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機率
」 青光眼36歲男子夜間「頻尿」就醫 竟是嚴重糖尿病!因狂喝「1飲品」惹禍
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常要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就醫發現醣化血色素高達13%,已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他卻不自知。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 尿蛋白過高腎已受損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說,第二型糖尿病年齡持續往下探,這起個案的王先生只有36歲,一開始因為頻尿前往泌尿科看診,但並非泌尿系統問題,轉介到家醫科,發現其醣化血色素(HbA1c)達到13%(正常值4.0~5.6%),而且已出現尿糖;微蛋白尿達42 mg/Dl(正常值小於30mg/dL)。郭馨鎂解釋,尿糖代表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液的糖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吸收,由尿液排出,通常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尿蛋白過高,代表腎臟受損,無法好好留住蛋白質而隨尿液排出。也就是說,這起個案的糖化血色素非常高,確診為糖尿病,而且已經嚴重到開始破壞腎臟。遺傳及肥胖體型高風險因子 喝含糖紅茶、少喝水也是肇因個案管理師邱小佳表示,在餐飲店工作的王先生,白天很少喝水,渴了就喝店家免費提供給顧客自取的含糖紅茶,這樣最省事,而且還會在下班帶回家喝,長期少喝水,以喝含糖飲料為主。 郭馨鎂指出,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其祖父及爸爸都是糖尿病患者,加上他飲食沒有節制,愛吃炸物,以含糖飲料當水喝,而且他的身材高大,體重達110公斤,屬肥胖體型,這些高危險因素釀成不到40歲就糖尿病,其來有自。糖胖症血糖難控制 器官病變機率高郭馨鎂說,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者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被稱為糖胖症(Diabesity),王先生屬於糖胖症,這種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必須更嚴肅面對。日常這樣做 控血糖、減少腎傷害邱小佳表示,經過衛教後,王先生除了藥物控制,也同時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的水,每天下班運動,嚴格執行飲食管理,規律作息,如此才比較可能控制血糖,也才能減緩腎臟的傷害。
喝酒就臉紅是警訊! 醫曝:「這些器官」病變機率恐上升
自民國108年起,由臺灣酒精不耐症協會、臺灣酒害防治協會以及國民健康署共同發起5月9日為「臺灣無酒日」,呼籲民眾注意酒精對健康的影響。為什麼有人喝酒後會臉紅?酒精的正式名稱是乙醇(ethanol),當乙醇進到人體後會被乙醇去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代謝成乙醛(acetaldehyde),接著透過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將乙醛代謝成乙酸(acetate),經過一些代謝過程最終轉變成水(H2O)以及二氧化碳(CO2)排出體外。人類第12號染色體上有負責乙醛去氫酶活性的基因,如果這個基因型有突變,乙醛去氫酶的活性下降,讓乙醛不易分解而累積在體內,會讓全身的微血管擴張,呈現臉紅或身體發紅,並且造成頭痛、心悸、嘔吐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酒精不耐症」。乙醛是一級致癌物 長期恐致身體器官功能病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侯育琪表示,乙醛會傷害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最常見包括神經系統(大腦和周邊神經)、心血管、肝臟、骨髂、生殖系統等等,和失智、神經病變、心肌病變、肝病變、骨質疏鬆、不孕有關。另外,乙醛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列的一級致癌物,長期下來亦會增加癌症發生,比如頭頸癌(口腔癌、鼻咽癌、喉癌等)和食道癌等。酒精棉片貼手臂 自測有無酒精不耐症2021年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基因體資料顯示臺灣約47%的人口具有酒精不耐症,比例為全球最高。簡單來說,酒後會臉紅,就可能是酒精不耐症的個案,比上喝酒不臉紅的人,器官病變與癌變機率更為提升,身體在酒後會受到更嚴重的傷害。若民眾想要檢測自己是否有酒精不耐症,可將酒精棉片貼在手臂內側靜置20分鐘,如皮膚出現泛紅則可高度懷疑(準確率約70%)。
