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出血
」 孕婦 血崩 生產 剖腹產 產後出血機率僅百萬分之一!陸雙子宮婦女「左右各懷一胎」 近日順利生產母子均安
近日,中國出現一起極其罕見的產婦案例,一名患有先天雙子宮畸形的李姓婦女,今年1月發現自己懷孕,不但懷上了龍鳳雙胞胎,而且還是左右子宮各懷一個。由於與正常妊娠相比,雙子宮中的雙胎妊娠僅有百萬分之一,因此引起醫療界關注。近日,這對龍鳳胎順利誕生,且母親也平安無事。綜合陸媒報導,「西安市人民醫院」官方微博近日發布影片,住在陝西省西安市的李女士先天患有「雙子宮畸形」,意即她生來擁有左右2個完全分離的子宮,各自有獨立的宮體、宮頸,附有各自的輸卵管、卵巢、圓韌帶、闊韌帶等。據介紹,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2側副中腎管未完全融合,因此各自發育成獨立的子宮。在雙子宮的女性中,妊娠後容易出現反復流產、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產後出血等併發症,子宮破裂、扭轉的風險也大大提高。根據陸媒指出,事實上李女士此前也曾懷孕過1次,但在27週時就因不明原因流產。2024年1月,李女士發現自己再次懷孕。根據早孕期超聲波檢測顯示,她不但懷上了雙胞胎,而且是左右子宮各懷一個。由於與正常妊娠相比,雙子宮中的雙胎妊娠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一,迄今為止國內外僅有幾例報告,成功足月分娩的更是罕見,因此這樣特護的案例引起了醫護的特別關注。在醫護人員的嚴密監護照料下,李女士在孕37週時透過剖腹產,成功誕下一對龍鳳胎,哥哥重3.26公斤,妹妹2.4公斤,且母親也平安無事,在術後第4天便成功出院。消息傳出,中國網友為這對小生命平安誕生同時,也紛紛開起了小兄妹的玩笑,「呦,還分男女宿舍」、「簡直是生來的頂級配置,2個寶寶出生前就各自住起獨棟別墅」。然而也有許多人對這樣的調侃感到不舒服,認為是拿危險的狀況開玩笑,「我同事雙子宮,流產3回才生下個男孩,太不容易了」、「我媽也是雙子宮,當時懷了2個但只能要1個,我爸媽以為我是兒子才留下了我」。
孕婦產後大出血! 醫曝「4種誘發原因」需多加注意
31歲的新手媽媽林小姐孕、產期過程平安順利,卻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休養時發生產後大出血情況,所幸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及時送往急診就醫,緊急安排生產後嚴重出血 緊急求助避危機林小姐指出,本身是經血較多的體質,懷孕期間也都遵守醫囑、定期產檢,生產後想說可以鬆一口氣,只要待在房內好好休養即可,但意外總是來得突然。「一瞬間感覺到下半身一片濕,低頭看整件褲子及地上都是血。」林小姐回憶起當下,原以為只是產後惡露、血塊自然排出,但沒想到情況會如此突然且嚴重,加上家人剛好不在身邊,房內只剩他一人,頓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房內緊急救護按鈕,讓林小姐能向產後護理之家求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留意孕產警訊 安心迎接新生命雙和醫院婦產科毛士鵬醫師指出,產後出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更是孕產婦死亡的主因之一,在產後的24小時或2周內都有可能發生,只要陰道產出血量在1小時內總計超過500ml,或剖腹產超過1,000ml的情況都算是。由於無法預期,相關醫護人員、產婦及其家人都得格外留意。而引發的主要因素有子宮收縮不良、生殖道裂傷、殘留胎盤組織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像林小姐就是子宮收縮不良的體質所導致。孕產婦死亡率不可忽視 孕期五大照護原則要牢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統計資料,2022年孕產婦死亡率達10萬分之13.1人,守護孕產安全在少子化的當下刻不容緩。雙和醫院呼籲,除留意孕期的五大照護原則「落實定期產檢、孕期均衡營養、維持孕期健康體重、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加留意早產徵兆」外,在產後護理照護方案選擇評估時,醫療資源完整度及就醫便利性也應是爸媽的關鍵考量。
