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讓
」長榮海運11日鉅額申讓37.5萬張長榮航持股 市場傳張國政接手
長榮集團經營權爭戰落幕後,長榮航股東陸續申報轉讓持股。繼長榮國際陸續處分長榮航空(2618)股票後,長榮海運(2603)於周五(11日)公告申報,要轉讓手中37.5萬張長榮航持股,預計轉讓時間為8月14日到9月13日,轉讓後仍持有40.1萬張股票。長榮海運預計,將以鉅額逐筆交易方式,轉讓長榮航空37.5萬張、約7%持股,預計轉讓時間為8月14日至9月13日。長榮海運原持有長榮航股權14.46%、約77.65萬張,申報轉讓完成後,尚有約40萬1139張持股。長榮航空周五股價下跌1.05元,收盤價35.55元。若以收盤價計算,初估長榮海運下周起處分預定長榮航持股後,交易金額將達133.45億元,外傳買家不排除是張家老三張國政。長榮對此表示,長榮海運在市場上出售長榮航空股票,至於誰會接手,無法而知。市場則認為,長榮集團在海空分治的前提下,除陸續解散控股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航空股權也開始脫手長榮海運,因此不排除主導長榮航空的張國政會陸續買進長榮航空股票,讓集團朝向大哥張國華掌管長榮海運、張國政主導長榮航空。長榮海運周五也公告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101.35億元,年減95%,毛利率21.3%,EPS為4.79元;第二季稅後淨利50.92億元,季增0.98%、年減95.02%,每股稅後盈餘(EPS)2.41元。長榮表示,第二季貨載量增加,但因平均運價略呈下滑,營收季增0.83%;另外,由於第二季認列未分配盈餘稅76.26億元,使得第二季稅後淨利僅季增0.98%。
董娘賣股停看聽1/美食-KY應是短期影響後續尚待觀察 國巨事件堪稱股價核爆彈
台灣股市流傳一句話,「公司的營運方向由董事長決定,股價的走向由董娘決定。」今年清明節連假前,台灣連鎖烘焙品牌美食-KY(2723)董娘張華庭賣股訊息一出,自家股票立刻下殺跌停,再度喚起「董娘賣股」的台股噩夢傳奇。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去年在美國亞歷桑納鳳凰城設廠,美食-KY(2723)旗下85度C也在去年12月2日進駐開分店,開幕當天還創下單日銷售1萬個麵包的佳績,順勢成為台股中的台積電鳳凰城概念股,股價從120元一路飆升到171元。短短4個月,美食-KY在3月24日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發布,董事長吳政學配偶「董娘」申報持有的3463張美食-KY股份,將在3月27日至4月26日間以鉅額逐筆交易方式全數轉讓。隔周一27日一開盤,市場立馬對美食-KY「董娘」賣股表態,開盤股價就重挫13元,大跌逾8%,終場更以跌停價141.5元作收,公司也在當天盤後公告,「依據內部人於3月24日盤後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報之內容,轉讓理由是『引進國際長期投資人』;申報之股數已於3月27日上午9點全數完成轉讓。」以此推算,實際成交金額約4.95億元。事實上,這不是美食-KY「董娘」第一次申讓持股,早在2016年8月就曾以一般交易賣出1500張,持股張數降至2851張,接著美食-KY連續三年配股,「董娘」持股張數回升到3463張。對於美食KY董娘賣股,市場眾說紛紜。「他們有53-55%的營收來自中國,中國去年因為有封控,美食營運當然受衝擊,從產業角度來看,中國現已經解封,理論上美食KY營運不會比去年差,因此這次賣股應該只是短期衝擊,加上公司已表示是要引進國際策略夥伴,投資人還是先停看聽。」資深分析師陳威良說。國巨董事長陳泰銘前妻在2018年賣出手中持股1.2萬張,讓國巨股價從1301元跌到203元,堪稱是核彈級的董娘賣股事件。