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國旅
」春來花不開2/振興觀光需陸客湊拼圖 旅遊業籲我方應把握橄欖枝
新冠疫情趨緩,旅遊業者迎來國人報復性旅遊潮,但由於國人赴陸團體旅遊和大陸組團來台都受到政府禁管,導致台灣的觀光商機拼圖少了一大塊。國旅業者指出,國旅商機在前陣子曾短暫爆發,但國人競相出國後,陸客又還不能來,擔心國旅榮景只是曇花一現。中華民國商業總會日前組團訪陸,大陸文旅部副部長杜江公開表示贊成儘早恢復小兩會(兩岸觀光白手套,我方為台旅會、對岸海旅會)協商,也讓兩岸觀光正常化、常態化露出一線曙光,不過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在立院強調「兩岸應坐下來談」後,就不見後續「接球」行動,也讓國旅業者心急之餘,疾呼政府別再錯過對岸遞出的橄欖枝。立委林思銘指出,交通部長王國材先前曾喊話,今年要達成600萬旅客來台觀光的目標,雖然到四月底止,來台旅客已達155萬人,但王國材未說的是,國人出國旅遊人數同期也近340萬人次,比同期來台旅客兩倍還多,足證國人在疫後報復性出國旅遊潮有多猛,難道真的不會衝擊到國旅原本客源嗎?這部分旅客該怎麼補,政府難道都不必超前部署嗎?他還說,政府不斷喊話要拼觀光,交通部觀光發展基金也曾在民國107年底迎來歷史新高,基金規模達189億元,但民國108年7月,大陸暫停陸客赴台自由行後陸客劇減,交通部開始對國旅業者補貼,再加上新冠疫情爆發,自111年該基金已提供國旅業者補貼598億多元,基金淨值則縮水為負15.6億元,政府口口聲聲說要傚法日本、新加坡成為觀光大國,但除了散盡觀光基金、舉債補貼旅遊業者外,到底還為台灣觀光產業做了什麼?政府何時才要開放陸客,讓台灣觀光重回疫情前榮景? 台灣旅遊發展促進協會理事長張桂銓指出,國內有非常高比例觀光業者是經營大陸觀光市場生意,政府禁止民眾赴陸旅遊或接待陸客來台,受衝擊者不只旅行社業者而已,還有台灣的飯店業、餐飲業、觀光巴士業者、華語領隊導遊等。他也提醒政府,兩岸旅遊常態化前景不明,已讓部分從業人員對國旅轉趨悲觀,服務人才招不滿就是警訊。因疫情趨緩後,國內飯店接待能量雖看似飽和,但房務人員其實並未全數到位,業者不敢多開放房間,才疾呼開放外勞挹注。但疫情期間,本國客源還可支應國旅一部份業績,如今疫情解禁,國人都瘋國外旅遊,國內飯店又空了,即使真開放外勞填補基層旅遊能量,沒客人,觀光業也難以有發展。國境解封,交長王國材許下來台旅客年破600萬的承諾,但國內旅遊業者憂心,若不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該目標恐很難達成。(圖/翻攝自高閔琳臉書)「台灣領隊中,國語領隊近四成,政府雖開放赴港澳觀光,但民眾到港澳參團比例低,多為自由行,多數國語領隊,其實目前仍處於無工作狀態、只能轉行謀生計,對發展國旅而言形同人才浪費」,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理事長嚴從音,公開說明台灣的領隊、導遊面對的困境時,也疾呼政府先開放國人組團赴陸觀光,讓國語領隊有工作機會。她認為,此舉不僅可幫助台灣的導遊、領隊,更可降低國人赴陸可能遇到的問題,畢竟坊間盛傳,因政府禁出團赴陸,部分欲往大陸觀光民眾,先以自由行赴陸後再參加當地旅行團,但如此一來陪伴台灣旅客的是大陸導遊領隊,萬一真發生旅遊糾紛,政府還是要處理、甚至更棘手,還不如先開放赴陸團,讓台灣專業領隊陪團,才能提供國人旅遊更多保障。疫情解封,各國都摩拳擦掌準備重新迎接旅遊商機,國內連鎖飯店集團也打出歡迎50歲以上退休族投入旅遊業的廣告,希望藉此彌補旅遊業欠缺的基層人力。(圖/趙世勳攝)
泰公開講/劉泰英:引導游資 緩漲房價
「實價登錄」二.○及「房地合一」二.○法案七月一日上路,外界原本預期會提前發酵抑制房價,然而始料未及,台灣爆發嚴重社區感染,三級警戒讓看房人數降至新低,房市交易量和漲幅受到壓抑。面對疫後全球房價飆漲趨勢,這兩項法案是否真能發揮效果,台灣房市會不會也出現「報復性上漲」,成為市場觀察重點。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七月十四日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時指出,美國經濟復甦程度,還沒達到足以縮減購債措施的門檻,並重申目前美國通膨升高只是過渡現象。這番談話令不少投資人暫時鬆一口氣, 但美國究竟還能帶領全球低利率撐多久,現在很難說得準,畢竟各國為因應疫情採取的「極度貨幣寬鬆政策」,已經拉響全球房價飆漲的警報。