人,較111學年減少5.4萬人或26.8%。從112至127學年這16年間,大學1年級學生數平均年減3400人或1.9%。此外,教育部觀察101至127學年這26學年間之大學學生數,105學年前由於對應之大學1年級學生未受少子女化影響,大學學生數約維持於111至114萬人,107至111學年受少子女化效應影響,人數從104.9萬人降至93.6萬人,5年來大減11.3萬人。不這還不是最糟,教育部預測113學年起大學學生數將跌破90萬人,而118學年又逢虎年效應,人數將減至76.6萬人之低點;至122學年之龍年婚育潮,方帶動大學學生數轉增至83萬人。相較於101學年大學學生數有113.9萬人,教育部預估127學年僅剩71.9萬人,26學年間減少42萬人或36.9%。而預計112至127學年未來16年,大學學生數平均年減1.4萬人或1.6%。另綜觀101至127學年26年間之大學畢業生數,107學年以前由於對應之大學1年級學生尚未受少子女化影響,大學畢業生數近23萬人,惟108及109學年適逢虎年效應,人數由107學年之22.9萬人降至 21.3萬人,次年再降至20.9萬人,2學年間減少8.9%。110學年因受少子女化效應衝擊,龍年生育潮僅帶動人數增加3500人,其後即反轉減少,預計自113學年起,大學畢業生數將跌破20萬人,至 120學年又逢虎年效應,人數將減至15.3萬人之低點。至122學年因龍年婚育潮及畢業生對應出生年之生育政策效果,轉增至17.4萬人,次年再增至 17.6萬人。教育部預估,127學年大學畢業生為16.6萬人,較101學年22.7萬人減少6.1萬人或26.9%;而預計未來17學年,大學畢業生數平均年減2700人或 1.4%。
行政院拍板「私大補助3.5萬、高中職學費全免」 上路時間曝
教育部今(29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配套措施方案」,本次方案進一步推動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搭配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1.5萬-2萬元、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以及精進就學貸款申貸及還款措施等3項配套措施,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也讓學生更適性選擇校系。 此方案預計明年2月實施,也就是112學年度下學期上路。教育部公布「私立大專學雜費補助」方案。(圖/行政院提供)教育部表示,這次方案以定額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3.5萬元為主軸,是基於教育部一直以來秉持的「教育平權」理念,一方面目前學校雖因於辦學性質、政府投入經費差異而有公私之分,反映在學雜費上,則是公私立大專學生一年有將近5萬元的差距,放到整體89.3萬名的大專學士班學生來看,也就是有59.1萬名私立大專學生需負擔較高的學雜費,比例將近2/3。另一方面,目前獲得教育部學雜費減免、大專校院弱勢助學計畫、相關部會獎助學金的學生約有18.5萬名,但其中高達14.4萬名學生是就讀私立大學,比例將近8成;不過即使如此,這些獲得助學補助的14.4萬名學生,也僅占59.1萬名私立大專學士班學生的25%,其餘75%的私立大專學生都未獲得政府補助,而需要多負擔將近5萬元學雜費差額,因此,學校雖有公私之分,但學生應無公私之別,此次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將是落實教育平權的關鍵措施。教育部公布「私立大專學雜費補助」方案。(圖/行政院提供)教育部指出,這次的方案會由行政院額外編列預算,由政府全數支應所需經費,不會排擠現有教育預算,更不會增加學校負擔。教育部也強調,對於外界關心的弱勢照顧、所得排富等問題,也列入這次方案的配套措施中,政府特別針對需要幫助的經濟弱勢學生,不分公私立大專,都會加碼補助;除了針對原先家庭年所得在70萬元以下的學生,定額減免學雜費2萬元外,也增加了家庭年所得70-90萬元這個級距,定額減免學雜費1.5萬元,不僅加碼減免金額,更擴大家庭年所得的補助級距,進一步強化對經濟弱勢學生的照顧。另外這次方案也擴大高中職全免學費的範圍,新增納入普通科、綜合高中學術學程二、三年級且家庭年所得超過148萬元的學生,達到公私立高中職全面免學費。教育部提及,因應近來物價上漲及支持生育政策,就學貸款也放寬申貸門檻並納入養育子女做為級距,擴大在學期間利息全免的範圍,學生家庭年所得在120萬元以下均可申貸,在學期間免利息;如學生家庭有2名子女(含學齡前及就學階段),家庭年所得則放寬至148萬元以下均可申貸,在學期間也免利息;如學生家庭有3名以上子女(含學齡前及就學階段),則不限家庭年所得均可申貸,在學期間同樣免利息。同時針對目前正在還款中的43萬貸款人,教育部也參考受雇者平均薪資並將薪資收入及養育子女的連動負擔納入考量,將緩繳本息的申請門檻,由現行的月收入未達4萬元,放寬至月收入未達5萬元,且每增加養育1名子女(含學齡前及就學階段),再多放寬月收入門檻1萬元,例如養育1名子女者,得申請緩繳本息門檻放寬為月收入未達6萬元;2名子女者,門檻放寬為月收入未達7萬元,依此類推。另外也將緩繳本息、只繳息不還本(只繳交利息不用償還本金)的申請次數,由目前的8次(8年),增加為12次(12年),希望透過進一步放寬緩繳本息門檻及申請次數,協助貸款人降低還款負擔,以利青年朋友職涯發展。
南山首創「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納保給付 公司自爆尹崇堯催生
