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觀
」懷孕20周不自知「2年內引產2次」 專業醫感嘆:請珍惜生命的可貴
隨著社會的變遷,不少舊時的觀念都有發生改變,就連生育觀念也是。婦產科醫師王樂明日前就發文表示,近期產房裡的生產數量減少,但引產的案例卻變多了,他也分享了兩個讓他印象深刻的案例。婦產科醫師王樂明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身為婦產科醫師的他,近期開始感慨「時代變了,觀念也變了」,他分享了本周產房內的2起案例,第一個案例是一位懷孕29週的女性,因為胎兒腦室持續擴大,後續也發現胎兒有心臟問題。該名女性是在週三發現胎動變少後緊急就醫,但檢查時胎兒已經沒有心跳,不得不進行引產手術。王樂明醫師認為,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對這個家庭最好的結果。第二個案例則是涉及一位20幾歲的女性,王樂明醫師描述其為第二次懷孕,在懷孕20週時決定終止妊娠。之所以會拖到二十周,是因為該名女子月經不規律,所以對於自己懷孕一事毫不自知,直到20週才發現。王樂明醫師也提到,該名女子去年也曾懷孕過,當時就選擇引產。雖然曾建議他做避孕措施,但該名女子並沒有回應。王樂明醫師認為,如果在沒有足夠條件和準備的情況下生下小孩,對小孩的傷害可能更大,因此終止妊娠或許是對她最好的選擇。第三個案例則是一對情侶,女方未成年懷孕12週,男方已成年。在雙方家長的商量下,他們決定不要這個小孩。男方在病床前牽著女友的手,足以顯示出他們的感情,但男方也將面臨法律責任。王樂明醫師解釋,在台灣法律中,即使雙方同意,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性行為仍需負法律責任。第四個案例是一位懷孕12週的女性,該名女性原本是要準備領取媽媽手冊,結果發現寶寶已經沒有心跳了,所以前來醫院準備進行引產。王樂明醫師解釋,其實引產過程就像正常分娩,只是聽不到小孩出生時的哭聲。王樂明醫師感嘆的表示,有些人想要的卻很難得到,那些不在意生命的卻無所謂的感覺,或許自己的言詞夾雜著一點情緒,有時候想想幫那些明明可以正常生育的人引產這麼做是不是害他們變本加厲了?但又換個角度想,如果這些沒有經濟能力,又或者單親在未來碰到另一半會不會又像社會新聞案件那樣?王樂明醫師最後也提到,真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做足避孕措施,珍惜生命的可貴。後面他也提到,目前終止妊娠的方式包括口服RU486(適用於8週以內),流產手術(8-11週),以及引產(12週以上至24週或大於24週胎死腹中)。每種方法都有其風險和適用範圍,需要慎重考量。
台灣將遇經濟危機 東亞4國高齡化衝擊競爭力…這國家人口將暴崩11億
東亞4大經濟體日本、韓國、台灣及中國大陸,分別在二戰後與冷戰後創下經濟奇蹟,但持續下探的出生率及人口數,正侵蝕乃至威脅這4大經濟體的未來競爭力。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 )研究員易富賢(Yi Fuxian)直言,這趨勢已無法靠提升出生率來挽救。據《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來自大陸湖南並長期關注中國人口問題的易富賢指出,東亞地區出生率全球最低,其中4大經濟體的出生率排名世界墊底,日本1.36、中國1.0、台灣0.85、韓國0.7。人口結構萎縮、高齡化加劇導致勞動力減少、扶養比上升、公共服務及退休金面臨的壓力提高,正威脅這4大經濟體的長期競爭力,且光靠提升出生率來反轉頹勢幾乎是不可能的。易富賢認為,該4大經濟體非常重視教育的文化、晚婚晚生、城市人口密度高,造成高房價及高生活成本,像環環相扣的連鎖效應影響人口及出生率,其中中國大陸又多了「一胎化政策」的歷史因素。1980年至2016年的一胎化政策改變了中國人生育觀,北京結束該政策同時,也推出減少學費、改善生育保險、育兒津貼、住房優先等措施鼓勵生育,但易富賢悲觀認為,中國正步上日本昂貴且無效的挽救出生率後塵。處於「未富先老」的大陸缺乏足夠財源跟上日本過去腳步,且中國已連續7年死亡數高於出生數,2023年人口再度下降,若趨勢不變,中國老人人口將在21世紀中葉暴增1倍以上。易富賢預測,中國出生率「難保0.8」,當前有14億人口的大陸,2050年人口將低於10.2億,22世紀的2100年低於3.1億。全球出生率最低的韓國,政府斥資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補貼新手媽媽及大家庭,措施有現金及提供不孕症治療、兒童照護,部分私人企業也獎勵員工生育,如建築業巨擘Booyoung Group提供每名新生兒(約新台幣24萬元)獎勵。易富賢在提到移民是刺激人口成長方式時,表示台灣出生率雖然持續下降,但拜移民增加所賜,台灣2023年人口反而增加15.5萬人。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人口學會副會長「人口紅利仍在」
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這組統計數據引發輿論熱議。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中新社專訪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解讀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在消失?這個負增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又如何找到新機遇?等議題。「負增長」後,中國人口紅利仍在中新社記者:「人口負增長」意味著什麼?中國會不會就此正式進入「長期人口負增長」週期?杜鵬:人口負增長是指總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這一標誌性轉變,其源於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就下降到了2.1,2.1也被稱作世代更替水平,即低於更替水平就相當於已經踩下了人口增長的剎車,或早或遲就會出現人口負增長。因此,中國人口負增長起因於30年前,只是到了2022年,直觀的數據才顯示出真正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它還伴隨著出生人口首次少於1000萬這一事件。觀察歷史,1963年中國出生人口接近3000萬,10年前都還在1500萬人以上,2022年降到了956萬。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可能都要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只是速度快慢問題。中新社記者: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在人口結構中曾獲得哪些好處?