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案例
」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金門 牛結節疹 病毒時隔4年再現牛結節疹 金門防疫所加強消毒、打疫苗
金門縣金沙地區前天傳出某肉牛場內有7頭牛隻確診「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LSD)」,農業部與相關單位雖已完成案例場的發病牛隻撲殺及銷毀工作,為進一步防堵病毒擴散,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昨持續派員針對案例場周邊半徑3公里內的養牛場全面消毒、並補強牛隻疫苗之注射。所長林政道表示,牛結節疹雖非人畜共通的傳染病,但仍呼籲金門民眾,在疫情期間盡量遠離地區各養牛場,以免夾帶病毒傳播。林政道表示,目前首先針對案發牛場全面性消毒檢疫,另周圍3公里內的31處牛場也會在2日內檢疫完畢,全縣各牛隻牧場的安全訪視都持續中,預計1周內完成。針對此次牛結節疹是否可能從大陸傳過來的傳聞,林政道說,金門距離大陸比較近,季風來臨的時候,帶有牛結節疹病毒的刺蠅,飛行能力就非常強,所以不排除有這個可能。另農業部為確保整體產業安全,已公告暫停金門縣牛隻及其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往台灣及其他離島,並依程序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通報;對此,當地許姓牛肉相關產品業者表示,此次的疫情多多少少都會對地區的肉品銷售有一些影響,不過這都是比較短期、而且是心理層面的,但是「經農業部風險評估通過之生產業者及產品名單」牛肉加工產品仍可輸台,民眾勿過度擔心。農業部也籲請地區養牛業者加強人車門禁管制及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吊掛捕蚊設備及黏蠅板,同時每日檢查牛隻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共同維護產業安全。
食安連環爆3/日本紅麴風暴釀4死 燒到台灣?食藥署坦承使用同批原料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風暴持續擴大,截至29日已有4人死亡,114人住院。台灣也傳出疑似案例,高雄一名70歲婦人去年3月開始服用大醫生技的「紅麴膠囊」,2個月後出現急性腎臟病需洗腎,食藥署表示婦人服用的紅麴膠囊是使用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是否因此導致腎功能惡化,仍需進一步釐清。另外,日本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台灣也有相關產品輸入,邊境也採檢到一批日本秋刀魚乾含有一級致癌物,已全數退運銷毀,未流入市面。小林製藥在28日舉辦的股東大會上坦言,去年4到12月生產的紅麴產品中,可能混入了「未知成分」,因此導致使用者出現腎臟疾病。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29日表示,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中驗出的不明物質為軟毛青黴酸,是青黴菌中衍生而出的天然化合物。目前不清楚產品為何會含有這種物質。而這種物質具有抗生物質的特性,「毒性相當高」且效果幾乎可以到抗瘧疾的程度,目前仍不知道如何影響腎臟。根據富士電視台報導,一位45歲男性因膽固醇高,從今年1月起每天服用小林製藥的紅麴保健食品,2個月後再抽血檢查,竟發現腎功能急速惡化,被醫師告知「如80多歲老人的腎」。日方目前已有26家業者、49項產品啟動自主回收。我國食藥署也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其中「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由新北市衛生局預防性封存紅麴原料共405.7公斤;「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由台中市盤點其39家下游業者及少量自用,總計3120公斤已預防性下架。包含上述2家業者在內,目前共有31家業者自主通報使用到相關紅麴原料提供消費者「退換貨服務」。由於部分產品有不同批號或製造日期,目前總共123件產品啟動預防性下架,食藥署已將資訊公告在官網,提醒民眾避免食用或購入。(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2919)。紅麴屬於發酵食品,是利用蒸熟的米飯經由紅麴菌發酵所製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紅麴菌的代謝物天然紅麴色素、水解酵素等等,被認為能降膽固醇、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成為受歡迎的保健食品。但紅麴發酵過程中也容易遭橘黴素汙染。藥師沈采穎表示,如果大量吃下橘黴素超標的紅麴,可能會損害肝臟、腎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許多民眾吃紅麴產品的目的是降血脂、降膽固醇,但其實應該先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如果效果不佳再用藥物控制,例如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沈采穎說,研究顯示,藥物能降低38%的高血脂,而魚油只能降低3.4%的高血脂、薑黃是1.3%、紅麴是6.6%,相較之下,保健品的效果並不好。食藥署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分別是「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皆以預防性封存與下架。