母親節前夕,南山人壽(5874)今天(10日)宣布在「婦嬰險」保單中新加一項創舉,而且還是由商品研發部一群男性團隊起心動念,新納入「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給付,資深副總經理陳維新還爆料說,這還是由董事長尹崇堯催生,是目前保險業界唯一的婦嬰險新創商品。南山人壽今天舉辦「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給付的新創商品「南山人壽媽咪寶定期保險(MOMMY CARE)」說明會,對於CTWANT記者詢問,為什麼南山人壽會腦力激盪出這一個給付項目?資深副總陳維新竟給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陳維新說,「最開始負責商品研發的團隊清一色都是男性,讓大家認識好多專業術語,像是卵巢檢測等……」,而這項新創商品也與董事長尹崇堯有關,「雖然董事長是沒有這個問題,他相當關心生育政策,對此也給予團隊鼓勵,還有一些建議,讓婦嬰險保障範圍也照顧到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部分。」陳維新進一步說,由於南山人壽積極導入精準數據分析,設計分群分眾的專屬商品,自許為「最懂女性的保險公司」;2021年,從女性癌症投保行為與理賠情況發現,罹癌族群年輕化且癒後時間延長及存活率高等現象,因而推出女性專屬「美力相守」保險服務計畫,提供保障及照護加值服務。2022年,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健康守護圈進一步提供「婦嬰服務」鼓勵女性保存卵實力,同時積極投入創新商品的研究。2023年,在南山60周年發表推出「南山人壽媽咪寶定期保險」,投保年齡限制為18足歲至43歲,繳費年期20年。新增的「不孕症特定試管嬰兒保險金」,包括投保第三保單年度以後因為不孕症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胚胎植入給付,投保後生育嬰兒的「婦女關懷保險金」(無胎數限制),嬰兒先天性重大缺損保險金(7足歲前檢查出先天性重大缺損,例如唐氏症、黏多醣症、重度血友病,整筆給付100萬元),以及姙娠期特定併發症醫療保險金等。
北市議員爭取凍卵補助 蔣萬安:好政策會研議
母親節前夕,台北市不分藍綠女性議員提案爭取「凍卵補助」,市議員林延鳳盼能爭取25至40歲凍卵保存費與檢測費用補助,讓女性都能有機會用較為輕省的費用「先透過檢測確認卵子健康度,再考慮要不要凍卵」;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0)日表示,任何好政策,都會好好討論、研議推動可行性。林延鳳指出,女性35歲後女性卵子品質變差、生育能力下降,40歲後更加難以受孕等,都是有醫學根據,且不可逆的生理事實,而台北作為經濟發展與性別平權的指標城市,不應仍令女性在生涯發展與生育規劃之間,得要痛苦面對「殘酷二選一」。她期盼,透過包含檢測費與保存費的凍卵補助,讓許多在職場打拚的女性如無法立即實現婚育計畫,也能保有此項選擇權。林延鳳透露,在她正式提案以前,已透過書面質詢要求衛生局加以研議,該局卻僅以「國健署有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高齡解凍卵子受孕會增加孕婦或新生兒風險」、「卵子解凍後有可能無法存活」以及「取卵受精時需有婚姻關係」等理由加以反駁。她說,不孕症治療與女性基於生育規劃需求凍卵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任何醫療行為,甚至「生育」本身都存有相對風險,難道就不做處置,或不用生了嗎?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醫師何彥秉表示,卵子品質隨年齡增長而急速下降,未來若要使用試管嬰兒,使用年輕的卵子會讓成功例率提升,減少重複療程費用的經濟壓力。他也指出,高齡生育固然有風險,但沒有卵子就再無懷孕可能,以現在急速冷凍技術能讓卵子復甦率達到90%以上,並不會像以前一樣有較高的損傷風險。對於議員訴求,蔣萬安表示,他在立法院就有推動不孕症擴大補助的適用對象,他在市長任上也積極推動很多生育政策。他希望,透過催生、助養、好住等政策目標,不只鼓勵生育,也能減輕媽媽負擔,任何好的政策都會好好討論研議,評估推動的可行性。
21世紀末全球恐剩60億人 國外研究:社會進步生育率下降
台灣連年「生不如死」,許多國家處於社會老齡化與少子化困境,生育政策徒勞無功。根據羅馬俱樂部推估,如果持續減少貧困與不平待遇等問題,人口會下降更快,全球人口到2050年可能會停止增長,到 2100 年只剩 60 億人。針對全球人口數字趨勢,聯合國2022年表示,2050年將達到97億,到2100年將增加到104億。然而,根據全球智囊組織「羅馬俱樂部」委託國際科學研究團隊Earth4All研究推估,全球人口目前為79.6億,照目前趨勢繼續下去,將在2050達到86億的高峰,並到本世紀末銳減近20億。下個世紀地球人口可能減少,遠不及先前預測的110億。該研究於3月27日發表,進一步拓展了羅馬俱樂部於1972年發表《增長的極限》報告,當時就已提出「人口炸彈」警訊。未來人口 將有兩種發展方向綜合外媒報導,一般人口統計模型會根據女性的社會獨立性、身體自主權、受教育程度和避孕機會等因素來預測人口增長數。Earth4All 的統計模型則較為複雜,除了上述因素,還整合了能源豐富度、不平等待遇、糧食生產、收入水準和全球暖化等環境和經濟影響。該模型預測了未來人口的兩種可能發展。