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藥物
」 癲癇 團團 柚子 超商 大貓熊化療副作用!常出現手腳麻木 中藥與針灸治療有望改善
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前三名分別是大腸癌、肺癌與乳癌,這些癌症治療最常見的化療藥物,為鉑金、紫杉醇、長春花鹼及希羅達等。這些藥物常見副作用之一就是手腳麻木,並容易引起周邊神經病變。較輕微的像是神經受到影響導致手腳麻木,而嚴重時,患者的皮膚甚至可能出現紅腫、刺痛或脫皮現象,伴隨著神經性麻木的手足症狀。治療化療後手麻 西醫多採抗憂鬱或抗癲癇藥物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化療引發的手腳痲木在部分患者中是可逆的,通常會在化療結束後六個月內逐漸消失;但也些患者的麻木症狀可能會持續一生。因此,及早介入治療成了重要的課題。一般而言,西藥治療通常採用抗憂鬱藥物或抗癲癇藥物,這些藥物透過影響神經傳導物質來減輕患者的疼痛或不適,並搭配止痛藥,以達到緩解症狀、提高生活品質的目的。中醫治療觀點及方法康涵菁中醫師解釋,目前已知這些化療藥物會破壞神經,如神經軸或神經節受損,因此單靠補充營養神經的B群效果有限。然而,中醫針灸和中藥的治療在這方面顯示出一定效果。有研究指出,中藥寄生腎氣丸或蒼朮提取物可能有助於緩解神經病變的症狀,且副作用較少。中醫對手腳麻木的診治分析從中醫角度來看,化療後的手足麻木,麻通常屬於血液循環不良,木則是痰阻。針對這些症狀,中醫會優先考慮使用黃耆五物湯等藥物來促進血液循環,並可搭配水煎藥外洗手足以加強效果。如果是因紫杉醇或希羅達引發的手腳發黑,中醫會考慮用祛濕熱的方法,加入威靈仙、薏仁和蒼朮等藥物,來加速局部局部濕邪的散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針灸在治療化療後急性手足麻木有顯著效果康涵菁中醫師分享,針灸在急性發作的手足麻木中有顯著效果,尤其是放血療法能快速緩解症狀,並搭配艾灸促進血液循環。針對慢性調養,則可選擇手三陰俞穴、神門、大陵、太淵,勞宮外,足部三太穴和足三陽滎穴等穴位進行針灸,並且腹針療法也是重要的一環。此外,透過中脘、下脘、氣海、關元等穴位的針灸,也能有效幫助氣血循環,並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康涵菁醫師提醒患者,化療後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應避免自行購買保健品使用,最好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與治療。雖然有些研究提到DHA、α-硫辛酸和SIRT2可能對改善症狀有些幫助,但這些研究的樣本數仍然有限,效果尚未得到充分證實;補充維生素時,應特別小心,例如維生素E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可能會加重病情,因此務必要聽從醫師的指示。
小孩「突然變乖」要更注意! 專業醫提醒注意3症狀
當小孩突然出現異常行為,尤其是原本活潑調皮的小孩突然安靜的話,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可能是「變乖」了,有可能是他身上出現病變。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表示,可以透過3個症狀來判斷小孩的狀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近期分享一個案例,一名8歲女童因為身體出現奇怪的情況,最後被判定是腦炎,在經過一個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後,女童才成功康復。黃佳雲醫師提到,女童最初只是連續兩天頭暈。到第三天,症狀急劇惡化,出現嚴重嗜睡且無法言語的情況。緊急送醫後,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輕微腦水腫,隨即被轉入加護病房。面對如此情況,醫療團隊迅速採取多項措施,包括使用高劑量類固醇、靜脈免疫球蛋白和預防性抗癲癇藥物。經腦部磁振攝影,醫生懷疑患者患有「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這是一種通常發生在感冒之後的自體免疫疾病。醫師們為提高治療效果,醫院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馬偕紀念中醫部針傷科主任王宏銘解釋,他們在患者入院後即開始針灸治療,使用「湧泉穴」改善意識不清,「足三里穴」和「合谷穴」處理手腳無力問題,每週三次,每次15至20分鐘。經過一個月的綜合治療,小女孩的病情顯著改善。出院一個月後的追蹤顯示,女童的各項功能已完全恢復正常,重返活潑好動的狀態。黃佳雲醫師解釋,判斷腦炎的三個主要症狀是發燒、頭痛和意識改變。這些症狀可能會同時出現,或在病毒感染後陸續出現。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對光敏感、頸部僵硬、皮疹、噁心、嘔吐、活力或食慾喪失、嗜睡、意識混亂或產生幻覺、說話困難、行走困難,以及癲癇發作等症狀。黃醫師特別提醒,腦炎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問題。因此,在診斷時需要特別注意患者是否接觸過某些病原體,如蜱蟲(可能導致萊姆病)、蚊子(可能傳播西尼羅河病毒)和貓(可能引起巴爾通體感染,又稱貓抓病)等。