(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顏宗海則提醒,紅麴產品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如果民眾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就要當心,因為紅麴產品跟很多藥物會有交互作用,會增強藥的濃度,例如紅麴產品不能跟Statins的藥一起吃,否則容易導致肝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其他一些降三酸甘油脂的藥物也不能和紅麴產品一起吃。日本食安問題連環爆,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緊急回收10萬多件商品。食藥署3月26日證實國內有輸入同製造廠的味噌產品約3.25公斤。食藥署指出,依《食安法》第7條第5項規定,將請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與自主通報。同樣在3月26日,食藥署公布的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當中,也有一批從日本進口的秋刀魚乾,被驗出一級致癌物苯駢芘超標,達80.6µg/kg,超標近40倍,全數50公斤,依規定退運銷毀,未准予進入國內市場。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業網購或出國時,應避免購買以上產品,也要避免食用。
食安連環爆1/台灣首見米酵菌酸「10年奪陸43命」 無色無味高溫殺不死「5大原則逃死劫」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發生集體中毒事件,截至3月29日已累計23人就醫,其中2人死亡。令人詫異的是,首位死者年僅39歲且身體健康,用餐後隔日便因急性腎衰竭而亡,病程又急又快,專家認為極不尋常,因此緊急解剖檢驗,3月28日晚上衛福部證實檢體採樣到「米酵菌酸」,這也是台灣首見,許多南洋料理的餐飲業者也紛紛主動停售河粉、粿條等商品,希望降低民眾疑慮。根據中國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資料,2010~2020年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造成43人死亡,其中2015年一家四人慘遭滅口,2020年則在親友聚餐中一口氣奪走9條人命。根據新加坡食品局資料,想預防米酵菌酸中毒要掌握5大原則,其中避免在家中發酵玉米或椰漿產品最為重要。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3月28日,共計有18名患者與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相關,其中2人死亡。首名死者為39歲的呂姓男子,3月22日至寶林茶室吃炒粿條,24日因急性腎衰竭搶救不治身亡。但衛生單位卻在26日才驚覺是食安事件。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表示,「此案首例是在24日由新北市衛生局通報,由於病患出現肝衰竭,並非典型食品中毒症狀,因此直到死亡都沒有被懷疑或通報,後來陸續收到醫院通報疑似案例,才立即要求餐廳停業。」66歲男子3月19日同樣享用寶林茶室的炒粿條,之後出現腹瀉、虛弱、倦怠的症狀,並前往新光醫院就診,經過多日治療,最終在27日也因急性腎衰竭身亡,成為第二位死亡案例。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一般食物中毒大多都在幾個小時內就發作,很少像該名患者「幾天後」才猛爆性肝、腎衰竭,「也是第一次遇到」。疾管署表示,除2名死者之外,目前6人住院治療中(5人住加護病房、1人住一般病房),15人症狀輕微返家休養。陳彥元說,醫院端有對所有病人進行常見造成食品中毒的細菌及病毒培養,包含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困難梭狀桿菌等,結果都是陰性。新光醫院感染症主任黃建賢表示,該男子住院後有為其進行細菌培養,但無培養出細菌,推測這次情況較像毒素導致。衛福部召開專家會議,初步認定「米酵菌酸」是禍首的可能性高,最後經解剖2位死者檢驗後,確認檢出「米酵菌酸」。由於民眾對米酵菌酸感到擔憂,台中食安處、法制局及經濟發展局也在28日共同組成市府聯合稽查小組,對於提供河粉、粿條等南洋料理的業者,包含非常泰、塔塔加、瓦城、PappaRich金爸爸、海記醬油雞飯等店家,特別針對粿條及河粉類等食材來源、保存等項目稽查。其中台中大遠百的非常泰、塔塔加泰式料理2家業者已停售河粉產品。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米或椰子所做的發酵食物,若發酵過程不當,有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菌,此菌可能再洐生米酵菌酸,這是一種非常毒的毒素,依國外報告,可讓中毒者在1天之內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率在40%至100%間。台北市衛生局與食藥署、疾管署及專家一起調查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現場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根據中國食源性疾病疫情監測系統,2010年至2020年共通報19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這些通報共導致146例疾病、139例住院、43 例死亡。」程涵宇說,米酵菌酸中毒是中國的法定傳染病,中國一開始較多的中毒事件,是自製發酵玉米粉製品、銀耳、地瓜粉和玉米粉製品(果凍),後來又有許多濕米粉、木耳)的中毒事件,最常發生在家裡(79.0%)和餐廳(21%)。顏宗海表示,米酵菌酸毒素無色、無味、耐高溫,民眾難以查覺,高溫烹調也無法消滅,在中國、非洲、印尼都曾傳出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目前沒有解毒劑,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例如中毒者若休克就打強心劑,若是不能呼吸就為他插管。