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計畫
」 NASA 登月計畫川普提名「馬斯克好友」艾薩克曼任NASA局長 掌管250億美元預算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於4日提名億萬富翁兼Shift4執行長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擔任下一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局長。艾薩克曼是私人太空探索的先驅,曾領導兩次SpaceX的私人太空飛行,其中包括該公司於今年進行的首次太空行走任務。根據《CNBC》的報導,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艾薩克曼將推動NASA的探索和靈感使命,為太空科學、技術和未來的突破鋪平道路。而艾薩克曼也發表聲明表示,他深感榮幸能接受這一提名,並強調自己對推動美國在太空領域成就的熱情,「能夠擔任這一職務,與NASA傑出的團隊合作,實現共同的探索與發現夢想,是我一生的榮耀」。艾薩克曼計劃在被任命為局長後辭去Shift4首席執行官職務,但將保留大部分股權並減少股東投票權。他在給公司員工的信中提到,將在確認前繼續履行現有職責。報導中指出,NASA現任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由拜登總統於2021年提名,目前負責管理NASA年度約250億美元的預算。在尼爾森任期內,NASA推動了首次無人飛行任務,然而計畫中的載人登月任務遭遇了延誤和預算超支。艾薩克曼此前對NASA在登月計畫中的支出表示批評,特別是對耗資巨大的SLS火箭及授予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第二份月球著陸器合約的決定,他認為這樣的投資分配犧牲了許多重要的科學計畫。作為私人太空探索的領軍人物,艾薩克曼於2021年和2024年領導了兩次由SpaceX支援的私人太空任務,並指揮機組人員進行多日環繞地球的飛行。近期他的「北極星計畫」首個任務——「北極星黎明」成功完成,並包括SpaceX首次艙外活動(EVA),展示了太空探索的新可能性。此外,由於艾薩克曼與馬斯克的密切合作關係,此次提名引發外界關注,艾薩克曼在馬斯克的協助下,成功完成了史上首趟民間太空漫步任務。SpaceX作為NASA的主要承包商,這項任命被視為進一步鞏固了馬斯克在美國航太領域的影響力。艾薩克曼的上任可能標誌著馬斯克從NASA承包商的角色,升級為該機構運作的重要夥伴,甚至被形容為他將「一統」美國航太領域。
台灣首次!中央大學推動國際登月計畫
我國第一次展開國際登月計畫!中央大學自主研發「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預計今年第4季由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 HAKUTO-R Mission 2登月小艇發射升空進行科學任務,從地球到月球、繞月及登月執行4個月的任務,為人類未來在月球長居盡一份心力。未來10年是人類登月計畫積極推動的時期,我國在中央大學主導下,展開國際登月計畫。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今年1月14日、15日,他和學校研究團隊將「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送往日本,預計第4季搭乘登月小艇升空,展開科學任務。將這儀器送上月球,費用是新台幣1800萬元。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指出,過去我國發射的衛星及各式科學酬載都僅在約800公里的高空運作,這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將首次離開地球軌道,在2000公里外執行任務。張起維提到,距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深太空」,那裡的游離輻射對生命和科技產品非常不友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主要是偵測地球到月球及月球表面的輻射劑量,及輻射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可提供執行太空任務參考,或作為未來電子和太空產品設計的考量。