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
」 馬來貘 死亡 團團 新冠肺炎 動物園頭城驚傳保育類動物死亡 「侏儒抹香鯨」擱淺魂斷竹安河口
凱米颱風襲台,除了傳出強颱災情,25日又發生一起動物悲歌,林姓民眾25日在宜蘭頭城竹安河口濕地,發現疑似保育類「侏儒抹香鯨」鯨豚擱淺,已明顯死亡並通報海巡署及相關單位,進一步釐清死亡及擱淺原因。林姓民眾25日早上9時許前往竹安河口濕地巡查時,發現一隻鯨豚在沙灘上擱淺死亡,馬上通報海巡署。海巡署北部分署第一岸巡隊獲報後,立即連繫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宜蘭縣政府農業處以及中華鯨豚協會到場協助處理。海巡署表示是否為「侏儒抹香鯨」仍待農業處和鯨豚協會確認,相關人員到場後將對屍體進行採驗,若有研究必要,將鯨豚運回研究中心進行病理解剖;反之將就地掩埋。海巡署也呼籲,如果民眾遇到鯨豚擱淺事件,可以撥打「118」服務專線,尋求專業的協助。
日本馬來貘「英雄」死因出爐 「熱緊迫」導致全身循環衰竭
台北市立動物園原本預計6月21日迎接自日本橫濱動物園來台的馬來貘「英雄(Hideo)」,而如今卻傳出英雄在抵台後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在經歷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與臺大病理專家的解剖後,確認英雄的死因主要是因為熱緊迫,後續引發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與肺水腫等情況致死。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英雄是於2022年1月12日在日本橫濱動物園出生,先前該園的保育員還幫齊慶祝2歲生日,而本次來台主要目的是進行血緣交流。為了這次的行程,英雄在5月20日結束最後一次公開亮相後,便進入檢疫階段,一直沒有公開露面。但臺北市立動物園於22日凌晨表示,英雄在21日抵台後,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後續台北市立動物園也表示,會聯繫獸醫專家學者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馬來貘死因。而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與臺大病理專家的解剖後,確認了英雄的死因主要是因為熱緊迫的關係,後續又引發發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與肺水腫等情況致死。其死亡時體溫核心溫度高達41度之多。報導中也提到,出生於2022年的英雄,是橫濱動物園睽違17年後第一個誕生的馬來貘,橫濱動物園的保育員也表示,英雄的個性溫和,當初之所以幫其取名為英雄,就是希望他能肩負起繁衍保育馬來貘的重任,成為族群中的馬來貘,沒想到如今卻發生此憾事。
日本馬來貘抵台時「無生命跡象」 動物園:將解剖釐清死因
台北市立動物園原本預計6月21日迎接自日本橫濱動物園來台的馬來貘「英雄(Hideo)」,而如今卻傳出英雄在抵台後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目前臺北市立動物園方面表示,將會會同獸醫學專家進行解剖,以便釐清馬來貘英雄的死因。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英雄是於2022年1月12日在日本橫濱動物園出生,先前該園的保育員還幫齊慶祝2歲生日,而本次來台主要目的是進行血緣交流。為了這次的行程,英雄在5月20日結束最後一次公開亮相後,便進入檢疫階段,一直沒有公開露面。但臺北市立動物園於22日凌晨表示,英雄在21日抵台後,卻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如此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讓本次努力許久的台日動物園雙方同仁,都感到傷心與遺憾。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將儘速聯繫獸醫學專家學者協助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馬來貘死因。同時將協同日方檢討動物運輸過程,以利輔助研判意外發生的可能肇因。初步病理解剖如有相關進程,將陸續提供最新消息。
國際研究:增加運動頻度證實可預防「8大癌」!
