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醫療
」黴漿菌疫情侵襲!呼吸道敏感族群需注意 醫籲1現象要改「否則恐癱瘓醫療」
秋天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今年不只流感肆虐,近期「黴漿菌」疫情更嚇壞不少人,一發現咳嗽就急上診間求診,甚至無症狀就想打疫苗預防,醫生陳崇賢就在個人臉書上提醒民眾:「黴漿菌感染一直存在,並不是新現象,不需要過度恐慌,雖然目前無疫苗可接種,但做好個人衛生就能預防。」陳崇賢解釋,黴漿菌這種感染在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但在夏天和初秋更常見,根據美國的資料,大約每3至7年會出現一波大規模的流行,而且既說是「行走的肺炎」,表示沒有太嚴重,不是得了就一定會有肺炎的情況,多數人都是咳比較久。近期黴漿菌感染導致民眾恐慌,紛紛跑到診間求診、拿藥,不過醫生陳崇賢提醒,黴漿菌並不是新現象,不需要過度恐慌,用簡單的方式就可以預防。(圖/擷取自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臉書)陳崇賢也提醒,雖然多數人不需要太擔心,但本身就有呼吸道敏感問題的族群需多加注意,像是患有氣喘的小朋友。陳崇賢表示,黴漿菌檢測至少要兩次抽血檢測抗體或做核酸檢測才能判定,這是小診所沒辦法做到的,只能靠醫生的經驗判斷是否需要開立抗生素,而大多數情況下,不用給抗生素也是會自己痊癒。陳崇賢也特別提到關於抗生素的問題,請民眾不要一到診間就想拿抗生素吃,甚至自己找門路去買抗生素,台灣黴漿菌的抗藥性已經很高了,若不當食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很快第一線藥物就無效了,屆時全擠去醫院就會癱瘓醫療現場。對於黴漿菌疫情的預防方式,陳崇賢表示只要做好個人衛生習慣,密閉空間戴口罩、勤洗手即可,另外現在也沒有相關疫苗可以接種。
醫護崩潰線1/醫療拉警報!重症「溢」出加護病房 指揮中心統計數字恐失真
台灣社會近來對新冠疫情的兩個關鍵數字焦慮不已,一是單日死亡率攀高,二是醫療量能夠不夠。5/13台灣單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41人,創新高的這天,基隆2歲染疫男童發高燒,找不到醫院收治,最後找到台北榮總,男童卻病逝。截至5/16,已有282人死於新冠肺炎。旅居台北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員倪誠志(Chase Nelson),曾在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領導跨國團隊研究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和進化,他接受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訪問時表示,確診案例從發病、死亡到登記,有2至4周的時間延遲,若以平均每天新確診增加15%至20%計算死亡率,不久後台灣每日確診達10萬例時,單日死亡至少100例,屆時恐癱瘓醫療體系。在疫情攀高之際,究竟台灣醫療量能是否足夠?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再三強調「醫療量能至今十分足夠」,然醫界人士卻持保留態度,甚至認為,不但「床位」統計明顯失真,還漏掉照護人力及患者人數的統計。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認為,真實的醫療現場未被如實呈現,「指揮中心的醫療資源統計表,都只看空床數,目前並沒有要求醫院降載(減病床數),如果醫院主動降載,就可能會影響未來醫院申報健保,所以沒有醫院敢這樣做,所以統計表上看起來床位十分充足,但實際上我們都快掛了!」張凱音說,病床沒有降載,就沒有多餘的人力去照顧專責或加護病房的患者,「一般病床大約是1位護理師照顧15床病人,專責病房是1比5,換句話說,就是要關掉15床,才能多出一位護理師去專責病房。」而在沒有關床的情況下,護理師仍要去照顧新冠肺炎患者,所以事實上人力是非常吃緊的。醫師田知學經常以文字、圖片反應第一線醫護的真實情況,她期盼能給醫護多一些尊嚴與喘息。(圖/翻攝自田知學臉書)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感受最真實。