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
」 台電 冷氣 台積電 電價 電力AI發威唱旺半導體 台綜院:電力景氣連6個月亮黃紅燈
台灣綜合研究院於今(21)日發布10月電力景氣指數,報告顯示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18%,隨著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及新興科技應用的持續擴展,半導體業需求穩健成長,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已連續6個月維持「揚升」的黃紅燈,顯示經濟與產業活動穩定復甦。台綜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10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18%,電力景氣燈號續亮連續6個月維持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台電高壓以上用電方面,10月整體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1.69%,其中製造業用電成長1.48%,服務業用電成長2.62%。台綜院今天同步發布10月經濟預測,估10月經濟成長率為1.7%,維持穩定成長態勢。主要產業表現方面,台綜院分析,半導體業需求受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推動,10月用電量成長3.6%,電力景氣燈號連續6個月顯示「揚升」的黃紅燈。電腦、電子與光學製品業部分,台綜院表示,該產業在5G、雲端與AI技術需求推升下,10月用電量成長3.8%。伺服器訂單持續增長,抵消了部分手機接單減少的影響,整體景氣呈現向上復甦。台綜院說明,鋼鐵業受到美國降息後鋼價波動及中國大陸鋼材低價競爭壓力,10月用電量成長為負1.9%。不過,在第四季營建旺季帶動下,鋼鐵業景氣有望逐步改善。台綜院表示,化學材料業因國際終端需求回升動能不足,採購趨於保守,生產動能低迷,10月用電量僅小幅成長0.6%,景氣燈號維持在「衰退」的藍燈。
土城19樓大樓驚傳死亡火警 男子平躺床上成焦屍疑點待釐清
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四段一棟19樓社區大樓,19日清晨6時46分發生火警,現場濃煙竄升並傳出惡臭,住戶驚慌報警,新北市消防局獲報後迅速派遣19輛消防車,及60名消防人員趕往現場,發現火勢從5樓某戶竄出,隨即展開灌救作業,並於上午7時8分將火勢控制住,燃燒面積約15平方公尺。消防人員清理現場時,在房間內發現1具焦屍,經初步判定為年約40歲的男性死者,平躺於床上,已無生命跡象,現場未見其他傷亡者,由於死者身體已嚴重燒焦,無法當場確認身分,相關鑑定工作正在進行中,消防局火調科也正著手調查起火原因。鄰居表示,事發時聞到異常濃煙並感受到溫度升高,立即逃往安全樓層,並對5樓住戶的遭遇感到惋惜;目前,警方和消防局已封鎖現場進行調查,將根據火災痕跡、電氣設備狀況及目擊者口述進一步釐清事發經過,消防局提醒民眾,冬季天乾物燥,用電量高,務必檢查家中電器與插座,避免意外發生。
國際目前關注無碳電力 專家直指「選項包含核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信心滿滿承諾可給輝達(NVIDIA)100億度綠電支援,能源專家直呼「怎麼可能」,過去7年綠電也才快要占5%,如何在後年變20%。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賴博司則表示,綠電如果給大廠,是否足夠確實是個問題,這需要政府、台電去計算,而他們當然希望政府能夠多重視中小企綠電需求,做好綠電分配。科技業者表示,他們相信郭智輝只是表達非常歡迎國際科技大廠來台進行大型投資的想法,假設需要100億度綠電,應該是12座大型資料中心的年用電量,建議政府應先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賴博司則說,目前廠區內會員大多開始重視綠能,並把自己屋頂蓋滿光電板,希望拿到綠電憑證。當然如果不夠,就需要政府給予滿足,所以根源還是要多「創電」,多生產綠電,不只是分配。至於台積電去買離岸風電,他聽說大約5元,這價錢對會員廠商來說確實也是問題。還好目前綠電都是上游供應鏈要求,初期也只是要中下游盡量進行,需求還沒到很大。對於郭的樂觀百億度無虞,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嗤之以鼻:「怎麼可能!」他說2016年再生能源才4.6%,去年也才9.5%,怎可能2026年就到20%。他指出,去年綠電263億度,今年估計約300億度,這很多也是在台電。台電有電力排碳係數要顧,去年係數是0.049,明年核電要退,要低更不容易,壓力不小。「台灣地狹人稠,本就蓋不了那麼多再生能源,有一定困難。」梁啟源指出,所謂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綠電,主要就是蘋果等大廠對供應鏈要求,而目前國際上看的是無碳電力,需要的是零排碳電力,這並非只是再生能源,也包含核電,從這途徑去滿足才是解方。
學校恐被迫下課關燈省電? 立委籲「大節能」先檢討能源政策防害民生
由賴清德總統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昨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統強調「最好的能源是節能」,經濟部也隨即宣誓,2027年要省下206億度,相當於全國8%用電量。但立委卻擔心,政府不先檢討錯誤能源政策,卻將討論焦點轉移到「全民節電」,彷彿全國又要重回「大節能」節約能源時代,在台灣發展新高科技,用電降不下來的前提下,擔心只能逼迫機關、學校、民眾再設法「擠電」,民生將受到傷害。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表示,若依照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說法,民眾好奇的是,只靠醫院、學校節電,能「擠出」多少電?既然要節電、淨零碳排,為何不先檢討最重要、最關鍵的能源政策?