運動可以防癌,增加頻度更可以達到20%防癌的效果。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為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的證據則為肺癌。然而,目前對於運動防癌的機轉仍不明瞭,以下由歐名哲醫師等做進一步的解明。最新癌症研究發展登國際會議及期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醫師歐名哲等於2023年亞太癌症預防雜誌(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及日美癌症精準治療聯合會議(JCA-AACR)發表「運動係經由歐名哲減緩現象發生抗癌效果」。2023年將於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婦癌學會(IGCS)將該文列為最近(Late breaking abstract)癌症研究發展。運動經「歐名哲減緩現象」產生抗癌作用歐名哲等以臨床及病理解剖實證運動防治癌症可經由人體解剖極軸的交互作用發生的「歐名哲減緩現象」的「人體細胞極性正常化」產生抗癌效果。雖然歐名哲減緩現象的抑癌效果不強,臨床治療效果仍不足以完全壓制癌症,然而如同運動防癌,運動產生的歐名哲減緩現象效應可以作為防癌或癌症輔助治療,對人類防癌及癌症治療有所幫助,可降低癌症發生及延長癌病生存期。
花蓮卓溪鄉工寮驚見台灣黑熊傷重抽搐 送醫搶救仍不治
卓溪鄉古風村沈姓工寮主人昨天下午3時發現工寮內疑似遭破壞,起初懷疑遭小偷闖入,立即報警待警方到場共同進屋,卻發覺破壞者竟是1頭台灣黑熊,且全身抽搐,趕緊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經緊急處置後送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搶救後仍不治,今日黑熊已被送往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後續將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死因。警方接獲沈場主報案後立即趕抵現場,到場驚覺破壞者是頭黑熊,起初警方先施放大龍炮及鳴放空氣喇叭試圖驅離,見屋內黑熊皆無動靜,才向前查看,映入眼簾卻是黑熊四肢抽搐,且呼吸急促,便立即聯繫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及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協助救援,野灣團隊9人到達工寮後,黑熊已失去意識,立即給予其鎮靜及抗癲癇藥物後,合力搬運移出工寮。野灣團隊現場初步檢查時發現黑熊右前掌曾有斷掌舊傷,身體極為消瘦,立即將黑熊移送救傷中心,未料途中黑熊便無生命跡象。經野灣初步血液檢查結果,其肝指數過高已有肝衰竭狀況,且從牙齒與骨骼等可推斷黑熊為老齡個體,後續將由獸醫研究所進行病理解剖,釐清死因。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也呼籲,卓溪區是台灣黑熊出沒最密集的地區,如發現黑熊受困或受其滋擾,可立即通報花蓮分署03-8325141;或打林業保育署24小時通報專線0800-000-930,將會儘速前往協助處理,保障居民財產與人身安全,及保育台灣黑熊。
不是熱死!動物園馬來貘「貘克」今解剖 初判這原因致死
台北市立動物園馬來貘「貘克」18日下午離世,外界質疑是否因近期連日高溫造成熱衰竭,今日上午解剖結果出爐,初判死因為「急性肺水腫」,與近期高溫造成熱緊迫致死的機率不高,而貘克感染的病原種類後續將依採樣組織進行診斷,預計2週之後才能判斷。貘克不幸離世後,今日上午由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比較病理生物學研究所病理專科老師與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協同進行解剖,初步判斷為急性肺水腫,也進一步發現貘克有慢性胸膜肺炎的潛在問題,感染較可能是主要肇因,與近期連日高溫造成熱緊迫突然致死的機率不高。至於貘克感染病原的種類,病理解剖時已經採集相關檢體送驗,後續也會針對採樣組織進行診斷,預計2週後才會有初步的結果。園方表示,今年3月才為貘克進行例行性採血檢查,相關數值均在正常範圍內。目前園方將針對熱帶雨林區所照養的馬來貘個體,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查,並對現場照養環境進行消毒及加強消暑設施。