第一個是「一切照舊」,政府無特殊作為,生態脆弱的社區容易受到區域崩潰的影響,人口到2050年將增加到90億,到2100年將減少到73億。第二種情況較為樂觀,政府致力於提升教育水準、改善不平等待遇和綠色轉型,全球人口到2050年將有85億人,到2100年將達到60億。挪威商學院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兼Earth4All 項目負責人斯托克尼斯(Per Espen Stoknes)並在報告中聲明:「低收入國家的快速經濟發展對生育率有巨大影響。隨著女孩接受教育,女性在經濟上獲得權力並獲得更好的醫療保健,生育率會下降。」地球危機 來自富豪過度消費抑制人口增長有利有弊,人口減少能夠緩解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壓力,以及緊張的政治局勢;但也會有更大的問題,如人類整體老齡化,降低勞動人口的比例,年輕人將背負更大的醫療保健和養老金負擔。團隊還調查了人口規模與地球負荷人口能力之間的關聯。研究表示,與流行的馬爾薩斯理論相反,人口數字緩解並不能解決地球環境與氣候變化的問題,環境問題在人口達到78 億時就已經很嚴重,而且破壞主要由少數富翁過度消費所造成。挪威商學院建模師之一、Earth4All 成員喬根蘭德斯(Jorgen Randers)在聲明中表示:「人類的最主要問題不是人口,而是奢侈的碳足跡和生物圈消耗。」、「與幾十年前人口達到頂峰的地方相比,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人均環境足跡極小。」 原文出處:Reducing inequality could see world population fall to 6 billionWorld's population could plummet to 6 billion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study suggests
雙胞胎差12歲 男嬰「冷凍13年」被成功喚醒…44歲媽順利得子
正常來說,雙胞胎的年紀應該差不多,然而中國有一對兄弟,明明是雙胞胎,卻整整相差12歲,原來是因為他們的母親,突然再想要一個孩子,醫生成功將13年前的冷凍胚胎「喚醒」,順利懷孕產子。這名人妻結婚3年後遲遲沒有懷孕,便在2019年12月與老公到醫院進行試管嬰兒技術,首次胚胎移植就成功懷孕,並於2011年順利產子,其餘的3個胚胎則被冷凍在-196℃的液氮罐中。轉眼過了13年,由於中國推出2孩、3孩政策,也讓她萌生想要2寶的念頭。然而,她和老公都年過40,不知能否自然懷孕,也擔心生下來的寶寶會有問題,這時想起當年冷凍的胚胎,去年5月時,已經44歲的她再次到醫院,詢問:「能不能解凍13年前冷凍的胚胎,再生一個?」人妻解凍13年前的胚胎,順利生下孩子。(圖/翻攝自微博)醫師告知冷凍胚胎沒有特別的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和新鮮胚胎也無明顯差異,人妻和老公決定嘗試用這個方法,再生一個孩子,結果順利懷孕,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確定有一枚胚胎在子宮內成功著床存活。只是,因為她屬於高齡產婦,被嚴格要求依照醫囑加強補充營養,控制體重和血糖,儘可能避免妊娠糖尿、高血壓等併發症的發生。在家人的照顧下,人妻安穩度過孕期,38周又4天時,她接受剖腹產手術,但下一個健康活潑的男嬰。雖然2個孩子相差12歲,但醫師表示都是2009年同一時間取卵受精,屬於同一批胚胎,醫學角度上來看,也算是雙胞胎兄弟。隨著中國生育政策的放寬,有愈來愈多夫妻諮詢如何解凍冷凍胚胎。醫師指出,冷凍胚胎的儲存期限,理論上是沒有限期,但由於長期凍存可能帶來生育風險和社會倫理問題,專家共識建議保存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人口學會副會長「人口紅利仍在」
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這組統計數據引發輿論熱議。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中新社專訪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解讀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在消失?這個負增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又如何找到新機遇?等議題。「負增長」後,中國人口紅利仍在中新社記者:「人口負增長」意味著什麼?中國會不會就此正式進入「長期人口負增長」週期?杜鵬:人口負增長是指總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這一標誌性轉變,其源於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就下降到了2.1,2.1也被稱作世代更替水平,即低於更替水平就相當於已經踩下了人口增長的剎車,或早或遲就會出現人口負增長。因此,中國人口負增長起因於30年前,只是到了2022年,直觀的數據才顯示出真正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它還伴隨著出生人口首次少於1000萬這一事件。觀察歷史,1963年中國出生人口接近3000萬,10年前都還在1500萬人以上,2022年降到了956萬。