(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股市資訊網)談到「董娘」申讓持股,陳威良也提及,「市場對於董娘賣股,是很驚悚的反應,如果在市場上有超過五年經驗的投資人,大概都會有一個陰影。」2018年被動元件大缺貨,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甚至釋出,供不應求看不到盡頭,國巨股價還衝上1310元,不料就發生陳泰銘的前妻也是同樣申報轉讓全部的持股1.2萬張,結果讓國巨股價狂瀉,最低來到203元。不過畢竟國巨還是被動元件大廠,加上從一般標準品轉向高階車用領域,國巨股價在去年下半年也反彈,近期均維持在500多元。2019年奇鋐(3017)董娘也是申報轉讓,同樣是全數出清,也讓股價持續下滑。讓當時奇鋐股價從約45元一度跌破30元。不過奇鋐持續深耕散熱領域,隨著手機輕薄化、網通及伺服器對於散熱增溫,股價也反彈走高,近期更創下152元的掛牌新高。綜觀近10年台股董娘賣股,不時傳出。安控大廠奇偶(3356)董事長戴光正及配偶在2014年2月到8月間接連申讓持股,每次張數都是數百張,因為是董座直接賣股,也讓股價從當時213元一路下滑,加上安控又是中國強勢產業,在產業陷入紅海,也讓奇偶股價最低跌到15.05元。近期則約在40元上下。2015年稅改上路,股東股利可扣抵稅額將減半。當年2月,NB代工龍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夫人何莎透過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的方式,將其個人持股中的43% 約6887萬股在海外售出,約為1.71億美元,約新台幣51億元,震撼市場,當時恰好在廣達尾牙前夕,林百里免於面對媒體採訪。2015年稅改上路,廣達董事長夫人林莎透過海外存託憑證賣出近6.9萬張持股,則是董娘賣股數量最大的一樁。(圖/翻攝自中天新聞、翻攝自廣達官網)事隔兩個月,製鞋代工大廠豐泰(9910)4月首次衝上200元大關,身為最大個人股東的創辦人王秋雄夫人王劉美惠,也突然申報,以一般交易方式轉讓7000張持股,當頭澆熄了剛創新高的股價走勢,足足連跌2個月,跌破150元,所幸業績會說話,豐泰股價在同年8月又重新見到200元。另外觸控面板廠GIS-KY業成(6456),董事長周賢穎在2017年5月上任後,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持股部份」的持股數字就持續減少,原本持股3150張,以每月約100-200張速度減少,最低來到2018年11月的342張,大減近9成,2019年10月、11月再度賣股,目前持股剩254張。不過GIS-KY業成股價走勢起先絲毫不受董娘賣股影響,反從220元附近一路漲,9月創下379元歷史高點,但隨即就反轉向下,10月失守300元大關,12月再破200元,2018年10月又破100元,爾後就在100元上下震盪。回顧這些年,每一次的董娘或大股東賣股,都藏著一段故事,有時自家人關係變化,比產業動態、營運榮枯更諱莫如深,小投資人只能風險自負了!
董娘賣股聽看聽2/申讓方式有玄機 法人:投資人趨吉避凶看這四點
遇到「董娘賣股」,小投資人該如何?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提醒三步驟,投資人首先要先了解大股東申報轉讓的種類,再來判斷當時公司股價的狀況,才能清楚明瞭可能對於股價的影響,及該如何因應。陳唯泰說,公司大股東申報轉讓主要有四種,首先是一般交易,也就是直接在公開市場賣出,比較會形成賣壓,若股價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代表市場有買盤承接。第二種是贈與、第三種是信託,整體來說,市場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比較偏中性,有時候還有一點點偏多,因為這兩種方式都要繳贈與稅,而課稅的基礎,是股價跟面額的差距,換言之,當公司大股東不太會在股價上漲後去進行贈與或信託,應該會在股價上漲之前就進行。