明星「馬來貘」驚爆因長官無腦要求熱死! 台北市立動物園駁:死因待釐清
遠從捷克布拉格動物園(Prague Zoo)空運來台配種的年輕雄性馬來貘「貘克」,昨(18日)驚傳熱衰竭死亡,且主因是長官在遊客要求下,命令動物必須放展導致。對此,台北市立動物園今(19日)中午一方面證實「貘克」的死訊,另一方面也澄清外界有關長官疏失,以及保育員不專業等質疑。據《壹蘋新聞網》的報導,媒體昨接獲投訴,指出台北動物園的長官都是空降,又愛用非相關科系的保育員,於是就在遊客要求下,規定動物必須放展,導致「貘克」因熱衰竭死亡。對此,園方發言人曹先紹也回應外界質疑,指出7歲多的「貘克」於15日被保育員發現牠吃得比較少,隔天吃更少,於是便將其從戶外展區移至室內,還泡在水裡降溫,但牠第3天直接選擇不進食,獸醫之後又打抗生素並進行各種治療,但病情仍迅速惡化,不幸於昨天下午往生。曹先紹聲稱,「貘克」一直和配種的「貘芳」住在一起,外場有遮蔽也有水池,不是站在戶外曬太陽,十幾歲的「貘芳」也身體無恙,因此不存在保育員不專業,以及長官命令動物必須放展,導致其活活熱死的問題,動物沒有不生病的,只是年輕的「貘克」病情惡化的太快,無法搶救成功。目前已邀請台大獸醫系老師在明天進行病理解剖,死因有可能是熱衰竭、免疫系統出問題,或是黴菌感染,一切都待專業團隊釐清。貘花豆。(圖/翻攝自Facebook)報導補充,「貘克」在2018年3月初千里迢迢遠從捷克搭機來台,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內出生的雌性馬來貘「貘芳」進行配對,並於2019年8月配對成功。「貘芳」懷孕約13個月後,在2020年9月13日平安產下雄性寶寶「貘花豆」。
打完AZ疫苗癲癇、失去意識!40幾歲女多重感染亡 獲賠60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近期公布最新會議紀錄,在199件救濟申請案中,共11案獲得救濟金,其中1人獲賠600萬元,為救濟最高額,也是國內至今為止的第5例獲賠最高額的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個案為40多歲女子,接種AZ疫苗後癲癇、失去意識,最終病發多重感染死亡。另有1名50多歲男,接種BNT疫苗5日後死亡,無法排除心肌炎的可能性,獲賠50萬元。根據VICP最新會議紀錄,在199件救濟申請中,有11案獲得救濟金,其中BNT有5案、AZ有5案、高端有1案,金額最高的是AZ其中1案的600萬元,其次為AZ另1案的250萬元、BNT的50萬元。AZ的個案為新北市1名40多歲女子,接種疫苗後7日起陸續因頭痛等症狀就醫,於接種後21日突發癲癇、失去意識等情形,就醫後發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女子後續因併發多重感染死亡,無任何潛在疾病史足以引起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VICP研判死因與疫苗相關,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核予救濟金600萬元。另1名個案來自彰化,接種AZ疫苗後10日起陸續因腹脹、腹痛 及頭痛等,經診斷為肝門靜脈血栓,住院併發腦出血。經臨床檢查、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之臨床表現,Anti-PF4檢驗結果顯示陽性卡,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接種疫苗相關,共給予救濟金250萬元。至於BNT的個案,為台北市50多歲男,接種BNT後死亡,個案曾在2020年因車禍導致慢性硬腦膜下血腫。依發生時間及臨床表現,較可能致死原因為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或與其嚴重腦出血病史有關,惟接種疫苗後並無就醫資料且未進行病理解剖,無從判斷確切死因。考量時序上無法排除發生心肌炎的可能性,VICP研判個案死因無法確定與接種 疫苗相關,核予救濟金50萬元。
