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鳥
」 東方白鸛今年兩度相遇黑面琵鷺「N44」 鳥友直呼真有緣
台南市黑面琵鷺保育季,今年啟動尋找市長黃偉哲任內野放傷癒的18隻黑面琵鷺,鳥友鄭宗達昨日在嘉義南布袋溼地發現其中1隻「N44」覓食,這次是他二度在南布袋溼地發現「N44」,直呼「彼此似乎很有緣!」黃偉哲任內野放的18隻黑面琵鷺,包含2020年2月在學甲溼地野放編號「T85」;2021年1月19日在安南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野放的「T95」、「T97」、「T98」;2021年12月7日在七股頂山賞鳥亭野放的「N13」、「N14」;2021年12月31日在安南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野放的「N17」、「N18」、「N19」、「N20」、「N21」;2022年12月28日七股頂山賞鳥亭野放的「N41」至「N47」等7隻黑琵。鳥友鄭宗達今年11月12日尋獲的黑面琵鷺「N44」。(圖/鄭宗達提供)鳥友鄭宗達昨天上午8點多在嘉義縣南布袋7區溼地拍攝黑面琵鷺棲息覓食,意外發現其中1隻有繫掛腳環「N44」,令他相當興奮,因為去年10月30日也在南布袋溼地發現「N44」的蹤跡,推測「N44」也可能已成南布袋溼地的留鳥。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說,今年黑面琵鷺保育季,啟動尋找市長任內野放傷癒的18隻黑面琵鷺,如有鳥友發現,學會將公開表揚並贈送其匾額禮物。
鄱陽湖跌破12米枯水線 陸「鳥中國寶」東方白鸛入秋首現身
受近期持續高溫影響,大陸境內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其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今(10日)跌破12米枯水線。隨著水位下降,保護區內能觀測到的鳥類明顯增多,吳城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展開鳥類同步調查,發現3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湖區棲息,是鄱陽湖範圍內入秋以來首次監測到東方白鸛。《湖南日報》報導,今年入汛後,鄱陽湖水位快速上漲,在7月4日達到今年最高水位21.55米後開始下降,分別在8月3日跌破19米警戒線、8月26日跌破16米。在9月4日跌破14米後,鄱陽湖水位下降速度進一步加快。江西省水文監測中心數據顯示,今日上午8時,鄱陽湖湖口站水位下降至11.76米,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1.92米,較昨日下降0.39米。隨著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保護區內能觀測到的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8月份調查記錄顯示,在保護區內的各個監測點,大白鷺、蒼鷺等鳥類頻頻出現,還記錄到了小鴉鵑、白胸翡翠、水雉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吳城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展開鳥類同步調查,發現3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湖區棲息。(圖/翻攝自《湖南日報》)此外,早在1週前,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入秋以來,首次監測到「鳥中國寶」、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在湖區活動。東方白鸛屬大型涉禽,牠們的嘴部呈黑色,長而粗厚,腳呈暗紅色,眼周裸露皮膚呈粉紅色,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尾部黑色。據了解,東方白鸛冬季主要棲息於開闊的大型湖泊和沼澤地帶,大陸國內繁殖於東北東南部,越冬於長江以南各省,在江西分布於鄱陽湖區域,屬冬候鳥,極少部分為留鳥。目前,全球80%以上的東方白鸛都在鄱陽湖越冬。