第四種是鉅額交易,多半是與特定人用對敲的方式來進行。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表示,投資人看到公司大股東申讓持股時,要觀察申讓者身分、賣出張數、股價位階及公司營運狀況、申讓方式,來判斷後續影響。(圖/CTWANT資料)至於要如何解讀公司經營層及大股東申報轉讓的動作,陳唯泰說,有四個觀察點,包括申讓者身分(誰在賣)、賣出張數(佔其持股比例)、股價位階及公司營運狀況、申讓方式。分析師陳威良整理3月間台股有多筆申報轉讓資料,以3月16日為例,裕融(9941)被母公司裕隆(2201)以鉅額逐筆交易方式申讓20000張,以當時裕融股價約172元,是公司股價從去年10月124元一路反彈到183元後的整理,算是近期高點來看,小投資人可能以為「大股東要倒貨了」,但因採取鉅額逐筆交易,也就是有特定人承接,市場解讀為有利於後續營運,因此未形成賣壓,股價反而緩步向上,朝前波高點接近。農林董事在3月初以一般交易賣出持股,分析師指出,儘管股價短線反彈,但反倒有假突破真破底的意味。(圖/桃園市政府提供、報系資料照)另個是農林(2913),董事林金燕在3月1日以一般交易方式申讓1000張,從張數來看不是太大,但交易方式是在公開市場上賣掉,「這就是投資人要關注的重點,是不是公司高層對於後續營運有甚麼看法。」陳威良分析,農林股價則是從21.9元先連漲兩天,最高來到23.25元,就出現下殺,跌破季線及半年線,在技術型態有一種「假突破真破底」的味道。簡言之,遇上大股東申報轉讓,陳威良提醒,投資人首先要注意申報轉讓的人是誰?若是董事長、總經理,還有其配偶,就要比較嚴陣以待,如果是一般經營階層,嚴重性就比較沒有那麼高,只要是申報轉讓,「短期的股價效應或許是,但最終還是要看公司營運。」
高端涉內線交易案 王鴻薇:力挺的總統要不要出來說明
士林地檢署偵辦高端疫苗公司涉內線交易案,以及其母公司基亞生技涉非常規交易等案,昨日指揮台北市調查處,約談基亞董事長張世忠等18人到案說明,張世忠今(30)日以30萬元交保;對此,國民黨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王鴻薇批評,總統蔡英文當初力挺的國產疫苗今涉嫌犯罪,蔡總統要不要出來說明?蔡總統又要躲起來嗎?王鴻薇說,高端炒股疑雲過去早就受到相當大質疑,每當高端釋放公司前景大好的資訊,高端股票就會出現高於平常的交易量,隨後股價再度下跌,高端股價從最高417元摔到近期60元出頭,股民叫苦連天。她指出,金管會9次移送相關資料給地檢署,檢調這麼久才開始動作,可以煙滅的證據恐怕早就銷毀完了。王鴻薇也說,就在今年11月才傳出有許多偷偷賣高端股票的聲音,高端疫苗法人董事長基亞於11月天天賣出10張,合計賣出220張,依證交法規定,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董事等重要內部人士,若要賣股須事前申報轉讓持股,但若一天賣出不超過1萬股(10張),則可不用申讓。她指出,這些董事長、董事、大股東等公司重要經營階層賣股卻不申讓,當時就遭人質疑是偷偷賣。「高端內線交易案,只有一個感想,敢發國難財、疫情財,下18層地獄也不為過!」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也說,過去2年多的時間,國人一直在說,明明沒有通過3期人體實驗,政府卻大動作簽約500萬劑疫苗,並且高端股價上下震盪,到底誰從中獲利,有人謀不彰都應該要追究到底!洪孟楷表示,雞蛋再密也有縫,人民要的是真相,更要任何敢為非作歹的都必須繩之以法。他說,這個案子全國矚目,要求檢調務必要硬起來,把2年來多國人的疑慮徹底釐清,也才對得起過去受到影響的全國人民。
砸80億買全家2成持股!國泰蔡家背後操盤曝光