動物園公布團團逝世主因 原來腦袋長了「這東西」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去世當天,園方即完成病理解剖工作,詳細報告結果19日公布,確定團團罹患原發性腦瘤導致癲癇,牠更是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團團11月19日在深層麻醉中沉睡,當日下午1時48分確定心跳停止,園方並於下午2時30分開始進行完整病理解剖,執行各臟器變化、器官秤重、採樣等動作,直至晚間7時結束。台北市立動物園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說明,團團大腦重量為260公克、體重107公斤,兩者比重為1:412,正常大貓熊則是1:238,顯見團團大腦細胞被大量破壞,已嚴重萎縮。此外,動物園解剖得知,團團左側大腦出現大面積組織液化及壞死情形,進一步透過大腦組織切片染色檢測,發現該處多個細胞呈現不規則型。劉振軒說明,上述特徵即為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會導致腦部有腫瘤,出現癲癇、頭痛、嘔吐、視覺受損等症狀。劉振軒指出,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通常好發於人或犬隻身上,圈養的大貓熊則有10%會發生癲癇。由於大貓熊本身數量極少,團團發生癲癇的原因目前無法探究,僅能知道該腦瘤不會遺傳給圓仔與圓寶。劉振軒查閱資料後發現,大陸成都動物園過去有1隻雌性大貓熊「科琳」,亦曾因星形膠質細胞病變患上腦瘤。他指出,科琳患上的是較為惡性的第4級「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故病症比團團還嚴重。他說明,團團是繼科琳因星形膠質細胞病變患腦瘤的第2例,若以病名來區分,團團是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的首例。
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報告出爐 罹患原發性腦瘤導致癲癇發作
台北市立動物園在19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說明大貓熊「團團」詳細病理化驗結果,在團團去世當天,園方即完成並理解剖工作,近日報告結果出爐,確定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其是一種原發性腦瘤並導致癲癇。
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報告出爐 這病導致癲癇發作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去世當天,園方即完成並理解剖工作,近日報告結果出爐,確定團團大腦罹患原發性腦瘤「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導致癲癇,動物園將在19日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說明詳細病理化驗結果。團團晚年飽受腦部腫瘤所苦,由於日前癲癇多次發作,動物園於麻醉後進行CT斷層掃描,根據數值判斷團團的病況已經不可逆,無法再有品質地自主生活,考量動物福祉後決定含淚放手,讓團團在深層麻醉狀況下離世。動物園說明,團團於11月19日因病情惡化離世,當天即完成病理解剖工作,並將採樣組織送驗,近日病理解剖報告出爐,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是一種原發性腦瘤,也是造成團團癲癇的原因。園方表示,醫療照管團隊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將在明日下午2時說明團團病理化驗結果。
良心何在?團團病逝 慘成詐騙集團新型手法
大貓熊團團19日多次突發癲癇,在施打藥物後狀況仍未好轉,醫療團隊緊急幫團團進行CT斷層掃描及相關生理指數檢查,研判團團病況不可逆,後續很難有品質地自主生活,最終經醫療團隊共同討論評估,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會先做病理解剖確認團團確切的病因,同時將試圖採集團團精子、皮膚、肝臟、幹細胞等活體細胞並保存;此外園方也提到正在考慮保存團團的皮毛和骨骼用做標本。不料當大家都在緬懷團團之時,竟有詐騙集團動起歪腦筋,日前有民眾收到一封詐騙簡訊,內容使用的還是簡體字,離譜內容讓網友看後傻眼,氣炸留言:「詐騙的人有腦嗎?」