顏宗海說,新加坡食品局曾針對米酵菌酸提出預防5方法,分別是避免在家中發酵玉米或椰漿產品、或添加檸檬汁或醋減少毒素形成的機會、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豆豉相關食物、如果需要長時間浸泡白木耳或黑木耳,請在冰箱中浸泡,以盡量減少細菌生長,另外,發酵食品時要採取良好的衛生措施,例如對所有食品接觸表面進行消毒,以防止細菌對食品造成不良污染。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則指出,5到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建議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立刻放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她也提醒,發酵食物雖美味可口,但是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還是不要自製,以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
世衛公布最新人類感染甲型H3N8禽流感個案 全球共3起皆來自中國
中國在3月27日時向世衛通報了1例人類感染甲型H3N8禽流感病毒案例,目前全球共有3起案例,皆來自於中國。在此之前,甲型H3N8禽流感被認為不會傳染給人類,然而隨著病毒的演變,如今已出現人類感染的案例,對此中國及世衛組織也採取了監測以及控制措施。2023年3月27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境內第3起人類染甲型H3N8禽流感病毒案例,患者為來自廣東省的56歲女性,在此之前的兩例分別於2022年4月和5月通報,其中1例為重症,另1例較為輕微。這名最新案例於2023年2月22日發病,3月3日因嚴重肺炎住院,3月16日病重過世。這名56歲女性病例在發病前有活禽接觸史,她的住家附近也有野生鳥類出沒,疫調人員採集她經常去的菜市場上的家禽,發現對甲型(H3)流感呈陽性反應。根據衛生官員報告,這些患者的感染源尚未釐清,最有可能是接觸活禽市場上遭感染的鳥禽。目前衛生單位也正在查明這3起人類感染的甲型H3N8禽流感病毒與動物間傳播的其他甲型H3N8禽流感病毒有何關係,而根據現有資料顯示,甲型H3N8禽流感病毒人傳人的機率很低,但隨著病毒不斷演進,依然需要慎重防堵病情傳播。當人類被鳥禽感染甲型H3N8禽流感時,有可能無症狀,也有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如結膜炎或類似流感病毒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死亡,極少案例也可能出現腸胃或神經系統症狀。目前中國為了防堵病情,採取了下列措施:1. 加強患者居所附近的環境消毒及監測。2. 提高民眾對病毒的防範意識和採取自我保護。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民眾應避免接觸因不明原因生病或死亡的動物,一發現疑似案例要立刻通報衛生單位。民眾前往已爆發動物禽流感的國家時,在活體市場接觸到動物以及進入可能屠宰動物的區域或接觸任何動物糞便或其他體液的表面之後,應經常使用肥皂清洗雙手,並遵守食品安全及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爆發若干哺乳類動物感染H5N1 世衛秘書長譚德賽:有傳染給人類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8日在有關全球公共衛生情況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幾週,有若干關於水貂、水獺、狐狸和海獅等哺乳動物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報告。世界衛生組織推估該病毒對人類風險較低,但仍有風險,呼籲民眾不要輕易觸摸野外野生動物。日本、韓國H5N1高原性禽流感疫情嚴重,台灣位於候鳥過冬必經之地,難免受到影響,入冬以來,台南市連爆6起H5N1禽流感疫情,市府動保處緊急撲殺3萬7359隻土雞,並加強消毒作業。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賽表示,H5N1病毒在野生鳥類和家禽中廣泛傳播已有25年,但最近竟出現蔓延至哺乳類動物的情形,目前正在密切監控中。以前H5N1曾在人類身上發現過,但只是零星病例,且幾名病患皆是與受感染的鳥類有密切接觸。世界衛生組織推估該病毒不會輕易感染人類或其他哺乳類動物,但不排除病原體可能會發生突變,從而使病毒更容易傳染給人類,因此不能假設情況會一直如此,世衛組織也強調,民眾不要觸摸、收集死亡或生病的動物,但一經發現有疑似案例,應立即向當地衛生單位通報。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正在與各個國家的主管部門合作,密切監測H5N1疫情,對流行的病毒株進行識別及監測,並且就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及現有治療或控制措施提出相關意見。另外世衛組織也對人類的H5N1病例進行研究,也建議各國加強防禦人類和養殖或野生動物的互動。世衛組織也表示,目前仍持續與藥商接觸中,以確保在必要時有充足的疫苗及藥物可供全球使用。近日發生多起水貂、水獺、狐狸和海獅等哺乳動物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案例(圖/pixabay)
紐約傳出猴痘疑似案例 WHO警告:還會爆更多