中秋來臨!服「這7種藥」病患吃柚子注意 醫:小心影響藥效及交互作用
中秋佳節將至,柚子是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醫師提醒,柚子不可吃太多,只能淺嚐,尤其有服用抗凝血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心律不整藥、安眠藥、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7種藥物的人,務必要小心「柚」與「藥」的交互作用。吃了柚子又服藥 易併發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柚子與葡萄柚裡都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會抑制肝臟內的代謝酵素以及小腸內的醣蛋白作用,會影響藥物代謝。如果同時吃了柚子又服藥,可能造成人體內藥物濃度上升,引發不良反應。而可能與柚子或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常見藥物包括:抗凝血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物等。服用藥物者 應詳閱說明或諮詢醫師由於吃柚子後影響藥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二到三天,因此若有固定服用藥物需求,建議避免食用柚子,不可以為吃完柚子隔了一段時間再吃藥就沒有影響。最後,楊晉州主任也提醒民眾,雖然在中秋節最應景的活動就是吃柚子和賞月烤肉,但吃柚子雖好,如果是有在服用藥物的朋友,在食用前還是先詳閱藥品說明書或是諮詢藥師、醫師,確認是否有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服藥期間若有不尋常的症狀也應立即就醫。
止痛藥「4大禁忌飲食」!醫示警搭配錯誤:恐增加肝毒性、血壓飆風險
不少現代人有服用止痛藥解決頭痛跟肌肉痠痛的習慣,但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也示警,止痛藥若和錯誤的飲食搭配起來吃,不但會影響療效,還會產生交互作用,他也列出「4種食物或飲料」的止痛藥禁忌,提醒民眾務必小心,否則可能會導致肝毒性、血壓飆升,及出血等症狀。謝炳賢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這裡痛、那裡痛可說是現代人常見的問擾,像是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神經痛,只要拿出隨身攜帶的神奇止痛藥,好像就什麼事情都可以輕鬆解決。」而在神經外科中,在保守治療中也很常使用到各類止痛藥,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抗癲癇藥物和嗎啡類等。(圖/翻攝自Facebook/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但謝炳賢表示,止痛藥如果和錯誤的食物搭配吃,可能會大大影響療效,甚至是產生交互作用,因此他也列出吃止痛藥的飲食禁忌:咖啡因飲料:咖啡因飲料包含可樂、茶類、巧克力及咖啡,可能會加重藥物的副作用,甚至增加心悸或血壓升高的風險。酒精飲品:酒精與止痛藥同時服用,不僅容易影響藥效,也可能增加肝臟負擔或肝毒性風險,並可能加強藥物的鎮靜效果,導致過度昏睡或其他副作用。葡萄柚及柚子:葡萄柚或柚子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使止痛藥在體內代謝變慢,可能導致藥物累積體內,增加藥效不穩定的風險。含抗凝血功能:含抗凝血功能的食物包含魚油、深綠色蔬菜(維生素K)、納豆、紅麴等,如果同時服用抗凝血劑與止痛藥,可能會產生加乘效應,進而增加出血的風險。
吃癲癇藥開車撞超商 「無辜婦慘死」他願賠百萬求輕判…1原因惹怒法官
新北市1名林姓男子去年4月服用癲癇藥物後,駕駛凱迪拉克上路,途中副作用發作導致嗜睡,失控撞進板橋區互助街上1間超商,造成1名68歲婦人捲進車底慘死。法院審理期間,林男雖表明願意賠償,盼與死者家屬達成和解,態度卻相當消極,對家屬不聞不問,二審遭依過失致死罪加重判處1年6月徒刑。判決書指出,林男明知患有癲癇症,於癲癇發作時會呈現數秒意識不清之症狀,且其所持續服用約1年期間之癲癇藥物「帝拔癲」之副作用為疲倦或嗜睡,仍於112年3月4日7時6分許服用藥物後約1小時駕駛自用小客車,因副作用發作以致貿然撞擊超商,波及正在等計程車的楊姓婦人,致被害人死亡。檢方指出,林男雖於現場接受調查,惟難認有何悔意及主動接受刑罰之意,且於後續偵審期間,對家屬均未主動聞問,盼高院從重量刑。林男辯稱,他已坦承犯行,並於一審期間表明願意先賠償新臺幣10萬元,然遭告訴人拒絕,可見被告已盡力補償,他也願意提出100萬元作為補償,希望法院從輕發落。高院認為,被告過失駕車之行為導致被害人當場慘死,使一個完整家庭破碎,犯行難謂輕微,且被告犯罪後,雖一再表示願意和解,然案發迄今其個人並未對告訴人或被害人家屬賠償,或盡力彌補家屬所受之損害,原審在適用自首規定減輕其刑後,僅對被告量處有期徒刑10月之刑度,實屬過輕。高院審酌,被告明知其患有癲癇疾病,且須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極有可能於駕駛車輛之際因藥效或發病而失去駕控車輛能力,卻仍駕駛車輛上路,不僅危害自身安危,亦嚴重漠視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所造成之損害至鉅,另衡酌被告犯後態度,依過失致死罪加重判處1年6月徒刑;仍可上訴。