大貓熊「團團」下午1:48心跳停止 動物園:遺體比照林旺做成標本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19日凌晨1點5分、1點56分及3點54分癲癇再度發作,動物園證實,醫療照管團隊已經確定「團團」在下午1點48分心跳停止離世。對此,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未來會針對「團團」的個體,做病理解剖,擔心會是遺傳性的疾病,就能提前注意圓寶和圓仔的狀況。此外,曹先紹說,團團的遺體也會比照林旺的概念,保留皮毛標本和骨骼標本,也會保留活體細胞,而皮毛標本會留在動物園館內。動物園前園長葉傑生則表示,聽到消息後很痛心,在團團生病期間,他不斷的禱告,也很密切觀察團團的狀況,希望能有奇蹟發生;他說,團團的一生帶給很多人美好的回應,希望他走後,還能將遺體做為標本,繼續延續生命教育的意義。
葛蕾痛失兩至親「沒見到最後一面」 林嘉俐驚恐目睹媽媽在眼前噴血
葛蕾在大愛劇場《冬菊,沒問題》中不捨丈夫生病期間受了各種苦,最後還要捐大體,今(日)和林嘉俐一起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九年前經歷哥哥跟媽媽半年內接連離世,有切身之痛拍戲時特別有感覺,哥哥生病時她剛好在墾丁拍喜劇趕著殺青,平時手機都不會帶在身邊,改成手機隨身攜帶,怕隨時會傳來病危通知,哥哥的後事也不敢跟當時高齡九十多歲的母親說,母親發現美國遠房的姊姊也回來,才自己猜到。不到半年,葛蕾在大陸拍戲,母親洗澡跌倒,堅持不告訴葛蕾,請鄰居送去醫院,鄰居女兒才打電話到電視台,再接到製作人,然後聯絡上經紀人,百轉千迴之後才找到葛蕾,返台後陪母親住院六天,出國前一起吃了飯,下飛機還通了電話,沒想到前後幾個鐘頭,就接到電話母親又住院,而且醫生說「活不了今天」,葛蕾當場腿軟,直說不是演戲才會腿軟。哥哥跟母親離開,都來不及見到最後一面。葛蕾、林嘉俐一起出席記者會分享人生,發現彼此有許多相似經歷。(圖/黃威彬攝)半年內失去兩個至親,葛蕾出現很多後遺症,臉上會冒出疱,在嘴邊的疱就像豐唇做一半的感覺,幾個月就出現一次,隔了半年才覺不對勁去看醫生,錯失治療良機,後來才知道神經系統受損無法修復,只能不再更惡化。而林嘉俐跟葛蕾一樣,兩個人的母親都是在同一年離開,當時林嘉俐在拍戲媽媽中風,剛好拍媽媽要往生的戲,林嘉俐狂哭但在心裡一直告訴自己不是親生媽媽要走,還好同劇組的楊貴媚說媽只有一個,才趕快趕回家看媽媽。葛蕾、林嘉俐一起出席記者會分享人生,發現彼此有許多相似經歷。(圖/黃威彬攝)林嘉俐也是前一刻還在跟媽媽笑談,下一秒就目睹媽媽氣切洞噴血,腦部缺氧,最後當了四年的植物人,林嘉俐也提到「病人自主權利法」要預立醫療決定書,或許媽媽不會受四年的苦了。林嘉俐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才走出喪母之痛,當時是當了醫院志工遇到一樣是氣切的男孩,在陪伴中得到療癒。此外,葛蕾本人二十多年前就簽下器官捐贈卡,沒有特別原因就是覺得是個正確的事「都已經不在了還能幫助到別人,何不?」林嘉俐也簽了器官捐贈,捐大體的表也寫好,但最後一關要家人簽,還沒完成。捐大體跟病理解剖的條件不一樣,林嘉俐現場教學,葛蕾聽了之後直說「好了不起哦」。葛蕾跟林嘉俐兩個人的相同經歷真不少,目前兩人都是單身,葛蕾說「會發生就會發生,不會發生想也沒有用」。愛情不得意,葛蕾的事業倒是相當成功,在東區開的餐廳,谷歌評價相當高,而且還挺過疫情,「疫」數成長,葛蕾說經營的是「良心企業」五年沒改過菜單沒漲價。
全台唯一圈養海龜猝死…玳瑁解剖驚見「967顆卵塞腹」 心痛畫面曝
澎湖縣府農漁局於今年6月27日及7月6日分別接獲本縣大義宮來電通報飼養海龜發生死亡情形(6月27日2頭綠蠵龜、7月6日1頭玳瑁海龜),在接獲通報後立即前往大義宮協助處理,並對該宮廟飼養環境的水質進行取樣,委託成功大學永續環境所進行檢測,其死亡海龜協請中華鯨豚協會於隔日在水產種苗場進行病理解剖。全台唯一圈養海龜猝死。據了解,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率獸醫師團隊執行玳瑁解剖事宜,初步將腹甲切割後,撥開內部赫見大量海龜蛋,其數量經估算有967顆,秤重量約8公斤。曾鉦琮說明,玳瑁一窩最大能產140顆蛋,967顆的數量約能產5窩,但該海龜偏瘦,懷疑排卵恐有問題,取少量海龜蛋樣本執行病理分析。全台唯一圈養海龜猝死。為避免大義宮剩餘海龜再發生狀況,縣府農漁局協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將剩餘海龜於7月7日移至該中心調養照護(目前移入調養海龜情況良好),並與海洋研究中心協助該廟進行飼養環境進行全面清整。農漁局表示,發生死亡的3頭海龜均解剖完畢,目前進行病理組織切片中,農漁局將待所有檢測報告出爐後,邀集專家學者輔導該宮廟進行後續改善方案,以維護海龜生存權。全台唯一圈養海龜猝死。竹灣大義宮在民國78年頒布「野生動物保育法」前,便有飼養野生海龜,原本係養在戶外的半月池內,民國75年翻修後,才將海龜移往地下室的水池,當時飼有5隻綠蠵龜、1隻赤蠵龜、3隻玳瑁,共計9隻海龜,陸陸續續生病死亡替換,至少有18隻海龜的飼養紀錄;綜觀自民國86年統計紀錄,對於壽命平均達百年的海龜而言,大義宮海龜平均每3年死1隻,並不尋常,不時引發爭議。
