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月球
」 月球 NASA 太空人 月亮 南極陸載人登月任務進入新階段 太空船等初樣產品研製測試中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六屆載人航太學術大會表示,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載人登月任務,已經完成前期關鍵技術攻關和深化論證,目前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承載著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的偉大夢想。根據計畫,大陸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等,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載人月球探測能力。「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太空船、攬月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初樣產品正在緊張研製過程中。不少初樣產品已經研製出來,正在進行相關測試。」周建平說。今年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5周年。25年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已經圓滿完成34次飛行任務,將38人次太空人送入太空。「這說明我們擁有了一定規模的優秀太空人隊伍,他們所積累的太空飛行的經驗,一定會對未來的載人登月任務提供經驗,也是提供人力資源的充分保證,這正是我們載人登月任務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周建平說。截至目前,大陸已經先後選拔了四批太空人。據瞭解,大陸太空人隊伍未來不僅要完成太空站任務,還要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大陸載人登月任務的主要過程為:首先發射攬月月面著陸器,月面著陸器在環月軌道停泊等待,然後再發射夢舟載人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在環月軌道交會對接。太空人從太空船進入著陸器,著陸器與太空船分離後下降到月面,太空人開展月面活動。之後,太空人乘坐著陸器起飛上升與太空船對接,太空人進入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登月艙分離後,返回地球。
顛覆舊假說!月球探測器「嫦娥5號」帶回土壤樣本 發現恐龍時代月亮還有火山活動
大陸月球探測器「嫦娥5號」在2020年12登陸月球,採集了月球土壤樣本,經過化學分析,發現了火山起源的玻璃珠,這意味著月球在約1.25億年前仍存在火山活動,這項發現有助於推翻過去對月球歷史的說法。根據《天文學》(Astronomy)的報導,「嫦娥5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中,約有3000顆極小的玻璃珠,直徑在20至400微米(µm,0.001公分)之間,大部分是由隕石或小行星撞擊產生的,而經科學家分析,發現3顆為火山玻璃珠。這3顆火山玻璃珠的鈾鉛定年(U–Pb dating)顯示,推算它們是在約1.2億年前火山噴發中形成,是至今發現較近期的月球火山活動,當時地球正值白堊紀中晚期(1.25億至8000萬年前),意味著恐龍仍未滅絕。而這項研究結果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於6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顛覆了月球在過去十億年內火山活動已不活躍的假說。報導指出,「嫦娥5號」於2020年11月23日發射,並在2020年12月1日成功降落在風暴洋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附近,回收了1731克月球土壤,包括地表下約1公尺深處的岩芯樣本,這相比美國1970年代早期「阿波羅計畫」更為北邊,也是自1976年蘇聯月球24號任務以來,首次從月球帶回樣本。另外,過去的研究普遍認為,月球的火山活動在30億至38億年前最為活躍,而大陸專家在2021年對「嫦娥5號」月球土壤樣本進行初步分析,當時便發現月球在20億年前就有較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如今,新的分析結果表明,月球可能可能與地球一樣,仍存在著深層的岩漿活動。
印度「月球登陸器」著陸月球南極點 總理莫迪以濕婆神命名