泰山上周宣布處分全家約兩成股權,神秘買家浮出檯面!據悉,由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家族旗下的萬寶開發接手,希望藉此補足國泰集團在零售通路與電子支付方面佈局,與擁有富邦媒momo的死對頭富邦集團一較高下。據消息人士指出,蔡宏圖除看好全家國內超商二哥零售通路優勢,營運穩健成長,可挹注穩定收益;全家旗下電子支付全盈支付今年4月上線,可補齊國泰集團在零售通路、電子支付等兩方面缺口,與富邦集團一較高下。泰山為了反制市場派龍邦的進逼,上周發動突襲,閃電宣布申讓並處分手中全家持股43,300張,總交易金額高達80.97億元,占全家19.4%股權,但公司並未透露買家。由於泰山是透過鉅額轉讓方式出脫全家持股,對敲買方為國泰證券,因此第一時間市場就盛傳持股可能由國泰人壽接手。不過消息隨即遭國壽發言人林昭廷否認,表示壽險公司購買單一公司股票有受保險法規定,國壽要買下泰山超過10%持股,必須先報保險局核准。市場傳言一度指出買家是國泰集團二代老三蔡鎮宇,如今神秘買家揭曉,買家不是蔡鎮宇也非國泰人壽,而是國泰金控的最大法人股東「萬寶開發」出手承接。萬寶開發資本額351億元,持有國泰金約15.86%股權,與國泰集團另一投資公司霖園投資合計持有國泰金近30%股權,是國泰蔡宏圖家族最重要投資公司。消息人士指出,萬寶開發出手拿下全家股權,是項莊舞劍,希望強化國泰世華銀行的信用卡及ATM通路,要在其他競爭銀行之前,搶下全家通路,因此這筆交易是在國泰證券完成。但因為金融參股產業都有10%等限制,由金控其上的家族投資公司出手,沒有產金分離的疑慮。
彰銀案纏訟17年終和解 台新金申讓逾136萬張
台新金控與財政部纏訟17年之久的彰銀案,終於要結束了!台新金2日申報轉讓逾136萬張彰銀持股(近13%),轉讓方式包括兩大部分,一般交易有10萬4,885張,鉅額逐筆交易125萬8,628張。對此,財政部也將號召公股行庫及民營壽險合力承接。市場解讀,這象徵台新與財部上演大和解,雙方官司也可望就此終結。台新金控申讓彰化銀行持股概況。(圖/報系資料照)台新金2日申讓彰銀的進一步相關資訊,將在6日重大訊息說明。台新金去年以來按合併人壽時的承諾,要在六年內出清彰銀持股,目前進行第二階段處分,即發行己種記名式交換特別股,發行總股數3億股。依2日的申讓公告,未來完成後,台新持有彰銀股權,將從目前214萬267張(約20.41%)減至77萬6,753張,已剩7.41%。據了解,整個接手彰銀股權的陣容龐大,除財政部轄下絕大部分公股銀行都會出動,包括台灣菸酒、台灣金聯等有台股投資部位的公營事業機構,都將共襄盛舉。此外,包括國泰金、中信金、富邦金等金控旗下的壽險,也已應邀接手彰銀股權,為避免影響彰銀股價,大部分會以盤後鉅額交易的方式釋出。近來彰銀股價已站上每股18元,讓買賣雙方在價格上的歧見較先前拉近。據悉,台新金去年曾以接近每股15.6元的價位,將彰銀股權賣給花旗轄下的信託帳戶,但之後台新金對財政部一直堅持要用每股18.2元以上的價位釋出,讓財政部大傷腦筋。市場主要是質疑,當時接手彰銀的是花旗轄下客戶的信託帳戶,對於實際接手者身分,及台新金之後堅持要用每股18.2元以上的價位出脫給其他投資人,中間有近3元的價差,讓不少金融業者因而對承接彰銀股權有所遲疑。對此,台新先前也發表聲明強調,台新一向以最大誠意與財政部解決彰銀爭議,提出各種合理可行方案,但針對部份調解過程及內容外洩,不應以不實資訊誤導大眾,妨礙該案調解進行,甚至對股市產生不當影響。(相關新聞見A3)
台新金雙軌啟動「彰銀清零案」 EB發行50億、申讓要賣10萬張股票
台新金控(2887)公告111年3月自結稅後淨利為7.9億元,累計合併自結稅後盈餘21.4億元,每股累計稅後盈餘EPS為0.15元;在啟動「清零彰銀股權案」,4月初掛牌發行公司交換債(EB)50億元,代號為台新金E1,昨日收盤股價為111.70元,昨日也公告一個月內欲出售所持彰銀(2801)10萬張,轉讓後自有持股仍逾206.2萬張。台新金4月8日公布自結盈餘數據,3月單月獲利的7.9億元,含金控取得台新人壽交易合約中之或有價金評價受殖利率上升影響4.31億。台新金股價於4月8日收盤來到20.95元。同一天,彰銀則公告大股東台新金申讓其持股10萬張,期限至5月中旬。