他也直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擔心各級機關、學校、醫院為了應付民進黨政府交辦的績效指標KPI,最後又衍生出許多奇怪亂象。他舉例,自己有100多度的近視,有時候會戴眼鏡,追溯近視原因,就是在唸國中時,遇到全國「大節電」時代,當年學校為了節省電費、調降供電契約容量,因為實在沒辦法達標,校方只好要求全校,下課時間關掉教室電燈。但問題是,國中生有很多筆記要抄,如果沒抄完下課補抄,他只能瞇著眼睛摸黑繼續抄,結果就近視。牛煦庭受訪時質疑,如果為了兌現總統召開氣候變遷委員會下達的目標,醫院學校被迫擠出「電」,當現在多數民眾都已經知道節省用電的必要性,也都具體執行,政府卻又逼機關學校再節電,再下條子要求之際,醫院會不會被迫犧牲服務病人的品質?例如院內冷氣升溫、少開,這對醫療品質不會造成衝擊嗎?不會影響病患權益嗎?如果又像過去一樣搞打節電,學校會不會又走回下課要關燈、關冷氣的老路,真能保證不影響師生權益嗎?他還說,最難堪的問題是,當政府機關、醫院、學校拼命擠出電,但這些電還是補不上目前供電缺口嗎?因此,與其各部門與其跟風拼「大節能KPI」,不如先用同樣精神,認真的檢討目前的能源政策有沒有問題?務實有效做調整,或許會比執著在枝微末節上,會來得更有效。他同時提醒政府,醫院學校省電後,能否保證未來台灣發展人工智慧、高科技業都不會缺電?答案應該是不可能,那台灣還要不要發展人工智慧算力中心等高耗能產業呢?大家都知道電力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憂慮,唯獨民進黨政府將省電重點放在醫院、學校節電,這不是非常奇怪嗎。
神山痛腳1/台積電超強法說會竟暗藏「這風險」 業者:缺電會讓台灣經濟崩盤
「很少看到神山法說能夠在一個小時解決的,表示分析師不知道該問什麼。」知名分析師陸行之這句話,象徵台積電「一人救全村」的氣勢,全球科技業、投資人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10月17日法說會,超標業績驚艷全場。2024年前3季營收2.02兆元、大賺7985.88億元,加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數度提到「AI需求真實且瘋狂」,讓在場提問的外資分析師們,過往經典題目如競爭對手、產能利用、甚至連地緣政治都拿不出手,美股與台股同步大漲,一片歡騰下,其實法說會中有一段很短、卻「不容忽視」的對話,成為護國神山腳下的定時炸彈,那就是電。法說會上,外資分析師提問,台灣面臨能源不足的挑戰,特別是台積電將推出2奈米製程技術,未來新竹與高雄新廠量產,擔憂電力供應問題,並提到世界大廠紛紛轉用核電,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他甚至問,台積電是否也考慮過自己設核電廠。「這的確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確實在台灣建設許多新廠,需要大量水電資源,所以我們與政府保持非常密切的溝通,並告知他們需求和計劃,「核能、綠能都是電力選項之一,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準備好揭露用電計劃,但我們有政府的保證。」這話也讓大家想起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去年股東會上的名言:「台灣的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他」。因AI產業極度耗能,連比爾蓋茲都創辦起核電公司。(圖/翻攝自TerraPower官網)缺電問題像「定時炸彈」,是因台積電去年9月宣布,將提前10年、於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而2030年由40%提升為60%。經濟部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全台灣總用電量為2765億度,其中台積電一家就花了247.75億度,台積電用的再生能源是25.92億度,11億度是在台灣發的,若以2030年台積電要用300億度電、還要RE60的目標,等於是要打造180億度的再生能源。台積電用電量約占台灣整體8%,預期2030年將會達到11到12%,「8%是真的超高,要是缺電,台灣經濟直接崩盤」,業者說。「我上次去台積電開會,他們說現在的問題不是缺電,是『大缺電』!」一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表示,「台積電說要在2030年達到RE 60,但現在才RE 12,這根本就是沒辦法的事,說要蓋電廠,但問題是臺中以北沒有地,地、電、水這3個條件都達不到,才會連屏東都傳出來要設廠。」全台綠電已用到最緊繃,就連水庫都要「斤斤計較」,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因雨量大增,各大水庫有超高的蓄水量,但「台電不敢任意放水,因為晚上用電吃緊,要做好準備隨時上場救援發電。」因能源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常被立委圍剿。(圖/黃威彬攝)為挺「全村希望」台積電,經濟部早已火燒眉毛,甚至不惜推翻過去政策,早在法說會前一個月,風電業者就因放鬆國產化政策一事狀告行政院,但能源署立場堅定,副署長李君禮跟記者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期併網,因為半導體、AI都需要綠電,如果國產化會影響風電的建設進度,那就可以不做國產化」最迫切的目標:把缺的電補齊。經濟部長郭智輝10月14日、15日出席活動時,一席「將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把綠電輸回台灣」言論,讓他16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被連番砲轟而道歉。不具名的業者跟CTWANT記者提到,「這是缺電缺到,要把能源議題,上升到外交軍事層級了,先不論海底電纜光是耗損率就超過三成,把發電命脈放在一個跟我們沒邦交的國家,電纜更是在領海衝突頻發地區,隨便一艘漁船就能讓我們斷電!」為此,一向標榜「民不與官鬥」的企業界也坐不住了,電電公會近期聯合產業界,拜會經濟部、行政院,就是要談電力和碳費問題。「綠電在台灣發展肯定遇到很多瓶頸,畢竟地這麼小。」業者表示。南臺灣的魚塭已被設置大量光電設施。(圖/報系資料照)「台積電沒辦法靠魚電、農電共生去匹配,也沒辦法買發展最快的屋頂型發電,因為他用電量太大。」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說,台積電美國廠陽光充足,日本九州廠綠電過剩,「只有台灣的綠電是沒ready的,今年新的綠電併聯量,大家很清楚會比去年少,如果沒有大型地面站開出,明年還會比今年更少!」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能源合作組織最新的白皮書也提到,去年全台灣的再生能源僅7%由企業直接購買,若維持現有趨勢,2030年只能提升至約35%,台灣製造業對綠能缺口170到390億度,若半導體業與電子業配合1.5°C路徑調整目標,缺口還會擴大至360到700億度。電力問題,已成新政府的「阿基里斯之踵」。
