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仔
」長疔仔不要用手擠膿皰 醫提醒:小心感染引發敗血症
台灣的夏季溼熱,若穿著不通風的衣物使皮膚長期悶濕,就很容易感染細菌引起毛囊炎,對此皮膚科醫師陳昱璁提醒,不要自行動手擠破膿皰,以免嚴重細菌感染,罹患菌血症而引發敗血症,造成休克或死亡,若毛囊炎症狀更加嚴重,務必盡快到皮膚科就診治療。皮膚科醫師陳昱璁表示,某日他的診間來了一位患者,在坐下時姿勢彆扭又小心翼翼,他說:「醫生我的臀部和大腿好像長了疔仔」陳昱璁注意到他的大腿和臀部除了許多紅腫小顆例外,在臀腿交界處有一顆小籠包大小般的紅腫塊,冒出膿液,周圍有黑色的結痂,趕緊幫患者做手術,引出大量膿汁,給予抗生素,兩周後患者傷口順利癒合。什麼是疔仔?(圖/翻攝自陳昱璁皮膚科醫師臉書粉專)陳昱璁說明,毛囊炎(Folliculitis)最常由感染及發炎引起,通常是細菌性毛囊炎,初期呈現沒有膿皰的紅色突起狀,如果沒有採取治療,有些人會在一周後逐漸復原,但如果毛囊周圍的組織也連同感染發炎,就會產生「癤(俗稱疔仔)」,數個癤聚在一起會形成「癰(Carbuncle)」,產生紅腫、膿液及疼痛,若因外傷摩擦而破裂,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癰」的外觀是多開口性的膿腫,皮膚腫脹伴隨多孔性流膿,膿腫周圍出現壞死組織,常見於糖尿病及免疫力低下者,若延遲就醫可能致命,所以癰的治療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以及手術,將不健康的組織進行清創排膿,傷口面積可能很大,部分患者術後需進行縫合或皮膚移植,對患者來說是很大的折磨,真的不得不留意!減少毛囊炎的方法。(圖/翻攝自陳昱璁皮膚科醫師臉書粉專)陳昱璁指出,細菌性毛囊炎常出現在容易出汗、悶熱或常受衣服摩擦的地方,如頭皮、臉頰、頸部、背部、腋下、大腿或臀部,經過醫師診斷評估後,方可採取口服或塗抹抗生素治療,除此之外,面積較大或嚴重患者會改採靜脈注射抗生素,於患部引流膿液。對於容易發生毛囊炎的患者,陳昱璁建議,常保皮膚清潔,運動後立馬擦乾汗水並清潔身體;減少刮毛,必要時採用正確除毛方,勤換除毛刀片;避免用過度油膩的保養品、髮膠(蠟),減少毛孔阻塞機會;作息規律,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手摳抓毛囊炎或腫脹處。
20多歲鮮肉「內褲黏股溝」 醫檢查驚見血濃湯:摳到爛了
一名20多歲長相俊俏的男子,就醫主訴肛門痛,不時發出疼痛的「啊啊」聲,急診科醫師請他趴在床上檢查,脫下外褲後卻遇上內褲黏住的窘境,施力一拉患部,卻驚見「血膿湯」,讓醫師相當傻眼,「摳得太爛了!」急診科美女醫師田知學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曾收治的個案,一名20多歲的年輕帥哥就診,一到急診室就表示自己肛門痛,懷疑是「肛門膿瘍」,但田知學看他走路的樣子卻不像,但會因疼痛不適發出「啊啊」的哀號聲。田知學請該名男病患趴在床上做進一步檢查,詭異的是外褲脫下來後,內褲卻卡住,黏在肛門溝最上面,再用力一拉發現患部流膿、流湯又流血,彷彿像是菜市場裡賣的「紅肉梨」,一坨就卡在屁股溝上方。急診科醫師脫下男病患內褲一看,驚見流膿、流湯又流血的畫面。(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田知學無奈地說,這一看就是很簡單的「藏毛囊腫」,但他已經弄得太爛了,詢問之下才知道男子不僅用指甲摳,還曾用原子筆不停挖,卻沒有一次成功弄乾淨,傷口不斷地被破壞之下,就成了這般的糜爛模樣。清除後才發現裡面藏了一坨毛及膿,男患者因為發燒,最後先住院控制感染,再由外科醫師進行清創手術。田知學表示,藏毛囊腫好發於年輕男性,其他像是愛運動的人,身上容易藏汙納垢處都須留意,特別是有些毛很容易長疔仔的年輕男生的屁股,有時候就很容易長藏毛囊腫。「藏毛囊腫」常與「藏毛竇」一起發生,為軟組織內藏毛髮的疾病,常發生在臀部股溝附近,又合稱「藏毛疾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等國發病率高,是因士兵均有長期乘坐吉普車的經歷,故又稱之為「吉普車病」。該症狀好發於10~20多歲,25歲後發生率下滑,於40歲之後發生則更罕見。包括多毛髮、成年男性、常需久坐工作者,因臀部長時間與座椅磨擦,需要特別留意,而本身股溝較深或是股溝內生長毛髮的人也要小心;肥胖、個人衛生習慣差的民眾都是患此病症的高風險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