台新金控總經理林維俊今年3月23日於台新銀30周年慶生會後表示,台新金先前已宣布會透過發行特別股、可轉債及盤後鉅額交易等方式,出脫所持有的彰化銀股權,去年6月台新金遂透過盤後鉅額交易,已售出約2%,目前台新金還持有逾20%,將會持續執行,目標2027年前全出清。隔日,3月24日台新金則公告發行國內第一無擔保交換公司債50億元、每張面額10萬元的公開說明書,依票面金額的100.5%共發行5萬張,採詢價圈購方式對外公開銷售,並於4月1日掛牌發行公司交換債(EB)50億元,代號為台新金E1,昨日收盤股價為111.70元。根據台新金公布的3月自結盈餘數據,台新銀行3月稅後淨利10億元,累積稅後淨利為32.2億元,單月稅後淨利較前月成長25%,係因本月計息與營業天數較上月增加,致銀行淨利收及淨手收較上月成長;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3月底逾放比為0.13%,備抵呆帳覆蓋率為988.98%。台新證券3月稅後淨利1.3億元,較上月成長,主係營業天數增加及證券市場交易日均量增加,致公司經紀業務成交量提高,經紀相關手續費收入增加;累計前3個月稅後淨利2.1億元,主係國際情勢變動、證券市場指數下跌且成交量較去年減少,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營業證券處分及評價利益皆較去年下滑。台新人壽111年3月稅後淨利0.2億元,較前月減少主係因本月新保單銷量增加致首年損增加;累計稅後淨利13.2億元,主係因投資資產配置調整實現處分利益,以及受台幣貶值影響致兌換利益增加,整體獲利表現優於同期。
台塑生醫參與和康生技私募案 與大江生醫策略聯盟
繼投資專精蛋白質與抗體藥物研發的聯生藥、聯亞藥之後,為進一步擴大生技領域發展版圖,台塑生醫於今(27)日正式參與台灣關節注射液及人工代用骨等醫材領導大廠和康生技的私募案,未來將藉以跨入高階醫材的應用發展,並可與甫於7月初取得和康生技經營權的大江生醫策略結盟,一起推動台灣生技大聯盟,使生技版圖更加完整。 除美容保養品外,台塑生醫還有研發生產新冠抗原快篩等產品。(圖/台塑生醫提供)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和康生技是台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醫材廠商之一,掌握各類醫療等級膠原蛋白、玻尿酸的關鍵技術,多達50張的各國上市許可證,搭配大江生醫全球化的發展能力,將可產生巨大的綜和效益,透過此次合作,我們將會一起努力,讓台灣的生技實力再次站上國際的舞台。台塑生醫表示,近期配合多元發展需要,台塑生醫開始啟動投資組合調整,藉由申讓投資多年的相關公司股權,籌措所需資金;基於後續轉投資資金需求,台塑生醫將再申讓聯亞藥股票1000千股,以投入其他的發展項目。台塑生醫指出,本次透過參與和康生技私募案,一則掌握高階醫材發展契機,再則加速進行生技領域國際化布局,更重要的是,藉以與大江生醫策略聯盟,雙強聯手,後續將可進一步提升生技產業國際競爭力,假以時日,生技產業將有機會繼石化、鋼鐵、電子、醫療等項目,成為台塑企業跨入下一個世代發展、最具國際競爭力的項目,邁開重要的一大步。台塑生醫已成立18年,除結合長庚醫學團隊,開發各類生技領域關鍵技術外,亦透過與策略性夥伴合作,發展範圍涵蓋生活、生物、生化、醫療、醫材、醫藥等六大領域,目前為台灣各類清潔劑、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品與檢驗試劑的領導廠商,近年來亦選定具有差異化與國際化發展布局潛力的標的來進行投資,並積極布局生技與新能源領域,藉以加速跨入不同生技領域,不斷地擴大運營規模與範圍。
破浪攻頂1/運費再傳漲聲 支撐航運股高檔不墜
