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手術
」 痔瘡 理科太太 肛門 便秘 陳威智新型痔瘡手術不可怕!微創雷射大幅減少疼痛感 快速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粉領族林小姐因為白天坐辦公桌,在家就躺著追劇,加上愛吃辣、不愛喝水,因此長期受痔瘡所苦,除了肛門口有搔癢不適、異物感之外,每次排便都會有出血,更是覺得相當困擾,但因為聽說痔瘡手術很痛、術後還要臥床2到3週,所以一直很排斥去看醫生。直到最近聽說朋友接受了新型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幾乎沒什麼疼痛、1到2天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林小姐才願意就診,積極處理痔瘡問題。痔瘡不可輕忽 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顏珉玄醫師表示,痔瘡已經是現代社會的文明病,久坐久站、缺乏運動、纖維和水分攝取不足等因素都是痔瘡的成因。輕微的痔瘡可以透過藥物治療,但是如果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仍然建議儘速就醫、接受專業評估。目前處理痔瘡的手術方式很多,最新的技術是採用「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因為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大範圍切除痔瘡組織,因此可以避免術後肛門狹窄的問題,消融的方式也不會破壞肛門周遭的黏膜與括約肌,相對來說是非常安全的手術方式。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疼痛少、恢復快顏珉玄醫師進一步說明,通常需要手術治療的痔瘡都已經是第3級或第4級痔瘡,這種比較大的痔瘡,不管用什麼方式切除,病患在術後都會感受到強烈而且持久的疼痛,更何況每天還是需要正常排便,除了撕裂感讓人難以忍受之外,更有傷口感染的風險。「雷射痔瘡消融手術」不同於傳統手術的方式是切除痔瘡組織,雷射消融的目的是透過光纖導引雷射能量,將痔瘡組織內部血管的水份蒸發氣化,進而讓痔瘡自然收縮。由於治療方式是透過雷射的消融,而不是傳統的切除,所以病患只會有一個0.2公分讓光纖進出的小傷口;即便經過評估還是需要切除外痣,透過雷射消融的痔瘡組織已經大幅度的縮小,需要切割的範圍小,疼痛度也比傳統手術要低的多。除了疼痛少之外,「雷射痔瘡消融手術」的小傷口對於術後的照顧來說也相對輕鬆,不像傳統手術需要定時溫水坐浴,患者術後返家只需要在肛門局部多沖涼水即可,不用擔心日常排便造成傷口感染,更不需要臥床等待傷口復原,許多人可以在手術隔天就直接重返工作崗位。改善作息 避免痔瘡再次復發顏醫師提醒,手術可以治療痔瘡帶來的徵狀,但改變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除了要飲食上盡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並且多攝取膳食纖維、補充水份之外,多運動、養成良好排便習慣,不在馬桶上划手機,都是可以避免痔瘡再次復發的根本之道。
大便「4顏色」是健康警訊 醫示警:千萬不能拖
大便是我們飲食經過消化管消化和吸收後剩下的渣滓,以及消化液和分泌物的混合物,因此大便絕不單純只是身體的排泄物,它的外型其實也多少反映身體的狀況。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也表示,如果糞便呈現「墨綠色、灰白色、黑色、鮮紅色」4種顏色,就有罹患特定疾病的可能,建議趕快找醫生進行檢查,千萬不能拖。陳威智近日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發文分享,《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依糞便形狀將人類的大便分為7類,其中顆粒狀小球或香腸狀表面凹凸不平,通常有便秘問題;香腸狀表面有裂痕或像蛇及香腸狀表面光滑,是理想的便形,尤其後者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塊狀且質地柔軟、散狀或糊狀、水狀無固體這3種則要留意,若長時間持續,可能有感染及腹瀉問題。(圖/翻攝自Facebook/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陳威智補充,除了透過形狀辨識健康狀況,顏色也是觀察的關鍵,如果你的大便呈現以下「4種顏色」就有罹患特定疾病的可能,建議趕快找醫生進行檢查,千萬不能拖:墨綠色:膽汁濃度過高,有急性腸胃炎的風險。灰白色:膽汁含量過低,有胰臟癌、膽管癌的風險。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紅血球遭胃酸破壞釋放高濃度鐵質,可能是胃潰瘍或胃腫瘤。鮮紅便: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痔瘡、肛裂、肛門膿瘍。
高雄知名診所驚傳「密醫違法治療」 離職護理師親吐內幕