印度在近日完成月球登陸器登陸月球南極點的創舉,今(26)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將這個月球南極著陸點,命名為「濕婆神之力」(Shiv Shakti),並制訂每年8月23日為印度的「太空日」。印度在月球執行任務的飛船3號(Chandrayaan-3),登陸器2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的南極點,這讓印度成為繼美國、大陸、蘇聯後,第4個成功「軟著陸」月球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功著陸於月球南極點的國家。印度總理莫迪在結束金磚組織訪問回到印度後,前往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遙測指揮中心,聽取任務簡報並向科學家與工程師們致賀,他在致詞時宣布,登陸器的著陸點命名為「濕婆神之力」,並解釋印度三大神祇之一的濕婆神,是毀滅之神也同時是創造之神,毀滅邪惡之物,創造美好世界。同時宣布以後每年8月23日為印度的「全國太空日」,以紀念印度登上月球南極點,並將月球探測車留下印記的地點,命名為「提朗加」(Tiranga),意指由3大主色構成的印度國旗。
全球第一!印度登陸「月球南極」締造歷史 掀下階段太空爭霸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宣布探測器月船3號(Chandrayaan-3)今(23日)成功登陸月球南極,一掃2019年月船2號失敗陰霾,成為繼蘇聯、美國及中國後,第4個成功登陸月球表面國家,更是歷史上第1個登陸「戰略區域」月球南極的國家。民眾慶祝登陸成功。(圖/達志/美聯社)今年7月14日升空的月船3號,在繞行地球數圈後於8月5日進入月球軌道,繪製月球表面地圖並尋找著陸點,並在17日完成著陸器與推進器分離,最終在台北時間今晚20時34分成功軟著陸月球南極,讓透過直播見證歷史瞬間的印度總理莫迪、ISRO與全國數億民眾歡聲雷動。月船3號。(圖/翻攝自ISRO臉書)月球3號的成功除為印度的科技、工程、工業、太空事業及民族信心注入強心針,更代表大國間的月球競賽進入下個階段。由於月球南極蘊藏大量「水冰」,可作為太空人飲水、轉化為氫燃料使用,被認為是人類探索火星與宇宙的最佳中繼基地,擁有越多水冰資源的國家,越有機會同時成為未來的地球、太空霸權。印度第二次嘗試就成功登陸月球,令英國諾丁罕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NTU)太空物理學家惠特克(Ian Whittaker)相當驚艷,認為印度未來將成為跨國太空計畫的重要參與者。不過,繼承史上首個非載人登陸月球國家蘇聯的俄羅斯,47年來首次的登陸計畫月球25號(Luna-25)卻在11日以失敗告終,被認為是俄國太空強權衰弱的象徵。
俄探測器「月球-25」登陸月球南極 任務失敗失控墜毀
俄羅斯47年來首次月球任務以失敗告終,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昨日報導,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20日表示,根據初步計算,「月球-25」(Luna-25)探測器偏離預定軌道並與月球相撞,它已不復存在。路透指出,這次失敗顯示,俄羅斯航空力量已從冷戰時期的顛峰衰退,1957年蘇聯曾發射首個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Sputnik 1),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8月11日,俄羅斯聯盟2.1b號運載火箭攜帶近50年來首個國產探測器月球-25從東方航天發射場升空。月球-25原定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地形險峻的月球南極登陸的探測器,登陸日期預計在8月21日在月球南極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隕石坑附近軟著陸,該探測器將研究月球內部結構、土壤、水資源、宇宙射線和電磁輻射的影響等。探測器上安裝多個鏡頭,將拍攝月球全景。月球-25探測器的升空曾在莫斯科燃起俄羅斯重返大國登月競賽的希望,自1976年「月球-24」探測器登月以來,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從未嘗試過登月任務。印度7月14日發射的「月球飛船3號」(Chandrayaan-3)5日進入月球軌道,預計將於23日登陸月球南極。俄國媒體指出,根據初步分析結果,由於實際脈衝參數與計算值存在偏差,月球-25探測器偏離了設計軌道,與月球表面相撞,它已不復存在。俄國航天集團表示,特別組建跨部門委員會將調查探測器消失的原因。
黃明志喊話飛向外太空 揪14位辣模空姐化身型男機長
黃明志推出新歌〈大飛機〉,歌曲結合了Trap、Marching 和Disco曲風,呈現多元音樂元素的玩法,將進行曲的莊嚴和開Party時的歡樂都融合在其中,MV在舞蹈編排上也安排14位Luxy Girls排練不少類似軍隊整齊劃一的動作,整體呈現即性感的同時又相當有紀律。但在鏡頭前氣勢凌人的畫面,鏡頭外的Luxy Girls卻是抵禦著強烈的寒流完成拍攝,在13度的冷風依然敬業地秀出好身材,連黃明志經紀人見狀也忍不住說道:「實在太對不起妳們了!看了都好想哭。」黃明志在MV中化身型男機長。(圖/亞洲通文創提供)黃明志在MV中化身型男機長,將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與歌迷分享,透過歌曲傳達:「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理念,雖然不被世俗的眼光所認可,可是我們決定挑戰到底。」為了配合拍攝場地的安排,黃明志和Luxy Girls舟車勞頓前往到新竹進行拍攝。擁有無數拍攝經驗的黃明志也坦言,這次拍攝聲勢浩大卻遇到不少難處,特別感謝中華科技大學商借飛機和場地,終於完成了令人滿意的成果。風趣的黃明志當下也預言:「希望下次可以開火箭帶大家登陸月球,或許是受邀拍攝火箭廣告,和伊隆馬斯克一起飛向外太空。」