神山痛腳3/五座2奈米晶圓廠落腳高雄 陳其邁拼「第二矽盾」喊發電量夠台積電用
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董座魏哲家17日一句「客戶對2奈米需求相當強勁」,甚至「作夢都沒想到」,證實了爆發性需求。目前,台積電規劃增蓋七座2奈米晶圓廠,四座在竹科寶山、三座在高雄楠梓。早在法說會前,高雄市長陳其邁8日即證實,已接獲台積電通知將擴建P4和P5廠,將啟動環評程序。高雄儼然成了台積電2奈米重鎮,然而對台積電最大痛腳「綠電」,高雄準備好了嗎?「高雄本來就是重工業區,水跟電都是不能缺的。」陳其邁今年初曾公開表示,「高雄自身一年的發電量高達500億度,但實際用量不到400億度,發電量比用電量還多,不僅供給台積電足夠,還可以南電北送。」依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今年6月發聲明表示,即將在2025年第一季及第三季營運的P1及P2,加上今年9月開始建廠的P3,台積電高雄3座廠區開發面積達47.05公頃,總用電量約達55億度,約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294.81億度的18%。也就是說,高雄總發電量夠台積電三座廠使用。不過,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家加入RE100組織的半導體公司,為加速達到RE100,台積電預定2030年走到RE60,依環團估計,高雄三座廠總用電約55億度。也就是說,若要達成RE60目標,綠電需求將達33億度。地球公民基金會曝台積電廠區占高雄近2成用電。(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面對台積電的綠電需求,高雄市府做了哪些準備?高雄市府回應CTWANT記者,2020年成立跨局處「綠電推動專案小組」,推動光電屋頂、漁電共生專區及節能低碳行動等五大任務,推動「6年1.25GW計畫(2021~2026)」,至2023年累計設置容量共920.44MW,超越原定目標備案容量650MW達1.4倍。「高雄全年日照充足,再生能源發展以推動太陽光電為主。」該經發局回應,「高雄市有許多大型工廠,經評估建物可行後,紛紛於工廠屋頂設置太陽光電設備,目前高雄市太陽光電設施中工廠屋頂就佔了50%,其次是校園及公有房舍屋頂分別佔12%、10%。」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依地球公民基金會估算,台積電3座廠區全部建成後的用電量加種後已達55億度,至少要安裝4.4GW的太陽光電設施,這相當於鋪設台南七股區約40%的土地或4400座世運主場館的屋頂型光電設施。據此,CTWANT記者採訪高雄市經發局,對方透露,截至2024年3月,台積電已簽署約2.9GW的再生能源合約,這些合約涵蓋了陸域風電、離岸風電、太陽能及小水力發電等。「除使用再生能源,進駐廠商亦努力進行節電,如使用高能效設備,導入新世代機台、燈具等、智慧節能系統等」,高雄經發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台積電高雄廠營運前已規劃於辦公棟屋頂設置太陽能板,裝設面積約2500平方公尺。台電公司「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大林電廠將直供楠梓產業園區(圖/台電提供)為避免跳電、斷電的風險,高雄經發局透露,台電公司有包含「電廠直供園區」的規劃,興達電廠直供南科及橋科,大林電廠直供楠梓產業園區;「變電所屋內化」的規劃,就是保護設備安全,防止外力及極端氣候干擾影響等。此外,台電還計畫2023年至2027年期間投入30億元進行高雄地區配電系統升級計畫,在配電系統改善、二次變電所設備汰換、配電線路設備汰換以及預防改善措施等四個方面,全面提升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並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隨著台積電高雄三座2奈米廠2025年起進入量產,隔年要拚RE60,接著還要擴建2座2奈米廠,目前綠電發展進程又卡關,風電遇上國產化鬆綁的大逆風,太陽光電廠苦無土地開發大案廠等,高雄能否成為第二矽盾,端視產官學界如何為綠電卡關解套。
九崴電廠設哪地方槓中央 黃偉哲喊有電廠才不缺電
台南市長黃偉哲23日表示,行政院保證未來5至8年內不缺工業電力,是必須在電廠順利興建的前提之下,台南市政府尊重民眾抗議九崴天然氣電廠設置,市長也表示尊重民意。「九崴電力南科天然氣發電廠」原先計畫在安定區設廠,在地方民眾抗議後,決定遷移場址,一度傳出計畫落腳位於新市的台南樹谷園區。此舉引起園區部分廠商與居民抗議,他們組成「反九崴電廠設置於樹谷園區自救會」,接連拜訪執政的民進黨台南市黨部,還去了台南市議會無黨聯盟黨團與民進黨團,獲得不小支持,議會不少人了解來龍去脈後,同聲反對九威在樹谷設廠,卻令主管機關連聲哀號,若不順利興建商轉,恐釀台南缺電危機。地方人士對此直言,台灣北、中、南各地區都須加速推動興建燃氣機組,包含反對黨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喊出配合「以氣換煤」希望替台中空汙解套,結果台南執政黨自家人卻和中央意見不一致,與國家政策推動方向背道而馳,近來AI產業成為各縣市積極爭取設廠標的,電力供應無虞正是發展該產業關鍵因素,若不蓋電廠「南科怎麼發展得下去」,他憂心。黃偉哲指出,台南市每年用電量達到328億度,其中自給發電僅約89億度,不足部分目前由台中、高雄供應。他坦言,台南用電自給率在6都排名倒數是擺在眼前事實,日前閣揆卓榮泰所承諾的「不缺電」,必須在電廠順利興建運轉之下,未來5至8年的工業電力才不會短缺。黃偉哲說,舉台南來講,九崴電廠必須順利設置運轉,才能達到南科管理局所稱的「不缺電」,台南市政府仍尊重民意,但事實上「台南用電就是不足。」台南市政府經發局官員回應,工業區為台南主要用電標的,而為配合中央分散式電力規畫,未來工業區土地規畫將設置「電力設施用地」,引進產業別將增加「電力及燃氣供應業」或「配合能源政策」,以確保電力事業可進入工業區內,會加強與地方溝通。