31歲新手媽媽坐月子突爆大出血 緊急送醫撿回一命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31歲的新手媽媽林小姐孕、產期過程平安順利,卻在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休養時發生產後大出血情況,所幸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及時送往急診就醫,緊急安排子宮內真空吸引術促進子宮收縮及輸血,經搶救後撿回一命。「一瞬間感覺到下半身一片濕,低頭看整件褲子及地上都是血。」林小姐回憶起當下,原以為只是產後惡露、血塊自然排出,但沒想到情況會如此突然且嚴重,加上家人剛好不在身邊,房內只剩他一人,頓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房內緊急救護按鈕,讓林小姐能向產後護理之家求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林小姐表示,當初坐月子選擇在醫院的產後護理之家,除地緣關係外,最主要的考量就自身健康及新生兒的照護、方便回診檢查等就醫便利性因素。林小姐指出,本身是經血較多的體質,懷孕期間也都遵守醫囑、定期產檢,生產後想說可以鬆一口氣,只要待在房內好好休養即可,但意外總是來得突然,所幸當初有堅持這個選擇。雙和醫院婦產科毛士鵬醫師指出,產後出血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更是孕產婦死亡的主因之一,在產後的24小時或2周內都有可能發生,只要陰道產出血量在1小時內總計超過500ml,或剖腹產超過1,000ml的情況都算是。由於無法預期,相關醫護人員、產婦及其家人都得格外留意。而引發的主要因素有子宮收縮不良、生殖道裂傷、殘留胎盤組織及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像林小姐就是子宮收縮不良的體質所導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最新統計資料,2022年孕產婦死亡率達10萬分之13.1人,守護孕產安全在少子化的當下刻不容緩。毛士鵬建議,除留意孕期的五大照護原則「落實定期產檢、孕期均衡營養、維持孕期健康體重、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多加留意早產徵兆」外,在產後護理照護方案選擇評估時,醫療資源完整度及就醫便利性也應是爸媽的關鍵考量。
產後血崩危生命 剖腹搶救母子均安
依據衛生福利部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統計105-110年孕產婦死亡原因,其中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佔產婦死亡的第1位。前置胎盤又大出血 只能緊急剖腹產38歲小美是公司主管,有子宮肌瘤病史,晚婚的她因高齡不易受孕,後採試管嬰兒方式終於懷孕。然而,懷孕5個月時超音波發現有前置胎盤,約孕期8個月起,她只要走動多,就會有子宮緊繃感,甚至陰道出血,醫師雖建議少走動多休養,但她因放不下工作,選擇服用安胎藥暫緩宮縮。直到35週某天,小美睡到半夜突然覺得下半身濕濕的,一看發現整條褲子都沾滿血,緊急至國泰綜合醫院急診,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前置胎盤合併大量出血,須緊急剖腹產。好在寶寶平安出生,但隨即發現小美子宮收縮不良,且胎盤附著處及傷口出血不止,所幸經醫療團隊緊急搶救得宜,母子均安,也讓她慶幸自己在有專業設備及人員充足的大醫院生產。產後的大出血 分娩潛在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陳俐瑾醫師指出,產後大出血多發生於剛生產完24小時內的「立即性產後出血」,是一種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包括高齡產婦、前置胎盤、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高危險族群,嚴重可能造成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危及生命,醫護人員需特別謹慎留意,必要時事先做好預防及準備。為提升孕產兒安全,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積極針對妊娠、分娩和產後期間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辨識、預防以及因應措施,同時強調孕產婦及其家屬參與的重要性。