為了能在嚴峻的太空中「旅行」4個月,張起維說,「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重量、耗電量都有嚴格要求,因此設計出長寬高分別是14公分、14公分及3.68公分,重量僅400公克,相當於半斤茶葉的重量,設計完全由中央大學一手包辦,參與學生的名字也都刻在「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電路板後方,展現中央大學在太空領域的付出。另一方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昨日宣布,日本小型無人月球探測器「SLIM」20日成功降落月表,日本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中國及印度之後第5個登月國家,SLIM在28日晚與地面建立通信,並開始觀測月表的岩石組成等。張起維說,1969、1970年的人類登月計畫,都是由政府主導,但這次各國展開「重返月球」任務,除政府以外,還有很多民間公司參與,大家一起為人類未來在月球長居而努力,甚至要以月球為基地,進一步探究土星等其他星球。
新國病!逾6成肺癌患者確診已晚期 專家呼籲「國家介入」才能提升存活率
肺癌已連續19年為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奪命腫瘤,不僅對國人健康造成巨大威脅,也對醫療健保造成沉重負擔。面對肺癌威脅,目前確診時已三、四期的病人占逾6成,因此,衛福部國健署自去年七月起啟動LDCT篩檢,盼能夠翻轉肺癌的診斷期別,以揪出更多早期患者並及時治療,幫助提高存活率。國內肺癌權威、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台灣大多數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本身的基因外,陸續有研究指出環境中的致病因子、空氣汙染,也可能致癌,肺癌成因複雜且晚期確診比例高、死亡人數多,面對此頭號奪命腫瘤,他強調,肺癌防治應以國家層級來處置,設立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為必要之舉。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特聘教授陳保中也指出,雖然台灣過去在菸害防制、空氣汙染上皆持續推進,然而在防治策略整合上,仍有進步空間。陳保中教授指,肺癌防治涉及環境到醫療,並非單一單位可處理,需要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專責單位設立,凝聚各界共識、統籌行政資源與執行,才能保障全民健康。楊泮池院士強調,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盼比照美國癌症登月計畫,朝「25年內肺癌死亡率減半」的願景前進,中期目標為結合LDCT的篩檢政策,達到一期肺癌診斷數倍增,及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短期目標則又分為初級(預防)、次級(篩檢)及三級(治療)等三面向進行防治,特別是晚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期待能在五年內翻倍,以大幅降低肺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在初級防治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認為須從強化民眾預防觀念開始,持續推行菸害防制以降低國人吸菸率,從根本上幫助民眾遠離吸菸可能致癌的威脅;此外,空氣汙染如汽機車排氣、工業區廢氣的管控,需環保單位協助將空汙指標逐步降至國際標準。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肺癌的致病因子複雜,國內很多肺癌患者並沒有吸菸,因此,教育國人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很重要,如「天天五蔬果」的飲食概念,烹調時避免高溫炒炸、規律運動等,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整合,從前期教育、健康習慣養成著手,再串接到篩檢和治療,全面性對抗肺癌。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則針對次級防治說明,次級防治則將重心放在「早期篩檢」上。