外電報導,美國房價正創下一九八○年代以來最大年度漲幅,全國房地產價值指數上漲一四.九%,現在很多美國房貸只需要付低息,不必還本金,令不少原本付不起房貸者心動,但也有專家重提二○○七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發二○○八年金融海嘯,雖然時空環境不同,但不免讓人憂心另場風暴是否正在成形。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顯示,台灣資金滿溢,營建業成本居高不下,疫情威脅下的台灣房市仍呈現「量縮價穩」,房價短期內恐無明顯鬆動跡象。外媒《彭博社》更指出,台灣疫苗供貨逐步穩定,三級警戒有望解除,年底前房價不排除再創新高。台灣明明少子化、老年化問題日趨嚴重,房價卻不斷攀升,原因不單純。事實上,台灣近年除了電子業薪資一枝獨秀,其他行業薪資成長緩慢,少數善心經營者雖願替員工調薪,但薪資漲幅也常被物價上漲吸收。反觀市場低利資金充沛,營建業口袋深,房價愈來愈高,不只年輕人買不起房,更不敢結婚育兒,惡性循環衝擊台灣勞動市場和國際競爭力。高房價引發民怨,因此政府每隔一段時間就出面高喊「健全房市」,但無論哪個黨執政,打房都只做半套,除了政府忌憚打房造成選票流失,房地產這項「金錢遊戲」,也凸顯國內「游資無處去」的事實,令人不解國家建設明明缺錢,政府為何不有效引導游資投入公共建設?台灣有潛力成為觀光大國,只是各縣市的觀光資源及交通建設品質參差不齊,必須投入資源改進,這都需要政府出面,例如「發展國旅」就是可以引導游資的方向之一。政府應未雨綢繆,創造更多投資機會,免得疫後房價又被游資推著走,屆時還是束手無策。
泰公開講/劉泰英:政府有責 引導熱錢湧國旅
國家發展委員會向行政院提報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宣示強力稽查紅單(預約買預售屋單據)交易等五大對策,抑制房價炒作。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房屋是居住設施,不該成為被炒作的商品,政府要讓養家糊口的人有個家。台灣少子化、老年化,房價卻仍不斷攀升,背後的原因恐怕不單純,這也是為何朝野政黨每隔一段時間就出面強調要「健全房市」的原因;畢竟房價高、買不起房之苦,對薪水較少的社會新鮮人而言,感受最強烈。這波房價的蠢動,與國際熱錢四處流竄有關。由於美國政府在疫情肆虐下,持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帶動全球邁入低利率環境,熱錢在各國間流動,去到哪炒到哪,但疫情與國際政經等種種因素干擾,卻又讓股市及債市等主要投資市場波動加劇。在投資收益有限下,「錢進房市」成為收益相對較好的投資管道,連帶刺激國內「投機性買盤」,從台灣今年的契稅、土增稅實徵淨額雙雙站上近二十餘年來新高,顯示投資客對房市報酬頗有期待。房價上漲背後的原因很多,但簡而言之,仍與資金無處去有關,只是打房畢竟是一刀兩刃,對建築相關產業可能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打炒房、不打房價」成為官員談房價時必備的口號。我認為,若需這麼辛苦的說明,何不從源頭根本解決問題呢?與其讓房市老是成為市場游資的首選,政府為何不能多開闢一些投資管道?舉例來說,吸引這些資金流向更需要的地方,不少財經媒體也曾不斷提醒,但就是看不到政府具體作為,這真的很奇怪,難道國庫很充裕,都不需要民間資金投入建設嗎?事實上,要創造投報率高的投資商品或管道,不光只是依靠政府就能完成,金融業者也要積極推出新理財商品,提供全新理財服務爭取高資產客戶的青睞,但政府的決心與意志還是相當關鍵。舉例來說,受疫情影響,國人不方便出國觀光,導致國旅大爆發,雖然隨著秋冬疫情可能加劇,國旅生意難免受影響,但來年發展仍被看好。問題是,放眼各縣市的觀光景點,能強化、改進、新增的空間還是很大,這些作為都需要資金支持,但地方政府沒錢、中央政府的預算負擔也不輕,因此很難動起來。有沒有可能由政府出面導引、設計新的投資管道或產品,讓游資投入發展國旅的行列呢?試想如果陽明山、阿里山上能有嶄新的纜車、與自然環境合一的星級飯店或旅館;再者,台灣往來馬祖、澎湖間,若有更便捷安全的運輸工具、交通設施,離島會不會成為新的國際度假天堂,替國家賺取大筆觀光財?既然政府不樂見熱錢搶進房市,不妨好好動腦,以具體行動引導資金去化,否則僅是抑制、打壓市場,效果不僅有限,最後淪為「老生常談」,那就真的太可惜了。