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動物
」蟹蟹天堂路2/環團請命讓陸蟹「自由行」 台26線評估改道或建高架
立法委員陳椒華日前邀集公路總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學者與環保團體來到墾丁香蕉灣路段進行現勘,研商陸蟹物種保育對策。針對現今陸蟹族群僅剩約1成,若現有棲地再被破壞、道路施作再不改善,珍貴生態環境將不復見,她呼籲台26線香蕉灣路段高架化,並由環團代表遞出陳情書,希望能讓陸蟹「自由行」。公路總局楓港工務段表示,針對台26線香蕉灣段改線及高架化建議,7月已進行綜合可行性評估,並委託專家學者進行陸蟹棲地保育與評估的研究計畫,未來將透過籌備會收納各方意見,讓生態保護與公路施工齊頭並進。台26線通稱屏鵝公路或佳鵝公路,是去恆春和墾丁的必經道路,起點由屏東縣枋山鄉楓港開始,終點是台東縣達仁鄉安朔,蜿蜒於國境之南的恆春半島上,規劃全長93.5公里,目前通車路段為67.49公里;墾丁陸蟹的棲息地則位於香蕉灣至砂島路段,被台26線貫穿而過。陸蟹學者劉烘昌提出一份研究報告「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地區陸蟹路殺及遷徙行為研究」指出,全年有逾3315隻動物、超過50種以上不同物種在此路段被往來車輛「路殺」(Road Killing),其中有3210隻是陸蟹,佔路殺數量的96.84%,且有45%路殺的個體是抱卵母蟹。遺憾的是,該路段還是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除了「人蟹爭地」,「黃狂蟻」更會噴出強蟻酸造成陸蟹眼盲,導致無法覓食而活活餓死。(圖/張進安攝、翻攝畫面)劉烘昌說,香蕉灣至砂島路段有完整海岸林,是陸蟹生態相當豐富地區,繁殖季時,陸蟹都必須過馬路降海釋幼,但因為台26線公路存在,每年都會發生大量路殺狀況。研究過程中驚訝發現,就連全台灣成熟個體恐怕不到100隻的保育類甲殼動物椰子蟹,竟然在此路段出現高達24隻路殺。綜合多位學者與環保人士長期觀察研究,陸蟹棲地面臨的重大危機,主要原因是道路貫穿棲地,導致棲地切割零碎,造成直接路殺與二次路殺(意指其他生物被路殺生物散發的味道吸引,因而駐足蠶食、分解,造成被路殺的命運),讓棲地內50種物種族群繁衍受阻。其次,現代化道路系統設計強調優異的排水系統,以保障用路安全,但此舉卻恰恰是改變熱帶雨林水文條件的元兇。原本豐沛的降雨滲透到地下,可以保持棲地維持高濕度的環境特色,然而快速排水的設計,卻讓棲地重要的地下水快速流失,水文條件也變成乾燥狀態,直接衝擊生存在海岸原始林的全部物種。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常務理事洪輝祥表示,除了道路規劃不當,成了陸蟹殺手之外,棲地經營管理不當也造成陸蟹族群量大幅降低,希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協助減少轄內民宿開發、農藥與除草劑濫用,藉此延緩海岸林衰敗,還給陸蟹更多的生存空間。為了減少陸蟹被路殺,墾管處及台東市綠島近年除了採取封路護蟹,也打造陸蟹生態廊道,但相關措施仍緩不濟急。(圖/報系資料照)
美國沙漠天降甘霖 沉睡的「三眼異形」遭喚醒破殼而出