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可能都要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只是速度快慢問題。中新社記者: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在人口結構中曾獲得哪些好處?「人口紅利」是不是真在消減?杜鵬:中國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口紅利是經濟學概念,它不僅取決於人口結構,更關鍵的因素是能不能充分利用人口機會窗口。改革開放前,中國勞動力就非常豐富,但這並不是後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本身充分釋放了中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優勢,這才創造了人口紅利。我們說如今人口紅利依然存在,基於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國勞動力數量仍然非常龐大。到2022年,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8.76億,規模依然龐大。其二,中國在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中國8億多勞動力中,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增長到近11年。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076萬,而中國一年新增就業人口在1300萬人左右,如果實現充分就業,絕大多數新增就業人口都是高教育素質人口。我們的勞動力數量可能在未來一些年出現緩慢下降,但勞動力素質在提高,這給我們充分利用龐大的高素質勞動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其三,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體制機制在進一步完善,可以不斷促進勞動力供給和就業需求更好匹配。促進城鎮化過程中,農業剩餘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到城鎮,實現了更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因此,必須看到,我們依然有龐大的勞動力隊伍,有更好的勞動力素質結構,有更完善的機制使高素質勞動力更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所以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政策放寬,為何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中新社記者:去年8月,大陸國家衛健委曾刊文談到,低生育率成為影響中國人口均衡發展的最主要風險。這裡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些?杜鵬:人口負增長後,一方面人口總量特別是勞動力數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在老齡化,特別是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趨勢。「少子」是人口負增長最主要動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關注未來幾十年中,生育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這個「提升」不是恢復到一、二十年前的狀態,而是首先使它不再進一步下降,同時,使有生育意願的人們能夠充分實現生育意願。導致出生人口減少的相關因素,如果我們不能夠在未來5-10年盡快解決,可能人口負增長就會進入加速過程。而從長期來說,雖然人口增長總會進入到一個負增長階段,但我們還是要力爭生育率不出現急劇下降,不出現出生人口數量長期低迷,這樣才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不斷調整優化生育政策,釋放生育潛力。那麼,政策調整後,出生人口為何不升反降?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了?杜鵬:生育率下降背後有多方面因素。第一,社會保障普及後,養老不再僅依靠子女,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第二,醫療衛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在提高。如今,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8.2歲,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已經超過80歲,這也對生育水平產生了影響。人口結構變化以後,年輕的育齡人口在減少,所以在同樣出生率的情況下,每年生育的人數也在減少。第三,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中國女性就業率非常高,女性要去平衡生育和職業發展的關係。第四,教育水平在提高。