彰化婦獨居…電費竟破1.7萬 台電勘查找到「吃電怪獸」
夏季天氣炎熱,因此用電量增加,電費也高得嚇人。彰化縣伸港鄉有一名60多歲婦人,收到這期的電費帳單傻住,因為費用高達17443元,但明明自己一個人住,電費竟一下子暴增5倍。台電今(22日)到場勘查,才找出關鍵問題。婦人這十幾年來電費大約落在2000~4000元,往年夏季用電也很少會超過5000元,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7、8月帳單電費僅3496元,9、10月竟暴增至17443元,一次漲超過5倍,質疑中間環節出問題。台電接獲反應後,經和美服務所所長今天會同縣議員及用戶勘查,同時用電度數距前次抄表日至今又使用1000多度(約40天),確認指數和抄表無誤。台電說明,婦人住家用電屬非營業用電,2個月為一期計收,電費之所以暴增,研判是其住家未使用變頻冷氣機導致,經查該住家內安裝冷氣雖為分離式,3台冷氣中只有1台為變頻,且因本年度電費調漲,用電期間又屬夏季電價,3063度中有1063度以第六段單價8.46元計收,致電費增加較多。對此台電呼籲民眾,冷氣機請選用變頻節能標章機型,溫度最好設定在攝氏26~28度,同時能搭配電扇使用為宜,冷氣設定每增加1度,電費將增加6%,同時每二星期清洗濾網,俾能節約能源,節省電費。
核三廠2號機今起大修!全台「核電歸0」41天 台電:供電充裕
為了追求「非核家園」的目標,核一、核二、核三陸續進入除役階段,而核三廠2號機則預計在明年5月除役。今(21)日起,核三廠2號開始進行為期41天的第28次大修作業,台電也公開了各機組發電量,罕見出現「核電歸零」的狀況,目前備轉容量率仍有25.85%。根據台電官網「今日電力資訊」顯示,因核三廠2號機歲修,目前核能發電已歸零,而燃煤燃氣占總發電量近5成,太陽能、風力發電則占發電比25%。截至上午11時40分,今日用電量3493萬瓩、使用率78%,預估今日最大供電能力為4316.7萬瓩,供電充裕,亮起綠燈。核安會日前公告,核三廠2號機於20日逐步降載停機,隨即於21日開始進行機組第28次大修作業,為下一運轉週期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及爐心燃料填換等作業,大修工期預估約41天,實際期程將依現場作業情形而調整。核安會也提醒,核三廠2號機停機期間,執行機組降溫過程將會排放清潔白色水蒸汽,請民眾放心。另外,核安會指出,大修期間核安會將執行電廠大修視察,以確認核三廠確實依相關程序執行大修作業。
AI耗電美科技大咖聚焦核能 輝達投資Ubitus擬在日本核電站附近建數據中心
由輝達(NVIDIA) 投資的雲端服務商優必達(Ubitus K.K)計劃在日本建立一個新的數據中心,該公司特別強調數據中心須靠近核電站。Ubitus執行長郭榮昌(Wesley Kuo)在採訪中表示,公司正在考慮在京都、島根縣或九州島購買土地,因爲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核能資源。郭榮昌表示,儘管核能存在爭議,但在成本和供應規模方面,核能仍是最具有競爭力的能源選擇,特別是對於需要持續、高容量電力供應的人工智能領域。郭榮昌指出,隨著 AI 和資料中心對淨零碳排、穩定電力的需求增加,Ubitus 決定加入輝達的行列,積極探索核能的使用,儘管 2011 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日本的核能安全面臨挑戰,但 Ubitus 計劃在明年Q1選定資料中心的地點,並以鄰近核電廠作為關鍵考量。日本關西與九州地區一帶,因擁有核電廠而具有較低的電價,為資料中心的營運,提供成本優勢,而 Ubitus 的新資料中心預計將擁有2至3GW的電力,並規劃擴展至50GW;隨著 AI 的用電量不斷增加,核能因能提供穩定且大量的電力,變得越來越受歡迎。AI 的用量龐大,亞馬遜(Amazon)近日就宣布將投資 5 億美元,攜手 Dominion Energy 簽署協議,開發小型模組核反應器(SMR)。Google 與新創 Kairos Power 簽署購電協議,預計將向 Kairos Power 開發多個SMR購買核能;而微軟與 Constellation Energy 合作,協助三哩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廠的一個機組恢復運作,預計 2028 年上線。
半導體新綠能2/「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新技術加持光電成晶圓廠稱霸世界靠山
經濟部宣布10月16日開始,產業用電平均調漲12.5%、每度電來到4.29元,創下歷史新高。「漲電價不是最大的問題,對半導體業者來說,買不到綠電比較麻煩。」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跟CTWANT記者語重心長地說,「萬一業者因此把工廠搬走,台灣要付出的代價更大!」 CTWANT記者實地觀察,因颱風延後到10月4日舉行的「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雖有大量廠商參展設攤,還有超過700位國際買家,但和月前半導體展的火熱積極氛圍比起來,能源展上,記者聽到不少業者私下唉聲嘆氣,簡直是冰火兩樣情。「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採購使用者,也有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平台能讓兩邊需求直接對接。」曹世綸說,太陽能電池本身就是半導體產業,為此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及旗下、去年剛成立的「 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今年共同辦能源周的活動。