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今年夏天的季風降雨明顯,結果喚醒了數百隻,過去沉睡十多年的「甲殼動物」,一個個外觀看起來像「三眼異形」的生物,卵在沙漠中休眠數十年,都在這個夏天的降雨中,在雨水中破殼而出。綜合外媒報導,根據亞利桑那州巫柏奇國家紀念遺址(Wupatki National Monument)官方公布照片,工作人員手上捧著一隻甲殼動物,頭部有如鱟,尾巴呈彎曲狀,末端還分岔,頭部有3隻眼睛,看起來很像是電影中薈見到的「三眼異形」生物。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今年夏天的季風降雨,喚醒了外觀看起來就像「三眼異形」的甲殼動物。(圖/取自Wupatki National Monument)巫柏奇國家紀念遺址護林員卡特(LaurenCarter)表示,亞利桑那州北部,在歷經夏季的大雨之後,就發現有數百隻,這類長相怪異的奇特生物,從卵中破殼而出,在沙漠中短暫形成的湖泊周圍游泳。卡特指出,這些生物叫做「長尾鱟蟲」(Triops),又稱「三眼恐龍蝦」,屬於背甲目(Tadpole shrimps)生物,牠們的卵可在沙漠中休眠長達數十年,等待有足夠的降雨量,創造一個短暫形成的湖泊,為幼體成熟、發育為成體交配爭取時間與空間,而這類生物也被視為是一種活化石。「長尾鱟蟲」可透過有性生殖,但在數量相當稀少時,這些甲殼動物會變成雌雄同體,甚至雌體可單性生殖(Parthenogenesis),生命周期最多可達90天,體長可達22公分。
最古老化石!2.44億年前「雲南暴魚」首現 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雲南暴魚」在中國雲南羅平被發現!其體長34公分,是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在食物鏈網中佔據較高的位置。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21日發佈消息指出,該所徐光輝研究員在雲南羅平發現了「雲南暴魚」化石,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齒魚科魚類化石,其體長34公分,且是在2.44億年前(中三疊世安尼期),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位在食物鏈網較高的位置。此項古生物演化領域重要成果論文已於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PeerJ》發表,也讓人們對於羅平生物群的食物鏈網結構和三疊紀生物復甦更加認識。新重建的早期新鰭魚類分支進化樹。(圖/翻攝中國新聞網)徐光輝指出,成熟的食物鏈網的建立對於三疊紀生物復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標誌,但過去在雲南羅平一直沒有發現大型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讓人誤以為羅平生物群的生活環境水體較淺,自二疊紀末生物大絕滅事件後,海洋生態系統尚未全面恢復。隨著「雲南暴魚」的發現,顯示成熟而複雜的食物鏈網已經在中三疊世早期建立起來。徐光輝也介紹,三疊紀體型最大的一類肉食性基幹新鰭魚類為疣齒魚科,過去主要以體長可達65公分的疣齒魚屬為代表,生活在歐洲和華南中、晚三疊世海洋環境。而新發現的「雲南暴魚」是疣齒魚的近親,目前只在雲南羅平發現,代表了疣齒魚科最古老的屬種。「雲南暴魚」頭部高精度斷層掃描描圖。(圖/翻攝中國新聞網)而「雲南暴魚」的上、下頜口緣牙齒比疣齒魚更為強壯有力,其捕食能力也更強,2者相似之處為下頜內側和口腔內的翼骨上都具有粗壯的牙齒,可以碾壓獵物的外殼,推測「雲南暴魚」可以捕食羅平生物群中其他的小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雙殼類等。徐光輝也表示,「雲南暴魚」的發現對於瞭解早期新鰭魚類各主要類群系統發育關係、輻射演化和生態適應具有重要意義;研究團隊也首次將疣齒魚科納入分支系統學研究中,重構了早期新鰭魚類分支進化樹。
巨型「8腳大軍」突擊燒烤派對 網友嗨喊:加菜啦