去年七月起,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公費補助LDCT篩檢國家,針對符合年齡的具肺癌家族史或重度吸菸者等高風險群,提供兩年一次的LDCT篩檢,接下來也期盼能夠建立更完整的高風險族群預測模式,透過LDCT揪出更多的早期肺癌病人,並落實陽性個案追蹤計畫,讓患者及早治療、幫助提高存活率。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陳育民補充,肺癌的死亡率與診斷期別高度相關,第一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一旦第四期才確診,五年存活率就僅剩1成,差別相當大。因此,如能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設置,建立台灣本土肺癌篩檢與早期診治之共識指引,有助將醫療資源更及時地投注在早期肺癌患者身上。除了預防、篩檢外,現況晚期肺癌患者比重仍逾六成,晚期治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楊志新強調,如何藉由接軌國際標準治療,幫助提高不適合手術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絕對是國家級肺癌辦公室要達成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的重點。他坦言,健保資源限制下,現仍有部分標靶藥物未獲給付,免疫藥物的給付也與國際指引有些許落差,因此,三級防治目標是讓健保提供的肺癌治療能接軌國際,幫助提升晚期患者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月球真實年齡曝44.6億歲! 50年前樣本成關鍵「比已知還老4千萬歲」
作為地球最大衛星的月球,至今仍有大量月球謎團未解,其中包括「月球的真實年齡」,如今科學家透過當年登月的阿波羅17號所帶回的月球石頭,來幫月球驗明正身,結果發現,月球的實際年齡比先前認知的還要老出4千萬年!阿波羅17號帶回的月球石頭。(圖/翻攝自推特)1972年,阿波羅17號上的太空人塞爾南(Eugene Cernan)和施密特(HarrisonSchmitt)從月球表面鏟起岩石和灰塵帶回地球,想不到當初這個小舉動竟在50多年後為月球真實年齡提供答案。根據《CNN》報導,研究人員透過「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分析其中一塊月岩中的鋯石晶體,算出晶體形成於44.6億年前,也就是說,月球形成於約44.6億年前,這比原先研究結果足足早了4千萬年。這項研究由芝加哥大學的教授菲利普赫克(Philipp Heck)主導,並於《地球化學展望通訊》(Geochemical Perspectives Letters)雜誌上刊載,關於月球的起源,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月球是在一個火星大小的星體撞向地球時產生,當時造成一塊巨大碎片拋入太空,並進入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成為現今每晚抬頭都能見到的月球,而阿波羅17號帶回的樣本中檢測到鋯石晶體,是在距今44.6億年前月球冷卻時所形成,引此得出月球的真實年齡。根據報導,由於分析方法不同,估算結果也會有較大落差,德國航太中心研究人員2020年發布的計算結果顯示,月形約於44.25億年前形成,正負誤差2500萬年,目前美國也已重啟登月計畫,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有望2025年,搭乘阿提米絲3號再度登月,為科學界帶來更多新發現。月球真實年齡比已知還老。(圖/翻攝自推特)
蔡嘉茵接雄影頒獎典禮主持棒 同台曾敬驊自稱長輩
2023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頒獎典禮,將於15日在高雄市總圖登場。今年典禮主持人由台北電影獎最佳新演員、曾入圍金馬獎、金鐘獎的女星蔡嘉茵獨挑大樑,並邀請台語搖滾天團「拍謝少年」擔任開場表演嘉賓,本屆影展大使曾敬驊與導演謝沛如將共同頒發「臺灣學生獎」。2023高雄電影節影展大使曾敬驊也將來高雄擔任頒獎人。(圖/高雄電影節提供)今年國際短片競賽共有63部國內外短片進入決選,本屆評審團陣容堅強,涵蓋國內外優秀影視工作者,國際評審包括奧斯卡提名導演巴辛.哈利勒、馬來西亞導演尼克.阿米爾.穆斯塔法,國內則由金鐘視后尹馨、導演陳芯宜及鄭文堂擔任「金火球大獎」決選評審,XR組則邀集前Meta VR for Good總經理艾米席丹溫、韓國富川奇幻影展策展人金鐘敏及綺影映畫製片陳斯婷擔任決選評審。