歐美近日傳出罕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monkeypox)案例。而美國紐約也在近日傳出一起疑似案例,如果確定,將會是美國境內第2起本土確診案例,美國官員也呼籲民眾在室內也要配戴口罩,相關單位也急忙購買猴痘疫苗。而對於多國爆發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警告,之後可能會越爆越多。根據《獨立報》報導指出,美國紐約健康與心理衛生部門於20日發表聲明,內容中指出針對2名疑似染疫的患者進行檢測後,其中1名患者身上出現猴痘所屬的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陽性反應,但後續還須等待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完成最終測試,方可知曉該名患者是否確診猴痘。而目前該名患者已經進入隔離狀態。CDC方面則是表示,目前正在調查另外6起的疑似病例,這些疑似個案都曾與一名確診者搭乘同一班奈及利亞飛往英國的航班。而美國衛生部門則是呼籲民眾就算在室內,也是要配戴口罩,除了可以防範感染猴痘外,也能防範感染新冠肺炎。生物技術公司Bavarian Nordic則表示,目前已經接獲來自美國政府價值1.19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35.3億元)的猴痘疫苗訂單。另外目前也傳出美國政府已經準備好1.8億美元的預備金,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採購更多疫苗,估計總量可以達到1300萬劑。而根據《衛報》報導指出,針對目前現在許多國家都傳出猴痘疫情,WHO也警告,截至21日為止,有12個會員國共計通報92例確診病例,以及28起疑似病例。WHO認為,身處在人群中的患者目前正在發生人際傳播。世界衛生組織(WHO)傳染病專家海曼(David Heymann)表示,猴痘是一種透過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不僅是患者本身,照護患者的家屬、醫護人員都會面臨風險。但由於猴痘與天花都屬於痘病毒科,因此天花疫苗可以有效抵抗猴痘。但海曼也強調,猴痘的傳染性病不會像新冠病毒這麼高,他也對民眾呼籲,如果懷疑自己接觸過病毒,或是自身出現皮疹、發燒等症狀的人,應該自我隔離、避免與他人接觸。
「類天花」歐美多地現蹤 罕見猴痘大規模擴散患者全身水泡
正當新冠疫情仍未平息之際,歐美近日傳出罕見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猴痘」(monkeypox)案例,包括澳洲也在20日出現疑似病例,這種在患者手上和身上長許多像水痘一樣的膿瘡病毒,雖然這是天花的近親,據衛生專家表示,其實傳染風險不高,呼籲不用過度擔憂。罕見猴痘病毒!症狀像天花「密麻皮疹冒全身」。(圖/翻攝自Sky News推特)綜合外媒報導,近日在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歐洲國家,陸續傳出「猴痘病毒」(Monkeypox)感染案例,當中有些病患並無非洲旅遊史,懷疑是在該國境內染疫。此外,美國麻省衞生部亦在18日宣布,1名近日曾赴加拿大的男子確診感染猴痘。英國率先在7日通報首起猴痘病例,接著證實有9人確診,葡萄牙官方則在18日證實出現5起病例,同時在調查15起疑似病例;西班牙衛生單位則表示,正在檢測23起潛在病例。沒想到隔兩日,葡萄牙再通報9個新增確診病例,衛生當局表示,全國累計已23例。猴痘是人畜共通疾病,最早是在中非和西非的猴子身上發現。(圖/達志/美聯社)澳洲也在20日通報1例確診病例,另有一個疑似病例在等候化驗結果,根據維多利亞省衛生局指出,墨爾本一名30多歲的青年,16日才從英國返國,已確認感染猴痘。另一起疑似案例是40多歲的雪梨男性,有歐洲旅遊史,兩人都是回到澳洲後才出現猴痘症狀。至於美國方面,麻州公共衛生部18日證實,一名近期從加拿大旅遊返美的男子確診猴痘病毒,緊接著,加拿大在當地19日晚間通報出現2起猴痘確診病例,使得歐洲和北美洲不斷增加的猴痘病例數越來越多。1958年,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猴子身上發現了猴痘病毒。(圖/達志/美聯社)猴痘是人畜共通疾病,最早是在中非和西非的猴子身上發現,1958年,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猴子身上發現了猴痘病毒,1970年代首見人類感染,症狀包括燒、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以及在手部和臉部出現像水痘一般的皮疹等症狀。醫學專家不排除,猴子只是猴痘的「假性宿主」,其實病原體是透過大鼠傳播出去。(圖/達志/美聯社)目前外界比較常見兩種病株,剛果的病株致死率可達10%,西非病株較為溫和,致死率約為1%。傳染途徑包括飛沫、體液、密切身體接觸,共用床單、衣物等都可能染病。醫學專家不排除,猴子只是猴痘的「假性宿主」,其實病原體是透過大鼠傳播出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紀錄,近年染病者多半有奈及利亞的旅遊史,當地近5年來通報558起疑似病例,其中241起確診,8人病逝,今年在非洲有4個國家通報猴痘病例,包括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奈及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雖然研究人員並沒有完全排除猴痘大流行的可能性,但認為可能性很低。
憂心病毒在未接種疫苗族群內傳播 WHO警告「恐產生新變異株」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7日表示,新冠病毒在未接種疫苗的族群中傳播的話,有很高的機率會增加新型變異株的誕生。WHO甚至舉例北韓,表示近期北韓確診人數突破150萬人,而在北韓境內疫苗的接種率極低,憂心會因此出現未知的新型變異株。根據《relief web》報導指出,一份來自WHO的新聞稿就明確點名,北韓近期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境內有超過150萬人屬於「疑似案例」,而且北韓當地未接種疫苗人口為數眾多,再加上當地不少民眾都患有潛在疾病,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都成為嚴重影響北韓民眾健康的因素。目前WHO已經要求北韓政府提供相關資料與染疫情形,WHO也願意提供北韓政府檢測病毒的技術、基礎藥物的準備,以及北韓當地極度缺乏的疫苗。WHO方面也表示,北韓當地的疫情讓人憂心,新冠疫情的爆發再加上當地民眾低疫苗接種率,當病毒在未接種疫苗族群中傳播時,其實會增加新冠病毒變異的機率,WHO十分憂心日後北韓出現新型的病毒變異株。
歐美出現169例不明原因急性兒童肝炎 日本傳出首例疑似症狀