澳洲聖誕島(ChristmasIsland)上的住戶盧蒂克(Luetich)一家,近日心血來潮,舉辦了一場燒烤派對;沒想到派對才進行到一半就被被一群8隻腳的「不速之客」闖入搗蛋,不但對他們揮舞著大螯,還爬上他們的燒烤架似乎想搶奪食物,令盧蒂克一家當場傻楞在原地,事後他們將照片PO上網,引起大批網友熱烈討論。澳洲一戶人家烤肉到一半,突然冒出許多巨大螃蟹。(圖/翻攝自Christmas Island Tourism臉書)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盧蒂克一家在當地生活了好幾年,事發當晚他們正和前來遊玩的其他家庭的人們一起舉辦燒烤大餐。當眾人正要享用美味的烤肉時,卻驚訝發現週圍陸續冒出許多「巨大的螃蟹」,一邊揮舞著大大的螯足,一邊不斷向眾人聚攏,由於數量繁多場面十分震撼。透過照片可看到,一名坐在折疊椅上吃晚餐的小女孩,腳下被6隻巨大的椰子蟹團團包圍,非常嚇人。民眾烤肉到一半,被幾十隻巨大螃蟹包圍。(圖/翻攝自Christmas Island Tourism臉書)原來這是生活在當地的椰子蟹,據了解椰子蟹,體重最重可達6公斤,最長能有1公尺寬,是現存最大型的陸生甲殼動物,具有強烈的嗅覺。椰子蟹善於爬樹,能攀爬椰子樹用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覓食,另外又有強盜蟹的稱號。其他更有不少隻椰子蟹已經爬上烤肉架,似乎正打算伺機奪取食物。女主人艾咪(Amy Luetich)事後對當地媒體表示,「我們在這露營烤肉已經很多次了,但從未見過這麼多的『搶劫犯』。我們當到時,附近週圍的樹下已有大約20隻的椰子蟹,當我們烤好食材他們就蜂擁而上,我兒子數了數大約有52隻螃蟹在我們附近爬行。」民眾烤肉到一半,被幾十隻巨大螃蟹包圍。(圖/翻攝自winterishere2015 IG)艾咪表示,雖然數量如此多的螃蟹在身邊活動有些嚇人,所幸營地距離烤肉的場地有一段距離,因此晚上休息時並不擔心會有螃蟹闖入。許多網友看過照片後紛紛留言,「椰子蟹有超強的嗅覺,雖然平時移動緩慢,但若是發現食物就會迅速移動」、「牠們就像小狗,我們在海灘閒逛時,還會餵牠們椰子吃,牠們很可愛」、「這種螃蟹很美味耶!趕快抓個幾隻,今晚加菜啦」,但也有人對這群不請自來的螃蟹大軍感到頭皮發麻表示,「太可怕了,好像異形入侵喔。」
玩家帶路/桃園青埔 漫遊奇幻海洋
近期最夯話題非「水族館」莫屬!來自日本的最美水族館「Xpark」,8月在桃園市青埔開幕,緊鄰在旁的新開飯店,也以海洋為主題打造住宿體驗,吃喝玩樂一網打盡,今夏不來一趟就遜了!來自日本橫濱八景島、首座海外直營的Xpark,究竟有什麼魅力?讓門票開賣首日,就因搶票造成網路當機;實際走訪一趟,的確顛覆台灣人對海生館、水族館的記憶。Xpark團隊擅長運用燈光、互動科技營造氣氛,就連溫度、溼度、氣味及聲光都經過縝密計算;走入不同展區,有如一幕幕劇場,讓遊客身歷其境,跳脫單純透過壓克力玻璃觀賞水族生物的刻板印象。巨型水槽採自然光照,閃耀的銀鱗鯧魚群,配上日本作曲家久石讓的音樂,讓人感到十分療癒。(圖/于魯光攝)沉浸體驗 繽紛魚群伴游從票口進入暗黑隧道,一束柔光劃開黑幕,映入眼簾的是一百八十度環景設計的「福爾摩沙大水槽」,實際模擬了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及東海的生存環境;六千隻銀鱗鯧魚, 在自然光照射下閃耀著,而罕見的深海魚種,包括出沒於台灣東岸的雪花鴨嘴燕魟、俗名「犁頭鯊」的龍紋鱝,也在繽紛的光影投射中悠游自如。「Xpark」獨家引進現存體型最大的甲殼動物「甘氏巨螯蟹」,最長可達4公尺。(圖/于魯光攝)接著,踏進攝氏三十五度的「雨林探險」區,嘩啦啦的落雨聲伴隨雷鳴,迷濛霧氣增添了神祕感;此區以剖面方式展現雨林生態,像是陸地上快速穿梭的爬蟲類光影,與水中的帝王魟、亞洲龍魚、南美短鯛等,讓人猶如置身熱帶雨林。