金鐘影后尹馨擔任本屆雄影短片競賽決選評審。(圖/高雄電影節提供)在幕前幕後都交出好成績的蔡嘉茵,雖然曾主持過金穗獎頒獎典禮,不過今年首次以主持人身份來到雄影還是直呼緊張,「以影人身份參與的時候心情很輕鬆,這次要主持頒獎典禮,完全跟之前不同,非常緊張」。即便如此她還是接下重任,笑說可以提前看到很多入圍影片是一大誘因,蔡嘉茵今年對不少參賽作品印象深刻,像《熱帶複眼》、《人之初,性,本善》等,很期待台灣影視產業有更多元的好作品問世。2023高雄電影節頒獎典禮邀請台語搖滾天團「拍謝少年」擔任開場表演嘉賓。(圖/高雄電影節提供)才剛與本屆雄影大使曾敬驊合作宣傳完電影《我的麻吉4個鬼》,這次蔡嘉茵又將與曾敬驊同台頒獎典禮,看到今年影展主題「耽美男神」版曾敬驊,蔡嘉茵直說「面對帥版的敬驊還是沒有那麼熟悉啦,比較熟悉衰版的他」,雖然曾敬驊男神魅力掃到很多粉絲,但蔡嘉茵透露自己看待他常常不自覺變成長輩眼光,笑稱「覺得孩子真有出息,真棒!」導演陳芯宜擔任本屆雄影短片競賽決選評審。(圖/高雄電影節提供)今年國際短片競賽入圍來自全球91國2260部優秀短片,最終入圍43部國際短片與20部臺灣短片,共同角逐「金火球大獎」、「美麗島人權獎」、「亞洲新浪潮獎」等獎項,總獎金超過百萬。「國際組」與「臺灣組」複選評審團邀集導演林龍吟、江偉華、楊婕,影評人張士達、卓男、孫志熙、甜寒、賈選凝、沈怡昕;決選評審包括以《川流之島》榮獲金鐘視后的尹馨,以《無法離開的人》聞名國際,同時也是2023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導演陳芯宜,即將登場的史詩時代劇「鹽水大飯店」導演鄭文堂,以及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曾以《萬福瑪麗亞》在雄影獲獎的英國-巴勒斯坦導演巴辛.哈利勒(Basil Khalil),今年馬來西亞現象級大作《睜開雙眼想見妳》導演尼克.阿米爾.穆斯塔法(Nik Amir Mustapha)。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是亞洲最大的XR展覽,其中國際VR競賽進入第6年,是台灣唯一針對VR創作的競賽獎項。今年度XR評審團由去年以《謎幻泡泡糖》拿下金火球大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戴維斯(Christopher Lane DAVIS)、《女海盜:成名之路》VR導演黃丹琪,以及 XR無限幻境節目經理李尚喬擔任初選評審,決選評審則邀請產業先鋒前Meta VR for Good總經理艾米.席丹溫(Amy Seidenwurm)、韓國富川奇幻影展策展人金鐘敏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畫》等作製片陳斯婷組成,共同選出今年最佳XR作品。
艾薇鼓勵參賽者平日訓練很重要 宋念宇驚訝參賽者年齡僅19歲
宋念宇、艾薇日前一同出席《登月計畫》選秀活動,為十強總決賽擔任評審。宋念宇說:「每一次擔任評審其實都非常開心而且有意義,尤其是可以直接在現場感受每一個參賽者的投入跟努力,彷彿跟著他們的節奏一起前進,總能學習到好多新的嘗試跟創作靈感。」其中一位參賽者年僅19歲,宋念宇講評時更自爆:「我出第一張專輯的時候你才4歲啊,我都不好意思問你有沒有聽過我的歌了?」全場觀眾也被宋念宇的幽默發言逗到哈哈大笑。被問到接下來的計畫,宋念宇也大方分享:「還是會持續的在各個舞台用演出陪伴大家,下半年有很多節日跟跨年的演出,都非常期待可以見到大家!也希望很快可以推出新作品跟大家見面。」自《聲林之王2》出道艾薇也以過來人身分勉勵參賽者們,平時在家中可以邊跑步邊唱做訓練。(圖/艾慕影藝提供)自《聲林之王2》出道艾薇也以過來人身分勉勵參賽者們,平時在家中可以邊跑步邊唱做訓練,「就算你上台怯場、心跳加速,但你的肌肉記憶已經習慣心跳加速唱歌的感覺,這樣會令你安心許多」。艾薇也透露,下半年一路到跨年,會到許多城市演出,並解鎖新加坡及高雄巨蛋等國際級演出場館,至於是什麼形式的演出?艾薇賣關子說:「近期都是非常挑戰自我的,事前皆籌備2至3個月,真的很興奮也很期待,也期待有機會可以跟自己的師兄宋念宇有舞台的合作機會。」
「張雨生特展」北流開幕 隨著經典歌曲一起登陸月球