吃藥後頭暈易跌倒!尿不出來 長輩用藥注意3重點
65歲以上的長者,每6人就有一個人曾經發生跌倒。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跌倒是造成64歲以上長者住院跟急診的最主要原因。食品藥物管理署在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提醒,服用特定藥物可能會導致姿勢性低血壓、跌倒機率增加、排尿困難,可事先向藥師諮詢藥品風險,若感到不適請醫師評估是否更換處方,讓用藥更安心。這些藥物會增加跌倒風險 先諮詢醫師或藥師▲鎮定安眠類藥物,可能會增加如廁頻率、暈眩。(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長者的跌倒風險會因為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或是藥物交互作用而增加。「藥博士 正藥說」表示,這些藥物可能因為具有鎮靜安眠、增加如廁頻率、姿勢性低血壓、低血糖造成的暈眩、或是視力模糊等等的作用,所以會增加病人跌倒的風險。常見會增加跌倒風險的藥物有:中樞神經藥物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s)類藥物、抗精神性藥物、抗憂鬱藥物等等心血管用藥包括降血壓藥物以及利尿劑降血糖藥物緩瀉劑抗癲癇藥物青光眼藥水造成跌倒的危險因子還有很多,除了藥物以外,也需要評估正在服用的其他中草藥或保健食品。此外,長者也可能因為肌力不足、視力不良、失智、外在環境或是不合適的服裝而增加跌倒風險。如果發現是因為藥物造成的跌倒,可以請醫師或是藥師協助評估並更換藥品,以減少再次跌倒的風險。服藥發生「姿勢性低血壓」 3步驟自我管理▲降血壓藥物、血管擴張劑、抗巴金森氏等藥物,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至於「姿勢性低血壓」,指的是改變姿勢站起來的時候,血壓突然明顯下降,常見症狀包含頭暈、輕微頭痛、視力模糊等等。年紀大的人常因身體機能退化,導致調節血壓的能力下降,加上糖尿病、飲酒、神經受損都有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但藥物也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常見可能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藥物如下:降血壓藥物特別是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與甲型受體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包括心絞痛藥物、勃起功能障礙藥物抗心律不整用藥抗憂鬱藥精神科用藥抗巴金森氏症用藥麻醉劑、鎮靜劑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其原因可能包含藥物本身降血壓作用、擴張血管導致相對血壓降低、引響中樞神經的血壓調節等等。如果有懷疑藥物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可以先透過下列步驟進行初步管理:1確認高風險藥物以及調整藥物處方2評估液體、鹽、營養的攝取狀況3接受預防跌倒、暈眩的衛教防範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對於老人的跌倒管理非常重要,這個問題有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需要特別留意。「藥博士 正藥說」強調,藥物引起的姿勢性低血壓通常在服藥初期就會發生,如果持續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情形,就需要諮詢醫師是否需要對藥物處方進行更改。如果不清楚是不是因為藥物造成的姿勢性低血壓,也可以先諮詢社區藥局的藥師,評估藥物的風險。吃藥竟導致尿不出來 2患者當心「抗膽鹼效果」「藥師,我最近去看感冒,結果發現尿尿都尿不出來欸!你幫我看一下跟我吃的藥有沒有關係好嗎?」你知道藥物也可能導致排尿困難嗎?▲具有「抗膽鹼效果」的藥物常見的作用包含:尿滯留、口乾、視力模糊、便秘等。(擷取自「藥博士 正藥說」)「藥博士 正藥說」解說,具有「抗膽鹼效果」的藥物是常見的老人潛在不適當用藥,抗膽鹼效果常見的作用包含:尿滯留、口乾、視力模糊、便秘、精神錯亂、記憶障礙等等。患有某些疾病的長者會因為抗膽鹼作用而會加重疾病,因此這些患者在用藥時需要特別注意。1前列腺(攝護腺)肥大患者會導致尿滯留,難以排尿2狹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能會導致急性青光眼發作至於常見具有強力抗膽鹼作用的藥物有第一代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抗蕈毒鹼類藥物例如膀胱過動症用藥、解痙攣藥物抗精神用藥三環類抗憂鬱藥根據研究指出,隨著年齡的老化,人體內的膽鹼生成的數量會減少,膽鹼受體的敏感性增加,這些因素都會使老年人對於抗膽鹼藥物的敏感度增加。因此,如果因為服用藥物而導致身體不舒服的話,都可以諮詢身邊的社區藥局藥師協助,趕快發現問題的所在。