「大家的小妹妹」六福莊明星長頸鹿「布丁妹」驟逝 倒地搶救30分鐘不治
新竹縣關西鎮六福莊明星動物,15歲大的長頸鹿「布丁妹」日前因病離世,六福莊昨日發聲明稿證明此事,表示「布丁妹」日前突然食慾不振、排便異常,獸醫和工作人員緊急治療,「布丁妹」卻在二次治療即將結束時倒地,急救30分鐘後仍宣告不治,初步判定死因為急性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導致嚴重出血壞死性盲腸結腸炎,並引發腸毒血症死亡。六福莊表示,布丁妹是在2007年8月25日出生,並在2012年2月入住關西六福莊,其個性黏人、愛撒嬌,在跟保育員每天朝夕相處下,布丁妹就像大家的小妹妹,她也是園區最受歡迎的明星級動物。六福莊提到,平時由專職人員調配布丁妹的飲食,照護上每天詳細記錄其各種健康指數,包括採食量、體重變化等數值,天氣太冷也會準備暖氣,盡可能讓布丁妹住得舒服,直至過世前2天,她都沒有異樣,仍活力十足的正常活動。而在過世前一天上午,布丁妹突然食慾不振、排便異常,工作人員立刻通知獸醫師檢查,並進行抽血與初步藥物治療,並整日密切觀察布丁妹的狀況,立即召開會議回溯當週布丁妹的健康狀況與討論醫療處置方向,當晚也安排人員徹夜留守觀察布丁妹,以隨時掌握狀況。但在過世當天,布丁妹狀況仍沒有改善,經二次醫療會議討論後,決定進行進一步的醫療處置。雖醫療過程順利,但布丁妹卻在治療即將結束時突然倒地,經急救30分鐘後宣告死亡。而在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兼任教授劉振軒率六福村獸醫師及中興、屏科及亞大獸醫系學生等18人團隊,進行病理解剖,結合症狀及病理解剖分析,初步判定死因為急性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導致嚴重出血壞死性盲腸結腸炎,並引發腸毒血症死亡。對於突發的不幸,六福莊表示,許多員工紛紛不捨落淚,此後也將精進動物飼養環境與照護、建立更有效的疾病預防機制,提供優質的動物保育教育場域。
AZ救濟金創新高 接種後引發血栓核予救濟金90萬
新冠肺炎疫苗今年3月22日開打至今,共接種2518萬2013劑,接種後若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死亡,可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審議結果,目前共完成13名AZ接種者申請案,結果12人不予救濟,僅1人接種後發生血栓研判與接種AZ疫苗有關,獲得救濟金90萬元,為國內目前最高受害救濟金額。另有2人因同意解剖,各獲喪葬補助30萬元。目前國內AZ疫苗已經接種1238萬7143劑,接種AZ疫苗後死亡個案共728人,目前完成13名AZ接種者申請案,最後1人判定與疫苗有關。根據VICP的10月21日開會會議記錄,獲得救濟金90萬元個案為桃園市1名余姓民眾,因為接種後發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研判與接種AZ疫苗相關,因此,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最後核予救濟金90萬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案不是首例獲救濟,但應是目前新冠疫苗接種受害救濟金額最高者。另外有2名嘉義縣江姓民眾、新竹市郭姓民眾雖不予救濟,但因為同意施行病理解剖,因此依據「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給予喪葬補助30萬元。VICP召集人邱南昌指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共分兩階段,民眾申請後需先經過初審,通過後才會召開審議大會由疫苗專家及三分之一的公正人士共同審定救濟金額,必須確定不良事件確實與疫苗相關才會核予救濟。