我們常說教育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趨於下降,這裡有觀念的變化。同時,教育時間延長,初婚初育年齡也隨之推遲,職場女性在生育方面付出的代價會更高,這也會導致生育人口數量下降。綜合來看,育齡婦女人數在減少,初婚初育年齡在推遲,離婚率、不婚率也在提高。同時,年輕人也會遇到工作和生育之間平衡的難題。這些因素疊加,使得2022年的出生人口數創下了新低。「量的優勢」與「質的優勢」中新社記者:當「少子老齡化」成為常態,人口結構的「一減一增」之間,中國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杜鵬:中國在進行全面的準備。早在2006年,國家層面就已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此後又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將「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放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部分進行部署。從實踐來看,這些年我們也在不斷探索解決「一老一小」難題,諸如不斷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進教育公平等,減輕年輕人在孩子擇校、課外輔導等方面的焦慮或撫育成本。此外,養老措施發揮作用與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關。家裡的第一個孩子,一般老人會照看,如果第二個孩子還讓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時間全部用來為子女照看孩子,這就提出新挑戰:老人是否願意幫助子女承擔撫養責任。跟養老一樣,這裡會涉及很多社會保障問題,怎麼促進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麼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年輕人優待,怎麼解決老年人的異地醫保問題等等,這些方面國家一直在不斷完善相關措施。當然,政策路徑上已非常清晰,但政策落地實施,還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夠看到真實成效。中新社記者:應對「少子老齡化」,國際上不少國家已有探索,我們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哪些經驗或教訓?當前,最需要做的是什麼?杜鵬:近年來,我們也在借鑒一些國家鼓勵生育的相關措施。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需要做的,一是戰略重視,要從戰略上關注和促進生育率的提升或穩定;二是綜合施策,不能單從某一方面著力;三是博採眾長,不同國家的好經驗,要結合自身國情進行取捨借鑒。歸根到底,中國還是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中新社記者:最近,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談到,通過提高個體勞動者的生產率來解決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問題。中國人口從「量的優勢」到「質的優勢」轉變,需要在哪些方向重點著力?杜鵬:首先要明確,我們不是擔心人口負增長導致勞動力不夠用了,而是更關注龐大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勞動力群體,能不能獲得與自己相匹配的就業崗位,使勞動力供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緊密結合。當然,與此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方式也會越來越關注於靠技術密集型產業去促進未來的發展。羅奇的觀點也非常重要,他強調個人要素、全要素的生產,也就是我們不能簡單比較勞動力數量,更要比的是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結構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模式。中國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機遇?中新社記者:聯合國的人口預測稱,印度將在今年4月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如何找到機遇?杜鵬:人口數量第一、第二,本身沒有優劣可言,我們沒必要過分關注人口規模排第幾,而更應關注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更有利,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否在持續提高,更應關注人口結構變化會帶來哪些優勢與挑戰。優勢方面,無論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還是人口城鎮化進程,與印度相比,我們都高得多。挑戰方面,我們的生育率較低,人口老齡化較快,也意味著在社會保障方面,要花更大力氣去提升生育水平,解決托育養老問題、教育公平問題、地區間城鄉間差距問題等等。因此,不必拘泥人口數量的排名,我們必須看到過去40年,特別是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從而利用自身優勢和發展勢能,立足人口國情,去走好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義大利小鎮求居民 永久定居就送98萬搬家裝潢費