而在進入「深海尋祕」區後,氣溫逐漸下降,四周的曲面玻璃中,環繞著獨家引進的甘氏巨螯蟹、大王巨足蟲、盲鰻、冰海精靈等,讓人彷彿潛入高壓、冰冷、黑暗的海底,一揭深海的神祕面紗。調皮的海豹在「寒帶行凍」區環繞著流冰上下游竄。(圖/水族館提供)人氣最高、最具話題性的「癒見水母」區,則有各色虹光灑在透明的水母身上,搭配無邊的鏡面設計,創造出奇幻氛圍,還有有趣的「水母實驗室」,展示了鮮為人知的水母成長與生活歷程。繼續往寒冷的雪白境地前進,來到企鵝與海豹的家。調皮的海豹繞著流冰上下游竄,麥哲倫企鵝則會俏皮地漫步在透明的空中走道,不時帶給遊客驚喜。來到「虛實互動」區,遊客可在現場的平板電腦上,透過益智遊戲與彩繪軟體,組合出海洋生物,並投射到牆上的虛擬海洋中。(圖/于魯光攝)企鵝的水中隧道,一路通往與日本咖啡連鎖店合作的「Xcafe by PRONTO」,用餐空間的設計刻意翻轉天地,一隻隻企鵝彷彿在空中飛行,連咖啡拉花與紅豆銅鑼燒,都能見到可愛的企鵝腳印,讓吃喝玩樂等體驗,全在討喜的海洋小動物包圍下,更加豐富有趣。來自南美洲、台灣首見的麥哲倫企鵝,可通過水道游進「Xcafe by PRONTO」。(圖/于魯光攝)Xpark八景島水生公園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春德路105號電話:(03)287-5000票價:成人550元、學生400元、兒童敬老票250元(4歲以下免費)開放時間:平日10:00至21:00;假日10:00至22:00踏浪歸來 穿越珠貝廊道除了Xpark,用獨特方式帶領大家進入海洋世界的,還有鄰近的「COZZI Blu」(和逸)飯店。飯店的整體規劃,取材自法國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作品《海底兩萬里》,以透白水母、珍珠與貝殼燈飾,一一點亮廊道;深藍色地毯在進入高樓層時,換成金黃色並且延伸至房內,營造從海底上岸、踩著沙子回到住所的溫暖意象,而「Cabin Zone」娛樂樓層與船艙風格的酒吧「Blue Bar」,也都隱藏著海洋寶藏、潛水艇等設計元素。現切燒烤 還原野炊情調飯店內同樣以碼頭風設計的「逸.市集」自助餐廳,提供了戰斧牛、生魚片及漁港直送海鮮等美食,並獨家與日本露營品牌「Snow Peak」合作,以「Glamping奢華露營」概念結合原味燒烤料理,餐點以「原形」呈現,例如現烤全雞、烤羊腿等,現點現切,保有食材的原汁原味,不使用過多調味,還原露營野炊的情境風格。「逸.市集」是全台唯一設有「BBQ室內露營野餐區」的自助餐廳。(圖/于魯光攝)此外,道地川揚料理「逸薈軒」,入門處以中式風格的蝴蝶吊扇,寓意「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新古典美學的設計,營造出好吃又好拍的氛圍。「逸薈軒」以大量龍蝦頭熬煮鮮湯的「金湯龍蝦海鮮響米」,加入烏參、花枝、龍蝦肉及日本北海道干貝等,鮮味滿分。(一三八○元)(圖/于魯光攝)不僅店內空間吸睛,料理從大火快炒到細火慢燉、從精細刀工、翻鍋速度至擺盤裝飾,無一不講究。最為推薦的前菜是清爽開胃的「鎮江水晶餚元蹄」與「天府古都辣酸粉」,供多人分享的大菜則有「川椒稻香牛肋排」及「金湯龍蝦海鮮響米」,皆由擅長台菜、川菜、上海菜與粵菜的主廚朱堯顯一手設計,打破「中菜是年長者專利」的印象,帶給年輕人全新的美食體驗。夢幻漸層的「亞特蘭提斯」特調,是船艙造型酒吧「Blu Bar」獨家酒品。(三八○元)(圖/于魯光攝)COZZI Blu和逸飯店.桃園館地址:桃園市中壢區春德路101號電話:(03)273-7699價格:每房最低3,999元起客房中除了圓形鯨魚掛畫與海洋色系布置,還能二十四小時收看水族館實景轉播。(圖/于魯光攝)
100度沸水煮不死!新疆草原冰臼存活2億年前仙女蝦 和恐龍同時期