自2022年開年以來,英國與美國等地區於1月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即興兒童肝炎感染案例,目前已知至少傳出169例病例。而日本厚生省於26日表示,日本境內也出現了1例疑似案例。根據《共同社》報導指出,日本厚生省於26日表示,日本境內出現1名疑似罹患不明原因嚴重急性兒童肝炎的患者。而根據日本法令規定,所謂的兒童泛指是16歲以下的未成年孩童,但患者的詳細年齡、居住地、性別與病況,厚生省並未公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急性肝炎大致上分為A至E型5個種類,而這次在歐美傳播與日本發現的疑似病例,均不屬於在這5種類之中,WHO先前就曾表示,如果發現類似可疑案例,希望國家能夠主動通報。而根據WHO資料顯示,目前歐美各國中,已經有12個國家通報發現不明原因嚴重急性兒童肝炎的案例,共計有169例,目前傳出已經有1例死亡。而根據資料顯示,169例的病例中,其中有74例發生感染夏季感冒、結膜炎等呼吸道疾病的腺病毒的狀況。另外患者的症狀方面,除了有黃疸與肝酵素指數異常等情形外,另外也有部分患者出現腹痛、嘔吐等狀況。
世衛指「Omicron強襲」全球風險非常高 南非吹哨者醫師爆症狀不一樣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最新出現的變種病毒Omicron相關的全球總體風險,被評估為「非常高」。這個在非洲出現的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多國,離台灣十分近的香港先前確診2例,而日本也傳出有疑似案例,根據研究指出,染上Omicron之後症狀十分輕微、也較難察覺,但病毒較以往新冠病毒更具感染性,重複感染機率也高,同時也鮮少有嗅覺喪失的症狀。非洲出現的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入侵多國,離台灣十分近的香港先前確診2例,而日本也傳出有疑似案例。(圖/達志/美聯社)英國《每日電訊報》引述最先對新冠變異株Omicron發出警報的南非醫生安潔莉奎(Angelique Coetzee)的說法,Omicron在健康患者中的症狀「不尋常但很輕微」,並且沒有明顯的併發症,但她也擔憂,這可能對本身就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且沒打疫苗的高齡者造成更大影響。南非醫學會主席庫茲。(圖/翻攝自南非醫學會SAMA官網)安潔莉奎早在11月18日就發現異狀,當時染上多名病患染疫後出現疲憊感,肌肉痠痛、咳嗽,但症狀輕微,不過嗅味覺並未喪失,她接觸的病例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種族,多數為年輕人,其中一名6歲孩童脈搏跳動快速、體溫很高,但追蹤2天過後,孩童狀況好轉。除此之外,她對24名病患進行病毒檢測結果,都呈現陽性,其中大多數患者為男性,約半數並未接種疫苗,據她表示,「Omicron表現為一種輕微的疾病,症狀是肌肉酸痛和1、2天的疲勞不適。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發現那些被感染的人不會失去味覺或嗅覺。他們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有些感染者沒有明顯的症狀,一些人目前正在家裡接受治療」。Omicron對年長者所造成的危害,恐會比年輕患者嚴重。(圖/達志/美聯社)安潔莉奎所治療的個案雖然恢復狀況良好,但她也擔心Omicron對年長者所造成的危害,恐會比年輕患者嚴重,她並表示,目前南非的醫療單位並未因新毒株而加重負擔,但她擔憂,這可能對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且尚未接種疫苗的高年齡者帶來影響。安潔莉奎還表示,Omicron病毒一定會擴散,但就目前而言,「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如此多誇張的報導,一切仍在調查之中」。
Omicron入侵 以色列率先宣布鎖國14天⋯擬動用反恐追蹤技術監控確診者
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的高毒性與快速傳染性令人色變,以色列發現境內首宗個案後,27日宣布禁止所有外籍人士入境,為期14天,成為全球第一個因Omicron全面鎖國的國家。截至28日,遭Omicron病毒入侵的國家再添捷克、澳洲,奧地利則出現疑似病例。以色列宣布禁止所有外籍人士入境,為期14天,成為全球第一個因Omicron全面鎖國的國家,許多國家也紛紛收緊邊境管制,圖為搭乘飛機抵達以色列的旅客,在機場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圖/路透)以色列內閣召開緊急會議後,全票通過關閉邊境,自28日午夜起,所有外國旅客禁止入境14天。已完成疫苗注射的以國公民,入境須強制隔離3天,未接種疫苗者則隔離7天。內閣並授權國安局監控確診病患,總理班奈特說,可能動用反恐的手機追蹤定位技術。他表示,此變種病毒株「非常令人擔心」,以國「瀕臨進入緊急狀態」,所有人都須嚴陣以待。傳染速度驚人 全球多國現蹤以色列26日發現首例Omicron感染者和2名疑似案例後,27日便把50個非洲中、南部國家納入「紅色」區域,禁止名單內國家旅客入境,從該區返國的公民必須進入防疫旅館隔離並接受PCR篩檢。Omicron除在非洲南部、比利時、以色列、英、德和香港現蹤外,又隨民航機殺入多國境內。荷蘭26日宣布有61名搭乘南非航班入境的旅客確診,28日進一步確認,其中13人感染Omicron。捷克北部利貝雷茨27日確認一名前往納米比亞,並經由南非返國的女性感染Omicron,病患症狀輕微。義大利同日證實南部坎帕尼亞大區,出現由莫三比克返國的首起Omicron確診病例。新毒株毒性高 疫苗效力打折澳洲也遭Omicron攻破國門,2位27日從非洲南部經杜哈返抵雪梨的公民,確診感染Omicron,為澳洲首例,他們都已注射2劑疫苗且都無症狀。目前實施全國封城的奧地利,西部提洛邦當局28日稱,一名上周自南非返國的國人呈陽性反應,疑似感染Omicron變種毒株,但必須等完成基因序列才能證實。為避免Omicron滲入社區釀禍,各國紛紛祭出新防控措施。英國強森政府宣布所有入境旅客強制接受PCR篩檢,與Omicron確診病例有接觸史者則須自我隔離。衛生大臣賈維德表示,民眾應照常籌備耶誕節,但對新變種病毒「必須更嚴肅看待,」他也坦言,疫苗對Omicron毒株的效力可能打折扣。英澳瑞士南韓 收緊邊境防控瑞士收緊針對多個歐洲和非洲國家入境旅客的隔離規定,澳洲則宣布停飛來自南非等9個非洲國家的航班14天,過去2周待過上述國家的外籍人士,不准進入澳洲。南韓28日零時起把南非、波札那等非洲國家納入加強防疫、危險國家和免除隔離除外國家,除限制發簽證,經相關國家抵韓不得入境。南韓國民無論是否接種疫苗,從該區國家抵韓後必須隔離10天。美國白宮首席防疫專家佛奇表示,儘管美國尚未有Omicron確診病例,但如果有,他不會感到驚訝。佛奇說,以Omicron的傳染性程度,且已經有病例出現在以色列、比利時和其他地方,那麼它終將傳播到所有地方。佛奇說,Omicron有大量突變,可能使它比其他變異株更具傳染力,雖然都只是可能,但足以讓大家密切關注,並做好準備。