義大利普利亞地區的普雷西切(Presicce)當地陽光明媚、風景如畫,但卻少有居民居住,在與旁邊的小鎮阿誇里卡德爾卡波(Acquarica)合併後,這個小鎮的占地達到42平方公里,但當地居民人數只有9000人之多。目前當地為了吸引民眾搬遷到這,推出了「 Welcome to Presicce-Acquarica」,民眾只需要購買當地的閒置空屋並且永久定居下來,政府最高就會支付3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98萬元)的搬家裝潢費用補償。根據《CNN》報導指出,當地的閒置房屋大多都建造於1991年之前,售價為2.5萬歐元(折合新台幣約82萬元)起跳,但這些房子也因為長久的荒廢,勢必要面臨大量的翻修工程。但只要建成入住之後,不僅能拿到當地政府的補助款相,同時也能被義大利薩輪托(Salento)的大自然包圍,同時也能享受到萊卡(Santa Maria di Leuca)的亮麗海景。當地議員帕萊斯(Alfredo Palese)受訪時表示,其實當地的建築物充滿著歷史與藝術的氣息,但這個老城區卻逐漸被閒置下來,我們希望能透過這項措施,讓當地再次活躍起來。而帕萊斯也解釋了補助款的用途,願意購買當地閒置住宅的人,最高可以獲得3萬歐元的補助款,其中一部分是補助房屋的購買費用,另一部分是用於重新設計與裝潢的費用。報導中也指出,普雷西切其實並非是農村小鎮,小鎮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在文藝復興時期因為廣植橄欖樹與生產橄欖油,甚至被稱之為「綠金之城」。而在與誇里卡德爾卡波合併後,當地的面積達到42平方公里(相當於台北市內湖區與大安區總和大小)。而目前當地市政府除了會祭出搬遷優惠外,同時還計畫更多稅收優惠、獎勵生育政策,希望能帶動整個小鎮的發展。
探望元旦寶寶 張善政:未來第2胎、第3胎加碼補助
今年桃園市誕生77位元旦寶寶,國民黨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日前往恭賀新生兒父母並探視元旦寶寶。張善政表示,在自己的政見中有鼓勵生育政策,包含生第2胎、第3胎加碼補助等,在預算科目都有了,等上桃園市議會審議通過,數目做一些微調不是問題。張善政指出,原來的預算都已經有科目,與營養午餐或老人三節禮金都是在同一類底下,也是原來都已經有的預算,未來預算的規模會再加多一點,只要在桃園市議會的配合之下實施應該沒有問題,像今天探視的第一對父母就是在元旦生下第二胎,理論上就已經可以適用加碼。桃園市衛生局指出,今年桃園市共計出生77位元旦寶寶,相較2022年的101位少了24人。而今年的元旦寶寶中,男寶寶有36人、女寶寶41人,其中也有一對龍鳳雙胞胎在林口長庚醫院出生,而今年最早出生的元旦寶寶則是凌晨12點15分在敏盛綜合醫院出生。
北市三強舌戰2/蔣萬安與陳時中以補助強化生育率 黃珊珊主張給女性友善托育環境
三位民調較高的台北市候選人無黨籍的黃珊珊、國民黨蔣萬安和民進黨陳時中辯論會落幕,針對市政的社會住宅和提高生育政策,蔣陳主張以補助強化政策面的推展,黃珊珊則不完全認同,她強調提供女性一個友善的生養托育環境。針對少子化的趨勢,可提升台北市出輕人的生育意願,蔣萬安提出將現行第一胎生育獎勵金從2萬元提高到4萬元,最高補助到第三胎可獲5萬元獎勵金,而且社會住宅提以優先提供給生兩胎的小家庭入住,並且享有租金8折優惠,並增加私立幼稚園補助到5萬元;至於社宅興建的部分,蔣萬安表示北市近4年遷出人口高達30 萬人,其主因是高房價,因此主張提供租金補貼、保留更高的社宅戶數比例,提供給40歲以下青年,曾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說,要配合中央的「0到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擬增加人工生殖和冷凍胚胎補助,以及坐月子補助3.6萬元。他還強調,上任後會積極蓋社宅,要將社宅租金降低10%,並主張居住正義比財政紀律更重要。相較於蔣萬安和陳時中的補助構想,黃珊珊認為政策推展不能老是一直發錢,而是提供一個友善托育環境讓年輕女性願意生、才敢養,托嬰中心及幼園若有安心的工作環境且獲得合理報酬,就會產生好的托育品質,放心托育父母也才會更願意生。黃珊珊進一步說,中央當初宣稱的社宅政策至今只有2案在去年底開工,總共只有460戶,進度十分緩慢,然而陳時中竟稱未來4年要與中央合作興建社宅萬餘戶,顯得相當不切實際。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指出,合理報酬、安心工作打造出友善的托育環境,才能讓民眾放心托育,年輕女性才會願意生育。(圖/報系資料照)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則認為,黃珊珊有曾經執政的優勢,對 於於市政方面的細節相當瞭解,但由於被藍綠夾殺,顯得有點患得患失,優勢並沒有表現出來。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蔣萬安競選發言人李德維也指出,或許是因黃珊珊過去擔任很長一段時間的市議員和3年的副市長,以致於會拘泥在細節說明的部分上。