高雄一間知名治療痔瘡的診所近日被指控醫師是涉嫌「密醫」,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到該診所求診時被告知有8顆痔瘡,並被強烈建議手術,診所還聲稱擁有全台唯一的「乾燥療法」。不過該網友之後尋求其他醫生診斷,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痔瘡,氣憤之下向衛生局檢舉,而一名已離職的護理師也忍不住爆料內情。日前一名女子在Dcard發文表示,因過去曾患痔瘡,今年因感到肛門內有異物感,擔心痔瘡復發,於是透過網路搜尋找到一家知名診所。該診所位於交通便利處,裝潢明亮,Google評價也不低於3顆星。而女子進入診所後,櫃台人員告知診所採全自費治療,但費用不超過1000元。不過女子也注意到診所候診區並未張貼醫師執業執照。進入診間後,見到兩位男醫師,其中一人向她解釋病情,但談話內容與她之前的就診經驗大相逕庭,例如醫師建議不要看健保醫生,甚至聲稱「痔瘡手術可以一次根治,不會復發」。接著櫃台人員帶她進入檢查室,卻發現空間老舊昏暗,檢查設備也非標準西醫器材,而是使用老式婦科診療椅。女子表示,檢查結束後,醫師根據檢查影像告訴女子她有「8顆痔瘡」,並且達到「3.5級」嚴重程度。醫師還推銷所謂的「乾燥療法」,聲稱這種療法能「根治痔瘡永不復發」,並宣稱全台只有他們診所有此技術。手術方式是用特殊線將痔瘡綁住,痔瘡會逐漸乾掉並脫落,術後僅需回診兩週即可痊癒。然而當女子詢問綁線的材料時,醫師卻說是「秘方」,無法透露。女子對手術存疑,決定不立即接受,但醫師仍開了一條無標示的特製藥膏,聲稱效果優於一般藥房產品。回家後,女子上網查詢,發現「乾燥療法」其實是局部注射硬化劑的療程,並非能根治痔瘡。她還發現該診所曾違反《醫師法》,沒有醫師執照。最終女子到另一家診所檢查,確認自己並無痔瘡,遂撥打1999市民專線檢舉該診所。而高雄市衛生局則表示,已接獲民眾檢舉,並將無預警派員稽查,若查證有非醫師執行醫療行為,將依法處理。消息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該診所一名已離職的護理師忍不住揭發內情。她表示,所謂的密醫是該診所的龔姓老闆,兩年前因違反《醫師法》被判處6個月徒刑,沒有醫師執照。龔男會在羅姓持執照的醫師看診時參與解釋病情,因為他自認「比較會跟病人溝通」,而羅姓醫生往往在旁邊打瞌睡、滑手機,甚至聽音樂。該護理師還指出,診療過程中,龔男偶爾會接手羅姓醫生無法處理的病人,例如對羅姓醫師態度不滿或病情嚴重的患者。該護理師表示,龔男在2022年被判刑後曾短暫停止醫療行為,但由於診所經營不善,他後來頻繁親自參與診療,甚至負責打針。護理師也曝光龔男為患者打針的影片,她表示,因為新進的護理人員缺乏經驗,龔男便親自進行注射。護理師們曾試圖制止龔男的非法行為,但遭到他的權力壓制,羅姓醫生也以「自己都同意了」為由施壓護理師。此外,診所還長期拖欠員工薪水,這也成為護理師們離職的另一主因。對於外界質疑,診所回應稱,「一切都是胡說八道」,但護理師透露,當媒體致電診所時,接電話的人其實是龔男,而非羅姓醫生。
痔瘡吃辣會更慘、腹瀉也會誘發? 「10大痔瘡謠言」一次破解
健保署108年統計,全台痔瘡患者有39萬人,好發族群為50至59歲。對此,大腸直腸科醫師陳威智近日也整理「不可不知的痔瘡10大謠言」並一一破解,呼籲民眾別再相信這些迷思。痔瘡到底是如何得到的?醫師陳威智去年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發文衛教,痔瘡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但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摩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有腫脹出血,才成為臨床所說的痔瘡。陳威智近日又針對「關於痔瘡的10大謠言」在臉書粉專《禾馨醫療》發文破解:Q1:小孩不會長痔瘡?A:答案是會,陳威智臨床上遇過年紀最小的只有3歲。Q2:嗜辣者就會長痔瘡?A:機率相對比較高,且有痔瘡的人吃辣的確會比較不舒服。Q3:屁股不痛不癢就是沒痔瘡?A:其實每個人都有0期痔瘡,只是沒發作而已。Q4:大便有血就是痔瘡?A:不一定,也可能是大腸癌、肛裂或瘻管。Q5:腹瀉跟痔瘡完全無關?A:並非完全不相干,因為腹瀉也有可能會誘發痔瘡。Q6:坐浴越勤越好嗎?A:適當即可,頻率大約1天3次。Q7:做完痔瘡手術就不會再長痔瘡嗎?A:一般術後8至10年的痔瘡復發率約5%以下,但若不改變飲食與排便習慣,還是有可能復發。Q8:哺乳期不能動痔瘡手術?A:是可以的,醫師會使用安全的藥物進行。Q9:綁橡皮筋會比手術好嗎?A:雖然是比較快速的方式,但無法全面性處理痔瘡問題,所以容易使其復發。Q10:手術時間越短越好?A:當然不是,是要在適當時間內完成最好,手術重點是要仔細,不是有速度就好。
10天大一次便!女子怕胖「只吃1物」 醫師愣住:不吃哪有東西拉
據統計,全台有超過500萬人深受便秘所苦。大腸直腸科醫師賴依伶近日在健康節目中就曾透露,一名23歲女子就醫時自曝約7到10天才大一次便,嚴重時甚至得靠灌腸才能排便,讓她困擾不已。經賴依伶提問,才得知她因為怕胖,因此一天只吃一餐,吃的還是許多人運動後會喝的「高蛋白飲」,讓醫師聽了直搖頭。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大腸直腸科醫師賴依伶近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女病患因解便非常疼痛而求診,並透露排便頻率為7到10天才拉一次,有時還得靠灌腸幫助排便。經賴依伶提問,她才透露自己因為怕胖,一天只喝一次高蛋白飲,但液體蛋白質進入人體後容易被吸收,使得殘存的固體渣渣少之又少,一週下來根本沒什麼糞便,也因此解便異常困難。賴依伶說明,便秘者往往只想到先把大便大出來,卻鮮少檢視自己吃進的食物量到底夠不夠。她當下建議患者要增加進食,並且調整飲食內容。如果擔心變胖,進食順序可先從蛋白質、青菜開始吃,最後再攝取澱粉;此外,適當的運動也能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也曾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說明,正常的排便頻率為3天一次至一天3次,只要一坐上馬桶能在5至7分鐘內上完都不算便秘;反之,若每天得坐在馬桶上等、每次排便都得擠5至7分鐘以上,用力到臉紅脖子粗,就算是便秘。鍾雲霓表示,曾有網友提問:「平時都有吃菜,為什麼還便秘?」鍾雲霓指出,壯漢和女性雖然食量不同,但驅動腸道所需的纖維量相差不大;女性受荷爾蒙影響,有時甚至需要更多的纖維。既然食量小、總蔬菜量吃不到那麼多,就要吃纖維含量高的蔬菜,如菠菜、地瓜葉等綠色蔬菜更好。鍾雲霓還指出,青菜類的非水溶性纖維,是形成糞便蓬鬆的骨架;而水果類的水溶性纖維,則能幫助大便潤滑排出,因此蔬菜/水果採2:1分量攝取,是最佳的攝取方式。她進一步解釋,當發現糞便乾硬,甚至造成破皮肛裂,通常是缺乏水果類的水溶性纖維;若大便很水、很軟,腸道沒有驅動力,需要全身出力來擠,那麼一般是蔬菜吃太少了。