打嗝停不下來?伴隨「這些症狀」可能是胃在求救!醫示警:嚴重恐是癌症
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雖然打嗝通常無害且會自動消失,但若打嗝一直停不下來,小心可能是胃部的求救訊號!醫師提醒,如果打嗝持續48小時以上,並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需盡快就醫,很有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徵兆,最嚴重恐是癌症的警訊。鄭泓志說明引起打嗝的原因。(圖/翻攝自臉書個人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內科慢性病」)究竟打嗝是怎麼引起的?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個人臉書粉專說明,打嗝通常是因膈神經受到刺激,造成橫膈膜肌肉收縮,使氣管閉合,產生一種短促的聲音。引發打嗝的常見原因有很多種,像是進食速度過快、吃得太飽導致胃脹氣、喝碳酸飲料或邊吃飯邊說話等,這些行為都會在無形中吞下太多空氣,甚至情緒激動、壓力過大也可能會刺激到膈神經,引發打嗝。雖然大多數的打嗝都對身體無害,只要適當調整呼吸、喝水,並用按摩或改變姿勢等方法,就能緩解打嗝。不過,鄭泓志警告,如果打嗝現象持續48小時以上,並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甚至演變成長達1個月的「頑固性打嗝」,這個現象很有可能是以下5種胃部疾病的徵兆,要盡快就醫。 1.胃食道逆流:由於食道和胃之間的閉鎖機制受損,讓胃酸進入食道,刺激神經進而引發打嗝。2.食道裂孔疝氣:胃部經由食道裂孔上移至胸腔內,可能造成逆流和打嗝。3.腸胃炎:胃黏膜的發炎可能會導致食物和液體逆流到食道,刺激神經後,就會引起打嗝。4.胃潰瘍:若是出現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代表胃酸分泌過多,可能造成逆流和打嗝。5.食道癌:食道癌或其他胃腸道相關的腫瘤若是壓迫到神經,就會引起打嗝。持續性打嗝通常較難自行消失,那該如何治療呢?鄭泓志提到,有許多藥物可治療打嗝,例如肌肉鬆弛劑、鎮靜劑、止痛劑、抗癲癇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一般服用5-10天就能有效緩解症狀。但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能會評估動膈神經手術,植入可充電的呼吸調節器,以電流刺激膈神經以改善橫膈肌的功能。一般來說,醫師會安排照腸胃鏡或抽血檢查,以確定造成打嗝的真正原因,並針對病症治療。鄭泓志提醒,打嗝不僅會讓人感到不適且專注力下降,嚴重的話還會影響睡眠、進食困難,甚至增加憂鬱症風險!不過別擔心,一般打嗝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避免,例如吃飯細嚼慢嚥不說話、少喝碳酸飲料或酒精、不暴飲暴食導致胃脹,以及飯後多走動,都可以避免打嗝發生。如果出現持續性打嗝,一定要趕緊就醫,妥善治療才能根除症狀。
花蓮卓溪鄉工寮驚見台灣黑熊傷重抽搐 送醫搶救仍不治
卓溪鄉古風村沈姓工寮主人昨天下午3時發現工寮內疑似遭破壞,起初懷疑遭小偷闖入,立即報警待警方到場共同進屋,卻發覺破壞者竟是1頭台灣黑熊,且全身抽搐,趕緊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經緊急處置後送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搶救後仍不治,今日黑熊已被送往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後續將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死因。警方接獲沈場主報案後立即趕抵現場,到場驚覺破壞者是頭黑熊,起初警方先施放大龍炮及鳴放空氣喇叭試圖驅離,見屋內黑熊皆無動靜,才向前查看,映入眼簾卻是黑熊四肢抽搐,且呼吸急促,便立即聯繫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及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協助救援,野灣團隊9人到達工寮後,黑熊已失去意識,立即給予其鎮靜及抗癲癇藥物後,合力搬運移出工寮。野灣團隊現場初步檢查時發現黑熊右前掌曾有斷掌舊傷,身體極為消瘦,立即將黑熊移送救傷中心,未料途中黑熊便無生命跡象。經野灣初步血液檢查結果,其肝指數過高已有肝衰竭狀況,且從牙齒與骨骼等可推斷黑熊為老齡個體,後續將由獸醫研究所進行病理解剖,釐清死因。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也呼籲,卓溪區是台灣黑熊出沒最密集的地區,如發現黑熊受困或受其滋擾,可立即通報花蓮分署03-8325141;或打林業保育署24小時通報專線0800-000-930,將會儘速前往協助處理,保障居民財產與人身安全,及保育台灣黑熊。