民眾黨內人士認為,由於黃珊珊明白執政困難的點,才會想在細節上面去闡述多一點,若要說黃珊珊談及過多細節或稍嫌保守,但這反而是去凸顯她確實瞭解執政上有其窒礙難行之處。該人士也坦言,根據觀察他認為蔣萬安和陳時中的政見多為貼補性的較多,沒有真正在經營時當然會覺得執政很容易,以為要盡量去撒更多資源,而黃珊珊有過執政實務經驗,知道資源是有限的,因此相較起來才更偏保守。民進黨立委張其祿表示,黃珊珊確實是嫻熟市政,但同時也承接了目前執政上的狀況,某些部份很難不成為包袱,包括整體台北市結構上的問題,比如少子話、高房價,這在處理上不是市政層級就能解決;另外,即使黃珊珊對外稱社宅是台北市蓋的最多,但是客觀事實還是會面臨台北仍是高房價的核心區,對於黃珊珊而言,這包袱是沉重的。另外在外界關心的大巨蛋爭議處理上,黃珊珊也藉機說明一句話「國民黨的弊案、柯文哲市府善後、民進黨卡關」註解,北市府在馬英九時代將248億的土地用0元權利金讓出給廠商BOT,她在副市長卸任前即完成重新議約,拿回本應該得到的權利金,未來大巨蛋開始營運後將獲得其每天千分之六的營收;至於停工問題,黃珊珊說明是因遠雄未按圖施工,接下來必須完成變更設計才得以復工,並指出這都會經內政部等單位審查,在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才會讓其復工,北市府也才會讓大巨蛋營運。黃珊珊再強調,此為國民黨的弊案、柯文哲市府善後,中間停工完全是為了市民安全,並沒有任何問題。被問及大巨蛋爭議,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以一句「國民黨的弊案、柯市府善後」道盡無奈,也表示自己在卸任前已完成和遠雄重新議約,結束不平等合約。(圖/報系資料照)
除周玉蔻又有人扯他其實不姓蔣而姓郭? 蔣萬安這樣回應
媒體人周玉蔻指前中姐張淑娟捲入蔣孝嚴緋聞案,引發極大爭議,周玉蔻先曾曾加碼爆料,指蔣萬安祖父是郭禮伯將軍,蔣萬安應該叫「郭萬安」,曾經陪同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召開記者會的作家黃清龍,昨日也在呼應周玉蔻說法,指郭禮伯將軍其實才是蔣萬安祖父。對此,蔣萬安今天再度被媒體問到對身世的看法時,看來情緒,已從昔日的無奈、憤怒轉為比較能夠釋懷,甚至還主動帶著微笑反問媒體,是否想問他是不是該叫「郭萬安」?媒體點頭後,他還「呵呵」了兩聲。蔣萬安停頓幾秒後表示,沒有任何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每個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決定自己的未來,「姓章或姓蔣不重要」,愛台灣原本就是他的DNA,台灣是一個民主成熟的國家,他也認為台北市民關心的不是他的家族史,而是台北市未來的發展。蔣萬安今天舉行「友善動物 共好城市」政策發佈會,並接受媒體聯訪。記者會現場有好幾位寵物主人帶著自己的心愛寵物亮相,而在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台北,不少民眾改養寵物,「寵物議題」似乎比蔣萬安先前曾提出的「重金獎勵生育政策」更引發市民關心,不少媒體也問蔣會如何落實,包括他所提出包括擴大寵物公車、漸進式的讓北市民能帶著寵物、更方便更友善的搭乘台北大眾捷運工具出遊,提高市民對寵物友善的意識等作法,蔣萬安也詳細回答。此外,對於立院各委員會即將正式開始運作,蔣萬安是否會請假參選?他表示,立法院是他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場域,他不會放棄為民眾發聲、監督政府的責任與機會,也會透過質詢、問政關心市民權益,解決市民問題。針對周玉蔻昨日曾揚言要到法院告蔣萬安,但今日又臨時不提告,蔣萬安說,台北市民其實看得很清楚,究竟是誰利用媒體公器不斷抹黑抹紅其它人,甚至毀人名節,他不會畏懼類似為護航陳時中而進行的惡質選舉操作手法,也呼籲周玉蔻儘快向曾被他傷害的人澄清道歉。
政府未把「高工時、高房價」納少子女對策 審計部批:方向錯誤
為挽救低生育率,政府2018年起推動少子女化對策計畫,但總生育率較10年前,從1.40人下降至0.98人,不升反降。審計部報告指出,政府投入高額預算應對少子女對策,未把未婚年齡延後、高工時、高房價等問題納入對策,方向錯誤,導致年輕人都快養不活自己,根本不敢結婚,更不敢生小孩。行政院從2018年起推動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預計至2024年總計投入4851億餘元,計畫內容包含0至6歲全面照顧、友善家庭的就業職場對策、兒童健康權益與保護、友善生養等4大面向。審計部報告指出,少子女化對策措施實質減輕家長育兒經濟負擔,但對已婚者增加生育胎數、未婚者選擇婚育具體注意尚缺乏實證分析,不利措施滾動檢討與調整,職場高工時、教養憂慮、經濟及扶老負擔降低婚育意願,促進國人婚配機會策略尚難產生顯著效果。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3月公布「國人婚育意願大調查」,逾8成受訪者同意「低薪、高房價」讓人不想婚不想生,這是提升婚育意願最不可忽視的因素。審計部直指,政府少子女化對策計畫未整合政府因應低薪、高房價等對策納入計畫整體考量,建議政府研議交由專責機構或投入資源進行實證分析與研究,促使政策研擬與施行,契合民眾婚育誘因,以提升總生育。今年正逢選舉年,隨著投票日逐漸逼近,行政院近期頻頻釋出政策利多,像是擴大租金補貼、育兒津貼8月起提高至第一胎每月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以上7000元等,蘇貞昌日前更喊出擴大不孕補助預算沒有天花板。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支持擴大育兒津貼鼓勵生育政策,但推出的時間點不對,不能每到選舉才想到要大撒幣照顧人民。民進黨執政慣用伎倆,就是平常不做,等到選舉要到才釋放利多,像2018年地方選舉,政院釋出約5000億政策利多,結果選舉仍慘敗,可見已被民眾看破手腳,不一定有效。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說,每逢選舉年,政府拚命加碼,這就是政治景氣循環,沒把錢花在刀口上,買票式政策選民都看在眼裡,也漸漸無感,如果只會大撒幣綁樁,最後還是得自行承擔後果。