台股進入「大航海時代」,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的股價屢創新高,外資高喊長榮上看200元、陽明235元,萬海6月28日更漲停攻上300元,然而,卻有大股東提前賣股跳船。究竟航運股到底還能不能買?根據航運業人士第一線觀察,「年底前運價沒有調降空間」,且基本面「好到不行」;不過,多位分析師不約而同地提出警告,「航運類股已成為熱門當沖標的,占大盤成交比重過高,不健康也不正常!」從去年至今,不論貨櫃船、散裝船、造船、承攬還是物流,23檔航運類股漲幅已衝上4到5倍,6月16日更以占大盤總成交金額的51%(2898.17億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然而,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滿載當沖客的航運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和萬海(2615),一周前爆出驚天的高價大量之際,卻遭逢大股東賣股下船的巨浪。例如6月22日,台航(2617)公告申讓1.3萬張的陽明,隔日就下跌;散裝運輸正德(2641)大股東正展投顧、台船(2208)法人董事代表謝國榮、益航(2601)總經理郭人豪及志信(2611)法人董事代表的天鼎公司等申報轉讓持股後,股價都一度走軟。大股東下船確實讓市場人心晃動,股市菜雞及老水手都想知道,航運類股到底要賣還是買?還會繼續漲嗎?誰是下一個航海王?擁有20年資歷的報關業者馬丁,分享他的一線觀察,「這一波航運熱,從去年第3季開始,當時疫情日趨緊繃,在空運大量縮減下,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國際運費開始調漲;去年底歐美耶誕採購旺季後,大量訂單延遲到今年初才到貨,供需失衡使得運費再度調漲。」今年3月下旬,長賜號卡在蘇伊士運河之中,阻斷運河雙向航行達6天,讓原本趨緊的海運載量,更加窘迫。(圖/翻攝自HiggsBosAnON推特)此外,竟然還出現「大排長榮」的卡船事件。今年3月23日,長榮向日商正榮汽船公司租賃的貨櫃輪「長賜號」(Ever Given),打橫擱淺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阻斷運河雙向航行,使得擔負全球12%運量的蘇伊士運河,打結長達6天。「這對已經吃緊的貨運市場來說,更加惡化船隻、船員間的調度。」馬丁說。接踵而來的是疫情爆發的巨大衝擊。「尤其是印度疫情的惡化,不僅造成有些船隻拒停印度港口,甚至部分國家拒絕印度籍船員上岸,或是停靠過印度的船隻入港等等,種種事件累積下來,就不只是船期延長而已。」馬丁指出。由於印度變種病毒Delta來勢洶洶,大陸廣州等地港口封閉部份碼頭,加上人員管制,造成塞港情形更嚴重。(圖/中新社)馬丁進一步透露,「印度變種病毒Delta的迅速流竄,已使全球航運業展開新一輪的防疫警戒措施,不但擴大封鎖區域、管制人員進出與工作時間,甚至還關閉部分碼頭,例如大陸廣州、新加坡等地的部分碼頭,作業時間大幅縮短、卸貨靠岸時間大幅拉長,這使得在港外排隊準備進港卸貨的船隻數量大增,船期時間拉長。」由於印度變種病毒Delta來勢洶洶,大陸廣州等地港口封閉部份碼頭,加上人員管制,造成塞港情形更嚴重。(圖/翻攝自VesselFinder網站)6月下旬,原本2個月可以跑完一趟的歐洲線,現已變成3個月,儘管成本上揚,整體運量仍持續縮減。「現在幾乎沒有空的櫃位,船務公司都會請客戶盡量『合櫃』一起運。」馬丁斬釘截鐵地說,年底前船期只會雪上加霜,運費沒有降價空間,不排除還有新一波調整,「目前新船下水的數量有限,且因貨櫃船期拉長,船公司對於空櫃需求持續增加,預備迎接歐美報復性消費潮,市場需求穩定增溫,加上油價可能調漲及缺船員、港口排隊封鎖等不利因素,明年海運的運費應該還是處於高檔位置。」
破浪攻頂4/航運股全年看旺逢低承接 不致利多出盡