12寶媽難產死亡「尪監獄服刑」 阿嬤痛心撫養所有孩子:買更大房子
美國有一名35歲媽媽,去年聖誕節前夕在醫院產下一個男嬰,但不久後死於併發症,留下12名兒女。由於老公入獄被關,只能由她的媽媽幫忙撫養,讓人感到鼻酸。根據《CNN》、《鏡報》報導,妮姬塔(NikitaWashington)來自密西根州底特律,育有11個孩子,因為老公還在監獄中服刑,她一個人撫養小孩。去年再度懷孕,12月22日獨自到醫院進行剖腹產,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嬰,卻死於手術後的併發症,死亡證明上提到她死於「產後出血」及「多次剖腹產併發症」。妮姬塔的媽媽帕特里夏(Patricia Pouncey)難以接受,坦言她有很多問題,「我一直在問自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如果她是自然死亡,我也想知道,醫生做了什麼,我覺得很受傷很困惑」,也很後悔沒有陪女兒去醫院生產,目前家人仍在等待屍檢結果。妮姬塔的媽媽決定幫忙撫養小孩。(圖/翻攝自鏡報)報導指出,妮姬塔的孩子年紀從3個月大到19歲不等,帕特里夏思考是否可以撫養,「我已經考慮過了,我會努力讓大家住在一起,必須買一個更大的房子,因為我的房子太小了」。雖然現代醫學不斷進步,但生產對女性來說還是相當危險,美國CDC指出,孕婦死亡率正在上升,2021年每10萬孕婦救有32.9人死亡,2020年和2019年分別為23.8人和20.1人,尤其對黑色人種更嚴重,非洲裔美國產婦的死亡率為每10萬69.9人死亡,是白人婦女的2.6倍。
下班搶救3出血產婦「忙忙到深更」 台大仁醫最受不了婆媽問這問題
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因為醫術精湛,多次搶救狀況危急的孕產婦,透過臉書分享工作或生活以傳遞正能量,在社群平台上擁有不少粉絲支持。他近日在臉書透露,前天下班後,緊急接生了3名外院轉來,全是產後出血過多的孕婦,他一路忙到昨晚凌晨才回家,有感而發表示:「生小孩從來都不是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同時坦言平常看診時,最受不了陪診婆媽問他:「(自然生、或剖腹)會不會有風險?」。施景中昨深夜發文提到,他前天下班後,搶救3名來自院外轉來的孕婦,這3名全都是產後出血過多,「,一個還做了血管栓塞、送入加護病房」,其中一人連2胎都用了Bakri 水球來止血,而他一路忙到凌晨,「幸好都平安渡過了」。而昨天早上,施景中搶救完3名產婦後,緊接著又看診,雖只掛43名孕婦,但因為轉診的病人不少,他一路也是看到下午,才把所有的病人看完。而在結束忙碌的工作後,昨天深夜他有感而發表示,身為第一線迎接、搶救生命的婦產科醫師,他總是認為,「生小孩從來都不是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請陪同看診的婆婆媽媽,不要再問我「(自然生、或剖腹)會不會有風險?」這個問題了。施景中強調,即使醫學再怎麼進步,生產過程變化莫測,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他表示,「如果有哪一種完全沒風險的生產方式,我一定來推廣。」
生孩用力7小時!孕媽「子宮軟掉」爆血5hrs 人夫拒手術…醫聽理由傻眼
生兒育女是為了孕育愛的結晶,但女方必須懷胎10月,生產過程也相當辛苦,期間還得面對各種突發狀況,無疑是種折磨。振興醫院婦產部醫師李偉浩近日在節目中透露,過去一名34歲孕婦努力7小時生下寶寶,因長時間出力導致「子宮軟掉」大出血,誰知丈夫為了生下一胎,不願讓妻子拿掉子宮,讓醫護人員傻眼。李偉浩日前在《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節目中分享收治個案,該名孕婦當時整整經歷7小時,好不容易產下一名3700公克重的寶寶,但她因為長時間用力,「子宮已經整個軟掉了」,下體也開始大量出血,即便投入大量藥物幫助子宮收縮仍無效,考量到患者安危,自己只好建議考慮摘除子宮或血管栓塞止血。沒想到,患者丈夫一聽馬上拒絕,理由是「現在才第一胎,將來還要生第二個」;由於家屬不同意,李偉浩只好先將產婦的子宮動脈塞住,然而5小時後仍未能止血,後來又改用擴張氣球塞住子宮,情形仍未見改善,眼見患者已出血超過3000c.c.,狀況相當不樂觀,他只好再度找家屬協調,建議摘除子宮保命。