神舟十六號成功發射! 中國空間站建成後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大陸神舟十六號載人太空船日前預計在北京時間2023年5月30日上午9時3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如今,《央視新聞》也指出,「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太空人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綜合《央視新聞》、《香港01》的報導,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於 30日清晨6時42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太空人乘組出征儀式。6時44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太空人領命出征。早上7時02分,3名航天員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始做準備工作,並向現場媒體揮手致意,其後3人入飛船。點火時間為9時31分10秒。至大約在9點50分,官方宣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報導指出,截至今日,神舟十五號太空人乘組進駐太空站已滿半年,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此次任務則是中國大陸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是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9次發射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75次飛行。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曾在29日舉行的發布會中,公布中國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諸多新規畫。首先,發布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確認於30日9時3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太空船,3名太空人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將搭乘太空船前往中國天宮太空站,並在那裡駐留約5個月。據信,這是此次載人飛行任務指令長景海鵬的第4次飛行任務,因此他也正式成為中國「飛天」次數最多的太空人。不過,航太飛行工程師朱楊柱,以及載荷專家桂海潮則都是首次飛行。其中,身為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的桂海潮將「主要負責太空科學實驗載荷的在軌操作」。《法新社》也指出,這是中國首次將非軍人太空員送入太空。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將是中國太空站於2022年年底完成在軌建造後的首批來客,標誌著2021年4月天宮太空站建設任務正式啟動後新階段——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開始。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還宣布,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
紀寶如兒時珍貴畫面曝光 合照大咖人物「有眼不識泰山」