虎頭蜂也有天敵!「這種鳥」不怕毒針 更會採團體戰啄開蜂窩大啖「美食」
近期台東有登山團遭虎頭蜂群攻擊,其中洪姓嚮導為保護團員而遭圍攻,背部超過50處螫傷,最終送醫仍宣告不治。而虎頭蜂攻擊性強,遭螫叮將引起全身性毒性反應,但這樣的昆蟲也並非沒有天敵,台北市立動物園9年前曾上傳一段影片,可見虎頭蜂窩慘遭天敵「東方蜂鷹」攻破,成為了對方的盤中餐。根據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資料顯示,園方意外紀錄到東方蜂鷹聯手剝食虎頭蜂窩的珍貴畫面,牠們首先佇立在樹梢觀察四周,在鎖定目標後,將約1公尺大小的虎頭蜂蜂巢啄出大洞,並以倒掛金鉤方式取食蜂巢內的虎頭蜂幼蟲及蛹。東方蜂鷹剝食虎頭蜂窩。(圖/翻攝自台北市立動物園官網)園方說明,東方蜂鷹必須先攻擊並破壞蜂窩,才有辦法吃到幼蟲與蜂蛹,至於牠們不畏蜂類的群起圍攻的原因,係因牠們臉部的羽毛十分細小,且如同魚鱗般排列緊密,頭部相對於身體而言比例較小、頸部細長,方便把頭伸進蜂巢縫隙覓食。有趣的是,若遇到蜂類傾巢而出,東方蜂鷹便會採取團體戰的策略,進行輪番攻擊,或使用調虎離山計。東方蜂鷹羽毛十分細小,能給予如鎧甲般的保護。(圖/翻攝自YouTube/臺北市立動物園)東方蜂鷹屬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以蜂類的幼蟲、蛹為主食,研究人員發現,東方蜂鷹在台灣有候鳥也有留鳥,留鳥則會在台灣島內做南北向的遷徙,而每年都會與其他的遷徙性猛禽一起過境,留在台灣的東方蜂鷹的祖先,以前也曾是過境台灣的候鳥。據研究,這些候鳥在1970至1990年間才開始留在台灣,而當時也正是台灣養蜂業的家戶數及蜂箱總數達到最高峰的期間,因此推測,台灣的養蜂業可能是造成東方蜂鷹候鳥定居在台灣的原因之1。
唯一在草叢中築巢的貓頭鷹!瀕危「蘋果鳥」南台灣有158對 台南曾文溪、鹽水溪為重要棲地
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獲喻「蘋果鳥」,是臺灣的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的物種,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山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善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作為推動保育草鴞的珍貴依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草鴞有張呆萌可愛的蘋果臉。(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為建立更多草鴞基礎資訊,研究團隊經常使用棲架及自動相機調查草鴞的生活行為。(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臺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臺灣南部四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臺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河灘地上一整片的草原及周邊鑲嵌的農田是草鴞喜愛使用的棲地。(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五大威脅,包含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嘉義分署推動草鴞保育計畫,針對各項威脅訂定短中長程的改善方針,盤點掌握草鴞棲地,而臺南地區的河川流域以及丘陵地大面積草生地即是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嘉義分署監測發現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已知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錄音機監測草鴞活動共8組,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但部分僅由錄音機記錄到,由於國內極度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珍貴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半屏山猛禽過境4月進高潮!有望再現「鷹球」奇景 鳥迷們期待