癲癇女吃錯藥好慘 糊塗藥師賠280萬換緩刑
患有癲癇的黃姓女子到高雄六龜區一家藥局領藥,朱姓藥劑師一時疏忽拿錯藥,導致黃女近1個月沒服用抗癲癇藥物,造成腦部受損且失去自理能力,高雄高分院審結,維持一審6月刑度、可易科罰金,法官考量朱男以280萬元和解,另判他緩刑2年定讞。判決指出,黃女是朱男藥局的老客人,長期到他藥局領癲癇藥,2019年8月某日再度到該藥局領藥時,朱男沒仔細核對,就把另一名病患的降血糖、保肝藥拿給黃女。黃女領藥後,連續服用近1個月癲癇發作,緊急送往旗山醫院急救,院方本以為是泌尿道感染引發敗血症,經腦波檢查才發現是「重積性癲癇」,緊急投給抗癲癇藥物後才控制住病情。黃女住院後病情沒有好轉,甚至無法自理生活,需人全日照顧,院方診斷為「重積性癲癇合併腦病變」,已達刑法「重傷」的程度。黃女家人不解,長期穩定控制癲癇的黃女竟突然復發,追查後才發現黃女「吃錯藥」,怒向朱男提告。朱男坦承,發藥時沒有仔細核對藥袋相關資訊,辯護律師則強調黃女的腦病變與沒有按時服藥無因果關係,黃女被家人緊急送醫時沒有做腦波檢查、盡速投藥,也可能是造成傷害的原因之一。法官調查發現,黃女從2013年起就固定2個月回診、追蹤癲癇病情,過程中有數次發作,甚至曾在工作場所突然跌倒,主治醫生才建議她終身服藥控制。「重積性癲癇」持續發作1個小時以上,就有可能造成腦病變。法官認為,朱男給錯藥與黃女癲癇復發致重傷害有因果關係,旗山醫院急救過程並無疏失,二審時朱男與黃女家人和解,合議庭依過失重傷害罪判朱男6月徒刑、可易科罰金,緩刑2年定讞。
她幫寶寶洗澡癲癇突發作 媽媽15分鐘後醒來發現孩子已溺死
近日,廣東有一名患有癲癇的母親在幫寶寶洗澡時,癲癇突然發作倒地不起,15分鐘後她醒來立刻檢查孩子的安全,不料寶寶已一動不動。救援人員趕到後為寶寶急救,最終仍回天乏術。8月21日,廣東深圳有一名母親小玲(化名),當天下午丈夫還在公司上班,她獨自在家帶孩子時,想為7個月大的寶寶洗澡。結果洗到一半癲癇突然發作,她倒地不起,獨自在地上躺了15分鐘後才醒過來,她醒來後趕緊察看孩子狀況,卻發現寶寶躺在水盆裡面,已經溺水了且毫無反應。當下小玲立刻報警求助,並不間斷地為寶寶做心肺復甦,直到救援人員趕到後繼續急救,寶寶仍舊沒有動靜,最終沒有救回。事件曝光後許多人都心疼這位母親,「媽媽該有多自責啊」、「她自己躺地上15分鐘也好可憐」,不少已經當媽媽的網友也感同身受,「自己照顧孩子的才懂」、「獨自一人帶孩子的痛」。醫師介紹癲癇症狀及相關治療方法。(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據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神經內科謝良博醫師分享,癲癇是神經系統的一種干擾現象,再發性腦神經細胞的過度放電(也就是漏電)所引起的臨床表現,為癲癇。癲癇屬於慢性疾病,這種過度放電可以發生於局部的腦組織,也可能牽涉到整個腦部,甚至還伴有神經系統問題的其他症狀,癲癇通常會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癲癇可透過藥物治療,患者依照醫師指示定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只要有恆心搭配正確藥物治療,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病情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假如數年沒發作,有半數可在慢慢停藥後不再發作(非自行停藥,需經由神經科醫師評估進行)。
墳墓狂傳尖叫聲!眾人開棺見「裡面滿是血痕」 他摸屍驚:還是溫的!
巴西先前發生離奇命案。一名37歲女子在被醫院判定死亡後隔天下葬,未料墓園附近居民之後不斷聽到尖叫與巨響聲,嚇得找女子家人開棺檢查。怎知,眾人掘墓一看女子真的死了,但她額頭、雙手與棺材內都有血跡和抓痕,女子疑似「復活」並想破墓逃生,可惜最後力盡而亡。據《鏡報》報導,37歲女子多斯桑托斯(Rosangela Almeida dos Santos)在死亡證明被載明「死於敗血性休克」,並在身亡前有過2次心臟驟停。但她的水泥墳墓在2018年1月完成下葬儀式的11天後,竟傳出低沉尖叫和「碰碰」巨響聲,嚇壞附近居民。多斯桑托斯疑似想破墓逃生。(圖/翻攝自推特)多斯桑托斯的家人得知後,回到墓園破墓、開棺檢查,結果驚見「棺材的釘子被往上推」,且在棺材內部發現抓痕與血跡,甚至多斯桑托斯原本完好的「遺體」,在額頭與雙手都有血跡,以及塞進耳朵和鼻孔裡的棉花均不在體內,種種跡象都顯示多斯桑托斯在死亡超過11天後復活,並嘗試大聲求救與破棺逃生。多斯桑托斯的家人透露,她從7歲開始就有暈厥症狀,生前也在服用抗癲癇藥物,這讓親友懷疑多斯桑托斯因過去病史與用藥史,在被判定死亡時處於假死狀態。而令眾人更不寒而慄的是,現場500多個圍觀民眾中,許多摸了多斯桑托斯腳的人都說她「還是溫的」,似乎才剛離世不久。
藥害救濟前5大!驚見常用消炎止痛藥品 醫師籲如有症狀盡速就醫