近視雷射矯正就好? 醫提醒年少不控制4病變機率增
台灣是近視王國,國人近視比率和香港、新加坡居全球前三名。近年不少人接受近視雷射矯正,但醫師提醒,即使矯正了視力,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仍高於一般人,青光眼、白內障也可能提早發生,提醒家長勿放任兒童近視失控,應積極控制。眼科醫師陳夢柔表示,亞洲國家學童課業壓力大,可能從早到晚都在讀書,加上近年電子產品盛行,據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資料,小孩擁有第一支手機的平均年齡為10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之下,近視比率普遍高。冠疫情期間,大量螢幕學習更增加了近距離用眼時間。眼科醫師賴紫庭表示,全球各國都出現「隔離近視症候群」(The Rise of Quarantine Impact),俗稱「宅近視」(Indoor Myopia);香港最新調查,疫情期間6到8歲兒童近視比率增加50%,對於年紀較小的影響更大,近視發生年齡大幅提前。台灣國小學童近視率也爆增,111學年度突破45%,國中生視力不良率則是73.16%,高中生更甚,來到81.61%。陳夢柔提醒,近年國際上普遍認定近視是一種疾病,根據國外研究,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日後青光眼、白內障提早發生率是一般人的3倍和5.5倍;近視700度以上的人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更足足高出44倍和127倍。她強調,近視會造成眼軸拉長變形、視網膜變薄,即使長大後接受近視雷射矯正,但仍有潛在疾病風險。賴紫庭分享,近視控制的黃金期落在3到18歲,每年可能增加100到150度,9年下來可能就超過900度,相當可觀。大部分家長仰靠散瞳劑幫孩子控制近視,不少人覺得戴眼鏡會造成近視增加,但現在隨著醫學進步,近視控制眼鏡除了能幫助小朋友看得清楚以外,也有控制近視的效果;另外像是增加戶外運動、塑形片、近視控制日拋等,都可作為控制考慮的方式之一。
《殭屍道長》孟海食道癌病逝!醫點名「趁熱吃」這習慣犯大忌
曾演出經典港片《殭屍道長》的資深男星孟海,今(10日)驚傳不敵食道癌病逝,享壽65歲。對此,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曾表示,飲食習慣與食道癌息息相關,包括吸菸、喝酒、嚼檳榔以及愛吃醃漬食物等族群,有較高罹癌機率,且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香港資深男星孟海去年確診食道癌,抗病1年後仍不敵病魔離開人世,在台灣每年奪走近2000條人命,且早期不易被發現的疾病就是「食道癌」,而男性的發生率更是高出女性11至16倍。醫師吳文傑指出,飲酒、吸菸、嚼食檳榔、愛吃醃漬物等不良習慣,均是罹患食道癌的高風險因子,食道癌早期沒有特殊症狀,很多患者會誤判自己只是胃食道逆流,直到喉嚨卡卡、甚至吞嚥困難才發現已經罹癌。另外,醫師李秉勳透露,燙口的食物也容易引發食道癌,由於人體的消化道黏膜最高只能忍受約攝氏60度的溫度,太燙容易造成黏膜損傷、增加病變機率,因此「吃太燙」也是誘發食道癌的原因之一。
女星胸口長腫瘤「放7年不管」 回診醫揪出可怕病變
大家都知道小病偷懶不治療,很容易拖成嚴重大病,但現代人常常因為生活忙碌,對於自己的身體的異狀常常輕忽。女星夏如芝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自己的疾病經驗,提到她過去因為乳房周為摸到硬塊就醫,被檢查出胸口有「良性纖維瘤」,但因為「犯懶」,長達7年沒有回診追蹤,最後檢查已經變成「非典型」,且出現病變徵兆,嚇得她趕緊開刀處理。 夏如芝在節目上表示,自己大概在8、9年前,某天洗澡的時候,摸到自己的乳房有一顆硬硬的東西,當時她覺得怪怪的,便到醫院去檢查,醫生驗出後發現是「良性纖維瘤」,需要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 而夏如芝一開始聽從醫師指示,持續了1、2年的定期回診追蹤,後來工作一忙,認為腫瘤非惡性,也開始「犯懶」了,停止了好多年都沒有去追蹤檢查。後來到了去年,察覺胸部有微痛感,她立刻就醫,才被醫師糾正,她相隔7年都沒有追蹤檢查的行為是不對的。夏如芝說,一開始醫師發現她胸部內原本的「良性纖維瘤」出現病變,但為了不驚嚇她,只說了這麼多年沒來追蹤「我不喜歡」,立刻安排詳細檢查,發現原本的腫瘤已變成「非典型」,病變機率比之前提高,她才嚇得趕緊開刀處理。外科醫師江坤俊更表示,非典型增生轉成癌症機率,是正常乳房組織的4倍,一定要定期追蹤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重度3C致失明4】青壯年失明者增多 重度眼疾是主因