半導體產業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經濟部9月24日發布8月外銷訂單數據,金額502.2億美元,年增9.1%,連六紅,主要就是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需求強勁所帶動。半導體產業是推動對外出口、投資興業、以及上市櫃公司營收屢創新高的主因,AI時代要更多的半導體、同時也要更多的電。然而,當各國政府爭相砸大錢發展AI及綠能減碳措施,以台積電目前國際佈局的美國、日本和歐洲,都提供了充足的綠電選項,反倒是台灣自家不夠。台積電在全球多國設廠,在台灣的廠卻要煩惱綠電不夠(圖/CTWANT資料照)。擔任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TPVIA)理事長的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曾直言,「台灣不僅是電要足夠,更要夠綠;電不綠、企業臉就要綠了,因為貨就出不去。」甚至連標準普爾最新報告也提出警訊,台積電作為台灣的用電大戶,隨著先進製程與產量大增,預計2030年用電量將占台灣總用電量的23.7%,但台灣發電量成長緩慢,恐導致台積電的供電風險。「以台積電2030年需要RE60的綠電需求來說,先前主要寄望在離岸風電,但目前距離目標還有很大一段差距,需要靠太陽能來補上。」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向CTWANT記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能源周上,國內重量級光電業者都不約而同看淡今年市場,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和友達光電能源事業群總經理林恬宇都提到,今年台灣太陽能裝置量將約1.6GW至1.7GW,較去年減少逾3成,甚至預見明、後年的展望保守,各廠商開始努力拓展外銷市場。事實上,以聯合再生、元晶、茂迪等光電三雄為例,今年前八月營收分別年減60%、42%、24%,不若以往強勢。為何半導體產業綠電需求孔急,光電業卻成長急遽放緩?業者們私下告訴記者,「主要是政策出現轉變,不像過去有行政院副院長的層級親自主掌,甚至審核時間開始放慢。」對於十月中產業用電電價大漲,外界將電價成本上漲元兇算在光電業者頭上,業者認為是背黑鍋。「其實台灣的太陽能大型電站已不靠台電的躉售電價在生存,幾乎都是直接賣給半導體為主的大企業,不會增加全民負擔。」蔡佳晋解釋。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認為太陽能電池效率會越來越好(圖/報系資料照)。太陽能電池模組大廠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跟CTWANT記者透露,在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大幅提升,及設備成本不斷下降,「太陽能發電在歐洲,已經比火力發電便宜了。」廖國榮還報了個好消息,過去以P型矽晶片作為基板的鋁背面電場太陽能電池,有光衰減問題,近期已發展到新型、以N型矽晶片為主的穿隧氧化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TOPCon),相比於傳統的電池效率、10年前產品的17%,大幅提升至24.5%,而下一世代TOPCom+鈣鈦礦堆疊的電池模組,更可提升電池轉換效率到39.5%。20年前的太陽能電池,每公頃土地只能裝置0.8MW的太陽能系統,現在太陽能系統進步到1.4MW,預估10年後,可裝置2.25MW,「等於只要花全台灣土地面積4.1%,就能供應台灣約5千億度、且百分之百的太陽能。」廖國榮說,比被列為「廢耕地、休耕地及不利耕作區」約6%的土地,還要少。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認為綠能是護國神山的靠山(圖/方萬民攝)。台灣再生能源發展走多元化,包括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海洋能等,在時間、成本分析下,「太陽能是近十年來均化能源成本下降最多的能源,2023平均每kwh LCOE相較 2010年下降了90%,是目前最具競爭力的電力來源。」蔡佳晋說,「台積電是臺灣的護國神山,綠能業者則是台積電的靠山!當務之急,是滿足台積電RE100的要求,這對於台灣半導體根留台灣至關重要。」
半導體新綠能3/「藏電於民是未來趨勢!」家用儲能提升建案形象迎來3年甜蜜期
山陀兒颱風10月初席捲南台灣,根據台電統計,全國曾停電用戶數高達33萬戶,停電時能發揮不斷電作用的家用儲能設備,成了「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新焦點。「家用儲能、藏電於民是未來趨勢!」寶佳集團關係企業、寶晶能源(6987)董事長蔡佳晋接受CTWANT專訪表示。這家成立6年的再生能源業者,今年6月進軍家用儲能市場。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6日圓滿落幕,除了光電綠能攤位匯聚產業大咖,在智慧儲能應用展位上,據主辦單位統計,有關儲能設備的參展規模今年就成長超過6成,相當驚人,包括特斯拉、旭隼科技(6409)、有成精密(4949)及盛達(3027)旗下盛齊綠能等知名企業,分別展出智慧電網、智慧電錶、能源管理系統與電池等最新趨勢。儲能市場可概分為2大類應用,一是電動巴士、商用車、船等電動運具,另一大類是商用及家用的儲能及不斷電系統。「台灣儲能市場2030年經濟規模上看2000億元!」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展前針對家用儲能應用提到,在離峰用電、電單位成本較低時,用戶可以把電存起來,在尖峰時放電,這樣家戶用電成本能降低,也有助於電網平衡。各家廠商布局儲能市場,根據能源展主辦單位統計,有關儲能設備的參展規模今年就成長超過6成,相當驚人。圖為士林電機車用儲能設備(圖/方萬民攝)。「除了可以透過介面了解電池電力使用狀態,在用電量較高或電費較貴時段,切換到儲能電源,也能在地震、颱風斷電時自足電力,讓家戶隨時有電。」Tesla Energy Powerwall事業發展部經理Tim McBride表示,以特斯拉家用儲能產品而言,可在電網停電時自動供電,還能透過太陽能發電儲電,減少對電網的依賴,整體而言能提供穩定的電力環境,更能節省電力開銷、實現減碳生活。