「人口紅利」是不是真在消減?杜鵬:中國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口紅利是經濟學概念,它不僅取決於人口結構,更關鍵的因素是能不能充分利用人口機會窗口。改革開放前,中國勞動力就非常豐富,但這並不是後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本身充分釋放了中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優勢,這才創造了人口紅利。我們說如今人口紅利依然存在,基於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國勞動力數量仍然非常龐大。到2022年,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8.76億,規模依然龐大。其二,中國在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中國8億多勞動力中,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增長到近11年。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076萬,而中國一年新增就業人口在1300萬人左右,如果實現充分就業,絕大多數新增就業人口都是高教育素質人口。我們的勞動力數量可能在未來一些年出現緩慢下降,但勞動力素質在提高,這給我們充分利用龐大的高素質勞動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其三,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體制機制在進一步完善,可以不斷促進勞動力供給和就業需求更好匹配。促進城鎮化過程中,農業剩餘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到城鎮,實現了更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因此,必須看到,我們依然有龐大的勞動力隊伍,有更好的勞動力素質結構,有更完善的機制使高素質勞動力更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所以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政策放寬,為何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中新社記者:去年8月,大陸國家衛健委曾刊文談到,低生育率成為影響中國人口均衡發展的最主要風險。這裡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些?杜鵬:人口負增長後,一方面人口總量特別是勞動力數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在老齡化,特別是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趨勢。「少子」是人口負增長最主要動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關注未來幾十年中,生育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這個「提升」不是恢復到一、二十年前的狀態,而是首先使它不再進一步下降,同時,使有生育意願的人們能夠充分實現生育意願。導致出生人口減少的相關因素,如果我們不能夠在未來5-10年盡快解決,可能人口負增長就會進入加速過程。而從長期來說,雖然人口增長總會進入到一個負增長階段,但我們還是要力爭生育率不出現急劇下降,不出現出生人口數量長期低迷,這樣才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不斷調整優化生育政策,釋放生育潛力。那麼,政策調整後,出生人口為何不升反降?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了?杜鵬:生育率下降背後有多方面因素。第一,社會保障普及後,養老不再僅依靠子女,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第二,醫療衛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在提高。如今,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8.2歲,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已經超過80歲,這也對生育水平產生了影響。人口結構變化以後,年輕的育齡人口在減少,所以在同樣出生率的情況下,每年生育的人數也在減少。第三,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中國女性就業率非常高,女性要去平衡生育和職業發展的關係。第四,教育水平在提高。我們常說教育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趨於下降,這裡有觀念的變化。同時,教育時間延長,初婚初育年齡也隨之推遲,職場女性在生育方面付出的代價會更高,這也會導致生育人口數量下降。綜合來看,育齡婦女人數在減少,初婚初育年齡在推遲,離婚率、不婚率也在提高。同時,年輕人也會遇到工作和生育之間平衡的難題。這些因素疊加,使得2022年的出生人口數創下了新低。「量的優勢」與「質的優勢」中新社記者:當「少子老齡化」成為常態,人口結構的「一減一增」之間,中國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杜鵬:中國在進行全面的準備。早在2006年,國家層面就已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此後又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將「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放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部分進行部署。從實踐來看,這些年我們也在不斷探索解決「一老一小」難題,諸如不斷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進教育公平等,減輕年輕人在孩子擇校、課外輔導等方面的焦慮或撫育成本。此外,養老措施發揮作用與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關。家裡的第一個孩子,一般老人會照看,如果第二個孩子還讓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時間全部用來為子女照看孩子,這就提出新挑戰:老人是否願意幫助子女承擔撫養責任。