李偉浩在節目分享個案。(圖/翻攝自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YouTube頻道)誇張的是,即便妻子生命有危險,人夫仍堅持不能摘掉子宮,甚至回應「你們可以輸血,如果缺血你就輸血輸回去啊!」醫師解釋,女性全身約4000多c.c.血液,大量輸血除了可能引起排斥,還有低血鈣風險,嚴重時會造成心臟停止;若失血過多,還可能因凝血功能下降,進一步引發全身瀰漫性出血。經過醫師細心解釋,加上產婦的心跳及血壓開始不穩,人夫終於答應讓妻子摘除子宮,出血也順利止住,但她後來還是在加護病房觀察了1週;李偉浩補充,產後出血的情形拖越久越危險,過去也曾有患者出現類似狀況,摘除子宮仍為時已晚,導致凝血功能異常,最後引發多重器官出血。
【搏命當媽2】「像水龍頭沒關緊!」產後4周持續出血 下體赫然掉出手掌大血塊
37歲的王小姐經歷不孕、流產,好不容易總算懷孕成功,但從孕程6個月之後便頻頻子宮收縮。「其實我的個性比較大而化之,所以不會很緊張,有天發現有一點出血,中午吃飯時和同事講起,她們才叫我趕緊去檢查一下。」王小姐在滂沱大雨下狼狽趕往醫院,本以為只是去安胎,結果醫師直接要她住院準備剖腹產。那時王小姐才懷孕36周又4天,「原來我的子宮頸已經開半指了!」顧慮到安全,醫護人員急著將她推進手術室,王小姐只好自己填寫所有的手術同意書,幸好老公終於在最後一刻趕到醫院,陪著王小姐一起迎接龍鳳胎出生。生產相當順利,王小姐也到了月子中心休息,不過她的下體始終在出血,就像沒鎖緊的水龍頭一般,一開始以為是產後惡露尚未排乾淨,後來不見好轉,甚至一動就大流血,還流出半個手掌大的血塊,此時她已經虛弱的站不起身。取卵、流產手術都會對子宮造成侵入性的傷害,增加女性產後出血的風險。(圖/報系資料庫)「月子中心直接叫救護車送我去醫院,因為一直出血,於是再次進行子宮刮除術,希望把惡露清乾淨。」但術後出血還是沒有停止,醫師一看狀況不對,趕緊進一步使用顯影劑檢查,才發現王小姐子宮內竟有血管瘤。「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大多數發生於剛生產完24小時內,而王小姐產後4周才發生,實在相當罕見!」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明松主任說,王小姐子宮內的血管瘤原因不明,推測可能與一連串取卵、子宮鏡、剖腹產等因素有關。 (待續)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蔡明松透露,過去女性產後大出血,常常需切除子宮止血,如今透過「經導管動脈栓塞術」則可保留子宮,未來還能擁有生孕能力。(圖/蔡明松醫師提供)
【搏命當媽3】「要子宮?還是要命?」產後大出血無法預期 11種孕婦是高風險族群
抱著龍鳳胎的王小姐感嘆當媽不容易,原來她剛從生死關頭走一遭,當初選擇剖腹產生下龍鳳胎,原本一切順利,但產後近4周,王小姐下體卻持續一直出血。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明松說,產後出血的處置方法要視原因而定,例如王小姐的原因是血管瘤,就採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處理,利用血管X光攝影的方式,將微導管沿股動脈送至出血點,再以栓塞物或氣球塞住動脈來止血。(手術前)經過子宮顯影劑檢查後,王小姐才發現是動脈血管瘤破裂導致出血。(圖/王小姐提供)「以前為了趕緊止血,可能會立刻選擇切除子宮,但現在利用栓塞的方式就能保留子宮,不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蔡明松感嘆,懷孕生產有太多不確定性,其中產後大出血一直都是最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手術後)王小姐進行「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後,子宮動脈終於成功止血。(圖/王小姐提供)蔡明松說,生產完24小時內的出血,稱為「立即性產後出血」;而「延遲性產後出血」是指發生在產後24小時至產後12週內,出血量超過1000C.C.,例如王小姐這樣的案例,臨床上並不多見,發生率約為1%。延遲性產後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子宮血管瘤及或凝血功能障礙,當大量出血時,產婦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胸悶、心悸、意識混亂甚至暈厥等症狀。