至於救濟金額,邱南昌說,委員審議時會考量申請個案的健康狀況,若原本健康狀況就不佳,能獲得的救濟金額就較低,原先是健康的個案若確定是疫苗引發的不良事件,就能獲得較高的救濟金。截至今年10月27日為止,國內共接獲95件疑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通報案件,是否每件都能比照此個案獲90萬元救濟?邱南昌解釋,由於TTS本來就有背景值,不見得跟疫苗有關,若發生血栓但未出現TTS,可能就無法獲救濟,必須調閱個案病例審查才能審議。由於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件眾多,邱南昌說,以往大會召開頻率是每2個月一次,近期已改為1個月一次,接下來將改為2周開一次會,委員間若有空也會不定期加開初審會議,加快民眾案件的審定速度。
AZ之亂2/補償最高600萬元 檢察官:無法認定死因恐拿不到救濟金
近日各地陸續傳出疑因接種新冠肺炎疫苗致死的案例,高檢署為了預防這些案例恐引爆民怨及大量求償訴訟,6月18日密令各地方檢察署「審慎處理疑似接種致死的相驗案例」,必要時需委由法醫研究所解剖,製作「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法醫解剖初步研判報告」,該報告還須交給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以釐清真相。高檢署已同時函文告知衛福部等相關單位,許多檢察長和基層檢察官都相當支持高檢署的做法。「不解剖絕對無法發現真相!」高雄橋頭地檢署檢察官鄭子薇表示,雖然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接種AZ疫苗後的死亡案例,多為75歲的以上長者,且似乎絕大多數患有慢性疾病,然而,死因是否直接與接種疫苗有關,真的得要透過解剖才能釐清因果!鄭子薇是首位投書媒體,呼籲全面解剖鑑定疑似疫苗致死案的司法官。鄭子薇指出,疑似接種疫苗死亡個案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已經造成許多長者恐慌,甚至引發「緩打潮」,她身為第一線相驗人員,有必要讓社會大眾理解真相。如果未經解剖,無法認定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導致「意外」致死,家屬不僅可能領不到衛福部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金」,也可能拿不到商業保險的意外保險金,影響家屬權益至深且鉅。法務部法醫研究所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設有病理組、血清證物組、化學毒物組等3個單位,是國內重要的病理解剖鑑定機關。(圖/報系資料照)本刊調查,今年至今,衛福部已受理2200多件「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金」申請案,通過125件。至於其中有多少與新冠肺炎疫苗有關?相關單位都不願透露。對於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的補償金額,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疾管署設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管道,民眾可向衛生局提出救濟申請。疑似預防接種受害致死,並經病理解剖者,喪葬補助30萬元。因預防接種致死者,補償50萬元至600萬元,無法確定因預防接種致死者,補償30萬元至350萬元。如因而發生身心障礙或嚴重疾病,最高給付600萬元。
媽媽打疫苗後哺乳女嬰猝死 醫師這樣看
雲林一名從事殯葬業的媽媽接種AZ疫苗後,給2個月大的女嬰哺乳,女嬰在隔日被發現猝死。醫師表示,疫苗接種後,需要2周才能產生保護力,並在奶水中產生抗體,但這名媽媽哺乳時時間短,疫苗還沒開始反應。2、3個月大的嬰兒是猝死高峰,趴睡、嗆奶都是危險因子,呼籲任何猝死都應要詳細調查原因。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常務理事、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楊靖瑩表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需要一段時間來產生反應,需約2周來產生保護力。