CTWANT記者現場訪查,若以TeslaPowerwall整套系統含Powerwall電池與Gateway控制器,電池容量13.5kWh,售價約為20.5 萬元,Gateway售價3.4萬元,整組最低費用23.9萬元起跳;強調平價的台塑新智家用儲能設備能每套約15萬元起跳,董事長王瑞瑜曾喊出每個家庭只要花10萬元的目標價。發展家用儲能最有優勢的,當屬全台最大推案建商寶佳機構關係企業寶晶能源,「寶晶因為是建設公司關係企業,有寶佳82家建設公司的底子,致力在儲能方面推廣到家用儲能,即使現在不做,也能在興建時先預留管線。」推動家用儲能已經贏在起跑點的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表示,「藏電於民」、家家戶戶都有儲電設備會是未來發展趨勢,補助安裝家用儲能設備也是政府政策之一,「最近寶佳準備預售的案子,都有去推廣。」山陀兒颱風帶來強勁風勢,全台曾停電戶數近35萬戶,光高雄就累計超過21萬戶曾停電,7日全數復電,讓眾人歡呼「終於有電了」(圖/台電提供)。不過,萬事起頭難,台灣市場對於家用儲能設備還不見迫切需求。蔡佳晋分享遠赴德國慕尼黑考察,家家戶戶在陽台都裝太陽能和儲電設備,「德國電價非常高,他們被電價搞怕了;台灣是因為有台電扛,民生用電相對便宜,所以覺得沒有急迫性,因此想透過儲電設備省下很多電費、賺電價差,也比較難。」「但這不是不做(儲能)的理由,身為地球的一份子,要用再生能源,就要儲能!」他話鋒一轉強調,更何況未來能源市場的改變,民生電費支出只有往上走的可能,運用家用儲能在尖峰電費時段「削峰填谷」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多。他分析目前會裝設家用儲電設備的客群,大多是希望生活品質更好,有穩定的電力可用,不會時不時受到電網不穩定跳電的影響。例如,即使停電,手機、筆電還能運作辦公;夏天萬一跳電,晚上還能開冷氣睡覺,「即使簡單10度電的儲能,就能解決臨時跳電的問題,也減輕台電電網負擔,利人利己,寶晶也已準備多樣態的方案來幫客戶做規劃」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也展示整合太陽能變流器、家用儲能系統、充電樁的解決方案(圖/翻攝自台達電臉書)。由於家用儲能業務6月才剛起步,看好後市發展潛力,成長可期。蔡佳晋透露,目前已經有7、8間客戶接洽中,主要針對預售建案合作,希望用可負擔的價格將儲電設備從選配變標配。「現在會和寶晶合作的,都是做差異化競爭的建商業者,標榜永續、低碳,為不動產作加值,畢竟現在很多人有環保意識,裝了儲能設施對公司品牌形象和建案都有印象加分。」蔡佳晋分析,只要台灣有2成的家戶環保意識抬頭、想追求更好生活品質,就會是很大的市場,「預計2到3年後家用儲能達到一個甜蜜點!」
10月新電價今上路!民生凍漲、產業平均漲幅12.5% 半導體產業、菸草製造業漲14%
10月新電價在今(16)日起上路!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上(9)月30日開會決議,包括半導體產業、短期住宿業在內共135類產業,電價漲幅採取最高等級14%,但民生內需及用電或產值衰退產業凍漲或減半調漲,因此平均漲幅為12.5%。而台電也公告,優惠電價行業別共有86個,包含18個業別凍漲、68個業別減半調漲7%。經濟部次長連錦漳日前指出,產業電價調漲不能只看用電量,還有產業銷售額及產值狀況才能反映產業復甦情形,其中,這波電價最高調幅14%,不過仍有3種情況例外,諸如「產業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凍漲」、「產業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15%,減半調幅為7%」、「產業用電衰退未達5%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減半調幅為7%」,以減緩電價調整對產業的衝擊。根據台電公告,凍漲行業別共計18個,包括肉類、水產、蔬果等加工及製造業,還有自行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獸醫業、海洋水運業、資料儲存媒體製造業,以及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超市等,但百貨並未入列。調幅減半的行業別則有68個,包含石油及天然氣礦業、塑橡膠製品製造業、航空運輸業、電信業、廣播業、機械設備租賃業、汽車零件製造業、金屬結構及建築組件製造業等。除此之外,考量民生物價影響,針對餐廳、攤販等用戶,原採用小商家方式計費者本就凍漲,另有較大型的餐廳,分類在餐食業及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因其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擬自調漲14%改為凍漲。至於花蓮地區的旅宿業,因震災後又遇到颱風影響,將參考0403地震的災後電費優惠,不予調漲。經濟捕也補充,菸草製造業雖符合用電及產值衰退的標準,但考量國家政策與公共利益,避免引起鼓勵吸菸、違反國家衛生健康政策的疑慮,因此菸草製造業擬將不予凍漲電費,比照一般產業用電用戶調漲14%;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批發業、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零售業兩類用戶,也將當中專售菸草的用戶分類出來,不予凍漲,調漲14%。關於醫院及診所的部分,考量到醫療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也擬全部改為凍漲。經濟部說明,這次調整產業電價,並非所有產業用戶都是依照行業統計分類調整,大部份小型產業用戶都是使用小商家的計費方式,本次均凍漲不在調整之列,例如民宿業,多數均屬小商家計費方式,此次亦不調漲。另用戶可於電費單上列示之「行業別」,判斷自身行業的電價調整幅度。
工業用電價格調漲!台鐵營運成本「增2億」 台鐵祭2大措施因應