半屏山猛禽過境4月進入最高潮,灰面鵟鷹(國慶鳥)3月才剛大量現身,4月緊接登場的是數量更多的赤腹鷹,有望再現「鷹球」奇景,鳥迷們引頸期待。賞鳥達人透露,春季猛禽過境半屏山僅盤旋停留數分鐘,想成功看到大量猛禽,建議天剛亮、7點前就上山。台灣有紀錄的猛禽共35種,半屏山就記錄到24種,南部地區民眾想看猛禽秀,不需要遠赴墾丁。春季北上過境高雄的猛禽,會先停留鳳山丘陵,接著往北抵達壽山及半屏山。150年前英國領事Robert Swinhoe在時稱「鯨背山」的半屏山上,就觀測記錄到黑鳶、紅隼、東方澤鵟、西方澤鵟、北雀鷹、日本松雀鷹、遊隼及燕隼。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歷年來已在鳳山丘陵記錄到24種猛禽,每年3月以灰面鵟鷹為主,平均數量約3000多隻。4月以赤腹鷹為主,平均數量達2萬5000多隻。鳥會表示,猛禽屬食物鏈頂端的高級消費者,族群數量可反應當地生態,可作為重要環境指標,是各國爭相保育的物種。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今年起和高雄鳥會合作,每年春季3、4月在半屏山中央瞭望台辦理過境猛禽生態教育宣導,4月時間為13、14、20、21日,上午8點和9點30分各有1場解說,各場次約50分鐘,民眾需自行前往集合,活動免費也不需事先報名。鳥會專案研究助理楊玉祥表示,半屏山除過境猛禽,本土留鳥如鳳頭蒼鷹、大冠鷲也是明星。鳥會志工、賞鳥達人鄧柑謀表示,猛禽喜歡天一亮、利用半屏山的抬升氣流盤旋整隊,數分鐘後便會往北飛行。4月赤腹鷹數量更多,有機會看到「鷹球」,建議民眾帶望遠鏡前往欣賞。
濁水溪出海口成鳥類樂園 瀕危珍鳥「東方白鸛」築巢繁殖
水利署第4河川局在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營造生態園區,去年啟用後成為鳥類樂園,麥仔簝文化協會17日表示,今年發現6隻東方白鸛常駐濁水溪出海口,有繁殖紀錄,幾乎可視為留鳥。鑑於東方白鸛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將加強觀察,營造更適合東方白鸛的棲息地。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今年發現6隻東方白鸛,還有琵嘴鴨、旱頭鴨等各種鳥類,麥仔簝文化協會17日表示歡迎大家來賞鳥。(圖/吳明宜提供)第4河川局為降低雲林揚塵空汙,除進行濁水溪沿岸揚塵防制計畫,也進行環境改善工程,規畫「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園區」,吸引200多種鳥類棲息,包括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花嘴鴨等珍貴鳥種,並針對東方白鸛設置3個棲息平台,以利築巢繁衍,希望將候鳥變成留鳥。麥仔簝文化協會負責人吳明宜表示,今年觀察到6隻東方白鸛常駐濁水溪出海口,經常在溪中浮地活動,因喜愛高飛,偶爾也會飛到六輕工業區的氣流區,目前已發現東方白鸛築巢繁殖,可惜未成功孵育,應是還在適應環境中,將持續觀察並設法營造最適合的棲地。吳明宜說,目前全世界的東方白鸛僅剩不到2000隻,相當珍貴,濁水溪出海口最多曾發現13隻,其中6隻已把出海口當成家,吸引許多鳥友前來拍照。台灣現今針對草鴞、石虎成立保育條例,希望相關單位也能把東方白鸛列入,甚至比照日本,設法進行人工繁殖。鳥友指出,東方白鸛被稱為「送子鳥」,代表祥和與喜氣,飛行姿態優雅,是大家最喜愛拍攝的大型水鳥之一;大陸還把東方白鸛視為國鳥,開闢專區供其棲息,目前全台只有濁水溪有東方白鸛的蹤跡,希望大家欣賞拍照時能保持距離,盡量不要干擾牠們的生態。
你被吵過嗎?夜半睡覺窗外屢傳「注意、注意」聲 原來是「這動物」在求偶