藥害救濟給付5大可疑藥品我國藥害救濟制度實施至今24年,共累計給付6億304萬5166元,而在藥害救濟前5大可疑藥品中,赫見常用藥品Diclofenac(待克菲那),其用於緩解頭痛、肌肉痠痛,亦可作為退燒用途,除了口服錠劑、兒童用栓劑外,也經常用於痠痛貼布、藥膏等指示用藥,在藥局垂手可得,2021年健保申報量高達1.1億顆,但目前尚無過敏基因檢測可預防,醫師呼籲民眾在使用前要先看成分,用藥後如有眼睛腫、蕁麻疹等症狀,務必盡速就醫。當民眾遵照醫師處方或藥師指示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時,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輕度障礙最高給付175萬元、中度障礙最高195萬元、重度障礙最高225萬元,極重度障礙或死亡最高300萬元。截至今年6月,國內藥害救濟累計申請4158案,其中2318案獲給付,前5大可疑藥品包括痛風用藥Allopurinol(安樂普利諾)、抗癲癇藥物Phenytoin(苯妥英)、肺結核用藥Rifampin(利福平)/Isoniazid(異煙肼)/Pyrazinamide(吡井醯胺)、抗癲癇藥物Carbamazepine(卡巴氮平)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Diclofenac(待克菲那)。其中Diclofenac是臨床上常見的消炎止痛藥,振興醫院藥事管理科主任常宏傳說明,其常用於緩解疼痛和退燒,除了口服藥和栓劑,亦可在藥局購得貼布、藥膏等指示用藥。林口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指出,目前尚未發現Diclofenac相關的過敏基因,只能盡量宣導,用藥後如有眼睛腫、呼吸困難、蕁麻疹等症狀要盡快就醫,如果第一次過敏不嚴重而未警覺,下次用藥可能加乘過敏反應。另外,Carbamazepine和Allopurinol目前已有藥物過敏基因檢測,健保署已陸續納入給付。據統計,近5年累計申報HLA-B*1502基因檢測共3萬5830人,以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占多數;HLA-B*5801基因檢測去年6月甫納入給付,申報數927人,臨床使用情況仍待觀察。鐘文宏指出,基因檢測僅限地區醫院以上層級開立,但這兩款藥品都是基層診所常用,首次用藥前應先轉診病人到醫院做檢測。另外,前5大可疑藥品第二名的Phenytoin,已找到藥物過敏基因,但相關檢測尚未納入給付,盼主管機關審慎評估。
為省錢不開冷氣被熱暈!獨居老人熱痙攣「全身抽搐」咬斷2顆牙
盛夏來臨高溫難耐,近來中暑患者大暴增,大陸杭州一名79歲張姓獨居老婦,疑似想節省電費沒開空調、電扇,家中過於悶熱導致熱痙攣昏迷,緊急送醫救治。據陸媒報導,事發於本月2日下午4時許,杭州一名79歲張姓獨居老婦意識不清被送至急診室時,體溫不僅高達40.2度,且全身大量盜汗、抽搐不止,原來該名老婦在家中不捨開空調、電扇,處於過度悶熱的室內環境,導致熱痙攣昏迷,所幸被子女發現後,趕緊送往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療。急診室醫護立即展開搶救,緊急替老婦降溫、施打抗癲癇藥物,為了防止呼吸道阻塞,還在老婦嘴裡放入口咽呼吸道維持暢通,但由於老婦不停地在抽搐,咬著管子的牙齒一直在用力,牙齒硬是被咬斷了兩顆。對此,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室醫師朱少傑表示,「熱痙攣」屬於重症中暑的一種類型,由於高溫環境下出汗過多,導致人體大量流失水份和鈉離子,進而引起肌肉痙攣、疼痛,若不及時治療恐引起熱衰竭、熱射病,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提醒民眾夏天須做好防曬、補足水分,且日正當中應盡量避免外出或運動。
翁長期吃1藥物…運動突昏迷「體溫飆40度」 6大發病原因曝光
一名85歲的張先生因晚上睡不著覺,長期依賴安眠藥助眠,不料他某日凌晨外出運動時,突然感到全身癱軟無力、意識模糊,最後昏倒在地,被發現時體溫高達40度。就醫檢驗後,醫生發現患者肌肉酵素(CPK)指數飆升,確診橫紋肌溶解症併發急性腎衰竭,所幸送醫即時,透過住院靜脈輸液治療及休養,病情逐漸好轉。萬芳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鄭仲益解釋,橫肌溶解症是指肌肉急速過度損傷,破壞肌肉細胞導致壞死,讓肌肉中的蛋白質或細胞內的電解質大量滲透到血液內,產生電解質不平衡,引起血栓症、高血鉀症、急性腎臟衰竭等併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鄭仲益說明,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常見因素包括激烈或過量運動、熱中暑、水分攝取不足、外力壓撞傷、藥物與肌肉毒素等都是可能發病的原因;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人,除了有典型的肌肉疼痛或精神倦怠等症狀,尿液顏色也是判斷要點,由於肌紅蛋白會隨著小解排出,此時尿液可能會呈茶褐色或類似可樂的顏色,且排放量少。醫師表示,若出現橫紋肌溶解症,輕症者多補充水分、打點滴休養幾天便能好轉,但嚴重者需血液透析維持腎功能,若延遲治療恐會形成慢性腎臟病,屆時則要長期洗腎。鄭仲益呼籲,暑假將至,在酷熱的氣溫從事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適當補充水份、養成運動前後暖身、伸展筋骨的習慣、運動時切記要量力而為,循序漸進的加上運動量及強度才不會傷身。而本身若有先天性基因疾病、肌肉疾病、服用癲癇藥物、降膽固醇藥物、精神科用藥等病人更需特別留意。