跟養老一樣,這裡會涉及很多社會保障問題,怎麼促進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麼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年輕人優待,怎麼解決老年人的異地醫保問題等等,這些方面國家一直在不斷完善相關措施。當然,政策路徑上已非常清晰,但政策落地實施,還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夠看到真實成效。中新社記者:應對「少子老齡化」,國際上不少國家已有探索,我們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哪些經驗或教訓?當前,最需要做的是什麼?杜鵬:近年來,我們也在借鑒一些國家鼓勵生育的相關措施。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需要做的,一是戰略重視,要從戰略上關注和促進生育率的提升或穩定;二是綜合施策,不能單從某一方面著力;三是博採眾長,不同國家的好經驗,要結合自身國情進行取捨借鑒。歸根到底,中國還是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中新社記者:最近,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談到,通過提高個體勞動者的生產率來解決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問題。中國人口從「量的優勢」到「質的優勢」轉變,需要在哪些方向重點著力?杜鵬:首先要明確,我們不是擔心人口負增長導致勞動力不夠用了,而是更關注龐大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勞動力群體,能不能獲得與自己相匹配的就業崗位,使勞動力供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緊密結合。當然,與此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方式也會越來越關注於靠技術密集型產業去促進未來的發展。羅奇的觀點也非常重要,他強調個人要素、全要素的生產,也就是我們不能簡單比較勞動力數量,更要比的是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結構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模式。中國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機遇?中新社記者:聯合國的人口預測稱,印度將在今年4月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如何找到機遇?杜鵬:人口數量第一、第二,本身沒有優劣可言,我們沒必要過分關注人口規模排第幾,而更應關注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更有利,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否在持續提高,更應關注人口結構變化會帶來哪些優勢與挑戰。優勢方面,無論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還是人口城鎮化進程,與印度相比,我們都高得多。挑戰方面,我們的生育率較低,人口老齡化較快,也意味著在社會保障方面,要花更大力氣去提升生育水平,解決托育養老問題、教育公平問題、地區間城鄉間差距問題等等。因此,不必拘泥人口數量的排名,我們必須看到過去40年,特別是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從而利用自身優勢和發展勢能,立足人口國情,去走好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劉雨柔離婚後曝「生育觀不同調」 苦嘆凍卵求子:每日扎針吃藥忍受副作用
藝人劉雨柔2017年與「格鬥選手」老公Jeff(黃育仁)結婚,上月雙方無預警透過臉書發出離婚聲明,結束近6年的婚姻關係,除了在個性方面難以磨合,兩人對於生育觀也不同調,她也發文分享自己的凍卵過程,也說「嘖嘖~我相信很多女生都懂,這個過程是多麼的咬牙」,引來粉絲刷一片愛心。 劉雨柔分享過去凍卵的辛苦。(圖/翻攝自劉雨柔臉書) 從劉雨柔的社群平台可見,她PO出多張生活照,並喊話「女人不只辛苦,而且偉大」,今年初,劉雨柔曾發文分享自己凍卵的過程,同時歷經噁心、嗜睡、嘔吐,小腹隆起等歷程,「約莫是在今年一月的時候吧,我做了這個重要的決定,最後的日子選在過年前,決定來個正面對決」。劉雨柔年初宣布凍卵成功。(圖/翻攝自劉雨柔臉書)劉雨柔發文回憶這段求子路,也說「現在想想那段凍卵的過程,每天在自己身上扎針、吃藥,忍受副作用」,原來,兩人離婚前,黃育仁想要孩子,劉雨柔卻還沒有規劃,即便年初時凍卵,最後還是決定分手。對此,劉雨柔還表示,「嘖嘖~我相信很多女生都懂,這個過程是多麼的咬牙」,也引來粉絲刷一片愛心,也有不少粉絲喊話「辛苦了」,但也有不少粉絲把焦點放在劉雨柔的穿搭。
為生兒子「連拚8胎」才中! 工人爸10年後收到「1142萬天價罰單」哭了
東方社會對於生育觀念向來較為「重男輕女」,這個觀念時至今日,仍未被全面打破。住在大陸四川的劉姓男子,與妻子婚後連生7胎女兒後,才成功生下兒子,結果身為「八寶爸」的他,竟在10年後,收到當地衛健局,對他徵收社會撫養費,累計金額折合新台幣約1142萬元。收到這麼「天價」的罰單,讓他看到快崩潰,而安岳縣衛健局24日回應表示,會撤銷徵收決定書。據大陸《界面新聞》等媒體報導,劉男一直生活在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所以「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他所居住的地方,仍非常流行。儘管在他處於的生育年紀,有奉行政府的「一胎化政策」,但為了生育一個男孩,劉男從1990年代開始,一路到2009年,總共生了7個孩子。而生到第8個小孩,才盼來兒子;而他的第8個孩子,是在2010年4月22日所生的。當地政府表示,在此之前,承辦人員也曾對劉男進行過調查,但他態度一直不願意配合,加上後來當地曾發生過幾次大淹水,鄉政府有關劉男「超生」的資料被損壞,因此遲遲沒有對劉男徵收社會撫養費。且劉男與妻子常年在家務農,經濟狀況不好,加上生了這麼多小孩,也無力繳納社會撫養費。後來安岳縣衛健局政策法規股的相關負責人,本月24日晚表示,由於被法院裁定適用法律錯誤,三份徵收決定書已被撤銷。目前正依據新修訂的《四川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重新作出徵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