航運股是否可以續抱或加碼?還是跟著大股東跳船出清?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依過去經驗顯示,周期股的反轉都不是大股東申報轉讓造成,真正造成反轉是景氣拐點,但今年第四季前,看不出貨櫃輪景氣的烏雲。」蔡明彰指出,今年以來,航運類股指數漲幅已狂飆172%,遙遙領先電子股的14%。「貨櫃輪運價每周一次報價,甚至一日三市、現場加價。所以貨櫃三雄中,長榮、陽明、萬海每個月EPS(每股純益)估計3元、第2季EPS估計9元,在8月中旬半年報公告之前,不至於利多出盡。」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貨櫃航運的景氣至今年第四季前仍大好。(圖/報系資料庫)蔡明彰強調,6月22日,美國聯準會對貨幣政策釋出鷹派立場後,美元隨即強彈,大宗原物料商品價格因而急跌,只剩航運運價及油價兩個標的續漲,反映在台股是航運及塑化股,可注意低接。資深分析師杜金龍認為,前陣子外資賣航運股,跑到鋼鐵或是面板產業,當沖、熱錢與散戶則是跑到航運股。如今美國等國家解封,短期會有大家認為的高點出大量,暫時會告一段落。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則表示,「大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續漲,且市場貨櫃吃緊,塞港導致船舶準班率低,貨櫃三雄全年營運看旺。」他認為,投資人可注意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缺櫃問題、船舶準班率、市場交易量有無過熱等等,作為投資參考依據。股價漲多下,益航總經理郭人豪等航運股大股東紛紛申讓持股,也引發獲利了結出場的疑慮。(圖/報系資料庫)
離開傷心地?今天要開法說會 林郭文艷前一晚二度申讓大同持股
大同(2371)28日公告,前董事長林郭文艷申讓1,500張持股,若全數轉讓,林郭文艷個人持股將降至6,204張。這是林郭文艷繼今年8月4日申讓6,300張後,今年第二度申報轉讓個人的大同持股,外界不免與林家有意淡出大同的臆測加以連結。大同今年10月2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市場派贏得多數董事席次取得經營權變天,終結林家長期主掌大同的局面;而投保中心對林郭文艷提解任訴訟,也在12月17日遭台北地方法院宣判,林郭文艷擔任的大同董事職務應予解任。如今29日大同召開法說會前夕,林郭文艷再度申讓持股,外界解讀,頗有宣告林家逐漸遠離大同權力圈的意味。
英業達突爆8.2萬張神祕天量 原來是這對父子對敲
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次子葉力誠,於今年6月股東會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是否啟動布局接班計畫,當時引發外界關注,9月葉國一以實際行動轉讓5萬張持股予葉力誠,持股拉高至11.74萬張,與葉國一的17.64萬張漸接近,接班布局的答案似乎已揭曉。以英業達9月均價22.64元計算,葉國一約轉讓相當於價值11.32億元的股權予葉力誠。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葉國一9月減少5萬張持股,葉力誠增持5萬張,英業達今年來單日成交量多在數千張至萬張以上,9月21日當天,英業達爆出85,076張天量收22.8元來看,應是二人對敲。另一受到關注的是,9月申讓持股的不只葉國一及葉力誠的持股異動,葉國一的「內部人關係人」,持股從99,314張減了3萬張至69,314張,但並未見董監事及大股東持股名單中,有其他人增加持股,到底這3萬張由誰承接,也備受關注。葉力誠於今年6月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當時持股僅有6.74萬多張,如今持股增至11.74萬張,持股比率3.27%,為僅次於葉國一的17.64萬張、持股4.92%的第二大單一自然人股東,超越另一重量級董事李詩欽的11.58萬張、3.23%持股,也超過另二大法人股東─富邦人壽的2.23%及中國信託銀行的2.33%。