居隔記錄遭刪!中央稱「改列自主健康管理」 黃珊珊:對我來說就是刪除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踢爆中央把北市府居家隔離記錄刪掉,結果確診者竟感染Delta病毒,但中央回稱經評估後改列自主健康管理,並沒有刪除。黃珊珊13日回應,「對我來說就是刪除」,中央常說地方政府要負相關責任,所以站在專業立場堅持應該要做的事,匡列過程嚴格一點比較好。黃珊珊昨在臉書爆料,中央在系統刪除市府上傳的居隔記錄,中央則說只是評估風險後改列自主健康管理,並沒有刪除。黃珊珊今午在防疫記者會指出,這個案子是文山區裝修工人和妻子去診所看診接觸的民眾,夫妻確定是Delta相關連的疑似案例,因為有到新北市幼兒園確診家屬住的大樓,依疑似案例去匡列,另有調閱診所監視器在同一診所待的時間超過20分鐘以上,認為有一定風險採預防性居家隔離,上傳資料到中央後,上周六中央反應說診所有適當防護沒必要居隔,但經衛生局專家會議討論仍認為有風險,回報中央時已刪掉改為自主健康管理,「對我來說就是刪除」,所以就無法開居家隔離書。她表示,如果被北市認定要居家隔離的民眾住在其他縣市,其他縣市不能從系統上看到是居家隔離的話,就無法開立通知書,要北市自行處理,所以會造成居隔困難。黃珊珊說,經向中央反映後就沒有刪除了,果然這對夫妻就是Delta病毒,慶幸有居家隔離,北市負擔居家隔離的責任,即使中央有建議,但中央常說地方政府還是要負相關責任,北市站在專業立場堅持應該要做的事,不管中央或地方都是想把事情做好,沒有互相指責的意思,匡列過程還是嚴格一點比較好。
三級警戒21天頻傳猝死案件 北檢、士檢已相驗27具遺體疑染疫
疫情嚴峻,北市最近出現多起暴斃案,事後卻發現死者確診。據了解,台北地檢署、士林地檢署自三級警戒5月19日至6月9日止,已過濾出27名死者疑似染疫,但因衛生單位認為死者並非列管的確診案例,只能由法醫採檢送驗,其中有18件等了2天才PCR確認陽性,比例逾6成,檢警擔心等待檢驗的空窗期成為防疫破口,呼籲衛生單位應第一時間到場協助篩檢。北檢檢察官林達今在臉書發文,指警察應該先通報衛生局,由衛生局依《醫療法施行細則》第53條以及《檢察機關與司法警察機關勘驗屍身應行注意事項》第17條規定,派醫療機構人員去現場,確認是否病死,以及查詢是否確診而死,然後再由該專業醫師判定可否開得出病死的死亡證明書,如果認為非病死或疑似非病死,才依《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請警察報請檢察官司法相驗。林達強調,透過衛生局第一時間的介入,才能夠更快速的補上這個防疫破口。據指出,北檢自5月19日全國宣布進行第三級警戒,相驗萬華婦人陳屍家中案例,事後採檢PCR陽性,成為首件司法相驗死後確診案例。截至6月9日為止,北檢受理的死亡相驗案件中,有16件經查疑似染疫,其中10件PCR陽性,另士林地檢署也接獲11件疑似案例,其中8件為確診,總計北檢、士檢相驗死後確診案例,佔疑似案例66%。有北市員警日前在臉書PO文,指曾通報1922或衛生單位,但衛生單位均回應死者生前非確診案例,推託不協助篩檢,讓第一線員警和殯葬人員,暴露在高度感染風險中。為此,劍青檢改昨發表聲明,呼籲指揮中心明令各地衛生單位在類似案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就派員到場,對死者甚至同住家屬進行快篩,如有陽性或確診,立即提供第一線員警充足防護,再進入司法相驗調查死因,才能及時防止擴散。
柯文哲籲市民「自動自發」封城 非民生必需場所應儘量暫停營業
新冠肺炎COVID-19本土確診數持續攀升,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17日)呼籲市民應該自動自發封城,沒事就留在家中,非民生必需的營業場所則應暫停營業,他並呼籲教育部考慮也讓大學停課,避免確診人數上升太快,導致醫療體系崩潰。新冠肺炎病例數持續暴增,繼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呼籲新北市民要有提升到四級警戒的準備、封城絕不是市民哪裡都不能去的「心理喊話」後,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也呼籲市民應該自動自發封城,台北市非民生必須營業場所都將暫停營業,凸顯雙北市疫情確實不容小(虛見)。北市在今天上午已宣布高中職以下全面停課至5月28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再呼籲中央考慮讓大學也停課。此外,柯文哲也說,北市快篩站昨天共篩檢了1130人,其中有113人是陽性,陽性率達10%,顯示已有社區感染,他呼籲民眾「自動自發」封城。柯文哲指出,既然某些地區社區感染率已經達到10%,台北市民應進行一種「自動自發的封城」,從現在開始沒事就在家裡,包括市面上,除了民生必需品以外,市政府都建議先暫停營業,換言之,台北市政府希望在這段時間內,讓確診案例不要爆發性的成長。柯文哲說,這兩天捷運使用量已大幅下降,他相信台灣國民的素質,不需要動用軍隊「硬性封城」,只要讓所有活動停下來,減少人與人接觸,避免確診人數上升太快,並壓低疫情洪峰時期的數量,醫療體系就不會因為過量而崩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宣布包括娃娃機店及釣蝦場等都要暫停營業,桌遊館、AR、VR遊戲店及附設卡拉OK的餐飲業這些會造成群眾聚集的地方,市府也會要求關閉。針對外界關切台北市醫療量能能否因應這一波暴增的疫情?