公視與國家影視聽中心合作《影視聽名人堂》節目,日前邀請台灣第一童星紀寶如分享演藝事業成長之路,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兼節目主持人藍祖蔚,出示紀寶如5歲時,於總統府表演牧童舞後與外賓的合照,以及當時錄製的新聞影片,紀寶如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原來當時見到的是成功登陸月球的美國阿波羅十二號太空人的夫人們。紀寶如看到照片才發現當年是與阿波羅十二號太空人的夫人們合照。(圖/公視提供)紀寶如看到自己當時古靈精怪、裝模作樣的樣子,直言不敢相信自己小時怎麼會是這樣,很欠管教,藍祖蔚安慰她:「看見妳這麼小小年紀,就能夠那麼自在的跳起舞來,而且還能裝模作樣的,各種姿態都可以擺出來,看得出來你非常享受表演,也很喜歡表演!很有天份!」紀寶如童星出道,被「遠東首席歌后」楊小萍收為乾女兒。(圖/公視提供)紀寶如提到當年進入演藝圈,全因奶奶很愛看歌仔戲,奶奶看到粉絲們大方丟黃金打賞歌仔戲演員,十分風光,她也很希望家中能出個大明星,於是努力栽培孫女紀寶如及其雙胞胎姐姐,奶奶帶著她去見製作人葉明龍,紀寶如嘴巴很甜又可愛,立即獲得電視劇《葡萄酒》演出機會。當時電視台只有台視一台,而且是直播,紀寶如要在一週內背好台詞與演出,完全不識字的紀寶如憑藉著奶奶唸一句記一句,過「耳」不忘,最長的台詞快A4半頁,奶奶唸兩次她就記住,記憶力過人。她覺得最有趣的,是到了廣告時段才能換戲服,她跟女主角一樣,躲在佈景後面換戲服,跟現在拍戲完全不一樣。在高壓的工作環境下,紀寶如磨練出精湛的演技,並憑藉著活潑機靈的形象廣受喜愛,戲劇、廣告邀約不斷,成為台灣最知名的童星。
日本ispace「白兔號著陸器」失聯 執行長認:必須假設登月失敗
日本航太新創公司ispace所打造的「白兔-R 1號任務登月艙」(HAKUTO-R M1)於東京時間26日凌晨0時40分開始嘗試首次登月任務,並預定在大約1小時後著陸,不過月球著陸器在過程中失去聯繫,因此CEO Takeshi Hakamada表示,最終必須假設任務以失敗收場。據《讀賣新聞》的報導,「白兔-R 1號任務登月艙」是總部位於東京的ispace的一個月球著陸器,寬2.6公尺,高2.3公尺,重340公斤,為該公司的白兔-R月球探測計劃的首個任務。登月艙在德國組裝測試,並於2022年12月11日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攜帶7個有效載荷。報導稱,其目標是在美東時間25日12時40分左右,軟著陸在位於月球東北部的阿特拉斯隕石坑(Atlas Crater)附近一個叫做「冷海」(Mare Frigoris)的月海(Lunar mare)。這是一趟無人任務,主要進行科學研究,只搭載必要設備。如果成功著陸,ispace將成為完成這項任務的第一個私人實體。但是,ispace在登月過程中與月球著陸器失去聯繫,未能重新建立連接。報導補充,該公司在2小時後仍在努力恢復通訊,登月是否成功尚不得而知。不過ispace創辦人兼執行長Takeshi Hakamada表示,「我們必須假設,我們無法在月球表面完成著陸,我們的工程師正在持續調查狀況」。他在最近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月球周圍創造一個在「經濟上可行的生態系統」。
美國太空總署警告 中國恐將登月點設為領土
美中競爭打到外太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6日訪日,他在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再度劍指中國,對北京太空計畫進展迅速表達擔憂,稱不排除中國可能在月球南極登陸,並將登月點宣稱為領土。尼爾森在東京接受NHK採訪。談到中國太空發展的現狀,他說:「他們在過去10年完成了很多事情,而且看起來非常好。」但尼爾森指出:「就中國一貫的行事方式來看,不能排除他們在月球南極登陸,並將登月點宣稱為己方領土的可能性。」1月初,尼爾森在接受美媒專訪時就曾說,美中進行登月競賽,未來2年可能決定誰占上風。他並警告,一旦中國太空人登陸月球,可能會建立根據地,試圖控制月表資源最豐富的地點,甚至禁止美方進入。尼爾森在NHK的訪問中還提到,2年前,中國為建設太空站而發射大型火箭,外界一度擔心火箭殘骸會掉落到地表。他指出:「他們極度貫徹保密主義,雖然應該進行更多的溝通與合作,但現階段他們並無此意。」尼爾森說,中方有必要提高相關訊息的透明度。中國的太空計畫雄心勃勃,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登陸,這是人類太空探索史的首次。中方也在新建「天宮」太空站,並宣布將在2030年前,達成中國太空人登月目標。NASA則攜手日本與歐洲,正在合力推動「阿提米絲」國際探月計畫,希望再現當年阿波羅計畫的壯舉,將太空人送上月球。關於該計畫,尼爾森表示:「我們將再次登月,摸索在月球生活的可行性,為人類前往火星做準備。」尼爾森強調,美日兩國在太空探索和研究領域合作齊頭並進至關重要,他對日本正研發可讓太空人在月表自由行動的載人月球車表達期待。尼爾森說:「如果太空人在月球車裡可脫去太空衣自由自在地活動,其意義將尤為深遠。」尼爾森6日還拜會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兩人談及美日上個月簽署的協議。岸田稱:「希望在2020年代後期,能讓日本第一位太空人登上月球,朝此目標來努力」。尼爾森則說,美國下個目標是到達月球的南極和火星探訪。
阿提米絲1號探月成功 太空船順利返地球