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充滿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每位媽媽都是用生命當作賭注。(圖/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提供)此外,包括高齡產婦、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因子。處置方法會先以藥物治療,若治療無效再採手術處理,方式包括縫合術、子宮切除術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蔡明松提醒,產婦生產後需多注意傷口及出血量,若發現惡露持續排不乾淨、發燒、不正常腹痛,應立即回診就醫。(待續)
【搏命當媽4】生產後容易感染HPV病毒 子宮頸癌罹患率增2倍
懷孕、生產充滿各種未知風險,尤其剖腹產的侵入性較大,除了手術麻醉風險之外,產後恢復較慢,更有感染風險!但其實只要是生產,都有一定的危險。「其實自然產也有風險!」嘉義長庚婦產科醫師李中遠說,自然產對於產婦、胎兒都有許多好處,例如產後恢復較快、胎兒吸入胎便機率小等等,但由於分娩過程時,產婦的子宮頸口會外翻,從分娩一直到坐月子期間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率因此大為增加。李中遠說,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重要原因,而且幾乎無所不在,「曾有研究指出,醫院就算一早先消毒公共區域如把手、馬桶蓋等區域,晚上時依舊會檢查出許多HPV病毒,透過接觸傳染就能將病毒散布出去。」「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有風險,而自然產感染機率更高,根據統計,自然產後感染HPV病毒的機率會增加6倍,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2倍。」而剖腹產的感染機率雖然較小,但由於生產後仍有惡露殘留,所以子宮頸仍有發炎的機率,所以同樣也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的機率。李中遠建議可以在產後施打HPV疫苗加以預防,目前疫苗選擇相當多,建議民眾可與醫師討論需求,再依個人狀況加以選擇,同時也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才能避免生產增加的罹癌風險。嘉義長庚婦產科醫師李中遠表示,自然產的孕婦產後恢復得較快,但分娩時會導致子宮頸口外翻,較易感染HPV病毒。(圖/李中遠醫師提供)
女大生宿舍淋浴間產女 掐死嫩嬰丟棄遭判刑8個月
台南一名18歲吳姓女大生意外懷孕,直到2019年6月在學校宿舍內淋浴間生下女嬰,吳女怕被人發現,便用手掩住女嬰口鼻、掐住脖子害其窒息而死,吳女室友以為吳女身體有恙陪同就醫,吳女趁機將女嬰屍體裝進塑膠袋丟棄在醫院診間垃圾桶。台南地院審理後,依產後殺女嬰罪與遺棄屍體罪,判吳女8個月徒刑,緩刑2年,全案可上訴。根據判決指出,吳女2018年6月22日晚間,在學校內宿舍淋浴間內產下女嬰,考慮到才剛滿18歲無力撫養,又怕女嬰被人發現,便以手掩住女嬰口鼻,再持蓮蓬頭水柱沖口鼻,最後掐住女嬰脖子,導致女嬰呼吸衰竭致死。室友事後察覺吳女身體虛弱並陪同就醫,吳女則趁機暗中將女嬰裝進塑膠袋,帶至醫院丟棄。吳女就醫時對醫護人員謊稱是經後出血,但醫護人員判斷為產後大出血,且驗孕結果也呈陽性,但由於吳女表明並未懷孕,便轉送至醫學中心檢查,以防子宮外孕的可能。經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檢視後,被確診為產後出血,吳女才坦承剛剛生產,並將女嬰屍體裝在塑膠袋內,扔在急診室垃圾桶。事後吳女坦承失手殺死親生女兒並痛哭後悔,吳女男友也知道她懷孕,但因2人都是學生,所以無力撫養孩子。台南地院審理後考量吳女當時年齡、知識程度、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所生之危害、且犯後坦承犯行表示悔悟等綜合情況,依產後殺女嬰罪與犯遺棄屍體罪,判她8個月徒刑,可易科罰金,緩刑2年,緩刑期間交付保護管束,全案可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