最近晚上睡覺時,你有聽到窗外一直傳來多聲「注意、注意」的動物喊叫聲嗎?最近包括台北市區在內,不少平日看似車水馬龍、不太會有動物出現的都會區,甚至鄉鎮地,最近都會聽到有不知名動物,在深夜發出「注意、注意」的叫聲,擾人清夢。原來這個在夜半時分狂喊「注意」的動物,是台灣夜鷹的叫聲,這些聲音是夜鷹的求偶聲,在清晨、深夜相對寧靜的時候,夜鷹的求偶聲便特別明顯了。根據《環境資訊中心》的資料介紹,台灣夜鷹屬於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夜鷹科(Caprimulgidae)非保育類特有亞種。台灣夜鷹別名又叫做南亞夜鷹、林夜鷹、疏林夜鷹等。牠是屬於夜行性中型鳥,頭大,頸短,腳短,翼、尾皆長, 翅膀張開面積大,是台灣滿普遍在生活環境中會看到的留鳥。而在台灣每年國曆的1月底到8月,是台灣夜鷹的主要繁殖期。雌鳥的鳴叫聲很小,而雄鳥在求偶鳴叫期,為了要表現出強烈的宣示領域行為跟求偶,在天黑後和黎明前的鳴叫頻率會最高,所以大家最近才容易在深夜、清晨時分,各地聽到雄性台灣夜鷹發出尖銳而嘹亮的啼叫聲,其實是雄鳥在求偶,才會在半夜「大小聲」吵人,引來民眾跟相關單位投訴。大家也許可以給這些共處在環境中的「好朋友們」多點包容,一起跟台灣夜鷹共度這段過渡期,維持生態的平衡與和諧。
高雄電線桿驚現80公分喜鵲鳥巢 台電出動升空車助搬家以免造成停電
先前經常發生小動物出沒導致電力系統受損而停電的事故,近日台電高雄區處又在彌陀海濱遊樂區周遭的電線桿發現1個直徑80公分的喜鵲鳥巢,台電出動7名員工、3輛升空車,將喜鵲鳥巢輕輕搬移至鄰近的木麻黃樹上,避免停電事故發生。台電高雄區處處長張以諾表示,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大型都市留鳥喜鵲的繁殖期,牠們喜歡把鳥巢築在電線桿上,甚至喜歡叼著會發亮的鐵絲、銅線作為築巢素材,一旦這些樹枝、鐵線或小鳥碰觸到電線,就容易引發停電事故。考量民眾用電安全,台電在喜鵲繁殖時期加強巡邏次數,並將電桿上尚未成形的鳥巢逐一拆除,今年與前年、去年同期相比,因鳥獸碰觸造成的停電事故,已減少近一半。台電橋頭巡修課長林泓儒表示,在電線桿築巢的喜鵲受傷、死亡機率非常高,隨著喜鵲覓食需求,台電人員經常出沒彌陀、梓官、永安、茄萣等漁塭較多地區,台電正逐步將裸線更換為被覆線,接線環、拉線夾板加裝被覆罩、桿上變壓器加裝被覆罩等,阻斷碰觸路徑,也嘗試在電桿上加裝超音波驅鳥器、風力閃光驅鳥器、腳踏刺、在輕鋼橫擔噴紅漆、加裝光碟片等方式,減少喜鵲在電桿上築巢的機率。根據台電統計,喜鵲築出完整的鳥巢大約需花費2周以上的時間,在繁殖期間,有時1天最多可以發現20至30處位在電桿上的喜鵲鳥巢,因此,建議民眾看到鳥巢務必通報台電,以減少停電事故發生,也幫助喜鵲轉移到更安全合適的育雛地點。
北市結合12行政區宮廟 台灣燈會神明也加持
台北市政府在今(22)日大年初一宣布,「光源台北—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將於2月5日至2月19日舉行,2月1日起進行試營運,燈會期間除了燈會主展區之外,臺北市十二行政區大串聯,結合在地特色打造十二行政燈區。北市各大寺廟也鼎力相助,結合燈會與傳統信仰之美,讓民眾在2023年開年走春拜拜時,還能賞燈同樂。台北市府民政局表示,今年的燈會加入十二行政燈區,結合在地民間宗教、企業、學校團體資源共同創作,打造自然生態、人文特色、文化藝術及宗教民俗四大主題燈區,各具主題亮點。本次燈會,十二行政區的18家寺廟鼎力贊助地方燈區,松山、萬華及中山區的主題燈更融入在地知名寺廟元素,凸顯出傳統信仰的美麗。松山燈區主題燈為「慈愛媽祖祐眾生、玉兔招財喜迎春」,以「媽祖賜福」為主題,結合7米高的財團法人台北市松山慈祐宮媽祖、招財兔等、組合成主題燈;月宮後花園燈區邀請原創IP「好想兔」,融入「台北府城隍廟」城隍爺神明元素,打造打卡新體驗;祈願燈區則設置傳統型的祈願牆提供民眾祈福。萬華燈區主題燈則與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合作,推出「龍飛鳳舞.祥耀艋舺」,以中華傳統吉祥圖案打造的主燈,表達艋舺地靈人傑,以祥耀艋舺為題,闡揚佛祖守護台灣古鎮艋舺。中山區的主題燈則與台北市文昌宮合作,以「勤學」的意象,跳脫傳統神話人物的嚴肅刻板,用賞燈娛樂的逗趣,搭配吉慶符號意象,表達出吉祥的「神氣」、祈福的「敘事」,代替語言,演化「文昌禧兔」的吉祥喜兆。