8月上路!育兒津貼加碼「最高領7千」 蘇揆再拋利多政策
行政院昨天表示,8月開始,育兒津貼將再加碼1500元起,第一胎每月5000元、第二胎6000元、第三胎以上7000元。另外,就讀公共化、準公共化幼兒園的學費,也將降到3000元以下,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對此,在野黨立委炮轟,蔡政府為了拚年底選舉大撒幣,缺乏整體配套規畫,完全不顧債留子孫的後果。教育部昨天在行政院報告「少子女化對策成果報告 0至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政策,院長蘇貞昌在會中表示,明年政府將投入近千億元,除大幅提高預算,也透過修法、調整政策,跨部會減輕育兒家庭負擔,達到「增名額」、「減負擔」及「加津貼」的政策目標。教育部指出,8月起家長自己帶或就托未加入準公共的私立托嬰中心、私立幼兒園的小朋友,第1胎育兒津貼每月從現行3500元提高至5000元,第二胎從現行4000元提高至6000元,三胎以上從4500元調高至7000元。學費降低加碼部分,針對就讀公共化及準公幼兒園的2至6歲幼兒,今年8月起就學費用再降低,家長每月最多只要繳3000元。2歲以下的幼兒送去公共化托嬰中心、社區家園,和準公共托嬰中心和保母,每個月托育補助再加1500元,第2胎、第3胎以上、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的補助再增加。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指出,擴大育兒津貼鼓勵生育政策方向支持,但政策推出的時間點不對,選舉要到了,政府才到處撒幣丟出利多,甚至可能只是短期方案,缺乏整體配套規畫,顯見民進黨政府平時沒有人民,每到選舉前才會想到人民的需求。民眾黨立委張其祿說,這就是政治景氣循環,每到選舉前夕,政府就瘋狂撒幣釋出利多,像近期電價凍漲、擴大租金補貼、育兒津貼加碼等,都是為選舉而做,而且大撒幣政策恐會造成債留子孫,執政黨卻不管,只顧先選贏2022再說。
為解決人口多年「零成長」問題 中國多省推住房生育補貼
大陸去年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千分之一,創1978年來新低,「三孩政策」自去年8月上路後,成效也不彰。為解決人口近乎「零增長」的情況,大陸多地頒發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政策,其中許多省分推出與房價相關的生育補貼,傳遞強烈的鼓勵生育信號。為鼓勵生育,大陸不少省分將「三孩」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對於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在縣城購買房子給予4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補貼,在各中心集鎮購買商品房給予3萬元的補貼。江蘇省海安市則頒布「購房支持」政策,海安市常住居民,針對子女未成年的「二孩家庭」,給予200元/平方公尺的補貼,「三孩家庭」則給予400元/平方公尺的補貼。浙江省寧波市的鼓勵生育力度更大,自今年起,對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家庭,連續繳存住房公積金滿2年,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自住住房者,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戶提高至80萬元/戶。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則推出,在2021年5月31日之後,同一對夫婦按照大陸國家生育政策生育「三孩」的購房者,購買房屋面積90平方公尺(不含)以下獎勵10000元/套;購買房屋面積90平方公尺至140平方公尺獎勵12000元/套;購買房屋面積140平方公尺(不含)以上獎勵14000元/套。對於如何根本解決大陸人口生育問題,大陸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要讓大陸民眾放開「思想包袱」去生育,具體有4個方面,包括:第一,提供經濟支持,以減輕父母撫養孩子的負擔,包括現金獎勵、撫育津貼、教育津貼、稅收減免等;第二,減少父母(特別是母親)工作和家務勞動時間安排方面的衝突,透過增加帶薪產假、帶薪育兒假或臨時假、無薪育兒假、父親假等方式來解決問題。第三,為子女入托入學創造便利,著力增加各類學期教育及義務教育階段的服務供給,在職場內設立育兒設施等;第四,積極推動住房福利的普及,並在改善孕期與母嬰保健服務、加大對生育困難人群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