台電10月16日起將調漲工業用電平均12.5%電價,受到衝擊的台鐵指出,每年營運成本將隨電價調整增加2至3億元,就連票價調漲案也要重新計算漲幅。台鐵最新做出因應台電漲價2大措施,包含自行節電努力,以及研議向台電申請減免優惠的可行性。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宣布10月16日起全台電價工業用電平均調12.5%,用電大戶台鐵則將以產業電價漲價7%,每年預計增加逾2億元電費,衝擊台鐵營運。此前,台鐵票價29年未調整,今年公司化之後,台鐵依據合理報酬率3%至5%,評估3種票價調漲方案,漲幅自35%至44%不等,但9月10日被董事會退回。據悉,台鐵下次董事會為10月22日,並聚焦票價漲價問題,但先前提出的方案並未算到新版電價的影響,因此也將重新計算票價調漲的幅度。台鐵公司回應,票價合理化方案仍在積極研議中。不過針對台電公告調漲電價,台鐵7日已經回應相關因應措施,包含自行節電努力,以113年1至8月工作場所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5%;以及將進行產業狀況評估,並依自行節電效能及「台電節電獎勵活動辦法」,研議向台電申請減免優惠的可行性,以此2大方向來因應台電調漲電價。
台積電6年後恐吃掉全台23%電! 標普稱:缺電將致信用風險
標準普爾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是台灣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也是用電大戶,目前台積電的用電量估計佔全台8%,而隨著其加快先進3奈米晶片的生產,到了2030年,台積電用電量將占全台總用電量的近四分之一,約達23.7%。不過,由於台灣的供電成長速度緩慢,可能讓台積電面臨用電風險。據科技新聞網站《Wccftech》報導,標普全球稱「台積電因電力需求高而面臨信用風險」,因為晶片製造的需求,台積電的用電量上升,雖然台灣家庭用電量下降,但台電的數據顯示,台灣的電力儲備百分比仍難以達到政府的15%目標。報告指出,台積電生產10奈米晶片的用電量約為110 GW,占台灣整體電力消耗量的4%多,工業用電量則為6%以上。到了2023年,台積電開始大批生產3奈米晶片後,用電量已接近250GW,占全台整體用電量8%、工業用電量近 16%。標普也預測,待2030年,台積電用電量可能占台灣總用電量的近四分之一,即為23.7%,這是基於「2030年的晶圓出貨量將比2023年增加90%」的假設,彼時耗電量將達到794 GW。即使在最不樂觀的預測情境下,2030年的晶圓出貨量僅成長50%,台積電的用電量仍會達到418GW。隨著台積電持續推進3奈米晶片的製程,半導體製造的物理限制要求晶片製造商使用更精細波長的光在晶圓上印刷數十億個電路,對於7奈米以下製程的技術來說,極紫外光(EUV)曝光機比成熟製程的深紫外光(DUV)機台更加耗電。2022年,台積電才剛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時,其每12吋等晶圓掩模層的耗電量為27.7千瓦(kW)。隨著2023年3奈米生產規模擴大,消耗量躍升至40.5 千瓦。除了擴大晶片製造規模外,人工智慧產品的高需求也促使台積電增加封裝產能。截至2023年,台積電的年用電量為232GW,是英特爾(約90 GW)和SK海力士(125GW)的2倍以上。因此,電力需求成長之際,台灣也在努力維持電力儲備。
68歲嬤「欠1500電費」遭斷電!病情惡化床上斷氣 家屬淚:已在繳錢仍堅持斷電
泰國一名臥病在床的女子因遲繳電費,遭到斷電。家屬指控,斷電使得醫療設備無法運行,導致死者病情急速惡化,最終死亡,但明明已經在籌錢繳電費了,電力局卻不願通融、堅持斷電,讓他們相當不能接受。根據khaosod報導,68歲基安(Kian)是一名長期臥床的病患,身患重病,需要靠醫療設備製氧機、吸痰機和氣墊床等,才能維持生命。她的丈夫10年前過世,沒有孩子,全靠妹妹和孫子輩的晚輩輪流照顧她。由於電費已逾期約2個月,泰國地方電力局人員1日上午9時許前往住處,拆除了變壓器並切斷了基安家中的電源。基安的姪女苦苦哀求,強調房子的主人生病了,臥床不起,無人照顧,一個人住。基安的姪女透露,過去從來沒有繳過電費,因為用電量沒有超過政府的援助,只不過最近基安病情惡化,需要醫療設備輔助,導致需要24小時用電,電費因此增加。其他家屬控訴,當得知欠費1500泰銖(約新台幣1457元)電費時,大家紛紛開始籌措費用,並加快辦理逾期電費繳交手續,只求不要切斷電源,然而人員仍不聽,堅持要斷電,說他們這是盡職盡責。家屬表示,斷電後,所有醫療設備停止運作,由於製氧機無法運作,導致基安的病情嚴重惡化,1小時後電雖然恢復了,但基安已無法自主呼吸,最終死亡。基安的姐姐氣憤地說,儘管已提出未付電費的原因,但人員根本不聽。她呼籲,電力局應該出面解釋,並承擔責任,因為姐姐的死,跟斷電有很大的關係。
電價漲幅比菸草製造高醫界炸鍋!經濟部政策急轉彎 醫院診所餐廳凍漲
不敵八大醫界團體壓力,電價調漲政策大轉彎。經濟部3日宣布,中大型醫院診所、餐廳、花蓮旅宿業等三大類行業電價凍漲,菸草製造業取消減半優惠,調漲14%,併同10月16日電價調整實施。經此調整後,台電估計再虧數十億元,將爭取由衛福部出錢、彌補向醫院少收的電費。10月16日電價產業調整表。經濟部周一宣布,10月16日起,一般工商業電價調漲14%,包括中大型醫院、百貨公司與旅館,僅有民生產業及用電量與值產較去年衰退的艱困產業,可以凍漲或調幅減半為7%。八大醫界團體聯合發表聲明反對,哀號經營成本壓力大增,呼籲政府補助。衛福部2日尚稱,明年不分醫療等級,都不會編列預算補貼電費。但有醫生痛批菸草製造業享有電價優惠,醫院卻無,「救命的竟比不上賣菸的」。醫界的訴求得到政府回應,電價起漲有了政策大轉彎。經濟部表示,考量民生及公共利益,已請台電恢復菸草製造業漲幅,而醫院診所、餐廳、花東旅宿業,則予凍漲,相關調整會送請審議會委員書面確認。原本這次調整電價,75%小診所並未調漲,主要是25%、計有1250戶的大型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要漲價,現在均凍漲。餐廳則不分大小全凍漲,花蓮旅宿業一併免漲。經濟部最新說明是考量醫療、餐廳與民生物價相關性較高,所以改為不調。小商店、小餐飲店本來就不調整,而菸草製造業雖符合用電及產值衰退的優惠電價標準,但為避免引起鼓勵吸菸、違反國家衛生健康政策疑慮,調幅從7%恢復為14%。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既然是考量民生,公司會遵照辦理。可是醫院的主管機關是衛福部,台電一貫主張就是回歸各事業目的主管機關補貼,因此會請經濟部協調,採一致原則由公務預算負責。經濟部能源署發言人李君禮強調,會比照社福、學校、農漁用電,再行與主管機關協調預算編列,由政府內部協調。對於大型餐廳電價凍漲,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大型餐廳同樣是與民生有關,維持不調很合理。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感謝政府重視醫界的財務韌性,聽到醫界的心聲,快速地給予回應,避免「健康台灣」淪落到「菸草台灣」。