大陸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有民眾在一處水坑發現一種生物,有10多對足,還有黑色眼睛凸出在頭部兩側,身體則呈現草黃、紅色,外型比像是蝦,經專家鑑定,這是有2億多年歷史、與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牠的卵甚至能存活萬年、即使在100度的沸水仍能存活!新疆吉木乃縣驚現與恐龍同時代活化石「仙女蝦」。(圖/梨視頻)當地的地質人員在勘查時,在綿延數公里的克孜里塔司山脊上,發現了總數超過1000個的古冰川冰臼遺迹。這些冰臼直徑大小不一,最大的達數公尺以上,小的則如拳頭般大小,星羅棋布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所謂的冰臼是古冰川運動的產物,在吉木乃縣境內有1000多處冰臼遺迹,主要是分佈在克孜里塔司山和草原石城景區,而專家在這些冰臼裡面發現奇特的小生物,這些小生物有紅色的分岔尾巴、草綠或草黃色的身體,還有黑色的眼睛掛在頭部兩側,浮游時則像蝦子一樣彈跳。經專家鑑定,這種生物名為「仙女蝦」,但牠們並非是真的蝦,學名為「枝額蟲」,是2億年前就已現身地球,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季節性水生甲殼動物,屬於遠古生物。仙女蝦惡劣環境照樣繁殖。(圖/梨視頻)仙女蝦在分類上屬於鰓足綱生物,一般體長約為2至4公分,有羽毛般的腳(鰓足)及蝦狀的尾巴,身體為螢光綠,尾部為橘紅色,活動時為腹面朝上的仰泳姿勢,由於色彩絢麗,外形優美,被形容為仙女蝦。仙女蝦產下的卵可以抵抗乾旱、高溫或低溫等惡劣環境,又稱「耐久卵」。當降雨形成水池時,這些耐久卵能夠快速的孵化,並在短時間內成長、繁殖及產卵完成一生任務。 新疆發現2億年古生物仙女蝦。(圖/梨視頻)除了在大陸發現仙女蝦,台灣2003在陽明山向天湖也首次發現仙女蝦的蹤影,隨後在小蘭嶼也發現牠們的蹤影,不過小蘭嶼仙女蝦與向天湖仙女蝦有明顯的差異;向天湖仙女蝦卵為圓形狀,小蘭嶼仙女蝦卵為金字塔狀。向天湖仙女蝦有明顯的雌雄個體,小蘭嶼仙女蝦在約近萬的個體中僅出現一至二隻雄性個體。另小蘭嶼仙女蝦體型較小。
南極淨土不保!「彈尾蟲」腸內含塑膠微粒 甲殼動物體內有水銀
南極還是地球最後的一片淨土嗎?近日有研究團隊發現,地球最南端的南極彈尾蟲(Antarctic springtail),本來可說是最不受人類干擾的生物,但研究指出,牠們與住在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海底11公里下的甲殼動物,同樣遭受塑膠和水銀的污染。彈尾蟲腸含塑膠微粒,甲殼動物體內有水銀。(圖/PHYS.ORG)根據《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的研究指出,研究人員在南極的蘭群島蘭群島的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海岸發現保麗龍,上面還佈滿青苔,懷疑彈尾蟲就是將這些塑膠微粒吃下去。其實塑膠污染入侵南極並非新鮮事,但是《生物學通訊》作者表示,這狀況意味著,塑膠微粒的汙染已經深入土壤的食物鏈。作者指出,「這意味著人為物質已深深地進入土壤食物網」,並且可能已經成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的研究應探討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另一組科學家,則在馬里亞納海溝的甲殼類動物和魚類身上驗出水銀。專家過去認為,水銀的最大來源之一,是燃煤發電廠,海洋生物學家過去認為水銀流入海洋時,只會影響近水面的水體,但根據密西根大學環境地球化學專家布盧姆(Joel Blum)表示,水銀可能沉到海底,進入魚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屍體,人類製造的傷害,已對自然界帶來重大影響!