人類最後一次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日之際,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於當地時間11日(周日)中午左右完成「阿提米絲1號」(Artemis-1)探月計畫,結束26天的繞月任務及行程後,獵戶座太空船(Orion)以極快速度從月球返回,於美東時間周日下午12時40分(台北時間周一凌晨1時40分)乘降落傘濺落在墨西哥附近的太平洋。阿提米絲1號探月任務是自「阿波羅」登月任務後,美國50年來首次實施的月球探索任務,人類太空人最後一次登上月球是在50年前的星期天,於1972年12月11日在月球著陸後,阿波羅17號的兩名太空人尤金·塞爾南(Eu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花了三天時間探索月球表面,這是阿波羅時代在月球最長的停留時間,他們是12名月球漫步者中的最後兩人。阿提米絲1號火箭是在11月16日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位於火箭頂端的獵戶座太空船在飛越月球上方127公里進行繞月飛行後,完成為期26天的任務返回地球。此次太空飛行距離地球最遠點約43萬4500公里。《美國之音》報導,返回地球的太空艙以32馬赫(即32倍音速)的極高速穿過大氣層,並承受了約5000華氏度(攝氏2760度)的重返大氣層溫度,然後濺落到加州以西的瓜達盧佩島附近。一艘美國海軍艦船迅速駛入以回收太空船及其沉默的乘員——三個裝有振動和輻射監測器的測試假人。美國太空總署將立即開始評估獵戶座收集的數據,並為阿提米絲2號任務進行下一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做準備,計畫有4名太空人參與這次旅行,太空總署希望最早在2024年實現這一目標,另外,太空總署並計畫在2025年或2026年進行阿波羅17號以來的首次太空人登月任務,預估將有兩名太空人登月。
全球首次!民間業者登月 日本HAKUTO-R升空啟程
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11日搭載日本HAKUTO-R登月艇,從佛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將在節省燃料的條件下,花費4個半月的時間朝月球飛行,預計2023年4月底著陸在月球北半球一處直徑約87公里的隕石坑。SpaceX官方網站稱,該火箭搭載NASA的「月球手電筒」衛星,如果這次任務成功,將是全球第1次有民間業者登陸月球表面。
台商土國大進擊3/台灣矽島能量誘人 土國外交明日之星力推MIT
疫情期間台灣是防疫資優生,在全球供應鏈斷鏈,晶片大缺貨下,台廠半導體產業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土耳其也希望能夠搭上晶片熱潮,在土國製造晶片,這任務落在土耳其駐台代表、年約40歲的貝定可(MuhammedBerdibek)身上。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土國距離半導體還相當遠」。貝定可出身政治世家,通曉土耳其語和英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寫了三本書,並是專欄評論家、傳統音樂專家,也主持廣播節目,37歲就被派駐台灣,活躍於政壇、媒體和藝文圈,他推崇「台灣製造」(Made inTaiwan)的實力,目前在師大學習中文。「可以說是把最有潛力的政治新秀,放到台灣訓練」,台土經貿協會秘書長羅中豪觀察,他進一步舉例,「就像台灣不少影導力人物,都留學美國」。貝定可在今年土耳其在台國慶晚宴中表示,「土耳其共和國的外交指導方針,來自於國父凱末爾的八字箴言,國內和平 世界和平」,他強調「這是我們在國際社群的使命」,尤其烏俄戰爭2月24日開打後,土耳其的平衡角色在國際間更形重要;台灣經常面對美中關係夾擊,土耳其或是一個學習對象。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長庫布拉科夫(後左)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前左)及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前右)簽署協定,重開黑海穀物運送路線,使俄、烏2國解除斷糧危機。(圖/取自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臉書)土國是北約成員,賣土製無人機Bayraktar TB2助烏克蘭抗俄,卻不對俄國發動經濟制裁,因為土國的石油與天然氣來自俄國,在歐洲的天然氣生命線北溪一號關閉後,「土耳其溪」將取代,令土國成為歐洲天然氣中心,每年土耳其有500萬名觀光來自俄國,土耳其第一座核電廠也是俄國助建,由此可知雙方關係緊密。土耳其也發動太空計畫「NATIONAL SPACEPROGRAM」,目前積極訓練土耳其太空人,規劃明(2023)年能夠登陸月球,在航太國防領域,晶片是不可忽略的基礎工業,土國也希望可以讓晶片在土製造,尤其當地坐擁豐沛的水資源和人均29歲的年輕勞動力優勢。儘管貝定可努力表達歡迎台灣半導體廠投資土耳其的誠意,不過,一位半導體相關產業人士向CTWANT記者坦言,「土耳其目前電機、電器業較發達,電子業才發展,距離半導體還相當遠!」
「張雨生特展」北流開幕 隨著經典歌曲一起登陸月球