AI用電需求4年內爆增8倍 智慧能源週480家參展逾四成新面孔
2024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將於10月2日至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共有480家廠商參展、使用1625個展位,展覽規模為歷年最大,成長幅度達30%,國際參展佔比達20%,為歷史新高。外貿協會秘書長王熙蒙表示,這次整合風光、多元創能和智慧儲能等業者,新進參展者占比達42%,顯示能源業者積極投入、搶攻淨零商機。根據經濟部預估,2028年時,AI科技的用電需求將增長八倍,未來十年全國用電量年均成長2.8%,為遵循RE100的規範,使用綠電成企業當務之急。這次能源相關參展廠商包括茂迪(6244)、元晶(6443)、士電(1503)、聯合再生(3576)及泓德能源(6873)、台達電子(2308)、友達光電(2409)、研華(2395)、微星(2377)等。淨零永續方面則有華城(1519)、有成精密(4949)、沃旭能源、柯本哈根風能開發、風睿能源及熙特爾新能源等,還有英國、比利時、丹麥、法國、加拿大、荷蘭6大國家館進駐,鏈結國際商機。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出席9月30日的展前記者會時表示,台灣積極響應淨零趨勢,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宣示要二次能源轉型,包括多元綠能以及深度節能,尤其是AI和半導體產業發展,需要穩定、充足電力供應,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綠電需求成為產業剛性需求,因此政府需要提供充足、有競爭力的綠電,也將積極發展氫能、地熱、海洋能等。深度節能方面,李君禮表示,未來強化協助發展「能源服務公司」,透過專家組成的能源服務公司協助企業診斷、改善製程節能。主辦單位之一、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歐盟、美國、日本、中國等都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再生能源技術,我們有半導體、電子產業等再生能源最大的使用者,也能提供綠色能源、節能減碳解決方案的供應者,有這兩邊的需求可以對接,所以SEMI也成立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成員涵蓋半導體、綠能產業等供應鏈。
漲定了!工業用電約漲14% 民生用電暫凍漲
電價審議委員會30日登場,台電提報最新腹案建議「民生住宅」凍漲、工業電價約漲14%;年用電量逾50億且連兩年用電成長的「特高壓大戶」及資料中心,將沒有特殊考量,比照一般工業用戶漲14%,但上半年較去年同期衰退產業則減半調漲7%。10月新電價預計10月16日上路。經濟部次長連錦漳預計明天下午五點過後召開記者會,說明這次電價調漲方案的內容。據悉,為免立委諸公誤會經濟部將調漲電價與1千億追加減預算撥補綁在一起,以此威脅立法院,台電除會說明有無1千億的財務結構外,經濟部決將二者脫勾,仍決定10月電價要調漲。這次台電提出漲價方案以工業為主,目前工業電價為每度3.81元,仍低於應有電價每度3.95元。迄目前為止,工業電價已連續3次調整,關鍵在於產業用掉全台過半電量,占電費收入約75%。若工業可調約14%,預計一年可挹注台電財政收入約840億元,我國工業電價每度來到約4.3元,低於韓電的每度4.53元、日本工業電價每度5.17元。依電價調漲方案,這次一泵工業均調漲14%,而用電逾50億度的特高壓大戶如台積電及資料中心等,這次不再特別考慮比一般工業拉高,而是比照一般工業。而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用電衰退5%的產業,如自行車、汽車零組件、化學製品等約3.5萬用戶,電價調幅減半,調漲7%。至於台電過去給予農漁、社福、學校等團體電價優惠,則將回歸各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貼,相關用戶電價不會有任何變動。至於新電價實施日期,由於9月30日才決定10月新電價,10月1日就上路來不及製作電價表,太過倉促,為配合產業夏季電價於10月中旬結束及台電內部調整電表設定作業等流程,傾向建議委員會給予兩周緩衝時間,16日上路。會期中若追加預算撥補台電千億預算通過,知情人士,將用於補貼民生用電,經這波工業電價調漲,雖然今年無法損益兩平,仍有800億虧損缺口,但至少明年財務結構會比較健康。
導入再生能源前進淨零碳排 內政部喊話公有建築帶頭模範
為逐步邁向2050淨零建築的目標,內政部15日宣布,全國各類型的公有建築及既有建築都必須帶頭做起,導入自用型再生能源以減少碳排,以實現逐年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的願景。內政部表示,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以112年為基準資料盤點用電量,換算為碳排放量約為3,939噸二氧化碳當量;舉例來說,最早設立之墾丁國家公園、高山型的玉山國家公園及離島的金門國家公園,場館碳排放量分別約為425、444及685噸二氧化碳當量;三個國家公園中金門國家公園因屬戰役史蹟型,場館數量較多,所以其碳排放相對較高。為了符合建築能效相關規範,國家公園將優先檢討汰換能源效率不佳空調設備,並設定合理室溫,不足之處,再進一步運用再生能源降低碳排,規劃於遊客中心或相關廳舍屋頂、停車場等架設太陽能光電板,為園區提供自用之乾淨能源。內政部指出,由於國家公園所轄既有建築物也屬公有建築,必須依循國家2050淨零排放整體路徑規劃,朝向低碳轉型,並符合建築能效相關規範,且國家公園建築在設置節能、創能及儲能設施時,將考量各國家公園獨特的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採因地制宜的方式進行專業設計與規劃,在不影響生態保育與觀光資源的前提下,加速淨零轉型,外界所稱國家公園大規模「種電」,與事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