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生物學
」龐貝城罹難者DNA揭特殊性關係 學者:有重大意義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導致繁榮的龐貝古城(Pompeii)瞬間被火山灰覆蓋,當時約有2萬人罹難。一直以來有許多考古學家和研究人員探索龐貝城的各種秘辛,近期在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有一篇龐貝城最新研究,從罹難者的DNA發現他們彼此間的關係與表面上看起來不同,專家認為可能推翻對古代社會的假設。綜合外媒報導,國際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近期刊登一篇有關龐貝城的最新研究,研究者之一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賴克(David Reich )指出,他們透過分析龐貝城罹難者的DNA,發現不少與過去一些假設不同的情形。賴克表示,龐貝城遺跡中最有名的「金手鐲之家」,一名成年人手戴金手鐲,抱著孩子放在腿上,外界認為這像是一名母親帶著孩子,但DNA分析出,這兩個人是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男性和孩童;另外一個抱在一起死去的兩個人,一直以來被視為母女或姊妹,DNA發現其中一人基因是男性。賴克對此驚呼,DNA最新發現很有趣,和古代傳統性別和家庭假設不太一樣。除此之外,此研究報告的另一名研究者考古遺傳學家米特尼克(Alissa Mittnik),他來自哈佛醫學院和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針對DNA的最新發現指出,這些發現將對龐貝城考古數據的解釋,和古代社會的理解有重大意義,結合彙整後推翻一些有誤解的假設。據悉,龐貝城建立於西元前600年左右,位在義大利沙諾河畔的一個小丘,當時是希臘人和腓尼基人的良港,直到西元前8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而研究中也發現罹難者的DNA有不同的基因組背景,其中主要是近東地中海移民的後裔,也佐證羅馬帝國的多種族姓。
共食影片曝光 最新研究:獨來獨往吸血蝙蝠也懂分享
吸血蝙蝠(Desmodus rotundus)晝伏夜出,向來予人邪惡的恐怖印象,但其實牠們卻擁有極佳的合作意識,擁有「團隊合作精神」的蝙蝠懂得與同伴共享獵物的鮮血,藉以減少彼此狩獵的時間與體力,可謂是一大罕見發現。根據《Sciencenews》報導,過往認為吸血蝙蝠個體之間會為了食物爆發衝突,但據發表在《當代生物學》與《PLoS生物學》等期刊的兩項研究報告顯示,吸血蝙蝠間存在社交互動行為,牠們可以透過互相梳理毛髮、與熟識的同伴共同狩獵與分享獵物。報導指出,研究人員在超過50隻的吸血蝙蝠身上裝設微型感測器,藉以偵測其活動軌跡,辨別出不同蝙蝠間的位置關係。據數據顯示,蝙蝠很少一起行動,也不會進行緊密協調的狩獵,但相識的個體卻很可能在同一隻獵物上吸血;雖然過去曾有蝙蝠彼此間為了爭奪獵物而出現攻擊行為,但若是同一個巢穴的個體,彼此之間似乎會有更高的機率合作狩獵。研究人員表示,蝙蝠出現合作行為的背後意義,恐怕與效益因素相關,「咬新傷口可能需要10到40分鐘,而與『朋友』分享則可以節省這些吸血蝙蝠的時間和精力。」
巨龜鎖定燕鷗「伸嘴狂咬」 驚人狩獵畫面曝光
烏龜向來給人穩重、行動緩慢的印象,但南非東部的塞席爾群島上,1頭成年雌性亞達伯拉象龜(Aldabra giant tortoise)恐怕將打破這個既定的刻板印象。根據最新權威期刊《當代生物學》報告,這隻雌象龜在發現一隻燕鷗後,不斷伸頭逼近想吞食對方,雖然小鳥極力躲避,但最終仍無法躲過象龜的攻擊,慘被捕食。1隻象龜試圖捕食小鳥。(圖/翻攝自Science News YouTube) 根據《Sciencenews》報導,象龜個性溫和,通常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僅有悠閒咀嚼植物的一面,而並非跟蹤獵物,以往更未曾有過主動獵食的紀錄;但在最新報告中卻指出,有1頭成年雌性亞達伯拉象龜竟鎖定一隻燕鷗,隨後步步進逼,最終將其吞吃入腹,讓人驚奇的景象。1隻象龜多次張嘴試圖捕食小鳥。(圖/翻攝自Science News YouTube)透過影片可看到,象龜與燕鷗先是一同站在破敗的腐木上,隨後象龜竟拖著看似沉重的身軀,緩慢的伸著頭、張大嘴逐漸逼近燕鷗,而此時燕鷗似乎還不清楚自己的處境,僅是在象龜靠近時以鳥會輕啄象龜的面部,即便象龜以張開大口做出吞食的動作,燕鷗卻依然未飛走,只張開翅膀向後退去拉開些許距離。然而,如此緩慢的捕食卻在短短幾分鐘後,因象龜成功咬住燕鷗頭部令其癱軟自腐木上跌落告終,此影像也成為第一個記錄在案的象龜狩獵實例證明。最後象龜成功吃掉小鳥。(圖/翻攝自Science News YouTube)劍橋大學的生物學家蓋拉赫(Gerlach)表示,「這完全出乎意料,許多食草動物會趁機吃掉腐肉以獲取蛋白質。小鳥掉落地面也可能會被爬行的烏龜壓碎,但目前仍證據顯示此為牠們刻意的行為,或者僅是剛好踩踏到小鳥。」蓋拉赫指出,大多數的獵物行動都較烏龜要快得多,因此烏龜想要狩獵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片中的小鳥推測應還只是幼鳥,無法飛行才會被象龜捕食成功。蓋拉赫計畫,未來將把象龜的此種狩獵行為列入調查,觀察其是否會因季節性而規律發生。
東亞人基因能減輕某種古老冠狀病毒危害! 因2萬年前就曾對抗疫情大流行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全球,不過病毒在世界各地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狀,讓科學家好奇原因究竟為何?近日美國、澳洲學者在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布最新研究,指出東亞人的DNA是唯一存在能減輕冠狀病毒危害的基因,原因是2萬年前,東亞就曾經爆發冠狀病毒疫情。綜合外媒報導,這項研究由亞利桑那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研究團隊主持,分析來自全球各國26個不同人類群體的數千件DNA樣本,發現在東亞人群中,有42件對抵禦冠狀病毒呈現顯性基因,表示東亞人群已經適應某種冠狀病毒。(圖/翻攝自當代生物學網站)報告指出,相同的狀況只出現在東亞,包括現代的台灣、中國、日本、蒙古、南北韓,其他地區的人群DNA並沒有類似情況。研究也發現,這42件對冠狀病毒有某種適應性的基因大致有類似的突變,意味著他們是在同一段時間內進化,突變時間大約落在至今2萬至2.5萬年前。研究人員指出,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味有東亞血統的人更能適應目前的COVID-19疫情,只是表明古代的流行病造成的影響,確實能在人類基因數據庫中被找到,或許之後能夠找到更多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