便祕超崩潰!醫示警:避免做1事 再推「微笑刷牙法」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便祕的困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點出,造成便秘的其中一項主因是精神上的壓力、緊張的情緒所導致,不妨可以試試看「微笑刷牙法」,順利將糞便排出體外。陳威智在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表示,日本著名便秘診所的醫師小林弘幸於2022年上節目提倡微笑刷牙法,首先一定要先了解,造成便秘的其中一項主因是精神上的壓力、緊張的情緒所導致,而當自律神經緊繃時,便會直接影響到腸道的蠕動和吸收,進而導致便秘的狀況。陳威智說,每天早晨面對鏡子帶著微笑刷牙,有助於緩和心情,避免讓緊繃趕上班的情緒干擾到自律神經,過程中也可以透過扭腰擺動直接刺激腸胃,幫助提升腸道力,以順利將糞便排出體外,雖然聽起來很扯,但從頭看到尾又仔細思考了一下,好像確實有他的道理在。至於如何改善便秘,陳威智提到,首先從日常生活習慣去改變,提醒大家避免坐姿連續6小時以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增加腸道的蠕動,在飲食上面充足水分以及適量油脂攝取,再加上膳食纖維的補充,可以增進大便的品質已達到較輕易排便的目的。陳威智指出,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除了可以降低便秘的發生,也可以降低痔瘡發作的機率。他也提醒,不要過度依賴瀉劑及浣腸藥,當需要長期靠藥物才能順利排便,還是建議要做更近一步的檢查,排除更嚴重的問題。
處理「澎湃」痔瘡後竟直接領重大傷病卡! 醫示警:拖延看診壞東西都不小
相信許多人常常聽到「我又沒有不舒服,幹嘛要做檢查」這句話。然而,秀傳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安仁分享,有名病患起初以為自己老花,便去看眼科想配新眼鏡,結果竟意外檢查出糖尿病,而後想乾脆去處理痔瘡,豈料又發現得了直腸癌,還領了重大傷病卡回家。對此,醫師表示,事實上,等有不舒服的時候,壞東西的份量都不小,因此要時時關心自身健康。林安仁在臉書專頁「痔瘡專科中部唯一女醫 - 林安仁」發文指出,有名男性患者認為年紀大了體力比較差,人比較累也很合理,起初因為視力下降,以為自己老花,便去看眼科想配新眼鏡,結果竟意外檢查出糖尿病。幸好在積極控制下,很快穩定了血糖,這一意外收穫也讓他知道該正視自己的身體警訊,於是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就診,經肛門鏡檢查竟看到很澎湃的痔瘡組織,他則很乾脆的約了微創痔瘡手術以及大腸鏡檢查。 到了檢查當日,醫師在直腸看到1顆小瘜肉,用大腸鏡摘除掉,後續痔瘡手術很順利,隔天輕鬆返家。 誰也沒想到,過了2天,醫師的手機收到醫院簡訊「異常值通知」,上面寫著該名患者的瘜肉竟然是初期癌症。 當患者回診時,醫師告知這個消息,當下患者乍聽這個消息非常震驚,但很快就釋懷的說「還好我有來看痔瘡呢!不然要這壞東西要長到多大顆? 」而針對小而表淺的初期癌症,在用內視鏡切除乾淨,佐以積極追蹤後,完全沒有恢復期,也沒有任何腹部傷口。對此,林仁安表示,很多人尤其長輩都會說「我又沒有不舒服,幹嘛要做檢查?」但事實上,等有不舒服的時候,壞東西的份量都不小了。因此針對這個病例,應及早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或是大腸鏡檢查,小小的瘜肉只要內視鏡就可以處理,就能杜絕以後癌變的可能。
屁股滲血2年就醫肛門掉出「整串蓮霧」 醫嚇壞揭原因
北部一名28歲工程師近半年明顯感受到屁股不適有異物感,手摸得到凸出物、排便痛又黏,總覺得擦不乾淨、還會爆血,已嚴重影響生活,忍無可忍終於向醫生求助,看診時脫下褲子後肛門竟掉出如整串蓮霧般的巨大痔瘡,令收治個案的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見狀直呼「太驚悚!」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分享個案,這名年輕工程師因工作性質需久坐,起初發現肛門些微出血但不以為意,就這樣過了2年,直到近半年明顯感受到屁股不適,稱有好幾坨肉團擠爆肛門導致排便不順、殘屎無法擦淨甚至還會大爆血。陳威智問診後得知,該工程師認為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因此每天都強迫自己排便,堅持每日蹲廁超過15分鐘,同時也攝入大量蔬菜增加纖維攝取以為能助排便,卻忽略油脂的攝取,經年累月下造成糞便累積,又乾又硬,還每天蹲馬桶,只會「把痔瘡全部擠出來」。對此陳威智表示,「這完全是錯誤的習慣和飲食觀念」,痔瘡就像肛門「守門員」,會阻擋糞便排出,引發排便排不乾淨的黏膩感,進而使人欲頻繁跑廁所,然而長期蹲馬桶會對肛門的痔瘡組織施加壓力,導致痔瘡充血腫大、攝取豐富纖維卻沒有適量油脂,會造成糞便形成過程中缺乏潤滑而過硬,堅持每天排便則反覆不斷摩擦腫大的痔瘡,進而促成痔瘡惡化,最終「蓮霧痔瘡」大爆發。最後陳威智替該名工程師進行微創痔瘡手術「摘除蓮霧」,也給予正確衛教,工程師術後恢復良好,激動表示「真是太神了」,終於不用再受苦!