中國再現神秘「甲殼類病毒」 專家:不保證病毒是否突變傳人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肆虐著全球,沒想到又出現一種神祕的「甲殼類病毒」稱作「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此病毒的傳染性極高,不僅能殺死蝦類、螃蟹,也會攻擊「十足目」的甲殼動物,雖然目前尚未傳出人類受到感染,但專家不敢保證此病毒是否會突變傳染給人類。根據日媒《周刊郵報(NEWSポストセブン)》報導,早在2014年《中國漁業年鑑》就曾記載這種神祕病毒,農業農村部漁業司的水產科學研究院在浙江省的白蝦養殖場發現該種病毒,當時確認該病毒為「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這種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能殺死蝦、螃蟹,也會攻擊「十足目」的甲殼類動物。專家表示,當蝦類受到這種病毒感染後顏色會變紅,殼會變軟並沉入水中,且病毒傳染性極快,若一隻受感染,可能在數天內整個水塘都會淪陷,池裡的蝦子會全被殺死,目前尚未有對應的藥物和解決方法,也不清楚出現原因和傳播方式。雖然現階段已知病毒不會傳染給人類,但專家也不能保證病毒會不會產生變異再傳染給人類。中國《水產前沿雜誌》日前也證實在中國太平洋沿岸的11個省市發現了該病毒的蹤影,預估今年春天中國南方的蝦類發病機率高達6成,而中國沿海最主要的經濟活動正是「蝦類養殖」,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汕尾、饒平、福建等地的水塘檢測後都證實被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
史上最小恐龍出土!僅2克重迷你體型 封存於琥珀近1億年
由美、中等國聯合組成的科學團隊,日前在緬甸北部一處採集場,發現了一顆琥珀化石,其中藏著史上最小的恐龍,對古生物界來說,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於恐龍向來給人體型巨大的印象,再加上現今多數科學家認為,鳥是從恐龍演化而來,本次的重大發現也有助於釐清恐龍與鳥之間的關聯。根據《生命科學》雜誌報導,這種生物的名字叫作寬婭眼齒鳥(學名:Oculudentaviskhaungraae),雖其名為鳥,不過按照分類仍屬恐龍的一種,生活在距今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牠的體型與現存最小的蜂鳥差不多,成體大約只有2克重,卻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寬婭眼齒鳥的體型與現存最小的蜂鳥差不多。(圖/路透)寬婭眼齒鳥擁有細長狀的喙,全口約有100多顆尖齒,且可以大幅度的開合,因此能輕易咬住獵物並嚼碎;此外,寬婭眼齒鳥的眼睛非常大,為爬行類動物的特徵,不過牠的瞳孔卻很小,推測應該是日行性動物,不過其雙眼長在頭部兩側,可能導致牠難以狩獵。有人擔心標本會被拿來「複製DNA」,不過古生物學家奧康納(Jingmai O'Connor)直言,「這種像侏儸紀公園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且根本沒有必要。」生物學家拉爾斯(Lars Schmitz)也表示,一般琥珀中多為昆蟲或甲殼動物,這次竟然發現了有脊椎動物,替恐龍研究帶來了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