說到已故的知名歌手張雨生,你會想到哪首歌?一個指向登月計劃的特展「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 FLY ME TO THE MOON & BACK」,從一年多前開始醞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計畫推手、格式設計展策為計畫總指揮,策展人則由王耀邦(格子)聯合五月天瑪莎、金獎導演王宗欣及作家陳德政,一起成立「張雨生航太總署TOM’S MOON MISSION」,伴隨〈帶我去月球〉的音樂旋律,從11月12日到2023年2月28日,帶大家開啟一場音樂宇宙的無邊壯遊。在登月櫃檯的入口,每位宇宙旅人將配備一卷神秘卡帶,作為登月的關鍵信物。登月艦艙中「A Life Story 烈火青春」展區,大事記展牆結合歷史文物,梳理張雨生的生命軌跡。民眾觀展前要先到設於北流文化館二樓的登月櫃檯,這是進入航行的首站,每位宇宙旅人會在此處領到一卷神秘卡帶,作為登月計畫的關鍵信物。而隨著耳畔響起的「走 帶我走 走出空氣汙染的地球;走 帶我走 走出紛爭喧擾的生活…」這段音樂,逐步深入航站甬道。旅人只要把卡帶放到錄音機,便可準備登艙。在「Conversations In Times 聽你聽我」展區中,張雨生人生際遇裡的夥伴與朋友會透過螢幕連線,訴說張雨生十年歌唱生涯的多元面向。艙內配備了三星電子最具革命性的Neo QLED 8K量子電視,搭載量子Mini LED與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帶來極致的感官饗宴。當音樂太空人張雨生在控光細緻的螢幕窗景中出現,也為旅人揭開了宇宙航行的序曲。前往月球的太空船艦內,有一盞盞聚光燈指引旅人探往張雨生在地球的生命篇章。來自其他行星的艦長將一一出現在端景艦橋的螢幕中,包括資深音樂製作人陳子鴻、專職鼓手姜永正、作詞人黃婷、資深唱片宣傳謝天齊、主持人黃子佼、音樂製作人暨編曲家黃中岳、資深作曲家櫻井弘二、音樂工程師王俊傑(K哥)、作曲家陳復明、民歌歌手王新蓮等人,他們是陪伴「張雨生航太總署TOM‘S MOON MISSION」一路部署的重要太空夥伴,在各自航線上載乘了許多故事,交織出張雨生十年歌唱生涯中搖滾養成、時代機遇、人文關懷、音樂實驗及藝術理想的傳奇之網。「Fly Me To The Moon Project 想你到月球」展區擁有徜徉於一張專輯的時間,可以乘著音符在宇宙飄移。順著船艦中的空間輸送帶,宇宙旅人將穿越一道前往月球的音樂之河,張雨生經典歌曲〈河〉與〈口是心非〉的原音分軌首次現身,由五月天瑪莎、張雨生長年合作的御用錄音師K哥、三金視覺團隊dosomething studio聯手打造,解密音樂人在器樂、編曲、節奏、配唱上的細膩鋪陳與創作巧思。登陸月球區,9台螢幕會自頂部垂吊而下,連成22米長的星河,並有5組傑出當代音樂人以各自生命視角,解構再創5首張雨生歌曲,包括陳綺貞X〈天天想你〉、韋禮安X〈大海〉、9m88 X〈若我告訴你其實我愛的只是你〉、夜貓組X〈我期待〉、告五人X〈口是心非〉,與對應的原版歌曲輪替播放,呈現超越時空的音樂人對話。終點站將以一段30分鐘的紀錄片,揭露展覽幕後籌備過程。旅程接近終章,會邀請旅人在月球電台停駐,除了聆聽張雨生對音樂的創作自述、心境轉折,也能寫信回應,這是音樂之外,透過文字的私密交流。此外,一段關於這趟航程的紀錄片將在終點站播映,包括田調訪談與展覽製作片段。就像策展統籌格子所說:「特展體驗順著音樂人的脈絡推移,漸次走入音樂創作的核心,並用創作專輯賦予經典新意,總合了忠實扣連展覽訴求的數位手段,既豐富了閱聽方式,也延展了張雨生的文化記憶。」【展覽資訊】展期:11/12~2023/2/28,每日10:00~18:00(最晚入場17:30;每週一、除夕、初一休館)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2樓特展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七段99號)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lyMeToTheMoonAndBack票價:全票350元、優待票320元、敬老票175元、20人以上團體票250元、活動票280元(憑文化館常設展票根、僅現場購買、每人限購2張),預售票只販售至今晚(11/11)23:59,可於OPENTIX、udn售票網購票
全球車訊/未來月球上移動就靠這輛車 明年6月交單NASA
近年來電動車正夯,也因此在世界各國有著許多的新創車廠,說實在的真正能夠撐下來的可是少之又少,而這類型的車廠多半被大車廠收購、贊助下才擁有好成績,而來自美國的Canoo近期就接到了個大單,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訂單,無疑是一大成功!Canoo將為NASA提供特殊車型,將打造出適合於太空路面運行的車輛。(圖/翻攝自 Canoo)Canoo以旗下Lifestyle Vehicle廂型車作為根本基礎,來替NASA打造利於太空人所需使用的車輛,能夠乘載其太空人及支援小組。而早在幾年前就已造成熱烈討論的Lifestyle Vehicle廂型車就像是科技感十足的得利卡改裝車般的外型,加上以電動驅動的方式,也一度造成了些許轟動,而NASA的月球新載具預計將在2023年6月交車,一般量產版本則是表定於今年度的下半年開始製造,Canoo則是預計於2023年時可達到販售1.4萬至1.7萬輛的表現。