上廁所還在滑手機?小心暗藏「4大風險」 醫:應盡快改掉
現代人大多患有「手機成癮症」,為了讓如廁不無聊,通常也將對手機的依賴帶進廁所,不過看似日常的習慣,卻暗藏許多健康危機。醫師警告,長時間邊上廁所邊滑手機有「4大風險」,除了久蹲後起身容易頭暈、腿麻外,還會有便秘、痔瘡和頸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長期下來將對健康埋下一連串的禍端。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日前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上,提醒民眾不要養成邊上廁所邊滑手機的習慣,並列出不良如廁習慣所隱藏的4大風險:1. 頭暈由於血液下流,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因此在久蹲起身後,容易出現頭昏腦脹的症狀。2.便秘、痔瘡若長時間坐在馬桶玩手機,很可能會干擾大腦給排便神經的訊息傳遞,同時也會在直腸或肛門靜脈產生壓力,影響肛門腸道的功能,進而產生便秘與痔瘡等問題。3.頸椎間盤突出在上廁所時,身體會不自覺向前傾,這種姿勢會帶給頸椎很大壓力,長期下來可能造成頸椎間盤突出。4.雙腿發麻由於大部分馬桶座位比較低,如果長時間久坐的話,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也間接影響到腿部的血液循環,進而出現腳麻的症狀。陳威智呼籲,應盡快改掉「邊上廁所邊滑手機」的壞習慣,若長期下來,恐為健康埋下一連串的禍端,為身體帶來不少隱患。
咖啡是天然瀉藥? 醫推「最佳飲用時機」:這樣喝更提神
擁有濃鬱香氣的咖啡已成為現代上班族不可或缺的飲品,早晨來一杯不但能提神醒腦,據傳還有清潔腸道的功能。對此,台北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也解釋,喝咖啡雖有助改善排便,但若未及時補充適當水分,恐造成糞便乾硬導致便秘。此外,黃郁純也建議睡醒半小時後再喝咖啡,因為大腦與身體運轉差不多後再攝取咖啡,「會發現提神的效果拉長不少喔。」黃郁純近日在臉書專頁《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發文指出,近年來,國外愈來愈相信咖啡具有清潔腸道的作用,但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她也說明,其實咖啡或者含咖啡因成分的飲品是「天然的瀉藥」,它們會刺激胃泌素和膽囊收縮素(CCK)等多種荷爾蒙的產生增加,刺激腸道收縮並將糞便移向直腸排出,較早的研究表明,咖啡對腸道的刺激作用似乎在早晨最強,「這可能是因為當您睡覺時,結腸收縮也會減弱,所以早起身體機能開始復甦,咖啡的刺激更能刺激更多的壓力和蠕動的收縮。」(圖/翻攝自Facebook/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不過黃郁純也提醒,雖然咖啡不管是早晨或者飯後使用,的確是可以加速腸道刺激蠕動,但是凡事都須達到平衡,若攝取過多的咖啡因飲品,不僅容易利尿讓身體排出過多水分,反而還會讓腸道缺水,若未及時補充適當的水分,不但會覺得口渴,腸道也會缺乏水份的滋潤,造成糞便乾硬導致便秘,反而就失去了最初的作用!雖然咖啡具有溫和的通便作用,並可能有助於改善排便,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它並不是清潔腸道的神奇解決方法,腸道喜歡的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刺激物,而是富含纖維的均衡飲食、適當的水分、健康的油脂,這對於維持健康的消化系統至關重要喔!」此外,黃郁純也建議睡醒30分鐘後再飲用咖啡,因為當我們睡醒時皮質醇最高,身體會快速分泌皮質醇帶給我們能量,通常在30至60分鐘達到高峰,之後就會下降,可以理解成電腦強制開機需要運轉很多資料,所以會迅速提升記憶體與CPU運轉,到一定程度就會恢復正常水平,「因此如果我們在皮質醇產生高峰階段喝咖啡、茶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這咖啡因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時我們反而會覺得不足,進而加倍攝取過多的咖啡因飲品。」至於很多人會將胃食道逆流跟咖啡關聯在一起,黃郁純則解釋,咖啡攝取後的確會減低下食道肌肉張力,從而使胃酸回流到食道中,但真正導致逆流的是關鍵是促進胃酸大量分泌的甜食、高糖量的食品、酒精、菸草中的尼古丁(Nicotine)。她也補充,大多數人喝咖啡會覺得有胃食道逆流的火燒心與噁心問題,大多是邊喝咖啡邊進食,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糖類製品)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除此之外,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其實是長期肥胖及攝取酒精導致的。最新的研究也指出,大多數數據並不支持咖啡對胃食道逆流的直接影響,「所以,對於本身已罹患胃食道逆流症可限製或避免喝咖啡,而相反,若本身沒有此症狀,正常的飲用咖啡並不會讓您造成胃食道逆流唷!」