【記者/張雅淳】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統計,台灣視障人士已超過5萬5000名,與2000年的3萬8000名,明顯成長,而近年來增加的視障者多是18歲以上的中途失明者,除意外撞擊受傷外,最主要的就是嚴重眼疾的併發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王孟祺醫師表示,其中青光眼是最多青壯年失明的主因,因為眼壓高會使得感光細胞、視神經細胞受損,這些細胞一旦死亡就不會再生,再加上幾乎沒有症狀,所以就診時幾乎已經無法挽回。「曾有一位任職科技業的40歲男子,求診時已經是很嚴重的青光眼,結果當然是失明了。」王孟祺說,男子原本家庭美滿、也是家中經濟支柱,失明不只影響一個人,而是會毀了整個家庭。此外,三高年輕化也是嚴重眼疾提早發生的原因之一,王孟祺就有一位20多歲失明案例,因為自認年輕有本錢,始終不肯好好控制血糖,結果最後導致視網膜病變失去視力,令人不勝唏噓。陳瑩山醫師認為,三高容易增加眼睛病變機率,如果仗著年輕而不加以控制,後果不堪設想。「目前眼疾呈現早衰化,與頻繁接觸3C非常相關。」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陳瑩山主任說,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除了造成近視之外,藍光直接照射在視網膜上,時間過久很容易讓視網膜的黃斑部產生一層膜,形成所謂的視網膜上膜。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陳瑩山主任說,使用3C產品時間過久易讓視網膜黃斑部增生一層膜,形成所謂的視網膜上膜。「以前很少人得視網膜上膜,就算有也超過60歲,但最近很多20~30歲年輕人來看診,總覺得看東西霧霧的,對比不清楚,原來就是黃斑部長了一層膜。」醫師也拿這層膜沒辦法,動手術萬一傷了黃斑會得不償失,所以患者只能接受現況,避免繼續惡化。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白內障上,過去超過60歲才會有白內障,如今很多20多歲年輕人已經兩眼霧茫茫,換算下來眼球提早老化近40年,也讓青壯年失明者逐漸增多。多吃綠色蔬菜與水果可保養眼睛,預防眼疾產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9期《周刊王》和2165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僅需「旺透價39元」,2019/08/14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
【重度3C致失明5】親身說明如何瞎眼 學童嚇得好震撼
【記者/張雅淳】採訪甘仲維當天, 一位王先生從旁協助大小事宜,原來他本是台灣視覺希望協會的社工,恰巧也進了資策會,自然地成為甘仲維助手。而台灣視覺希望協會,就是專門協助中途失明者自立。失明之前的甘仲維經常擔任志工,到偏鄉小學為孩子說故事。(圖/甘仲維提供)甘仲維說,為了拯救更多眼睛,透過台灣視覺希望協會、或是王先生接洽,甘仲維一年會到三、四十間學校進行衛教活動。「以前都是醫師、護理師解說,小朋友們聽完還是照樣玩手機,現在換成一個曾經有正常視力、現在卻失明的人,那種震撼力會稍微大一點。」「我會跟小朋友們說自己的故事,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有可能變成我,然後安排一些情境活動,讓孩子親自體驗失去視力的不便。」孩子的雙眼會被摀住或綁上布條,然後再請他們做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小事,例如走路,孩子立刻就知道失明後的無助。眼睛的傷害是無法挽回的,留下的只有無止盡的後悔,甘仲維說,「我每天都會夢見自己視力恢復了,因為我閉眼時腦海中畫面是如此鮮明,但張開眼之後,就發現眼前只有灰黑白,不過,我已經接受這兩者都是我的一部分。」(甘仲維聯絡信箱:russnctu@yahoo.com)三高容易增加眼睛病變機率,如果仗著年輕而不加以控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平時應積極控制病況。五要點搶救惡視力1.若發現自己近視,應積極控制,避免成為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若有點散瞳劑,應配戴太陽眼鏡,以免瞳孔放大,受到光線傷害。2.高度近視者應每半年定期檢查眼睛。3.若有三高疾病,應積極控制病況。4.外出時配戴太陽眼鏡,以減少紫外線傷害眼睛;使用3C產品時,可配戴藍光眼鏡預防傷害。5.飲食上可多吃雞蛋、綠色蔬菜保養眼睛,也可選擇蝦紅素、葉黃素、花青素等保健品。使用3C不傷眼多吃綠色蔬菜與水果可保養眼睛,預防眼疾產生。3C產品如何使用?綜合醫界及官方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兒不可接觸,6歲前孩童每天限用1小時,6歲後限用2小時;成人若工作長時間使用,則得控制娛樂時間,每次使用20分鐘就得休息,讓眼睛適時休息。國人每日平均使用3C時間,從2017年的7.8小時到去年已提升至9.4小時。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9期《周刊王》和2165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僅需「旺透價39元」,2019/08/14起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