柯文哲說明,目前疑似案例若快篩陽性會先送到檢疫所,但他曾與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就此討論,當個案人數過多時,住院超過10天、狀況OK的,就移到防疫旅館。他還說,確診者如果只有一點症狀,可以先住在檢疫所,如果沒明顯症狀,甚至可留在家中,市府已有詳細規劃。不過,柯文哲也說,現階段確診者仍送到安心檢疫所或醫院,目前北市的醫療量能還在可以處理的範圍內。針對雙北市長都在暗示防疫警戒層級將會提升,北市議員私下研判,凸顯疫情越來越嚴峻。而且疫情指揮中心日前也宣布,不再提供感染者足跡、改由地方發佈,疫情中心對於外界種種「究竟有沒有超前佈署」的質疑也講得不清不楚,顯示中央對這一波急遽升溫的疫情掌控能力已大不如前,台灣之前的防疫神話已被戳破,現在地方政府只能先自力救濟。該議員說,侯友宜與柯文哲身為民選市長,雙北市的疫情又最嚴重,該管制的就要管制、該提前做的就應提前做,不能再被動等指揮中心的決定,但為了避免市民恐慌,才會用類似「自動自發封城」之類的軟性名詞、感性的呼籲民眾配合「超前部署」。
疑似有通報確診案例 桃園某國中臉書突宣布停課至5月30日
今日全台暴增206例本土確診個案,明天週一就是上班上課日,桃園某國中在臉書宣布,從明(17)日起至5月30日全校停課,改線上教學,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經展開調查,詳細訊息有待公布。桃園某國中晚間8時許在臉書突然宣布,「今日下午本校接獲教育局通知,衛生局通報本校有疑似案例,因此建議學校做預防性停課!將自明天5/17起停課至5/30止,5/31日恢復上課。」校方提醒,停課改採線上教學期間,如果有身體不適請盡速就醫,在家也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與校方保持聯繫,留意最新的消息。
下一個大感染疾病恐是它! 5歲女童一天發病插管又洗腎
一名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的五歲女童,一天內,因持續性高燒、活動力差、咳嗽、流鼻涕與腹痛嘔吐,被父母帶往診所就診,後經診所醫師建議轉診至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這個疾病來得又快又猛,幸好診所醫師有所警覺,轉診即時。一入院後,女童病情急轉直下,凝血功能異常、發炎指數高、腎功能受影響,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救治。」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說,女童歷經插管、洗腎並用升壓藥物治療,所幸入院後馬上為其採血送檢,經血液培養確認為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療,得以救回寶貴性命。每年全球約有高達數十萬人因腦膜炎死亡,細菌性腦膜炎中最常見且致命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更因快速惡化、高重症率與嚴重併發症令人畏怯。其流行時,每10位健康者中即有1人為無症狀帶原(菌)者,若與其親密或長時間接觸,其接觸者發病機率為一般人的500-800倍,易造成大規模群聚感染!在過去,台灣也曾發生多次群聚事件,專家認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也可能成為下一個新冠肺炎!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表示,流行腦脊髓膜炎因無症狀帶原比例高,也曾於台灣大流行過,高峰時期每年約有300人確診。近年則是以民國97年台北縣國中校園爆發群聚感染事件,共計5名國中生確診、1名疑似案例,其中一位學生病情嚴重,一度意識改變送入加護病房救治。此外,106年軍營中也曾發生群聚感染事件。近期雖僅有零星個案,然107年3例確診個案中,即有2例死亡,足以顯示對民眾生命的危害。邱南昌理事長進一步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一種革蘭氏陰性雙球菌的猝發性感染疾病,主要好發於晚冬至早春之間(約每年11月至隔年4月)。透過接觸無症狀帶原(菌)者的鼻咽喉分泌物或飛沫傳染,潛伏期約2至10天,一旦流行時,無症狀帶菌率可高達5-10%,若長時間或密切與帶菌者接觸,其接觸者發病機率為一般人的500-800倍。此外,一旦帶原者免疫力低下或接觸免疫力不佳嬰幼兒,極可能進展為嚴重腦膜炎敗血症。由於早期症狀多不具特異性,易與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混淆,當民眾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或嬰幼兒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4』大症狀,應提高警覺。嬰幼兒又因囟門未閉合,症狀更為不典型,若未能即時確診、接受治療,24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成;就算即刻治療,每7個病患中即可能有1人死亡,家長們須特別注意。林千裕表示,嬰幼兒腦部仍處於發育階段,當重要的生命中樞受到腦膜炎雙球菌損害,若影響到運動區,孩童即可能出現走路不穩、行動不便甚至腦性麻痺;當傷害到語言、聽覺區,即會影響說話能力、聽力喪失;倘若侵害到呼吸中樞,孩童恐無法維持呼吸功能,甚至需要氣切、一輩子使用氧氣設備等,對幼兒與其家庭終其一生影響深遠。林千裕提醒,台灣近年雖確診個案零星,並未將相關疫苗納入常規接種,然誠如前面所述,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憑藉高帶菌率、重症率與致死率,不啻為隱藏殺手,更可能是下一個新冠肺炎。目前美國、英國、澳洲已將各血清型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接種項目,由此可見各國皆對腦膜炎的重視,台灣家長可參考國際趨勢,應經由醫師評估後,自費為家中幼兒接種疫苗,超前部署「保護力」,此外,也要注意衛生習慣、落實勤洗手、避免孩童長期處於密閉通風不良場所。
國內牛結節疹再傳案例!金門12畜牧場恐淪陷 50頭牛全數撲殺