上大號完還堅持「擦到全白」嗎? 醫生曝擦屁屁正確3步驟
近日,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上分享了一則關於擦屁股的專業建議,呼籲民眾不要再過度追求乾淨,非要將肛門擦拭到衛生紙是全白無黃漬,強調適當的清潔技巧更為重要。陳威智指出,站在醫學角度並依人體結構來看,肛門本就不太可能只靠衛生紙就擦拭到完全乾淨;而過度重複用力的擦拭,不但有可能傷害肛門,甚至有可能進一步導致肛門紅腫、疼痛、感染。陳威智建議,上完成大號後採用「一蘸二擦三轉」的擦拭原則。首先,一蘸是指先用衛生紙垂直輕壓於肛門上,其次是由前往後擦拭,最後,三轉是左右擦半圈。至於是使用一般的衛生紙或是濕式衛生紙,只要遵守「一蘸二擦三轉」的擦拭原則,就算有留下一點淡黃色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洗澡時再進行清洗即可。文章一發出,立即在社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討論。網友紛紛在留言處提出疑問,有些人會為了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選擇「乾加濕」雙重清潔,但卻不知道優先順序。對此,陳威智醫師建議,「先使用溼的擦再用乾的將屁股壓乾」可以達到更好的清潔效果。陳威智建議,上完成大號後採用「一蘸二擦三轉」的擦拭原則。(圖/翻攝自陳威智醫師臉書粉專)
衛生紙絕不留黃猛擦屁股是NG行為 醫生曝三步驟保護屁屁
如廁後你是否非要擦到衛生紙都白白的才甘休?如果是這樣此舉不只沒必要,甚至還有可能傷到你自己。痔瘡專家陳威智醫師日前在臉書告訴大家如何擦好屁屁,指擦到衛生紙是白的是完全沒有意義,也提出了擦屁屁三原則,讓大家免得受感染、紅腫疼痛之苦。根據FB粉絲專頁「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在臉書分享貼文,指出衛生紙擦屁股擦到全白是沒有必要的事,並表示自己以前也非常堅持,要將衛生紙擦拭到全白不可,深怕沾到把內褲用髒,但自從上大學投入醫界,成為了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才深入了解到,這麼做是不必要且「非常NG的」。陳威智醫師指出,肛門本來就不太可能只靠衛生紙就擦到完全乾淨,且過度重複用力的擦拭,不但有可能傷害肛門,甚至進一步引發紅腫、疼痛、感染。同時,他也分享擦屁屁的三原則,一蘸、二擦、三轉,「蘸」是將衛生紙垂直輕壓;「擦」拭單向的往後擦拭;「轉」則是左右各擦半圈,跟著步驟做,就算留有一點淡黃也無妨,等到洗澡再處理即可,如此一來不僅能保護肛門不被過度摩擦而受傷,更能減少細菌感染風險。不少網友在貼文下回應,有網友表示「不擦乾淨會很癢」,醫師也表示擦太乾淨也會,以及「擦到衛生紙卡在裏面?」,陳醫師則幽默的回應「母湯這樣」。
「蹲式馬桶」助排便? 醫曝2姿勢:對順暢度確實有幫助
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不少人有便秘困擾,坊間傳聞「蹲式馬桶可以幫助排便」。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直言,糞便質地不硬、但排便需要費力的朋友,改變排便姿勢,可以間接改變乙狀結腸屈度,對排便順暢度確實有幫助,但排便是腸道蠕動加腹部、骨盆、肛門的協調運動,絕對不只靠肛門施力。鍾雲霓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表示,腸道蠕動順暢與否看的是飲食,充足的纖維質可以讓糞便在腸道裡旅行時直飛,不用轉機、不怕誤點、不必糾結,運動可以強健骨盆腔與腹部肌肉,讓糞便最後一哩路直奔月球。鍾雲霓指出,若3天才排一次便,但每次都是一有感覺、上馬桶5-7分鐘就暢快完成,這樣的腸胃很通暢、很棒,而每天排便,但每天都要在馬桶上坐個半小時,臉紅脖子粗出力,或大出來的總是刮著肛門痛的羊屎便,這叫便秘,「排便順、排便穩定,對肛門處的拉扯和衝擊少,肛門自然而然不會因為拉扯鬆弛膨脹,也自然不會有痔瘡問題,所以重點真的不是在用甚麼形式的馬桶。」鍾雲霓提到,糞便質地不硬、但排便需要費力的朋友,改變排便姿勢,可以間接改變乙狀結腸屈度,對排便順暢度確實有幫助,可以試試坐姿排便改成蹲勢,或坐姿時墊個矮腳凳、稍微彎個身幫助出力;另外,吃青菜是老生常談,再度提醒有排便困擾問題的人,儘量吃烹煮過的菜,而非生菜,儘量吃深綠色帶粗葉帶梗的菜,而非淺色口感細嫩的菜葉。鍾雲霓也點出,排便時,骨盆腔肌群、腹部肌群、橫膈肌群,都一起加入這個精巧複雜的運動之中,然而缺乏鍛鍊,腹部、骨盆肌肉都將失去彈性和強度,這些都加重便秘不順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一再提醒大家運動的重要,容易便秘的朋友,可以試試每周3次快走、慢跑或騎自行車30分鐘,就可以有效促進排便,不想快走,拉長距離的散步也會有幫助。
25歲女長達半年「屁股爆血」 經診痔瘡已掉出體外!