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就連續多日在臉書上PO反應心情,她寫道「當大家一直看著大量民眾確診數字的同時,知道也有大量醫護確診嗎?提前解隔方案是為什麼?就是讓傷兵提前回戰場!」田知學說,「看著同事們精疲力竭,有些輕症無症狀的確診醫護自願留下來照顧確診者!這才是現實狀況!醫療量能足??請給醫護基本尊嚴與喘息!」她也表示,急診醫護上班覺悟就是「有機會上廁所就很好了!對精疲力竭的醫護而言,有時候確診反而是一種解脫。」「指揮中心應該要直接統計各醫院的照護人力與患者人數,才能真實了解前線戰場的模樣。」張凱音特別強調,「重症人數被低估」,官方只統計加護病房裡的重症患者,事實上有更多的重症患者「溢出」到一般病房中,都沒有被統計到。除了病患人數沒有確實統計,更嚴重的是重症患者的照護品質大幅下滑。「舉例來說,加護病房裡的護理師是採1對1的照顧方式,但一般病房就會變成1比15或1比5,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只能依靠監視系統來幫忙注意病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有良好的醫療品質。」張凱音坦言,如果有重症的危險因子,真的要多自求多福,當務之急一定要打滿3劑疫苗。日本東京都將染疫人數、床數清楚列出(左圖),醫療量能是否充足可以一目了然;反觀台灣的醫療資源圖僅有空床位與比例,卻沒有顯示染疫人數與照護人力。
春節連假倒數 民眾黨籲提高新冠口服藥儲備量
春節連假倒數3天,不少民眾擔憂在返鄉途中染疫,民眾黨團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和幹事長蔡壁如今(2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台灣簽約採購的口服藥2.5萬份,只佔總人口數0.1%,遠低於其他國家如南韓2%和美國7%,分別是台灣的20倍和70倍,呼籲政府及早提出防疫指引等因應措施,提高新冠口服藥儲備量。邱臣遠表示,截至1月23日止,第三劑覆蓋率快速上升到17.26%,第二劑覆蓋率也有73.59%,理應已達群體免疫,但Omicron傳染力極高,完全沒打疫苗的民眾被感染重症,死亡率2%至4%,恐癱瘓醫療量能,呼籲指揮中心應該提出誘因,說服高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第一劑疫苗。邱臣遠指出,目前政府簽約採購的口服藥2.5萬份,只佔總人口數0.1%,遠低於其他國家,像是南韓口服藥採購量佔總人口2%,是台灣的20倍,而美國採購量佔總人口7%,是台灣的70倍,令人好奇,指揮中心對口服藥的儲備量設定為多少?不要像之前疫苗採購之亂般的一拖再拖。蔡壁如則表示,國外疫苗護照規範大不同,疫苗護照讓部分民眾安心,但也可能引起不滿與抗爭,為了降低社會分岐,呼籲中央及早提出疫苗護照的配套措施,與民眾充分溝通、降低分歧,對於消費、飲食以及交通等日常行為,該如何依接種完整度來進行分流控管?春節連假將近,蔡壁如也建議透過電話拜年、發送數位電子紅包以及視訊圍爐等方式,享受年節氣氛,在關心親友的同時,也守護彼此的健康。
第三劑衝很快已破10% 醫點名「這族群」施打率重中之重:怕癱瘓醫療
本土疫情升溫,不少民眾踴躍施打第三劑,各大接種站都排了長長人龍。台大感染科前醫師林氏璧表示,「我完全同意長者的第三劑施打率才是現在的重中之重。」他直指,「害怕的是還沒打疫苗的老人家被感染重症,癱瘓醫療。」林氏璧在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提到,比較重要的新竹、亞東兩案,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感染源,還新增了一例在桃園大湳市場工作尚未釐清感染源者,新竹和亞東兩案是否是社區不明原因感染,可能還要等一下,然後又多了一個大湳市場,加油呀,疫調很辛苦,也可能有其極限,大家要有耐心。林氏璧指出,台灣的第三劑衝得很快,已經破10%了,至於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要與病毒共存 ,60歲以上老年人第三劑涵蓋率要夠高,抗病毒藥要買足,「我完全同意長者的第三劑施打率才是現在的重中之重,但要多高,黃立民老師建議的80%可能是稍有困難,當然當個高標是可以的,已經撐過這批Omicron的英國,整體第三劑施打是53.4%,但50歲以上則有破90%。」至於黃立民提到,抗病毒藥是否至少該比照克流感買到總人口數10%,林氏璧認為,這似乎有討論餘地,因為一開始藥物的使用應該會侷限於這兩個藥臨床試驗中的收案條件,有重症因子者才會給予,不像目前的克流感使用適應症比較廣泛,但如果疫苗能打的越高,藥物的需求量可能可以少一些,具體上需要準備多少療程才足夠,這可能需要一些公衛模型的預估了。此外,這也要和單株抗體一併考慮,林氏璧說,「Omicron對於國內目前兩種單株抗體效果都比較沒效了,也要考慮是否要儲備新的單株抗體,或是就以口服藥替代之。」網友提問,「若Omicron病株不強,為何要大張旗鼓,害怕的是什麼?」對此林氏璧回應,「害怕的是還沒打疫苗的老人家被感染重症,癱瘓醫療。」