幼兒園餵藥2/突破10億顆!台灣安眠藥用量「亞洲第一」 醫授4招避成癮
新北市板橋幼兒園爆發餵藥案,8位孩童驗出巴比妥及苯二氮平類等藥物殘留反應,引發大眾譁然,上述2種藥物皆屬中樞神經抑制劑的安眠鎮靜藥物,事實上,台灣安眠藥用量逐年增加,目前已突破10億顆,是亞洲第一,醫師表示,安眠藥物具有成癮性,一般不會開立給兒童使用,而成人若不想愈吃愈重,建議服藥勿過度規律、適度調整藥物、改變生活習慣、多曬太陽與運動,才能避免成癮問題。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琇雯說,這次幼兒園餵藥中出現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就是目前經常使用的安眠藥的其中一大類,另一大類安眠藥物則是非苯二氮平類藥物,「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選擇藥物,如果是焦慮導致失眠,會開立輕劑量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如果是睡不安穩容易醒,會開立劑量較重的苯二氮平類藥物;如果是入睡困難,就開立非苯二氮平類藥物。」據健保署統計,2021年441萬國人使用安眠藥,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用量也突破10億顆,若以每顆安眠藥厚度約0.2公分估算,疊起來的高度約4170座101大樓。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亞洲地區開立精神科藥物型態(REAP)」,從1999年至2018年,比較了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和泰國等國家的精神科藥物處方,結果發現台灣開立安眠藥處方的比率,為亞洲最高。到底台灣的失眠問題有多嚴重?據亞洲睡眠協會調查指出,台灣有1/5成年人為失眠所苦,更有高達8成的中年人(45至65歲間)有睡眠障礙。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琇雯表示,工作壓力大、頻繁使用3C、太晚下班造成失眠問題的惡性循環。「很多患者晚上10點才下班,情緒、身體沒時間好好放鬆,就必須趕緊睡覺,因為明天一早8點又要上班,這樣當然睡不著。也有不少患者已經吃了安眠藥,卻還一直猛滑手機,這兩件事根本是互相矛盾的,難怪也會睡不好。」隨著國人使用3C時間愈來愈長,除了影響視力健康,也直接影響睡眠,許多人就算吃了安眠藥,還是猛滑手機,也會讓藥效大打折扣。(示意圖/CTWANT資料照)無論是哪種安眠藥,都有成癮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安眠藥不是永無止盡地吃,如持續服用超過3個月就有成癮風險,除非是夜班工作者、神經退化病人等特殊情況,需要靠安眠藥來維持睡眠,否則通常不建議長期使用安眠藥,短期治療通常不超過1個月。安眠藥危害健康的研究非常多,可能會增加癌症、中風、死亡、失智等風險,「這些研究大多是間接證據,沒有直接證實安眠藥與這些疾病相關。」但楊琇雯承認安眠藥的確會影響白天的專注度、記憶力、甚至也容易造成步態不穩,尤其許多患者服藥後仍持續活動,更可能會產生「斷片」、失憶、過於衝動情緒化等情形,所以還是不建議長期服用安眠藥。楊琇雯建議4招避免成癮,第一,不要過於規律服藥,以免產生依賴性,例如上班族在周末時就可暫時停藥;第二,定期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藥物,避免產生藥物耐受性;第三,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固定時間就寢、睡前儀式化培養睡意;第四,多曬太陽、多運動。「許多患者擔心成癮,反而會突然停藥,這也非常危險,建議在醫師指示下階梯式減藥,還有許多人會改而服用褪黑激素,事實上它比較適合用來調整作息、調時差,對長期失眠的效果有限,而且會與三高藥物、癲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要特別小心。」
清明掃墓返家後 人妻連7日「做這事」丈夫大喊饒命
近期由於清明節的關係,不僅是台灣,中國當地也有不少民眾都返鄉祭祖。但在湖南武漢卻發生憶起奇怪的事件,一對夫妻掃墓回來後,妻子在睡夢時發生抽搐的情形,甚至還會對丈夫拳打腳踢,但是睡醒後卻渾然不知。這樣子的情況持續整整7天,丈夫一度懷疑妻子是「鬼上身」,一直到送醫治療後,才知道是妻子的高血壓病史作怪。根據《新浪新聞》報導指出,湖南武漢這對夫妻日前返鄉掃墓後,妻子開始在每晚的睡夢中發出奇怪的低鳴聲,身體甚至有抽搐的現象,嚴重時甚至還會對睡在一旁的丈夫拳打腳踢。而且這個情況持續整整七天,可每到妻子睡醒後,卻對自己睡夢中的行為毫無記憶。由於擔憂妻子是不是「鬼上身」,這對夫妻就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在經由當地醫生檢查後,發現是妻子的高血壓病史在作怪。報導中指出,胡姓妻子有10年的高血壓病史,3年前甚至還出現腦梗死的症狀,身體右半部有輕微的無力現象。也可能是因為高血壓病史的關係,醫師透過24小時監測後,發現妻子出現「睡眠癲癇」的情況,目前妻子已經搭配抗癲癇藥物治療,整體情況已經有好轉。報導中也提到,臨床上任何癲癇類型均可在睡眠中發生,大約有近1/3 的癲癇發作主要出現在睡眠期。常見的睡眠癲癇症候包括睡眠中突然睜眼,或有驚恐表現,多伴有肌張力不全或其它運動障礙,少數病例會出現睡眠相關性攻擊行為。