痔瘡是個讓人「難以啟齒」的疾病,因此許多人都會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就醫。近日,北部有一名25歲女子長達半年有「屁股爆血」的困擾,不只在內褲上出現血漬,連上廁所排便都帶血,直到症狀無法再忍受,才決定就醫,後經診斷才發現痔瘡「已經掉在外面」。大腸直腸科醫生陳威智接受《ETtoday健康雲》獨家採訪,透露女子就診時臉色蒼白,站在一旁的媽媽說「我們家妹妹因為屁股流血,血紅素低到8以下耶,我不時就燉人蔘給她補身體,怎麼越補身體越差啊?」經指診後,醫生確認女子有蠻嚴重的痔瘡,已經是最嚴重的第4級內痔,因此會不斷摩擦到血流不止,再加上人蔘活血,才使症狀更加劇,最後該名女子接受微創痔瘡手術切除,才解決「屁股爆血」的問題。針對「痔瘡」,陳威智說明,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後來可能因為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產生不當的擠壓磨擦和壓力,才會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有腫脹出血,形成臨床上所說的痔瘡。陳威智解釋,一般內痔分為4級。第1級為排便出現少量出血,有一點搔癢感和分泌物;第2級是排便時會跑出肛門外,便完再縮回去;第3級痔瘡幾乎掉在肛門外,但用手指可以推回去;最嚴重第4級,痔瘡完全掉在肛門外,且無法用手推回。根據健保署108年統計陳威智指出,在台灣長痔瘡者有39萬人,好發族群為50~59歲,然而隨著國人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長時間坐在馬桶上,使得痔瘡有年輕化趨勢。陳威智提到,一般痔瘡不嚴重時,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及排便、多吃蔬果纖維等調整,若沒有改善,再擦藥膏和吃口服藥物,最後一步才是手術。什麼情況下該動手術?陳威智給出4個建議:1. 嚴重疼痛痛到受不了、影響正常生活,大多數患者最終決定動刀都是因為疼痛。2. 明顯出血上廁所馬桶被染紅、走路摩擦破皮出血,建議手術處理。3.外痔、血栓痔及第4級痔瘡只有開刀一途才能完整根除外痔;血栓痔有其危險性,一律建議開刀。4.同時有多個痔瘡若痔瘡長了不只1個,而是3、4個甚至更多,也建議開刀一次處理。陳威智呼籲,當有肛門出血等痔瘡相關症狀務必盡速就醫,以免因害羞而錯過治療時機。
月經容易經痛、痔瘡、屁股抽筋? 醫曝主因
女生月經來的時候,特別容易有痔瘡及經痛,甚至偶爾還會有瞬間的抽筋刺痛感。對此,台北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也解釋,月經期間「前列腺素」升高,會造成經痛,或肛管附近肌肉痙攣,導致屁股抽筋。而「黃體素」的升高,也會增加肛門口痔瘡靜脈組織回流不佳,造成腫脹,容易誘發痔瘡。黃郁純近日在臉書粉專《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發文指出,「有沒有發現月經來的時候,特別容易有痔瘡,同時又有經痛、偶爾還會有瞬間的抽筋刺痛感,為什麼會這樣,又該如何解決,女性朋友不要錯過,男性友人也不妨多了解~」黃郁純表示,首先月經週期描述了女孩身體為可能懷孕做準備時發生的變化。子宮內膜變厚,以便受精卵著床。這些變化是由卵巢和大腦中的激素控制的。如果沒有懷孕,增厚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並通過陰道離開身體——這稱為月經期。月經液含有血液、子宮內膜細胞和粘液。除了這些之外,女性生理期間身體也會悄悄地發生些變化,其中雌激素、動情激素跟黃體素也會在此時大量分泌,但黃郁純解釋「真正讓您疼痛的,卻是前列腺激素」。不只男生,女生也會有少量前列腺素,當內膜準備脫落時,前列腺素會上升,幫助子宮收縮,加速經血排除,變相可能造成疼痛,也就是「原發性經痛」的原因。黃郁純補充,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時,會造成肛管旁邊肌肉收縮,引起肌肉痙攣與疼痛,造成月經來屁股抽筋現象,不過都是短暫的,或是經期結束就會緩解。建議可試試泡熱水澡,放鬆肛門和直腸肌肉;使用熱敷墊;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但這個方法有傷腸胃地可能,須經醫師指示使用。此外,月經期間,子宮為增厚、著床,身體所產的黃體素,即助孕素,可為胚胎製造良好環境。同時,還會幫助骨盆腔肌放鬆,但也會因此增加肛門口痔瘡靜脈組織回流不佳,而有壓力腫脹。而懷孕時,黃體素也高,同樣靜脈血流也不好,所以就容易誘發痔瘡。
理科先生被前妻好友爆結婚、痔瘡手術都她買單 怒告對方意外曝光美國藥劑師超高收入
網紅理科太太與先生John在2021年12月離婚,結束5年婚姻後雙方發生糾紛,當時理科先生John在社群抒發心情,讓理科太太的好友看不下去,爆料「女方支付了婚戒、結婚以及John來台外痔手術費用」,這樣的狀況也讓理科先生認為侵害到名譽權與隱私權,怒提告對方並求償200萬元,如今法院審理後做出判決,認為對方確實犯法,但賠償金額依收入減少,也意外曝光了理科先生在美國當藥劑師的高收入薪水。理科太太的好友遭到理科先生提告,如今判決出爐認為公開洩漏對方去痔瘡手術違法。(圖/翻攝自理科太太臉書)根據判決書指出,理科先生John離婚後在社群發文,這讓前妻成姓好友看不下去,因此回嗆「結婚以來從婚戒、婚禮、生產,坐月子到後來的生活費,教育費用,2020來臺灣的外痔手術都是由女方所出」,更表示「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接受你長期的精神暴力和不斷負面情緒扭曲事實」,揭發理科太太婚姻中的狀況,也讓理科先生認為對方迫害他的名譽權、隱私權,甚至洩漏醫療資訊,沒有否認對方的言論,也提告對方並求償200萬元。