除了上述4家寺廟參與地方主題燈的製作外,信義區的松山奉天宮及松山慈惠堂參與信義「尋兔記」、北投區的財團法人台北市關渡宮參與北投「關渡留鳥」、文山區的指南宮參與文山「玉兔倚月」、內湖區的台北內湖灣仔庄福德堂、洲子福德廟、梘頭福德祠、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湖港墘福德廟等參與內湖「Tomorrow兔」;中正區的財團法人台北市台灣省城隍廟參與中正「玩聚中正」、士林區的財團法人台北葫蘆寺參與士林「光兔」、南港區的玉成公園福德宮、西新福壽宮參與南港「港動兔兔」及大同區的台北霞海城隍廟參與大同「心願樹」,總計18家寺廟,鼎力贊助各地方燈區,展現出在地信仰的活力與能量。
滯洪池太陽能板佈滿鳥屎遭嗆「大自然的反撲」 光電業者:樂見
嘉義縣布袋新塭滯洪池上的浮台型太陽能板去年完工,,近日當地環保團體發現上頭布滿一片片白色鳥屎,引起網民議論,有人說這是「大自然的反撲」,也有人說是「報應」。施作廠商永鑫能源表示「樂見此現象」,代表光電進駐滯洪池後,鳥類不會因此而不來,候鳥季時每月使用清水刷洗太陽能板,1周前才派員清洗,截至目前太陽能板發光效率一切正常。新塭滯洪池位於布袋鎮龍宮溪排水幹線與八掌溪間,數以千計的候鳥會飛到此處棲息,為鳥兒的度假天堂。嘉義縣政府為配合水利署推動水庫與滯洪池水域型太陽能發電系統計畫,擇定新塭滯洪池池體做為先行標的,與論質疑聲不斷。監測布袋鹽田的保育人士邱彩綢老師表示,同仁行經新塭滯洪池,目睹此驚人景象,趕緊下車查看,發現大批候鳥、留鳥停在上頭棲息,有些則站立浮台邊際覓食小魚,鳥兒的白色排遺遍布在一片片光滑、深藍色的太陽能板上。新塭滯洪池上的浮台型太陽能板去年完工,,近日當地環保團體發現上頭布滿一片片白色鳥屎。(圖/張毓翎攝)邱彩綢說,鷺科鳥類過去會在滯洪池附近的陸地、樹梢棲息,現在滯洪池上覆蓋太陽能板,牠們轉移到上面棲息,她推測近日寒流來襲,水中溫度低,大量魚群凍斃,引來許多鳥類前來覓食。嘉義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建樺說,新塭滯洪池北邊有冬候鳥雁鴨科棲息,南邊為夏候鳥二級保育小燕鷗以及高蹺鴴、東方環頸鴴繁殖區。他強調「絕不反對綠能,但應放對地方」,當時在公聽會上,早就預料會有很多鳥大便的後果。永鑫能源表示,若光電進駐後影響鳥類棲息,這些候鳥貴客因此而不來,才是他們最擔憂的,因此「樂見此現象」。公司委託學術單位進行長期監控,以鳳頭潛鴨來說,去年觀察到的數量和往年沒有太大差異,自今年開始,每月加倍進行2次鳥類生態調查,觀察光電模組對當地生態資源的影響。
寒冬鳥況精采!濁水溪百鳥爭豔、黑面琵鷺翱翔
雲林縣沿海地區進入冬季野鳥季,已有為數可觀的上百種野鳥出沒各溼地與河川出海口。其中,位於麥寮鄉的濁水溪出海口,最近有數十隻黑面琵鷺停駐,還發現7隻少見的的東方白鸛;口湖鄉成龍溼地、水林鄉塭底溼地也有大量野鳥,吸引不少賞鳥人士造訪。濁水溪揚塵防治過程中,有鳥類學會成員發現,濁水溪台61線以西沿著台塑六輕工業區北堤至出海口,鳥類生態非常豐富,有各種留鳥與候鳥,最近幾年還觀察到來自西伯利亞的罕見鳥類沙丘鶴,以及黑面琵鷺、東方白鸛,令鳥友們驚豔不已。麥仔簝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宜表示,最近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在記錄濁水溪出海口揚塵防制成效時,空拍機意外拍到大批黑面琵鷺在空中飛翔,協會也拍到2隻東方白鸛;據資料顯示,東方白鸛共有7隻,且有些已在地繁殖成為留鳥。觀樹教育基金會則在口湖鄉成龍溼地推出賞鳥行程,成龍溼地原為農田,因地層下陷與颱風侵襲泡在海水中成為廢耕地,經過11年經營,已成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的生態熱點,吸引黑面琵鷺等118種鳥類棲息,去年底1個月內即記錄到48隻黑面琵鷺。水林鄉公所曾委託學者專家針對塭底溼地進行鳥類與植物生態調查,發現塭底感潮帶是雲林縣水鳥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至少150種野生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