說到已故的知名歌手張雨生,你會想到哪首歌?一個指向登月計劃的特展「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 FLY ME TO THE MOON & BACK」,從一年多前開始醞釀,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計畫推手、格式設計展策為計畫總指揮,策展人則由王耀邦(格子)聯合五月天瑪莎、金獎導演王宗欣及作家陳德政,一起成立「張雨生航太總署TOM’S MOON MISSION」,伴隨〈帶我去月球〉的音樂旋律,從11月12日到2023年2月28日,帶大家開啟一場音樂宇宙的無邊壯遊。在登月櫃檯的入口,每位宇宙旅人將配備一卷神秘卡帶,作為登月的關鍵信物。登月艦艙中「A Life Story 烈火青春」展區,大事記展牆結合歷史文物,梳理張雨生的生命軌跡。民眾觀展前要先到設於北流文化館二樓的登月櫃檯,這是進入航行的首站,每位宇宙旅人會在此處領到一卷神秘卡帶,作為登月計畫的關鍵信物。而隨著耳畔響起的「走 帶我走 走出空氣汙染的地球;走 帶我走 走出紛爭喧擾的生活…」這段音樂,逐步深入航站甬道。旅人只要把卡帶放到錄音機,便可準備登艙。在「Conversations In Times 聽你聽我」展區中,張雨生人生際遇裡的夥伴與朋友會透過螢幕連線,訴說張雨生十年歌唱生涯的多元面向。艙內配備了三星電子最具革命性的Neo QLED 8K量子電視,搭載量子Mini LED與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帶來極致的感官饗宴。當音樂太空人張雨生在控光細緻的螢幕窗景中出現,也為旅人揭開了宇宙航行的序曲。前往月球的太空船艦內,有一盞盞聚光燈指引旅人探往張雨生在地球的生命篇章。來自其他行星的艦長將一一出現在端景艦橋的螢幕中,包括資深音樂製作人陳子鴻、專職鼓手姜永正、作詞人黃婷、資深唱片宣傳謝天齊、主持人黃子佼、音樂製作人暨編曲家黃中岳、資深作曲家櫻井弘二、音樂工程師王俊傑(K哥)、作曲家陳復明、民歌歌手王新蓮等人,他們是陪伴「張雨生航太總署TOM‘S MOON MISSION」一路部署的重要太空夥伴,在各自航線上載乘了許多故事,交織出張雨生十年歌唱生涯中搖滾養成、時代機遇、人文關懷、音樂實驗及藝術理想的傳奇之網。「Fly Me To The Moon Project 想你到月球」展區擁有徜徉於一張專輯的時間,可以乘著音符在宇宙飄移。順著船艦中的空間輸送帶,宇宙旅人將穿越一道前往月球的音樂之河,張雨生經典歌曲〈河〉與〈口是心非〉的原音分軌首次現身,由五月天瑪莎、張雨生長年合作的御用錄音師K哥、三金視覺團隊dosomething studio聯手打造,解密音樂人在器樂、編曲、節奏、配唱上的細膩鋪陳與創作巧思。登陸月球區,9台螢幕會自頂部垂吊而下,連成22米長的星河,並有5組傑出當代音樂人以各自生命視角,解構再創5首張雨生歌曲,包括陳綺貞X〈天天想你〉、韋禮安X〈大海〉、9m88 X〈若我告訴你其實我愛的只是你〉、夜貓組X〈我期待〉、告五人X〈口是心非〉,與對應的原版歌曲輪替播放,呈現超越時空的音樂人對話。終點站將以一段30分鐘的紀錄片,揭露展覽幕後籌備過程。旅程接近終章,會邀請旅人在月球電台停駐,除了聆聽張雨生對音樂的創作自述、心境轉折,也能寫信回應,這是音樂之外,透過文字的私密交流。此外,一段關於這趟航程的紀錄片將在終點站播映,包括田調訪談與展覽製作片段。就像策展統籌格子所說:「特展體驗順著音樂人的脈絡推移,漸次走入音樂創作的核心,並用創作專輯賦予經典新意,總合了忠實扣連展覽訴求的數位手段,既豐富了閱聽方式,也延展了張雨生的文化記憶。」【展覽資訊】展期:11/12~2023/2/28,每日10:00~18:00(最晚入場17:30;每週一、除夕、初一休館)地點: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館2樓特展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七段99號)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FlyMeToTheMoonAndBack票價:全票350元、優待票320元、敬老票175元、20人以上團體票250元、活動票280元(憑文化館常設展票根、僅現場購買、每人限購2張),預售票只販售至今晚(11/11)23:59,可於OPENTIX、udn售票網購票
又失敗!NASA巨型登月火箭2度中止試射 第3次可能延後數週
美國航太總署(NASA)原訂8月29日試射次世代巨型登月火箭,後因引擎過熱的問題而中斷,如今NASA團隊又在當地時間3日取消試射,原因是超冷液態氫燃料外洩且搶修無果,本來預計第3次試射最快可以在5日或6日進行,但NASA目前又表示,可能要等到9月下旬,甚至10月中旬才能展開新的試射。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3日因為液態氫燃料外洩狀況而二度中止試射次世代巨型登月火箭。(翻攝自NASA推特)據《路透社》的報導,這項無人飛行測試任務本名為探索任務1號(ExplorationMission-1, EM-1),之後才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孿生姐姐的名字改為「阿提米絲1號」(Artemis-1)。