法院審理後找來成女,她表示言論是依據親身觀察Jonh與理科太太的相處情形,及理科太太轉知的事實,並無任何與事實不符之處,她的言論可受公評的合理評論,並未侵害John名譽權,故不得請求損害賠償及回復名譽處分。同時她也強調國人罹患痔瘡機率高達近9成,透露對方進行手術對於侵害個資的程度相當低,主張自己不要賠償對方。而法院認為成女與理科太太為好友,有相當理由確信內容為真實,John在2019年至2020年間大多時間與太太居住在台灣,除參與經營YOUTUBE頻道影片拍攝、照顧子女外,並無其他工作,與現今時代風氣男主內、女主外相符。但認為成女公開John外痔手術部分,已侵害John的隱私權。考量John博士畢業,從事藥劑師,年收入為美金11萬元(約新台幣340萬),成女大學畢業,職業為家管、無收入,名下財產總額1171萬餘元等狀況,判定成女要賠10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便秘不是吃高麗菜 醫曝「這4種菜」達雙倍纖維質量效果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困擾。對此,醫師分享,除了運動,切莫忘吃蔬菜,比起高麗菜、娃娃菜,想要達到雙倍纖維質量效果,可以考慮吃空心菜、菠菜。外科醫師鍾雲霓在粉專《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指出,你不動,腸子就不動,缺乏運動,肌肉量、協調性和力道都會不足;排便是骨盆腔肌肉與腹肌協調而成的動作,倘若腸道本來就運轉順暢,那肌肉的角色就會少一些,但若是哪天腸道不順、肌肉協調性與力道又不足,坐在馬桶上出力半天白努力,就是可能的結局了。鍾雲霓表示,腸子靠的是自己一套的自主神經系統,不靠運動你喚不動它;另外運動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但以能稍微快步到有點喘、心跳有點加快、能激發血液循環為佳,像是早一、兩站公車站下車散步回家等,運動的目的除了增進循環,還有增進肌力,所以自己動絕對比別人幫強上千萬倍。此外,她也提到,切莫忘了吃青菜,就算食量小,腸道需要推進的纖維質量可不會少,而同樣吃一份蔬菜,要達到雙倍纖維質量效果,可能不能吃高麗菜、娃娃菜、萵苣,而是要找空心菜、菠菜、花椰菜、地瓜葉等。至於喝水,鍾雲霓建議,可以試試調整水份來源從仙草、愛玉、石花凍、洋菜凍來,晶凍類的水份,留在腸中被回收的機會,又比水慢些,有機會替大腸內的糞便保水。
端午粽子難消化 易生痔瘡醫生教你5招自救
連續四天的端午假期中,飲食充斥著高熱量甜飲品、高油脂甜鹹粽,加上聚會不斷,熬夜追劇作息不正常,休假結束後就看見腸胃科門診內人滿為患。消化系統出問題可大可小,若不與理會,輕則造成便秘、肛裂;嚴重者可能會形成痔瘡喔!若是原本就患有痔瘡的民眾,在連假這幾天低纖高油脂的飲食,更可能會加重痔瘡等級。端午連假後如果痔瘡問題拉警報,到底該如何處理呢?端午粽子難消化 痔瘡危機高升端午節難免都要來上幾顆粽子應應景,不過粽子的主原料是糯米,粘度高,較難消化,還會抑制胃腸蠕動。加上粽子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所以在消化過程中會大量吸取水分,吃太多會引起腹脹與便秘,若沒有搭配其他高纖蔬果平衡飲食,連續幾天累積下來,會導致肛裂與痔瘡的發生。特別是童叟族群,腸胃功用相對較薄弱,更會引起痔瘡等疾病的好發率。季節悶濕 痔瘡問題難以忍受本身患有痔瘡隱疾的民眾,在每年最為炙熱的端午節慶時刻中,氣溫的悶濕與空氣不通風的條件下,患者更容易感到私密處及痔瘡的不舒適,不只外出無法順利排便,連走動都會摩擦肉球,甚至引起出血,加重痔瘡發炎腫脹,讓端午連假無法進興出遊。發現罹患痔瘡 5招居家自救怎麼評斷是痔瘡呢?當肛門口不定期搔癢、如廁排便時發現有出血的情形、甚至在肛門口摸到突起的「肉球」,這些種種的症狀都是痔瘡的誘發。連假後如果發現自己已經被痔瘡纏身時,也別過於擔心焦躁。知名診所的大腸直腸專科醫師賴依伶教你在家的自救方式。 1. 飲食管理:每日飲水量需達2000cc,飲食增加高纖蔬果、益生菌,盡量避免油膩、油炸、辛辣、酒與刺激性食物,便可改善便秘與痔瘡腫脹程度。2. 溫水坐浴:痔瘡會引起肛門括約肌收縮,導致血液迴圈變得更差、疼痛感更強烈的惡性循環,溫水坐浴有助於緩解痔瘡靜脈叢淤堵,提升肛口循環,減緩痔瘡病兆。3. 提肛運動:時常做肛門收縮與放鬆的提肛運動,可促進肛門、直腸部位的血液回流,進而改善痔瘡症狀,女性痔瘡患者亦可同時讓漏尿情形得到改善。4. 定時排便:尊重自己的便意,排便時避免分心看書或者滑手機,蹲馬桶儘量不要超過5分鐘,才能減少肛門持續受壓的時間。5. 便後清潔:排便後在以衛生紙輕柔點沾方式清潔後,可搭配無添加的濕紙巾加強肛門口的潔淨,減少糞便殘留導致細菌滋生使痔瘡症狀加重。不同痔瘡等級 對症下藥有效果▲賴依伶醫師針對1-4級痔瘡等級說明對應的合適治療方式。一旦發現痔瘡後就一定需要動刀嗎?其實不一定喔!賴依伶醫師進一步說明,除了上述在家的自救方式來避免痔瘡問題惡化外,也可以透過藥物讓痔瘡問題獲得緩減!不過不同等級的痔瘡,還是有對應適合的治療方式。賴依伶醫師以1-4級痔瘡來說明合適的治療方式。若是屬於第一級~第二級痔瘡,不一定需要痔瘡手術,賴依伶醫師建議可以採用口服藥物改善急性痔瘡症狀,降低患部的腫脹疼痛感。痔瘡屬於第二級~第三級階段的患者,則可以透過新型「LHP微創雷射痔瘡消融手術」阻斷血流供應痔瘡,讓痔瘡缺乏養分逐漸萎縮凋零,且傷口0.2公分,30分鐘便可以完成痔瘡消融治療;若屬於較嚴種等級的第四級痔瘡患者,賴依伶醫師則會採用複合式的「無痛微創痔瘡手術」保留黏膜與肌肉組織,不傷害肛口大小,出血少腫脹低,當天無須住院可返家休養。即早治療,更能即早擁有舒適生活痔瘡問題已是現在非常普及的文明病,新科技的痔瘡治療方式越來越多元,不管是口服藥物、光纖雷射、或是微創痔瘡手術,都大幅超越傳統痔瘡開刀的住院多天恢復期與疼痛感。大多數患者採以新方式的痔瘡治療隔日便可以正常上班、不影響日常生活,更適合現代的忙碌生活。但賴依伶醫師還是要提醒大家,保持均衡的飲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旦發現有痔瘡即早治療,更能免於到手術階段,也可以即早擁有舒適的生活喔!▲賴依伶醫師建議一旦發現罹有痔瘡徵狀,就可即早就醫治療。