金門日前出現首例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個案,今(11日)又爆出第2例!農委會牛結節疹(LSD)緊急應變小組表示,今日金門畜試所再添1頭疑似牛隻,已完成撲殺進行焚化銷毀;另一方面,相關單位目前已完成訪視49個養牛場共468頭,發現有疑似症狀計12場,有症狀頭數合計有50頭,皆已對該等牧場進行移動管制。農委會說明,由於該病潛伏期長可達28天,目前沒有症狀有可能日後才發病,因此,除了對於發病牛隻進行隔離及後續撲殺,以及消毒與殺滅蚊蟲外,亦請蚊媒專家前往金門地區監測可能的病原,以釐清其病媒分布,另訂於週一召開專家會議,與專家研商防疫對策。農委會表示,持續透過產業團體及群組加強宣導牛結節疹預防及控制資訊,並籲請各地酪農及肉牛飼養農友,自主落實畜牧場人、車(含運輸車、飼料車、化製車及訪客車輛等)門禁管制、場區定期清潔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特別是防蚊蠅等病媒的防治措施(如病媒原清除、加設捕蚊燈等),維護牛隻健康及財產安全,共同防堵牛結節疹蔓延。農委會強調,牛結節疹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將持續透過牧場訪視、屠宰場屠前屠後檢查等層層機制,為民眾食用肉品安全做好把關。農委會也呼籲,國內養牛業者加強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吊掛捕蚊設備,同時每日檢查牛隻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共同維護產業安全。
國內爆首例「牛結節疹」!金門牛肉禁輸台 農委會:病毒恐從大陸來
農委會8日接獲金門防疫所通知,縣內畜產試驗所通報場內飼養548頭牛隻,有部分牛隻皮膚發現異常結節,懷疑為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金門防疫所會同農委會防檢局、畜衛所至現場檢查及採樣,經聚核酶鏈反應(PCR)檢出牛結節疹病毒核酸,與2019年中國發表之流行病毒株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9%,確診為我國首例牛結節疹案例。農委會今(10日)舉行記者會,指金門出現首例牛結節疹確診後,金門防疫所已先依風險狀況完成23頭發病牛隻撲殺工作,並將執行其他牛隻撲殺處置作業,以防堵病毒擴散。目前案例場周邊半徑3公里內47場養牛場已完成臨床檢查,發現可疑案例,顯示疫情尚無擴散跡象,未來持續進行全縣牛隻的檢查。為確保整體產業安全,農委會宣布,將暫停金門縣牛隻及其生鮮、冷凍、冷藏牛肉輸往臺灣及其他離島,並依程序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 由於本次案例與中國去年發表的流行病毒株基因序列相似度高達99%,加上距中國大陸僅5公里,不排除病毒是透過風力將病媒傳送至金門,而導致疫情發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農委會提供)農委會說明,牛結節疹為痘病毒所造成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靠病媒(蚊、蠅、壁蝨)傳播,本病為OIE表列疾病,亦為我國法定甲類動物傳染病,但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請民眾不用恐慌,相關單位將持續透過牧場訪視、屠宰場屠前屠後檢查等層層機制,為民眾食用肉品安全做好把關。另外,農委會也呼籲,國內養牛業者應加強場內各項生物安全措施,保持環境清潔,並吊掛捕蚊設備,同時每日檢查牛隻健康情形,若發現疑似案例,應立即通報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及配合防疫處置工作,共同維護產業安全。
氣候炎熱家禽免疫力下降!彰化大城雞隻染「H5N5禽流感」 9556隻土雞被撲殺
6月21日是夏至,隨著天氣高溫炎熱,家禽類容易有熱緊迫造成免疫力下降,在彰化大城鄉一處土雞場近日就發現有雞隻異常死亡,送驗結果21日出爐確定雞隻染上H5N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防疫人員立刻前往土雞場進行清場,總計撲殺9556隻土雞。彰化縣動防所所長董孟治表示,18日接獲通報後,立刻派員對病雞採檢並送至畜衛所檢驗,經家衛所確診雞隻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防疫人員21日完成全場撲殺清場及消毒工作。董孟治指出,若發現養場內家禽有異常死亡或攝食量、飲水量、產蛋率異常下降等情形,應立即通報當地的動物防疫機關協助釐清原因,透過及早發現疑似案例並處置,避免疫情擴散。董孟治也呼籲,近來天氣高溫炎熱,雞隻容易有熱緊迫出現免疫力下降情形,因此提醒業者注意養雞場內的通風和降溫情況,避免飼養過度密集,及避免場內家禽出售時間拖延太長,減少病原藉由人員車輛傳播的機率,並應落實場內各項軟硬體生物安全措施,切勿使用非法疫苗。
桃園20歲男突暈倒亡!高燒疑確診「3小時速火化」 採檢結果出爐母痛哭
桃園一名20多歲男子3月時突在網咖暈倒,送醫後宣告不治;由於年輕男子高燒42度,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人心惶惶,醫護不敢大意,死因標註「疑似新冠肺炎」,不到3小時就被火化。對此死者媽媽崩潰痛哭,兒子採檢結果是陰性,連最後一程都無法好好送他。根據《東森新聞》報導,死者媽媽哭訴,「醫生說檢查確診要2天報告才會出來,可是政府規定24小時要火化,我說這樣不合邏輯,他(醫護)就用疫情關係來壓我。」當時沒有人敢收,所以兒子只能草草在廟門口入殮,沒想到之後打電話去詢問,得到陰性結果。針對死因註記「疑似新冠肺炎」,診治醫師表示,因為死者有浸潤現象,且當時他發燒到42度,不知道有無確診,依照規定必須註明,也有跟家屬提到A流陽性。死者母親質疑,如果真的是疑似案例,為什麼衛生局沒有通知家人,還這麼倉促的把兒子火化,「我打電話去問,(對方說)不是啦是陰性,那我(兒子)不是有夠倒楣,被你這樣燒了。」無法好好送走兒子、見兒子最後一面,讓她相當心痛。衛生局則表示,根據法規,就算是死後懷疑確診,也是要經過2次採檢;而疾管署也早於2月18日就澄清,是24小時「通報病例」,不是24小時內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