根據原定計畫,這個32層樓高的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 SLS)火箭將於3日下午從佛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的甘迺迪航太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發射升空,送獵戶座太空船(Orion)進行一場無人的6週繞月飛行測試。這也是50年前阿波羅17號(Apollo 17)上的太空人登陸月球以來最新的探月任務。NASA希望藉由阿提米絲這項新的旗艦計畫來測試新科技,並期望有朝一日能把人類送上火星。NASA團隊今天多次嘗試在預定發射時間前,將火箭的超冷液態氫燃料外洩問題修復,但狀況並沒有排除,於是發射計畫總監布萊克維爾-湯普森(Charlie Blackwell-Thompson)仍決定在預定發射時間的3小時前正式中止試射。NASA發布聲明解釋,「任務管理人員決定取消3日的試射,因為解決外洩問題的多項故障排除工作都未解決問題。」火箭原定今天下午2時17分發射,若有必要,計畫的時間最長可延後2小時。目前尚不清楚下次試射的預定時間,NASA團隊最初聲稱最快可以於5日或6日嘗試第3次試射。但之後NASA團隊又指出,下一個試射窗口將於9月19日至10月4日開啟,接著是10月17日至31日。NASA署長尼爾森(BillNelson)也在受訪時表示如果火箭被送回組裝廠維修,下次試射時間就可能被推遲至10月。
時隔50年 美登月火箭再升空42天
時隔50年,美國將踏出重啟載人登月的第一步,美國太空總署(NASA)訂於美東時間29日(周一)上午8時33分(台北時間周一晚8時33分),於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 1),展開無人環月飛行測試計畫,昨日倒數計時已展開,雖然NASA官員先前表示,預估周一發射窗口時段有七成機率氣候適合火箭發射,但太空中心昨日卻遭遇了雷雨天氣,發射台遭到三次雷擊,工作團隊正在評估,如果周一氣候不佳,發射日期也可能延到9月2或5日。世界各國中,目前只有美國曾成功派出太空人登陸月球,1972年12月7日發射的阿波羅17號(Apollo 17),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務。2017年10月,美國太空總署正式宣布將進行阿提米絲計畫,起初的目標是在2024年前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2028年前於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阿提米絲是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她和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是雙胞胎。阿提米絲一號大約百公尺高,包括了可產生880萬磅推力的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和在頂端的獵戶座(Orion)太空艙,發射後數分鐘,獵戶座從火箭分離,大概四天之後,會飛行至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地方,然後進入圍繞月球軌道,太空艙中還裝有三個假人,環月後會提供關鍵數據給太空總署,為未來的載人飛行作準備,這整個旅程大概為42天,太空艙預計10月10日返回地球,落入加州附近的太平洋。根據統計,火箭發展費用大約200億美元,每次發射花費41億美元。不過,昨日倒數計時後,天候不佳,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39B發射台避雷裝置遭到3次雷擊。該避雷裝置包括3座約182公尺高的避雷塔和導線,用以保護火箭及所搭載太空艙,初步顯示,這幾次雷擊威力不大,工作人員收集了有關電壓和電流的數據,阿提米絲一號擬於周一28時33分至10時33分發射升空,有兩個小時發射窗口,如果這兩個小時天候不佳,就會在改天發射。
超級月亮「飛機凌月」畫面曝 民眾直呼:太神奇
14日在台灣夜空登場的「超級月亮」,台東地區因無雲層遮擋,顯得又大又圓,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各景點設置的4K即時影像8支鏡頭,完整記錄下這難得的天文奇景,過程中還有1架飛機掠過橙紅色月球表面,有如「飛機凌月」的電影場景,民眾直呼「太神奇」。東管處長林維玲說,該處在東海岸轄區各景點設有8處即時影像,鏡頭畫質都達4K,畫質相當清晰,前天晚上員工為了追超級月亮,1個人要同時操控8支鏡頭,這支要捕捉月亮的臉色表情、那支要探索月球表面,一會又要遠看月光海粼粼的波光,由於月亮上升速度很快,可說是忙翻天。「有飛機經過耶!」最神奇是在7時26分,記錄到1架民航機掠過紅色月球表面,有民眾以為是電影特效,直呼「好厲害的畫面」,也有民眾說,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林維玲指出,夏季台東天候穩定,月亮從東邊太平洋海面升起,幾乎都能拍下完整的月亮,及絕美的月光海。14日晚上台灣出現「超級滿月」,月球與地球的距離不到36萬公里,視面積比平常大12%,亮度也增加12%。晚間6時44分從東邊升起,並在晚間7時52分正式成為滿月,台東剛好位處東邊,加上天氣好,沒有烏雲阻擋,月亮顯得又大又圓,許多民眾都出門賞月,拍下台東特有的月光海美景,臉書也都被這顆超大、超美的月亮洗版 。錯過這次的超級月亮沒關係,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下個月7月14日的超級滿月,會比這個月的稍微更大一點點。