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媽媽接種疫苗後,奶水中會產生抗體給孩子,但這名媽媽接種疫苗當日哺乳,時間太快,體內的疫苗還沒開始反應,不太可能經由母乳給孩子造成影響。楊靖瑩引述台灣兒科醫學會說法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在1個月以下新生兒並不常見,但發生率在2-3個月大時達到高峰。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定義是「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嬰兒猝死的的危險因素包括趴睡、嗆奶等等,楊靖瑩認為要把猝死牽扯到疫苗和母奶「太牽強」,很多疫苗一開始都說兩者有關,但後來都發現沒有關聯。許多民眾接種疫苗後都會身體不適,會出現發燒、痠痛、倦怠等症狀,對於是不是會因此而無法好好照顧孩子,楊靖瑩不曉得,不過她也強調,照顧孩子不是只有媽媽的責任,是需要家人們一起來做的。楊靖瑩表示,任何嬰兒的猝死都應該要詳細調查原因。至於哺乳媽媽是否要接種疫苗,目前國際上相關的文獻有2篇,一篇是以色列的研究,另一篇是美國的研究,所使用的都是mRNA的疫苗。研究結論顯示,媽媽在接種疫苗後,奶水中的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抗體濃度都增加,同時與其他對照組的婦女比起來,副作用相當,因此認為哺乳媽媽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並且能夠提供嬰兒免疫保護力。至於AZ疫苗,目前沒有看到有關哺乳期的研究,不過在接種AZ疫苗最多的英國,並沒有看到哺乳期女性接種後導致嬰兒死亡的報導,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會也哺乳媽媽建議接種。
接種疫苗死亡家屬願解剖補助30萬元 政院:正評估因染疫身亡的慰問金
近日因應本土疫情蔓延,新冠肺炎死亡案例持續增加,先前就傳出新北市宣布,如有民眾因染疫身亡的話,會發放10萬喪葬補助給家屬,桃園也傳出有5名長者在接種疫苗後死亡,桃園市政府也宣布發放10萬慰問金給家屬。針對此事件,指揮中心表示,如有民眾接種疫苗後死亡,家屬願意提供解剖的話,會給予30萬元的補助。而行政院也傳正評估國人如不幸因染疫身亡,給予家屬10萬元喪葬輔助的計畫。新北市長侯友宜在17日的防疫記者會上宣布,對於設籍在新北市、不幸因染疫身亡的民眾,新北市政府將會用運防疫基金發放每人10萬慰問金。而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指出,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在15日至17日這段時間,有5位長者在接種疫苗後死亡,經調查後,其中2件分別是「接種前暈倒送醫不治」與「接種後飲食噎到」,與疫苗施打無直接關係,另外3件則是與疫苗有相關,為此,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縣府會針對這5位長者的家屬發放10萬慰問金,同時派員協助家屬處理後事。由於近日發生25起接種疫苗後的死亡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為了協助釐清民眾在接種疫苗後死亡的原因,如果家屬願意接受亡者進行病理解剖的話,指揮中心將會補助30萬元的喪葬補助費用。防疫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由於台灣人在習俗上比較避諱解剖,因此家屬願意接受病理解剖的話,政府就會給予相因應的補助。而對於民眾不幸染疫身亡的方面,近日傳出,辣法院在17日進行紓困4.0特別預算黨團協商時,朝野就共同提案,要求衛福部提供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身亡的國人,給予每人10萬元的喪葬補助。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於18日表示,目前10萬慰問金的部分,行政院已經納入評估,預計在下周的院會會有討論與決定出來。羅秉成也說明,慰助金(慰問金)是慰問的意思,而國賠是國家要負擔賠償責任,與慰助金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