他恩愛爽到一半「失去知覺趴妻身上」 就醫竟患這病
真可怕!印尼一位男子跟妻子恩愛到一半,突然失去知覺差點喪命,就醫才發現他罹患腦動脈瘤,之後他雖然撿回一命,但左眼神經卻受到了永久損傷。據《鏡報》報導,印尼東爪哇省泗水一名男子,近日和妻子性交時,患了腦動脈瘤,導致他的腦部嚴重受損,他倒在妻子身上,並對著地嘔吐,身體一側上下無力。之後,他被緊急送往急診室,在歷經3小時的搶救中,他多次癲癇發作。該病例在放射學病例報告中被分享,醫護表示,男子沒有外傷也沒有頭痛或吸毒史,「他的大腦在爆炸之前,沒有服用血液稀釋劑或壯陽藥。」妻子說,大約2個月前,丈夫的左臉和眼部開始有輕微閉合的狀況,可能已經有潛在問題。醫師表示,男子患有腦動脈瘤,當血管膨脹時就會發生狀況,所以當夫妻性交時,動脈瘤爆炸引起急性硬腦膜下出血,會造成致命風險。雖然,醫師沒有說明血管爆裂的詳細原因。不過他人說,這可能是劇烈運動導致心率飆升。據了解,急性硬腦膜下出血的死亡率約為50%,倖存者也可能會有腦損傷或殘疾等後遺症。而男子在服用抗癲癇藥物,在一周後接受手術,雖然他現在恢復了身體機能,但左眼神經還是受到了永久性損傷。
凱迪拉克衝超商無辜婦人遭撞死 死者身分曝:健身器材公司總經理母親
新北市板橋區互助街昨(4)日清晨發生一起重大車禍釀成1死。1名41歲林姓男子駕駛凱迪拉克轎車,行經該處時突然猛力衝撞進超商,還波及到正在騎樓的楊姓婦人,楊婦被卡在車底,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楊婦身分曝光,是健身器材公司總經理的母親。警方調查,楊婦昨天上午7時許,在超商前騎樓等車前往三峽掃墓,未料卻無辜遭撞死,在健身器材公司擔任總經理的兒子接獲警方通知趕到醫院,他表示母親上午出門掃墓,應是站在超商騎樓等計程車到達,沒想到會遭遇死劫。據了解,楊婦退休後擔任社區巡守隊、清潔隊志工,平時和鄰里關係非常良好,當天早上還在當社區義工,鄰居得知噩耗後,感到相當不捨。另外,凱迪拉克駕駛林男酒測值為0,他供稱當天早上出門前吃了治療癲癇的藥物,行經車禍地點時他精神不濟,沒轉彎繼續直行,直接撞進超商內,回神之後才驚覺撞到人。全案依《過失致死罪》偵辦,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釐清。
百萬凱迪拉克衝進板橋超商 婦人「騎樓被撞進店內」卡車底不治身亡
新北市板橋於4日上午7點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價值百萬元的凱達拉克轎車因不明原因,高速衝撞進一家超商,而且在發生意外當下,正好有一名婦人經過超商騎樓,結果該名婦人就這樣被凱達拉克「從騎樓撞進店內」,之後更是被車子輾壓在車底下。警消獲報後急忙抵達現場,但該名婦人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救護人員也急忙將該名婦人送去亞東醫院急救。而在警方調查後,駕車的林姓駕駛並無酒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林姓駕駛解釋自己有服用癲癇藥物,同時當時精神不濟,才因此釀此意外。目前對於車禍實際發生的原因,仍有待警方調查中。而目前有消息指出,被送往亞東醫院急救的重傷婦人,目前已經被警方宣告不治身亡。一輛凱達拉克轎車突然撞進板橋的一家超商內。(圖/民眾提供)一輛凱達拉克轎車突然撞進板橋的一家超商內。(圖/民眾提供)一輛凱達拉克轎車突然撞進板橋的一家超商內。(圖/民眾提供)
21歲女子除夕陳屍租屋處!慘遭5隻狗狗啃咬 法醫曝死因非狗狗攻擊
台中市21歲黃姓女子於1月21日除夕晚間10點多,被其張姓男友發現陳屍在有5隻狗狗的租屋處,死相慘烈,黃女身上多處遭狗狗啃咬的痕跡,因此其男友懷疑是遭到狗狗攻擊而死,然而透過鑑識人員相驗後,發現黃女臉部及喉部的咬痕皆是在其往生後才遭啃咬,並非狗狗咬死,對此說法,家屬也無任何意見。據了解,張男於除夕晚間10點多向警方報案,表示其黃姓女友陳屍在租屋處,身上有多處咬痕,疑似是遭到家中5隻狗狗的攻擊而死,而警方到場後,發現黃女不僅眼部有遭啃咬痕跡,喉嚨也有明顯咬痕,而屋內則有2隻法國鬥牛犬、1隻黃金獵犬、1隻英國鬥牛犬和1隻米克斯,共5隻狗狗。事後張男向警方表示,除夕當天晚間6點多陪女友吃團圓飯,過程中黃女表示身體不適,想先回家休息,因此提早離席,而自己則還要上班,因此直到晚間10點多才到家,卻不料女友倒臥家中明顯死亡,對於女友身體狀況,張男表示其2週內曾至醫院洗腎,而洗腎會併發癲癇,因此平時便會服用癲癇藥物等。經鑑識人員前往採證後,確認其下巴、眼皮及喉嚨等部位皆有遭啃咬跡象,同時家中無明顯破壞痕跡,也無打鬥或掙扎痕跡,然而法醫相驗後確認,啃咬部位為死後才發生,並非因狗狗攻擊而死,黃女家屬對此並無意見,詳細死因有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