超強變異種毒株Omicron來襲 醫:有山雨欲來的顫慄感
非洲南部爆出的新種變異株「B.1.1.529」已被命名為「Omicron」,同時也被列入高度關注項目。在全球更已有包括比利時、南非、波札那、香港和以色列等五國遭此病毒入侵,讓人擔憂疫情是否會再度失控。中山附醫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更直言,「Alpha 變異株或 Delta 變異株出現時,我沒有這麼不安,這次 Nu (世衛命名為「Omicron」)變異株突變位點之多,讓我有種山雨欲來的顫慄感。」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南非出現新的新冠肺炎變異株,因其突變的位點多和增加傳播力相關,所以目前推測傳播力比Delta變異株高,但實際增加傳播率的數字尚未研究出來,後續仍待觀察,「(但)從南非豪登省等地病毒株分析報告發現,Nu(Omicron)變異株快速取代Delta變異株成為當地主流病毒株,幾乎可以確定傳播力比Delta變異株大幅增加。」謝宗學指出,Omicron變異株有兩個重點值得觀察:一是重症率有無增加,二則為疫苗保護力是否下降,「若『重症率明顯增加』和『疫苗保護力明顯下降』兩者同時出現,各國恐將重回封鎖邊境和封城生活,宛如去年三月爆發疫情時的慘況。」「B.1.1.529」國際案例報告與病毒特徵。(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謝宗學說道,世界各國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因為疫苗施打率高已相繼解除防疫政策,因此Omicron變異株很有可能早已在社區潛伏,「若不當機立斷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限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很快的2 到 4 週內,新一波的疫情很有可能大規模爆發癱瘓醫療體系,死亡率將可能快速飆升。」謝宗學在臉書悲觀預測,「絕大多數的國家在現階段不會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封城手段,因為疫苗施打好不容易逐漸恢復的經濟活動,當權者很難斷然下決定貿然中斷,但就是這樣的遲疑,新疫情很有可能再次襲捲全球,更嚴重癱瘓經濟活動。」他指出,台灣過去幾個月受到許多人嘲笑,認為台灣的防疫策略落後,只會封鎖邊境一招,根本已淪為防疫後段班,但他卻持相反意見,認為恰恰是這「唯一的招數」將保護台灣再次躲過Omicron變異株的威脅,「明年四月份之後,才是參考國際疫情,逐步解放邊境比較好的時機。」謝宗學認為,台灣社區目前很乾淨沒有病毒,但仍需持續堅守個人衛生防護,若 Omicron 變異株襲捲全球,台灣很難置身事外,「經濟股市很難和世界脫鉤,但我們自己的健康卻可以自己掌握。勤洗手、戴口罩是不變的原則,只要能持續堅持,即使未來出現再多變異株,我們依然可以安然度過。」謝宗學在臉書發文指出,此次出現的新變異種,讓人有山雨欲來的顫慄感。(圖/翻攝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
城中城屍體不斷運出…民眾現場焦急 跑遍高市醫院找嘸失聯親人