NASA新計畫測試人類在火星生存能力 還要解決「阿波羅登月之謎」
近幾年世界各國爭相「重返」或登陸月球,並打算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其背後原因正是影響人類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測試人類能否在月球或火星生存,招募2名探險家前往「地球最後淨土」南極,並在無機械動力輔助下徒步行走4千公里,其數據與生物資料,將為未來的太空行動提供莫大幫助。賈斯汀(左)與傑米(右)獲選為這項計畫的執行者。(圖∕翻攝自justinpackshaw IG)據《BBC》報導,57歲的賈斯汀(Justin Packshaw)與34歲傑米(Jamie Facer Childs)通過激烈選拔,成為NASA「追逐光明」(Chasing the Light)專案的執行者。兩人均有南極活動的冒險紀錄,賈斯汀曾任英軍軍官、帆船國家隊選手並成功攀登聖母峰過;傑米則為職業醫生,過去曾有徒步穿越南極與划船橫越印度洋的壯舉。依計畫設定,兩人將以人力與風力等自然環境幫助下,以無機械動力輔助方式搬運200公斤的設備與補給,最後在出發後的第80天完成徒步方式穿越南極。過程中,兩人除需進行包括唾液、血液、尿液與糞便的檢測與樣本儲存外,也會進行血壓與睡眠品質監測。這項計畫的困難度在於,賈斯汀與傑米要如何在溫度攝氏零下56度,與時速高達111公里強風情況下完成任務。兩人預計花80天時間橫跨南極。(圖∕翻攝自justinpackshaw IG)為補充這項艱鉅任務所消耗的熱量,每人每天需吃下8千卡路里,相當於「每天吃76根香蕉」的熱量。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將特別研究兩人的視力變化,以更進一步了解1971年「阿波羅14」登月計畫中,兩名太空人艾德加(Edgar Mitchell)與艾倫(Alan Shepard)「誤把15公尺遠的隕石坑看成1.6公里遠」的特殊現象。而這也是為何研究團隊會將地點設置在南極的原因,因為南極廣闊的白色景緻,可能與月球地形變化一樣讓當事人感到困惑。目前賈斯汀與傑米已執行3周的徒步行動,預計將在2022年完成任務。
SpaceX完成首趟民間人士太空之旅成功 4人順利降落美國佛州海域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Inspiration4任務」於18日順利完成,這次任務主要是讓民間人士登上太空,4位參與的民眾於18日順利降落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域,結束了為期3天的太空之旅。根據《BBC》報導指出,SpaceX旗下天龍號太空船2號(Crew Dragon)搭載著堅毅號(Resilience)太空艙完成首次搭載民間人士登上太空的任務,於美東時間18日晚間7點落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外海大西洋海面上,之後太空船就被SpaceX回收到船上。報導中指出,太空艙在水面被發現時,外觀上有明顯的燒焦痕跡,據悉是由於太空艙在返回地球時與大氣摩擦產生高溫而導致,當時太空艙外的溫度高達攝氏1927度,在太空艙內的人員必須穿著特殊通風系統的全套飛行服裝,才有辦法確保自己在太空艙內保持正常的溫度。首批透過SpaceX登上太空的民間人士,目前已知名單為38歲的電商公司Shift4 Payments創辦人兼執行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51歲地球科學家普羅克托(Sian Proctor)、29歲醫師助理阿爾塞諾(Hayley Arceneaux)與42歲工程師森布羅斯基(Chris Sembroski)。除了艾薩克曼是自己支付費用登上太空外,其餘的人選都是由艾薩克曼所挑選陪同飛行。有媒體推測,艾薩克曼為了這次的太空之旅,共計支付了2億美金。報導中指出,雖然艾薩克曼與普羅克托都具備有飛行資格,但在這次的太空飛行任務中,並沒有參與太空船的飛行操作,這次的飛行都是透過SpaceX地面的團隊透過遠端與導航系統來操作。而他們所參與的「Inspiration4任務」,目標地點是在地球上空575公里的軌道,比起國際太空站、哈伯太空望遠鏡所在高度都還要高,是自1972年的登月計畫以來,人類飛離地球最遠的紀錄。
NASA公布最新月球登陸18人名單 「台灣囝仔」要登上月球啦!