痔瘡男「苦撐2年等嘸治療」 爆氣開賓士撞醫院抗議
罹患痔瘡及相關結腸疾病的葡萄牙男子羅培斯(Hugo Lopes),不滿等待2年仍無法接受治療,認為遭到醫療體系歧視,憤而駕駛賓士撞進卡斯卡伊斯醫院(Hospital de Cascais)抗議,並表示已對該國的醫療失去信心。據《鏡報》報導,羅培斯聲稱2020年11月在私人診所接受痔瘡手術後,一直無法正常排便,之後向公立醫療體系、3間民營醫院治療,都沒獲得改善甚至被延誤治療,才會在當地時間5月7日星期天用開車衝撞方式抗議。羅培斯表示,他的病況因疝氣在4個月前惡化,想就醫卻一直被踢皮球或院方疏失而拖延,且這期間做過8次檢查,雖被告知沒有問題,「但我覺得快死了」,5月1日去公醫院急診還只得到生理食鹽水治療,怒嗆:「我不想再忍受了!」不過,羅培斯在把症狀貼在車窗並駕車抗議後,仍在等待治療。葡萄牙的國民健康服務 (Servico Nacional de Saude;SNS)類似台灣健保,病患僅需支付部分醫療費,其中普通門診費用約4.5歐元(約新台幣151元)、專家門診7歐元(約新台幣235元)、醫院急診14歐元(約新台幣470元),並開放弱勢及未成年享有免費醫療,但SNS專家門診等待時間可能長達數周或數個月。
日大胃女王「魔女菅原」大腸癌逝 醫曝7大徵兆:同步這症狀快就醫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過去因參加《火力全開大胃王》綜藝節目爆紅,曾創下在10分鐘內吃399碗蕎麥麵的超狂紀錄,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日前傳出因罹患大腸癌於9日逝世,享年59歲。對此,醫師提醒,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導致大腸癌比率逐年攀升,若出現7大症狀需注意。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黃郁純在臉書表示,「癌症的發生原因主要跟細胞基因的突變有關,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的,通常是經由多種不同的因素之交互影響,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我們通常可歸類為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細胞數量愈多愈容易有癌化趨勢等。」黃郁純指出,「回歸到大腸癌這,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飲食與生活習慣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打個比方,菸抽多我們會跟肺癌劃上等號、檳榔咀嚼久了會有口腔癌的風險,我們給予那部位的細胞愈多的刺激,那該區域的細胞似乎也就較容易癌變!?」醫師說明,「我們每日都在進食,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進入到腸道中,而腸道消化需要段時間,腸道內的細胞不停的分裂來幫助消化,所以近年來大腸癌的比重是日益增加,根據國建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癌症榜首,同時男性比女性高居1.5倍機率罹患。」黃郁純透露,大腸癌常見7大徵兆如下:1.貧血: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通常會伴隨頭暈。2.體重減輕: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有3、4、5症狀要小心。3.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4.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5.長期便秘:很多人會跟一般的便秘搞混。6.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7.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真的很多人無感,這也是可怕的地方。醫師建議,50歲以上請定期接受篩檢(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假如是長期抽菸喝酒或者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的人,建議35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測,「因為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您發現症狀時…通常已經是中後期了。」(圖/翻攝自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醫 痔瘡手術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