法人指出,葉國一將手中持股轉給葉力誠,主要基於接班布局態勢明顯,因股票二人對敲,股價並沒有波動,以正面看待平和交班,有助公司未來營運穩健,然而,台股於8、9月間相繼觸及萬三歷史新高,不少股票登峰創高,但也有不少股票並未合理反映其基本面,大股東及董事忙著回補自家股票。據統計,9月有華邦電(董事金鑫投資)、大國鋼法人(董事長大成不鏽鋼),以及合麒(董事長謝菁菁、董事太吉投資)等三家公司大股東或董監事大增1~1.6萬張以上持股;神達、明泰、農林、矽統、東元及均豪等,也各增2,000~5,000千張以上,不少股票如華邦電、合麒、明泰、農林及均豪等,股價都在9月或10月間大漲,捍衛自家股票行動奏效。
獨/邱爺老闆的時代快落幕了? 台開驚傳還未發4月份薪水
台開相關人員向本刊爆料,原本5/1發薪日延到5/4,結果今天據傳承諾跳票還沒發放薪資,可能要再延到明天才能拿到薪水,還擔憂說「老董邱復生的時代,應該要被練台生吃掉了?」據悉,該消息是現任員工跟已離職同事訴苦談起。據此,台開回覆說是因為受到51連續假期及系統設定所致,5/5即可將薪水匯入同仁們帳戶,並非未發,類似發放薪水時程也與其他公司類似,並無特例及異狀。台開股價2018年2月正式跌破10元,直到今年3月12日全球鬧股災後,股價更探底到每股4.8元,台開的成交量突然從每日不到2千張,倍增為4千到7千張,股價一路重挫。本刊調查,邱復生的經營危機起自3月18日,股市觀測站公告重大訊息,邱復生及其代表的法人「鴻生投資」,將各申讓50045張、3240張台開股票。前後任台開的員工談到5月還未收到薪水。(圖∕讀者提供)不到一周,3月24日鴻生投資再申讓2960張,合計共56245張,若分別以當日收盤價每股5.17元及5.15元計算,這些股票市值約當3億元。據了解,原來3月18日,台開往來的兆豐銀行通知邱復生,質押股票必須補足金額以保持維持率,不然將斷頭。接著,3月18日及20日兩天,兆豐銀行即連續大賣台開股票11613張。台開之前就回應本刊說,申報轉讓股票係台開董事長邱復生之個人理財規劃,申報轉讓5萬多張股數為預計最大值,實際轉讓股數為17670張,並無外界所稱「承接三萬多張」,董事長邱復生個人持股,自3年前選任時個人持股已增至31,168張股票。
【邱復生護台開2】市場熱議被人倒貨 「二人檔」趁機承接董座股票
眼見台開六月底就要進行董監事改選,董事長邱復生為何願意冒著丟失公司的風險而大賣股票,甚至可能讓股市禿鷹趁虛而入,實在啟人疑竇。邱復生的經營危機起自三月十八日,股市觀測站公告重大訊息,邱復生及其代表的法人「鴻生投資」,將各申讓五萬零四十五張、三千二百四十張台開股票。不到一周,三月二十四日鴻生投資再申讓二千九百六十張,合計共五萬六千二百四十五張,若分別以當日收盤價每股五‧一七元及五‧一五元計算,這些股票市值約當三億元。本刊調查,原來三月十八日,台開往來的兆豐銀行通知邱復生,質押股票必須補足金額以保持維持率,不然將斷頭。接著,三月十八日及二十日兩天,兆豐銀行即連續大賣台開股票一萬一千六百一十三張。七天之內 狂賣逾五萬張「頗不尋常的是,邱董(邱復生)遭斷頭的股票僅一萬六千多張,股務卻將他的五萬多張股票全部申讓,過程中還有人承接了三萬多張股票。」一位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大家猜測可能有二人藉機承接邱董(邱復生)斷頭的股票,近日成了市場熱議焦點。」台開股價二年前就跌破十元大關,今年三月股災中,每股創下四‧八元最低紀錄,有遭人放空之虞,邱復生質押股票因而被斷頭。(圖/翻攝自Yahoo奇摩股市網站)此外,台開股價二○一八年二月正式跌破十元,直到今年三月十二日全球鬧股災後,股價更探底到每股四‧八元,台開的成交量突然從每日不到二千張,倍增為四千到七千張,股價一路重挫。截至四月二十三日為止,包括外資、自營商及融資共有五百三十二張賣超,一家外商林姓財務長認為「這是嚴重看空」,另一位金融圈人士則表示,「不排除被人倒貨、看空的跡象。」(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