陸美角力戰場已不僅限於地球。繼大陸上個月送出「嫦娥五號」探測器,執行史上首次月球土壤、岩石樣本採集任務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本月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18名太空人名單,他們將為訂於2023年實現的登月計畫接受訓練。18人中包括來自台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紐約時報》報導,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與美國副總統兼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彭斯,日前在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上,正式宣布18名太空人的名字,並表示「這是阿提米絲計畫的首支太空人核心團隊…你們是未來的英雄,你們不僅會帶我們重返月球,還將完成其他任務。」林其兒現年47歲,生於台北市,母親是台灣人、父親則是美國空軍軍人,童年住英國,中學返美就讀、定居。2009年他從35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NASA第20個太空小組的9名太空人成員之一。2015年7月,他前往國際太空站待了141天,期間2度離開艙外,進行太空漫步。他還曾在太空站演奏蘇格蘭風笛,這是第1次有人在太空中演奏這種樂器。林其兒擁有美國空軍官校生物學學士學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心血管生理學碩士學位,以及科羅拉多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太空人之前,他除了擔任醫師,也曾支援太空站任務。今年5月,他也是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飛龍號載人太空船示範2號(DM-2)任務唯一的後備人員。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畫終止後,人類再也沒有登上月球。NASA預計明年啟動「阿提米絲」計畫首次任務,測試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和準備搭載太空人的獵戶座(Orion)太空船,因此不會載人。首次載人任務預訂2023年登場,屆時太空船只會經過月球,不會降落。第3次任務就會將2位男、女太空人送上月球,降落地點可能在月球南極一帶,該名女性也將成為史上首位完成登月任務的女性太空人。但由於美國政府即將更替,為登月計畫增添了不少變數。
阿拉伯世界史上第1次!阿聯「希望號」成功升空探測火星大氣層
20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日本當地時間上午6時58分從種子島太空中心(Tanegashima Space Center)發射無人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預計進行5億公里的飛行,以研究地球氣候。如果計畫順利,「希望號」可望在2021年2月開始環繞火星軌道運行,「希望號」的任務目標是要提供火星大氣層的全面天氣動態影像。「希望號」是紀念由7個酋長國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國滿50週年,這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史上第1次的星際探索,根據《BBC》報導,希望號搭載日本三菱重工的H-IIA運載火箭,原定於15日發射,但先前因天候問題兩度延後,最終在當地時間20日上午6時58分從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預計在發射後56分鐘於太平洋上和火箭分離,未來將環繞火星飛行2年,以觀測火星大氣層的全面天氣變化。阿聯「希望號」成功升空,未來將探測火星氣候。(圖/路透社)科學家於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同步觀看「希望號」升空,每個人都歡欣鼓舞。(圖/路透社)阿聯對於設計和製造探測器的經驗雖然有限,但阿聯正嘗試只有美國、俄羅斯、歐洲和印度有成功經驗的領域,希望努力追趕上這4國的步伐。該計畫也表明,阿聯正打算脫離對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轉投向知識經濟。希望號是7月計畫發射的3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據悉,美國和中國的都已在最後準備階段。希望號也被視為對阿拉伯世界的啟發,將吸引更多年輕學子對太空懷抱嚮往,投身學習中學及更高等教育的科學課程中。計畫負責人莎拉˙阿米里(Sarah Al Amiri)表示,今日看到希望號成功升空的激動,和1969年美國人民觀看阿波羅登月計畫的直播一樣,「這是整個世代人的轉折點,激發每個看到的人進一步前進,做更偉大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