NASA新計畫測試人類在火星生存能力 還要解決「阿波羅登月之謎」
近幾年世界各國爭相「重返」或登陸月球,並打算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其背後原因正是影響人類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測試人類能否在月球或火星生存,招募2名探險家前往「地球最後淨土」南極,並在無機械動力輔助下徒步行走4千公里,其數據與生物資料,將為未來的太空行動提供莫大幫助。賈斯汀(左)與傑米(右)獲選為這項計畫的執行者。(圖∕翻攝自justinpackshaw IG)據《BBC》報導,57歲的賈斯汀(Justin Packshaw)與34歲傑米(Jamie Facer Childs)通過激烈選拔,成為NASA「追逐光明」(Chasing the Light)專案的執行者。兩人均有南極活動的冒險紀錄,賈斯汀曾任英軍軍官、帆船國家隊選手並成功攀登聖母峰過;傑米則為職業醫生,過去曾有徒步穿越南極與划船橫越印度洋的壯舉。依計畫設定,兩人將以人力與風力等自然環境幫助下,以無機械動力輔助方式搬運200公斤的設備與補給,最後在出發後的第80天完成徒步方式穿越南極。過程中,兩人除需進行包括唾液、血液、尿液與糞便的檢測與樣本儲存外,也會進行血壓與睡眠品質監測。這項計畫的困難度在於,賈斯汀與傑米要如何在溫度攝氏零下56度,與時速高達111公里強風情況下完成任務。兩人預計花80天時間橫跨南極。(圖∕翻攝自justinpackshaw IG)為補充這項艱鉅任務所消耗的熱量,每人每天需吃下8千卡路里,相當於「每天吃76根香蕉」的熱量。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將特別研究兩人的視力變化,以更進一步了解1971年「阿波羅14」登月計畫中,兩名太空人艾德加(Edgar Mitchell)與艾倫(Alan Shepard)「誤把15公尺遠的隕石坑看成1.6公里遠」的特殊現象。而這也是為何研究團隊會將地點設置在南極的原因,因為南極廣闊的白色景緻,可能與月球地形變化一樣讓當事人感到困惑。目前賈斯汀與傑米已執行3周的徒步行動,預計將在2022年完成任務。
NASA實習生偷月岩體驗在「月球上啪啪」 瞬間毀掉珍貴科學研究
「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號1969年登陸月球,不只讓太空人阿姆斯壯名留青史,也從月球表面帶回一些岩石,這些珍貴的研究資源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保存,卻似乎沒有受到該有的嚴密保護。一名NASA實習生竟然夥同女友偷出一些月岩,並將其灑在床上,接著在上面交合,導致NASA的研究成果盡數毀壞。根據「Times Now」報導,NASA實習生羅伯茲(Thad Roberts)原本被寄予眾望,有可能成為登上火星的太空人之一,不過他卻在2002年7月13日,和同在NASA實習的女友福勒(Tiffany Fowler)以及同夥索爾(Shae Saur)偷走101公克、價值約2100萬美元的月岩,打算以每公克5000美元的價格,賣給一位比利時的業餘礦物學家。根據了解,羅伯茲偷取月岩的原因是希望將「月球」送給女友,因此在他們得手當晚,便驅車前往一家汽車旅館,並將這些珍貴的岩石灑在床上,體會了一番在「月球」上翻雲覆雨的感覺。沒想到,有意購買月岩的礦物學家暗中聯繫了聯邦調查局(FBI),羅波茲與同夥便在面交時遭到逮補,3人也向警方認罪,羅伯茲被判處8年徒刑。FBI表示,由於羅伯茲對月岩做出的行為,已經嚴重污染了這些岩石,導致它們瞬間成為毫無價值的石頭。
太空迷看這裡!《太空使命》第二季別錯過
暌違一年的Apple TV+原創影集《太空使命》第二季即將上線,同樣由科技影集《碳變》走紅的帥氣迷人瑞典男演員喬爾·金納曼領銜主演,包含麥可多曼、莎拉瓊斯、瑞安施密特、喬迪包佛、艾瑞克拉丁、傑夫布蘭森等演員,以及第一季的製作團隊都將全數回歸。《太空使命》第二季劇照。(圖/Apple提供)故事接續第一季的架空歷史情節,背景設定為前蘇聯搶先美國登陸月球,而美國千方百計的在這場競賽中試圖搶回主控權,不僅大膽開始培訓女性太空人,首度讓一位外型絲毫不符合「正統美國形象」的女太空人登陸月球,更成立月球基地、開始在月球上尋找水源,燃起這場長期抗戰之火,自此讓美蘇之間情勢一天比一天更加緊張。第二季開場時間推展至1983年的雷根總統時代,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早已呈現白熱化局面,國防部介入太空總署、蘇聯在月球上的惡意破壞,眼看核武戰爭一觸即方,整體情勢已非科技界的智力競爭那樣單純。當擁有單純太空夢的太空飛行員、工程師以及他們的家人,強迫被捲入一場政治和軍事鬥爭中,夢想的顏色染灰,身處在地球外38萬公里之遠,被託付人類希望的他們,又該如何找尋心靈寄託、努力生存與返家。Apple TV+原創影集《太空使命》全新第二季,19日本週五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