高雄鹽埕區「城中城大樓」14日凌晨3點驚傳大火全棟12樓一度陷入火海,淒厲嘶吼、救命聲四起。消防局一口氣出動31個分隊前往灌救,雲梯車不斷從高樓層拉出住戶和屍體,截至下午3點,大樓內仍有許多屍體待送出,有家屬跑遍高市醫院,在現場搜救名單上也找不到親人,焦急等待。「她逃生的時候忘記帶手機!」、「我找遍高雄所有醫院,現場白板也沒有我爸爸的名字!還要多久!」許多家屬和親友焦急在現場等候,和區公所人員登記失聯親友的姓名,但仍有許多名單與消防局的搜救名單對不上,生死成謎。雲梯車凌晨救出住戶後,上午開始不斷從高樓層送出屍體,現場經醫生判定明顯死亡者,直接送往殯儀館。(袁庭堯攝)下午最新統計,共55位住戶先後被救出,其中14人OHCA,12人明顯死亡直接送殯儀館。市長陳其邁表示,不排除人為縱火,警方也已帶回四人調查。許多家屬在外焦急等待。(袁庭堯攝)區公所協助民眾登記比對失聯親友姓名,仍有多民眾找不到親友。(袁庭堯攝)消防局表示,凌晨現場火勢極為猛烈,多樓層嚴重燒毀,且建築物老舊室內雜物堆放眾多,使得救災行動困難。衛生局第一時間也啟動大量傷患機制,委請醫學中心跟另兩家公立醫院各派3組醫護團隊到現場協助救護,也加派6輛救護車到現場待命支援。雲梯車不斷搶救陽台求救的住戶,天亮後遺體也陸陸續續透過雲梯車送出。經醫師現場判定明顯死亡者,為了不癱瘓醫療院所的急救機制,直接送往殯儀館。醫生表示,許多送出的遺體並無明顯燒傷,但鼻孔內都是黑炭,可能逃生不及,吸入過多濃煙窒息。事發前,有附近居民表示,半夜疑似聽到爭吵聲,沒多久聽到爆炸聲響後,大樓一樓就燃起熊熊火焰。但鹽埕分局表示,調閱附近監視器,並沒有錄到可疑人士及起火影像。內政部長徐國勇、高雄市長陳其邁、消防局長李清秀、警察局長黃明昭等人11時許也在現場發表談話。陳其邁表示,該起火警不排除是人為縱火,黃明昭則強調,已帶回四嫌疑人調查中,市府也強調全力協助安置家屬及受難民眾。
Delta民怨炸鍋2/專家小組思維還在去年!Delta病毒「關不住」
面對Delta病毒來勢洶洶,陳時中宣布自七月二日起,入境旅客一律「三篩」,除了所有旅客入境時,需做一次核酸檢測(PCR),入境後進入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的第十天至第十二天,再加做一次家用抗原快篩,檢疫期滿(十四天)還需做一次PCR。所有採檢陽性者,一律進行病毒株基因定序。然而,回顧六月二十七日,陳時中仍堅持自「高風險國家」返台者,入境和檢疫期滿各執行一次篩檢,但從一般國家返台則只需在檢疫期滿檢測一次即可,短短五天內政策大轉彎,當然因為背後承受不小的壓力。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強調,Delta病毒傳染力極強,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根本「關不住」,新的入境管制措施仍顯不足,若Delta病毒大爆發,感染者一定要送到專責病房隔離。中國附醫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批評,指揮中心採用去年的檢疫政策來防堵疫情,才讓Delta病毒輕易入侵台灣。(圖/報系資料庫)Delta病毒在屏東造成的社區群聚感染,確實搞得全台人心惶惶。六月以來,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每周要求幕僚,書詢指揮中心有關變種病毒監測報告。「六月十五日,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才說台灣沒有印度變異株,四天後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首度坦承有五例境外移入的Delta病毒。」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質疑,感染Delta病毒的秘魯祖孫六月六日返台、六月十四日確診,指揮中心卻直到六月二十五日才公布基因定序結果,從確診到定序空窗期長達十二天,造成社區防疫破口。然而,指揮中心為何特別針對該個案進行基因定序?施作的準則為何?檢測過程又需要多久?這些統統被「蓋牌」,外界根本找不到答案。立委蔡壁如質疑,指揮中心缺乏基因定序的SOP,一旦傳染力更高的變異株入侵,恐癱瘓醫療量能。(圖/馬景平攝)對此,指揮中心回應,祕魯案確診後由醫院後送檢體,再進行RT-PCR、基因定序及序列比對,皆為及時分析。目前基因定序時效約為收到檢體後3天,且病毒量要高。秘魯個案為境外移入個案,為該署基因定序重點監測項目之一。疾管署表示,針對病毒基因定序,以境外移入、群聚、確診前曾接種疫苗、再感染及經疫調後無法釐清染源等個案為重點加強監測項目;針對全國各縣市之新增個案,亦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分析。 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共定序分析 405 株,共362株為變異株。除疾管署昆陽實驗室外,國內具備相同技術之大型醫學中心(例如台大、三總及林口長庚也協助針對部分院內檢體進行定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